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CP/IP詳解卷1:協議》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TCP/IP詳解 卷1:協議》([美國] W·Richard Stevens)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cD1DPld0vPtT7cUfY3Y2gg
書名:TCP/IP詳解 卷1:協議
作者:[美國] W·Richard Stevens
譯者:范建華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4-1
頁數:423
內容簡介:
《TCP/IP詳解卷1:協議》是一本完整而詳細的TCP/IP協議指南。描述了屬於每一層的各個協議以及它們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統中運行。作者W.Richard Stevens用Lawrence Berkeley實驗室的tcpmp程序來捕獲不同操作系統和TCP/IP實現之間傳輸的不同分組。對tcpmp輸出的研究可以幫助理解不同協議如何工作。 《TCP/IP詳解卷1:協議》適合作為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網路的教材和教師參考書。也適用於研究網路的技術人員。
作者簡介:
W.Richard Stevens,國際知名的UNIX和網路專家,備受贊譽的技術作家。他1951年2月5日出生於尚比亞,後隨父母回到美國。中學時就讀於弗吉尼亞菲什伯恩軍事學校,1973年獲得密歇根大學航空和航天工程學士學位。1975年至1982年,他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基特峰國家天文台從事計算機編程工作,業余時間喜愛飛行運動,做過兼職飛行教練。這期間他分別在1978年和1982年獲得亞利桑那大學系統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後他去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健康系統國際公司任主管計算機服務的副總裁。1990年他回到圖森,從事專業技術寫作和咨詢工作。寫下了多種經典的傳世之作,包括《TCP/IP詳解》(三卷)、《UNlX環境高級編程》和《UNI×網路編程》(兩卷)。Stevens於1999年9月1日去世,年僅48歲。2000年他被國際權威機構USENIX追授「終身成就獎」。
『貳』 《圖解TCP/IP(第5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圖解TCP/IP(第5版)》([日]竹下隆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7QMYkPIjUs-5uWzu4--pYQ
書名:圖解TCP/IP(第5版)
作者:[日]竹下隆史
譯者:烏尼日其其格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7-1
頁數:312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網路管理技術書籍,旨在讓廣大讀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識、掌握TCP/IP的基本技能。
書中講解了網路基礎知識、TCP/IP基礎知識、數據鏈路、IP協議、IP協議相關技術、TCP與UDP、路由協議、應用協議、網路安全等內容,引導讀者了解和掌握TCP/IP,營造一個安全的、使用放心的網路環境。
本書適合計算機網路的開發、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竹下隆史,Net One Systems公司資深網路工程師。
村山公保,倉敷藝術科學大學產業科學技術學院信息學系教授。
荒井透,1958年生人。 Net One Systems公司資深網路工程師。
苅田幸雄,高能加速器研究所、計算科學中心研究員。
譯者簡介:
烏尼日其其格,Oracle資深中間件技術專家、資深技術顧問。精於問題診斷處理、擅長解決大型核心系統的性能故障,並擁有多項Oracle官方認證資質。
『叄』 TCP/IP協議是什麼
TCP/IP協議(又名:網路通訊協議)即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是一個網路通信模型,以及一整個網路傳輸協議家族。這一模型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也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由網路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 其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聯網設備規定一個地址。
為了減少網路設計的復雜性,大多數網路都採用分層結構。對於不同的網路,層的數量、名字、內容和功能都不盡相同。在相同的網路中,一台機器上的第N層與另一台機器上的第N層可利用第N層協議進行通信,協議基本上是雙方關於如何進行通信所達成的一致。
不同機器中包含的對應層的實體叫做對等進程。在對等進程利用協議進行通信時,實際上並不是直接將數據從一台機器的第N層傳送到另一台機器的第N層,而是每一層都把數據連同該層的控制信息打包交給它的下一層,它的下一層把這些內容看做數據,再加上它這一層的控制信息一起交給更下一層,依此類推,直到最下層。最下層是物理介質,它進行實際的通信。相鄰層之間有介面,介面定義下層向上層提供的原語操作和服務。相鄰層之間要交換信息,對等介面必須有一致同意的規則。層和協議的集合被稱為網路體系結構。
每一層中的活動元素通常稱為實體,實體既可以是軟體實體,也可以是硬體實體。第N層實體實現的服務被第N+1層所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第N層稱為服務提供者,第N+1層稱為服務用戶。
服務是在服務接入點提供給上層使用的。服務可分為面向連接的服務和面向無連接的服務,它在形式上是由一組原語來描述的。這些原語可供訪問該服務的用戶及其他實體使用。
TCP是面向連接的通信協議,通過三次握手建立連接,通訊完成時要拆除連接,由於TCP是面向連接的所以只能用於端到端的通訊。
TCP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數據流服務,採用「帶重傳的肯定確認」技術來實現傳輸的可靠性。TCP還採用一種稱為「滑動窗口」的方式進行流量控制,所謂窗口實際表示接收能力,用以限制發送方的發送速度。
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麼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並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TCP數據包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
TCP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後到接收方。
面向連接的服務(例如 Telnet、 FTP、 rlogin、 X Windows和 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發送和接收 域名資料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信息。
『肆』 TCP/IP協議詳解
這部分簡要介紹一下TCP/IP的內部結構,為討論與互聯網有關的安全問題打下基礎。TCP/IP協議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信道和底層協議(例如T1和X.25、乙太網以及RS-232串列介面)之上。確切地說,TCP/IP協議是一組包括TCP協議和IP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協議和其他一些協議的協議組。
TCP/IP整體構架概述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並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並接收。
互連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網路介面層:對實際的網路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TCP/IP中的協議
以下簡單介紹TCP/IP中的協議都具備什麼樣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網際協議IP是TCP/IP的心臟,也是網路層中最重要的協議。
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路介面層例如乙太網設備驅動程序)發來的數據包,並把該數據包發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數據包傳送到更低層。IP數據包是不可靠的,因為IP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確認數據包是按順序發送的或者沒有被破壞。IP數據包中含有發送它的主機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機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層的TCP和UDP服務在接收數據包時,通常假設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這樣說,IP地址形成了許多服務的認證基礎,這些服務相信數據包是從一個有效的主機發送來的。IP確認包含一個選項,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來指定一條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間的直接路徑。對於一些TCP和UDP的服務來說,使用了該選項的IP包好象是從路徑上的最後一個系統傳遞過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它的真實地點。這個選項是為了測試而存在的,說明了它可以被用來欺騙系統來進行平常是被禁止的連接。那麼,許多依靠IP源地址做確認的服務將產生問題並且會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麼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並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TCP數據包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
TCP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後到接收方。
面向連接的服務(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發送和接收域名資料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信息。
3.UDP
UDP與TCP位於同一層,但對於數據包的順序錯誤或重發。因此,UDP不被應用於那些使用虛電路的面向連接的服務,UDP主要用於那些面向查詢---應答的服務,例如NFS。相對於FTP或Telnet,這些服務需要交換的信息量較小。使用UDP的服務包括NTP(網落時間協議)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騙UDP包比欺騙TCP包更容易,因為UDP沒有建立初始化連接(也可以稱為握手)(因為在兩個系統間沒有虛電路),也就是說,與UDP相關的服務面臨著更大的危險。
4.ICMP
ICMP與IP位於同一層,它被用來傳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來提供有關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徑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機通向其他系統的更准確的路徑,而『Unreachable』信息則指出路徑有問題。另外,如果路徑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連接『體面地』終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於ICMP的服務。
5. TCP和UDP的埠結構
TCP和UDP服務通常有一個客戶/伺服器的關系,例如,一個Telnet服務進程開始在系統上處於空閑狀態,等待著連接。用戶使用Telnet客戶程序與服務進程建立一個連接。客戶程序向服務進程寫入信息,服務進程讀出信息並發出響應,客戶程序讀出響應並向用戶報告。因而,這個連接是雙工的,可以用來進行讀寫。
兩個系統間的多重Telnet連接是如何相互確認並協調一致呢?TCP或UDP連接唯一地使用每個信息中的如下四項進行確認:
源IP地址 發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接收包的IP地址。
源埠 源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目的埠 目的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埠是一個軟體結構,被客戶程序或服務進程用來發送和接收信息。一個埠對應一個16比特的數。服務進程通常使用一個固定的埠,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這些埠號是『廣為人知』的,因為在建立與特定的主機或服務的連接時,需要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進行通訊。
『伍』 什麼是TCPIP協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又名網路通訊協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由網路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協議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聯網設備規定一個地址。
『陸』 簡述tcpip協議模型
摘要 目前使用的互聯網大都是基於TCP/IP協議棧的,TCP/IP參考模型包含四層結構:
『柒』 tcp/ip協議詳解!!
TCP/I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叫網路通訊協議,這個協議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
TCP/IP是網路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協議。雖然從名字上看TCP/IP包括兩個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但TCP/IP實際上是一組協議,它包括上百個各種功能的協議,如: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而TCP協議和IP協議是保證數據完整傳輸的兩個基本的重要協議。通常說TCP/IP是Internet協議族,而不單單是TCP和IP。
TCP/IP是用於計算機通信的一組協議,我們通常稱它為TCP/IP協議族。它是70年代中期美國國防部為其ARPANET廣域網開發的網路體系結構和協議標准,以它為基礎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網路,正因為INTERNET的廣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實上的標准。
之所以說TCP/IP是一個協議族,是因為TCP/IP協議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許多協議,這些協議一起稱為TCP/IP協議。以下我們對協議族中一些常用協議英文名: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
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聯網控制信息協議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
從協議分層模型方面來講,TCP/IP由四個層次組成:網路介面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其中:
網路介面層
這是TCP/IP軟體的最低層,負責接收IP數據報並通過網路發送之,或者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出IP數據報,交給IP層。
網路層 負責相鄰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一、處理來自傳輸層的分組發送請求,收到請求後,將分組裝入IP數據報,填充報頭,選擇去往信宿機的路徑,然後將數據報發往適當的網路介面。
二、處理輸入數據報:首先檢查其合法性,然後進行尋徑--假如該數據報已到達信宿機,則去掉報頭,將剩下部分交給適當的傳輸協議;假如該數據報尚未到達信宿,則轉發該數據報。
三、處理路徑、流控、擁塞等問題。
傳輸層
提供應用程序間的通信。其功能包括:
一、格式化信息流;
二、提供可靠傳輸。為實現後者,傳輸層協議規定接收端必須發回確認,並且假如分組丟失,必須重新發送。
應用層
向用戶提供一組常用的應用程序,比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訪問、遠程登錄等。遠程登錄TELNET使用TELNET協議提供在網路其它主機上注冊的介面。TELNET會話提供了基於字元的虛擬終端。文件傳輸訪問FTP使用FTP協議來提供網路內機器間的文件拷貝功能。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相對於OSI七層協議參考模型,TCP/IP協議是如何實現網路模型的。
OSI中的層 功能 TCP/IP協議族
應用層 文件傳輸,電子郵件,文件服務,虛擬終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層 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數據加密 沒有協議
會話層 解除或建立與別的接點的聯系 沒有協議
傳輸層 提供端對端的介面 TCP,UDP
網路層 為數據包選擇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數據鏈路層 傳輸有地址的幀以及錯誤檢測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層 以二進制數據形式在物理媒體上傳輸數據 ISO2110,IEEE802。IEEE802.2
數據鏈路層包括了硬體介面和協議ARP,RARP,這兩個協議主要是用來建立送到物理層上的信息和接收從物理層上傳來的信息;
網路層中的協議主要有IP,ICMP,IGMP等,由於它包含了IP協議模塊,所以它是所有基於TCP/IP協議網路的核心。在網路層中,IP模塊完成大部分功能。ICMP和IGMP以及其他支持IP的協議幫助IP完成特定的任務,如傳輸差錯控制信息以及主機/路由器之間的控制電文等。網路層掌管著網路中主機間的信息傳輸。
傳輸層上的主要協議是TCP和UDP。正如網路層控制著主機之間的數據傳遞,傳輸層控制著那些將要進入網路層的數據。兩個協議就是它管理這些數據的兩種方式:TCP是一個基於連接的協議(還記得我們在網路基礎中講到的關於面向連接的服務和面向無連接服務的概念嗎?忘了的話,去看看);UDP則是面向無連接服務的管理方式的協議。
應用層位於協議棧的頂端,它的主�撾窬褪怯τ昧恕I廈嫻男�櫚比灰彩俏�蘇廡┯τ枚�杓頻模�嚀逅道匆恍┏S玫男�楣δ莧縵攏?br />
Telnet:提供遠程登錄(終端模擬)服務,好像比較古老的BBS就是用的這個登陸。
FTP :提供應用級的文件傳輸服務,說的簡單明了點就是遠程文件訪問等等服務;
SMTP:不用說拉,天天用到的電子郵件協議。
TFTP:提供小而簡單的文件傳輸服務,實際上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是對FTP的一種替換(在文件特別小並且僅有傳輸需求的時候)。
SNT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看名字就不用說什麼含義了吧。
DNS:域名解析服務,也就是如何將域名映射城IP地址的協議。
HTTP:不知道各位對這個協議熟不熟悉啊?這是超文本傳輸協議,你之所以現在能看到網上的圖片,動畫,音頻,等等,都是仰仗這個協議在起作用啊!
什麼是TCP/IP協議,劃為幾層,各有什麼功能?
TCP/IP協議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異的子協議。為此我們也利用上文所述的分層的方式來剖析它的結構。TCP/IP層次模型共分為四層: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
TCP/IP網路協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間網協議)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協議,它的流行與Internet的迅猛發展密切相關—TCP/IP最初是為互聯網的原型ARPANET所設計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實用、能應用於多種網路上的協議,事實證明TCP/IP做到了這一點,它使網路互聯變得容易起來,並且使越來越多的網路加入其中,成為Internet的事實標准。
* 應用層—應用層是所有用戶所面向的應用程序的統稱。ICP/IP協議族在這一層面有著很多協議來支持不同的應用,許多大家所熟悉的基於Internet的應用的實現就離不開這些協議。如我們進行萬維網(WWW)訪問用到了HTTP協議、文件傳輸用FTP協議、電子郵件發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協議、 遠程登錄用Telnet協議等等,都是屬於TCP/IP應用層的;就用戶而言,看到的是由一個個軟體所構築的大多為圖形化的操作界面,而實際後台運行的便是上述協議。
* 傳輸層—這一層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應用程序間的通信,TCP/IP協議族在這一層的協議有TCP和UDP。
* 網路層—是TCP/IP協議族中非常關鍵的一層,主要定義了IP地址格式,從而能夠使得不同應用類型的數據在Internet上通暢地傳輸,IP協議就是一個網路層協議。
* 網路介面層—這是TCP/IP軟體的最低層,負責接收IP數據包並通過網路發送之,或者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出IP數據報,交給IP層。
1.TCP/UDP協議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屬於傳輸層協議。其中TCP提供IP環境下的數據可靠傳輸,它提供的服務包括數據流傳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雙工操作和多路復用。通過面向連接、端到端和可靠的數據包發送。通俗說,它是事先為所發送的數據開辟出連接好的通道,然後再進行數據發送;而UDP則不為IP提供可靠性、流控或差錯恢復功能。一般來說,TCP對應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應用,而UDP對應的則是可靠性要求低、傳輸經濟的應用。TCP支持的應用協議主要有:Telnet、FTP、SMTP等;UDP支持的應用層協議主要有:NFS(網路文件系統)、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DNS(主域名稱系統)、TFTP(通用文件傳輸協議)等。
IP協議的定義、IP地址的分類及特點
什麼是IP協議,IP地址如何表示,分為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為了便於定址和層次化地構造網路,IP地址被分為A、B、C、D、E五類,商業應用中只用到A、B、C三類。
IP協議(Internet Protocol)又稱互聯網協議,是支持網間互連的數據報協議,它與TC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一起構成了TCP/IP協議族的核心。它提供網間連接的完善功能, 包括IP數據報規定互連網路范圍內的IP地址格式。
Internet 上,為了實現連接到互聯網上的結點之間的通信,必須為每個結點(入網的計算機)分配一個地址,並且應當保證這個地址是全網唯一的,這便是IP地址。
目前的IP地址(IPv4:IP第4版本)由32個二進制位表示,每8位二進制數為一個整數,中間由小數點間隔,如159.226.41.98,整個IP地址空間有4組8位二進制數,由表示主機所在的網路的地址(類似部隊的編號)以及主機在該網路中的標識(如同士兵在該部隊的編號)共同組成。
為了便於定址和層次化的構造網路,IP地址被分為A、B、C、D、E五類,商業應用中只用到A、B、C三類。
* A類地址:A類地址的網路標識由第一組8位二進制數表示,網路中的主機標識佔3組8位二進制數,A類地址的特點是網路標識的第一位二進制數取值必須為"0"。不難算出,A類地址允許有126個網段,每個網路大約允許有1670萬台主機,通常分配給擁有大量主機的網路(如主幹網)。
* B類地址:B類地址的網路標識由前兩組8位二進制數表示,網路中的主機標識占兩組8位二進制數,B類地址的特點是網路標識的前兩位二進制數取值必須為"10"。B類地址允許有16384個網段,每個網路允許有65533台主機,適用於結點比較多的網路(如區域網)。
* C類地址:C類地址的網路標識由前3組8位二進制數表示,網路中主機標識佔1組8位二進制數,C類地址的特點是網路標識的前3位二進制數取值必須為"110"。具有C類地址的網路允許有254台主機,適用於結點比較少的網路(如校園網)。
為了便於記憶,通常習慣採用4個十進制數來表示一個IP地址,十進制數之間採用句點"."予以分隔。這種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稱為點分十進製法。如以這種方式表示,A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0.0.1-127.255.255.254;B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28.1.0.1-191.255.255.254;C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92.0.1.1-223.255.255.254。
由於網路地址緊張、主機地址相對過剩,採取子網掩碼的方式來指定網段號。
TCP/IP協議與低層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無關,這也是TCP/IP的重要特點。正因為如此 ,它能廣泛地支持由低兩層協議構成的物理網路結構。目前已使用TCP/IP連接成洲際網、全國網與跨地區網
『捌』 哪個高人有TCPIP協議詳解卷二:實現(中文版)的電子文檔啊
http://58.251.57.206/down?cid=&t=3&fmt=-
或者
http://58.251.57.206/down?cid=&t=2&fmt=-
1-3卷:http://58.251.57.206/down?cid=&t=3&fmt=-
用迅雷下載
『玖』 網路傳輸協議的TCP/IP詳解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文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路協議)協議, 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是一種網路通信協議,它規范了網路上的所有通信設備,尤其是一個主機與另一個主機之間的數據往來格式以及傳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礎協議,也是一種電腦數據打包和定址的標准方法。在數據傳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有兩個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傳遞的信息被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個TCP信封,並在該信封面上記錄有分段號的信息,再將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發送上網。在接受端,一個TCP軟體包收集信封,抽出數據,按發送前的順序還原,並加以校驗,若發現差錯,TCP將會要求重發。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幾乎可以無差錯地傳送數據。 對普通用戶來說,並不需要了解網路協議的整個結構,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與世界各地進行網路通信。 WAPI是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的英文縮寫。 它像紅外線、藍牙、GPRS、CDMA1X等協議一樣,是無線傳輸協議的一種,只不過跟它們不同的是它是無線區域網(WLAN)中的一種傳輸協議而已,它與現行的802.11B傳輸協議比較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