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沉浮與枯榮》(江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L2IgjmtRFyQHIROFhkRfrg
書名:沉浮與枯榮
作者:江平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9
頁數:497
內容簡介:
《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內容簡介:江平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民商法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批準的有突出貢獻、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曾當選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曾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等職;曾赴比利時根特大學、香港大學、義大利第二羅馬大學、日本青山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授中國民法、羅馬法、公司法等課程,並獲比利時根特大學名譽法學博士,秘魯天主教大學名譽法學教授等殊榮。現仍然擔任著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國際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仲裁委員會主任、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會長等職務。
《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不僅忠實記錄了江平八十年的沉浮與枯榮,也涉及其親歷的眾多歷史事件;不僅是江賓士學歷程的全記錄,更是中國法治進程的縮影。江平先生的八十年,不僅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人生閱歷,更鍛造出一種只向真理低頭、絕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
作者簡介:
江平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民商法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批準的有突出貢獻、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曾當選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曾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等職;曾赴比利時根特大學、香港大學、義大利第二羅馬大學、日本青山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授中國民法、羅馬法、公司法等課程,並獲比利時根特大學名譽法學博士,秘魯天主教大學名譽法學教授等殊榮。現仍然擔任著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國際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仲裁委員會主任、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會長等職務。
② 地調項目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匯交的體會及建議
叢潤祥潘敏
(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廊坊065000)
摘要成果地質資料是重要的地質信息資源,電子文檔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電子文檔製作是否規范是地質資料成功匯交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結合在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中的一些體會,根據《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210號文)要求,闡述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需注意的3個環節,並提出幾點膚淺建議,與大家交流。
關鍵詞成果地質資料匯交格式電子文檔
成果地質資料是指「各類地質工作與科學研究項目完成時,按相應技術規范和原項目設計要求,以文字、圖、表、多媒體、資料庫和軟體等形式提供的反映工作成果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作為代表黃金部隊承擔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深知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重要性和責任義務,一直對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非常重視,組織專門人員及時、依法匯交成果地質資料。筆者通過近幾年對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的製作,取得了一些膚淺的認識,與大家共同磋商探討,為進一步做好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匯交奠定基礎。
1 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的製作
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的製作需注意以下環節:一是系統、完整收集整理各類資料——基礎;二是正確運用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瀏覽系統——核心;三是全面細致檢查已生成的電子文檔——關鍵。
1.1 系統、完整收集各類資料
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由8個類別構成:正文類、審批類、附圖類、附表類、附件類、資料庫和軟體類、多媒體類、其他類。為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製作電子文檔前必須按要求全面收集應匯交的所有文件材料。根據文件形式正確歸類,是保證資料順利匯交的基礎。比如對原始地質資料目錄登記簿的分類,不同驗收單位其歸類不同,有的放入附件類,有的放入其他類,我們認為它不是純粹的管理性文件,而是地質資料信息的一部分,應歸入附件類。另外,其他類涉及的文件較雜,如各年度任務書、各年度設計審查意見書、著錄表、涉密登記表等要收集齊全。
1.2 正確使用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瀏覽系統
運用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瀏覽系統,將各類資料錄入到系統中,是電子文檔製作的核心。首先,要按照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瀏覽系統使用手冊正確安裝ED-Maker 1.0系統;其次,按類將各類文件錄入至系統中,並進行編輯,注意審批類文件的順序、附圖類源文件的系統庫,尤其是電子文件登記表中電子文檔的詳細物理特性、主要文件格式;再次是生成電子文檔,對於使用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7.0軟體轉換成PDF格式的存檔電子文件要編輯。
1.3 全面檢查電子文檔、錄制、匯交
生成的電子文檔包括存檔電子文件和源電子文件兩類,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查。一是對生成的電子文件登記表進行檢查,檢查其填寫內容的完整性,對缺項、漏項要重新填寫後再生成;二是對應電子文件登記表檢查電子文檔的存檔電子文件、源電子文件的對應性,文件的可讀、可懂、可復制、可再利用性;三是檢查電子文檔中的文件與紙質資料的對應性,信息內容的清晰性;四是錄制匯交,錄制前查殺病毒,確保匯交資料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2 存在的問題及對今後工作的建議
2.1 部分報告附圖偏色
有些應用MAPGIS6.5製作的報告附圖,JPEG格式圖像存在偏色現象。同為一個文件,由繪圖儀列印機輸出的紙質附圖與顯示器顯示的JPEG圖像顏色匹配性較差,雖然均按「要求」製作,但顏色差別較大。我們認為是由於顯示器和輸出所用的列印設備有關,顯示器色素較多,顯示的圖像色彩豐富;而不同的列印機配色方案不同,輸出的圖像顏色也不同。附圖紙介質與電子文檔色彩上完全一致很難做到,只能選擇相近的顏色代替,力求一致。
2.2 國家行業主管部門需進一步統一資料匯交驗收標准
如《固體礦產勘查報告格式規定》(DZ/T 0131—94)中規定,固體礦產勘查報告字型大小有部分要求為小五號,如表格中的文字、文獻名稱、條文中注、腳注、圖注、標注說明等,而國土資發[2006]210號附件《成果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又規定文本部分電子文件的編制字型大小最小不得小於5號字,使電子文檔製作存在一定的矛盾。
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應對電子文檔的驗收確定一個統一標准,否則匯交工作開展較費力。作為承擔地調項目的單位,不但要向大區地調中心匯交資料,同時還要向省礦產主管部門匯交,雖然都按「210號文」驗收,但不同的驗收人存在不同的驗收意見。往往地調中心驗收的資料,向其他單位匯交時又會提出不同的意見,且不同的大區中心,對其要求也存在不同,同一份資料其歸類屬性也不盡相同,因而國家行業主管單位應盡早統一一個驗收規范,所有地質資料接收單位按統一標准對地質資料進行接收。避免了匯交單位重復工作,節省人力、物力、財力。
2.3 進一步完善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瀏覽系統
現在使用的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製作瀏覽系統(ED-Maker 1.0)能快速組織和製作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並自動生成符合匯交標準的電子文檔。但還有一定局限性,需進一步更新完善。
(1)系統能在Windows98,2000,XP平台下運行,但對目前有些平台(如Windos vista)就不能運行。
(2)製作瀏覽系統目前有12個模塊,即正文類、審批類、附圖類源文件、附圖類存檔文件、附表類、附件類、多媒體類、資料庫和軟體類、其他類、插圖文件、電子文件登記表、載體外標簽,基本能滿足目前電子文檔的製作瀏覽。但若能增加一些現要求匯交的文件模塊,如資料涉密情況登記表、著錄表等模塊,對製作電子文檔會更加迅捷。
(3)製作瀏覽系統可能與其他軟體有些沖突,有些電子文件在電子文檔生成時會產生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如有些大文件的電子文件轉換生成PDF文檔時,有些插圖會重疊,有些文字會缺失等。
3 結束語
2006年1月20日,《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發布)明確提出「嚴格執行地質資料匯交制度,開展地質資料專項清理,推進地質資料的研究開發,充分發揮現有地質資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復和資料浪費」。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重要體現,是廣大地質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和歷史記錄,是地質工作服務社會的主要載體。作為由國家出資形成的成果地質資料,必須履行匯交規定,按《地質資料管理條例》要求及時匯交成果地質資料,充分發揮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功能,為地質資料的二次開發和利用提供基礎資料。
參考文獻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9號
江平.關於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的幾點體會,第五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46~248
關於印發《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文件(國土資發[2006]210號)
姚華軍.深入學習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大力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第五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