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df如何只列印一部分內容
Acrobat中用裁切工具裁下右邊(可一次裁多頁),然後列印。不用怕,列印完了可用Ctrl-Z還原,不會讓你「肉包子打狗」的。
② 不小心把下載好的壓縮包文件的打開方式改成了pdf格式改不回來了求解
沒聽說過」解鈴還須系鈴人「嗎?怎麼改過去的,就怎麼改回來!這又不是」肉包子打狗「,還真的就回不來了?
從貼圖上看,你大概是把文件擴展名給改了,而且是稀里糊塗改的,早就忘記怎麼改的,連擴展名的顯示也看不到了。並且僅僅就是這一個文件。
給你開方子如下——說的對,吃我的葯,說的不對,分文不取:
」我的電腦「-->「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前面小方框中去掉打勾
」確定「以後-->右鍵點你改壞了的文件-->「重命名「,把顯示出來的擴展名PDF改成壓縮包的擴展名(RAR?7Z?ZIP?),如果不記得是哪個,就一個一個試。別怕,天塌下來還有姚明頂著呢!
③ 《開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說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開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說選》(老舍)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ELnsF_QOMZpr34ZkHZ9Fig
書名:開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說選
作者:老舍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9
頁數:224
內容簡介:
老舍短篇小說精選,第一流的幽默諷刺,讓人大笑、搖頭、拍手和流淚。
老舍先生筆下有一眾角色極鮮明而真實:缺乏科學知識的產婦家屬,毫無素質的火車乘客,自欺欺人的「獨立女性」,開醫院的江湖騙子,自詡高尚的愛國青年,不被理解的知識分子……這些人物雖寫在民國,也活在當下,這些作品 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然而,老舍先生對社會的諷刺又具備濃厚的地域時代特色,滿溢著「北平人」獨有的和氣。他始終溫柔,永遠同情,一針見血之外總留著餘地——真正代表著中國文學,是真正的中式精神貴族。
這本選集收錄老舍先生精幹、飽滿、戲劇沖突強烈的小說作品,力求展現老舍的京味語言魅力,以及這位「人民藝術家」 對社會的思考。
選編上打破經典作品集常用的創作時間順序,按照閱讀中的情緒變化,由喜入悲,由淺入深。每篇都能對應當下,讓人掩卷深思:
開市大吉—開醫院的江湖騙子
抱孫—因無知害死兒媳和孫子還要醫鬧的婆婆
辭工—工作耍滑,上班摸魚
馬褲先生—沒素質的火車乘客
吃蓮花的—什麼都吃的國人
有聲電影—電影院里的奇葩
話劇觀眾須知二十則--話劇劇場的奇葩
善人--自欺欺人的慈善家
毛毛蟲—婚姻家庭;鄰里八卦
熱包子—所謂的「接盤俠」
狗之晨—精神勝利法
兔—演藝圈的黑暗
老字型大小—傳統手藝人的困境
斷魂槍—逝去的武林
鐵牛和病鴨—官僚病
不成問題的問題—體制病
一封家信—知識分子的苦悶
小木頭人—充滿趣味的愛國童話
作者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 現代文學六巨頭中的另類
※ 真正打通中西文化的語言大師
※ 溫柔的諷刺家、人民藝術家
***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胡風:他底客客氣氣,談笑風生裡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話還是笑話的那一種幽默 。現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裡面正閃耀著他底對於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時卻要為國事,為公共事業,為友情傷心墮淚,這恐怕是很少為人知道的。
◆冰心:他的寫作精力是驚人的。他又*會利用他的時間,他在朋友談話、社會活動和栽花、養貓之間,不斷地完成著他的傑作。他的為人,更是和他的作品一樣,爽朗、幽默、質朴、熱情。
◆勒·克萊齊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老舍小說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國界的。
④ buai的發展史
搜索引擎發展史1990年以前,沒有任何人能搜索互聯網。
所有搜索引擎的祖先,是1990年由Montreal的McGill University學生Alan Emtage、Peter Deutsch、Bill Wheelan發明的Archie(Archie FAQ)。雖然當時World Wide Web還未出現,但網路中文件傳輸還是相當頻繁的,由於大量的文件散布在各個分散的FTP主機中,查詢起來非常不便,因此Alan Emtage等想到了開發一個可以用文件名查找文件的系統,於是便有了Archie。Archie是第一個自動索引互聯網上匿名FTP網站文件的程序,但它還不是真正的搜索引擎。Archie是一個可搜索的FTP文件名列表,用戶必須輸入精確的文件名搜索,然後Archie會告訴用戶哪一個FTP地址可以下載該文件。
由於Archie深受歡迎,受其啟發,Nevada System Computing Services大學於1993年開發了一個Gopher(Gopher FAQ)搜索工具Veronica(Veronica FAQ)。Jughead是後來另一個Gopher搜索工具。
Robot(機器人)一詞對編程者有特殊的意義。Computer Robot是指某個能以人類無法達到的速度不斷重復執行某項任務的自動程序。由於專門用於檢索信息的Robot程序象蜘蛛(spider)一樣在網路間爬來爬去,因此,搜索引擎的Robot程序被稱為spider(Spider FAQ)程序。世界上第一個Spider程序,是MIT Matthew Gray的World wide Web Wanderer,用於追蹤互聯網發展規模。剛開始它只用來統計互聯網上的伺服器數量,後來則發展為也能夠捕獲網址(URL)。
與Wanderer相對應,1993年10月Martijn Koster創建了ALIWEB(Martijn Koster Annouces the Availability of Aliweb),它相當於Archie的HTTP版本。ALIWEB不使用網路搜尋Robot,如果網站主管們希望自己的網頁被ALIWEB收錄,需要自己提交每一個網頁的簡介索引信息,類似於後來大家熟知的Yahoo。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檢索所有新出現的網頁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在Wanderer基礎上,一些編程者將傳統的Spider程序工作原理作了些改進。其設想是,既然所有網頁都可能有連向其他網站的鏈接,那麼從一個網站開始,跟蹤所有網頁上的所有鏈接,就有可能檢索整個互聯網。到1993年底,一些基於此原理的搜索引擎開始紛紛涌現,其中最負盛名的三個是:Scotland的JumpStation、Colorado 大學Oliver McBryan的The World Wide Web Worm(First Mention of McBryan's World Wide Web Worm)、NASA的Repository-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RBSE) spider。JumpStation和WWW Worm只是以搜索工具在資料庫中找到匹配信息的先後次序排列搜索結果,因此毫無信息關聯度可言。而RBSE是第一個索引Html文件正文的搜索引擎,也是第一個在搜索結果排列中引入關鍵字串匹配程度概念的引擎。
Excite 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993年2月,6個Stanford(斯坦福)大學生的想法是分析字詞關系,以對互聯網上的大量信息作更有效的檢索。到1993年中,這已是一個完全投資項目Architext,他們還發布了一個供webmasters在自己網站上使用的搜索軟體版本,後來被叫做Excite for Web Servers。(註:Excite後來曾以概念搜索聞名,2002年5月,被Infospace收購的Excite停止自己的搜索引擎,改用元搜索引擎Dogpile)
1994年1月,第一個既可搜索又可瀏覽的分類目錄EINet Galaxy(Tradewave Galaxy)上線。除了網站搜索,它還支持Gopher和Telnet搜索。
1994年4月,Stanford University的兩名博士生,美籍華人Jerry Yang(楊致遠)和David Filo共同創辦了Yahoo(Jerry Yang Alerts a Usenet group to the Yahoo Database ,1996年的Yahoo)。隨著訪問量和收錄鏈接數的增長,Yahoo目錄開始支持簡單的資料庫搜索。因為Yahoo!的數據是手工輸入的,所以不能真正被歸為搜索引擎,事實上只是一個可搜索的目錄。Wanderer只抓取URL,但URL信息含量太小,很多信息難以單靠URL說清楚,搜索效率很低。Yahoo!中收錄的網站,因為都附有簡介信息,所以搜索效率明顯提高。(註:Yahoo以後陸續使用Altavista、Inktomi、Google提供搜索引擎服務)
1994年初,Washington大學CS學生Brian Pinkerton開始了他的小項目WebCrawler(Brian Pinkerton Announces the Availability of Webcrawler)。1994年4月20日,WebCrawler正式亮相時僅包含來自6000個伺服器的內容。WebCrawler是互聯網上第一個支持搜索文件全部文字的全文搜索引擎,在它之前,用戶只能通過URL和摘要搜索,摘要一般來自人工評論或程序自動取正文的前100個字。(後來webcrawler陸續被AOL和Excite收購,現在和excite一樣改用元搜索引擎Dogpile)
Lycos(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enter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Announces Lycos )是搜索引擎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進步。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Michael Mauldin將John Leavitt的spider程序接入到其索引程序中,創建了Lycos。1994年7月20日,數據量為54,000的Lycos正式發布。除了相關性排序外,Lycos還提供了前綴匹配和字元相近限制,Lycos第一個在搜索結果中使用了網頁自動摘要,而最大的優勢還是它遠勝過其它搜索引擎的數據量:1994年8月--394,000 documents;1995年1月--1.5 million documents;1996年11月--over 60 million documents。(註:1999年4月,Lycos停止自己的Spider,改由Fast提供搜索引擎服務)
Infoseek(Steve Kirsch Announces Free Demos Of the Infoseek Search Engine)是另一個重要的搜索引擎,雖然公司聲稱1994年1月已創立,但直到年底它的搜索引擎才與公眾見面。起初,Infoseek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搜索引擎,它沿襲Yahoo!和Lycos的概念,並沒有什麼獨特的革新。但是它的發展史和後來受到的眾口稱贊證明,起初第一個登台並不總是很重要。Infoseek友善的用戶界面、大量附加服務(such as UPS tracking, News, a directory, and the like) 使它聲望日隆。而1995年12月與Netscape的戰略性協議,使它成為一個強勢搜索引擎:當用戶點擊Netscape瀏覽器上的搜索按鈕時,彈出Infoseek的搜索服務,而此前由Yahoo!提供該服務。(註:Infoseek後來曾以相關性聞名,2001年2月,Infoseek停止了自己的搜索引擎,開始改用Overture的搜索結果)
1995年,一種新的搜索引擎形式出現了??元搜索引擎(A Meta Search Engine Rounp)。用戶只需提交一次搜索請求,由元搜索引擎負責轉換處理後提交給多個預先選定的獨立搜索引擎,並將從各獨立搜索引擎返回的所有查詢結果,集中起來處理後再返回給用戶。第一個元搜索引擎,是Washington大學碩士生 Eric Selberg 和 Oren Etzioni 的 Metacrawler。元搜索引擎概念上好聽,但搜索效果始終不理想,所以沒有哪個元搜索引擎有過強勢地位。
DEC的AltaVista(2001年夏季起部分網友需通過p-roxy訪問,無p-roxy可用qbseach單選altavista搜索,只能顯示第一頁搜索結果)是一個遲到者,1995年12月才登場亮相(AltaVista Public Beta Press Release )。但是,大量的創新功能使它迅速到達當時搜索引擎的頂峰。Altavista最突出的優勢是它的速度(搜索引擎9238:比較搞笑,設計altavista的目的,據說只是為了展示DEC Alpha晶元的強大運算能力)。
而Altavista的另一些新功能,則永遠改變了搜索引擎的定義。
AltaVista是第一個支持自然語言搜索的搜索引擎,AltaVista是第一個實現高級搜索語法的搜索引擎(如AND, OR, NOT等)。用戶可以用AltaVista搜索Newsgroups(新聞組)的內容並從互聯網上獲得文章,還可以搜索圖片名稱中的文字、搜索Titles、搜索Java applets、搜索ActiveX objects。AltaVista也聲稱是第一個支持用戶自己向網頁索引庫提交或刪除URL的搜索引擎,並能在24小時內上線。AltaVista最有趣的新功能之一,是搜索有鏈接指向某個URL的所有網站。在面向用戶的界面上,AltaVista也作了大量革新。它在搜索框區域下放了「tips」以幫助用戶更好的表達搜索式,這些小tip經常更新,這樣,在搜索過幾次以後,用戶會看到很多他們可能從來不知道的的有趣功能。這系列功能,逐漸被其它搜索引擎廣泛採用。1997年,AltaVista發布了一個圖形演示系統LiveTopics,幫助用戶從成千上萬的搜索結果中找到想要的。
然後到來的是HotBot。1995年9月26日,加州伯克利分校CS助教Eric Brewer、博士生Paul Gauthier創立了Inktomi(UC Berkeley Announces Inktomi),1996年5月20日,Inktomi公司成立,強大的HotBot出現在世人面前。聲稱每天能抓取索引1千萬頁以上,所以有遠超過其它搜索引擎的新內容。HotBot也大量運用cookie儲存用戶的個人搜索喜好設置。(Hotbot曾是隨後幾年最受歡迎的搜索引擎之一,後被Lycos收購)
Northernlight 公司於1995年9月成立於馬薩諸塞州劍橋,1997年8月,Northernlight搜索引擎正式現身。它曾是擁有最大資料庫的搜索引擎之一,它沒有Stop Words,它有出色的Current News、7,100多出版物組成的Special Collection、良好的高級搜索語法,第一個支持對搜索結果進行簡單的自動分類。(2002年1月16日,Northernlight公共搜索引擎關閉,隨後被divine收購,但在Nlresearch,選中"World Wide Web only",仍可使用Northernlight搜索引擎)
1998年10月之前,Google只是Stanford大學的一個小項目BackRub。1995年博士生Larry Page開始學習搜索引擎設計,於1997年9月15日注冊了google.com的域名,1997年底,在Sergey Brin和Scott Hassan、Alan Steremberg的共同參與下,BachRub開始提供Demo。1999年2月,Google完成了從Alpha版到Beta版的蛻變。Google公司則把1998年9月27日認作自己的生日。
Google在Pagerank、動態摘要、網頁快照、DailyRefresh、多文檔格式支持、地圖股票詞典尋人等集成搜索、多語言支持、用戶界面等功能上的革新,象Altavista一樣,再一次永遠改變了搜索引擎的定義。
在2000年中以前,Google雖然以搜索准確性備受贊譽,但因為資料庫不如其它搜索引擎大,缺乏高級搜索語法,所以使用價值不是很高,推廣並不快。直到2000年中資料庫升級後,又借被Yahoo選作搜索引擎的東風,才一飛沖天。
Fast(Alltheweb)公司創立於1997年,是挪威科技大學(NTNU)學術研究的副產品。1999年5月,發布了自己的搜索引擎AllTheWeb。Fast創立的目標是做世界上最大和最快的搜索引擎,幾年來庶幾近之。Fast(Alltheweb)的網頁搜索可利用ODP自動分類,支持Flash和pdf搜索,支持多語言搜索,還提供新聞搜索、圖像搜索、視頻、MP3、和FTP搜索,擁有極其強大的高級搜索功能。
Teoma 起源於1998年Rutgers大學的一個項目。Apostolos Gerasoulis教授帶領華裔Tao Yang教授等人創立Teoma於新澤西Piscataway,2001年春初次登場,2001年9月被提問式搜索引擎Ask Jeeves收購,2002年4月再次發布。Teoma的資料庫目前仍偏小,但有兩個出彩的功能:支持類似自動分類的Refine;同時提供專業鏈接目錄的Resources。
Wisenut 由韓裔Yeogirl Yun創立。2001年春季發布Beta版,2001年9月5日發布正式版,2002年4月被分類目錄提供商looksmart收購。wisenut也有兩個出彩的功能:包含類似自動分類和相關檢索詞的WiseGuide;預覽搜索結果的Sneak-a-Peek。
Gigablast 由前Infoseek工程師Matt Wells創立,2002年3月展示pre-beta版,2002年7月21日發布Beta版。Gigablast的資料庫目前仍偏小,但也提供網頁快照,一個特色功能是即時索引網頁,你的網頁剛提交它就能搜索(註:這個spammers的肉包子功能暫已關閉)。
Openfind 創立於1998年1月,其技術源自台灣中正大學吳升教授所領導的GAIS實驗室。Openfind起先只做中文搜索引擎,曾經是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鼎盛時期同時為三大著名門戶新浪、奇摩、雅虎提供中文搜索引擎,但2000年後市場逐漸被Bai和Google瓜分。2002年6月,Openfind重新發布基於GAIS30 Project的Openfind搜索引擎Beta版,推出多元排序(PolyRankTM),宣布累計抓取網頁35億,開始進入英文搜索領域,此後技術升級明顯加快。
北大天網 是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文編碼和分布式中英文信息發現"的研究成果,由北大計算機系網路與分布式系統研究室開發,於1997年10月29日正式在CERNET上提供服務。2000年初成立天網搜索引擎新課題組,由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基金資助開發,收錄網頁約6000萬,利用教育網優勢,有強大的ftp搜索功能。
Bai 2000年1月,超鏈分析專利發明人、前Infoseek資深工程師李彥宏與好友徐勇(加州伯克利分校博士)在北京中關村創立了網路(Bai)公司。2001年8月發布Bai.com搜索引擎Beta版(此前Bai只為其它門戶網站搜狐新浪Tom等提供搜索引擎),2001年10月22日正式發布Bai搜索引擎。Bai雖然只提供中文搜索,但目前收錄中文網頁超過9000萬,可能是最大的的中文資料庫。Bai搜索引擎的其它特色包括:網頁快照、網頁預覽/預覽全部網頁、相關搜索詞、錯別字糾正提示、新聞搜索、Flash搜索、信息快遞搜索。2002年3月閃電計劃(Blitzen Project)開始後,技術升級明顯加快。
網路:中國版Google 神話能走多遠
中國搜索引擎公司網路8月5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27美元。當日盤中一度突破150美元,最後以122.54美元收盤,漲幅高達353.85%。網路的出色表現使之成為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中,上市首日表現最好的一隻股票。
多種利好助漲股價網路上市首日如此強勁的表現,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google 的示範效應。投資者經常將網路和Google 相提並論,認為該公司是中國版的Google 。有分析師認為,網路之所以受到如此追捧,是因為它結合了「中國」和「搜索」這兩大熱點。
全球最大的搜索服務提供商Google 上市發行價也不足一百美元,但上市一年以來股價已經超過三百美元,顯示搜索市場有巨大潛力。而中國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網民數量急劇膨脹,中國市場的廣闊性已被國外投資者普遍看好。
其次,中國概念股的魅力。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市場並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上網人數,中國網民數已經突破1億。網路在這一市場佔有很大的份額。加上人民幣升值,國外投資者普遍看好中國,看好搜索市場,因此網路才會受到了投資者的偏愛。
創業之路回顧網路的發展史,公司和盛大類似,也是把握了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機,並找到了適合自身的快速發展途徑。
網路於1999年底成立於美國矽谷,它的創始人,網路公司總裁李彥宏是資深信息檢索技術專家、超鏈分析專利的唯一持有人。
網路創立初,公司選擇了與其他專業搜索引擎略有區別的商業模式:即和門戶網站合作,網路按照搜索訪問量分成,這種付費模式在當時頗受門戶網站的歡迎,包括新浪、網易在內的各大門戶網站都採用了網路提供的服務。
但這種模式很快顯示了局限性。門戶網站數量的有限性決定了其需求的有限性。2001年初,李彥宏借用了Overtu r e 的「付費排名」搜索引擎商業模式,客戶通過購買關鍵字並進行競價,決定其在搜索結果中排名的先後,並通過上下文內容分析技術,將廣告同時投放於其他頂尖級搜索引擎,與這些合作夥伴共同分享利益。2002至2003年,競價排名迅速成為網路主要收入來源,2004年網路80%收入來自競價排名。
目前網路是瀏覽量中國第二、世界第六的網站。數據顯示,中國網路用戶有48%的搜索請求是通過網路完成的,因此網路有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之稱。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搜索引擎行業市場規模為12.5億元,其中搜索引擎運營商收入規模為6.35億,渠道代理商收入為6.2億元,而網路占據了中國搜索引擎運營商收入市場份額的28%。獨特的商業模式的成功,使網路迅速成為中文搜索引擎的老大。
由於中文的復雜性,網路的搜索技術非常復雜,公司開發了特殊的語言處理技術來處理相似搜索結果。截至到目前,網路已經鏈接了6.9億頁網頁,8000萬張圖片以及1000萬個媒體文件。它還包括新聞、貼吧和其他內容。
市盈率之憂對網路來說,首日上市的優異表現是良好的開端。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海外資本市場並非坦途。從新浪、網易等先行者身上可以發現,其股價表現並不乏大起大落之先例,以網易為例,2001年一度到達0.51美元最低價。資本的殘酷逐利性決定了一家企業一旦未能達到華爾街的預期,股價出現暴跌極為正常。
網路上市首日的優異表現,股價的迅速拔高,已經迅速使市盈率水平脫離了市場平均水平。這成為今後股價表現之隱憂,一旦公司成長性跟不上市場預期,即有可能導致股價水平的迅速回落。
網路2004年的利潤為1200萬元,收入為1.11億元,2003年則虧損890萬元。05年第一季度的盈利猛增了140%,達到250萬元。根據網路在招股說明書中公布的財務數據,網路股票發行價的市盈率達到540倍,周五收盤價的市盈率達到2450.8倍,頗為驚人。作為對比數據,Google 市盈率8月6日為85.66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其他兄弟網路概念股的市盈率也基本在30-50倍之間。即使網路仍然保持原200%以上的業績增幅,其目前股價仍然有高估之嫌。
此外,網路在搜索領域並非無敵手,Google 對中國市場窺視已久,對網路的虎視眈眈也是路人皆知,Google 目前持有網路2.6%的股份,其進入中國市場選擇並購還是單獨發展,後續事態發展將影響到網路的市場表現。雖然中文搜索的復雜性以及本土文化的適應性,使國外資本想佔領中國市場並非易事,但其資本實力雄厚,加上品牌優勢,仍不可小視。
而對於網路的重要利潤來源「競價排名」也已經有質疑之聲出現,這種以出價高低決定搜索排名的商業模式有損於搜索引擎保持公正客觀。信息干擾的出現,將使網民對搜索的依賴程度降低。而網路目前的MP3、圖片、電影搜索等服務也面臨版權的法律糾紛,雖然不足以影響網路大局,但對於網路其他商業模式的推廣仍然帶來一定障礙。
⑤ 怎樣把作業做成電子的形式
要把作業做成電子的形式,第一種方法就是你現在紙質上面做完,然後通過掃描軟體掃描變成電子檔保存下來,第二種就是你要先把你的作業輸成電子形式,然後再在上面答題。
PDF是可攜帶文檔格式的文檔,由Adobe Systems用於與應用程序、操作系統、硬體無關的方式進行文件交換所發展出的文件格式。
PDF以PostScript語言圖象模型為基礎,無論在哪種列印機上都可保證精確的顏色和列印效果。由衍生自PostScript、字型嵌入系統等三項技術組成。它是一種電子文件格式,與操作系統平台無關。
⑥ 有人幫忙解密一個pdf文件嗎多謝
做包子,打工,打F
⑦ 求分享南北風味飯菜譜pdf電子書百度雲盤
《南北風味飯菜譜》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w7J4nnnReTOPM80e0tDX_A
海米燴菜心扒奶汁白菜酸辣菜雞油白菜酸甜白菜心甜拌菜心白菜心拌干豆腐香菜蓮花大白菜銀珠白菜素炒三鮮炸大菜盒大白菜葉包肉炒菠菜法式菠菜快餐餅蛋皮拌菠菜菠菜湯菜泥奶油湯菠菜肉末湯牛奶菠菜泥子湯菠菜松八寶菠菜拌菠菜泥鍋塌菠菜菠菜油豆腐菠菜燉豆腐生煽菠菜蝦油菠菜法式蛋白牛奶酥素燒捲心菜炒小捲心菜紅燜酸捲心菜醋熘捲心菜宮爆蓮花白地力凍酸白菜紅白菜炒洋白菜泡菜素炒捲心菜拌捲心菜香味番茄醬意式「托福」烤面條番茄木須湯番茄奶油湯番茄湯番茄刀豆清湯奶蔬番茄奶葡式奶油番茄湯釀西紅柿糖拌番茄八寶番茄冬瓜盅鮮蓮冬瓜盅什錦冬瓜帽紅乳冬瓜海米燒冬瓜奶油冬瓜條炒冬瓜片白雲冬瓜椒鹽茄夾茄子制素肉鵪鶉茄子魚香茄子油燜茄子燜茄子丁燴茄塊蒸白水茄子煎鑲鮮茄子釀夾茄子茄泥子拌雙泥茄泥拌蒜生腌茄子茄子奶油雞蛋燒餅美國家常素菜埃及式鋦司刀粉茄子鍋燒茄子蝦子茄泥醋溜茄子油炸茄夾辣味茄絲紅燒茄子香酥茄子條拌茄泥涼拌茄子炒菜薹奶油扒菜心開洋燒捲心菜金魚菜心雙冬燜菜心清湯菜心開洋燒菜心奶油菜心雪花菜心蘿卜蒸菜蘿卜制素肘子素蟹黃蘿卜制素肉蘿卜絲餅蘿卜絲湯清湯蘿卜燕菜奶湯蘿卜開洋蘿卜絲湯培根蔬菜塊清湯脆皮蘿卜蘿卜卷回鍋蘿卜燒蘿卜塊蘿卜丸子紅少司燒三色葫蘆油塌胡蘿卜拌胡蘿卜絲炒麵粉色拉胡蘿卜葡萄乾色拉美式分層菜飯法式蔬菜麵糊美味胡蘿卜凍豆炸山葯餅炸山葯球桂花山葯密棗扒山葯金錢山葯夾棗泥山葯桃脆炸松子酥卷素炒蝦仁熘素魚片糖醋鴿蛋紅燒素海參鍋燒素鴨子密汁山葯條炒土豆絲酸辣土豆絲湯菜類冬瓜鯉魚湯清湯魚圓玉米汁鯽魚湯椒鹽鯽魚湯鯽魚豆腐湯蔬菜魚湯魚頭湯烏魚冬瓜湯蔥頭大蝦湯海米冬瓜湯牡丹干貝湯三鮮湯咖喱雞丁湯白菜雞塊湯芪歸燉雞湯雞蝦雙珠湯雞絲豌豆湯茨菇全雞湯英式甲魚清湯清湯瑪瑙清湯龍須鱔魚粉絲湯清湯綉球鱔魚魚頭木耳湯草魚頭湯魚肉土豆湯清湯帶魚包子沙鍋魚頭湯雞茸鯪魚湯清湯鮑魚奶油鮑魚湯芙蓉鮑魚湯調羹鮑魚湯烏魚冬瓜湯奶油百合魚片濃湯三絲敲魚湯番茄蛋花湯榨菜蛋花湯全酸辣湯全家福火鍋家常火鍋下水火鍋毛肚火鍋北京涮羊肉羊肉火鍋三鮮火鍋四喜火鍋梅花火鍋菊花火鍋羅漢火鍋豆腐火鍋辣味火鍋
⑧ 楊桃文化烹飪系列
楊桃文化烹飪系列全20冊高速下載
看大家下載這么費勁,給這個地址吧,
下載地址:http://www.sendspace.com/file/tzl63y
SN:guoshiyuan
點擊最下面的那個"Download: yangtao.rar"
目錄:
一共20本
01.家傳牛肉麵配方.pdf
02.炒飯燴飯.pdf
03.10分鍾做廣東粥.pdf
04.吃也能瘦身.pdf
05.咖啡館輕食.pdf
06.夏日清涼飲料.pdf
07.酸奶DIY.pdf
08.和洋中蓋飯.pdf
09.30種吐司創意變化.pdf
10.30種炸雞秘方曝光.pdf
11.10分鍾輕松做電鍋菜.pdf
12.怎麼做排骨最好吃.pdf
13.腌漬菜泡菜.pdf
14.微波爐電磁爐輕松料理.pdf
15.吃素最美麗.pdf
16.飯團.壽司60種.pdf
17.家常義大利面.pdf
18.35種包子饅頭.pdf
19.茶果子.pdf
20.沙拉醬.pdf
好不容易找到的,大家快下吧
PS.補充,我下載後,沒有亂碼,不曉得大家是怎麼回事,
我買了其中的兩本,但目錄介紹一共是30本書,現在只有20本,所以會不全,
給大家一個全的目錄:
04.吃也能瘦身
05.咖啡館輕食
06.夏日清涼飲料
08.和洋中蓋飯
02.炒飯燴飯
09.30種吐司創意變化
14.微波爐電磁爐輕松料理
精美下酒菜
芳香植物料理美容書
13.腌漬菜泡菜
20.沙拉醬
16.飯團.壽司60種
30種美容瘦身湯
07.酸奶DIY
三人套餐
01.家傳牛肉麵配方
19.茶果子
15.吃素最美麗
11.10分鍾輕松做電鍋菜
03.10分鍾做廣東粥
50種麵包抹醬
餃子的40種變化
打個蛋做35種料理
美味便當DIY
40大日本料理排行榜
10.30種炸雞秘方曝光
17.家常義大利面
菜飯拌飯
40種南洋料理
黃金鹵味50種
(看樣子好象超過30本了)
PS.有很多朋友都說已經超過時限,下不了,所以給大家另提供個地址;
電驢的下載地址:http://board.verycd.com/t296008.html
如有需要,大家可以看看去,
⑨ PDF可以轉換回ID么 我的作業導出PDF的了 沒有留備份現在需要修改 知道的專業人士告訴一下謝謝
據我知道是可以的。有個叫PDF2ID® Enterprise 的軟體是可以將PDF文件轉回INDD格式的。你可以去國外的網站上搜搜!
⑩ 1993年推出的搜索引擎是什麼搜索引擎
1993年底,一些基於此原理的搜索引擎開始紛紛涌現,其中最負盛名的三個是:Scotland的JumpStation、Colorado 大學Oliver McBryan的The World Wide Web Worm(First Mention of McBryan』s World Wide Web Worm)、NASA的Repository-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RBSE) spider。
1993年2月,6個Stanford(斯坦福)大學生的想法是分析字詞關系,以對互聯網上的大量信息作更有效的檢索。這就是Excite。後來曾以概念搜索聞名,2002年5月,被Infospace收購的Excite停止自己的搜索引擎,改用元搜索引擎Dogpile
1990年以前,沒有任何人能搜索互聯網。
所有搜索引擎的祖先,是1990年由Montreal的McGill University學生Alan Emtage、Peter Deutsch、Bill Wheelan發明的Archie(Archie FAQ)。當時World Wide Web還未出現。Archie是第一個自動索引互聯網上匿名FTP網站文件的程序,但它還不是真正的搜索引擎。Archie是一個可搜索的FTP文件名列表,用戶必須輸入精確的文件名搜索,然後Archie會告訴用戶哪一個FTP地址可以下載該文件。
由於Archie深受歡迎,受其啟發,Nevada System Computing Services大學於1993年開發了一個Gopher(Gopher FAQ)搜索工具Veronica(Veronica FAQ)。Jughead是後來另一個Gopher搜索工具。
由於專門用於檢索信息的Robot程序象蜘蛛(spider)一樣在網路間爬來爬去,因此,搜索引擎的Robot程序被稱為spider(Spider FAQ)程序。世界上第一個Spider程序,是MIT Matthew Gray的World wide Web Wanderer,用於追蹤互聯網發展規模。剛開始它只用來統計互聯網上的伺服器數量,後來則發展為也能夠捕獲網址(URL)。
與Wanderer相對應,1993年10月Martijn Koster創建了ALIWEB(Martijn Koster Annouces the Availability of Aliweb),它相當於Archie的HTTP版本。ALIWEB不使用網路搜尋Robot,如果網站主管們希望自己的網頁被ALIWEB收錄,需要自己提交每一個網頁的簡介索引信息,類似於後來大家熟知的Yahoo。
1993年底,一些基於此原理的搜索引擎開始紛紛涌現,其中最負盛名的三個是:Scotland的JumpStation、Colorado 大學Oliver McBryan的The World Wide Web Worm(First Mention of McBryan』s World Wide Web Worm)、NASA的Repository-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RBSE) spider。
1993年2月,6個Stanford(斯坦福)大學生的想法是分析字詞關系,以對互聯網上的大量信息作更有效的檢索。這就是Excite。後來曾以概念搜索聞名,2002年5月,被Infospace收購的Excite停止自己的搜索引擎,改用元搜索引擎Dogpile
1994年1月,第一個既可搜索又可瀏覽的分類目錄EINet Galaxy(Tradewave Galaxy)上線。除了網站搜索,它還支持Gopher和Telnet搜索。
1994年4月,Stanford兩名博士生,美籍華人Jerry Yang(楊致遠)和David Filo共同創辦了Yahoo。隨著訪問量和收錄鏈接數的增長,Yahoo目錄開始支持簡單的資料庫搜索。因為Yahoo!的數據是手工輸入的,所以不能真正被歸為搜索引擎,事實上只是一個可搜索的目錄。搜索效率明顯提高。(Yahoo以後陸續使用Altavista、Inktomi、Google提供搜索引擎服務)
1994年初,Washington大學CS學生Brian Pinkerton開始了他的小項目WebCrawler(Brian Pinkerton Announces the Availability of Webcrawler)。1994年4月20日,WebCrawler正式亮相時僅包含來自6000個伺服器的內容。WebCrawler是互聯網上第一個支持搜索文件全部文字的全文搜索引擎,在它之前,用戶只能通過URL和摘要搜索,摘要一般來自人工評論或程序自動取正文的前100個字。(後來webcrawler陸續被AOL和Excite收購,現在和excite一樣改用元搜索引擎Dogpile)
Lycos(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enter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Announces Lycos )是搜索引擎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進步。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Michael Mauldin將John Leavitt的spider程序接入到其索引程序中,創建了Lycos。1994年7月20日,數據量為54,000的Lycos正式發布。除了相關性排序外,Lycos還提供了前綴匹配和字元相近限制,Lycos第一個在搜索結果中使用了網頁自動摘要,而最大的優勢還是它遠勝過其它搜索引擎的數據量:1994年8月--394,000 documents;1995年1月--1.5 million documents;1996年11月--over 60 million documents。(註:1999年4月,Lycos停止自己的Spider,改由Fast提供搜索引擎服務)
Infoseek(Steve Kirsch Announces Free Demos Of the Infoseek Search Engine)是另一個重要的搜索引擎,雖然公司聲稱1994年1月已創立,但直到年底它的搜索引擎才與公眾見面。起初,Infoseek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搜索引擎,它沿襲Yahoo!和Lycos的概念,並沒有什麼獨特的革新。但是它的發展史和後來受到的眾口稱贊證明,起初第一個登台並不總是很重要。Infoseek友善的用戶界面、大量附加服務(such as UPS tracking, News, a directory, and the like) 使它聲望日隆。而1995年12月與Netscape的戰略性協議,使它成為一個強勢搜索引擎:當用戶點擊Netscape瀏覽器上的搜索按鈕時,彈出Infoseek的搜索服務,而此前由Yahoo!提供該服務。(註:Infoseek後來曾以相關性聞名,2001年2月,Infoseek停止了自己的搜索引擎,開始改用Overture的搜索結果)
1995年,一種新的搜索引擎形式出現了——元搜索引擎(A Meta Search Engine Rounp)。用戶只需提交一次搜索請求,由元搜索引擎負責轉換處理後提交給多個預先選定的獨立搜索引擎,並將從各獨立搜索引擎返回的所有查詢結果,集中起來處理後再返回給用戶。第一個元搜索引擎,是Washington大學碩士生 Eric Selberg 和 Oren Etzioni 的 Metacrawler。元搜索引擎概念上好聽,但搜索效果始終不理想,所以沒有哪個元搜索引擎有過強勢地位。
DEC的AltaVista(2001年夏季起部分網友需通過p-roxy訪問,無p-roxy可用qbseach單選altavista搜索,只能顯示第一頁搜索結果)是一個遲到者,1995年12月才登場亮相(AltaVista Public Beta Press Release )。但是,大量的創新功能使它迅速到達當時搜索引擎的頂峰。Altavista最突出的優勢是它的速度(搜索引擎9238:比較搞笑,設計altavista的目的,據說只是為了展示DEC Alpha晶元的強大運算能力)。 而Altavista的另一些新功能,則永遠改變了搜索引擎的定義。AltaVista是第一個支持自然語言搜索的搜索引擎,AltaVista是第一個實現高級搜索語法的搜索引擎(如AND, OR, NOT等)。用戶可以用AltaVista搜索Newsgroups(新聞組)的內容並從互聯網上獲得文章,還可以搜索圖片名稱中的文字、搜索Titles、搜索Java applets、搜索ActiveX objects。AltaVista也聲稱是第一個支持用戶自己向網頁索引庫提交或刪除URL的搜索引擎,並能在24小時內上線。AltaVista最有趣的新功能之一,是搜索有鏈接指向某個URL的所有網站。在面向用戶的界面上,AltaVista也作了大量革新。它在搜索框區域下放了「tips」以幫助用戶更好的表達搜索式,這些小tip經常更新,這樣,在搜索過幾次以後,用戶會看到很多他們可能從來不知道的的有趣功能。這系列功能,逐漸被其它搜索引擎廣泛採用。1997年,AltaVista發布了一個圖形演示系統LiveTopics,幫助用戶從成千上萬的搜索結果中找到想要的。
然後到來的是HotBot。1995年9月26日,加州伯克利分校CS助教Eric Brewer、博士生Paul Gauthier創立了Inktomi(UC Berkeley Announces Inktomi),1996年5月20日,Inktomi公司成立,強大的HotBot出現在世人面前。聲稱每天能抓取索引1千萬頁以上,所以有遠超過其它搜索引擎的新內容。HotBot也大量運用cookie儲存用戶的個人搜索喜好設置。(Hotbot曾是隨後幾年最受歡迎的搜索引擎之一,後被Lycos收購)
Northernlight 公司於1995年9月成立於馬薩諸塞州劍橋,1997年8月,Northernlight搜索引擎正式現身。它曾是擁有最大資料庫的搜索引擎之一,它沒有Stop Words,它有出色的Current News、7,100多出版物組成的Special Collection、良好的高級搜索語法,第一個支持對搜索結果進行簡單的自動分類。(2002年1月16日,Northernlight公共搜索引擎關閉,隨後被divine收購,但在Nlresearch,選中"World Wide Web only",仍可使用Northernlight搜索引擎)
1998年10月之前,Google只是Stanford大學的一個小項目BackRub。1995年博士生Larry Page開始學習搜索引擎設計,於1997年9月15日注冊了google.com的域名,1997年底,在Sergey Brin和Scott Hassan、Alan Steremberg的共同參與下,BachRub開始提供Demo。1999年2月,Google完成了從Alpha版到Beta版的蛻變。Google公司則把1998年9月27日認作自己的生日。
Google在Pagerank、動態摘要、網頁快照、DailyRefresh、多文檔格式支持、地圖股票詞典尋人等集成搜索、多語言支持、用戶界面等功能上的革新,象Altavista一樣,再一次永遠改變了搜索引擎的定義。
在2000年中以前,Google雖然以搜索准確性備受贊譽,但因為資料庫不如其它搜索引擎大,缺乏高級搜索語法,所以使用價值不是很高,推廣並不快。直到2000年中資料庫升級後,又借被Yahoo選作搜索引擎的東風,才一飛沖天。
Fast(Alltheweb)公司創立於1997年,是挪威科技大學(NTNU)學術研究的副產品。1999年5月,發布了自己的搜索引擎AllTheWeb。Fast創立的目標是做世界上最大和最快的搜索引擎,幾年來庶幾近之。Fast(Alltheweb)的網頁搜索可利用ODP自動分類,支持Flash和pdf搜索,支持多語言搜索,還提供新聞搜索、圖像搜索、視頻、MP3、和FTP搜索,擁有極其強大的高級搜索功能。
Teoma 起源於1998年Rutgers大學的一個項目。Apostolos Gerasoulis教授帶領華裔Tao Yang教授等人創立Teoma於新澤西Piscataway,2001年春初次登場,2001年9月被提問式搜索引擎Ask Jeeves收購,2002年4月再次發布。Teoma的資料庫目前仍偏小,但有兩個出彩的功能:支持類似自動分類的Refine;同時提供專業鏈接目錄的Resources。
Wisenut 由韓裔Yeogirl Yun創立。2001年春季發布Beta版,2001年9月5日發布正式版,2002年4月被分類目錄提供商looksmart收購。wisenut也有兩個出彩的功能:包含類似自動分類和相關檢索詞的WiseGuide;預覽搜索結果的Sneak-a-Peek。
Gigablast 由前Infoseek工程師Matt Wells創立,2002年3月展示pre-beta版,2002年7月21日發布Beta版。Gigablast的資料庫目前仍偏小,但也提供網頁快照,一個特色功能是即時索引網頁,你的網頁剛提交它就能搜索(註:這個spammers的肉包子功能暫已關閉)。
Openfind 創立於1998年1月,其技術源自台灣中正大學吳升教授所領導的GAIS實驗室。Openfind起先只做中文搜索引擎,曾經是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鼎盛時期同時為三大著名門戶新浪、奇摩、雅虎提供中文搜索引擎,但2000年後市場逐漸被Bai和Google瓜分。2002年6月,Openfind重新發布基於GAIS30 Project的Openfind搜索引擎Beta版,推出多元排序(PolyRankTM),宣布累計抓取網頁35億,開始進入英文搜索領域,此後技術升級明顯加快。
北大天網 是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文編碼和分布式中英文信息發現"的研究成果,由北大計算機系網路與分布式系統研究室開發,於1997年10月29日正式在CERNET上提供服務。2000年初成立天網搜索引擎新課題組,由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基金資助開發,收錄網頁約6000萬,利用教育網優勢,有強大的ftp搜索功能。
Bai 2000年1月,超鏈分析專利發明人、前Infoseek資深工程師李彥宏與好友徐勇(加州伯克利分校博士)在北京中關村創立了網路(Bai)公司。2001年8月發布Bai.com搜索引擎Beta版(此前Bai只為其它門戶網站搜狐新浪Tom等提供搜索引擎),2001年10月22日正式發布Bai搜索引擎。Bai雖然只提供中文搜索,但目前收錄中文網頁超過9000萬,可能是最大的的中文資料庫。Bai搜索引擎的其它特色包括:網頁快照、網頁預覽/預覽全部網頁、相關搜索詞、錯別字糾正提示、新聞搜索、Flash搜索、信息快遞搜索。2002年3月閃電計劃(Blitzen Project)開始後,技術升級明顯加快。
搜索引擎的原理,可以看做三步:從互聯網上抓取網頁→建立索引資料庫→在索引資料庫中搜索排序。從互聯網上抓取網頁——利用能夠從互聯網上自動收集網頁的Spider系統程序,自動訪問互聯網,並沿著任何網頁中的所有URL爬到其它網頁,重復這過程,並把爬過的所有網頁收集回來。建立索引資料庫——由分析索引系統程序對收集回來的網頁進行分析,提取相關網頁信息(包括網頁所在URL、編碼類型、頁面內容包含的關鍵詞、關鍵詞位置、生成時間、大小、與其它網頁的鏈接關系等),根據一定的相關度演算法進行大量復雜計算,得到每一個網頁針對頁面內容中及超鏈中每一個關鍵詞的相關度(或重要性),然後用這些相關信息建立網頁索引資料庫。在索引資料庫中搜索排序——當用戶輸入關鍵詞搜索後,由搜索系統程序從網頁索引資料庫中找到符合該關鍵詞的所有相關網頁。因為所有相關網頁針對該關鍵詞的相關度早已算好,所以只需按照現成的相關度數值排序,相關度越高,排名越靠前。最後,由頁面生成系統將搜索結果的鏈接地址和頁面內容摘要等內容組織起來返回給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