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豫劇現在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怎樣
豫劇是河南的第一大劇種,同時也是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它以河南話為語言基礎,具有濃重的河南地方特色。唱腔好聽,好學,好唱,劇情通俗易懂,整體亦俗亦雅,曾在香港演出被當地媒體這樣與國劇京劇比較「京劇是城市小姐,豫劇是農村姑娘」,非常的形象貼切。也正因此豫劇受到普便歡迎。不僅在本省,在全國甚至海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且一度是全國第一大劇種。無論劇團數量、劇團分布,還是從演出人員、演出場次上來講都一直是全國之最。
而就是這樣一門優秀的傳統藝術,在這個經濟迅速增長,意識形態飛速變化的時代又是處於一種怎樣的生存處境呢?它的發展前景如何呢?
正是懷著這樣的疑問,我,於宏渤,張博,陳宇,謝文飛,王一航六人來到河南鄭州、開封,進行為期兩周的豫劇調查,通過采訪了三個劇團,鄭州開封的各個年齡段的群眾,做了共617份問卷調查,對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分成五個方面說明如下:
一, 從豫劇團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上來說明
在我國劇團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隸屬於政府,一種屬於民營。隸屬於政府的又根據財政上是否完全依靠政府分為全供和差供兩種;民營的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發組織的非營利性團體,一種是以贏利為目的的劇團。我們實踐期間一共采訪了三個豫劇團,一全供,一差供,一民間非營利組織。現一一說明:
先說河南省豫劇三團,它是省級劇團,以排演現代戲為主,以銳意改革著稱,在全國享有盛譽。它屬於前面所說的差供類型,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三團的經濟效益並不好,而我們的采訪也印證了這一點。經濟效益不好,一方面,也是最為根本的一方面,是因為豫劇身為傳統戲劇在現代市場中薄弱的競爭力,演出少,演出收入低。而連省劇團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可想其他的市級劇團、縣級劇團境況恐怕更糟了。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作為一個行政部門,豫劇團在很多時候是政府的代言人,很多時候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政府宣傳政策,反應時政,來排那種經濟效益不好但社會效益好的戲,這便加重了劇團原本就沉重的經濟負擔。於是,在劇團發展中,如何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成了一個重要課題,然當前尚沒有公認的解決之道。
而最近,國家也加大改革力度,催促豫劇三團等省劇團拿出具體的改革舉措。據稱要將三個省劇團合並,推向市場。
再說鄭州市豫劇院,它是市級劇團,屬於全供,是在2000年由鄭州市豫劇團與鄭州市豫劇二團合並而成。這些同時也表明了,鄭州市豫劇院的經濟效益相對於河南省豫劇三團要差些,要靠政府財政才能「吃飽」,這同時也有賴於鄭州市財政充裕。若是財政上不寬裕的地方,它的劇團情況恐怕就不妙了。而其經濟效益不好的原因,與省劇團基本一樣,但比之於省劇團,演出機會、費用要低,情況自然要遜一些。
然後是河南省夕陽紅戲迷豫劇團,它屬於民間組織,是有一些豫劇戲迷自發組織起來的,每周周日會固定的在鄭州市人民公園進行免費演出。這些豫劇戲迷有不少是從專業劇院里走出來的。劉團長就是這樣,她原來在一個地方劇團做專職演員,劇團因為效益不好解散後便走出來到鄭州做生意,但放不下唱了十多年的戲,便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了這個劇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地方劇團經濟效益不好,地方財政補貼跟不上的話就難免合並或解散。據稱,商丘市原有一百多公辦劇團,現已只剩十幾個了。於是,很多豫劇演員另謀出路,而把唱戲作為一種業余愛好。像夕陽紅戲迷豫劇團這樣每周末進行免費演出,服務自己,服務大眾,服務豫劇事業。而每次演出都會吸引很多人觀看,顯然,對這種形式,大家也是喜聞樂見。
最後要說一下贏利性質的民營劇團,不乏有成功的例子,如《小皇後》豫劇團,靠著自己在市場上的打拚,已自負盈虧,取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民營劇團雖規模小,未成氣候,然其成功經驗,是值得公辦劇團認真學習的。
總體來說,豫劇團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發展前景不明朗,偏於不好。且縣級的必市級的差,市級的比省級的差。在這種境況下,它既需要政府的扶持資助,又需要政府放權,走向市場,將內在機制搞活,使之漸富競爭力。
二, 從政府豫劇事業發展的協助方面認識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
政府一直在豫劇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針引導豫劇事業發展,從財政等方面扶持豫劇團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社會變革、豫劇漸處弱勢的過程中,通過合並重組劇團來維持劇團的正常運作,豫劇事業的正常健康發展。更採取了不少措施來推廣豫劇,其中不乏有顯著成效的。
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數河南省電視台《梨園春》欄目的推出了。它於1994年創辦,那幾年全省的豫劇發展事業正處於低潮,大家都忙著改革開放,抓經濟增長,聽戲關注戲曲的人越來越少。而《梨園春》的強勢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況,多少有些力挽狂瀾的意味。特別是在1999年全面改版後,以特色的戲迷擂台賽引起了全社會的轟動,收視率最高可達35.7%,繁榮了豫劇市場。它提供了一個平民舞台,並以豐厚的獎品吸引著社會大眾的參與,《梨園春》成立期間收到觀眾來信數百萬封,報名參加擂台賽的有五萬餘人,其中不乏民間高手,豫劇界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隨後又推出少兒擂台賽,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華有天賦的少年。如此,就有了相當數量的有著戲曲細胞的人通過《梨園春》入了豫劇的道,不管今後他們是否入這一行,他們都可以成為是這一行的儲備力量,有他們的存在,豫劇即使衰敗了,也有著復興的巨大潛力。這幾年來,《梨園春》更是通過與各省衛視合辦戲曲晚會將豫劇再次強勢的推向了全國各省,更通過《梨園飛歌》大型戲曲交響音樂會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成功舉辦將豫劇首次推向海外。它的出現,是現代電視媒體與傳統藝術的完美合作,為河南的豫劇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全國的戲曲事業的發展的作用也同樣不容小視。
近年來,有些地方推出了一項政策,在一些學校試點,開設豫劇選修課,從小培養他們對豫劇的感情,同時讓河南人了解河南特色文化,讓喜歡豫劇的同學有機會學習。這一舉措,根據我們調查問卷顯示有79%的人表示「有必要,支持」。相信這項政策若在全省普遍實行,定會為豫劇的傳承推廣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今年,鄭州市政府推出一個名為「綠色周末」的活動,就是在周末,各豫劇團來到大學校園進行巡迴演出。旨在將豫劇帶到高校,帶給大學生,帶給年輕一代,讓他們了解豫劇,了解河南特色文化。據孫院長稱,該活動在高校及社會上引起的而反響很不錯。
另外,由於今年是建國六十周年,河南省及鄭州市都推出迎國慶六十場戲的活動,鄭州市已進行了幾十場了,反響不錯,此舉勢必對豫劇的推廣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 從豫劇人才培養角度認識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
豫劇的人才培養是一個艱難長期的過程。一個豫劇演員從培養到演出一般要花上3到5年,期間,訓練還會很苦,到學成後就業情況又不好,於是藝校中學戲的人越來越少。等到現在的這批演員退休,人才接不上,出現斷層,這樣的推理已讓越來越多關心豫劇的人心生憂慮了。
在前面已經說過,《梨園春》已成功吸引了一批有著戲曲天分的人學習了豫劇,成為了業余的豫劇演員。那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他們入這一行,成為專業的演員呢?這也就要求豫劇要先成長為一個具有誘惑力的職業。說白一點,就是待遇要好,至少跟其它豫劇演員能從事的工作比較,相差不很大。這樣,面對諸多現實問題,他們才有理由去說服自己選擇豫劇行業。但面對豫劇行業普遍的不景氣,經濟效益差,如何提高待遇呢?我們知道,待遇其實可以分為虛實兩種。所謂虛主要指精神待遇,比如該職業的社會聲譽;所謂實主要指物質待遇,比如工資、福利等。其中只有工資與經濟效益有著緊密的關聯。所以,相機的改變各項待遇所佔比例而得到一個綜合的高待遇,應並不是一件不能辦到的事。
四, 從觀眾的角度認知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
從對鄭州,開封六百多人的問卷調查及訪談,我們可以綜合得出以下信息
好的信息有:
1, 河南省現在擁有豫劇愛好者的家庭所佔比例依然很大,為72%,河南的豫劇觀眾量依然相當可觀,為總人數的68%。(第三六題)
2, 「接觸豫劇集會多」的人多選擇認為「豫劇好聽」,認為「豫劇好聽」就會「偶爾看或經常看豫劇」,尤其是青少年。這就告訴我們,通過加大豫劇的傳播、推廣力度,就會能夠讓更多的青少年接受豫劇,喜歡豫劇,成為豫劇的觀眾。(第四五六題)
3, 豫劇現代戲中一些經典曲目的普及程度還是相當高的。(第九題)
4, 將時尚的流行元素引入豫劇中是大家所能接受的一種改革方式。並且
65%的人認為現在的這種改革保留了豫劇的內涵。(第十一十二題)
5, 過半數的人對豫劇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壞的信息有:
1, 青少年接觸流行歌曲的機會更多,喜歡流行歌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絕大部分。遠高於喜歡豫劇的。
2, 豫劇的觀眾絕大部分仍只是中老年,青少年觀眾少。
五, 豫劇的自身改革
根據與河南省豫劇三團的陳新理導演、孔民編劇、張俊傑導演和鄭州市豫劇院的孫書傑副院長交談我們了解到,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觀眾迅速改變的口味,古老的豫劇,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改革。從舞檯布景到唱腔舞功,都在不斷的引入新元素,不斷的創新。比如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現手法,引入西方樂器,將抽象化的舞台表現形象化,將傳統戲曲的個人講故事模式轉變為典型環境塑造典型人物,等等。這些改變,每一項都凝結著豫劇工作者數載甚至是數十載的心血。成績的背後是他們不斷摸索,是他們頂著觀眾的指責、否定,汲取教訓,不斷創新的結果。然而,改革無止境,探索還在繼續,比如孔民編劇提出要上豫劇也搭乘科技的列車發展,比如如何適應城市人群,青少年的口味,如何讓豫劇在保留古老神韻的基礎上擁有時尚的面孔,等等。
一些意見
最後是對以上五方面出現的問題的一些建議
一:1,采訪中在談到公辦豫劇團將來的發展時,省豫劇三團和鄭州市豫劇院孫書傑孫院長都指出劇團應該在政府扶持的基礎上走向市場。即是,既要將豫劇團作為一個企業來發展,讓其擺脫行政體制上的束縛,自由自主的到市場之中去歷練,去搞活內在機制,去增強競爭力,又要在多方面給予豫劇團以扶持。畢竟豫劇團現在在市場競爭中尚處於弱勢。直接交給市場任其發展,無疑時機尚不成熟。恰當的做法應是政府要再予以幫助,逐步放手。而具體怎樣幫助,要根據自己情況,因地制宜,結合自己優勢而定。
2,劇團未必只能靠演出獲得資金,還可以與企業建立鬆散型的互惠關系,宣傳企業品牌,為劇團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3,劇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不矛盾,只要有觀眾,不需要通過門票,而通過相應的特色經營,照樣可以達到經濟上收益的目的。
4,豫劇屬於河南特色,可以與旅遊產業合作互惠。
5,發展豫劇產業多方位經營,比如著力建設戲曲茶座娛樂場所。
6,支持鼓勵像河南神夕陽紅戲迷豫劇團這樣的民間劇團,它們對豫劇的推廣普及很有作用。
7,借鑒民營演出團體的成功經驗,在公辦劇團中引入競爭機制,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演技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讓公辦劇團成為發展豫劇文化產業的扛大旗者。
二:如調查問卷中大眾之見,希望政府能大力支持豫劇團的工作,給予豫劇團更多的自主權。
三:待遇其實可以分為虛實兩種。所謂虛主要指精神待遇,比如該職業的社會聲譽;所謂實主要指物質待遇,比如工資、福利等。相機的改變各項待遇所佔比例,給豫劇演員一個高待遇,吸引人才入豫劇這個行。
四:加大豫劇的推廣普及,讓小學生選修豫劇,增大青少年對豫劇的接觸機會,培養他們對豫劇的感情,對中原文化的感情。
五:1,希望豫劇的改革時刻以觀眾需求為基礎,以新時代為依託,將古老的豫劇保留神韻卻有面貌全新。
2,對於不適應時代的而古老豫劇藝術特色,也要盡全力保存,那是我國古代社會的活化石。
最後,衷心希望各行各業為豫劇的傳承復興所做的努力不會白費,豫劇的明天會更好!
北京科技大學——豫劇調查團
B. 豫劇名家李樹建能代表豫劇嗎
首先,必須明確豫劇作為一門藝術,是不能被一個風格,一個門派,更甚至是一個人來代替的。任何一門藝術文化,都是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形成的,是各朝各代的優秀開拓者不斷開拓所獲得的,所以,它是凝結了很多人心血的作品,並且也將在未來有無限發展空間,被後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的作品,所以它不能被單單的一個藝術家來涵括。
我們非常肯定李樹建老師在豫劇方面所做出的傑出成就,但是我們也堅定的認為,豫劇不能被一個人來代表。
C. 豫劇《五女拜壽》劇情介紹
《五女拜壽》劇情介紹:明朝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不滿朝內奸臣嚴嵩專權,借口年事已高,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辰之際,眾女兒及夫婿前來拜壽,並爭相提出養老送終。三女楊三春攜夫婿鄒應龍前來拜壽,因禮薄遭娘家人冷遇。
二姐持寵欺凌妹妹和妹夫,並唆使楊夫人將三春和應龍逐出楊府。因受族弟誅連,楊繼康全家被逐出京城。二姐見家父落魄,拒絕撫養,昔日同窗攝奸臣淫威,也不敢收留楊繼康夫婦,致二老和婢女翠雲流落街頭。絕境中,三女楊三春念人倫,將二老接回家奉養。三女婿鄒應龍設計鬥倒嚴嵩,楊家冤案昭雪。
(3)豫劇海外編譯擴展閱讀
《五女拜壽》幕後製作:1982年由顧錫東新編。該劇因寓教於樂,行當齊全,生旦多對,唱腔流派設計紛呈,為廣大越劇迷所喜愛!特別是「五朵金花」——茅威濤、董柯娣、何英、何賽飛、方雪雯的演出,使此片廣受好評。
此劇不僅寓教於樂,且行當齊全,生旦多對,使唱腔設計流派紛呈,有利演員的實踐與培養。由浙江嘉興地區青年越劇團首演。藝術顧問邢竹琴,導演朱順慶、朱敏,作曲朱國柱,舞美設計劉祖鵬。
1983年浙江越劇小百花演出團在浙江省首屆戲劇節演出獲得優秀劇本獎,並選為該團首次赴香港演出劇目,享譽海內外。
D. 豫劇是怎樣發展繁榮的
20世紀初,豫劇繁榮發展,這是和一大批優秀演員紛紛涌現分不開的,而優秀演員的成長,則更離不開好老師的培養。
各地的豫劇科班為確保教學質量,爭相聘請名師,如高崖科班的姬福升、白廟集科班的張柄祥、蔡子慶、傅蘭春,劉榮泰科班的楊慶華等,但最為著名的老師,還是封丘縣清河集天興班的孫延德。
孫延德乳名叫「小靈」,人喚「靈妮」,1865年出生在封丘縣邵寨村。孫延德小時候家裡很窮,10來歲時隨父親逃到黃河東,進入窩班學藝,生、旦兼攻。
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刻苦,不久便嶄露頭角,半年就可以登台演出,聲音雖然還未脫童稚,卻清亮嘹利,一鳴驚人。
3年科滿後,孫延德又唱了一年效師戲,已經是名聲大震,遂到祥符縣衙的公興班搭班,在附近各縣巡演豫劇。
他扮相俊俏,嗓音甜潤,白口脆巧,走場如弱柳扶風,婀娜多姿,唱腔清脆甜美,珠圓玉潤,觀眾大為歡迎,送其外號「白酥瓜」、「白菜心」。在民間有俗諺流傳說「宰了騾子賣了馬,也要見見白酥瓜」,「要聽就聽梆子曲兒,要看就看白菜心兒」。
1883年的春節,孫延德應邀回到老家封丘縣,在縣衙戲班演唱豫劇,轟動了縣城,蒙縣令親自折節下交,再三誠懇挽留,遂轉入縣衙戲班。1895年,孫延德又應邀到長垣縣的毛家戲班搭班,寫戲邀請演出的也紛紛接踵而至,毛家班的戲價隨之大大提高。
孫延德天資聰明,博聞強記,青衣、花旦、刀馬旦及文武小生行行通,門門精,還能兼演凈行,是個難得一見的全才。30歲以後,孫延德專習刀馬旦,更是精益求精。
孫延德博採眾長,融會各家,潛心演練,並在舞台上長期實踐,在繼承中有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形成了一套有自己鮮明風格的技藝,趟出了一整套刀馬旦表演的新路子,為豫劇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孫延德唱腔清醇雋永,表演剛健灑脫,武功出神入化,剛柔並濟,用以表現巾幗豪傑、脂粉英雄,可謂是形神兼備,恰到好處。
孫延德不但戲路廣,而且會的戲非常多,能包本誦記全劇各角戲路台詞的大戲就有360多部,經常演出的有《坐樓》、《美人圖》、《勸夫》、《金盆記》、《花園贈珠》、《天門陣》、《對花槍》、《奪永州》、《白蓮花臨凡》、《玉虎墜》等數十齣。無論在哪裡搭班,不管到哪裡演出,幾乎沒有遇到過孫延德不能扮的角,不能演的戲。
也許是太過勞累,1905年,孫延德40歲時,嗓子突然壞了,不得不離開他心愛的戲台。孫延德不能再登台演出的消息傳出後,各地的戲班管主競相聘請他任教,結果還是清河集的許長慶把他請到小天興班擔任教師。
孫延德在清河集窩班共教了6期,許老六去世後,他又在原武縣城王舉人科班教了3期,在滑縣大屯、半坡店,以及原陽的黑師、封丘縣的劉村各教一期科班,學生達400多名。
孫延德根據自己的舞台經驗,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桃李花開遍梨園,許多名演員如李劍雲、時倩雲、王絮亭、王清雲、徐金發、劉進學、筱火鞭、許樹雲、李德魁、常金生、張子林、閻彩雲等,都是他的弟子。
孫延德的弟子遍及開封周圍各縣的戲班,開封城內的三個最著名的戲班天興班、義成班、公議班,名角大都出在他的名下。以至於開封的豫劇舞台,缺少了孫延德的學生,甚至連一台戲都湊不成。
隨著豫劇的發展繁榮,孫延德的弟子、再傳弟子遍布河南、安徽、山東、陝西、山西、河北、甘肅、湖北等地,大多都成為主演、骨幹。可以說,孫延德為豫劇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
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同樂、永樂和國民4個戲院,各地豫劇演員薈萃開封,廣受歡迎。
1927年,開封成立了河南遊藝訓練班,審編劇目,數百名演員進行「高台教化」、「服務社會」的教育,被名家稱為「河南梆劇改革的第一聲」。
但是這時,豫劇的兩大腔系「豫東調」與「豫西調」還是「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橫梁,「豫東調」與「豫西調」清除了門戶之見,開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融會貫通。
之後,孫延德又收了陳素真、孫蘭芳等女弟子,使他的技藝得以綿延傳播、發展提高,其中陳素真拜師學藝的時候只有8歲。
豫劇歷來沒有坤角,女孩子是不允許上台的,然而陳素真抱定了學戲的決心,沖破了家庭和世俗的偏見,終於如願以償。
8歲的陳素真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陳素真學戲十分刻苦,她不懶、不饞、不貪玩、老實聽話,認認真真地向老師學戲。她學戲的速度快得驚人,最難學的也超不過三遍,一般的詞一遍就會。
1928年陳素真在開封相國寺同樂舞台首次登台,上演《日月圖》,當時她僅有10歲。盡管坤角首登豫劇舞台這一創舉轟動了開封城,但她們的演出卻沒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從此,她很久沒再上過正角。
1930年春末,陳素真跟隨繼父在杞縣名演員劉金亭的戲班出演,這也為她提供了練腔的機會。就這樣早晨喊、日夜唱,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她的那條像蚊子哼哼的小細腔,竟然變得金鍾玉磬般的洪亮悅耳,且越唱越好。
在這一年中,陳素真一邊練嗓子,還一邊練習表演。在表演上,鏡子、月亮、太陽成了她練習表演的助手,從小她就非常喜歡照鏡子,對著鏡子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情,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她還喜歡看自己的影子,無論太陽多曬,只要有影子,她就會看著影子,比比劃劃,走來走去,扎扎架子,亮亮相。
到杞縣後,陳素真依舊保留了這一習慣,而且更注重了一個「美」字,她常常對著鏡子看自己的表情動作,反復觀察臉上做起戲來是否好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心情,經過刻苦努力,她在表演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陳素真對藝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但又從不墨守成規,尤其在化妝上,她根據自己臉圓、眼小和眉毛淺的特點,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嘗試。原先豫劇化妝很簡單,旦角只貼兩塊大鬢。
陳素真來到杞縣後,繼承了貼4塊鬢的辦法,並用心琢磨如何改鬢,她一天演三場戲,要化三次妝,上午這樣貼,下午那樣貼,夜戲再變個方法貼。
她有時在眉頭上貼3個或更多的小圓圈,有時在腦門上放個小劉海,兩邊貼小圓圈,就這樣貼來貼去,終於摸索出了一套前人未有過的貼鬢的新式樣,使她的圓臉變成了鴨蛋臉。
緊接著,陳素真又開始琢磨如何使眉毛變黑,過去豫劇唱旦角的不畫眉,陳素真第一次大膽地用黑煙把眉毛描黑,後來又改用干煙末,使畫出的眉毛不僅黑,而且顯得十分靈活,不死扳。
至於怎樣使眼睛變大,陳素真卻久久未能想出好辦法。一次,她在抹眉時,一小塊干煙灰不小心落在了眼皮上,無奈之際,她順勢把黑煙灰抹在了眼皮和睫毛上,抹完睜眼一看,眼睛變大了,人顯得精神了,陳素真欣喜異常.
她用自己的雙手,在無從借鑒,無以模仿的情況下,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和磨煉,使得自己的舞台形象光彩照人,開創了豫劇旦行化妝的新局面。
在豫劇唱腔的革新上,陳素真也同樣費盡了心血。當時陳素真在杞縣漸漸唱紅,大軸戲已全由她擔當,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戲中,為了把《三上轎》這出很溫的戲唱活,她冥思苦想,白天唱,夢里哼,終於創出了一套滿意的新腔。演出時,唱一句,一個彩,硬是把一出死戲給唱活了。
《三上轎》的成功增強了陳素真的信心,於是她便把她常演的十幾出戲,挨個地琢磨,在傳統的唱腔上加工提高,創新腔,使豫劇唱腔得以豐富和發展。
陳素真在杞縣的4年,從失敗中奮起,以頑強的毅力,百倍的艱辛,練就了一副好嗓子,加上在唱腔、表演、化妝上的大膽革新,使其名聲大振。
1934年,陳素真帶著杞縣觀眾的深情厚誼重返開封。回到開封的第一出戲,她毅然選擇了曾經在開封唱砸了的《反長安》,她用心在唱腔上加工創新,大膽地使用了在開封從沒人敢唱的慢板五音,贏得了滿堂的喝彩。
接著,陳素真又上演了《樊梨花征西》、《穆桂英征東》、《姚剛征南》、《燕王征北》和《雙燕公主》、《對松關》、《大祭樁》。《三上轎》等戲,轟動了開封,年僅16歲的陳素真被觀眾譽為「河南梅蘭芳」。
陳素真成名後,仍不停止對藝術的追求,她謙虛好學,傅采眾長,唱紅開封後,又有幸遇到了一位豫劇改革家樊粹庭。
樊粹庭根據陳素真的條件,為陳素真編寫了《凌雲志》、《義烈風》、《三拂袖》、《柳綠雲》、《霄壤恨》、《滌恥血》和《女貞花》7出新戲,使她在藝術上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再度享有了「豫劇皇後」和「豫劇大王」的美譽。
在此期間,陳素真還經常觀看京劇演出,從中汲取營養,琢磨加工,創造了豫劇的水袖功、扇子功、辮子功等,使豫劇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E. 豫劇王寶童告狀劇情簡介
平煤豫劇團是一家有實力的豫劇團體,在平頂山一帶很有名氣,該團有著名豫劇紅臉王索文化,著名表演藝術家谷秀榮的親傳弟子段紅玉,豫劇大師馬金鳳的親傳弟子、國家一級演員游琳,國家一級演員李純正,張會麗,韓曉偉,著名青年演員桑艷紅,楊淑霞,李麗娟,杜建水,劉曉燕, 楚淑珍、賈利群等一大批演員,還與豫劇紅臉王洪先禮,謝慶軍,著名青年演員張水英等合作,'梅花獎'獲得者顏永江也曾在該團工作。平煤豫劇團始建於1984年,建團以來劇團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呵護下,不斷發展壯大,常年活躍在礦區和省內外演出,每年演出300餘場,是一支技術過硬,陣容整齊,行當齊全,演藝精湛,享譽海內外的企業文藝團體。
該團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創出驕人的成績,1996年《寔聖堂》榮獲第四屆中國'映山紅'戲曲大賽17項大獎;1998年進京演出榮獲成功獎;2005年《大唐遺事》又榮獲第八屆中國'映山紅'金獎;河南省首屆'海隆杯'金獎;2006年《平安花》榮獲河南省安全匯演金獎;2009年《人心風景》、《離婚調查》榮獲河南省安全匯演金獎等,絕大部分演員都曾獲得過國家省市級很多獎項。現有劇目30多部都被黃河音像出版社錄製成光碟暢銷全國各地。網上有該團的大量影視資料,廣泛傳播,影響力越來越大。
劇團常演劇目30餘部:《劉墉鍘太師》,《劉墉鍘西宮》,《劉墉下南京》,《黃鶴樓》,《少國公》,《大明賢後》,《寔聖堂》、《穆桂英掛帥》、《血濺烏紗》、《巡按斬子》、《竇娥冤》、《桃花庵》、《淚灑姑蘇》、《對花槍》、《大唐遺事》、《義烈女》、《樊梨花征西》、《潘楊頌》、《紅龍仙子》、《王寶釧》(1-5部)現代戲《黑娃還妻》、《朝陽溝》、《楊三姐告狀》、《香魂女》、《花喜鵲》、《焦裕祿》等
F. 《趙氏孤兒》是京劇嗎
首先聲明,樓主的問題問得不妥。呵呵……
《趙氏孤兒》為元朝時期紀君祥同學根據歷史史實編寫的一部元雜劇,曾名《趙氏孤兒大報仇》。後來代代流傳於是演變為《趙氏孤兒》這個通用的名字。可以說這部元雜劇對後世影響深遠,並被世界許多國家編譯為經典故事。
《趙氏孤兒》最初為秦腔保留劇目,當時並不叫《趙氏孤兒》,而叫做《八義圖》。隨著京劇藝術的逐步發展,傳統曲目也隨之逐漸增加,於是便有了同類故事內容的京劇《搜孤救孤》(起初也叫《八義圖》),這出戲後來逐漸成為余派的代表劇目。不過,我也聽過楊寶森楊先生的《搜孤救孤》,雖然宗余,但且另有一番韻味。個人認為,當時當地,楊先生比余先生更恰如其分地演活了「程嬰」。
1958年,秦腔劇作家馬健翎根據傳統劇目《八義圖》改編的劇目《趙氏孤兒》誕生。1960年,劇作家王雁同時在京劇《按孤救孤》基礎上,參考已定名的秦腔《趙氏孤兒》改編出了京劇版的《趙氏孤兒》。首演當時由馬連良飾程嬰,譚富英飾趙盾,張君秋飾庄姬公主,裘盛戎飾魏絳,於是一出經典的京劇《趙氏孤兒》便由此產生。馬先生的「程嬰」自不需多評,亦是一個「活」字全括了。
一部好劇的誕生,勢必會影響深遠。於是,話劇、豫劇、越劇等各兄弟劇種也紛紛改編出了各自的《趙氏孤兒》,經典終究是經典,絕不會因劇種變換而缺失觀眾。再此,順便提及豫劇的「程嬰」-李樹建先生,他以河南豫劇特有的聲腔藝術和自身的功力又演活了一個「程嬰」。
回答完畢,雖然瑣碎些,只希望同大家一起交流。
G. 京劇,豫劇,越劇,梆子,昆劇,黃梅戲的各個特點和演化過程
一、京劇
特點: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
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
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演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演變: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產生和流傳到皖、鄂、贛三省間的黃梅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當地戲曲(青陽腔、徽調)演出的影響,與蓮湘、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形成結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戲。
進一步發展,又從一種叫"羅漢樁"的曲藝形式和青陽腔與徽調吸收了演出內容與表現形式,於是產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戲。從小戲到本戲還有一種過渡形式,老藝人稱之為"串戲"。所謂"串戲"就是各自獨立而又彼此關連著的一組小戲,有的以事"串",有的則以人"串"。
"串戲"的情節比小戲豐富,出場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圍。其中一些年齡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來扮演。這就為本戲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
從清康熙、乾隆到光緒年間,是「三打七唱」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這個階段全面實踐了傳統劇目、唱腔、表演藝術積累和劇種的廣泛傳播,期間傳統劇目非常豐富,藝人能演出的本戲、小戲有200多本,俗稱「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
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他如服裝、化裝和舞台設置,亦較農村草台時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梅戲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在表演藝術上,通過排演新戲和拍攝影片,吸收了話劇和電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發展。
解放後的幾十年黃梅戲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演員,除了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貢獻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如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出他們精湛的演技,博得觀眾的關注和喜愛。
H. 關靈鳳的主要作品
1946年 豫劇:《漢江女》,獅吼豫劇團創辦人樊粹庭專為關靈鳳編寫的劇目。
首演於古都西安,引起轟動,人們開始注意到關靈鳳這位青年新秀。
1947年 豫劇:《羽巾誤》,樊粹庭為培養關靈鳳又編寫的劇目。
此劇演出效果極好,已成為劇團與關靈鳳的保留劇目。
1948年 豫劇:《喜榮歸》,樊粹庭為打破關靈鳳只演青衣的局面,專為她編寫的花旦戲。
關靈鳳已成為劇團主要演員,《喜榮歸》上演,觀眾耳目一新,獅吼劇團和關靈鳳的知名度均得到提高。
1956年 豫劇:《秦雪梅弔孝》,此戲為「祥符調」經典唱功戲。
關靈鳳以此劇參賽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獲取一等獎。
1982年 豫劇:《三上轎》,此劇為「祥符調」傳統劇目,陳派代表劇目,也是陳素真大師傳授關靈鳳的啟蒙戲。打倒「四人幫」恢復古裝戲,關靈鳳重新上演。
當時在有一千七百多座位的開封大眾劇院連演四十七場。觀眾情緒熱烈。第二年關靈鳳赴北京演出此劇,更是好評如潮。
1983年 豫劇:中國唱片公司連續錄制《關靈鳳唱腔集錦》。
唱片及磁帶投入市場,立即被搶購而脫銷,並數次再版。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關靈鳳大型專題片《她,沒有離開舞台》。此片系參加聯合國「殘疾人」年的我國宣傳資料片,已在海內外上映。
1985年 豫劇:《佘太君點將》系關靈鳳夫婦創作的新編歷史劇。
已由音像部門錄製成磁帶和光碟,兄弟劇團多次移植上演。
1987年 豫劇:《樊梨花與薛金蓮》(又名《樊梨花征西》),系關靈鳳夫婦創作的新編歷史劇,也是關靈鳳最後一出保留劇目。已被多家院團移植演出,並錄像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