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電子學的介紹
微電子學(Microelectronics)是電子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主要是研究電子或離子在固體材料中的運動規律及其應用,並利用它實現信號處理功能的學科。它以實現電路和系統的集成為目的的。微電子學中實現的電路和系統又成為集成電路和集成系統,是微小化的;在微電子學中的空間尺寸通常是以微米(μm,1μm=10 − 6m)和納米(nm,1nm=10 − 9m)為單位的。
『貳』 微電子學主要是涉及什麼知識
微電子學是研究在固體(主要是半導體)材料上構成的微小型化電路、電路及系統的電子學分支。
作為電子學的分支學科,它主要研究電子或離子在固體材料中的運動規律及其應用,並利用它實現信號處理功能的科學,以實現電路的系統和集成為目的,實用性強。微電子學又是信息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在這一領域上,微電子學是研究並實現信息獲取、傳輸、存儲、處理和輸出的科學,是研究信息載體的科學,構成了信息科學的基石,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信息技術的發展。微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產業規模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
微電子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邊緣學科,其中包括了半導體器件物理、集成電路工藝和集成電路及系統的設計、測試等多方面的內容;涉及了電磁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材料科學、電子線路、信號處理、計算機輔助設計、測試和加工、圖論、化學等多個領域。
微電子學是一門發展極為迅速的學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是微電子學發展的方向。信息技術發展的方向是多媒體(智能化)、網路化和個體化。要求系統獲取和存儲海量的多媒體信息、以極高速度精確可靠的處理和傳輸這些信息並及時地把有用信息顯示出來或用於控制。所有這些都只能依賴於微電子技術的支撐才能成為現實。超高容量、超小型、超高速、超高頻、超低功耗是信息技術無止境追求的目標,是微電子技術迅速發展的動力。
微電子學滲透性強,其他學科結合產生出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學科。微機電系統、生物晶元就是這方面的代表,是發展起來的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技術。
『叄』 微電子學、及其課程體系的基本組成是什麼
微電子學大體有兩大方向:電路設計 和 微電子器件及工藝研究(研究生才分這種方向)
前者分為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和 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模擬主要是藉助於Cadence等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對電路進行計算模擬,需要一些經驗,現代的CPU主要是數字電路,模擬電路部分只佔很小的比例,用來提供基準電壓、調整時鍾相位,及一些數字、模擬信號轉換功能。視覺、聲音識別及處理等等。我不是做這個的,所以對這塊不是特別熟悉。數字主要是用一種硬體設計語言,Verilog HDL進行編程,這部分工作有點偏軟體了,所以在研究生階段,很多做得好的人甚至是從計算機或者軟體專業轉過來的,他們編程能力強,懂一點微電子硬體的知識。
器件工藝主要是面向研究的,畢業後可以出國讀博,做博後;最終去國內、外研究所(包括企業的研究機構)或者高校做研究。這部分工作偏物理,器件研究要用到很多量子力學(因為現在的器件尺寸都很小,22nm或者更小,不能用常規的物理定律來解釋該尺寸下的器件行為,只能用量子力學理論來建立模型進行模擬計算)。工藝研究側偏化學,用化學原理來解釋,預測各種材料的加工過程,及加工行為。
總之電路設計偏工程應用,畢業後好找工作,也可以搞研究,但是由於屬於熱門專業,所以可能沒有搞器件容易出國(好一點的活外國人都自己幹了而且競爭激烈,他們覺得不好的才會留給外國人);器件工藝畢業後只能去研究所或者高校(研究所相對容易,高校就很難),好處是讀博士好畢業,出國好出。以後搞研究時好發文章。
課程體系介紹:
一句話概括就是要學很多物理方面的課程,如果你以後的規劃中用不到物理,這會很浪費時間。課程都很難,不容易拿高分,甚至不容易過。
但如果你理科尤其是物理比較好,即使將來用不上,也不介意學這些。那就沒什麼影響。因為在微電子專業,除了這些,你也可以接觸到一些相對實用的課程,而且學好學壞,學什麼,畢業後掌握什麼能力,主要還看你自己,看你在大學里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或者有些人,畢業後根本就不想搞專業,做技術,這都是可以的。只要自己有規劃,不浪費時間,就可以。生活么,主要是自己能生存,過得開心,沒有說一定要做什麼的。
基礎課:
信息科技類通用基礎課:模擬電路線路、數字電子線路、微機原理、C語言、資料庫等,還可以選一些單片機、通信、數據結構與演算法之類的課程。其實主要看自己,很多知識和通信、計算機專業是相通的,學成什麼樣,往哪方面發展,關鍵靠自己。
比較煩人的要學很多物理:我本科時學過力學(上下冊,分兩學期學)、光學(上下冊,不記得分幾學期了)、熱學(一本)、電磁學(上下冊,分兩學期學,考一次試)、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半導體物理、電介質物理等等應該是還有,一時記不清楚了,這裡面大多數是沒有用的,即使以後你做研究,搞器件研究,也只能用到一小部分。所以如果高中時候就比較討厭物理的同學要慎重啊,不然會很痛苦。
最後是專業課:電路設計:模擬、數字集成電路設計肯定要學,但怎麼個學法, 各個學校不一樣,貌似復旦微電子就比較偏重電路設計,這方面的課學得很多,我們學校就只講了一點,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北大的考研專業課就可以選擇考這個,前提是你研究報器件方向),我們學校還學了一些光電子、光器件什麼的(至少有三門以上的課)。
總之:作為一個過來人,如果你未來的目標是做研究工作(高校、研究所),那麼可以選擇這個;如果本科或者碩士畢業想找工作,進公司,那麼不要選微電子了,同類型的專業里計算機是最好就業的:市面上各大公司:網路、騰訊等數不清的知名企業,幾乎都要大量的開發人員,但微電子,除非也是編程能力強,去應聘開發人員,否則職位少很多,國企、外企、公務員等等,銀行、金融等等,都需要大量學計算機的人。所以從就業機會來講微電子和計算機是沒法比的。
『肆』 微電子學概論 的電子書
電子版的我的比較經典的兩本,一是數字集成電路設計透視,還有一模擬集成電路,沒微電子概論。
『伍』 求南京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的課程
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畢業後可從事無線通信、電視、大規模集成電路、智、能儀器及應用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設計、技術引進和技術開發工作。近年來的畢業生集中在通信系統、高科技開發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金融系統、民航、鐵路及政府和大專院校等。
一、專業綜合介紹
細心的你是否留意到,十年前港台電影中黑幫大佬手裡可以用來砸人的「大哥大」,早已變得如此纖細輕巧、色彩繽紛,並且飛入尋常百姓之手;從前只有數月飛鴻傳書才能聯系的國外親友可以用簡單方便快捷的伊妹兒(E-mail)互致問候、即時聊天,甚至裝上攝像頭開個網路會議!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技術的迅猛發展。如果讓科學家們選出近十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技術,恐怕也是非通信技術莫屬。那麼讓我們來多了解一下這個年輕而又略顯「神奇」的專業吧。
通信技術是以現代的聲、光、電技術為硬體基礎,輔以相應軟體來達到信息交流目的。上個世紀末,多媒體的廣泛推廣、互聯網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通信工程專業的發展,展望這個世紀初期,寬頻技術、光通信也已經嶄露頭角。通信工程專業所研究的內容涵蓋了當今最流行、發展最迅猛的領域。單單這些是否已經使你躍躍欲試了呢?在美國發展速度最快的公司中,像Cisco(思科)、3Com等都是以通信技術作為其發展的主體,Cisco的總裁更是成為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人。這一切是否讓你心動呢?在我國,不光是老牌的IT廠商聯想提供了大量的網路服務,有「巨大中華」之稱的通信產業四大企業(巨龍、大唐、中興、華為)業績也非常驚人,其良好的發展前景、寬松的發展環境、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已成為畢業生們擇業的首選。
通信工程專業跨電子、計算機專業,所修課程兼有兩者的特點,需要較好的數學、物理基礎以及較強的動手應用能力。一些課程,如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等屬於計算機類,另一些,如信號處理、高頻電路、電路原理等屬於電子類,還有本專業基礎的通信原理等課程,所學范圍比較寬。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特別適合那些理解力強、善於分析的同學。專業劃分比較細的時候,本專業可「軟」可「硬」,分別傾向於計算機與電子兩個方向。
當然,本專業確實是絕對的熱門,基本上都是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在眾多高校中,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相當熱,如果考生對自己的實力充分自信,那麼選擇本專業不僅不會讓你失望,在畢業的時候還會覺得分外地驕傲。
由於該行業的發展速度太快,對人才的需求量又相當大,使你非常容易進入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或者在國內享有盛譽的IT企業,並且待遇相當優厚,堪稱「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專業。由於通信產業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續發展,該專業在國外也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因此,出國深造難度相對大一些,不過進入大型跨國公司後出國進修的機會相當多。除各名牌高校外,中科院電子所同樣不失為一個完成研究生學位的好去處。選擇通信工程專業,已經可以同「光明的前途」畫上近似的等號了。這是真正的「朝陽產業」、「知識經濟」,可以熱情的揮灑汗水、攻克難關、迎接成功。在這樣的專業里,你會對那些時髦詞彙有更加切身的體會。希望那些對自己實力充滿信心的考生勇敢選擇,同信息時代一起擁抱輝煌!
通信工程專業代碼:080604。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通信工程及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研究、製造、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本科學制四年。主幹學科為:電子技術、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低頻電子線路、脈沖與數字電路、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理論、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技術、微波技術與天線、通訊原理、程式控制交換技術、移動通訊、計算機網路通訊、光纖通訊等。畢業生應掌握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與設計方法及程式控制交換技術、光纖通訊、移動通訊和計算機網路通訊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方法,具有各類通訊系統的設計、研究及開發的工作能力。
二、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為研究信號的產生、信息的傳輸、交換和處理,以及在計算機通信、數字通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蜂窩通信、個人通信、平流層通信、多媒體技術、信息高速公路、數字程式控制交換等方面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問題。隨著19世紀美國人發明電報之日起,現代通信技術就已經產生。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技術需要,通信工程專業成為了美國大學教育中的一門學科,並隨著現代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得到迅速發展。
我國通信工作專業的前身是電機系和電機工程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於1917年在電機工程專業內設立「無線電門」,此後,於1921年設立「有線通信與無線通信門」。1952年院系調整後,成立了「電信系」。清華大學於1934年在電機系設立電訊組。1952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校電機系的電訊組合並後成立了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這可以說是通信工程專業的類型。這一時期較有影響的人物如清華大學的任之慕、朱蘭成、章名濤、葉楷、范緒筠、張鍾俊等教授。
建國初期,各有關學校分別在原有的電信工程、電機工程、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的基礎上,為現代通信工程技術的人才培養積蓄著雄厚的力量。這一時期分別有張恩虯、王守武、胡漢泉、吳鴻適、王遷等學者活躍在本專業的教學領域。
六七十年代,受「文革」的沖擊,通信工程專業的變遷較大。例如清華大學,1969的電子工程系的大部分遷往四川綿陽,成立了清華大學綿陽分校。1978年才遷回北京,恢復為無線電電子學系建制,並為拓寬專業面向,適應科技發展需要,專業設置有所調整,增設了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物理電子與光電子技術、微電子學共三個大學本科專業。這一時期涌現出一批傑出的學者,如吳佑壽院士,他作為電子學家和電子工程教育家,為我國數字通信領域的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數字通信與數據傳輸、數字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研究工作,並早在1958年就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部八路脈碼調制電話終端設備,1952年成功研製的數傳機被用於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數據傳輸。朱高峰院士長期從事電信系統的科研工作。從50年代到70年代,先後參與、主持了大量通信載波傳輸系統的總體設計與研製工作,取得了製造性成果,當時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負責總體設計的我國第一套中國軸電纜1800路載波通信系統是我國整個載波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可同時傳輸電話、電報、傳真、廣播、數據等業務,是當時國外所採用的先進的傳輸手段之一。他在全國長途自動電話網的建設、網路經營方式、網路運行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電信網路學科的獨立地位。
到了80年代,從美、日、英等發達國家吹過來的信息革命這股颶風,為我國通信工程專業的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也是從這時起,通信工程專業有了它現在的名稱。
由於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興起,通信技術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家也加大了這方面的投資,各個高校都有此專業設置或者相近的專業課程,一大批實驗室也紛紛走進了大學校園。如上海交通大學的區域光纖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通信實驗室、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另外,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一大批重點院校都為培養本專業的優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於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廣泛,這一專業每年的招生量都很大。每個學校平均每年都以200—300人的數量招生,有的學校甚至更多。學歷層次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不等,有的學校還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形成了人才梯級培養的方式。盡管如此,此專業每年的畢業生還是供不應求,炙手可熱。
在新的時期,更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專家學者。例如清華大學的周炳餛院士,在國內首先開展了「晶體纖維生長與晶體光纖器件研究」。其「窄線寬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及相關技術」通過七項成果鑒定,線寬、頻穩度和調諧范圍達國際先進水平,為發展相干光通信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光纖高溫感測器」、光纖環形腔的細度及環形激光器研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另外,陸大教授在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馮重熙教授在數字通信、語音信號處理及數字復接方面;姚彥教授在信號檢測估計和識別及其在電子系統中的應用高速實時信息處理及系統領域;曹志剛教授在數字調制、編碼及衛生通信、語音增強及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上;林行剛教授在智能化圖文信息處理與識別、圖像壓縮與多媒體數據、多媒體通信及其終端技術等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這些專家、教授為我國現代化通信事業向21世紀勝利進軍鋪平了道路。
面向新的世紀,通信工程專業將會迎來其發展的廣闊天地。隨著通信技術應用的日趨廣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無不活躍著這一專業的技術人才。現在中國已經加入WTO,這勢必會給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通信工程專業優秀人才的短缺成為我國參與國際間競爭的一個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未來若干年,我國勢必會更加重視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更加重視通信工程專業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三、專業院校分布(部分)
清華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雲南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礦業學院 蘭州理工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河北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燕山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遼寧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鞍山科技大學 遼寧工學院 上海大學 蘇州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安徽大學 福州大學 集美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南昌大學 山東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五邑大學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中南民族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東北電力學院 上海電力學院 河海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信息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 重慶郵電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郵電學院 大連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中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中國民用航空學院 暨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北大學 復旦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浙江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廈門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 石油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四川師范大學 湖南工程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編輯本段全國高校通信工程2007年評估排名
學位授予單位代碼及名稱
整體水平
排名
得分
10003 清華大學
1
100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
94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3
92
90002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5
8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10001 北京大學
8
8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286 東南大學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11
8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12
81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13
80
10335 浙江大學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15
77
10486 武漢大學
16
76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18
75
10056 天津大學
19
74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
74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19
74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19
74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23
73
90005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10280 上海大學
26
72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28
70
10422 山東大學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30
69
10617 重慶郵電學院
10110 中北大學
32
6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459 鄭州大學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35
66
10294 河海大學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38
64
11318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39
63
11664 西安郵電學院
10356 中國計量學院
2008中國大學通信工程本科A++級專業學校名單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與應用的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電磁場理論、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
『陸』 微電子學的認識
從微電子的發展歷史,再談一談它的前景,以及我國的現狀(當然我國現在微電子領域,和國外相比,差距那不是一點點),或者你可以談談微電子的製造,也就是工藝方面,這個還是挺復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