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教的經文是什麼
佛教的經文是佛祖和部分古代祖師大德的話語記錄,這些話都是佛祖以及祖師大德對弟子們闡述些生活、社會、思想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
從文體上說,有的是就事論事,有的是敘述和發揮感想,有的是比喻和寓言,這一類則有時會有小說一般的故事情節。
從經的整理和搜集來看,則有以下問題需要注意:
第一,佛教經典汗牛充棟,都是在佛祖圓寂以後由弟子們結集而成,既然是人的結集,就有不同人在不同地聽受不同法語的情況,所以在經典集結的過程中自然有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進行補充和完善的表現。
這樣的情況可以從很多不同的經典中有彼此相近和類似的語句或比喻故事等內容來證明。
第二,佛教的傳播經不同地方不同民族,歷經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其中的不同語言的翻譯,同語言的多次翻譯,也造成經典的類似和異名,以及數量的不斷增加。
第三,作為一種深入民間的信仰,加上經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流傳,佛經會逐漸增加很多流傳地區所使用的語言、意識、見解分析;還包括很多對原來某個經典的重新演繹、引申和發揮,然後造出新的經和論,這些同樣造成了佛典的增加甚至修改。
比如,很多梵文經典已經散失不全,但保留在漢語、藏語中,但是藉助這些翻譯過來的經典重新審查原本的梵語佛典殘篇,則會發現出現很多不同的語義或錯誤的翻譯,而後人則有可能因錯就錯又引申出新的見解。
第四,在佛法的不斷流行中,不排除有藉助佛經題材和經典模式來宣傳自己主張和見解的情況,這又分兩種,一是出於善意,因為某理論在當時或當地不足以說服舊論,所以借佛祖或菩薩名傳播;二是為了宣傳似是而非的思想而混入的外道理論,這就屬於有些惡意了。
所以,對於經文,不要神秘化,也不能簡單化,需要有思考有分析,重要的是文字後面的意義,而不是文字記載的故事本身。
地藏經講的是地藏菩薩如何修行如何發願,講的是地獄中的苦痛煩惱,講的是怎樣化解前世業行障礙等內容,具體的有很多解說書籍。
至於念經,是一種修心的手段,可以達到精神思維靜止的狀態,從而使意念不再產生妄覺妄動,從現代方法來看,類似於使用低頻聲波等形式進行的催眠。從物理形式上分析是心律的穩定、精神思維的穩定;從意識上來說,是提高一定的主動行為使精神更加集中,從而減少聯想和放大等心理作用。
但如果執著於形式、於自我的感受,自我的妄想追求,而不是針對佛法的理解認知和實行,則也容易產生更多的心理負擔,重者使他們心中更容易產生妄想症狀,輕者也會產生情緒急噪、易怒、自負等反應。
㈡ 求《不抑鬱的活法:六祖壇經修心課》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不抑鬱的活法:六祖壇經修心課》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LCxoN6bmsYS8ZEbLo0o81Q
簡介:《六祖壇經》記載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和他親口傳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認的禪宗至高經典,只言片語都蘊藏無窮智慧,任何人都能從中獲益,因為六祖總能用一語點醒夢中人的獨特方法,讓你頓悟人生的本來面目,教你放下妄念執著,在瞬息萬變的世界,更快樂地活在當下,每時每刻都能享受活潑自在的生命狀態。
㈢ 求《金剛經要義》(陳燕珠著)電子書,最好是pdf版本,請各位高人相助~
我看的是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網路文庫就有,你去學佛網看看。裡面有菩提文海版塊
㈣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TEuhx8H2IEPdfF8vOGEOwA
㈤ 八步驟三種禪修·pdf -菩提書院
禪修很好好啊,能提高心的層次,能悟道解決生死問題。
1、系統學習打坐禪修,全面把握實證的理論原理、怎麼入手,各種方法的具體操作,遇到各種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每一步路怎麼走,怎麼悟道等,清涼月老師用自己的所修、所證,講得通透,有很多同修的打坐經驗參考。建議網路「思維本體學實證網」-參閱文章《打坐修證的新手指引》。或網路「本體佛學新浪博客-開悟的一些特點」,博客分類如下:《科學實證》講解(初學到高層次、悟道的整套方法和心路歷程)、視頻教學(打坐各方法、問題的專題匯總)、觀心、實證、開悟。
方法和路這樣走(供參考):一是從觀身體覺受入手:觀手或觀呼吸,心穩定了,再觀心或觀慢動作等入定。二是從心入手:直接觀心(隨時知道自己在干什麼,佛教特有法門)。
欲界定前需要經歷的過程:放鬆入靜,培養靜,讓靜穩定,讓心穩定,提起專注,培養專注,破靜入定。
2、坐姿有雙盤、單盤、散盤、緬甸坐等等。坐姿以自我感覺舒適、自然為主,不要追求高難度,不能因為坐姿的不適影響了心的突破。因為我們是練心的,不是練習身體。心達到一定的層次,心柔軟了,身體自然會柔軟,自然能雙盤起來,真正標準的坐姿,是在打坐的過程中,隨著心力的提高,身體自然而然會調整到標準的坐姿,標準的坐姿都不是從外形上模仿出來的,大道自然。
3、放鬆入靜,打好基礎。耐心的從身心兩個方面進行放鬆,身體是反反復復放鬆那些容易緊張的肌肉群,心裡是放下那些作意、緊張、追求、急躁的念頭。高度重視放鬆,把放鬆做為一門課程去練習,反反復復從身心兩個方面交叉結合去放鬆。
4、打坐的方法很多。選擇一個觀察對象來觀想,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目的是培養和形成專注力。觀察對象非常的多,動態的有慢動作,靜態的有觀呼吸、觀佛像、觀蓮花、觀一些境界等等,聲音類的有佛號、咒語等。初學從觀呼吸入手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對自己的身體覺受比較敏感,容易形成專注力。
5、常用的方法很多,觀呼吸、觀手、觀心、觀慢動作、念佛號、念咒、耳通圓根法門、睡功等,每一個方法的理論原理把握通透,這是最關鍵的。然後是怎麼入門,怎麼用心,怎麼操作,會碰到什麼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是什麼,每一步怎麼修,怎麼突破,一整套的把握。實證起來,不盲目,能少走彎路,預防走錯路,自己能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㈥ 求《修心三不》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修心三不》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baSarZ1MJy1wguKCzwtvog
㈦ 《脾虛的孩子不長個、胃口差、愛感冒》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脾虛的孩子不長個、胃口差、愛感冒》(羅大倫)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q--p7tZ0wCN1xZ6YvE4m9w
書名:脾虛的孩子不長個、胃口差、愛感冒
作者:羅大倫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9-1
頁數:184
內容簡介:
★在此書之前,還沒有一本專門用食療和中醫外治方法幫助家長調理孩子瘦弱、不長個、胃口差、愛發脾氣等一系列家長最焦心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問題的書,這是第一本,裡面的方法已被無數受益的家長驗證有效。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本書介紹的食療方和推拿方都是直接有效的,只要家長認真按書里介紹的辯證使用即可。
★書里還第一次革命性地提出了孩子脾虛的另一重大但從來都被家長忽視的原因:除了飲食不當,「孩子發育遲緩、愛生病,很多時候不僅是因為家長的溺愛,更多還是其壞情緒和壓力傳染給孩子導致的」。也由此給家長們敲響警鍾,如果不修好自己的心,孩子疾病的根源可能永遠不能清除,治好了可能還會復發,甚至還會危害孩子的一生。
內容簡介:
如果說《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讓家長們明白了如何智慧應對外感引起的孩子發燒、咳嗽、積食的問題,那麼,這本《脾虛的孩子不長個、胃口差、愛感冒》則讓父母們懂得了孩子絕大部分常見病的內在根源在於脾虛,而如何讓孩子不脾虛則是做一個合格父母的當務之急,用什麼方法?書里都有非常詳細的辯證方法和食療、推拿等根本解決之道。
精彩文摘:
不知醫的媽媽不能真正地保護孩子
古人說:「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兒女者,不知醫不為孝。」誠不我欺也!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原來並不是中醫的粉絲,也沒學過一些中醫育兒知識。因為有我這個中醫朋友,所以她孩子身體一有點不舒服,小毛病什麼的,就給我打電話:「孩子又發燒了」「孩子又咳嗽了」……
她孩子發燒頻率還是比較高的,我說:「你怎麼不學點中醫育兒知識呢?我的書里寫得那麼清楚,你好好學學,就少操好多心啊?」她說:「不用啊,我打電話給您不就行了嗎?還學什麼啊!」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生病了之後再處理難道不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嗎?因為在孩子發病的最初階段,家長如果不懂一些育兒知識,就會錯失解決疾病的最好時機,最後去找醫生治療的時候孩子已經病到一定程度了,治療時往往要費比較大的勁,這對孩子、家長的身體和精神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因為頭疼孩子經常生病,再加上我的勸說,我的這位朋友自己開始自學中醫育兒知識,慢慢地,可以處理孩子的一些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了,比如,一發現嗓子疼,當天處理干凈,就沒事兒了。現在,孩子的體質有了明顯轉好的改變。
什麼改變呢?在孩子媽媽學習中醫育兒知識前,她孩子的個頭在幼兒園的女孩裡面幾乎是最矮的,她很焦慮,但卻不知道怎麼辦。後來,當她開始每天認真給孩子捏脊,再配合讓孩子多運動、注意多吃補脾的食物之後,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孩子的個子就開始「噌噌」地長,成了幼兒園同齡女孩里最高的。而且,調理前孩子經常感冒發燒,打針吃葯,現在通過自己調理後,孩子很長時間都不發燒、不感冒了,幾乎不受外感的侵害,開始健康起來了。這就是自己做孩子保護神的重要性。
在我的周圍,有很多媽媽學了中醫之後,在孩子身體一有點風吹草動時,馬上就給孩子調理,確實取得了特別明顯的效果。比如,在當歸中醫學堂參加學習中醫育兒課程的好多媽媽們學完以後,原來孩子在一年中感冒十次,現在只感冒兩次了,八次都被阻截住了,她們做得非常好。
我比較感動的是有一次,當歸搞三周年聚會慶典,來了一個媽媽代表,我和她聊天,問她:「你學得怎麼樣了?孩子感冒了,自己都能治好吧?」結果她的回答讓我特別驚喜:「不是治好了,是現在孩子根本就不感冒了!」我一聽太高興了,她已經把提前戰打得特別好了,等於是人家根本就不讓孩子感冒了,而不是說怎麼治感冒了。
這就是媽媽們學中醫育兒知識的根本目標!
實際上我與家長分享中醫育兒知識的根本目的,是讓媽媽學會正確養護孩子和修心,不僅是教大家在疾病來臨時怎麼去對付,不是疾病來十次,家長打回去八次就行了,如果是這樣,就永遠沒有盡頭;而是讓孩子根本不生病,只有讓孩子一年到頭不生病,那才是家長真正的成功。
就像《黃帝內經》講的,不要等到打仗的時候才去建造兵器,不要等到渴了才去挖井,那是不行的。
這樣的例子在我的私信或者微博的留言里,真的太多太多了,我覺得,一個懂中醫的媽媽真的是幸福和自豪的。因為她終於有能力真正地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了。
脾虛的孩子容易過度肥胖
不看遺傳原因,脾虛除了可以導致孩子生長遲緩,個子瘦小的情況外,還會引發孩子肥胖,這一點,很多家長可能還沒有意識到。
為什麼肥胖也是脾虛的一種表現?我在跟家長們分享中醫育兒知識的時候,一直給大家強調一個理念,千萬不要認為給人吃得好,食物豐盛、營養全面,他就會吸收得好。實際上可能恰恰相反,我遇到的成人裡面,吃得好的、整天在外應酬的、天天山珍海味的人,他們身體營養狀態反而是最差的,比如你的脾胃能接受十分的東西,你給它七八分正好,給它二十分,就會把脾胃傷掉。這就像電腦能同時打開五個文檔、十個文檔,但是同時打開一萬個文檔,電腦一定死機。所以我們看到社會上的很多成年人,每天肥甘厚味,吃得特別好,往往身體狀態最差,去醫院一檢查,體內各種指標都不達標,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富貴病都齊了。這是因為他們體內不需要的東西太多,該需要的營養卻太少了。
現在,我們因為給孩子吃了太多的、實際上他們吸收不了的營養東西,導致孩子失常了——脾虛,脾積住了、堵住了,該排出體外的排不出,該代謝的代謝不掉。而胃裡又不斷增加東西,最後形成另外一種格局,營養全都堆結在脾胃那了,這就是痰濕過剩,這個時候就引起了小兒肥胖。
現在的小胖墩兒特別多,據北京市統計,大概每五個孩子裡面,就有一個小胖墩兒。很多孩子的肥胖已經影響到他上學了,長大以後,一定是有各種疾病,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患上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到青年以後就會出來,有的孩子基本一生就毀了。
家長往往不懂得這個道理,很多老人說:「哎呀,大孫子喜歡吃東西,太好了,越胖越好!」以為孩子吃得越多,身體才越好,就拚命給孩子吃自己認為有營養的食物,結果怎麼樣呢?孩子身體狀況很糟糕。
家長一定要記住,千萬要讓孩子保持一個合理的飲食,避免引起孩子的肥胖。肥胖對孩子來講,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其他的都好調理,只有肥胖調理起來很困難。
長期脾虛可能引發孩子抽動症
有一個孩子生了病,他的家長基本上把國內的知名中醫都走訪遍了,誰都沒辦法。這個孩子的病嚴重到什麼程度?他不是一般的抽動,一是邊抽動,邊喊叫,就像李小龍打鬥時那樣喊,每隔30秒就這樣抽搐動喊叫一下。當時我們是在一個飯店裡,白天的時候只有幾個客人,這幾個人看了一會兒就跑光了,不誇張地說,把人都嚇壞了,這么小的一個男孩,他的動作卻讓人害怕。我坐在對面都沒辦法給他號脈,因為孩子控制不住自己,邊抽搐動邊喊叫,聲音特別恐怖。這樣根本沒法看診,連脈都沒法號。
那麼,我是怎麼判斷這個孩子的病是情緒引起的?他媽媽說孩子會變魔術,而這個孩子在給我變魔術的過程中,特別安靜,有條不紊,一點問題沒有,變完魔術以後,把道具往桌上一放,又開始抽動喊叫了。我由此判斷,這個孩子的病不是身體的病,而是情緒的病。我又觀察這個孩子的面色,都是青的,面色灰暗。
我說這個孩子家裡氣場不好,怎麼回事?他媽媽沒和我講,我說:「這樣吧,你可能不方便講,你給我寫個郵件吧。」結果我一看郵件,我的天哪。我為什麼說父母關系不好,會導致孩子得重病,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就是這樣的。孩子的爸爸有外遇,和他媽媽離婚了。這位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就會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要求特別嚴,學習必須考前幾名,而且還不自覺地把所有的氣都撒在孩子身上。孩子之前身體是特別好的,結果現在怪病越來越嚴重,課都沒法上,已經休學幾年了。
這樣的情況要怎麼治?我和這位媽媽說:「你要徹底地把自己調整到好的狀態,你調整不好,孩子會越來越重的。」媽媽說:「我放棄行不行,我把孩子送到孤兒院去,我實在受不了了!」為什麼呢?「這孩子每天要到晚上三點鍾才睡覺,一直在抽動!我都沒法睡覺。西醫給他吃什麼葯你知道嗎?是治療精神病患者的葯,就為了讓他睡覺。」其實這種葯根本沒法治這個孩子的病。我勸她中醫調理這條路很長,但是效果很好,媽媽如果有信心,有堅強意志的話,就要先調整自己,再治療孩子,還是有希望的。但是他媽媽現在放棄了,只想把孩子送到孤兒院去,她說都要崩潰了,自己都沒法上班了。
父母關系不和可能會讓孩子患上難治的大病
對情緒引起的疾病,我感到很恐懼,因為不知道這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很多重病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裡的壞氣場引起的。
我現在碰到越來越多的孩子的這些問題,實際上都與孩子家裡的氛圍相關。父母是不是老有焦慮的心態呢?是不是壓力大呢?等等。孩子處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如果再受外感等因素影響,孩子本來很小的毛病就可能容易往廣處、深處發展,有的是抽動症,有的是其他病……
曾經,我到河南出差的時候,遇到一個老人帶著他的十八歲的孫子追到高鐵站來找我咨詢
作者簡介:
羅大倫:著名中醫博士,CCTV《百家講壇》特邀嘉賓,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養生堂》前任主編,當歸中醫學堂特邀講師,更是一位懷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善心的醫者和中醫育兒智慧的傳播者,他一直倡導:只有家長自己主動去學習了相關的醫學知識,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醫代代相傳下來的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地作孩子的健康保護神。已出版《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陰陽一調百病消》《神醫這樣看病》等暢銷著作。
㈧ 我想學習梵文,具體應該按什麼步驟學呢
如果要自學梵文的話,要有超強的毅力和學習能力。我建議你有機會去旁聽正式的梵語課程。
北京大學東語系,也就是季羨林先生開創的系所,是國內最權威的梵文教學機構。梵巴(梵語、巴利語)專業的本科並不是年年招生,最近的一屆是2005級,距離上屆本科已有20年了。研究生每年都會招生,不過如果和梵巴專業的老師不熟,很可能會被調劑到其他的專業去(我認識的一位師姐一開始就被調劑到烏爾都語專業,半年後才轉到梵巴專業)。另外,他們還在北大開供全校學生通選的梵語基礎課。
他們用的書主要有兩本,一本是《梵文基礎讀本》(我們習慣叫《斯坦茨勒》,由季先生翻譯,原書為Elementarbuch der Sanskrit-sprache
By Adolf Friedrich Stenzler)。另一本是《A Sanskrit Primer》,Edward Delavan Perry著,英文版,無翻譯。
這兩本書網上都可以下載。他們各有特點,《斯坦茨勒》是一下把所有的語法都講完,這也是季先生和段晴老師等人最為推崇的梵語學習法。《A Sanskrit Primer》這本書的基本思路是把語法拆開來學,即循序漸進地學,比較適合自學。
另外再推薦你一本教材,是現在美國大學里常用的。很厚,但解釋得深入淺出。
Devava-n.i-praves/ika-(देववाणीप्रवेशिका): An Introction to the Sanskrit Language,
BY Robert P. Goldman and Sally J. Sutherland Goldm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ry,
2002
這書在北大圖書館可以借到。此書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使用了許多波你尼的語法術語,有利於進一步學習印度傳統語法。
古代印度的婆羅門要花十二年的時間來學梵文,可見其難度。梵文和所有的印歐語系的語言一樣有性、數、格的變化,不過更為復雜。梵文的一個名詞有八個格(拉丁語有六個,英語只有三個:主格、賓格和屬格,而且只有代詞和少數名詞中有)、三個數(單數、雙數、復數,英語沒有雙數),三個性(陰性、陽性、中性,英語沒有性的變化),也就是說,一個普通的名詞就有8*3*3=72種變化,而一個動詞的變化形式則更多,此外還有許許多多不規則的變化形式。因而學習梵文是一項極其艱苦的工作。我跟隨05級本科的同學近兩年的梵文,初學時經常做作業做到半夜2點。現在開始讀《俱舍論》,已經擺脫了當初艱苦的階段,不過依然是很辛苦。
除了北大以外,據我所知復旦大學的錢文忠副教授也開設梵文基礎的校選修課。中山大學也馬上會有梵文課程,在9月分以後,因為北大梵巴專業的一位師姐博士畢業後就會去中山大學任教了。
另外再插一句。學習梵文對於學習佛教知識來說極其重要,我就是因為佛教信仰而堅持學習梵文的,可惜的是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中文的翻譯往往很模糊,如果不了解梵文的話,很容易造成誤解。舉個簡單的例子,《心經》的梵文說法是 हृदयसुत्रम, 許多人按照中文字面來理解,以為《心經》是講修心的,或者和「心」有關。其實不是這樣。表示意識活動或心理現象的心(mind),梵文中用चित्त這個詞來表示,比如「菩提心」(बुधिचित्त);而《心經》中的心,用的是हृदय,是「心臟」、「核心」的意思(heart),和心理現象沒有任何關系。《心經》是般若經的核心或「心要」,因而全稱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म)。關於梵文的其他問題,可以參考我的其他網路知道回答。
附上《A Sanskrit Primer》的pdf版下載連接
http://www.archive.org/download/sanskritprimer00perrrich/sanskritprimer00perrrich.pdf
希望你能順利學好梵文!
㈨ 《人生的智慧如何才能幸福度過一生》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人生的智慧》([德]叔本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FfWmS5HswuIAOopGXDLtPA
書名:人生的智慧
作者:[德]叔本華
譯者:韋啟昌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1
頁數:275
內容簡介: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部著作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格言式的筆觸」,從世俗、實用的角度探討了真正的幸福人生應遵循的原則。叔本華從理性出發,談了「如何盡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書後附有叔本華的生平軼事和叔本華哲學的神奇魅力與影響。該書自2001年9月出版以來,受到讀者的喜愛。此次譯者對原書進行了修訂,更加符合叔本華的原意。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譯出的全譯本。
作者簡介:
叔本華(Schopenhauer,Arthur,1788-1860)生於但澤,被稱「悲觀主義哲學家」。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
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㈩ pdf 人為什麼要鍛煉身體
一、《你可以不吃葯》:印度最偉大的瑜伽大師教你簡單瑜伽治大病
二、《瑜伽醫生》
三、《阿師湯伽串聯瑜伽初級、二級練習手冊》
這幾本書包含養生、身體鍛煉,修心養性的各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