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力系統中,中性點接地是啥意思
電力系統中性點接地是指電力系統中各設備的中性點接地方式(所謂中性點,是指Y型連接的三相電,中間三相相連的一端),一般而言,由於電力系統中變壓器的接地方式決定了系統的接地方式,所以一般也將電力系統中變壓器中性點的接地方式理解為對應的電力系統的中性點接地。
電力系統的中性點接地方式有多種方式,但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凡是當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電弧不能自行熄滅,需要斷路器來遮斷單相接地故障者,歸為大電流接地方式;凡是單相接地故障時電弧能夠自行熄滅者,屬於小電流接地系統。
(1)電力系統接地pdf擴展閱讀:
系統單相接地時,健全相電壓不升高或升幅較小,對設備絕緣等級要求較低,其耐壓水平可以按相電壓來選擇。
接地時,由於流過故障線路的電流較大,零序過流保護有較好的靈敏度,可以比較容易檢除接地線路。由於接地點的電流較大,當零序保護動作不及時或拒動時,將使接地點及附近的絕緣受到更大的危害,導致相間故障發生。
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在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流過接地點的電流較小,其特點是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時,可不立即跳閘,按規程規定電網可帶單相接地故障運行2小時。從實際運行經驗和資料表明,當接地電流小於10A時,電弧能自滅,因消弧線圈的電感的電流可抵消接地點流過的電容電流,若調節得很好時,電弧能自滅。
對於中壓電網中日益增加的電纜饋電迴路,雖接地故障的概率有上升的趨勢,但因接地電流得到補償,單相接地故障並不發展為相間故障。因此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的供電可靠性,大大的高於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
Ⅱ 電力系統接地方式
電力系統的接地方式包括中性點直接接地和中性點不直接接地接地方式兩種。其中,110kV及以上線路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方式,110kV以下線路採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或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
Ⅲ 電力系統中的接地是如何分類的各有何優缺點
低壓配電系統的接地型式有IT系統、TT系統、TN系統(TN-S系統;TN-C系統;TN-C-S系統)三種。
TT供電系統方式
特點:
(1)中性點直接接地
(2)該系統中無公共PE線,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經各自的PE線直接接地
(3)由於各設備的PE線之間無電氣聯系,因此相互之間無電磁干擾
(4)當系統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則形成單相短路,過電流保護裝置動作,切除故障設備
(5)當系統出現絕緣不良引起漏電時,因漏電電流較小不足以使過電流保護裝置動作,從而使漏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長期帶電,增加了人體觸電的危險。因此為保障人身安全,該系統應裝設靈敏的觸電保護裝置
(6)省去了公共PE 線,較TN系統經濟,但各設備單獨裝設PE線,又增加了工作量
應用范圍:適於安全要求及對抗電磁干擾要求較高的場所。國外這種系統應用較普遍,我國也開始推廣應用。GB50096-1999《住宅設計規范》就規定:住宅供電系統「應採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
TN-C供電系統方式
特點:
(1)中性點直接接地
(2)PE 線與N線合為一根PEN 線
(3)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接PEN線(通常稱為「接零」)
(4)PEN線中可有電流通過,因而可對某些接PEN線的設備產生電磁干擾
(5)如PEN 線斷線,可使接PEN 線的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帶電,而造成人身觸電危險
(6)由於PE線與N線合一,因而可節約有色金屬和節約投資
(7)在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線路的過電流保護裝置動作,將切除故障線路
應用范圍:在我國低壓配電系統中應用最為普遍,但不適於對安全要求和抗電磁干擾要求高的場所
TN-S供電系統方式
特點:
(1)中性點直接接地
(2)PE線與N線分開,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接PE線
(3)由於PE線與N線分開,PE線線中無電流通過,因此對接PE線的設備不會產生電磁干擾
(4)PE線斷開時,正常情況下不會使接PE線的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帶電,但在有設備發生一相接殼故障時,將使其他所有接PE線的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帶電,而造成人身觸電危險
(5)在發生一相對地短路時,過流保護裝置動作,將切除故障線路
(6)由於PE線與N線分開,從而使有色金屬消耗量和初投資費增加
應用范圍:1.對安全要求較高的場所,如潮濕易觸電的浴池等地及居民生活住所;2.對抗電磁干擾要求高的數據處理、精密檢測等實驗場所
TN-C-S供電系統方式
特點:
(1)中性點直接接地
(2)該系統的前部分全為TN-C系統,而後邊有一部分為TN-C系統,有一部分為TN-S系統
(3)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接PEN線或PE線
(4)該系統綜合了TN-C系統和TN-S系統的特點
應用范圍:此系統比較靈活,對安全要求和抗電磁干擾要求較高的場所採用TN-S系統供電,而其他情況則採用TN-C 系統供電
IT供電系統方式
特點:
(1)系統中性點不接地,或經高阻抗(約1000Ω)接地
(2)沒有N線,因此不適於接額定電壓為系統相電壓的單相用電設備,只能接額定電壓為系統線電壓的單相用電設備
(3)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經各自PE線分別接地
(4)由於各設備的*+ 線之間無電氣聯系,因此相互之間無電磁干擾
(5)當系統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三相用電設備及接線電壓的單相設備仍能繼續正常運行
(6)應裝設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以便在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給予報警信號
應用范圍:對連續供電要求較高及有易燃易爆危險的場所宜採用IT系統,特別是礦山、井下等場所
Ⅳ 電力系統為什麼要接地
為保證電氣設備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採取的一種用電安全措施。接地通過金屬導線與接地裝置連接來實現。接地裝置將電氣設備和其他生產設備上可能產生的漏電流、靜電荷以及雷電電流等引入地下,從而避免人身觸電和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等事故。接地形式有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屏蔽接地,防雷接地
Ⅳ 電力系統有哪幾種接地方式
10kV系統的接地方式有:
1、中性點不接地方式。優點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系統可運行兩小時,在兩個小時內可查找故障線路並切除,保證電網系統的連續性。缺點是非故障相電壓升高為正常電壓的1.732倍,對系統的絕緣是一種考驗。
2、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此方式適用於星形接法的變壓器,若三角形接法,因為沒有星點,需要配套接地變壓器產生星點。本接地方式的優點是採用消弧線圈的電感預補償,使接地點的電弧很小,對接地點的損傷很小,對電網的影響小。
3、中性點經電阻接地方式。
4、經消弧消諧接地方式。這種方式是當發生單相接地時,消弧消諧裝置直接將故障相接地,消除接地點的電弧,以防止電弧引發的故障擴大。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Ⅵ 電力系統接地
電力系統的中性點指發電機和星形接線變壓器的中性點。電力系統的中性點接地方式主要分為兩類:直接接地和不接地。直接接地系統供電安全性低,因為這種系統中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接地點和中性點會形成迴路,從而接地相的短路電流會很大。不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時無上述現象,但是非故障相的電壓會上升為原來的根號3倍,從而要求電氣絕緣水平提高。在電壓高的系統中,絕緣水平的提高將使費用大大增加,所以一般電壓高的系統中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方式。我國目前對110KV及以上電壓級的系統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35KV及以下電壓系統則採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
Ⅶ 10千伏電力系統怎麼接地
為了提高供電的可靠性,我們國家35KV/10KV配電系統是採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運行,只需要把設備的金屬外殼接地就可以了。
中性點不接地方式運行,就是在35KV/10KV配電系統發生一相接地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運行,2小時內如果還查不到故障,才停電處理。
Ⅷ 電力系統接地是什麼
電力系統接地,一是系統中性點與大地相接建立系統的基準零電位。二系統保護也是就設備外殼有人員接觸的地都通過接地使其與大地等電位而對使用者進行保護。
Ⅸ 電力系統中接地方式有哪些
1、直接接地系統;
優點:保護靈敏度高
缺點:短路電流大
2、不接地系統;
優點:短路電流小,系統在單相接地時允許短時運行
缺點:保護靈敏度低,對絕緣要求高
3、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
優點:短路電流小
缺點:保護靈敏度低,可能會引起諧振
Ⅹ 電力系統接地的高壓系統的接地
1)直接接地制式,即將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直接或通過小電阻與接地裝置相連。這種接地制式的系統,當發生單相接地短路時,接地電流很大,所以又叫大電流接地制式。
2)不接地制式,即將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不與接地裝置相連或通過保護、測量、信號儀表、消弧線圈以及具有大電阻等接地設備與接地裝置相連。這種接地制式的系統,當發生單相接地短路時,接地電流很小,所以又叫小電流接地制式。 1)不經接地設備的接地制式,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不經任何接地設備直接接地或不接地。
2)經電抗或消弧線圈的接地制式,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通過消弧線圈與接地裝置相連。
3)經電阻的接地制式,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通過電阻器與接地裝置相連。電阻器為高阻值者稱為高電阻接地制式,電阻器為低阻值者稱為低電阻接地制式。
4)經電抗補償、電阻並聯的接地制式,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通過電抗器與電阻器並聯接地,其中電抗器宜採用標准規格的消弧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