Ⅰ 「全譯,節譯,改譯,編譯,譯要,綜譯」怎麼翻譯成英文啊
1 Full translation
2 Abridged translation
3 semi-translation -- not true translation, but a kind of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some creation
4 Edition/Compilation-oriented translation
5 譯要(什麼意思?還望告知!)
6 Overview translation
Ⅱ 翻譯學的翻譯的類型
1、根據所涉及的語言,翻譯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為語內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語言的各個語言變體之間的翻譯,如將方言譯成民族共同語,將古代語譯成現代語,把將歌譯成散文,等等;
另一類為語際翻譯(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活動,如將漢語文本譯為外語文本,或將外語文本譯為漢語文本。
2、根據活動方式,翻譯可分為口譯(interpretation)和筆譯(translation)兩類。
口譯一般指口頭翻譯,其基本方式有兩種:一是連續.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又稱即席翻譯,用於會議發言、宴會致辭、商務談判、學術研討、游覽參觀等場合,發言人講完部分或全部內容之後,由口譯人員進行翻譯;
二是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通常用於大型正式會議上,要求譯員利用專門設備,不間斷地邊聽邊譯。
筆譯就是筆頭翻譯,多用於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等文獻資料的翻譯。其有利條件是時間限制不像口譯那樣緊迫,往往可以反復斟酌,但在標准方面則要求更嚴更高。
3、根據翻譯材料的文體,翻譯可分為應用文體、科技文體、論述文體、新聞文體和藝術文體五大類。其中每一大類又包含許多小類,並各有其特點。
人工翻譯:
1、根據翻譯者翻譯時所採取的文化姿態,分為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歸化翻譯是指把在原語文化語境中自然適宜的成分翻譯成為在譯入語言文化語境中自然適宜的成分,使得譯入讀者能夠立即理解,即意譯。而異化翻譯是直接按照原語文化語境的適宜性翻譯,即直譯。
2、根據翻譯作品在譯入語言文化中所預期的作用,分為工具性翻譯和文獻性的翻譯。
3、根據翻譯所涉及的語言的形式與意義。分為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語義翻譯在譯入語語義和句法結構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准確再現原作上下文的意義,交際翻譯追求譯文讀者產生的效果盡量等同於原作對原文讀者產生的效果。
4、根據譯者對原文和譯文進行比較與觀察的角度,分為文學翻譯和語言學翻譯。文學翻譯尋求譯文與原文之間文學功能的對等,其理論往往主張在不可能復制原文文學表現手法的情況下,譯文只能更美而不能遜色,缺點是不重視語言結構之間的比較和關系問題。
Ⅲ 翻譯都分哪幾種
分為 筆譯(書面翻譯)和口譯(口頭翻譯)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全譯摘譯編譯的區別
答:編譯就是既編又譯,譯是編的基礎和依據,編譯的目的和歸宿(轉引自劉洪潮,2004: 379) 。編譯就是把一種或若干種外國作品、文章或資料根據讀者的需要加以改編的一種工作,是翻譯和編寫二者的有機結合。
摘譯就是譯者摘取一些被認為重要的,或者說傳達了重要信息的新聞段落或內容作為翻譯對象進行翻譯。摘譯不同於編譯,後者保持原文的整體框架,在內容上可以進行取捨整合,而前者是根據需要從原文中零星地抽取,一旦確定抽取的內容後必須完整地將其翻譯出來。
全譯就是譯者將所有內容作為翻譯對象進行翻譯,並不對其做刪減。
Ⅳ 英語編譯程序怎麼翻譯
編譯程序一般翻譯為compiler。
實際上在整個編譯過程中會用到很多的工具,預處理器、編譯器、匯編器、定位/分配器、連接器。
Ⅵ 英語翻譯技巧
翻譯類題在初中英語試題中出現的頻率極高,試題形式主要有翻譯填空、翻譯句子、英漢片語互譯、選擇正確譯句等,而中考翻譯類題採用最多的還是「翻譯填空」這種形式。下面就談談翻譯填空題解題技巧。
先說這類題的出題形式吧!這類題一般採用根據給出的漢語句子完成英語句子的形式,一般空出幾個空,空格內有時限填一個詞,有時不限制詞數。要求同學們補全空格從而使所要表達的意思完整。還有一種出題形式是給出漢語句子和幾個英語單詞,要求把這幾個詞按照漢語意思排列正確的順序,有時還需要加上幾個詞。
那麼翻譯填空題常把哪些部分空出來呢?即它常考查哪些內容呢?先看幾道題吧!
1.多喝水,這對你的健康有好處。
Drinkmorewater.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rhealth.
2.外面正下著大雨,你最好獃在家裡。
It\'srainingheavilyoutside.You\'d
__________________athome.
3.這個故事和那個故事一樣有趣。
thisstory,is,interesting,thato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以上各題不難看出翻譯填空題所考查的主要內容:(1)一些常用片語和短語。如:begoodfor等。(2)一些常用詞語的用法。如:hadbetter後接動詞原形等。(3)一些常用句型、句式。如:as...as等。這類題的解題步驟是什麼呢?
第一步,先讀一下漢語句子,了解這個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
第二步,跳過空格讀一下已給出的那部分英文內容,然後再仔細分析一下要求翻譯的英語。
第三步,觀察一下要求翻譯的漢語,然後聯想一下相關詞彙和句型,再考慮語態、時態、詞形變化、主語與主謂一致等問題。
第四步,試填空格。不要一看空格就填,有的同學一看「照顧」就填lookafter,實際上根據情況還可填takecareof或takegoodcareof。若對第一個空格要填的詞沒有把握時,可試看從下文中得到啟示?
第五步,將已填好的句子再讀一遍,從時態、語態、詞形、數的一致等方面檢查一下,若一切沒問題,該題就OK了。
解題步驟掌握了,做題時還要注意可以縮寫的詞彙。因為這類題的空格是一定的,多填或少填都是不對的,即使意義相符也不合乎答題要求。填空時一定要靈活。
看看上面幾個題的答案吧!第一題考查的是片語begoodfor,應填isgoodfor;第二題考查hadbetter後用動詞原形,填betterstay;第三題答案為:.
要做好這類題,平時應怎樣做呢?
1.熟練掌握常用詞和片語。2.熟練掌握各種句型結構。3.掌握語法知識。4.熟讀課文,因為有些題可能會出自課文原文。5.平時要加強這類題的訓練。
詞類轉換是英漢翻譯很重要的手段之一,運用得當,可使譯文通順流暢,否則譯文可能生硬晦澀。下面將英漢互譯中最常見的詞類轉換現象介紹如下。
1.漢語中的動詞轉換成英語中的名詞
漢語中動詞用的較多,除了動賓結構外,還有連動式、兼語式等兩個動詞以上連用的現象。英語則不然,一句話往往只有一個謂語動詞,但英語中的名詞比漢語中的名詞用的多。基於兩種語言的這一特點,在漢譯英時常把漢語中的動詞轉換為英語中的名詞。如:
你必須好好地照顧病人。.
他善於觀察。Heisagoodobserver.
在上述兩句中,\"照顧\",\"觀察\"都是動詞,但譯成英語,則用的是名詞care和observer。
不過,在翻譯過程中,有時也要把漢語中的名詞轉換成英語的動詞。如:
他的演講給我們的印象很深。Hisspeechimpressesdeeply.
2.漢語中的動詞轉換為英語的形容詞
漢語中一些表示知覺、情感的動詞,往往可以轉譯成英語形容詞,通常用\"be+形容詞......\"的結構來表達。如:
我為他的健康擔憂。Iamworriedabouthishealth.我們對她所做的一切感到滿意。Wearesatisfiedwithwhatshedid.
3.漢語中的動詞轉換成英語的介詞或介詞短語
與漢語相比,英語用介詞較多,而且有一些英語介詞本身是由動詞演變而來,具有動詞的特徵。因此,在漢譯英時,漢語中的動詞常可用英語中的介詞或介詞短語來翻譯。
露西和莉莉上同一個學校。LucyandLilyareinthesameschool.
我反對這項法律。Iamagainstthelaw.
4.漢語中的形容詞轉化為英語中的名詞。如:
你說他傻不傻?Don\'tyouthinkheisanidiot?
他的生日宴會很成功。.
5.英語中的形容詞轉化為漢語中的名詞。如:
.羅賓漢經常劫富濟貧。
6.英語中的副詞轉化為漢語名詞。如:
WhatisthefaretoNanjingandback?去南京一個來回車費是多少?
.她體質差但頭腦健全。
當然,英漢互譯中的詞類轉換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翻譯過程中不斷歸納、總結。
Ⅶ partial translation 是摘譯嗎
是摘譯。
所謂摘譯,就是根據實際需要,把原作中非主要或非重點的文字內容刪除,然後把保留下來的部分譯出,最後對通篇文字進行適當調整、潤色,使之成為ー篇在內容與形式與原作相近、篇幅卻大大減少的譯作。由此看來,譯者在摘譯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除了必備的基本素質之外,譯者還應具有很強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情況、原作的潛在效用和讀者的實際需求一包括譯文長度和讀者的閱讀口味。
翻譯的幾種方法:
1、從譯出語和譯入語的角度來分類,翻譯可分為本族語譯為外語外語譯為本族語;
2、從涉及到的語言符號來分類,翻譯分為語內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語際翻譯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際翻譯(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3、從翻譯的手段來分類,翻譯可分為口譯(oral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筆譯(written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
4、從翻譯的題材來分類,翻譯可分為專業文獻翻譯(translation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文學翻譯(literary translation)和一般性翻譯(practical writing translation);
5、從翻譯的處理方式來分類,翻譯可分為全譯(full translation)、摘譯(partial translation)和編譯(translation plus editing)。
Ⅷ 旅遊翻譯分類為哪些
國際旅遊促銷或旅遊信息服務都離不開翻譯。「旅遊翻譯,由於其特殊性、多樣性與復雜性,仍不為我們翻譯工作者所熟悉和掌握。」(黃友義, 2007)旅遊業具有帶動、促進眾多行業發展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承擔著建立跨文化溝通和理解的歷史使命,開展旅遊翻譯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和特殊的學術意義。
一、旅遊翻譯:定義與實踐
陳剛教授對旅遊翻譯作了以下定義:旅遊翻譯應是為旅遊活動、旅遊專業和行業進行的翻譯(實踐),屬於專業翻譯。概括地說,旅遊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社會、跨時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際活動。同其他類型的翻譯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際特點上表現的更直接、更為突出、更為典型、更為全面(2004: 59)。這個定義較為准確、全面體現了旅遊翻譯實踐的特點和理論依託。依據旅遊翻譯自身的特點,陳剛教授對這個「專業翻譯」進行了以下分類:
1.翻譯手段分類:導譯;口譯(視傳、交傳、同傳);筆譯;機器翻譯。
2.語言和符號分類;語內翻譯;語際翻譯;符際翻譯。
3.譯出語/譯出文本和譯入語/譯入文本分類:本族語—外族語;外族語—本族語。
4.翻譯題材分類:專業翻譯;一般性翻譯;文學翻譯。
5.翻譯方式分類:全譯;部分翻譯:節譯、摘譯、闡譯、改譯、編譯、參譯、譯述、綜述/譯、譯寫等。
6.旅遊翻譯者分類:7.職業性質分類;機構翻譯;旅行社職業翻譯;旅行社全職導游;旅行社兼職導游;自由職業導游。工作區域(或業務范圍)分類:旅行社職業翻譯;地方導譯;全程導譯;定點導游;國際導游。(2004: 60-63)
對於旅遊翻譯題材、體裁分類,陳剛教授重點指出了導游翻譯所涉及導譯內容與形式,並進行了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的論述。從宏觀層面來看旅遊翻譯的功能、方法、工作業態、文本類別,不難發現他們都是事實存在於旅遊促銷和信息服務的大系統中,共存互動,相輔相成。進入21世紀以來,旅遊業促銷和信息服務無不以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為指導。「整合營銷傳播是指將與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有關的一切傳播活動進行的一元化整合。整合營銷傳播一方面把廣告、促銷、公關、直銷、CI、包裝、新聞、媒體等一切傳播活動都涵蓋於營銷活動的范圍之內,另一方面則使企業能夠將統一的傳播資訊以整合的形式最有效地傳達給目標消費群體或個人。其主旨是以通過企業與顧客的多渠道、多層面、多形式溝通滿足顧客信息需求,確定企業統一的促銷策略,協調使用各種不同的傳播手段,發揮不同傳播工具的優勢,從而使企業實現促銷宣傳的低成本化,以高強沖擊力形成促銷高潮,實現企業促銷和營銷戰術和戰略目標。」(躍馳咨詢網, 2007)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旅遊業的應用不僅影響了「文本」內容、語言風格的選擇,還使原本聯系相對比較疏遠的印刷和廣電媒介為載體的文本內容與功能在企業營銷大目標前提下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協調一致,構成疏而不漏的立體傳播網路體系。全球化語境下的旅遊翻譯在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指導下關注的不再是個別語句、語篇,還高度關注實現旅遊信息服務、共同的營銷大目標,關注不同功能的動態旅遊信息和靜態旅遊信息系統,及其內部的各個語篇的功能和具體目的間的關聯。構成旅遊業的促銷或信息服務系統動態信息和靜態信息系統的主要內容包括:
1.動態旅遊信息(口譯):導游、談判、解說、咨詢、導購、會議口譯(交傳、同傳)、演出、人員推銷、咨詢、旅遊顧問、乘務、電話、專題活動、形象代言、駕駛員等。
2.靜態旅遊信息(筆譯):導游圖、交通圖、旅遊指南、景點介紹、畫冊、產品目錄、活動宣傳品、廣告、新聞、菜單、招貼/海報、紀念品、交通工具、公示語、城市導向、商場導購、國情、音帶、錄象帶、影片、幻燈片、網路、會展、節事/專題、電子郵件、直郵、BBS、博客、手機簡訊、專欄、專刊、雜志、電子導游、電子顯示(屏)、光碟、遊客中心等。
旅遊業的屬性包括:依據信息服務系統中的具體功能,分為1.啟迪性; 2.教育性; 3.信息性; 4.休閑性; 5.促銷性; 6.公關性。
依據旅遊促銷信息服務提供的區域/目標市場分為1.海外/客源地; 2.國內/目的地。
依據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身份分為1.國際機構;2.區域機構; 3.國家機構; 4.省市機構; 5.地區機構;6.企業機構; 7.景區機構; 8.行業機構; 9.媒體機構;10.旅遊者等。
依據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行業類別分為1.政府;2.組織; 3.企業; 4.個人。
依據信息服務的對象類別分為1.直接為旅遊者服務; 2.間接為旅遊者服務。
依據信息服務的周期類別分為1.長期; 2.中長期; 3.中期; 4.中近期; 5.近期; 6.短期; 7.瞬時。
依據信息服務內容的精確度類別分為1.高度精準; 2.精準; 3.基本准確; 4.寬泛; 5.泛泛。
依據信息服務方式分為1.公開, 2.隱蔽。旅遊信息服務系統內部類別的細分遵循了這樣
一個原則就是以服務對象———旅遊者為核心。正是這個特定的消費群體的構成呈多元性,需求呈多樣性,旅遊信息的題材和體裁形式幾乎包括了翻譯實踐者接觸的絕大多數形式。翻譯策略和方法的採用也就不會是某種,或某幾種。旅遊信息服務系統的動態和靜態旅遊信息兩大系統分支,各功能信息載體,各信息提供機構依據旅遊市場發展程度和旅遊者需求特點提供信息服務;動態和靜態旅遊信息兩大系統分支之間,各功能信息載體之間,各信息提供機構之間協調互補,構成旅遊信息服務的宏觀和微觀網路體系,滿足不同文化背景、消費取向、消費階段的旅遊者日益增長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在旅遊產業運作和經營過程中企業間、政府間、企業和政府間、行業間、國際組織間的交流都需要翻譯人員前赴後繼。既然「旅遊」的內涵和外延有繼續不斷擴大的趨勢,旅遊翻譯的實踐領域也會越來越寬廣。
二、旅遊翻譯:地位與角色
既然何謂「翻譯」的辯論仍在進行,那麼「旅遊翻譯」的地位和角色自然也會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旅遊翻譯」完全可以同文學翻譯一樣繼續其「自由職業」的生涯。「旅遊翻譯」也可以占據一隅,在旅遊經營機構或政府組織中接受上司的安排、差遣,在本族語———外族語,外族語———本族語,譯出語/譯出文本和譯入語/譯入文本間繼續筆耕口播。「旅遊翻譯」還可以受雇於專門翻譯服務公司,直接服務於特定旅遊企業或機構。旅遊翻譯人員的業態可以是「自己說了算」,但是在全球化經濟條件下,他們實際都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方式服務於一個系統———旅遊信息服務系統。這個系統因參與者個人的素質、企業管理水平、國家發達程度不同而效率不同。負責任,懂營銷的旅遊翻譯不僅在這個大系統中從字句、篇章層面進行具體的文本轉換,還從全球市場格局、國家和企業發展目標、旅遊產品生命周期、旅遊者認知和消費特點、不同形式的旅遊服務信息的互補協調角度審時度勢,進行跨文化交際旅遊傳播。
「旅遊翻譯」的理想業態應是旅遊信息服務提供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應當參與到整合營銷傳播從策劃提出到評估總結的每一步運作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譯者不僅要「無私」,「忘我」,還要忽略「女權主義」、「後殖民主義」、「食人主義」、操縱、闡釋等理念的影響,實時、實事求是。只有這樣,翻譯的作品才可能符合整體促銷或信息服務的預設目的,適應目標市場通行題材規范,高度關注受眾或特定旅遊者群體的文化、思維和消費習慣,「旅遊翻譯」才能實現跨文化精準傳播。
目前,在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傳播公司工作的翻譯人員正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參與廣告文案策劃,品牌的轉換,新聞的譯寫,宣傳卡的編譯。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投入極大,旅遊企業和旅遊目的地所期待的市場回報也就極高;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廣泛使用大眾傳播媒介,信息覆蓋迅速且廣大,為此,積極的和消極的反饋也就迅速而強烈;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跨地區、跨文化、跨國家進行,對文化的敏感度和適應度要求等同本族文化;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在競爭激烈的異地市場和本土市場同時進行,既要運籌帷幄,用兵千里,也要統籌全局,決勝城前;翻譯人員的跨文化意識、雙語素質、組織與協調水平、單兵作戰與團隊合作能力都應是上上乘的。「委託人」聘請旅遊翻譯人員進行「翻譯」完全是基於自己對異域文化、語境、消費群體的了解有限,對「形象目標」和「利潤目標最優化的追求,並不刻意要求翻譯人員「轉達」或「闡釋」他們的只言片語。旅遊翻譯人員要為企業的「形象目標」、「利潤目標」最優化的追求和旅遊消費者的最大滿足盡心竭力,傳播溝通。
三、旅遊翻譯:原則與標准
方夢之教授最近撰文提出了「達旨�6�1循規�6�1共喻———應用翻譯三原則」,從理論層面深入研究應用翻譯的原則和標准,是近幾年來應用翻譯理論研究的一大進步。林克難教授對實用翻譯提出「看、易、寫」的翻譯原則,丁衡祁教授對公示語翻譯提出「模仿—借用—創新」的翻譯模式,楊清平提出「目的指導下的功能原則與規范原則」。這些翻譯模式或原則的提出都有積極的意義及其適用性。方教授受到以上研究和嚴復翻譯思想的啟示,提出應用翻譯的「達旨—循規—喻人三原則」,以在更大范圍上提高對應用翻譯實踐和研究的適用性,提高理論的概括力和解釋力,達旨———達到目的,傳達要旨;循規———遵循譯入語規范;共喻———使人明白暢曉.三者各有側重,互為因果。」(方夢之, 2007)
方教授提出應用翻譯的「達旨—循規—喻人」三原則把目前翻譯實踐和翻譯教學所應關照的幾大要素聚合在一起,「三者各有側重,互為因果。」實際就是動態管理翻譯實踐和質量的基本原則。旅遊翻譯實踐的多樣性,翻譯人員背景的多樣性,促銷和傳播目標的多樣性、交際傳播目標的具體精確性要求不僅有原則性的翻譯標准,還需要可操作性的實施標准。旅遊翻譯實踐不同於單一的文學翻譯,或科技翻譯,或時政翻譯,或外事翻譯,譯文質量因委託方期待高低,資金投入多寡,時間周期長短,譯者資歷深淺,管理水平高低,支持條件優劣,受眾特點變化等要素決定翻譯的質量檢驗標準是動態的,是與市場的實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另外,值得認真思考的是應用於翻譯教學和翻譯研究的翻譯標准可以是相對恆定的,劃一的;而翻譯實踐中,現實中採用的翻譯標准則是動態的,可操作的,定性定量的,以客戶/委託者或受眾/消費者/旅遊者滿意度為評估尺度的。借鑒整合營銷傳播方案策劃模式,遵循應用翻譯的「達旨—循規—喻人」三原則,旅遊翻譯標准可以細化為有可操作性的Translation Brie,f將經整合營銷傳播調研了解到的目標市場的宏觀、微觀文化、語境因素,特定目標受眾文化特點、心理狀態、語言風格,可實現的具體的項目、策劃的目的約定,各具體的項目、策劃之間的關系、聯系,不同文本使用的傳播媒介的優勢特點等呈獻給譯者,在嚴格的程序管理、質量管理、人事管理措施保障下,使譯者精確鎖定「目標」,生產出市場需要的、受眾滿意的、委託者期待的譯作來;承擔起MatchMaker,Mediator和Communicator的多重角色。
四、結語
中國翻譯協會近年來曾先後兩次舉辦研討會,定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最佳譯文。吳偉雄教授的參賽譯稿「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獲大賽金獎。此後中國翻譯協會再次組織專家獻計獻策,提出了「By water, bymountains, most lovely, Guilin.」這些譯法如果用於教育性的旅遊文本,詩意盎然,形象傳神,文學色彩濃厚;但如果應用於海外旅遊促銷,就可能出現針對性、形象性和時尚性疏離的問題。
29屆奧運會的口號「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世界同一夢想」的翻譯充分考慮了「全球化」、和平與發展這個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人們的共同需求這個語境因素,翻譯處理也是嚴謹對應。游記、旅遊影視片翻譯文學意味濃郁,旅遊合同、保險協議接近「法律翻譯」,旅遊廣告、產品目錄涉及「商務翻譯」,旅遊新聞、旅遊公關聯系新聞和媒體翻譯,公示語和菜單翻譯又是一個「出神入化」新領域,需要新思維,新視角。旅遊翻譯不應因服務旅遊者和旅遊行業就一定要有一整套「奇門絕技」;翻譯也不應因涉及旅遊就以為誰都是旅遊者而「自以為是」。旅遊翻譯研究對翻譯研究整體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縱觀世界翻譯研究史,不難發現文學翻譯理論研究已經形成體系和流派,相對完善和成熟;而近年來翻譯理論研究的突破是在應用翻譯領域。鑒於旅遊翻譯理論研究歷史相對短暫,涉及廣泛,需求殷切,特點鮮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理論創新和突破的空間已經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作者:呂和發周劍波 資料來源:上海翻譯)
Ⅸ 英語翻譯包括哪些
一、翻譯種類和外事翻譯的特點 翻譯活動的范圍很廣。就其翻譯方式來說,有漢語譯成外語(簡稱「漢譯 外」)和外語譯成漢語(簡稱「外譯漢」)兩種。就其工作方式來說,有口頭翻 譯(簡稱「口譯」,interpretation)和筆頭翻譯(簡稱「筆譯」, translation)之分。口譯包括交替傳譯(簡稱「交傳」,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聲傳譯(簡稱「同傳」,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或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兩種。就其程度而言,可分為全文翻譯(full translation)和部分翻譯(partial translation),如摘譯。上述各種翻譯既 有共同之處,又各有其特點。
Ⅹ 翻譯有幾種
一、翻譯種類和翻譯的特點 翻譯活動的范圍很廣。就其翻譯方式來說,有漢語譯成外語(簡稱「漢譯 外」)和外語譯成漢語(簡稱「外譯漢」)兩種。就其工作方式來說,有口頭翻 譯(簡稱「口譯」,interpretation)和筆頭翻譯(簡稱「筆譯」, translation)之分。口譯包括交替傳譯(簡稱「交傳」,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聲傳譯(簡稱「同傳」,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或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兩種。就其程度而言,可分為全文翻譯(full translation)和部分翻譯(partial translation),如摘譯。上述各種翻譯既 有共同之處,又各有其特點。
翻譯的內容主要是在各種外交、場合上口頭和局面的講話和文件。 在場合,口、筆譯往往同時使用。如建交談判、關於國際公約的談判,都要 求譯員既能口譯,又能將所談的內容和結果落實到文字上,成為公報、公約、條 約備忘錄、協議等。有時是先口譯,然後產生文件。有時則在講話、演講前將稿 件譯好,再到現場作口譯。
翻譯的內容決定了它具有別於其他領域翻譯的特點:首先,翻譯政 治性和政策性強。無論是口譯,還是筆譯,翻譯的內容多是國家的立場、政 策。稍有差錯,就可能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形象、聲譽、地位及 其國際關系等,就可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其次,翻譯的時 效性強。口譯工作的最大特點是時間緊,要求譯員當場完成翻譯過程。筆譯也往 往有時限要求。有時前台在與某國談判建交問題,後台同時在翻譯建交公報,隨 時根據前台的談判情況進行修改,隨時打出清樣交前台使用。很多時候在領導人 出訪前不久,才把出訪時要用的講話稿交譯員去翻,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翻譯定 稿、打字、校對等多道程序。有時我國家領導人參加國際性首腦會議,在開會現 場根據會議進程和情況親自手寫即席發言稿或修改事先草擬的發言稿,寫完立即 從會場傳出來由在場外的筆譯同志譯成外語後,交會場上的同聲傳譯譯員手中, 以保證翻譯,經常要翻譯尚未正式發表的講話稿及其他文件,決不應該向外界透 露文件內容。
二、筆譯 筆譯是指書面翻譯。筆譯的內容主要是各種外交、場合的講話稿, 如在國際會議上的講話稿,在宴會、招待會上的祝酒詞,以及外交上交涉用的說 貼、聲明,國家間的照會、信函、公報、協議、條約等正式外交文件。筆譯的工 具過去用手動和電動打字機,後來改用文字處理機,現在已經是「鳥槍換大炮」 使用電腦了。筆譯的成果是書面譯文。它是供對外提供、公開發表、長期保存 的,必須經得起審查、琢磨和推敲。政府或外交部聲明、領導人講話稿、祝酒詞 等政策性很強。公報、協議、條約、議定書、國際會議文件等則具有國際法律性 質。所以,對筆譯要求很高,不僅要求譯文正確、准確、完整、嚴謹,而且要求 譯文通順、優美。譯出的中文就是地地道道的中文,而不是「歐化中文」;譯出 的外文應是地道貌岸然的外文,而不是「中式外文」。這就要求筆譯人員具有較 高的語言修養。翻譯的時限性要求筆譯人員除了能夠熟練地掌握翻譯技巧以 外,還應該能夠熟練地操作電腦、快速打字。筆譯人員是默默無聞的「無名英 雄」,不像口譯人員那樣「出頭露面」、「周遊世界」。因而,他們更需要有事業心、責任感和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外交筆譯人員的短缺或素質不高必將影響 外交工作。這不能不引起足夠重視
三、口譯 口譯,又稱口頭傳譯,是現場翻譯。口譯的主要任務是,擔任我領導人出訪或外國領導人來訪時雙方或多言談判、會談、交談時的現場翻譯,在各種場合的演講、講話或參觀訪問時的介紹等即席翻譯。在雙邊會談中,這種翻譯通常採用交替傳譯方式。在國際研討會、國際大會、國際組織的年會等各種會議上通常採用同聲傳譯。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口譯譯員,除具有翻譯的一般素質外,還必須具有一些特別的素質。對於從事口譯工作的同志說,無論是交替傳譯,還是同聲傳譯,翻譯的第一個環節是聽。只有聽明白了原話,才能進行翻譯。因此,口譯譯員有敏銳的聽覺是極其重要的。譯員有好的聽力,還需要有良好的收聽條件。做交替傳譯的同志往往坐或站在領導人的後邊或旁邊,做同聲傳譯的同志大多坐在會場上邊的同傳廂子里。這樣的位置有利於譯員聽清楚。但譯員有時不得不在各種環境里進行翻譯。如:在大型記者招待會上,譯員需要聽明白記者從遠距離提出的問題。在領導人參觀訪問時,譯員有時不得不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或人聲嘈雜的地方進行翻譯。做同聲傳譯的也不是每次都有具有隔音效果的同傳廂,有時不得不在會場一角、直接面對與會人員做同聲傳譯。所有這些情況都會影響收聽效果。對於這些影響收聽的因素,譯員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能為力的。為了確保較好地完成口譯任務,譯員應該提前到場,做好准備工作。在可能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較佳位置。對同傳譯員來說,應事先做好檢查耳機是否插接無誤、電鈕的位置是否正確等准備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平時從主觀上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自己的聽力。如:多聽帶各種口音的人講英語的錄音帶,總結規律、熟悉口音。擴大知識面、熟悉情況和所談問題,幫助我們根據所聽的大概的聲音進行「合理」的猜測(intelligent guess),以求正確理解有的原話。
1.交傳 進行交替傳譯時,講話者每講幾句話或一段話就會停下來,讓譯員進行翻譯。在活動中,這種翻譯方式主要用在中、外領導人進行會見、會晤、會談、對話、磋商、談判、交涉及參觀訪問等場合。現場翻譯時間緊,不給翻譯斟酌的時間,這就要求翻譯反應快、語言水平高、語言轉換能力強。在大多數外交談話中,特別是會談、對話、磋商、談判、交涉時,中、外領導人主要是討論雙邊關系和交換對國際形勢、國際問題的看法。他們的談話內容往往政策性很強,有時十分敏感。在這種場合,翻譯必須准確無誤、完整無漏,從政策高度把握分寸。在參觀游覽、觀看演出、進餐陪車等私下隨便交談時,有時可以翻得靈活一些。
2.同傳 同聲傳譯是指舉行國際會議時,在發言人講話的同時,由譯員進行傳譯。發言人不間斷地講話,譯員邊聽邊譯。 同聲傳譯始於1919年的巴黎和會。那次會議第一次聘用了正式同聲傳譯譯員。從191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一期間的國際會議使用英、法兩種語言的譯員進行同聲傳譯。1945年,聯合國成立,規定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及西班牙為正式語言和工作語言,後又增加阿拉伯語。由於美國及一些西方國家的阻撓,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灣國民黨集團所竊據。當時,美國糾集一些國家對中國實行孤立、封鎖政策,新中國在五六十年代參加的國際會議不多。因此,在那段時期,新中國基本沒有自己的同聲傳譯人員。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2758號決議。自那以來,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的活動,積極參加各種國際會議,所以迫切需要同聲傳譯人才。1979年,中國政府與聯合國總部委託北京外國語學院開辦聯合國譯員培訓班。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正規地為國際組織、國際會議培訓口、筆譯人員。現在,中國有一批同聲傳譯員長期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工作。國務院許多部委都有自己的同聲傳譯人員。
四、筆譯與口譯、交替傳譯與同聲傳譯的不同特點 筆譯可以查字典、找參考資料、與同事商討,可以反復研究、體會原文,可以琢磨、推敲、斟酌字句。但口譯,無論是交傳還是同聲傳譯,都要在講話人講話的同時聽清、俯講話的內容,記住講話的原話、原詞,並立即用另一種語言清楚、准確地表達出來。他們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查找字典、資料和與他人探討的條件。再者,人們講話往往有口音,講話的風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喜歡用簡單明了的短句,有的則愛用一句套一句的復雜句;有的口齒伶俐、發音清楚,有的則口齒含混、吞音吃音;有的說話慢條斯理、有板有眼,有的則說話像開機關槍,速度很快,句與句之間沒有停頓。但任何情況下,人們都期待譯員能夠迅速、完整、准確地翻譯出來。口譯譯員在工作時,必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片刻鬆懈、走神。否則,必然會漏譯。他們還必須學會在聽的同時,做筆記,並開始將所聽到的東西在腦子里譯成另一種語言。也就是說,譯員必須學會同時做三件事——認真聽、記筆記、思考翻譯。這確實是一項高度緊張的腦力勞動,要求譯員不但聽力好、理解力強,而且要記憶力好、反應好。 同樣是口譯,交替傳譯與同聲傳譯又各有特點。做交傳時,聽與表達可以分階段進行。有人講話時,口譯譯員最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聽,力求聽懂,抓住講話的主要內容、重點。同時,適當記一些筆記。如果沒有聽清楚,可以請發言者再說一遍。或自己重復一遍,請發言者確認。當講話速度適中,不帶拖音、嗯音,不拖泥帶水,不胡編亂造、不懂裝懂。實在聽不懂或想不出對應詞的時候,可以請教在座的中、外人士。而同聲傳譯需要聽、說同時進行,邊聽邊譯。他們不能等待發言者講完一句話以後再翻,那樣就會跟不上,來不及。譯員與發言人只能有一兩個片語、最多半句話的差距。發行人講完一句話,譯員也應盡快譯完這句話。而且,不管前半句是如何開始翻的,都應該設法使後半句能夠接得上,使翻譯的句子基本通順,而不至於斷句,或是片語、短語的堆砌,零亂無序。盡管同聲傳譯也可以丟掉一些啰嗦、重復的東西,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但不能抓不住中心意思。同聲傳譯的速度是由發言人來決定的,譯員只能適應。總之,交傳必須翻得准、全、順。而同傳則難以做准、全順。因此,只要保證主要意思不丟、能夠譯出百分之七八十,就可以過得去,被接受。語言也不必完全忠實於發言人的說話風格,而是應該學會將長句切成幾個短句來譯,但不能不成句。
與同聲傳譯相比,交替傳譯有一個有利條件。譯員聽不明白的時候可以客氣地請講話者重復一遍或適當進行一些解釋。而同聲傳譯的譯員坐在同傳廂子里,對有些字句未聽懂或漏聽時,是無法要求發言人重復。與同聲傳和筆譯相比,交替傳譯的另一個優勢是,譯員還可以藉助聲調、手勢等來說明意思,達到傳神傳意的目的。坐在同傳廂子里的的同傳譯員和在幕後從事筆譯的同志都是無法藉助手勢的。在做翻譯的時候,交傳譯員如果不知道某一個詞或字,還可以稍加解釋,把意思譯出來就行。要求與發言人同步說話的同傳譯員是絕沒有時間進行解釋的。可以說,交替傳譯的表達方式可以比同聲傳譯和筆譯靈活一些、豐富一些。三者相比,筆譯的翻譯質量要求最高,交替傳譯次之,同聲傳譯更次之。但從翻譯的時間上來看,這個次序就得顛倒過來了。同傳譯員最沒有斟酌和思考的時間。交傳譯員還可以在聽的同時,邊做筆記,邊思考。筆譯盡管常常有時限,但思考時間相對充裕一些,還可以查字典、咨詢他人。 交替傳譯、同聲傳譯、筆譯,既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和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少差異,對從事不同翻譯工作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正因為如此,在聯合國系統、歐洲聯盟以及在其他一些國家,從事口、筆譯的人員是分開的。他們分屬於不同的部門,如在歐盟,從事會議翻譯的人屬於會議翻譯總司,而從事筆譯的人則屬於筆譯總司。我國外交部翻譯室的絕大多數同志歷來是多面手,他們兼做交替傳譯、同聲傳譯和筆譯。當然,鑒於年齡、翻譯水平、工作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有不同的側重。一般情況下,年輕同志口譯搞得多一些,年長一點的同志多搞一些筆譯。也有一些同志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語言功底深厚,可以交傳、同傳、筆譯齊頭並進。但不管側重於哪一方面,每一個同志都必須從事筆譯,因為,筆譯是基礎。有平時筆譯經驗的積累,才能練出口譯所需要的快速瓜和熟練的語言轉換能力。反過來,經常從事口譯工作,經常接觸活的語言、跟上形勢的發展,才能不斷豐富語言,提高筆譯水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譯員應力爭使自己成為「全才」,成為交傳、同傳、筆譯都行的「三棲翻譯」。
五、漢外對譯 漢譯外(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a foreign language)和外譯漢(translation from a foreign language into Chinese),是兩個不同的翻譯程序。漢譯外,首先要理解漢語的原文、原話的意思,再用外語表達出來。而外譯漢正好相反,先理解外語的原文、原話的意思,再用中文表達出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外語學得再好,也不如母語講得好。表達一般比理解要難一些。因此,聯合國聘用語文專業人員有一條規定:翻譯審校要一律以母語為譯入語言(在聯合國機構里,中國人只干外譯中,而中譯外是聘外國人乾的)。多年從事《毛主席選集》和外交文件的翻譯工作的專家程鎮球在1990年12月召開所全國中譯英學術研討會上發言時說:「國內外翻譯人士都認為,在一般情況下,翻譯應以譯入本國(族)語為主。」他還引用I•F•Finlay的一句話:「… it is the general consensus of opinion amongst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in this country that translators should , unless bilingual (bearing in mind all that this implies ), translate solely into their mother tongue or , … their language of habitual use .」這句話的中文意思:「在我們這一國家,專業翻譯人員的共同看法是,除非說雙語(包括說雙語的一切含義),翻譯應該只做將外語譯入母語的工作,或者……譯入他們通常使用的語言。」英國翻譯理論家斯圖爾特•貝茨(E•Stuart Bates)也認為,真正能夠熟練掌握雙語的人是不常見的。因此,在國際翻譯界,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大多將外語翻譯成本國語言。但是由於國際上懂中文、並懂到能夠擔任翻譯的外國人還是不多,中國翻譯在大多數情況下必須進行雙向對譯。漢譯外和外譯漢兩個程序都有一定的難度。兩者相比較而言,對大多數中國翻譯工作者來說,還是漢譯外更難一些。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709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