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醫的針灸減肥有效果嗎怎麼取穴
如果你是想給別人針灸,那麼前提是你一定要給她說明飲食的注意事項,這些注意事項如果不遵守,那隻會越扎越胖。
有效果,但針灸並不是為減肥來的,也就近二十年才興起的,所以選取的穴位也都是用來治療腸胃,氣血,肝脾疾病時的穴位。
一般是局部取穴。 網上有這樣的書籍,pdf版的你找找看。
Ⅱ 人的足底總共有多少個學位反射區
人的足底總共有28個穴位反射區。分別如下:
1、肺經:手太陰肺經取太淵,定位在掌後橫紋橈側端,橈動脈橈側凹陷中。
2、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取大陵,定位在腕橫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3、心經:手少陰心經取神門,定位在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中
4、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取腕骨,定位在手背尺側端,尺側腕豆骨前凹陷中。
5、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取陽池,定位在腕骨橫紋中,指總伸肌腱尺側緣凹陷中
6、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取陽溪,定位在腕背橫紋橈側端,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7、脾經:足太陰脾經取太白,定位在第一跖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
8、肝經:足厥陰肝經取太沖,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間凹陷中。
9、腎經:足少陰腎經取太溪,定位在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10、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取束骨,定位在第五跖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
11、膽經:足少陽膽經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中。
12、胃經:足陽明胃經取沖陽,定位在足背高處,第二、三趾間的縫紋端上5寸(約合受檢測者 5 個大拇指寬度)。
13、督脈:定位在大椎,俯卧,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脈:定位在中脘,仰卧,前正中線,臍上4寸。
15、帶脈:定位在帶脈,側卧,第十一肋骨游離端直下,平臍外取穴。
16、寸:掌後高骨(橈骨莖突)的部位為關,關前(腕端)為寸。
17、關:掌後高骨(橈骨莖突)的部位為關。
18、尺:掌後高骨(橈骨莖突)的部位為關,關後(腕端)為尺。
19、陰維:定位在築賓,內踝上高點5寸,腓骨肌內側肌腹下端取穴。
20、陽維:定位在陽交,外踝點上7寸,腓骨後緣取穴。
21、陰蹺:定位在照海,內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2、沖脈:定位在公孫,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23、陽蹺:定位在申脈,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側:第三趾上三寸。
25、左腳:第一拇指中間
26、右腳:腳板第四趾下四寸。
27、右腳背:第三、四趾中間上三寸。
28、足內側:內踝尖下兩寸(男左女右)。
腳底按摩是一種非常好的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
(2)3秒鍾精準取穴pdf擴展閱讀
其實「足、手、耳反射區」的產生,是因為「足、手、耳」是「血液」流通的「末尾部分」,而如果出現某個「重要器官」出了「病變」,「血液」便會主要「集中」的流向那些「器官」進行「免疫斗爭」,於是通常就比較「難」流通到「足、手、耳」,然而這種「免疫斗爭」也有一些「副作用」:
①會使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產生其它病變;
②「血管」因太多「白血球」而「堵塞」造成「不良後果」。
而將「血液」導向「足、手、耳」的「血管」也是連接著各種不同「器官」的,那麼也就是說:一些「器官」發生了「病變」,相對應的「反射區」就會很難得到「血液」,而當我們「壓按」它們的時候,神經受到刺激,「血液」就會往下流,這樣就避免了因「血液」太過「集中」,而產生的各種「不良現象」,從而更好、更快的「康復」了。
這些「反射區」的「位置」是有「規律」的,是什麼「規律」呢?那就是:越是位於人體「外部」的「器官」就越在「整個反射區」的「外部」,越是位於人體「上部」的「器官」就越在「整個反射區」的「上部」。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邏輯」來「推測」和「記憶」這些「反射區」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腳底反射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反射區
Ⅲ 中老年男性有必要掌握哪些有針對性的運動
有一些運動方式可以幫助治療疾病,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和治療。因此,中老年男性有必要掌握這些運動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為促進身體做盡可以多的幫助。
1.床上練腿治腰疼
對中老年男性來說,有一些床上運動可以很好地治療腰疼。
(1)抬腰運動雙手撐床,雙腿彎曲,雙腳蹬床,做抬腰運動,盡自己的能力把腰抬高,做10次。
(2)齊揚雙腿平躺床上,雙腿並齊,盡力將雙腿一起向上揚,做10次。
(3)雙腿蹬車平躺床上,雙腿屈曲,左右交替做蹬自行車運動,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次數。
(4)蹲摔臀部雙手前臂撐在床上,雙腿彎曲,雙腳蹬床,抬高臀部從上至下蹲摔,做10次。
(5)前後滾腰平躺床上,雙手用力抱住雙小腿,胸部盡量接近大腿,腰部成弓形,以腰部為中心前後滾腰,做10次。
(6)左右滾腰平躺床上,雙手用力抱住雙小腿,胸部盡量接近大腿,腰部成弓形,以脊椎為軸,左右滾動腰部,做10次。
按以上的方法,早晨起床前、晚上入寢前各鍛煉一次。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逐漸減輕腰部疼痛,還可以消除疲勞。運動的次數可因人而定。
2.防病健身多動腳
腳掌上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是人體的保健特區。充分開發這個特區的保健潛能,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處。腳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曬腳強體脫掉鞋襪,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鍾,專家稱之為腳心日光浴。此法的妙處在於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直射腳心,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內臟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此法對佝僂病、鼻炎、貧血、低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2)動趾健胃中醫經絡理論認為,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絡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故腳的二趾、三趾粗壯有彈性。另外,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練慣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卧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3)捶腳健身用一根棒槌輕輕捶擊腳心,每次50~100下,使之產生酸、麻、熱、脹的感覺,左右腳各做一遍。通過捶擊來刺激腳底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4)晃腳解乏取仰卧位,兩腳抬起懸空,然後搖晃兩腳,最後像蹬自行車那樣有節奏地轉動,每次做5~6分鍾。此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解除疲乏感。
(5)搓腳舒筋脫掉鞋,把一個網球大小的球狀物頂在腳心,來回滾動一兩分鍾,這樣可防止足弓抽筋。
3.舌頭操,防衰老
經常活動舌頭,能夠間接地對大腦進行刺激,防止大腦萎縮。具體做法是:
(1)每天早晨舌頭伸縮各10次。然後,舌頭在嘴巴外面左右擺動各5次。
(2)坐在椅子上,雙手十指張開放在膝蓋上,上半身稍微前傾,用鼻孔吸氣,接著嘴巴大張,舌頭伸出並且呼氣,同時睜大雙眼,目視前方,反復操練3~5次。
(3)嘴巴張開,舌頭伸出並縮進,同時用右手食指、中指與無名指的指尖,在左耳下方至咽喉處上下搓擦30次。然後,用左手三指的指尖在右耳下至咽喉處上下搓擦30次。
(4)對著鏡子嘴巴張開,舌頭輕輕地伸出,停留2~3秒鍾,反復操練5次。然後,頭部上仰,下巴伸展,嘴巴大張,伸出舌頭,停留2~3秒鍾,反復操練5次。
此操可治療高血壓、腦梗塞、哮喘、近視、遠視、耳鳴、眩暈、咽喉炎、頭痛、甲亢、肩周炎、失眠、便秘等,並可預防老年性痴呆的發生。
4.拍打手掌促健康
手掌分布著許多經絡、穴位,拍打手掌會刺激這些穴位,使其產生保健作用。而且,手掌運動簡單易行,不用費太多的體力。
第一節雙臂向前伸,肘部稍稍彎曲,掌心向下,五指並攏,大拇指彎曲藏於掌心處,兩手平行互相擊打掌側面36次。此法刺激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間,於第二掌骨中點處),可防治頭部及五官疾病,如頭痛、鼻炎等。刺激大腸經,可防治腸胃疾病和便秘。
第二節雙臂向前伸,肘部稍稍彎曲,掌心向上,五指並攏,大拇指彎曲藏於掌心處,兩手平行互相擊打掌側面36次。此法主要刺激小腸經和後溪穴(握拳時,在小指掌指關節的橫紋頭處),可放鬆頸部的肌肉群,防治頭頸部強直疼痛、骨質增生。
第三節雙臂向前伸,掌心相對,雙手手腕相互叩擊36次。此法主要刺激心及心包經、大陵穴(仰掌,於腕橫紋正中),可防治心臟病,緩解緊張情緒。
第四節雙臂向前伸,掌心相對,手指交叉擊打36次。此法主要刺激八邪穴(在手第1~5指間的縫紋端取穴,左右共八穴),可促進末梢循環,防治手部麻木等疾病。
第五節右手握拳,左手掌面朝向右拳,用右拳擊打左掌面36次;再左手握拳,右手掌面朝向左拳,用左拳擊打右掌面36次。此法主要刺激心及心包經和勞宮穴(握拳、中指指尖所指處),可提神、消除疲勞,還有按摩內臟的作用。
第六節雙臂向前伸,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臂位於左臂之上,雙手手背互相拍擊36次。此法主要刺激三焦經和陽池穴(在手背橫紋上,指總伸肌腱尺側凹陷中取穴),可調整內臟機能,防治糖尿病。
5.運動有奇效,
(1)眨眼運動增視力收心定神,放鬆全身,然後用力閉眼,再睜開,反復進行。一閉一開如同眨眼。閉眼時眼眶要特別用力,心思集中於眼睛,睜眼時盡量放鬆,每次鍛煉5分鍾,每天至少3~4次。其奧妙在於眨眼增強了眼部四周的血液循環,使眼球獲得更多的氧與養分。
(2)慢跑緩解抑鬱症據美國紐約州的健身專家報告,長期有規律的慢跑,可有效地減輕抑鬱症狀。他們以120名抑鬱症病人為試驗對象,堅持每天慢跑半個小時。3個月後,80%的病人病情好轉,20%的病人不良感覺完全消失,情緒明顯改觀。
(3)跳躍運動壯骨骼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堅持做上下跳躍的絕經期的女性,一年後骨密度增加,最易發生骨折的髖部骨質密度增加30%。只要堅持每天做50次這種運動,就能防止骨質疏鬆症。也可採用跳繩的方式,或者交替進行。
(4)咀嚼運動防痴呆咀嚼運動可增加頭面部的血液循環,使腦細胞獲得更多的血液,從而延長其壽命,防止痴呆。
6.閑來無事常「懸身」
懸身運動就是用兩手握住比自己高的單杠或門框,做引體向上,兩腳離開地面。這種方法每天堅持鍛煉2~3次,每次3~5分鍾即可。經常鍛煉可預防以下疾病:
(1)預防脊柱縮短,防止椎間盤退化性變化
日常生活中,人們免不了做抬抬扛扛的體力勞動,這些都屬於壓縮負荷。負荷時,受重力壓迫的椎間盤髓核向周圍膨出,重力解除後髓核復原。椎間盤猶如彈簧墊,起緩沖作用。如果脊柱骨經常受重力的壓迫,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勞損、變形、傷病。
懸身運動屬於拉張負荷,骨的兩端受到反方向的拉力作用,同脊柱常受的壓縮負荷相對抗,脊柱得以拉長,使受壓的椎間盤得以舒緩,韌帶得以拉伸,因而可以預防脊柱縮短,防止椎間盤退化性變化。
(2)預防和輔助治療肩周炎、腰背酸痛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開始發生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心肺功能降低、身體變矮等一些退化性變化。懸身運動能使全身的肌肉得到牽伸,減輕腰部承受的壓力,使肩部和腰部的功能增強,減免局部肌肉萎縮和骨質增生等一系列退化現象。對於預防和治療肩周炎、腰背酸痛、駝背等都有不錯的功效。
(3)改善肺部功能,增強新陳代謝
懸身運動還能擴張肺部,吸進更多氧氣,增強新陳代謝。中年人身體條件許可的話,可增加點難度,如做擺動動作,增加脊柱和全身肌肉伸展的幅度。
Ⅳ 針灸去皺是什麼原理
最近許多患者朋友通過各種渠道詢問這個問題。針灸是祖國中醫葯的精粹,利用這一方法去皺是將悠久的中醫原理與現代整形美容技術完美結合的典範,
目前除皺的方法很多,針灸除皺以它獨特的療效及抗衰老
,美白細膩肌膚,防止面部肌肉下墜,調理身體等特點備受人們青睞,下面我們就為您做一下簡要介紹。
針灸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針灸除皺依據的是臟腑經絡學說,將局部與全身取穴結合起來。針灸除皺局部取穴是指在易出現皺紋處就近取穴,通過穴位刺激,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的營養供給,調節皮脂腺的分泌,進而達到消除面部皺紋、避免皮膚鬆弛的目的。
針灸除皺對於淺表、細小的局部皺紋,如表情紋、嘴角紋、眼角紋都有較好的效果。對於美白、祛斑、面色晦暗等皮膚問題,也能起到不錯的作用。【專家提醒】針灸除皺雖然效果不錯,但是也並非萬能,畢竟衰老是人體不可抗拒的規律。一般來說,針灸除皺最適合50歲以下皺紋早現者,特別是因患各種慢性疾病而出現早衰者。而且效果緩慢,要想快速除皺,最好到專業醫院找專家進行咨詢檢查。
Ⅳ 《經絡穴位按摩速查全書典藏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經絡穴位按摩速查全書》(陳飛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OYeE6fhtrEPYznvvDAJmjQ
書名:經絡穴位按摩速查全書
作者:陳飛松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5-1
頁數:376
內容簡介:
通經絡健康延年,指壓穴位百病盡消!一本暢銷100萬冊的經絡穴位速查圖解,上市5年,累計千萬讀者口碑推薦。本書獨創4種文字速查+3種圖解速查,七法速用,讓你3秒精準取穴,1分鍾學會對症按摩:
速查1:命名:淺顯文字詳解穴位名稱由來,讓你瞭然於心。
速查2:祛病療疾:完整收錄該穴主治疾病,一書通用大小病。
速查3:部位:深入剖析該穴在人體部位,一指到位絕不出錯。
速查4:配伍治病:選對穴位治對症,真正實效有用的「穴位處方」。
圖解1 :快速取穴:全新國際標准取穴,形象直觀,一看就明白。
圖解2:取穴技巧:醫學專家不傳的取穴技巧,三秒輕松到位。
圖解3:自我按摩:怎麼按,按多久,一步到位如此輕松。
作者簡介:
陳飛松,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保 健 專 家。1993 年獲衛生部(現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總後衛生部評選的「全國首屆百名中青年醫葯科技之星」稱號。1997 年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全國優秀中西醫結合青年骨幹」。現為北京亞健康防治協會會長、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考試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葯學會內科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抗癌協會理事。一直擔任《中國臨床醫生》《北京中醫》等期刊編委。
趙鵬,醫學碩士、生物學博士、訓練學博士後。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康復中心研究員、國家舉重隊奧運會科研負責人,領導運動保障與營養恢復研究相關課題 10 余項,曾經榮獲「2008 年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個人」「十一五中國健康管理十大新聞人物」等稱號。
Ⅵ 中醫左升右降指的是什麼
氣機的升降理論在實踐中應用其實非常廣泛。
一、左陰右陽、左升右降為自然規律
無論是《道德經》中「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或《黃帝內經》中「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皆道明了天地萬物由陰陽而化的本質。左為西屬金,主日降;右為東屬火,主日升。左為陰、右為陽,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體與自然天地相應,機體亦處於「左陰右陽」及「左升右降」的狀態。生理情況下,人體左升右降的氣機運行功能正常則身體康健; 若時感六淫或臟腑虛損,氣化功能失常,左側春夏之陽氣不升,右側秋冬之陰氣失於沉降則陰陽不平、疾病乃生。
二、關於氣機升降
1.肝升肺降
左升右降源自《素問·刺禁論》的「肝生於左,肺藏於右」之說。王冰注曰: 「肝象木,王於春,春陽發生,故生於左也; 肺象金,王於秋,秋陰收殺,故藏於右也。
肝肺兩臟在氣機運動上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肝升肺降相因處於動態平衡之中,共同調節人體氣機,維持臟腑氣機的協調運轉。《醫碥·五臟生克說》雲: 「氣有降則有升,無降則無升。」肝氣升發因於肺氣之肅降,同時借肺氣的清肅下行,使肝之升發不致太過。
2.脾升胃降
人體氣機升降是由五臟六腑共同維持的。脾胃 位居中焦,是氣機升降的樞紐。黃元御說: 「脾為己土,以太陰而主升; 胃為戊土,以陽明而主降。升 降之權,則在陰陽之交,是謂中氣。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氣旺則胃降而善納、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 精氣滋生,所以無病。脾升則腎肝亦升,故水木不 郁; 胃降則心肺亦降,金火不滯。火降則水不下寒, 水升則火不上熱。平人下溫而上清者,以中氣之善 運也。」也就是說,肝心肺腎四維的升降浮沉皆有賴於中氣脾胃的正常健運升降。
「世謂脾為升降之本,非也。脾者,升降之經; 肝者,發始之根也。」肝肺升降對脾升胃降有促進作用,與「脾升胃降」相互為用,共同調節氣 機的升降。
三、左升右降在針灸中的應用
1.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周煒主任認為:相對而言,身體左側總是處於「上升」之「陽」的狀態,右側則偏向於 「下降」之「陰」的生理狀態,因而提出了選擇左側陰經穴位及右側陽經穴位,用「左陰右陽」的方法來調節經脈狀態治療疾病。
2.山東中醫葯大學葛寶和教授亦重視人體氣機的左升右降,以臨床常見的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用左升右降取穴法針刺為觀察組,並與常規取穴針刺作比較。結果發現:左升右降取穴法針刺對於功能性便秘有較好效果,能明顯改善便秘患者症狀,提高排便次數,降低排便時費力程度、排便未盡感,緩解腹部疼痛感覺,縮短每次排便時間,降低排便不成功次數,並且跟常規取穴相比能更大幅度改善糞便性狀。本選穴方法較常規選穴的優勢在於左升右降取穴法更加重視人體氣機的升降,選穴重在調理氣機,對多臟腑多經絡有調節作用,左右非對稱取穴,選穴精準,減少針刺穴位的數量,使患者更容易接受針灸。
3.成都中醫葯大學梁渠教授運用左升右降的理論指導治療女性乳腺增生病,並與常規針刺法進行治療作為對照組,結果發現採用左升右降治療方法的患者有效率明顯高於常規針刺治療的患者。並且對乳房疼痛、腫塊的硬度、腫塊范圍和大小、情緒、神疲懶言、面部色斑、兩脅脹滿、帶下異常、睡眠、飲食、舌象改善作用也是優於普通針刺。
四、左升右降在中葯中的應用
1.童舜華對於中虛不運導致的慢性萎縮性胃炎變採用升降思維,以復中氣之法治療脾胃虛弱,氣機升降失調導致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及癌前病變採用金降木升,中氣旋轉之法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2.毋桂花受李東垣和黃元御影響,用升降理論為綱領治療慢性鼻竇炎頗有療效,或主以升清,或主以降濁,相輔相成,相互為用。陳茂蒙運用升降理論治療咳喘、崩漏兼喘逆、失眠、胃痛呃逆多有治驗。
3.升降理論易被用在腫瘤的治療中,如李凱等人根據升降理論運用中醫葯整體調節作用,維持機體內環境的動態平衡,以恢復氣機升降平衡,使臟腑、氣血、經絡功能正常,從而減少和防止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患者雖帶瘤生存,但依然能明顯提高生活質量。另外,在預防方面運用氣機升降理論以疏調全身及局部氣機,達到局部與整體平衡,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Ⅶ 電視里的點穴功夫是不是真的
其實中醫的經脈穴位學說,已經被證明了有相當的科學性,科學家在中醫認為的經脈的位置,探測到了人體一些數據的相應變化,而且針灸真的可以治病,點穴也就真的有一定作用。但是肯定沒有電影里那樣神乎其神。
http://..com/question/3939221.html
http://..com/question/3230825.html
少林點穴的三層功夫
第一層功夫
「點穴容易識穴難」。點穴之法主要在於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撫之。否則,如盲人看馬。識穴必須認真准確,絲毫無差。具體練法是:
習點穴之法,必須先明確十二經之穴名,再熟悉各穴之位置,經絡與臟腑的關系。其具體練法是:取較堅硬的木材,刨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繪標出某一經的諸穴,循其經絡點其穴位,每日三至五次,每次三至六回。熟悉之後,改為夜晚點之,繼練月余。若能在暗處點中,初藝則成,可另換一經,依上法習之,依次增加。將人身全部穴位練熟後,可合並通練,練到能在暗處准確地點中全身諸經百穴者,功則已就。
人身之穴位占面積極小,所點擊之面積只不過二三分也,所以初練時千萬不可疏忽大意,誤此為彼或誤彼為此。練時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著力應由輕到重,時間應由短到長,苦恆點練。
習點穴之法,無論制人或救人皆須身有真功,手有高技。否則,制敵人反而被敵所制,救人卻反而貽誤人。
古人雲:
點者出手暴客殘 應指倒地一剎間 我若失技反被擒 他借我力殺人便
制人必先學救法 誤傷良君可復原 能制無解非真功 還須從頭把功練習點穴法,雖力在指,但要牢記"心與意合,意與力合,力與氣合,手與眼合,技與巧合";"陰陽歸一,五行求本,本為力氣";"力氣之本,仍為氣血,氣血密依";"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順血行快,血壯氣充盈"。所以,習點穴者還需增加營養以宜壯血,苦練氣功以宜發力。
習點穴法,切要"識透穴理"。凡學者必須細心體會,隨時習練,不拘形式,如床頭、桌前、地邊、途中等均可練。經常摸索點穴之理,依理推之,逐穴求之,必有所得。如氣血之頭在某時應在何穴,在某時經流何穴,始自何時幾刻,又終止於何時等,皆須精推細摸,了如指掌。
習點穴之法,還須深知氣血循行,行之某經是逆行還是順行,是向上還是向下,是向左還是向右等等,都必須辨其明,知其詳,方能得心應手,點之即中。若誤其前後,或誤其左右、上下,則都不能奏效。習點穴法,還應熟知人體諸經的血液循行軌道及其變化,血液循行在何時經何經絡,注入何穴,順逆凝滯,緩急多少等。
點穴之妙,在於選中穴位,擊中要害,靈在眼疾手快,視其准,點其速,力之雄,無不妙也。百點百中,點中要害。若無真功,皆會點偏穴位,著手是空,不僅不能制對方,反而給對方開了一個缺口,被對方擊中。空穴之意另有一說,即"氣未到,血已過"。換句話說,就是未點在氣血頭上,任你指頭上很有功夫,也難奏效。因氣血之循行和氣血之頭所注入各經穴的時刻、路線,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所以習點穴之法應深知氣血循行的路線及氣血循行之頭,方可點之即效,制服敵人。
前輩雲:"氣血頭者五枝也,上下兩枝,左右兩枝,正中前一枝。"以正中一枝諸穴者,最為要害。出手點時,應視准而力猛,中者必應。氣血還有正頭和直頭之說,氣血正頭為猛,氣血直頭為沖。其實都是指正中前一枝諸穴而言,僅說法不一。
歌訣曰:
點穴之妙在血頭 何時點打須追求 何時正頭注何處
何時氣血經穴流 五枝血頭須詳辨 絲毫偏誤不可有
更考時辰多幻變 悉知五枝血注頭 切記交手搶直頭
若失良機命要休 勸君切莫忘練氣 點穴無氣功白丟
習點穴法,應講實效,其秘法有三:一則精悉經絡、穴道和氣血循行之理;二則深知氣血流注與五行、天時的關系;三則熟讀並牢記點穴諸訣。
習點穴法,還必須採用考問法,來驗證自己所學之法。何者正,何者誤,何者優,正者持之,誤者改之,優者揚之。其考問之法有四:
1.考問穴位
制一木人,繪出人體全部穴位,用手指或教尺指點木人諸穴,學者一一答之。教者可先問致命穴,次問大穴,最後問小穴。也可先考問經穴,次考問經外奇穴,或任意考問。
2.考問經絡
仍以木人考之。在木人體表繪出經絡和奇脈,教者考學者:傷人者點何經絡?此經絡引連何臟?被點者當時有何症象?救治者用何手法、何葯?效果如何?等等,逐經逐穴逐日考問。
3.考問人體之氣血,諸穴與臟腑之關系
習點穴之法,必須深考人體的氣血循行、肢體百穴與五臟六腑的密切關系。對氣血某時循行流注何穴、路線,某穴與某臟某腑的生理關系,都必須了如指掌,對答如流,方能於出手點打時,選中要穴,百發則百中。
4.考問才德
拳譜曰:"對於不守寺規與門外無德之門徒,概不傳點穴之技,對一般徒眾雖可授點穴手法,但切不可傳致命要穴與制人之技。"
歷代武僧在授徒時都嚴行法規,慎重行事。凡對隨徒未經十年之考查和具備高尚德行的門徒,概不傳授點穴法技,亦免暴徒得技,損國害民。另對只有德而無真才的門徒,也不傳藝,亦免半途而廢或一知半解,無濟於事,名損山門武威。對久經考問確為德才兼備的賢徒,定誠懇授藝,扶植成才。
良師教徒要嚴守三則:其一,平日與人交手不可亂點要害穴位。其二,遇到死穴,點時要有分寸,不可貿點;其三,持之以恆,刻苦研練,不可半途而廢,困難再大也要堅持到最後成功。
第二層功夫
點穴之法,不同於拳打腳踢,克敵制勝,全靠一指之功。勁有硬度,觸於硬物,易於破傷皮肉,初學者,更是如此。奉勸初學練點穴之法者,不要心急,更不可無規亂練,應在良師訓教下,循序漸進。
歌訣曰:
初習點穴莫心急 循序漸進守規矩 不可無章亂點打
免得流血傷身體 尊師訓練即妙方 點穴真功名列一
習點穴者,經過對第一層功夫的學練之後,就要轉入第二層功夫的學習,即指功。
1.點木物
初練時,宜在較軟的物具上練,如桐木板、腐木等。其具體練法是:持金針指或金剪指緩緩點,每日三至五次,每次15~30下。三個月後,可逐漸加重指功的勁力,其點法由緩變猛,每日五至七次,每次30~50下。練三至五個月後,自感點指有勁而點物不痛時,可改為點練比較硬的木板,如杉木板、椿木板等。
2.點石物
經過一段苦練點木物之後,指端逐漸堅實,則可開始練指點石。以點指指端向平滑堅硬的石頭上點練,點勁由輕到重,點時由短增長,點次由少增多。若感到指頭疼痛或腫脹,可以酌情減力、減時、減次數,切不要終止練功。練至兩個月後,痛苦亦能日漸消除。此時可換在較粗糙而無芒角的堅硬石頭上點練,每天不少於300下。這樣苦練三至五年可獲顯效。
3.點沙袋
袋中填入散沙,約一尺二寸厚,以點指點插之,每天點插360下。練功三年,傾出散沙,填入小石粒,約五寸厚,再練功三年,改填入鐵砂,每天練點指單點380下;再練三年後,加至5OO下,繼續練三年,再去掉鐵砂,換成鐵屑,加倍研練。鐵屑多尖棱,易傷指頭皮肉,特別當心。但也不能因受皮肉之苦而停止研練。古人雲"不惜流血痛,自能成真功","有志定成才,苦可育英雄"。
練點沙袋之功,約時三年,以肉指點打土塊、木材等硬物亦獲奇效,若去點打人身,功效令人驚贊。
4.練頂勁
運一臂之全力,貫注於指端去按點硬物者,為頂勁也。頂勁的練法仍由軟到硬。先運氣變力,再點打其物。用力時,由輕到重,逐漸增之,至力盡而略停,繼續進行。每天以300~500下為宜,天天點練,不可中斷。
體弱者,可以戴指帽(用三層白粗布製成)點練,先點五穀、砂粒,再更換成腐木,逐漸變成點練硬木、牆壁、石頭,甚至鐵物。
5.練抓勁
抓勁即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並用抓點制人的功法。其法是以食指為中點的重力,大拇指和中指先抓後點,輔助食指去點抓制人的方法,亦有獨特之處。其練法是:拇、食、中三指的末節向內稍屈,似鷹嘴狀,形如圓椎,銳如槍矛,盡三指之力,緊緊扣之,用至全身銳力盡也。每日練抓握實物三至五次,每次100~250握。依此苦練三至五年,即可成功矣。
苦練此功成就,出手抓住對方要害部位,彈指用力,可將對方觸處抓爛。初練者可先練抓土塊、水果,有一定功夫後,再研練抓握磚頭、石頭等硬物。體弱或可練抓砂、球(用白布縫成球形小袋,內填滿砂粒,縫好),每日二至三次,每次30~50握。體壯者可練抓木棒、鐵桿、酒罐等(內裝鐵砂或鐵片)。
以上所談諸法,皆屬外層功夫,點指非粘人身者,難以奏效,凡有志者亦非難之事。但聞有點打不著人身者而能制人的內層功夫,此功夫僅聞而未見實,聞之就感難,練成功夫則是難上加難,極難也。
練點穴功夫,有時亦有誤傷或被別人無意致傷者,必須及時治療,用葯水洗之。如能在練功之前浸洗一次,可防意外。其葯方是:生半夏、生南星、羌活、青皮、辣椒各3O克,川芎、象皮、乳香、鹿角、茄皮、紫草、當歸各45克,大附子、黃蜂窩各6克,川椒一兩,鷹爪一對,青土120克,老醋五斤。
以上諸葯,置砂鍋內同煎去渣。放溫時,將兩手放入盆內浸洗之,待葯汁生效,自感溫氣在體內如蟻行之時,出手擦乾,然後練功。
此方可以防患,有舒筋活血和通絡之功,有壯血益氣和強髓健骨之能,為練點穴功夫的良方。適於練點石、插砂等外層功夫。
又方:鳳仙花草一株,桑枝一兩,桃樹枝一兩,鹿角一兩,象皮五錢,紅花、桃仁、赤芍各八錢,雲木香三錢,青皮、廣陳皮各三錢,草烏、川烏各四錢。煎法用法和效果同上方。
6.點打功夫
練點打之功,應結合認穴、識別經絡、氣血循行和氣功等基礎知識。先制一與真人大孝高低、模樣相似的木人,用墨法標明人體十二經絡和常用穴位。其中致命穴、要害穴要用不同顏色標出,宜於點打(如三十六致命穴用紅色,要害穴用黃色等)。但所標諸穴的位置必須准確,否則會導致錯點部位,反而被敵所制的惡果。
其具體練法是:練點打者,先熟記穴位,面對木人,相距一尺二寸,任選一穴,出點指向木人標穴點打,然後檢查是否准確。若無絲毫差位,再改點他穴,一一點打,遍至木人全身。此為一循,每日練點二至三循,練至閉上雙眼,也能點准諸穴時,可轉入點打。其法是:氣沉丹田,運至全身,調精銳之氣,貫注指端,對准木人要穴發指點打。用力時,先慢而後快,先輕而後重,出柔著剛,剛柔相濟。持之以恆,必能成功矣。
初練者:每日一至二次,每次5O~15O下,練至三個月後,指若未破,證明得法,可增至每日三次,每次15O~3OO下。
練點打之功,以每日早晨5~7時和晚間10~11時為宜,每天不能少於3OO下,中間可以適當修練。
少林點打名師汝靜法師曰:
點打奇功門 秘傳在少林 立志練真功 該有苦恆心
一練硬功底 氣功乃根本 氣壯推山河 四兩撥千斤
二練手指功 平日須專心 先練指點土 再練點桐椿
更練指點石 苦習五冬春 後練點鐵板 莫懼受苦深
食盡黃連苦 英名樹武林 練成妙指法 秘訣在眼神
先練視點處 次練開穴門 眼力練成准 暗室辨假真
夜間能點打 白日千百准 氣指眼之法 點打武藝真
三十春秋苦 可得真功夫
湛舉和尚練點打歌訣:
點打要在點穴准 常用三法牢記心 其一刻制一木人
經絡俞穴詳標真 黑黃紅藍穴分色 眼了手疾點穴准
其二練氣合崩勁 一氣呵成火分金 初開點打輕柔緩
剛柔相濟循序進 其三墨室練點位 白灰染掌尋穴紋
暗宅發指若點中 光日點打皆精準 勸君練功莫怕苦
小樹日久必成林
7.練眼力
第三層功夫
拳譜曰:
點穴妙法貴三功 三層功夫步步生 唯有奇功第三層
十步之外製人痛 若遇良師能解救 何如巧用輕和重
制服於人不傷命 何需動手不留情
少林點穴法的第一、二層功夫,皆為普功,唯有第三層功夫技法較奇。凡練點穴者,在掌握第一、二層功夫之後,除認真研練,保持其技,永不退步外,還應苦練第三層功夫。
第三層功夫的要領是以勁推氣,氣變為力,遠能制人也。
1.摧棉功
用棉絮製成胡桃大的一個圓球,放在室內一個木架板上,木架板與練功者胸部同高。練功者距架一尺三而立,右手握掌,運氣三循,然後對准架上的棉球猛沖,每天3OO多下。當棉球能被沖拳所帶的風吹掉時,練者可距架二尺,依上法沖拳。當棉球被吹掉時,再距架三尺遠,依上法出拳沖之。若棉球能被沖掉時,可改為以拇、中、食三指相並而向前沖,以氣推動棉球,每天5OO下,久久練之,約10~20年,可告功成,遠能制人。
2.吹燈功
其練法與摧棉球功大同小異。取油燈或蠟燭點燃,置於桌上,練功者距桌三尺遠站立,運氣後向前對准燈焰沖拳。依上法退至丈余,沖拳後能滅燈時,改三指擊練,直到指出燈熄,方為成功。
湛化和尚練功歌曰:
七十二藝武藝絕 吹打功夫有妙訣 其一口吹小棉球
漸至增大到石鐵 若能口吹石滾動 接兵吹力似推雪
其二夜間吹蠟燭 輕口一呼燈可滅 先近後遠至三尺
日練吹燈五十訣 久日苦練不中斷 交手吹敵剎間滅
有
少林寺網站公布《點穴法 易筋經》等武功秘笈
--------------------------------------------------------------------------------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8-06 08:25
恢復中斷700餘年的「少林葯局」,將從不外傳的千年秘方公之於眾,《易筋經》等武功秘笈通過網站向全世界公開……千年古剎少林寺近期的一系列大動作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致命「點穴法」上網
登錄少林寺網站(www.shaolin.org.cn),打開「武」字網頁,除「絕世神功」《易筋經》外,記者隨意點開「點穴法」一頁,赫然發現「致暈11穴」、「致殘103穴」、「致命36穴」。
在「致命36穴」中,明明白白地寫著:眉心穴(又名印堂),位於兩眉之間;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於臍上三寸正中等。在「致殘103穴」中,也標出了「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等明確位置。
點穴秘技一目瞭然
網頁上,除標明「致殘」、「致命」等穴位外,還詳細描述了練習法。
點穴法共分三層,初期為「制一木人,繪出人體穴位……」;其後,「選較軟物具,如桐木板、腐木等,持金針指或金剪指緩點,每日三至五次,每次15至30下……」最後,「用棉絮製成圓球,放在木架上,練者距架一尺三,右手握掌,運氣三循,對准棉球猛沖,每天300下,約10至20年,可告功成,遠能制人。」
習武戒約難出山門
少林寺規定:「不守寺規與門外無德之徒,概不傳點穴之技,一般徒眾雖可授點穴手法,但不傳致命要穴與制人之技。未經10年考查,及具備高尚德行的門徒概不傳授,以免暴徒得技,損國害民。」
少林寺習武戒約第二條,也要求武僧「只可習以自衛,切戒逞氣血之私,好勇鬥狠」,但此次將「點穴法」上網,是否會有「暴徒得技」,少林寺又怎樣「考查」呢?
練成武功絕非易事
致昨天,少林寺釋延金禪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易筋經》、「金剛指」、「點穴法」等少林秘笈雖已上網,但想真正練成決非易事。
釋延金禪師說,現在,少林寺僧人都可練習《易筋經》等武功,對修煉的人也沒有特殊要求,不過,要想真正練成上乘武功卻很難,與自身修行、領悟有很大關系。就拿《易筋經》來說,真正練成此功的只有寺內幾十位長住僧。
此外,釋延金禪師提醒喜愛少林功夫的人,雖說上網的武功常人都可以練,但一定要有專業人士指導,切不可以自行隨意練習,以免發生危險。
部分秘笈早已流出
釋延金禪師告訴記者,少林武功秘笈珍藏本現已出版。事實上,由於傳承久遠,加之各種原因,一部分少林秘笈早已外傳。
經過多年演變,外界流傳的少林武功真真假假,有各種不同版本,希望大家不要輕信,以免誤練傷身。
功效類似人丹十滴水主治天熱中暑
少林僧人自揭「還魂湯」面紗
在武俠小說中,少林寺的「還魂湯」和「大力金剛丸」被奉為聖葯,傳得神乎其神,昨天,釋延金禪師揭開了它們神秘的面紗。
「還魂湯」原是中暑葯
有「起死回生」之功效的「還魂湯」,其實就是一味治療中暑的中葯,和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功效類似,而「大力金剛丸」就是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葯煎劑,常用的雲南白葯、三七粉等也有類似功效。
釋延金禪師說,少林秘方其實沒那麼神秘,少林寺僧人得病,都是用這些葯方治療的,尤其是武僧。
「割頸斷喉」雞皮救命
雖說「還魂湯」、「大力金剛丸」的神話被打破,但在少林秘方中,還是能看到一些頗帶幾分神秘色彩的葯方。
在外傷葯方中,記者發現了「喉斷急救方」、「棍棒擊倒猝死方」、「少室復生散」等,可以治療那些看來已是不治之傷。在「喉斷急救方」中寫到,「割頸斷喉,急宜早治,遲則額冷氣絕。乘初割時,輕輕使其仰睡,將頭墊起,合攏刀口,將血拭去。取大雄雞一隻,迅速去其毛,生剝其皮,趁熱貼傷口,內服玉珍散,愈後雞皮自落。」
秘方本是口口相傳
釋延金禪師說,以前,這些秘方都是保密的,方子基本上靠師父口授給弟子,一律不外傳。這次將大部分秘方公開,主因是時代不同了,只要能造福社會,少林寺沒必要像過去那樣保守。
寺院下屬的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大梁則表示,公開秘方主要是想把少林文化的一部分——醫學,展示給世人。
下批秘方短期內公布
錢大梁說,下一批秘方將在短期內登上網站,這次公布的秘方不再是簡單的方子,而是選取秘方中有背景、有歷史內涵的,藉此弘揚少林文化。
暫不生產「少林」牌葯品
至於是否根據秘方生產成葯,錢大梁表示,目前,少林寺已注冊成立少林葯局有限公司,但目前不會大規模生產葯品。
但錢大梁同時表示,如果個別葯方市場反應好,公司可能和葯廠合作,由少林寺監制、葯廠生產。
少林常用葯方
在少林寺千張秘方中,有一些治療常見病症的方子十分簡單易行,現抄錄如下:
鼻衄急救方
取鮮小薊葉數片,揉爛,迅速塞入鼻內止血。又方:以人頭發一撮,燒成灰,將灰投入鼻內即可止血。
解酒方
少林武僧飲酒,為唐太宗李世民所封,偶有過量致醉或中毒不省人事、長久昏迷者,用葛花30克,遼五味子9克,煎湯一碗,加灰菜水半杯為引,灌服,片刻即可蘇醒。
右脅疼痛治方
乳香4.5克、沒葯4.5克、當歸15克、自然銅(醋淬7次)1.5克、紅花9克、木香4.5克、鬱金6克、赤芍9克、甘草4.5克、血竭1.5克、蘇木9克。取泉水2000毫升,煎至500毫升。
擒拿致傷方
荊芥6克、防風6克、透骨草6克、羌活3克、獨活7.5克、桔梗6克、祁艾6克、州椒6克、赤芍15克、蓍草15克。濃煎成湯,趁熱洗,每日三次,專治被擒被拿或跌打損傷,致皮膚紅腫、隱隱作疼者。皮破流血者禁用此方。
參考資料:http://darkbag.nease.net/timeworks/worksluck6.htm
Ⅷ 電視塔附近的 針灸減肥 效果怎麼樣
不知道你說的電視塔附近是哪兒,但是,我可以給你說一說針灸減肥的事兒。
中醫認為肥胖是體內脾運失調、氣虛濕滯、胃強脾弱、濕熱內滯以及沖任失調、帶脈不和等因素,導致水液失調,脂濁淤積於體內造成的。針灸能夠刺激經絡腧穴,調理臟腑平衡陰陽,使水濕得以運化,在外則表現為局部脂肪的消除。因此針灸減肥不僅僅是著眼於消耗脂肪,而是以恢復身體的平衡狀態為本,所以,針灸減肥的同時,調理了肝膽功能可治療脂肪肝;調理了肺脾腎而改善糖尿病病情等等。
現代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也漸漸闡釋了針灸減肥的奧妙。例如針灸能夠降低過氧化脂質含量,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針灸能夠調節神經系統,抑制胃酸的分泌,減緩胃部排空,從而減緩飢餓感的產生,有助於控制飲食;針灸能夠有效調節內分泌,改善機體新陳代謝等等,這些都是針灸減肥的臨床作用機制。在針灸的同時也可以用舒爾佳輔助一下,尤其是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吃的肉多了就隨餐吃一個。
針刺治療、穴位埋線、耳穴壓丸是針灸科常用的減肥方法。
其中針刺治療常取位於四肢部、腹部的手足陽明經、足太陰經及任脈穴位,祛濕化痰、通經活絡。當然,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髓,臨床常對患者進行分型,例如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肌肉鬆弛者屬脾虛濕阻型,常加以氣海、中脘等健脾益氣;消谷善飢、大便秘結者屬於胃熱濕阻型,加以曲池、支溝等清熱通腑等等,量體裁衣為每個患者制定最適宜的針灸處方。該法一般需要患者每周治療2-3次,以維持療效所需的刺激量。
穴位埋線是指將可吸收的羊腸線埋入穴位內,利用羊腸線對穴位的持續刺激起到治療效果,該法具有作用持久、便利的特點。一般一個月治療一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
耳穴壓丸是根據中醫理論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與臟腑、經絡及各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均有密切關系。對耳穴進行刺激可調整機體功能,起到治療作用。
用於減肥時常選取飢點、內分泌、三焦、脾、胃等穴,控制食慾、調整內分泌、調整臟腑功能來改善代謝,實現減肥。其關鍵在於取穴精準,在耳穴上貼上磁珠後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次。
針灸減肥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也是容易規避的。例如針刺治療,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暈針,指針刺過程中患者發生暈厥的現象,多由於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疲勞、飢餓等狀態下接受治療等引起,所以應避開上述情況接受治療,治療時應放鬆心情。穴位埋線治療則可能因操作不潔引起感染,一般選擇正規醫院接受治療便可大大減小發生的機率。
想比較來說,針灸減肥要比節食和運動減肥葯輕松一些。但是,不可否認,減肥還是離不開管住嘴邁開腿,要不然,無論你通過什麼方式減肥成功了都會反彈的。最後強調一點,不要相信網上的減肥產品,那些很多都是保健品,一點兒安全保障都沒有,很多都是刺激中樞神經的,吃了之後拉肚子,脫水,太傷身了。
Ⅸ 流涎應該怎樣治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一般寶寶2個月唾液腺開始發育,4-6個月開始流口水,7-18個月口水旺盛,2歲之前停止流口水,這是正常的情況,這期間家長們要及時觀察寶寶口角是否對稱,飲食是否正常,口腔粘膜有沒有潰瘍,有沒有異常哭鬧等情況,以此來判斷這口水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
在孩子有流口水的情況時,家長要注意護理好孩子口腔周圍的皮膚,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兩遍。
要用非常柔軟的手帕或餐巾紙一點點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讓其周圍保持乾燥,避免患上濕疹。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損傷皮膚。為了防止唾液把頸前、胸上部衣服弄濕,可以給選擇掛個全棉的小圍嘴,也方便換洗。
此外,導致寶寶流口水的原因還有口咽黏膜炎症、病毒感染等病理性因素,這種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確診並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