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孫子兵法新注》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孫子兵法新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ex3N7ysJzPS5CTJ64hePxA
書名:孫子兵法新注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1977-01
頁數:168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新注》(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以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影印《宋本十一家注孫子》為底本進行注釋。由與其他版本以及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有重要出入之處,則在有關的注釋中加以註明,供讀者參考。
《孫子兵法新注》注釋辦法:每篇篇題之下,均有簡明內容內容提要;根據原文意思分段標點;難懂的字、詞、句分別加以注釋,並盡可能註明根據;每段均有譯文,稱為「大意」;每篇之後有「簡評」,對各篇內容有重點進進行簡要評述。原文一般採用簡化漢字,個別容易產生歧義的字,仍保留繁體。
對《孫子兵法》中歷來有不同理解的某些重要詞句,採取幾說並存的辦法,但「大意」中則主要根據編者的理解作了語釋。
為了有助於讀者理解《孫子兵法》的軍事理想,在注釋中選用了若干有關的中國古代戰例。
Ⅱ 關於中國考古的書籍
現代中考古的書籍還是非常多的,考古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學習的過程,不僅從古代錢幣、古代文化、古代民俗、古代衣著等多方面考慮,所以需要看的考古的書也是非常多的
下面這些考古的書籍在圖中右下角可獲得
考古書籍目錄:
《中國青銅器的起源與發展_唐蘭》
《先秦貨幣文編.商承祚》
《新出楚簡文字考》
《青銅器.漆器.古玩雜項.張懷林》
《西清硯譜.2冊不分卷.清於敏中等編.清內府寫繪本.史語所藏版》
《西周青銅器銘文歷代史征.唐蘭》
《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 附重編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民)容庚編》
《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03.考古圖、續考古圖、釋文-[宋]呂大臨撰》
《秦金石刻辭》三卷(叢書集成三編)》
《古器物范圖錄》三卷《附說》一卷.雨樓》
《敦煌零拾(上虞羅氏自印本)》
《歷代符牌圖錄》
《本朝學術源流概略.民國叢書》
《流沙墜簡.羅振玉.王國維編著》
《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窯藏》
《商周彝器通考.容庚》
《商承祚文集》
《商承祚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商承祚 說文中之古文考》
《三代吉金文存釋文.羅福頤》
《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容庚:殷周青銅器通論》
《歷代鍾鼎彝器款識 (宋)薛尚功》
《考古圖_續考古圖_考古圖釋文》
《解字說文:中國文字的起源 鄭若葵著》
《江漢吉金 湖北省博物館典藏商周青銅器》
《甲骨文合集釋文_2+胡厚宣》
《甲骨文合集釋文_1+胡厚宣》
《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_下編》
《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_上編》
《甲骨文合集補編釋文1》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7冊》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6冊》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4冊》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3冊》
《說文釋例.江沅.咸豐刻本》
《殷墟卜辭研究.[日]島邦男著 濮茅左 顧偉良譯》
《殷墟卜辭綜述.陳夢家》
《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
《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研究.常耀華著》
《殷墟文字記.唐蘭》
《殷墟文字記.唐蘭》
《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研究.常耀華著》
《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
《殷墟卜辭綜述.陳夢家》
《殷墟卜辭研究.[日]島邦男著 濮茅左 顧偉良譯》
《殷契粹編》
《新出楚簡文字考》
《先秦貨幣文編.商承祚》
Ⅲ 誰有關於長沙馬王堆漢墓的資料
馬王堆漢墓在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它既不同於木乃伊,又不同於屍臘和泥炭鞣屍。是一具特殊類型的屍體,是防腐學上的奇跡,震驚世界,吸引不少學者、遊人觀光。女屍經解剖後,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葯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的醫學內容,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馬王堆漢墓圖片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種漆器,製作精緻,紋飾華麗,光澤如新。珍貴的是一號墓的大量絲織品,保護完好。品種眾多,有絹、綺、羅、紗、錦等。有一件素紗襌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米,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出土的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還有彩俑、樂器、兵器、印章、帛書等珍品。 保存較好的1號墓和3號墓,隨葬品都置於棺房周圍的4個邊箱之中,主要有滿盛衣物、食品和葯材等物的竹笥、漆器、木俑、樂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簡,均達1000餘件。兩墓的錦飾內棺上都覆蓋彩繪帛畫。3號墓還隨葬有帛書和兵器。 [編輯本段]「遣策」竹簡 詳細記載了1號和3號兩墓隨葬品的情況,是目前發現的同類竹簡中最完整的兩批。1號墓出土312枚,3號墓出土410枚,內容均為逐件記錄隨葬物品的名稱、 數量和各種物品的分類小計。1號墓「遣策」竹簡所列器物清單的大概順序是:用漆木製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種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包括禽、蛋和魚類),用陶器盛放的醬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糧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妝用品、絲織衣物、樂器、扇、席和土質、木質的,但沒有提到屍體的衣衾和相當數量的木俑。簡文所載與墓內所出實物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兩相符合者仍然較多,因而根據簡文便可確定某些器物的名稱。3號墓所出「遣策」竹簡,除大部分內容與1號墓相同外,還記載有車騎、樂舞、童僕等侍從,包括所持儀仗、兵器和樂器等物,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兩壁的帛畫大體對照起來。 [編輯本段]彩繪帛畫 1號墓和3號墓內棺上的彩繪帛畫,保存完整,色彩鮮艷,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兩幅帛畫的構圖基本一致,全長2米許,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頂端系帶以供張舉,應是當時葬儀中必備的旌幡。畫面上段繪日、月、升龍和蛇身神人等圖形,象徵著天上境界;下段繪交龍穿璧圖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饗等場面。整個主題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認為,「遣策」簡文中的「非衣一長丈二尺」,即指這種帛畫。兩墓帛畫的主要差別在於墓主形象,1號墓為女性,3號墓為男性。3號墓棺房懸掛的帛畫,西壁保存較好,長2.12米,寬0.94米,繪車馬儀仗圖像,畫面尚存一百多人像、幾百匹馬和數十輛車;東壁的帛畫殘破嚴重,所繪似為墓主生活場面。 [編輯本段]紡織品和衣物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各種絲織品和衣物,年代早,數量大,品種多,保存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紡織技術的史料。1號墓邊箱出土的織物,大部分放在幾個竹笥之中,除15件相當完整的單、夾綿袍及裙、襪、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還有46卷單幅的絹、紗、綺、羅、錦和綉品,都以荻莖為骨幹卷扎整齊,以象徵成匹的繒帛。3號墓出土的絲織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殘破不成形,品種與1號墓大致相同,但錦的花色較多。最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發展狀況的是素紗和絨圈錦。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重不到1兩,是當時繅紡技術發展程度的標志。用作衣物緣飾的絨圈錦,紋樣具立體效果,需要雙經軸機構的復雜提花機制織,其發現證明絨類織物是中國最早發明創造的,從而否定了過去誤認為唐代以後才有或從國外傳入的說法。而印花敷彩紗的發現,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較好的麻布,發現於1號墓的屍體包裹之中,系用薴麻或大麻織成,仍具相當的韌性。 [編輯本段]帛書和醫簡 馬王堆漢墓發現了大批帛書和兩卷醫簡,均出自3號墓東邊箱的長方形漆盒中。帛書大部分寫在寬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疊成長方形;少部分書寫在寬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條將其捲起。出土時都已嚴重破損,經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書有今本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此外還有兩幅古地圖。這是中國考古學上古代典籍資料的一次重大發現。 醫書簡兩卷200支,一卷內容與《黃帝內經》相似,講的是養生之道,另一卷則為房中術。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周易》、《喪服圖》、《春秋事語》、《戰國縱橫家書》 諸子: 《老子》甲本(附佚書3篇)、《老子》乙本 《九主圖》、《皇帝書》、 兵書: 《刑德》甲、乙、丙3種 數術: 《篆書陰陽五行》、《隸書陰陽五行》、《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籙》、《神圖》、《築城圖》、《園寢圖》、《相馬經》 方術: 《五十二病方》(附佚書4篇)、《胎產圖》、《養生圖》、《雜療方》、《導引圖》(附佚書2篇) 地圖: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 其中發現的甲、乙本《老子》,為我們現在所見最古的版本;發現的《五星占》,是我國現在發現的最古老的天文書;發現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國現在發現的最古老醫書.預計在2012年出版《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包括全部的內容. [編輯本段]樂器 馬王堆漢墓的樂器,1號墓出土有二十五弦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完整的西漢初期瑟,還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號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簫。這些都是首次發現的西漢實物。12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別標明漢初的律名,為探討中國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證。 [編輯本段]漆器和木俑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共約500件,計1號墓184件,3號墓316件。這是各地發現漢代漆器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器類主要有鼎、匕、盒、壺、鈁、卮、耳杯、盤、、奩、案、幾和屏風等。漆耳杯占漆器總數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數奩和卮是夾胎。裝飾花紋多為漆繪的紅、黑和灰綠等色。紋樣則以幾何紋為主,龍鳳紋和草紋為輔。一些漆器書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樣,還有註明器物容量的。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記,說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製造的。 此外,1號、3號兩墓分別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個盛放肉食品、穀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Ⅳ 誰給我中國考古學家挖掘的所有文物圖片介紹,珍貴文物哦
如果你要的圖片質量要求不高的話,可到各大博物館官方網站找一些,如果你要的很全並且質量要求嚴格,那是要花錢買的,比如科學出版社的「中國出土文物系列」畫冊,據我知道已經出版了《中國出土青銅器全集》、《中國出土瓷器全集》、《中國出土玉器全集》等,都很貴的,要數千元一套。另外各博物館的出版物也可以找一下,這類資料內容科學、詳細、完整。但是請留意版權問題。我個人經驗,涉及到文物,是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盡量嚴謹,還是使用正規出版物比較好些,鬧笑話的例子是很多的。
Ⅳ 我想學習考古,有哪些書籍可以參考
這些都是我當年研究考古時所收集的考古資料,內容非常豐富,基本上包括了春秋到近代所有考古相關的古籍資料,對於研究考古和墓葬非常的有幫助,內容全部
而且這些考古的書籍 古籍閣 都有電子版而且非常方便研究和閱讀考古知識
考古書籍目錄:
山西大同雲波里路北魏壁畫墓發掘簡報.pdf
山西大同文瀛路北魏壁畫墓發掘簡報.pdf
山西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發掘簡報.pdf
山東臨朐北齊崔芬壁畫墓.pdf
平淡之處見神奇——讀《磁縣灣漳北朝壁畫墓》有感.pdf
寧夏北朝隋唐墓壁畫研究.pdf
南京西善橋宮山「竹林七賢」壁畫墓的時代.pdf
略談徐顯秀墓壁畫的菩薩聯珠紋.pdf
酒泉丁家閘五號壁畫墓現狀調查.pdf
晉陽重大考古發現叢書——北齊徐顯秀墓.pdf
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宴飲、出行圖的類型及其演變.pdf
河西墓室壁畫中「伏羲、女媧」和「牛首人身、雞首人身」圖像淺析.pdf
河北贊皇東魏李希宗墓_李晉栓.pdf
河北臨漳鄴北城遺址勘探發掘簡報.pdf
河北磁縣灣漳北朝墓_徐光冀.pdf
高句麗·渤海古城址研究匯編.pdf
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畫.pdf
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出土漆皮文字考.pdf
北魏宣武帝景陵發掘報告_李聚寶.pdf
北魏破多羅氏壁畫墓所見文字考述.pdf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pdf
北京石景山區八角村魏晉壁畫墓出土人骨的觀察研究.pdf
北朝墓壁畫淵源探討.pdf
圖說曾侯乙墓(博古架)].pdf
中國魏晉南北朝壁畫墓和日本裝飾古墳的比較研究.pdf
袁檯子壁畫墓的再認識.pdf
幽州刺史墓考略.pdf
太原北齊墓壁畫中的儀仗出行圖像分析.pdf
試談酒泉丁家閘5號壁畫墓的時代.pdf
試論北朝墓室壁畫的內容與布局特徵.pdf
陝西靖邊縣統萬城周邊北朝仿木結構壁畫墓發掘簡報.pdf
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發掘簡報.pdf
圖說殷墟婦好墓(博古架)].pdf
圖說秦始皇陵(博古架)].pdf
[遺落秋風的嘆息-圖說北齊高洋墓(博古架)].pdf
[千年不朽的神話-圖說馬王堆漢墓(博古架)].pdf
[白雲生處的帝鄉-圖說南越王墓(博古架)].pdf
三門峽虢國墓第一卷
昆明羊甫頭墓地
長安漢墓
博古架 重大陵墓發掘叢書
元君廟仰韶墓地.pdf
殷墟地下瑰寶 2 河南安陽婦好墓.pdf
益陽楚墓.pdf
湮沒的王國 靖安李洲坳大墓探密.pdf
新干商代大墓.pdf
淅川東溝長嶺楚漢墓.pdf
吳下冡墓遺文++三卷·續編一卷.pdf
望都漢墓壁畫.pdf
望都二號漢墓.pdf
洛陽漢墓壁畫.pdf
梁帶村芮國墓地.pdf
荊楚古墓揭秘.pdf
淮陰高庄戰國墓.pdf
河南出土漢代建築明器.pdf
好川墓地.pdf
宮闕並隨煙霧散 墓葬卷.pdf
崇信於家灣周墓.pdf
朝陽袁檯子 戰國西漢遺址和西周至十六國時期墓葬.pdf
長沙楚墓(上、下冊)-02.pdf
長沙楚墓(上、下冊)-01.pdf
博羅橫嶺山:商周時期墓地2000年發掘報告.pdf
白沙宋墓_宿白.pdf
《西安東漢墓》掃描部分.zip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楊寬.pdf
什邡城關戰國秦漢墓地.pdf
秦始皇陵二號兵馬俑坑發掘報告 第1分冊.pdf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 2000.pdf
平洋墓葬.pdf
平頂山應國墓地 Ⅰ 上下.pdf
南陽鎮平程庄墓地.pdf
南陽豐泰墓地.pdf
馬家塬墓地金屬製品技術研究 兼論戰國時期西北地區文化交流.pdf
Ⅵ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陳鼓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ObhtNG_pG9pQCFOafzKIPg
書名:黃帝四經今注今譯
作者:陳鼓應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16-4-12
頁數:441
內容簡介:
帛書《黃帝四經》是研究先秦黃老道家的重要文獻,本書給與了詳盡的解釋。全書四大篇,分述《黃帝四經》的四大部分。每篇下列解題,每小節下列內容提要,每小段由原文、注釋、今譯、闡述組成。書末附「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校定釋文」,據此讀者可以更具體、更明確地了解四經的文義和思想底蘊,從而對先秦道家發展的脈絡關系有新的認識,對先秦各學派之間的流脈關系有新的了解。
作者簡介:
陳鼓應,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長汀人。台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畢業。歷任台灣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研究員,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刊。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尼采新論》、《存在主義》、《莊子哲學》、《老子注釋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黃帝四經今注今譯》、《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詮釋》及《耶穌畫像》等書。
Ⅶ 求關於古墓發掘的紀實資料
一,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
古墓、珠寶、古屍、陪葬 ,神秘的面紗背後是璀璨的古代文明。。。。。。
1、《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
本書真實地再現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個兵馬俑發現,發
掘的詳細經過。。。。。。
2、《尋找北京人:「北京人」頭蓋骨失蹤之謎》
1929年,北京周口店發掘出來的「中國北京猿人」轟動了當時的世界,被譽為「整個地球人類的震撼!」然而。。。。。。
3、《嶺南震撼:南越王墓發現之謎》
本書用紀實文學的形式,敘述了南越王墓發現、發掘那曲折而動人的經過,也充分展現了南越王國風起雲涌、大喜大悲的歷史畫面。
4、《日暮東陵:清東陵地宮珍寶被盜之謎》
1928年7月,流氓軍閥孫殿英率部,以剿匪及軍事演習為名,荷槍實彈進入東陵,用七天七夜的時間,打開乾隆、慈禧兩座地宮,劈棺拋屍,將價值連城的曠世珍寶洗劫一空,釀成了中外文明史上驚天動地的大案。 。。。。。。
5、《風雪定陵:地下玄宮洞開之謎》
這是一部全景式、多側面反映新中國以科學考古手段發掘第一座帝王墓葬--明定陵的長篇紀實文學。
6、《萬世法門:法門寺地宮佛骨再世之謎(修訂本)》
位於陝西扶風縣的千年古剎法門寺寶塔,在一個風雨之夜突然崩塌,考古人員無意間在塔下發現了秘密玄宮,這便是埋葬著釋迦牟尼佛指舍利和大唐帝國無數珍寶並已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法門寺地宮。本書從不同側面,披露這座迷宮的發現、發掘經過,以及佛祖真身舍利東來中國的秘密過程,為中國歷史及世界佛教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空間。
二,《天國的靈光:佛像》
本書是走進珍寶世界系列圖中的一冊,全書以大量精美的照片介紹了漢、十六國時期至元、明、清代2000多年間的豐富多彩,造型各異的佛像,每件佛像均有詳細的文字介紹及多篇局部放大照片,便對讀者的欣賞。全書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既具收藏性又具有知識性及鑒欣賞性,是文物愛好者的重要參考工具書。
三,《唐李憲墓發掘報告(精)》
本書是關於李憲夫婦葬墓的發掘報告。本書記錄了該墓的墓葬形制、葬具、墓內裝飾壁畫以及種類繁多的隨葬品,其中有陶瓷器、銅、銀、玉、玻璃料器等媽媽,這些都為唐代的社會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四,《徐州獅子山楚王陵--中國重大考古發掘記》
序 我們的心願引子壹 漢兵馬俑坑的發現貳 發掘清理兵馬俑叄 尋找兵馬俑陪葬坑的主墓肆 陵墓的初探、試掘到正式批准發掘伍 內外墓道發掘告捷陸 會戰主墓室柒 清理的珍貴文物捌 解答楚王陵墓的兩個問題後記
五,《中國(世界)歷史未解之謎》&《中國(世界)考古未解之謎》
六,《帝國的輝煌》
本書是關於秦始皇兵馬俑及秦文化的考古科普圖書。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本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大眾介紹了秦國歷史以及秦所創造的
七,《定格歷史(隱藏於古墓中的奧秘)》
八,《滿城漢墓--中國重大考古發掘記》
滿城漢墓的發現,揭示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為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劉勝墓全長約52米,最寬處約38米,最高處約7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後室組成,竇綰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相同。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余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
九,《走進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記》
繼發現震驚世界的三星堆遺址之後本書紀之初,在成都平原又傳來了令人再次震驚的考古大發現:一個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蜀國邑遺址,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駭然現世……考古工作者將此遺址命名為「金沙村遺址」。
本書作者親自參與了金沙村遺址的發掘工作,他們以如花的妙筆,將田野考古和豐富的知識以及科學求實的態度融為一體,撰寫了這本書。 作者將帶你一起穿越數千年時光隧道,走進古蜀都金沙村,去體會古蜀人的社會生活
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
本書集中展示了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問世30餘年來的研究成果。
十一,《西藏考古與藝術》
找尋失落的文化——西部西藏前佛教時期重要考古遺跡調查報告(1992-2002)札達盆地岩畫的發現及對西藏岩畫的幾點認識丁冬:西藏西部一處前佛教時期居住遺址的發?? 西藏西部陶器製作工藝的觀察和初步研究 De-ga g.yu-tshal(榆林窟)之會盟寺的比定圖像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松贊干布塑像的再觀察
十二,《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考古大發現》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俗稱「北京人」)遺址發掘與研究,是世界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0世紀中國考古學重大事件之一。此遺址被列入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中國境內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眼前的這本小冊子,作者盡力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發現與研究這一段牽涉眾多學科和專業性很強的歷史,融會了國內外相關的重要考古發現,寫成一本雅俗共賞的書
十三,《考古人類學隨筆--張光直作品系列--張光直作品系列》
這是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的隨筆集,收錄其80及90年代所寫書序、講演稿、報刊文字及訪談記錄。內容涉及考古人類學研究理論與發展,學者介紹,學界軼聞掌故、考古時事及對學術的前瞻。以隨筆的形式,讀者不僅可了解張光直學術上的直知灼見,於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位詼諧、寬容、樂觀、熱富有社會使命感的尊長。這是「張光直作品系列」中的一本。
十四,《秦公帝王陵》
本書是一部全面研究秦公、秦王和秦帝陵墓的專著。作者通過實地考察,獲取了充足、完備、翔實的一手資料,詳細介紹了秦陵四大陵區即西垂陵區、雍城陵區、櫟陽陵區和咸陽陵區的陵墓、陵園、陵寢建築、陪葬墓、陪葬坑等情況。特別是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秦始皇陵,其規模之大在世界帝王陵中也屬罕見。秦始皇皇陵的考古發現,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佔有特殊重要地位,成為世界認識中國古代燦爛輝煌文明的重要窗口。
十五,《趣味考古》
本書包括趣探事源,趣談考古,趣覓古跡,趣話文物幾個篇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考古文化的歷史演變與發展,探究了考古中的來龍去脈之謎。
十六,《考古的故事:中國卷·彩圖版》
本書作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叢書的一種,力圖通過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中國考古。編者在參考大量歷史文獻、考古資料並結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考古者、考古過程、考古等多種角度來探索中國古代文明,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真切感受到考古探索過程中難以言表的身心體驗。
十七,世界偉大考古紀實系列報導
1:眾神的宮殿
作者:理查德·艾爾曼
1999年3月3日,人類考古史上最重大的一次發現正通過衛星向全球現場直播……著名預言家凱西在上個世紀曾說,20世紀末,人們將開啟獅身人面像隱藏了數千年的「檔案館」,以揭開人類起源與智慧之謎。而埃及古老的諺語則告知我們:每當世紀交替之時,神秘的金字塔或通往遠古的墓道就會被發現,從而找到一段人類失去的歷史。
2:廢墟的真相
作者:呂貝克·斯特夫
你即將看到:考古史上最為動人心弦的篇章——14個失落的城市在百餘年間相繼被發現,它們無疑是人類文明的最早胚胎,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的黎明時期。14個城市,14個撲朔迷離的故事,每一次發現都是考古史上最為動人心弦的一章,它們共同奏響了史前文明的輓歌。本書幾乎囊括了自考古學誕生以來所有偉大的考古發現,可以說是一把打開遠古、通向未來的鑰匙……
3:水晶頭骨之迷
作者:凱瑞·路易斯·托馬斯
克利斯·馬頓
美洲土著人世代流傳著一個故事:祖先留下了十三個水晶頭骨,當地球文明達到極致時,它們會重新出現,並揭示出人類過去和末來的秘密……
九十年代,英國的兩個電視製片人果然在中美叢林的古廟廢墟中,找到了一個精美絕倫的水晶頭骨,他們追蹤調查,終於發現十三個水晶頭骨已全部現世,每一個頭骨都來歷不凡且具有不可理喻的一些靈異表現。 這一發現和金字塔上的獅身人面像一樣神秘莫測,引起全球考古學界的一場激烈論戰……
本書是關於這一發現探索過程的真實全紀錄,作者攝制的同名電視紀錄片已在英國BBC及歐美各大電視網播映,引起舉世矚目。
4:破譯聖經
作者:蘇拉米·莫萊
從《創世紀》到《啟示錄》,籠罩著令人炫目的神秘光環,上帝從天國來到人間,又從人間回到天國,在這一過程中,他不僅將天國的幻象多次投印到人間的大地上,而且還將其深深地投印在地球先民的腦海里,成為人類文明的集體記憶:從「大西洲」到「太平洲」;從《神秘埃及》到巴比倫泥版;從漫天烈火的所多瑪到驚天動地的通古斯;從密咒遍布的帕姆帕沙漠到叢林深處的卓爾金星……
在這本書中,穿過歷史的迷瘴,我們將通過《聖經》與那些上帝的羔羊進行對話,從亞當到基督,從但丁到諾查丹瑪斯……他們將講述天國的神聖,他們還將述說天國的神秘。
5:人是太空人的後代
作者:葛瑞姆·漢卡克
人類的起源的說法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葛瑞姆·漢卡克以他自己的角度和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 並寫了人是太空人的後代此書, 從中以他自己的帶有一些超意識的眼光去探討了這個問題, 您不妨在讀了此書之後, 與作者一起去回味這份獨特的滋味!
Ⅷ 衛青先死還是平陽公主先死
平陽公主早死。
引自
http://..com/question/7241739.html
http://cache..com/c?word=%D4%AA%3B%B7%E2%C8%FD%3B%C4%EA%2C%B9%AB%D4%AA%3B%C7%B0%3B108%3B%C4%EA%2C%CE%C0%3B%C7%E0%3B%B2%A1%CA%C5%2C%DA%D6%3B%B3%A4%3B%C6%BD%3B%C1%D2%3B%BA%EE%2C%D3%EB%3B%C6%BD%D1%F4%3B%B9%AB%D6%F7%3B%BA%CF%D4%E1%2C%C6%F0%3B%DA%A3%3B%CF%F3%3B%C2%AE%C9%BD%2C%D2%D4%3B%BC%CD%C4%EE&url=http%3A//dlib%2Emfounder%2Ecom/Books/172/ts172045%2Epdf&b=0&a=9&user=
漠北戰役以後,西漢以戰馬損失過多,又以當時正從事於消滅東南,西
南割據勢力,不能兼顧,不久霍去病死,"於是漢久不北擊胡".匈奴也因
疲敝而數使使於漢,"將辭甘言求請和親".漢匈之間暫時相安無事.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衛青病逝,謚長平烈侯,與平陽公主合葬①,
起冢象廬山,以紀念其破匈奴之功.
衛青有三子,皆以衛青戰功封侯.武帝末年,迷信巫蠱,懷疑有人詛咒
他,派人搜捕巫蠱,公卿王侯因此被殺者甚多,衛皇後兩女及衛伉皆被殺.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衛皇後和太子都因巫蠱受害,衛氏全家亦遭到滅
① 衛青尊貴之後,平陽公主改嫁於他,但早死,故衛青死後與其合葬.
族之禍.
Ⅸ 《老子疏解》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老子疏解》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oxq_jQoijp2GcAyxKJQDw
Ⅹ 《圍觀考古現場項木咄》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圍觀考古現場項木咄》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x0lDqHGNFOTwAUJ_LI3Q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