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推薦一本有關清朝詳細歷史的書
正史最好,看的懂古文就看《清史稿》,看不懂的話就看一樓說的《清史譯文版》吧。
❷ 求講清朝歷史的書書
.細說各朝系列之---《細說清朝》黎東方
2.《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
3.《正說清朝三百年》---林濤
4.《清宮秘檔》 備註:1解釋一下『正說」二字 「正」是指舉史實來講,客觀公正 「說」是指用靈活,新穎的方式使們對歷史欣然生 趣 「 正說』可謂集合了「戲說」的靈活性和教科書的真實性為一體 2本人推薦《細說清朝》寫的確實不錯 3可以看一下余秋雨的書
補充:有些穿越小說,比如《夢回大清》、《步步驚心》等清穿文,上面對歷史的描述也是比較的詳細,既可以當歷史有可以當小說。。。
關於清朝的歷史,建議看一下孟森先生的著作,包括《清史講義》,《清朝前紀》 《清初三大疑案考實》,《滿洲開國史》,《朱三太子事述》等,其中《清史講義》,在利用《清實錄》、《清史稿》的同時,又兼采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是一部水平較高的斷代史專著。孟森在《滿洲開國史》一書中集中揭發了二百年間清與明之關系真相,誠為歷史上一大快事。他對明清人物活動的研究多具灼見明識。如明朝建文、朱三太子等及「太後下嫁」、「順治出家」、「雍正承統」及董小宛、顧眉(橫波夫人)、孔四貞、香妃、顧太清(丁香花)五個女性的著述文字,皆具有時代人事的重要意義。
❸ 當代世界出版社的孟森講清史怎麼樣
孟森在北京大學教書採用的講義《清史講義》,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總論為清史在史學上的位置、清史的體例、青代種族及世系、八旗制度考實四章;下編各論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轉危為安五章。全書對清朝二百多年之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述評,史實詳盡,考訂了清先世源流、八旗制度原貌,並對清代從開國到國運由盛轉衰的過程和重要史實進行了縝密的論析。在編輯過程中,編者依文選圖,以圖證史,精心挑選了三百餘幅清代繪畫、書影和檔案文獻圖片,畫龍點睛地重現歷史精彩瞬間,以期通過各類現存的圖片資料來豐潤今人對遠去歷史的了解。
❹ 孟森的著作
《心史史料》(第一冊),上海時事新報館,1914年
《滿洲名稱考》
《清朝前紀》
《清國號原稱後金考》
《朱三太子事述》,原載上海《時事新報》,1913年11月
《清朝前紀》,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滿洲開國史》孟森著、商鴻逵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中華學術叢書之一)
《明代史》,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年
《明代史》(修訂本),台北縣永和鎮華北出版社,1975年
《清史講義》,北京大學,1934年;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1947年;台北文星書店,1965年
《明清史講義》,中華書局,1981年3月
《明元清系通紀》(十五卷),北京大學,1934-1937年;台北學生書局,1966年8月(吳相湘主編中國史學叢書);台北文廣書局,1972年8月(史料五篇)
《心史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1917年;上海大東書局,1936年合刊本;嶽麓書社,1986年5月合刊本
《清初三大疑案考實》,北京大學,1935年;嶽麓書社,1986年5月(附於《心史叢刊》外一種)
《八旗制度考實》,北京大學,1936年
《明清史論著集刊》,中華書局,1959年11月
《建文遜國事考》,原載《北平圖書館館刊》5卷6期,1931年12月
《萬季野明文稿辨誣》,原載杭州國立浙江大學《史地雜志》1卷2期,1937年7月
《明史編纂考》,1968年
《明本兵梁廷棟請斬袁崇煥原疏附跋》,原載北平研究院《史學集刊》1期,1936年4月;《幼師》34卷1期,1971年7月
《明烈皇殉國後紀》(據《朱三太子事述》改作),原載《北京大學國學季刊》4卷3期,1934年9月
《南明永曆帝致吳三桂書跋》,原載天津《益世報·讀書周刊》57期,1936年7月16日
《崇禎存實疏抄跋》,原載《崇禎存實疏抄》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34年,等等
《明史講義》(商傳導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8年3月第3次印刷。
❺ 孟森的人物生平
清末民初,孟森逐漸脫離政治活動,開始專力於治史。1914年,他以「心史」之號發表《心史史料》第一冊,著重對清朝入關前的歷史進行系統研究。1930年,孟森受聘於南京中央大學,講授清朝入關前歷史,撰成講義《清朝前紀》。不久,復受聘於國立北京大學,講授《滿洲開國史》,編纂《明元清系通紀》。鑒於清朝入關後,諱言在關外曾臣於明朝的歷史,致使其入關前史事多有湮沒,孟森開創滿洲開國史的研究,著力對清朝入關前後的歷史資料進行發掘、梳理和考訂。此間,他還講授明、清斷代史,著有《明史講義》、《清史講義》,對史實進行考訂敘述,多有發明創見;所作評議,亦具精闢獨到之處。其中《清史講義》,在利用《清實錄》、《清史稿》的同時,又兼采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是一部水平較高的斷代史專著。他還先後發表明清史及其他斷代史論文近百篇,多收入《心史叢刊》、《清初三大疑案考實》中,另有少量未發表過的文章,1949年後由中華書局編入《明清史論著集刊》及《續刊》中。主要有《清太祖起兵為父祖復仇事詳考》、《女真源流考略》、《橫波夫人考》、《海寧陳家》、《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太後下嫁考實》、《世祖出家考實》等。孟森治史在傳統方法上吸收了近代史論研究方法,開創了明清斷代史研究之先河。1937年冬,孟森病逝於北平(今北京),享年六十有九。
❻ 推薦幾本關於清朝歷史的書
蒽....
介紹歷史的話
《清史講義》孟森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的
裡面引用了一些文獻資料,從清朝的起源開始然後是各代的重要事件
寫得比較客觀,也比較容易理解
我個人比較喜歡雍正皇帝,所以家裡大多是關於他的書,給你推薦幾本
《少年雍正》南宮不凡....我個人不是很欣賞這一本,買回來翻看之後覺得這本的個人感情摻雜的太多,寫得不是很客觀,有一些過於美化雍正了....我覺得可能不是專業的作家寫得
《原來雍正》張妍寫得,同系列的還用原來康熙等等,坐著還跟別人合著了一本清史十五講...這幾本都不錯...專業而且客觀
再者就是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還有順治康熙等系列...
是寫實小說....非常好....搞的很多後來的寫穿越的作者都會借鑒其中的片段故事當作背景。
基本上都是遵循了歷史....(弱弱的說:只是其中對太子的刻畫我不是很贊同)
出版了的清穿小說的話
《夢回大清》《瑤華》《步步驚心》晉江三大山
我個人覺得《魂回大清》也不錯
《清朝穿越記》美化了四四.....整個的體系結構不錯..但是不知道出版了沒有...起點的VIP
另外如果你還想找出版了的清穿小說,晉江網站上專門有一個實體書庫....這是一個很簡便的方法...
加了很多自己的建議....別介意...希望能幫到你
❼ 講清朝歷史的書籍
1、《細說清朝》
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對俄和戰、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革命,戊戌政變、八國聯軍侵華等歷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吳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鴻章、康有為、慈禧等歷史人物。
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識的評點,還闡釋了順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歷史之謎。本叢書所採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採的史學著作。
2、《正說清朝十二帝》
該書講述了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敘述了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無論是英明的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說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說一個王朝的興衰沒落,正說一個時代的歲月變遷。
3、《正說清朝三百年》
本書14個專題,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發展。「帝王」部分不僅僅反映各帝性格、功過,更企圖通過敘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興起與衰亡的軌跡。
「後宮」、「皇宮和皇家園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軍事」、「經濟」、「教育」、「科舉」、「文化」 這些專題既橫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縱向性地逐階段地反映這些方面的發展。「滅亡」專題則專門敘述其滅亡過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5、《太監談往錄》
《太監談往錄》系多名晚清太監回憶錄的合集,包括《宮廷瑣記》(信修明著)、《清官太監回憶錄》(馬德清等述、周春暉記)和《太監往談錄》(耿進喜述、朱家浯記)3個部分。
內容多為身之親歷、目之親睹和耳之親聞,從各自不同的視角,記錄了作者的太監生活及相關的宮廷見聞。
雖然他們在清官的服役時間、服務對象不盡相同,文化程度、思維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內容或多或少與事實存在誤差,但由於都是作者的親歷親聞,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卻可以彌補史料之闕。將一個個零碎的細節連綴起來,呈現給讀者的便是一段鮮活細膩、有血有肉的歷史。
❽ 《明朝簡史一部明朝大歷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明朝簡史》(孟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UHlvNvIep5j0Dx1mYh1hgA
書名:明朝簡史
作者:孟森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3-1
頁數:320
內容簡介:
《明朝簡史》原書名為《明史講義》,是孟森先生1931年到北大任歷史系教授兼主任,講授明朝歷史時的講義稿,是當時印發給學生的教材。在當時頗受歡迎。全書分兩編:*編總論,為總結性的說明文字;第二編分為開國、靖難、奪門、議禮、萬曆之荒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南明之顛沛七部分,對明朝歷史進行了全面論述,並加以精準點評。孟森先生治史嚴謹,善於發現疑問,然後便大量查證史實,深入探索,求明真相原委。所以,這本《明朝簡史》是比較貼近歷史真相的,極具史料研究價值,被公認為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簡介:
孟森(1868年—1938年),字蒓孫,號心史,世稱為孟心史先生,著作多以心史署名。
專心致力於明清史的研究,成績斐然,頗有建樹,其代表作有《清史講義》《明史講義》。
❾ 哪兒能買到qin仲勉《隋唐史》、翦伯贊《秦漢史》、孟森的《明史講義》《清史講義》或《明清史講義》
這些書我都已經收藏了,都是斷代史的名著!
樓主可以到孔夫子舊書網上去買:http://www.kongfz.com
注意:這些書都有不同的版本,建議購買以下版本:
《隋唐史》(2冊,中華書局本)
《秦漢史》(北京大學新印本,白色封面的那種,有修訂,不要買老版本了)
《明史講義》(中華書局新印本,黃色封面的那種)
《清史講義》(中華書局新印本)
❿ 關於清朝歷史的書
1、《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
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編修工作歷時十四年,先後參加編寫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
趙爾巽在《發刊綴言》中指出,本書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並非視為成書「。但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朝史書,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
2、《清史講義》
《清史講義》是201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森。該書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孟森先生利用《清實錄》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學派扎實細密的功夫考訂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歷史的諸多核心問題。
本書主要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轉危為安》五章,對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簡要敘述,為研習清史者之入門必讀書。
3、《清實錄》
《清實錄》,全稱《大清歷朝實錄》,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實錄》系清代歷朝的官修編年體史料匯編。主要是選錄各時期上諭和奏疏,皇帝的起居、婚喪、祭祀,巡幸等活動亦多載入,已編成的十二朝實錄,篇幅不等,若十種之間相差頗為懸殊。
各朝實錄記事細目多寡不均,但主要類別大多相同,舉凡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及自然現象等眾多方面的內容皆風羅包納,篇幅較《明實錄》多一千四百餘卷,字數多一倍半,可稱鉅帙。
4、《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是2007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思平。《大清十二帝》選取在清朝近300年歷史中出現的全部12位帝王來切入歷史。
他們有的具有開創之功,有的具有守成之力,有的經歷了民族大發展的高峰,有的奮起於國家危亡的低谷,有的消沉在無奈悲歌中,有的墮落在盛世贊歌里,有的具有雄才大略,有的平庸無能。在中華民族走過千年興盛、百年屈辱歷史後的今天,研究這些帝王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清代通史》
《清代通史》,蕭一山所編,記史從乾隆述至同治期。作者稱「本書參考書籍,不下六七百種」,「所述為清國史,亦即清代之中國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以史事敘述為主,還收錄了一定數量的歷史傳說,卷首有清代外交條約章表。
本書作者將文化置於重要的地位,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學術思想也佔有相當大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