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陳旭麓)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作者:陳旭麓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7-11
頁數:427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主要論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社會開始越出傳統運行軌跡而發生的一系列深刻變化。全書共20章,作者以總攬全局的氣度和全新的史學視角,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近代中國社會極其復雜的歷史圖景。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研究了近代社會結構的演變,從經濟、政治結構,到城鄉基層組織的變化。探討了近代社會變化的內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響下導致的社會習尚的改變。考察分析了深刻影響社會上層的政治、哲學思想及其他各種社會思潮。作者的寬闊視野還關注到社會的其他各個層面,如宗族、行會、會黨、人口、移民、社會心理、文學、電影、戲曲等等。書中極富思辨的論述,准確而深廣地再現出百年中國的急劇變革。
在不同層次的讀者群中享有盛譽的這部歷史讀物,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讀,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詩般的語言貫穿全書,遣詞典雅,文采煥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韻律和樂感。新版增加精選《浮想錄》摘編,讀者可以從中領悟和探知作者建構新陳代謝史學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脈絡,以及他對近代中國的深入思考。
作者簡介:
陳旭麓(1918—1988),湖南湘鄉人。原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副理事長。著有《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近代史思辨錄》《辛亥革命》《浮想錄》等,主編《中國近代史叢書》《宋教仁集》等。 一生致力於中國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著稱。
㈡ 《中國通史(1-10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通史(1-10冊)》(範文瀾,蔡美彪)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中國通史(1-10冊)
作者:範文瀾,蔡美彪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0701
頁數:全12冊
內容簡介:
範文瀾是當代公認的史學大家、史學權威。
本世紀四直年代,他在安窯洞的油燈下寫出我國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通史簡編》。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日,毛澤東向範文瀾傳話:中國需要一部通史。在沒有新的寫法以前,還是按照你的那種體系、觀點寫下去。
范老生前完成《中國通史》的前四卷。他逝世後,蔡美彪毅然擔負起這項未竟的事業……
這部半個世紀寫成的書,真實再現了華廈文明的歷史軌跡。
該書代表了我國史學研究的整體水平。書中論點鮮明但不失於偏頗,敘述詳密又不失於瑣碎。
該書雖是一部嚴緊的學術著作,但卻極富可讀性,是公 認的雅俗共賞之作。
本書第一冊收入了原自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成立即秦朝的統一。共為五章,分別敘述了原始公社時代,夏商時期、西周時期、東周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政治史事、經濟發展狀況=制度的演變和文化思想狀況。
本書第二冊收入了秦漢至隋統一時期。共為六章,分別敘述了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十六國、東晉和南朝、北朝時期各王朝的興亡、經濟概況、文化概況和各族間的交往與融化。
第三冊是中國通史第三編隋唐五代時期的第一冊。共三章,第一章敘述隋朝的興亡和經濟、文化狀況。第二章敘述唐朝的政治概況和經濟概況。第三章分別敘述了五代十國時期——五個王朝和十個割據國的興亡及這一時期的經濟狀況。
第四冊是中國通史第三編隋唐五代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的第四、五、六、七章組成。分別敘述了吐蕃國、回紇國、南詔國、大理國,亦即藏族、維族、彝族等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以及唐五代時期的文化概況。
第五冊是中國通史第國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一冊,共兩章。第一章敘述宋王朝的建立與南遷,即北宋時期的政治狀況和經濟狀況。第二章敘述宋王朝的南遷與滅亡,即南宋時期的政治狀況與經濟狀況。
第六冊是中國通史第四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第三、四、五章組成。第三章敘述遼朝包括西遼的政治、經濟、文化。第四章敘述西夏的興亡和經濟、文化。第五章敘述金朝的政治史事和經濟狀況。
第七冊是中國通史第四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三冊。由本編第六、七章組成。第六章敘述元朝的政治史事、經濟狀況和元朝統治下的各民族狀況。第七章敘述宋金元時期的文化狀況,包括經學與理學、文學藝術、學術著作、科學技術、文化交流。
第八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一冊。共兩章。第一章明朝的建立與集權統治的發展,敘述明太祖至武宗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第二章商品經濟的發展與明朝的衰落,敘述明世宗至神宗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
第九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第三、四章組成。第三章綜合敘述清朝的建國、農民戰爭與明朝的滅亡。第四章敘述清朝統治的鞏固與疆域的奠立,即清聖祖至世宗時期的政治概況。
第十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有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三冊。由本編第五、六、七章組成。第五章敘述清高宗、仁宗時期的政治史事和清朝統治下的各民族狀況。第六章敘述經濟狀況。第七章是明洪武至清嘉慶時期的文化狀況。
第十一冊是《中國通史》第六編清朝的衰落與滅亡的第一冊。共四章。第一章敘述道光帝的統治與英國的入侵;第二章敘述太平天國革命與英法聯軍的侵略;第三章敘述清末農民起義的失敗與同治新政;第四章敘述慈禧後再執政與外國侵略的深入。
第十二冊是《中國通史》第六編清朝的衰落與滅亡的第二冊。共六章,即本編第五至十章,分別敘述了外國在華企業與民辦新型企業的開設中日戰爭與清廷變法、列強入侵與清廷再變法、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與資產階級的形成、民主革命與清朝覆亡以及晚清時期學術文化概況。
作者簡介:
範文瀾校長出生於1893年11月15日,浙江紹興市人,北京大學文本科國學門(後稱中國文學系)畢業。一生從事學術研究與教育工作,長期從事中國歷史的研究。曾擔任南開大學、北京大學、河南大學等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史學、經學等類課程。後來在延安擔任過中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以後調派到晉冀魯豫解放區,先後擔任北方大學校長、華北大學副校長,在上述院校中均兼任歷史研究室主任。1948年8月被任命為中原大學校長,雖先後因病、因另有重任,未能到校視事,但一直和學校領導機構保持著聯系,具有一種特殊的精神影響力。他為中原大學兩周年所寫紀念文章中祝願學校「在現有基礎上,加速地充實並提高」,「建立起一個新型的正規大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全國解放後,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並負責中國史學會實際領導工作。
㈢ 《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張大慶)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gaoJvs_ernN0F5XLB95WAg
書名: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
作者:張大慶
豆瓣評分:7.5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03-01
頁數:254
作者簡介:
張大慶,男,1959年9月生,湖北沙市人,醫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醫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中華醫學會醫學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學會醫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醫學與哲學》雜志副主編、《中國科技史雜志》編委。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近現代醫學史、醫學社會史、醫學思想史、生命倫理學史、醫學人文教育比較研究等。
㈣ 《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斷裂》(孫立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OylrffA0xjXRK0yB9803AQ
書名:斷裂
作者:孫立平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10-01
頁數:284
內容簡介:
《斷裂》一書從社會學的獨特視角出發,對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生活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斷裂」是一個很有穿透力和學術潛力的概念。作者用這個要領來表明目前中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種種不和諧的現象及其背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一個命題:90年代以來,一個與80年代有著很大不同的新的社會正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並開始逐步定型化。認識到這一點, 對於我們明確我們社會的歷史方位是非常有意義的。
作者簡介:
孫立平,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並留校任教於社會學系。現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從事社會現代化、社會結構變遷、社會轉型學的研究。學術成果頗豐,出版專著10餘余部,發表學術論文數10篇。其要著作有:《社會現代化》、《走向現代之路》、《發展的反省與探索》、《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等等。
㈤ 哪裡有中國社會思想史馬工程教材pdf
教課光碟網有。
教客光碟網擁有20萬套配套書隨書光碟及200萬套圖書掃描件PDF,容量大隨書光碟下載速度快,每周更新百餘套圖書隨書光碟,可定製新書隨書光碟、定製隨書光碟網站。
㈥ 《中國史學入門》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史學入門(顧頡剛著).pdf》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ftvH2sNCEiA7kAUUfVxpVQ
㈦ 《中國社會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社會史》(梁庚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N5l2Bw2rJ-vxE3wfYhYl7w
書名:中國社會史
作者:梁庚堯
豆瓣評分:9.4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2016-5-1
頁數:420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社會史研究與撰述的重要創獲。
作者以數十年專治中國史的功夫,於上古至近代各類文獻、考古發現和前賢時彥的研究成果均有相當全面的掌握。其運思於傳統中國社會的發展、存續和變遷,尤其是社會結構、社會組織、階層群體、典章制度乃至文化宗教的生成演變和相互作用,所見既深且切,所析既通且正,論斷自出機杼,檢討折中均衡而精密,從中不僅可了解傳統中國數千年的基本狀貌與內部律動,且能體察作者洞幽發微、鑒古開新的人文情懷。
作者簡介:
梁庚堯,當代著名歷史學家。祖籍廣東省新會縣,1948年生於廣州,1956年定居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歷任台灣大學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梁氏治史,尤精於中國社會史研究和宋代歷史研究。著有《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南宋的農村經濟》《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宋代科舉社會》等。
㈧ 《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革命與歷史》([美] 阿里夫·德里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6gnq3JULieQ0mkeQrfQxqQ
書名:革命與歷史
作者:[美] 阿里夫·德里克
譯者:翁賀凱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1
頁數:242
內容簡介:
本書以1920—1930年代的「中國社會史論戰」為中心,在現代中國思想發展的脈絡下,對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起源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闡明了其時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中國歷史時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他們對其時中國的革命性大變革的專注是如何塑造了他們處理理論和歷史問題的方式的。作者認為,盡管這些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學術上存在著應受責難的瑕疵,盡管他們經常是在粗糙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概念,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史學研究的貢獻卻是持久的。無論如何,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興起,是由其時中國的思想和政治背景所塑造和決定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對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感召力,主要並不在於如列文森所指出的是對「歷史」與「價值」的矛盾作出了回答,而在於它對中國革命的問題提供了答案。
作者簡介:
德里克,美國俄勒岡大學「耐特社會科學講座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近代史尤其是中國革命史的研究,《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中國共產主義的起源》、《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等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學界的中國研究權威學者的地位。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他更將其理論撰著的領域擴展至後殖民批評與文化研究,《革命之後:警惕全球資本主義》、《後殖民氛圍》等著作令其躋身於當代美國社會科學界重量級學者的行列。
㈨ 急求全套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的PDF版!!!
你把這200收回去吧。你去網路上搜近代史研究,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那一條鏈接,進去之後先點中國史學會,再點資料下載,裡面有
《太平天國》(8冊)
《捻軍》(6冊)
《戊戌變法》(4冊)
《辛亥革命》(8冊)
網址:網頁鏈接
資料下載-中國史學會 http://jds.cssn.cn/zgsxh/zlxz/
㈩ 求李彬《中國新聞社會史》TXT。PDF
《中國新聞社會史.pdf 李彬 》(選擇普通下載即可!)
1、手機瀏覽器網頁端 登 陸 或 PC電腦端 登 陸,即可查看、下載;
2、文件有時效性,若文件失效或下載問題,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