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書章句集注的所引經注
先秦:《呂氏春秋》
東漢:馬融 注《論語》 ;鄭玄訓詁;王充《論衡》;高誘《孟子集注》;許慎《說文解字》
魏:何晏 注《論語》
北宋:邢昺 疏《論語》;程頤程顥《經說》;尹淳《論語解》;謝良佐《論語說》;侯仲良《論語說》;楊時《三經義辯》 ;游酢《論孟雜解》、《中庸義》;呂大臨《四書注》;張敬夫之言;胡安國之言等
⑵ 《四書章句集注線裝本》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H7bD6ASnkjWNmasBC69rUA
書名:四書章句集注
作者:朱熹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3-9-1
頁數:254
⑶ 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的譯文
四書章句集注的作者是朱熹。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准。
內容簡介
《四書章句集注》是四書的重要的注本,其內容分為《大學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論語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
朱熹首次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認為《大學》中「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而由「子思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四者上下連貫傳承而為一體。
《大學》、《中庸》中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中的注釋集合了眾人說法,稱為「集注」。後人合稱其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jGFs3T0X38z_XeNuWZFdzw
⑷ 四書章句集注的作品鑒賞
朱熹注釋四書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對道傳不能承繼、道德淪喪、教化不行的社會文化現象十分不滿。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使得「聖經賢傳之旨,燦然復明於世」,就必須行其「政教」。而《四書章句集注》正是這種「政教」的範本。它在文化上所取得的成果最主要的有三個方面。
一、思維模式的整體性
《四書章句集注》以「理」為中心,展現了「理」與儒家經典中的范疇體系的聯系,並以此界定了這個范疇體系中的重要范疇,如天、人、性、道、心等。從而實現了「天人合一」、「心理合一」、「心性合一」。朱熹指出:「自古聖賢相傳,只是理會一個心,心只是一個性,性只是有個仁義禮智。」此三種合一說,為朱熹貫通「四書」,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論基礎,也反映了朱熹思維模式的整體性。可以說,他在更為寬廣的范圍上重新建構了儒學體系。《四書章句集注》之所以能成為「政教」的範本,與朱熹使之進一步體系化是分不開的。
二、道德理性與道德實踐的高度結合
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宇宙本體和道德本體,純粹理性和實踐理性是完全統一的。其道德理性的至高性與道德實踐的自覺性,實現了有機的結合。朱熹藉助「理一分殊」這個思辨之網,完成了道德理性的絕對化、本體化。他說:「天即理也。」天理流行,大化不息,生人生物,各有其理。而「性即理也」。如此,人便可以通過繼善成性,擺脫「人心」,實現「道心」。人如果實現了「道心」,那麼就自然完成了道德的本體,原來這就是天理。「道心」是道德理性,是自覺追求的道德精神。這種追求道德精神的自覺程度,決定著以寫實為內容的實踐理性。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道中庸而極高明,致廣大而盡精微,尊德性而問道學。從現實性而言,如此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完全和諧,如此才能實現人生的最高真理和人生的真正價值。總之,道德理性與道德實踐的高度結合,推進了古典式的人文理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進一步增強了儒學經典的教化作用。
三、道德教育的整治化
《四書章句集注》自始至終貫穿了「明人倫」的宗旨。所謂「明人倫」,就是維護統治秩序,以實現政治上的安定。他多次勸告封建統治者應當注意「正心術以立綱紀」的治國大計,以「正心誠意」為定國安邦的大本。由此可見,其道德教育的政治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實際上,也正是因為《四書集注》具有非常明確的政治目的,所以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封建統治者的重視,使之成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現象。
綜上所述, 《四書章句集注》集中反映了朱熹對儒家經典的高度重視,充分表現了他的文化觀。一代又一代的傳統士人受其深深影響,他們的理想、信念、志趣和心態,都與這部書聯系在一起。
⑸ 《四書章句集注線裝本》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OSnC0_PI7-ZooXIpXJ2acw
書名:四書章句集注
作者:朱熹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3-9-1
頁數:254
⑹ 《四書章句集注》的主要成就和影響
《四書章句集注》是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與「五經」於一體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學的名著,是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經典著作,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上承經典,下啟群學,金科玉律,代代傳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不可低估。
《四書集注》被歷代封建統治者所推崇。南宋寧宗嘉定五年(1212年),把《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學官,作為法定的教科書。理宗於寶慶三年(1227年)下詔盛贊《四書集注》「有補治道」。宋以後,元、明、清三朝都以《四書集注》為學官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准答案。理學成為官方哲學,占據著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而《四書集注》作為理學的重要著作,也被統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為真理的高度,對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思想產生了深遠、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