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口琴吹奏技法pdf

口琴吹奏技法pdf

發布時間:2022-07-03 14:12:57

Ⅰ 吹口琴有什麼給技巧

初學者,象走路,先爬後站,然後蹣跚起步.這其間不知跌了多少次屁墩,摔了多少次爬爬.
我作為一位曾摔的"鼻青臉腫"的口琴愛好者,為了讓初學的朋友少走點彎路,在高手林立的本站,斗膽談一些教材上沒有的東西.

1. 關於老式單音奏法的練習;

所謂老式單音奏法,只是相對復音口琴.從廣義上說,它是新的不能再新的一種吹奏方法.
許多初學口琴的朋友,往往忽略了這第一課,知道了音階,吹響了1234567,於是就急於進入下一課,殊不知這是萬丈高樓的基座.你吹響了123,你吹乾凈了123嗎?你吹乾凈了123,你吹柔了123嗎?建議初學的朋友不要把它看成第一課,而要作為最重要的一課來練習,尤其是低音部和高音部.多練5671.1765,四個音音高不一樣,但距離一樣,不要親近誰,也不要疏遠誰,這對將來吹奏16分音符很重要.因為在快速吹奏時,同為吸或吹的相近兩個音最容易破壞節奏.

2. 關於新式單音與伴奏;

新式單音,也稱多孔含法.含多少孔呢?復音口琴的"鏘"要想打的厚,當然要深含,但對初學者呢?
楊家祥老師在新式單音奏法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口含五孔.這與許多教材口含七孔或深含的方法是相悖的.細思,頓悟!楊老的方法非常科學,又很人性化.
即讓學生輕松的鍛煉了舌的靈活性,掌握了"鏘"的形成,又避免了初學者因為深含造成的"哈蟆"嘴.待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會了口舌的放鬆之後,馬上要求學生口含九孔,練習八度和音.老人家的教學理念,可謂是"由淺入深"的最好演繹!由此想到了我,如果二十多年前能聆聽楊老一言,也不會造成嘴角四道深溝三年未平的尷尬.
希望初學的朋友接受我的教訓,你只要掌握了打"鏘"的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厚厚的伴奏自然會從你的琴中溢出!
說起伴奏,先說舌頭.新式單音的特點就是將舌頭蓋住琴格,露出一至兩孔.用舌的什麼部位蓋住琴格呢?書上沒說.有人說用舌的正面,有人說用舌的側面.究其如何?先放放不說.
吹奏八度和音的朋友,經常遇到對不上音的問題,不外乎兩個原因:1.嘴不夠闊,2.舌的位置偏芯.如是後者,試著用舌尖蓋住中間,問題迎刃而解.再往高級一點說,吹分解和音的朋友也常會遇到舌的動作與琴的推進推出總是不同步,試著用舌尖蓋住應蓋的部位,問題亦會迎刃而解.這說明,舌尖蓋琴的靈活性要高與其它部位.為了印正這一點,我利用出差的機會跑遍了所到城市的書店.最後由一位軍博的朋友在北京圖書館查到了石人望前輩於1957年出版的一份資料,其中有段文字描述了這點:"......把舌尖移向左唇邊,平平地蓋住口琴低音部的木格(是舌尖去蓋,不是舌面去蓋)......".由於是電話記錄,先不去考證文字是否准確.單就我個人的體會,我認為:初學者應以舌尖蓋琴為好!這會對將來的進階打下良好的基礎.

3.樂曲旋律的吹奏;

任何吹奏技巧,都是服務於主旋律的.一位網名"dannycheong"的朋友在帖子中號召新一代人丟棄伴奏,專練主旋律.且不去探討這位朋友的提法是否正確,但"專練主旋律"的
建議卻十分中肯.復音口琴的伴奏技法有十多種,一年之內可掌握.但要很好的融入樂曲的演繹則很難.主旋律是根,各種伴奏技法是本.二者缺一不可.當然,若有樂隊伴奏則
另當別論.希望初學者在練習伴奏技法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旋律的練習,尤其是對樂句的處理,鍵盤逢樂句結束要抬手,口琴則逢樂句結束要離口,這很重要!
最後,為初學口琴的朋友提兩點建議:1.每天的練琴時間不易過長,時間長了反而不專注;2.如條件允許,睡前躺在床上練習40分鍾,要輕輕的吹,二十分鍾撅嘴,二十分鍾新式單音,一定要吹你熟悉的旋律,不要加伴奏.如此,即體驗了氣息的出處,又熟悉了音的位置,又放鬆了大腦易於入睡,可謂一舉三得!
以上我個人的一些體驗,不當之處,望眾位高手原諒! 祝朋友們進步!

Ⅱ 口琴方法技巧

演奏技巧
若想吹出標準的單音,如按說明書上說的o型技法也可以,但比較累,那麼就必須使用舌頭添堵多餘的音孔,只留一個單純的單音孔。
必須學會偷氣,因為的是通過吹吸完成,吹得有1、3、5,吸的音符有2、4、6、7,吸多吹少,其設計目的就是怕氣量不足,盡量多吸,但在實際演奏中會出現連續吸音或連續吹音,就接不上茬,偷氣技法就是彌補氣量不足或氣量過足,偷氣必須在瞬間完成吸或吹,偷氣要提前卡好時間,該偷時突然張大嘴唇,但要有口依然含著的假象,一般不到一秒,否則音樂的旋律不等人,就會中斷演奏。
舌頭點拍,一般將舌頭壓住左邊的低音區,留出要演奏的單音孔進行演奏,舌頭點拍有同步、後步;同步:演奏節奏鮮明、動感強勁的或狂舞曲,後步:適合演奏較為浪漫、節奏稍緩的。
吹吸彈性練習,要做到吹吸之間快速轉換,肺部擴張收縮同樣要協同嘴唇周圍肌肉完成此技法,因為在演奏四分之一音符時,在一拍中完成吹吸吹吸、吸吹吸吹、吹吹吸吸、吸吸吹吹的頻率太多,如果不熟練掌握此技法,許多歌曲將無法演奏。
吹奏方法
1、伴奏:口含七孔,舌蓋左邊琴格六孔,右唇邊一孔吹奏單音,遇到伴奏記號時,將舌頭放開一次後迅速蓋回原處,發出「鏘」聲就是伴奏。
2、高音伴奏:口含七孔,舌蓋右邊琴格六孔,左唇邊一孔吹單音,舌頭動作與吹普通單音時相同。
3、和弦奏法:又稱空氣伴奏。吹奏方法與普通伴奏相同,就是把舌頭開放的時間延長。
4、手震音:左手握琴,雙手手心合蓋,右手不斷撲動,發出「汪汪」聲,即手震音。
5、提琴奏法:嘴唇縮小,口含上格單孔,吹奏時把氣壓緊,並將口琴用右手快速前後搖動。
6、曼陀鈴奏法:又稱舌震音奏法,口含琴的上面一空,口形呈圓形,舌在唇內左右或上下擺動,發出快速的斷音,效果像彈撥樂器的輪指。
7、三度和音:口含三孔舌頭不蓋即可吹奏。
8、三度提琴奏法:口含琴上面三孔,不蓋舌,手的動作與提琴奏法相同。
9、八度和音:口含九孔,舌蓋中間五孔,兩唇邊奏出八度和音。
10、五度和音:口含五孔,舌蓋中間三孔,兩唇邊奏出五度和音。
11、鼓音:舌尖在上牙根處打滾,奏成連續「得兒」的滾音聲。
12、迴音:手的動作照手震音,右手一開,奏出」嗚哇「聲。
13、琶音:從本音的低八度起,用右手將口琴迅速向左邊推至本音。如在音符上有延長音記號,則口琴推動的速度要慢些,到了本音在用手震音延長。
14、漣音:二度音急速反復。
15、顫音:二度音連續反復,用右手將口琴左右急速推。

閱讀全文

與口琴吹奏技法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直編譯不過怎麼辦 瀏覽:827
汽車串聯並聯演算法 瀏覽:458
助眠解壓的聲音音頻小哥哥 瀏覽:275
pythoncmd換行 瀏覽:374
linux取消行號 瀏覽:353
安卓原生系統官網是什麼 瀏覽:444
底部主圖源碼 瀏覽:878
伺服器崩了有什麼提示 瀏覽:780
遠程海康伺服器用什麼瀏覽器 瀏覽:232
解壓報紙圖片 瀏覽:956
python微信公眾號開發平台 瀏覽:895
知識付費網站java源碼 瀏覽:255
方舟怎麼做命令管理 瀏覽:849
linux流量異常 瀏覽:675
單片機如何給電腦加密碼 瀏覽:519
如何刪掉多餘的伺服器 瀏覽:220
c編程演算法 瀏覽:833
堵車如何緩解壓力 瀏覽:17
喜鵲快貸app怎麼了 瀏覽:263
海龜編輯器積木編程怎麼安裝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