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汪精衛pdf

汪精衛pdf

發布時間:2022-07-06 07:35:15

⑴ 周恩來的生活資料

周恩來自述

我從事於革命事業,正如中國一般知識分子一樣,經過了從封建家庭轉到受西方學校教育,然後變成社會主義者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的祖父名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紹興。按中國的傳統習慣,籍貫從祖代算起,因此,
我算是浙江紹興人。

紹興社會除勞動者(農民、手工業者)外,中上層有兩種人:一種是封建知識分子,一種是商人,這兩種人都是向外發展的。讀書人的出路照例是中科舉。而紹興人則大批地當師爺,在全國各級衙門里管文案,幾乎包辦了全國的衙門的師爺。師爺在舊戲里的臉譜是紅鼻子,大概因為他們都是喝酒的。商人的出路是在各大城市開雜貨店兼賣紹興酒。

我的家庭近幾代祖先也是紹興師爺,外祖父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師爺。到了祖代,兩家搬到江蘇淮陰、淮安當縣官,因此結了姻親。我便生在淮安,那是一八九八年。

我的外祖母是淮陰鄉下農村婦女。因此,我的血液里還有農民的成份。

我的母親長得很漂亮,為人善良,生了三個小孩--我和兩個弟弟。現在,一個弟弟已死,一個弟弟尚在。母親在三十五歲時即患肺癆而死。原因是我家在祖父去世後,每況愈下,母親因操勞過度成疾。

祖父五十多歲去世。他生前不事生產,不買地,只有房產。到了父輩,我們的家庭就中衰了。叔父當師爺,父親(周劭綱)當文書,進益不夠維持生活。但封建家庭素來好面子,擺空場面,寧可債台高築,不肯丟掉面子。因此,我從小就懂得生活艱難。父親常外出,我十歲、十一歲即開始當家,照管家裡柴米油鹽,外出應酬,在這方面,給了我一些鍛煉。

我出生不久,因叔父周貽�病重,照傳統習慣,把我過繼給叔父。叔父死後,就由守寡的叔母撫養。叔母即嗣母陳氏,是受過教育的女子,在我五歲時就常給我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唱詞。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

我小時在私塾念書。從八歲到十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中國有句俗語:"逼上樑山"。這句俗語就出自《水滸傳》。我們都是"逼上樑山"的。人走上革命道路不是先天的,而是由於外來的壓迫和環境造成的。但他所以能產生革命性,是由於人的本能中有一種抵抗力,不願受外來壓迫。有一種人,站在壓迫方面或幫助壓迫的,當然無由產生抵抗力。但大多數人是被壓迫的,只不過抵抗力有強弱的不同。有些人抵抗力強,是經過鍛煉而來的,有些人抵抗力弱,是因為鍛煉不夠。

十二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沒有這一次的離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無所成就,和留在家裡的弟兄輩一樣,走向悲劇的下場。

我離家去東北鐵嶺,是因為當時父親、伯父都在那裡做事。我在鐵嶺入了小學,六個月後又去沈陽入學,念了兩年書。從受封建教育轉到受西方教育,從封建家庭轉到學校環境,開始讀革命書籍,這便是我轉變的關鍵。當時有兩個教員,一個歷史教員叫高戈吾(山東人)是革命黨人,另一個地理教員是保守黨人。高戈吾介紹我讀進步書籍,如章太炎(光復會領袖)的書和同盟會的雜志。地理教員是滿族人,姓毛,介紹我讀康有為、梁啟超的文章。章太炎的文章是古體文,很難懂,梁啟超的文章是近體文,很易懂。

後來,戴季陶出了《民權報》,把章、梁的主張混合為一,寫了激烈的文章攻擊袁世凱,我從它的創刊號讀起,直到這個刊物被當時的統治者袁世凱查封為止。那時我十三四歲。

十五歲(一九一三年)我入南開中學,是一個私立學校。學費起初由伯父供給,後來靠學校的獎學金。

南開的教育,是正常而自由的。我喜歡文學、歷史,對政治感興趣,對數理也有興趣。總之,喜歡能說理的東西,不喜歡死記的東西,如化學、英文。我經常在課外讀許多書。南開有集會結社自由,我們組織了敬業樂群會,我當過會長。一九一五年,參加反袁運動,演說、勸募,反對"二十一條"賣國條約。但當時南開全校學生有政治興趣的也還不多。

一九一七年中學畢業後,我去日本念書,是自修,生活費用靠朋友供給。在日本共一年半。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時回國,又進南開大學,參加五四運動,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後該報被封,我被捕,坐牢半年(當時是段祺瑞的部下楊以德統治天津)。被釋後,去法國勤工儉學(一九二○年)。

當時戴季陶在上海主編的《星期評論》,專門介紹社會主義,北平胡適主編的《每周評論》,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都是進步讀物,對我的思想都有許多影響。

這個時期,我的思想已從贊成革命而走向社會主義。但是由於我出身於封建家庭,我開始的社會主義思想是烏托邦的。不過因為我自小吃過苦,懂得生活之艱難,所以很短時間內,即轉變到馬克思的唯物主義了。這一時期,在國內曾看到《共產黨宣言》,在法國又開始讀到《階級斗爭》(考茨基)與《共產主義原理》,這些著作對我影響很大。

一九二○年去法國的原因,當時正值大戰之後,在法國容易找到工作,可以半工半讀。但我到法國後,並未做工。在去法之前,我已給國內報紙訂合同,給它做特約通訊員,所以在法國一面讀書、一面寫文章。

後來一度去德國。一九二二年,由德返法,在巴黎聚集二十多人成立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開始時叫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當時參加的有王若飛、羅邁等同志,我是青年團的負責人之一。這個組織發展很快,不久就有了三百多人,包括法、德、英、比四國的留學生。朱德在德國,聶榮臻在比利時,陳毅才自法返國,以後其中入黨者一百多人。一九二三年,國內國共已將合作,我得孫中山之命,與另一國民黨員王京岐在歐洲組織國民黨。當時在法國的有張厲生、張道藩。當時我們的斗爭對象是青年黨,這個黨當時在法國的主要人物是曾琦、李璜,他們主張國家主義,堅決反對國民黨。但在斗爭中我們有時也講統一戰線,因此與李、曾等很熟悉。一九二三年去德國,當時馬克便宜,在德國買了許多書,結果沒有來得及讀完,一九二四年夏天即返國。

中國共產黨的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的社會基礎和歷史根源的。

中國自鴉片戰爭後,一百年來受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侵略,經濟落後,工業不發達。因此,許多民族主義者開始摸索民族獨立的道路。當時,日本已摸到了半封建半民主的道路,達到了維新,中國也想尋找這一條路。可是,中國封建勢力根太深。一八九八年,戊戌變法失敗了。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但並未打倒封建主義,袁世凱代替清朝掌握了封建政權,中國對外仍是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輕工業曾一度有機會發展,國內的工人階級已發展到一定數量。大戰結束後,德、奧、俄帝國倒台。俄國發生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歐洲其他國家也發生革命運動,同時美國總統威爾遜又提出十四條民主主張。但中國國內封建勢力的頭目袁世凱竟對日簽訂"二十一條"賣國條約,而那時的孫中山活動還僅僅浮在上層,他的主張中沒有土地革命,他的活動不深入群眾,沒有群眾做基礎。因此,當時的急進的知識分子和工人,就發動了五四運動。"五四"是一個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民主的革命運動,而且是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主要領導人物都是傾向社會主義的。當時的知識分子從世界大戰中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毛病,並認識到首先要打倒封建主義,民族主義思想未能解決中國問題,因此,就趨向社會主義。在激進的民主主義的思潮下產生了中國共產黨。也因為我們這批知識分子在國外接受了歐洲的革命思想,加上看透了民族主義不能解決中國問題,要社會主義來擔當這個責任。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是百年來中國革命運動發展的結果。

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實際上是農民運動。中國農民占人口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民族解放,實質上是農民解放。太平天國、義和團,都是農民起義,這些革命運動常帶有農民的保守性。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其失敗原因即在於沒有找出農民解放的道路,即土地革命。領導革命運動的知識分子常常忘記了農民的要求,運動又無城市工人的支持,往往弄到後來就出賣了農民的利益,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統治者如清朝政府和後來的袁世凱,都依靠外力鎮壓農民運動,因此農民革命運動常告失敗。

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一方面繼承了太平天國的精神,加以發揚,要改革土地制度。另一方面學得了美國改革土地的辦法--即收土地稅。但他的活動始終未深入農村去了解和組織農民,革命運動並未與農民結合起來,在城市也未與小市民結合,奔走數十年,都是在狹小的圈子裡。因此,在大革命以前,覺悟的知識分子和工人對孫中山沒有深刻印象。當時的三民主義僅有幾個簡單口號,沒有政綱和政治理論。後來,國共合作,三民主義的內容才充實起來,成為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主義。這以後經過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廣泛發動群眾,三民主義才深入群眾,在群眾中生根。所以,今天我們所遵行的三民主義,是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的主張做標準的。

從歷史上看,國民黨可分五個時期。這是根據它每一時期所包括的階級成份與其所代表的利益而劃分的。 一、辛亥(一九一一年)以前,一八九四年成立興中會,一九○五年成立同盟會。這個時期,它代表華僑資本家和勞動者(洪門)的利益,故有民族民主思想。國內依靠知識分子中不滿意清朝統治和外國侵略的人,還有社會上的青幫紅幫,不滿社會現狀的人,失業者等。

二、辛亥(一九一一年)以後,到一九一三年改稱國民黨,一九一四年又改稱中華革命黨,它的成份日漸狹小。當時,華僑中分裂成兩派,一派擁護國民黨,一派反對它。在國內,是依靠一部分紳士、買辦官僚、知識分子,而以依靠軍人為主,它的基礎很小。知識分子與軍人合不起來。結果,代表軍人的陳炯明,於一九二二年趕走了代表知識分子的孫中山,於是孫中山逃到上海。

三、一九二四年改組後,改稱中國國民黨,基礎大為擴大。因為有中共的加入,所以它的成員就有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商人以及其他中上層人士,總之,成份包括各階層,成為一個民族的政黨。也正因此,黨內分成左右兩派。革命發展到了一定時期,兩派破裂,發生了"四·一二"的清黨運動。

四、"四·一二"之後,國民黨本身就成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黨。

五、從抗戰開始直到現在。抗戰開始後,基礎又有所擴大,但它所代表的利益,仍是地主、官僚、資本家和上層軍人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今天所代表的利益是與它的綱領相矛盾的。因此,它的綱領中任何規定都不能實行,土地改革遭受地主階級的反對;改善軍人待遇遭受上層軍官的反對;發展民族工業,遭受官僚資本買辦資本的反對。不僅政策與黨的統治集團相矛盾,而且黨內上下層互相矛盾,下層的意見、利益,都不能實現,一切大權操於CC、黃埔與財政集團之手中。這些集團所以能操縱全黨,首先是依靠軍權,並且得到其他國家權力的幫忙。

國民黨現在是靠軍隊、政權、特務、銀行控制全國,各派都有他們自己的銀行,如中央(宋子文)、中國(孔祥熙)、農民(CC)、交通(一半CC),但黨的開支靠金庫。參議會曾向國民黨提出過批評,其後他們往金庫撥了一筆款子做基金。國民黨不肯放棄一黨專政,就是因為它握有軍、政、金融等權。

一九二四年我返國時,國民黨已改組。我到廣東,擔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一九二四年冬擔任政治部主任。將近兩年間,教過四期學生。一九二五年參加兩次東征,曾任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打陳炯明。這時,我是以公開的共產黨員身份與國民黨合作、共事,因此,與許多國民黨人認識。當時國民黨內部即有兩派,一派主張國共合作,一派反對合作,兩派斗爭甚烈。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發生了"中山艦事件",蔣借口海軍要叛變,逮捕了許多進步分子。經此事後,我辭去政治部主任之職,只擔任教員。北伐時,共產黨是仍然與蔣介石合作,但我未去。

一九二六年冬去上海,做工人運動(在廣東、在法國也都做過一些工人工作)。上海工人為響應北伐軍三次舉行暴動,我參加了其中的兩次(十月二十三日第一次暴動時我尚未到滬)。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九日--二十二日組織三十六萬工人總罷工,二月二十二--二十四日舉行第二次起義,但因革命軍未到,起義未能與革命軍配合而失敗。

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兩天內擊潰張宗昌的軍隊三個團,共一萬多人,工人繳獲了步槍四千多枝及其他短槍、機槍等。當時參加罷工的工人有八十萬,直接作戰的一萬多人。開始時工人只有三百多枝短槍,起義一開始,就從警察那裡繳來大批武器,在南市、閘北、虹口、吳淞……的戰斗都得到了勝利。這時蔣介石已經到了江西,與武漢政府已經開始沖突,而白崇禧領導進攻上海的北伐軍聽說工人罷工,就不前進,希望工人失敗,他再進來。

北伐軍到達南京、上海之後,蔣即親自到上海來鎮壓工人。他同外國勢力勾結,並且收買流氓,一起進攻工人。四月十一日深夜至十二日凌晨,他利用流氓偽裝工人在工人糾察隊里引起沖突,接著借口調處,把軍隊開入糾察隊司令部--商務印書館俱樂部,把工人糾察隊繳了械。十二日即開始了大屠殺,當天即殺死幾十人,傷二百多人。上海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等好多工人被屠殺。

"四·一二"之後,中共馬上變成了地下黨,我仍留在上海辦理善後事宜,把許多人送到武漢和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五月下旬,我搭一艘英國商船去武漢,這時武漢政府內左派與右派的對立已逐漸明顯,農民運動在湘、鄂、贛、粵蓬勃展開,農民要求土地,右派即反對農民運動。到了"七·一五"汪精衛便正式"分共",實行寧漢合作。接著我們就去南昌發動起義。

南昌起義的部隊是賀龍第二十軍、葉挺十一軍二十四師等,共約兩萬餘人。當時參謀團中有葉挺、賀龍、朱德、劉伯承、聶榮臻、李立三、張國燾等,我也是其中成員之一。宋慶齡、鄧演達都是革命委員會的委員。起義軍後來失敗了,是因為犯了一個錯誤,即沒有與當地農民結合起來而要向廣東去建立根據地。結果在潮汕與錢大鈞等部激戰失敗。失敗後的隊伍,一部分到海陸豐與當地農民結合,一部分由朱德率領退到福建、江西邊境,以後轉到湖南,後來在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會合。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部隊是由武漢國民革命軍警衛團和農民自衛隊組成的。

我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去上海做地下工作,直到一九三一年止。一九三一年底去江西中央蘇區(首府瑞金),主要在軍隊中工作。後來參加了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一九三○年在上海時,我曾繞道歐洲到莫斯科參加第三國際執委會議。辦出國護照時,我照了一張相,叫陳賡認,並且告訴他這個人是黃埔軍校的,他想了半天認不出來。我於是就大膽地用這張相片向國民政府外交部申請,領了出國留學的護照。

我在一九一九年認識鄧穎超同志,一九二五年和她結婚。

鄧穎超同志的母親是一個中醫,當她近六十歲的時候,還在紅軍總司令部當醫生。國民黨"圍剿"、我軍撤退時,鄧老太太被俘,被押送到九江。國民黨法官要她勸勸鄧穎超不要當共產黨員,鄧老太太回答說:子女的事情我們父母管不了,即使蔣委員長也管不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當時正在蘇聯--法官無言可答,就把她囚禁在九江反省院。直到一九三六年談判開始,一九三七年初才把她釋放出來。

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圍剿",頭四次完全失敗了。第四次是陳誠指揮的,失敗得最慘。於是蔣介石決心加強訓練,這便是廬山訓練的開始。

紅軍長徵到陝北以後,東北軍即開始圍攻。徐海東部首先把東北軍打垮了一個師、一個旅,後來又打垮一個師。於是東北軍的官兵不願內戰,要求抗日。中共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向東北軍進行統一戰線工作。雙方取得默契,互不攻擊。這時蔣介石也派人來秘密接洽,要我們在不平等的條件下接受和平,同時蔣介石仍加緊壓迫東北軍向紅軍進攻,以便削弱紅軍,使中共易於接受他的條件。張學良及其部下不願意進攻紅軍,蔣介石乃親至西安,逼張打共產黨,並且說,他如果不打,就派蔣鼎文來代替他,並要把他調到福建去。於是張學良和西北軍楊虎城決心發動事變,扣留蔣介石。事變發生後,我們在陝北保安接到張學良的電報,他要我們派代表去西安與蔣談判。在西安參加談判的共五人:蔣介石的顧問澳大利亞人端納、宋子文、蔣夫人、蔣、還有我。談判結果,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准備打日本。十二月二十五日,蔣夫人堅持要在這一天送蔣回京。張學良自己答應了親自送蔣返京,事前大家都不知道,張自己也未料到他到南京後會從此被囚。張學良被囚以後,東北軍將領、士兵大為憤怒,以致殺死張學良的主要助手、主和派王以哲,情況嚴重,鬧了兩個月才告平靜。從那時起,東北軍被蔣介石分散到各處,不再成為一支獨立的力量。在西安混亂的兩個月中,說服東北軍的工作,比張學良在西安時困難百倍。

一九三七年三月正式開始了國共談判。我曾一次去杭州,兩次上牯嶺。當時顧祝同為國民黨方面的代表。談判的結果國民黨答應中共為合法政黨,承認陝甘寧邊區,改編紅軍為八路軍。但是後來國民黨政府始終未正式承認陝甘寧邊區。

抗戰開始後,我與朱德、葉劍英去南京,參加國防會議,劃定作戰地區。朱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我也去山西,與閻錫山談判合作。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一月間,先在太原,太原失守去臨汾,然後回延安。十二月底去武漢,一直住到武漢失守之前,即一九三八年十月,我們是武漢失守前最後離武漢的一批人。從武漢撤退,路過長沙時遇長沙大火。後去桂林,一九三八年底去重慶。

抗戰中的國共軍事磨擦,開始於一九三九年六月胡宗南部進攻延安以南的關中地區。十月,河北的國民黨軍隊進攻八路軍。十二月,山西閻錫山的舊軍打新軍。一九四○年國民黨朱懷冰部進攻冀豫邊區。

一九四一年一月上旬發生了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部近一萬人,除有二千人突圍以外,都被殺、被俘,目前僅放了二百多人。

一九三九年二月,我曾自重慶去桂林,到皖南視察新四軍。順便去了一次家鄉紹興。五月返重慶。六月返延安。因騎馬傷右臂,未治好,九月赴莫斯科醫治。政府的飛機送我到蘭州,然後乘蘇機赴蘇,入克里姆林宮醫院。到一九四○年三月返延,體重增加了九磅。五月去重慶,七月返延安一趟。一九四一年皖南事變發生,談判決裂,開始在報紙上斗爭。一九四二年林彪去渝。林彪同蔣介石談判也無結果。一九四三年七月,我與林彪等離渝返延。

一九四四年五月,史迪威將軍決定派美軍觀察組和記者團去延安,我在延安歡迎他們。十一月赫爾利去延,達成五條協議,大概內容是為了打敗日本建立新中國,同意建立聯合政府,包括各黨派人士,統一軍隊,改革政治,給人民自由。這是毛主席與赫爾利雙方簽字的,但具體內容從未公布。

史迪威與赫爾利政策的差別,就是史迪威主張平等地援助一切抗日軍隊,他是執行羅斯福政策的。赫爾利的主張卻是要經過蔣介石來援助。他也贊成聯合政府,但對共軍的援助必須經過聯合政府。赫爾利的主張雖如此,但蔣介石仍然不同意,結果赫爾利放棄了自己的聯合政府主張,公然站到蔣介石方面反共,於是赫爾利的帝國主義面目暴露了。

⑵ 有關二戰的著名書籍都有哪些啊!

1、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pdf [英]李德.哈特 著 鈕先鍾 譯 2、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EXE 鄭浪平 著 3、中途島奇跡 EXE [美]戈登·W·普蘭奇 著 4、中途島海戰 PDF [日]淵田美津雄、奧宮正武 著 5、機動部隊——中途島海戰續篇 PDF [日]淵田美津雄、奧宮正武 著 6、襲擊珍珠港 EXE [日] 淵田美津雄 著 7、中國抗戰史 PDF 馮子超 著,最早的抗戰史之一 8、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網路全書 PDF [法]馬塞爾.博多 主編 9、中日戰爭時期的通敵內幕 EXE [美]約翰·亨特·博伊爾 著 10、我的奮斗 EXE [德]希特勒 著 11、戈培爾日記1945 [德]約瑟夫·戈培爾 著 12、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武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PDF 13、諾門罕,日本第一次戰敗 一個原日本關東軍軍醫的戰爭回憶錄 PDF [日]松本草平 著 14、歐洲戰場 PDF 唐先聖 著,記實文學 15、希特勒檔案 TXT 16、葉廖緬科元帥戰爭回憶錄 PDF [蘇]A.N葉廖緬科 著 17、日本隨軍記者見聞錄——太平洋戰爭 PDF [日]小俁行男 著 18、坦克,前進! DOC [德]古德里安 著 19、從廣州透視戰爭——葡萄牙領事關於中日戰爭的報告 PDF [葡]莫嘉度 著 20、誘降汪精衛秘錄 PDF [日]犬養健 著 21、二戰蘇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 PDF 王輝 編著,為180M的彩色高精度PDF,網上還有一種是20M的黑白的。 22、沙漠之狐隆美爾 上下PDF 宋宜昌 著 23、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全3卷6冊)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24、昭和十七.八年(1942,1943)的中國派遣軍 上下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25、納粹德國勛章圖集 EXE 網路帖子整理的電子書,圖片精度很一般 26、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蘇聯12卷版 PDF 蘇聯12卷完整版,二戰史里的宏篇巨著,代表了蘇聯解體前的官方史學態度和水平,共227M. 27、岡村寧次回憶錄 PDF [日]稻葉正夫 編 28、二戰海戰史 PDF 翁賽飛 時平 著,比較簡略的入門書 29、華北治安戰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30、滿州事變 PDF [日]關寬治 島田俊顏 3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與省思 PDF 鈕先鍾 著 32、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TXT [英]溫斯頓.丘吉爾 著,TXT版 33、蘇德戰爭 1941-1945 PDF [英]艾伯特·西頓 著 34、大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 TXT [美]C·W·尼米茲、E·B·波特 著 TXT無圖. 35、一號作戰之廣西會戰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36、土肥原秘錄 PDF [日]土肥原賢二刊行會 37、日軍侵華戰爭1931-1945(1-4卷) PDF 王輔 著

⑶ 跪求《雙照樓詩詞稿》電子書百度網盤資源下載

《雙照樓詩詞稿》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viu3

《雙照樓詩詞稿》,洋裝鉛印,封面為淡藍色,簽條為淡黃色,其中的「雙照樓詩詞稿」為印刷體。扉頁鈐有『雙照樓印」(白方),又兩頁分別印有汪精衛「壬午中秋夜作」詩、「朝中措」詞的墨書手跡,書法甚佳。

⑷ 急求一篇關於蔡廷鍇的歷史報告!!!

概述
蔡廷鍇,字賢初,1892年4月15日(清光緒十八年三月十九日)出生於廣東省羅定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務農,兼做裁縫和獸醫。蔡廷鍇童年就幫農活,9歲入塾,11歲喪母,12歲輟學,即隨父做裁縫、學醫。蔡性格倔強,貧困的生活,使他對舊社會更是具有反抗精神。12歲時,他聽鄉親講述劉永福英勇抗擊外國侵略軍的故事,深受感動。當聽到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行徑時,心甚憤恨,愛國主義思想逐漸萌發。

經歷
為尋找生活出路,加上存在當兵衛國的朦朧思想,蔡廷鍇於1909年投入廣東新軍。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廣東獨立,蔡轉入廣東省衛軍,後經輾轉,1918年到李耀漢肇軍的陳銘樞營當排長。1919年肇軍解體,陳銘樞營改屬於護國軍林虎部,蔡被選入護國第二軍陸軍講武堂學習一年。
1920年孫中山返廣州重組護法軍政府,派鄧鏗組建粵軍第一師,陳銘樞部被編為粵軍第一師第四團,蔡任團本部掌旗官,後調任排長。鄧鏗對粵軍第一師訓練甚嚴,對士兵進行現代軍事技術、政治常識、社會知識和工業生產教育,蔡在該師受到熏陶和鍛煉,並加入中國國民黨,軍事政治認識與日增進。1921年,蔡參加討伐桂軍沈鴻英的戰斗,升上尉連長。1922年5月,孫中山督師北伐,蔡參加攻克贛州的激戰。6月,陳炯明叛變,次年1月蔡參加驅逐陳炯明,重占廣州的戰斗。4月,沈鴻英進攻廣州,第一師奉命討伐,5月占肇慶,蔡以戰功升少校連長。1924年,升為營長。1925年初,蔡營與第一師各部入桂,打敗沈鴻英,旋出發東江。第一次東征陳炯明剛告結束,立即從東江回師廣州,參加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在與南北軍閥的征戰中,蔡廷鍇成為驍勇善戰的軍官。
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粵軍第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李濟深任軍長,陳銘樞任第十師師長,蔡廷鍇營編屬第十師第二十八團。是年冬,蔡營作為討伐鄧本殷的先鋒,在南征中起很大作用。
1926年4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蔡廷鍇升任第十師二十八團團長,率部參加攻克平江、武昌等戰役,勇猛苦戰,立了戰功,是「鐵軍」的一支有生力量。後第下師擴充為第十一軍,陳銘樞任軍長,下轄蔣光鼐的第十師和戴戟的第二十四師,蔡升任二十四師副師長。
1927年初,蔣介石與武漢國民政府對立,陳銘樞、蔣光鼐、戴戟先後離開武漢投靠蔣介石,蔡廷鍇調升第十師師長。蔣介石「四一二」政變後,武漢政府出師河南,繼續北伐。蔡師在河南激戰奉軍,配合兄弟部隊攻克臨潁、開封。7月汪精衛在武漢反共後,蔡跟隨葉挺部隊行動,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被委派為軍事委員會委員,第十一軍副軍長兼第十師師長,任左翼總指揮,率師南下。但因階級和認識的局限,不贊成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所以在南下時,便脫離了起義部隊,把第十師開到贛東鉛山。不久,蔣光鼐來鉛山,回任十一軍副軍長,蔡率部隨蔣入閩。
此後,蔡廷鍇在蔣介石麾下,不斷參加了新軍閥之間的混戰。
1930年,蔣蔡兩師參加蔣介石對閻錫山、馮玉祥、桂系軍閥的中原大戰。8月17日蔣蔡兩師擴編為第十九路軍,蔣光鼐為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蔡廷鍇為第十九路軍軍長。
1931年初,蔣介石調十九路軍入江西,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二、三次反革命「圍剿」,8月在高興圩的戰役中,十九路軍受到紅軍嚴重打擊,傷亡3000人,蔡本人經冒死抵抗才得以生還。
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占我東北,全國一致要求團結抗日。10月,十九路軍陸續從江西調赴滬、寧,十九路軍總部和六十一師駐南京、鎮江,六十師駐蘇州、常州等地,七十八師駐淞滬、南翔等地。
1932年1月,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派兵來滬,並進一步製造事端,甚至無理要求十九路軍撤退30公里。國民黨軍政部長何應欽及張靜江先後勸蔡廷鍇撤兵,蔡表示反對,認為十九路軍駐地是中國領土,殊無撤退之理,我十九路軍守土有責,萬一日軍膽敢來犯,決定迎頭痛擊。1月23日,蔡與蔣光鼐在上海召開了十九路軍駐滬營以上幹部會議,決定抵抗日軍的各種部署。24日,蔡又至蘇州召開十九路軍駐蘇高級將領緊急會議,表明抗戰決心。雖然國民黨政府一再妥協退讓,日軍仍於1月28日夜悍然向閘北一帶進攻,十九路軍立即奮起抵抗,震驚中外的「一二八事變」爆發。
1月29日,蔣光鼐、蔡廷鍇等向全國發出通電,表示守土有責,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為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一卒一彈,絕不退縮。十九路軍全軍官兵在廣大群眾的鼓舞、支援下,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堅守陣地,不斷擊退日軍的猖狂進攻。蔡以大無畏的膽略,在槍林彈雨中親臨前線督戰,激勵士氣。當時敵我兵力懸殊,十九路軍全軍約三萬人,加上2月中旬來援的張治中第五軍,計共只有1萬多人。日方經不斷增兵約七八萬人,配有大量大炮、坦克、飛機、戰艦。但十九路軍從1月28日至3月1日堅守上海,憑著民族精神,與敵血戰33天,前仆後繼,死傷約萬人,經歷了閘北巷戰、吳淞要塞戰斗、八字橋戰斗、薀藻浜戰斗、江灣與廟行戰斗、瀏河戰斗等戰役,使日本侵略軍受到重創,死傷萬余名,四度更換指揮官。最後,由於國民黨政府堅持對日不抵抗政策,不再增派援兵,3月1日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十九路軍被迫撤離上海,退守到嘉定等地。蔡廷鍇、蔣光鼐等於3月2日通電全國,表示決本「彈盡卒盡」之旨,不與暴日共戴一天。日軍經過十九路軍嚴重打擊,侵佔上海的陰謀終不能得逞。經過英、美等國「調停」,中日雙方於3月3日宣布停戰。5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和日本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
十九路軍淞滬抗戰是我國對日作戰從未有過的大捷,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日精神,譜寫了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新篇章。蔡廷鍇由於指揮淞滬抗戰功勛卓著,被海內外譽為「抗日名將」、「民族英雄」。
蔡廷鍇抵制蔣介石不抵抗政策,堅持抗戰的立場,引起國民黨蔣介石的不滿,蔣於5月6日令十九路軍3個師分別調往江西、湖北、安徽「剿共」,蔡等據理反對。蔣乃改令調往福建,冀圖在與紅軍的作戰中使十九路軍消亡。蔡於9月任十九路軍總指揮。
蔡廷鍇等率十九路軍入閩後,在蔣介石的催迫下,利用福建紅軍主力入贛作戰之隙,次第佔領了閩西、閩北蘇區不少地方。1933年秋,紅軍主力由江西東征福建,先在閩西連城等地殲滅十九路軍七十八師約3個團,繼在閩北殲滅兩個團,並圍困廷平、順昌、將樂、等縣城,威脅福州。蔡認識到進攻紅軍是中了蔣介石的計謀,反蔣抗日和「剿共」決不能並行,毅然決定把「反蔣抗日反共」的方針改為「反蔣抗日聯共」,立即採取積極步驟與共產黨紅軍聯絡,於9月下旬實現停戰。10月26日,他們還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紅軍簽訂了《反蔣抗日的初步協定》,使事變發動時無西顧之憂。11月20日,「中國全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在福州召開,李濟深為主席,蔡廷鍇任人民革命政府委員、人民革命國第一方面軍總司令兼十九路軍總指揮等職。蔣介石迅速集中十幾萬大軍向福建進攻。十九路軍眾寡懸殊,又孤立無援,福建事變於1934年1月失敗,十九路軍完全解體。
蔡廷鍇於福建事變失敗後,出洋游歷歐、美、澳洲一年,考察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他以愛國主義激情,向僑胞和各國友好人士宣傳抗日主張,介紹淞滬抗戰和福建事變,抨擊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1935年7月,他與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等在香港組織「中華民族革命同盟」,以爭取民族獨立,推倒南京蔣介石政府,建立人民政權,組織聯合戰線,武裝抗日為已任。他們還創辦《大眾日報》。
「七七事變」後,全國軍民奮起抗戰,蔡廷鍇愛國心切,趕抵南京共赴國難。但蔣介石僅委以軍委會特任參議官這一虛職。11月,蔡在南京被車撞傷,回羅定休養。1939年他先後出任第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所部駐桂南、粵西。11月日軍在防城、龍門等地登陸,進攻南寧,蔡廷鍇調任第二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從年底至翌年初,在桂南會戰中,指揮桂南及廣東南路各部對敵作戰。7月,二十六集團軍改為粵桂邊區總司令部,但所轄部隊皆調離,只剩些游擊隊,蔡廷鍇將軍故居蔡成無兵司令,無法實現抗日抱負,乃於9月辭職。以後幾年,蔡以特任參議官虛職閑居桂林。1944年8月回歸羅定後,與譚啟秀等組織抗日游擊隊,打擊日軍。
抗戰勝利後,為反對蔣介石的獨裁和內戰政策,蔡與李濟深、何香凝、李章達等於1946年3月在廣州正正式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以實現革命三民主義,建立獨立、自由、民主、幸福的新中國為目標。
新中國成立後,蔡廷鍇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還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二屆中央常務委員、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對祖國統一大業做出了很大努力。抗美援朝中,他被推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並前往朝鮮慰問中朝軍民。
1968年4月25日,蔡廷鍇在北京病逝。

⑸ 歷史八年級上冊

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知識點精品版 第1課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⑹ 關於二戰的著名歷史書籍有哪些

1、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PDF
[英]李德.哈特
著 鈕先鍾 譯

2、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EXE
鄭浪平

3、中途島奇跡
EXE
[美]戈登·W·普蘭奇 著

4、中途島海戰
PDF
[日]淵田美津雄、奧宮正武 著

5、機動部隊——中途島海戰續篇
PDF
[日]淵田美津雄、奧宮正武 著

6、襲擊珍珠港
EXE
[日] 淵田美津雄 著

7、中國抗戰史
PDF
馮子超 著,最早的抗戰史之一

8、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網路全書
PDF
[法]馬塞爾.博多 主編

9、中日戰爭時期的通敵內幕
EXE
[美]約翰·亨特·博伊爾 著

10、我的奮斗
EXE
[德]希特勒 著

11、戈培爾日記1945
[德]約瑟夫·戈培爾


12、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武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PDF

13、諾門罕,日本第一次戰敗
一個原日本關東軍軍醫的戰爭回憶錄 PDF
[日]松本草平 著

14、歐洲戰場
PDF
唐先聖 著,記實文學

15、希特勒檔案
TXT

16、葉廖緬科元帥戰爭回憶錄
PDF
[蘇]A.N葉廖緬科 著

17、日本隨軍記者見聞錄——太平洋戰爭
PDF
[日]小俁行男 著

18、坦克,前進!
DOC
[德]古德里安 著

19、從廣州透視戰爭——葡萄牙領事關於中日戰爭的報告
PDF
[葡]莫嘉度 著

20、誘降汪精衛秘錄
PDF
[日]犬養健 著

21、二戰蘇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
PDF
王輝 編著,為180M的彩色高精度PDF,網上還有一種是20M的黑白的。

22、沙漠之狐隆美爾
上下 PDF
宋宜昌 著

23、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全3卷6冊)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24、昭和十七.八年(1942,1943)的中國派遣軍
上下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25、納粹德國勛章圖集
EXE
網路帖子整理的電子書,圖片精度很一般

26、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蘇聯12卷版 PDF
蘇聯12卷完整版,二戰史里的宏篇巨著,代表了蘇聯解體前的官方史學態度和水平,共227M.

27、岡村寧次回憶錄
PDF
[日]稻葉正夫 編

28、二戰海戰史
PDF
翁賽飛 時平 著,比較簡略的入門書

29、華北治安戰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30、滿州事變
PDF
[日]關寬治 島田俊顏
3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與省思
PDF
鈕先鍾 著

32、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TXT
[英]溫斯頓.丘吉爾 著,TXT版

33、蘇德戰爭
1941-1945 PDF
[英]艾伯特·西頓 著

34、大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
TXT
[美]C·W·尼米茲、E·B·波特 著 TXT無圖.
35、一號作戰之廣西會戰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36、土肥原秘錄
PDF
[日]土肥原賢二刊行會
37、日軍侵華戰爭1931-1945(1-4卷)
PDF
王輔 著

一口氣讀完二戰歷史 作者:楊會軍

⑺ 《辛亥:搖晃的中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辛亥:搖晃的中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7RzDf9rxUUP4sanXNAOITQ

?pwd=bzx1 提取碼:bzx1
簡介:2011年,辛亥百年沖擊波,海峽兩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盤很大的棋。新年1月開始,超千萬人氣教授張鳴首發力作《辛亥:搖晃的中國》,聚焦大清王朝最後歲月、民國肇造第一篇章,領銜角色有袁世凱、馮國璋、黎元洪、張宗昌、譚延闓、汪精衛、張彪、吳祿貞、蔭昌、瑞澄、良弼、載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從晚清到民國的百年動作大片。研究這一類歷史人物,本書以了解之同情的態度認為,製造過量的英雄,結局是沒有英雄。

⑻ 《萬葉集精選日本文學名著選譯叢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萬葉集精選》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jBLKEfMx07mskdfONr4U9g

提取碼:ufbi

書名:萬葉集精選

譯者:錢稻孫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1992-1

頁數:281

內容簡介: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的一部最古的詩歌集,收有從公元四世紀到八世紀六十年代末450年間長短各體古詩4500餘首, 著名翻譯家錢稻孫先生從中選譯了800餘首,並加上詳盡的注釋和評語,介紹日本古代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等。

作者簡介:

錢稻孫(1887年-1966年),中國浙江吳興人,翻譯家、作家、教育工作者,譯有《萬葉集選》、近松門左衛門的凈琉璃劇本、井原西鶴的小說、日本民族音樂學家林謙三的《東亞樂器考》、導演黑澤明的電影劇本《羅生門》等書。

1900年隨外交官父親到日本,完成中學學業後,隨家到比利時,在當地接受法語教育,後到義大利,在羅馬的義大利國立大學完成本科學業。

1910年回中國,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到教育部工作,1915年升視學(督學)。

與當時同在教育部工作的魯迅、許壽裳交往密切,

1921年,他發表譯作《神曲一臠》,用文言楚辭體裁,從義大利語原文譯出《神曲》地獄篇的前5章。

1927年起在北京清華大學教日本語等課程,1931年起專任該校正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華北政務委員會(後與汪精衛政權合並)成立後,他歷任北京大學秘書長(1938年起,輔助職稱「總監督」的首長湯爾和)、校長(1940年起,1942年到1943年兼農學院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在家裡翻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譯出源氏物語的前幾回,在刊物發表後,影響很好,應人民文學出版社委約,翻譯全部《源氏物語》(未完成),社方改請豐子愷譯出全部後,請他和周作人在責任編輯文潔若協助下校訂譯稿。

他是中國史上漢譯但丁《神曲》的第1人,同時是從義大利原文漢譯的第1人,他從原文漢譯《萬葉集》和《源氏物語》,都是史上第1個,雖然都沒有譯完。

⑼ 求《辛亥:搖晃的中國》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辛亥:搖晃的中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7RzDf9rxUUP4sanXNAOITQ

?pwd=bzx1 提取碼:bzx1
簡介:2011年,辛亥百年沖擊波,海峽兩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盤很大的棋。新年1月開始,超千萬人氣教授張鳴首發力作《辛亥:搖晃的中國》,聚焦大清王朝最後歲月、民國肇造第一篇章,領銜角色有袁世凱、馮國璋、黎元洪、張宗昌、譚延闓、汪精衛、張彪、吳祿貞、蔭昌、瑞澄、良弼、載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從晚清到民國的百年動作大片。研究這一類歷史人物,本書以了解之同情的態度認為,製造過量的英雄,結局是沒有英雄。

⑽ 有什麼詳細介紹二戰歷史的書嗎

1、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PDF
[英]李德.哈特
著 鈕先鍾 譯

2、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EXE
鄭浪平

3、中途島奇跡
EXE
[美]戈登·W·普蘭奇 著

4、中途島海戰
PDF
[日]淵田美津雄、奧宮正武 著

5、機動部隊——中途島海戰續篇
PDF
[日]淵田美津雄、奧宮正武 著

6、襲擊珍珠港
EXE
[日] 淵田美津雄 著

7、中國抗戰史
PDF
馮子超 著,最早的抗戰史之一

8、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網路全書
PDF
[法]馬塞爾.博多 主編

9、中日戰爭時期的通敵內幕
EXE
[美]約翰·亨特·博伊爾 著

10、我的奮斗
EXE
[德]希特勒 著

11、戈培爾日記1945
[德]約瑟夫·戈培爾


12、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武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PDF

13、諾門罕,日本第一次戰敗
一個原日本關東軍軍醫的戰爭回憶錄 PDF
[日]松本草平 著

14、歐洲戰場
PDF
唐先聖 著,記實文學

15、希特勒檔案
TXT

16、葉廖緬科元帥戰爭回憶錄
PDF
[蘇]A.N葉廖緬科 著

17、日本隨軍記者見聞錄——太平洋戰爭
PDF
[日]小俁行男 著

18、坦克,前進!
DOC
[德]古德里安 著

19、從廣州透視戰爭——葡萄牙領事關於中日戰爭的報告
PDF
[葡]莫嘉度 著

20、誘降汪精衛秘錄
PDF
[日]犬養健 著

21、二戰蘇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
PDF
王輝 編著,為180M的彩色高精度PDF,網上還有一種是20M的黑白的。

22、沙漠之狐隆美爾
上下 PDF
宋宜昌 著

23、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全3卷6冊)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24、昭和十七.八年(1942,1943)的中國派遣軍
上下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25、納粹德國勛章圖集
EXE
網路帖子整理的電子書,圖片精度很一般

26、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蘇聯12卷版 PDF
蘇聯12卷完整版,二戰史里的宏篇巨著,代表了蘇聯解體前的官方史學態度和水平,共227M.

27、岡村寧次回憶錄
PDF
[日]稻葉正夫 編

28、二戰海戰史
PDF
翁賽飛 時平 著,比較簡略的入門書

29、華北治安戰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30、滿州事變
PDF
[日]關寬治 島田俊顏
3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與省思
PDF
鈕先鍾 著

32、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TXT
[英]溫斯頓.丘吉爾 著,TXT版

33、蘇德戰爭
1941-1945 PDF
[英]艾伯特·西頓 著

34、大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
TXT
[美]C·W·尼米茲、E·B·波特 著 TXT無圖.
35、一號作戰之廣西會戰
PDF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著
36、土肥原秘錄
PDF
[日]土肥原賢二刊行會
37、日軍侵華戰爭1931-1945(1-4卷)
PDF
王輔 著

一口氣讀完二戰歷史

閱讀全文

與汪精衛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遠程海康伺服器用什麼瀏覽器 瀏覽:228
解壓報紙圖片 瀏覽:956
python微信公眾號開發平台 瀏覽:895
知識付費網站java源碼 瀏覽:255
方舟怎麼做命令管理 瀏覽:849
linux流量異常 瀏覽:675
單片機如何給電腦加密碼 瀏覽:519
如何刪掉多餘的伺服器 瀏覽:220
c編程演算法 瀏覽:833
堵車如何緩解壓力 瀏覽:17
喜鵲快貸app怎麼了 瀏覽:263
海龜編輯器積木編程怎麼安裝 瀏覽:185
程序員理發店生意怎麼樣 瀏覽:603
程序員羅技 瀏覽:180
軟考初級程序員課程2021下載 瀏覽:491
杭州程序員奶奶 瀏覽:880
不聽命令造成錯誤 瀏覽:981
kool系統源碼 瀏覽:610
流氓app在哪裡看 瀏覽:98
域名購買了怎麼指向伺服器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