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評價羅升陽的android系統源代碼分析
我幹了3年Android sdk開發,覺得到了瓶勁沒法更進一步,於是花了一年多點時間,大概摸到點門徑。根據前輩的經驗,Android底層完全入門需要兩年。 先說下我的入門過程: 第零步,下載源碼,我下的4.2的,框架層源碼10G,內核2G多,ctags給框架層建的標簽文件都有600M,當時讓我有點震撼,用的vim+ctags+cscope來閱讀,還算不錯,架構挺清晰的。 第一步,我找到了一本好書《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它講了Android框架層的啟動,初始化,服務框架初始化,Binder,消息循環,Package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據作者說後面會出講UI子系統的第二卷,拭目以待。其實這本書看了幾十頁我就發現需要第二步的知識,否則看不下去,於是跳去第二步。 第二步,學習linux系統編程,在看《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的時候我發現,框架層的Native部分,全是Linux編程。為了掌握這部分知識,我花了4個月學習了《Linux系統編程手冊》(TLPI)這本1000多頁的書,我以前是搞WIndows文件系統這塊的,所以C語言還比較熟,TLPI的習題很有意思,量也比較大,堅持下來還是收獲很多。 第三步,花了4個月學習了一些Linux內核的知識,看了LKD,PLKA看了一半多。越學越沒底,覺得不懂得越來越多,不過這個也正常,只有靠慢慢磨,估計以後要不斷的磨這塊。 第四步,回頭看Android源碼,這次一口氣看完了《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終於對框架層有了譜。同時真的數次把我看暈,前面看Linux內核源碼都沒這么暈,不斷在java層和Native層之間跳有點磨腦漿。其中我又覺得Java的基礎沒有打太牢,回去補了一個月的《Core Java》第八版。但是這書沒有涉及UI子系統,於是又看了《Android內核剖析》 第五步,《Android內核剖析》(這本書實際上是講框架層的,作者也是個搞嵌入式的,所以他在寫框架層的時候文筆不太好,很羅嗦,不過還是有很多看點,到他後來寫做ROM,玩開發板時估計是說到了他的本行,一下子遛起來了看得出還是挺有水平的,這本書知識有點舊畢竟講的是2.3很多代碼已經過時,但是作者很多點子很有參考價值)這本書講UI子系統和按鍵/觸摸消息處理系統還是很有分量的,尤其13章View繪制那裡,結合源碼研究很有收獲。而後面他講編譯框架和ROM相關的東西都是挺寶貴的資料。 第六步,為了再補一下其他諸如電源管理模塊等子系統的知識看了,《深入理解android》系列,個人認為這個系列看起來有點不太舒服,不過作為補充印證還是比較有價值。 第七步,《Android系統源代碼情景分析》,羅升陽的源碼分析大作,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分析得更細致,但缺點是涉及到模塊比較少,選用的源碼也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更舊一點。看完書後需要去研究作者的博客,東西挺多的,一定讓你滿意。 第八步,買塊開發板自己玩。這步我還沒走到,原因是我覺得我還差點准備知識。可能要再幾個月,到時准備入塊6410或者樹莓派。 最後,由於我11年以前都是搞Windows這塊的,所以對Linux知識不是很了解,不得已看了這么些書,如果是一直做Linux的人,很多步驟估計可以省掉了。直接上源碼才是正道。 我本身做著移動GIS開發的工作,學框架層全是因為興趣,但招聘平台Android框架層開發人員還是蠻有競爭力的有不少定製ROM,智能電視的工作都處於人才難求狀態,畢竟有一定的門檻,現在各種ios培訓,讓奔著錢干開發的人紛紛湧入,而ios只能幹sdk開發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一堆新手老手,菜鳥大牛全擠在SDK開發這塊,我覺得不太妙。 反觀Android這邊,雖然入門菜鳥沒有搞ios來錢,但是可持續性很好,從sdk-》框架》驅動》內核這樣幹下去。干著干著發現自己漸漸變成了Linux開發者/嵌入式開發者的人也不少,新人,老手,菜鳥大牛各居其位,層次性很好。 轉載
『貳』 how to install vim for android
明白, 安卓 有一個 vimtouch 版本。 可以直接安裝。
參考這個:http://blog.chinaunix.net/uid-27775990-id-3413826.html
『叄』 如何用vim 看android 的代碼
最近遇到一個案子用了4.0和4.2的系統,但不確定具體是哪一個,因為負責這個案子的相關人員已經離職。
問朋友,才知道至少有兩個地方可以從android源碼中查看android的版本:
1,如果編譯過的,則會有build.prop文件(find -name build.prop)
從這個文件中可以看出版本。
2,如果未編譯過,build/core/version_defaults.mk中 PLATFORM_SDK_VERSION := 4.2.2
『肆』 Android端有沒有什麼可以比較方便閱讀Linux源碼的工具
1. ctags
ctags應該是幾個裡面最古老的一個了,當然也是獲得支持最多的一個,vim默認就支持ctags產生的tag資料庫,不過原來的ctags名符其實, 只支持C語言,且分析不夠細膩。其新版本名為exuberant ctags,但是它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名字的范疇,支持包括C語言在內的33種編程語言,准確度上也不錯,並且它的開發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前途無量啊!
配合vim使用,基本上能滿足用戶的要求。
常用命令:
建立資料庫命令:
exuberant-ctags
在vim編輯器中瀏覽:
:ta x
跳轉到符號x的定義處,如果有多個符號,直接跳轉到第一處
:ts x
列出符號x的定義
:tj x
可以看做上面兩個命令的合並,如果只找到一個符號定義,那麼直接跳轉到符號定義處,如果有多個,則讓用戶自行選擇。
Ctrl+]
跳轉到當前游標下符號的定義處,和ta類似。
Ctrl+t
跳轉到上一個符號定義處,和上面的配合基本上就能自由跳轉了。
另外兩個:tn, :tp是在符號的多個定義之間跳轉
美中不足,只能查找符號的定義,不能實現交叉引用查詢等其它功能。
2. Cscope
相比ctags的只能查找符號的定義,cscope則顯得更加豐富,雖然他支持C語言,但是它除了能查找函數的定義,還能查找函數在哪裡被調用過等,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ctags的不足。
常用命令:
建立資料庫的命令:
cscope和vim配合使用:
不再重復vim文檔了,自己通過命令
:help cscope
去詳細學習吧。
比較遺憾的是,cscope的最後一次更新是在2003年,這個項目似乎也是被人拋棄了,希望以後能被人收養,或者和其它項目合並。
3. Global
Global是GNU出品的交叉索引工具,支持C, C++, Yacc, Java 和php4五種語言,命令行下表現不錯,但是和vim配合使用,就不如前面兩個更加親切了。其特色在於分析得很細膩,我所研究過的,暫時只能 soucenav能超過它。能生成交叉索引的web頁,很適合用來做程序的文檔。資料庫是從berkeley BD 3上改過來的。但和我的要需求卻有比較大的差距。因為它只有一個WEB的前端,在功能上,他現有的前端也只實現符號查詢和交叉引用查詢。
『伍』 怎麼在安卓中編譯vim
一般都不會在手機上編譯程序的。即使是手機上用的軟體也是在電腦上編譯好在傳到手機上去。這稱作交叉編譯,這種技術現在已經很成熟了。
你如果想試在手機上編譯,可以先寫一個簡單的小程序(比如 hello world)看能編譯並執行么。這步主要是確認你的編譯環境已經就緒。並不是說你的手機安裝了那些工具,就一定能正常工作,所以還是有必要一試。
然後去 vim 源碼的根目錄,執行 ./configure 試試。看看會不會報什麼錯(我估計會有一堆)。如果沒有,那麼很可能按在電腦上編譯的步驟正常編譯試試了。這方面教程很多,自己搜搜即可。
『陸』 大牛們是怎麼閱讀 Android 系統源碼的
由於工作需要大量修改framework代碼, 在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源碼上花費了不少功夫, Application端和Services端都看和改了不少.
如果只是想看看一些常用類的實現, 在Android包管理器里把源碼下載下來, 隨便一個IDE配好Source Code的path看就行.
但如果想深入的了解Android系統, 那麼可以看下我的一些簡單的總結.
知識
Java
Java是AOSP的主要語言之一. 沒得說, 必需熟練掌握.
熟練的Android App開發
Linux
Android基於Linux的, 並且AOSP的推薦編譯環境是Ubuntu 12.04. 所以熟練的使用並了解Linux這個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了解偏底層的代碼, 那麼必需了解基本的Linux環境下的程序開發. 如果再深入到驅動層, 那麼Kernel相關的知識也要具備.
Make
AOSP使用Make系統進行編譯. 了解基本的Makefile編寫會讓你更清晰了解AOSP這個龐大的項目是如何構建起來的.
Git
AOSP使用git+repo進行源碼管理. 這應該是程序員必備技能吧.
C++
Android系統的一些性能敏感模塊及第三方庫是用C++實現的, 比如: Input系統, Chromium項目(WebView的底層實現).
硬體
流暢的國際網路
AOSP代碼下載需要你擁有一個流暢的國際網路. 如果在下載代碼這一步就失去耐心的話, 那你肯定沒有耐心去看那亂糟糟的AOSP代碼. 另外, 好程序員應該都會需要一個流暢的Google.
一台運行Ubuntu 12.04的PC.
如果只是閱讀源碼而不做太多修改的話, 其實不需要太高的配置.
一台Nexus設備
AOSP項目默認只支持Nexus系列設備. 沒有也沒關系, 你依然可以讀代碼. 但如果你想在大牛之路走的更遠, 還是改改代碼, 然後刷機調試看看吧.
高品質USB線
要刷機時線壞了, 沒有更窩心的事兒了.
軟體
Ubuntu 12.04
官方推薦, 沒得選.
Oracle Java 1.6
注意不要用OpenJDK. 這是個坑, 官方文檔雖然有寫, 但還是單獨提一下.
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jav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racle-java6-installer
sudo apt-get install oracle-java6-set-default
Eclipse
估計會有不少人吐槽, 為什麼要用這個老古董. 其實原因很簡單, 合適. 剛開始搞AOSP時, 為了找到效率最優的工具, 我嘗試過Eclipse, IntelliJ IDEA, Vim+Ctags, Sublime Text+Ctags. 最終結果還是Eclipse. 主要優點有:
有語法分析 (快速准確的類, 方法跳轉).
支持C++ (IntelliJ的C++支持做的太慢了).
嵌入了DDMS, View Hierarchy等調試工具.
為了提高效率, 花5分鍾背下常用快捷鍵非常非常值得.
調整好你的classpath, 不要導入無用的代碼. 因為AOSP項目代碼實在是太多了. 當你還不需要看C++代碼時, 不要為項目添加C++支持, 建索引過程會讓你崩潰.
Intellij IDEA
開發App必備. 當你要調試系統的某個功能是, 常常需要迅速寫出一個調試用App, 這個時候老舊的Eclipse就不好用了. Itellij IDEA的xml自動補全非常給力.
巨人的肩膀
這個一定要先讀. 項目介紹, 代碼下載, 環境搭建, 刷機方法, Eclipse配置都在這里. 這是一切的基礎.
這個其實是給App開發者看的. 但是裡面也有不少關於系統機制的介紹, 值得細讀.
此老羅非彼老羅. 羅升陽老師的博客非常有營養, 基本可以作為指引你開始閱讀AOSP源碼的教程. 你可以按照博客的時間順序一篇篇挑需要的看.但這個系列的博客有些問題:
早期的博客是基於舊版本的Android;
大量的代碼流程追蹤. 讀文章時你一定要清楚你在看的東西在整個系統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鄧凡平老師也是為Android大牛, 博客同樣很有營養. 但是不像羅升陽老師的那麼系統. 更多的是一些技術點的深入探討.
Android官方Issue列表. 我在開發過程中發現過一些奇怪的bug, 最後發現這里基本都有記錄. 當然你可以提一些新的, 有沒有人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定要能流暢的使用這個工具. 大量的相關知識是沒有人系統的總結的, 你需要自己搞定.
其它
代碼組織
AOSP的編譯單元不是和git項目一一對應的, 而是和Android.mk文件一一對應的. 善用mmm命令進行模塊編譯將節省你大量的時間.
Binder
這是Android最基礎的進程間通訊. 在Application和System services之間大量使用. 你不僅要知道AIDL如何使用, 也要知道如何手寫Binder介面. 這對你理解Android的Application和System services如何交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Binder如何實現的倒不必著急看.
HAL
除非你對硬體特別感興趣或者想去方案公司上班, 否則別花太多時間在這一層.
CyanogenMod
這是一個基於AOSP的第三方Rom. 從這個項目的wiki里你能學到很多AOSP官方沒有告訴你的東西. 比如如何支持Nexus以外的設備.
DIA
這是一個Linux下畫UML的工具, 能夠幫你梳理看過的代碼.
XDA
這里有最新資訊和最有趣的論壇.
想到了再補充.
『柒』 vim下怎麼查看python源代碼 知乎
正常用 vim 打開看就行了。比如在 vim 里執行:
:e/path/to/that/file.py
如果有什麼具體的困難請詳細描述。
『捌』 有研究android系統源碼的博客嗎
我幹了3年Android sdk開發,覺得到了瓶勁沒法更進一步,於是花了一年多點時間,大概摸到點門徑。根據前輩的經驗,Android底層完全入門需要兩年。
先說下我的入門過程:
第零步,下載源碼,我下的4.2的,框架層源碼10G,內核2G多,ctags給框架層建的標簽文件都有600M,當時讓我有點震撼,用的vim+ctags+cscope來閱讀,還算不錯,架構挺清晰的。
第一步,我找到了一本好書《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它講了Android框架層的啟動,初始化,服務框架初始化,Binder,消息循環,Package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據作者說後面會出講UI子系統的第二卷,拭目以待。其實這本書看了幾十頁我就發現需要第二步的知識,否則看不下去,於是跳去第二步。
第二步,學習Linux系統編程,在看《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的時候我發現,框架層的Native部分,全是Linux編程。為了掌握這部分知識,我花了4個月學習了《Linux系統編程手冊》(TLPI)這本1000多頁的書,我以前是搞WIndows文件系統這塊的,所以C語言還比較熟,TLPI的習題很有意思,量也比較大,堅持下來還是收獲很多。
第三步,花了4個月學習了一些Linux內核的知識,看了LKD,PLKA看了一半多。越學越沒底,覺得不懂得越來越多,不過這個也正常,只有靠慢慢磨,估計以後要不斷的磨這塊。
第四步,回頭看Android源碼,這次一口氣看完了《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終於對框架層有了譜。同時真的數次把我看暈,前面看Linux內核源碼都沒這么暈,不斷在Java層和Native層之間跳有點磨腦漿。其中我又覺得Java的基礎沒有打太牢,回去補了一個月的《Core Java》第八版。但是這書沒有涉及UI子系統,於是又看了《Android內核剖析》
第五步,《Android內核剖析》(這本書實際上是講框架層的,作者也是個搞嵌入式的,所以他在寫框架層的時候文筆不太好,很羅嗦,不過還是有很多看點,到他後來寫做ROM,玩開發板時估計是說到了他的本行,一下子遛起來了看得出還是挺有水平的,這本書知識有點舊畢竟講的是2.3很多代碼已經過時,但是作者很多點子很有參考價值)這本書講UI子系統和按鍵/觸摸消息處理系統還是很有分量的,尤其13章View繪制那裡,結合源碼研究很有收獲。而後面他講編譯框架和ROM相關的東西都是挺寶貴的資料。
第六步,為了再補一下其他諸如電源管理模塊等子系統的知識看了,《深入理解android》系列,個人認為這個系列看起來有點不太舒服,不過作為補充印證還是比較有價值。
第七步,《Android系統源代碼情景分析》,羅升陽的源碼分析大作,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分析得更細致,但缺點是涉及到模塊比較少,選用的源碼也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更舊一點。看完書後需要去研究作者的博客,東西挺多的,一定讓你滿意。
第八步,買塊開發板自己玩。這步我還沒走到,原因是我覺得我還差點准備知識。可能要再幾個月,到時准備入塊6410或者樹莓派。
最後,由於我11年以前都是搞Windows這塊的,所以對Linux知識不是很了解,不得已看了這么些書,如果是一直做Linux的人,很多步驟估計可以省掉了。直接上源碼才是正道。
我本身做著移動GIS開發的工作,學框架層全是因為興趣,但招聘平台Android框架層開發人員還是蠻有競爭力的有不少定製ROM,智能電視的工作都處於人才難求狀態,畢竟有一定的門檻,現在各種ios培訓,讓奔著錢干開發的人紛紛湧入,而ios只能幹sdk開發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一堆新手老手,菜鳥大牛全擠在SDK開發這塊,我覺得不太妙。 反觀Android這邊,雖然入門菜鳥沒有搞ios來錢,但是可持續性很好,從sdk-》框架》驅動》內核這樣幹下去。干著干著發現自己漸漸變成了Linux開發者/嵌入式開發者的人也不少,新人,老手,菜鳥大牛各居其位,層次性很好。
轉載
『玖』 如何使用android studio開發/調試android源碼
Android源碼的編輯和調試和Android Studio沒什麼關系,一個是系統源代碼,一個是用於應用開發的集成工具。
Android Studio是利用SDK框架開發運行於Android系統的應用程序的一個代碼編輯工具,編寫的程序是運行在裝有Android系統的設備或者Android虛擬機上運行的,這個傢伙搞出來的都是應用,跟系統源碼沒什麼關系。
Android源碼是一個復雜的代碼包,沒有調試的概念,需要驗證就是linux下make,這個需要搭建基於linux系統的編譯環境,然後生成系統包,用燒錄工具寫到硬體設備上,開啟設備用串口調試,這個完全是系統層上的東西,跟androidstudio那個編寫應用的工具沒一毛錢關系。源碼編輯一般都是直接用vim看,也有用記事本類的東西。這里邊搞的代碼,也不只是java的,c++的,xml的,還有什麼都不是的腳本什麼的。
『拾』 求一份vim的源代碼,如果有gvim的話更好
在這個網頁http://vim.sourceforge.net/download.php
學則下載Sources就可以了。
vim的源碼和Gvim應該是差不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