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電子政務pdf

電子政務pdf

發布時間:2022-07-07 12:42:53

㈠ 我想知道有關國內電子政府(務)和城市政府信息化的有關信息

需要原文的話聯系本人郵箱(點我可見)。

19 【篇名】 我國信息化目標五到十年內實現初步信息化 CAJ原文下載 pdf原文下載
【作者】 周慕昌.
【刊名】 中國計算機用戶 1996年02期 編輯部Email
CJFD收錄期刊
【機構】 電子工業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
【聚類檢索】 同類文獻 引用文獻 被引用文獻
【摘要】 <正> 信息化已成為全球性的一個話題,成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熱點問題。這是因為信息化的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的主要標志,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把它做為一個重大、重要的任務,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而且從全球范圍來看,發展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也是當今競爭的一個制高點。 我們國家把信息化作為一個方針提出,是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的。在初期的階段,我們把它叫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沒有提到信息化。七十年代末期以前,是重點領域、單位使用計算機技術,這可以說是計算機應用很初級的階段。它的基本特點是局限在國防
【光碟號】 INFO96S5

39 【篇名】 信息化與經濟發展——「信息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紀要 CAJ原文下載 PDF原文下載
【作者】 鄭友敬. 齊建國. 金建.
【刊名】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1994年02期 編輯部Email
CJFD收錄期刊
【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
【聚類檢索】 同類文獻 引用文獻 被引用文獻
【摘要】 <正>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CASS)與21世紀電訊、信息與經濟合作國際組織(TIDE.2000)聯合主辦的「信息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於1993年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出席開幕式,並代表中國政府作了重要講話,日本國駐華大使國道彥先生代表日本政府致詞。來自美國、歐共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本、法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及我國的近150
【光碟號】 ELAW94SE

48 【篇名】 加速電子政務發展 促進政府信息化建設 CAJ原文下載 PDF原文下載
【作者】 楊艷東.
【刊名】 現代情報 2003年01期 編輯部Email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期刊
【機構】 鄭州輕工業學院 鄭州450002.
【關鍵詞】 政府. 信息化. 電子政務. 網路.
【聚類檢索】 同類文獻 引用文獻 被引用文獻
【摘要】 政府信息化是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先決條件。我國政府信息化及電子政務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還存在一系列主要問題。鑒於此 ,政府應未雨綢繆 ,充分發揮後發優勢 ,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電子政務。
【光碟號】 INFO0304

具體的地方的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如下:

49 【篇名】 論南京城市信息化建設的背景與措施 CAJ原文下載 PDF原文下載
【作者】 李廉水. 孫學軍.
【刊名】 南京社會科學 2003年S2期 編輯部Email
「中國期刊方陣」入選期刊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期刊
【機構】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副院長、博導. 南京210096 . 碩士生.
【關鍵詞】 南京. 城市信息化. 措施.
【聚類檢索】 同類文獻 引用文獻 被引用文獻
【摘要】 城市信息化的關鍵是城市工業的信息化,沒有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改造,沒有高科技產業的信息化建設,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信息化。信息化可以推動城市現代化,信息化可以改變城市管理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社會生活的文明化。可以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優化社會發展環境。南京應當通過加強組織領導,發展信息產業,建設實驗小區,加速城市信息化步伐,構建城市信息化良好形象。
【光碟號】 SOCI0310

㈡ 電子政務如何應用技術

最近,參加了金蝶ERP軟體K3.NET的活動。中間,一個湊熱鬧的問我,「電子政務為什麼沒有ERP?」把我問得一愣。我還真被問住了,是呀,電子 政務為什麼沒有ERP,過去還真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補充問一句,EB(電子商務)軟體有巨無霸SAP,為什麼沒有出現EG(電子政務)軟體的SAP呢? 電子政務,固然重在政務。但政務方面的許多事情,廠商說了不算。廠商能夠做的,只能是把自己的事情,也就是電子政務中的「電子」,也就是技術應用,盡量搞好。 現在電子政務的技術應用搞好了嗎,單從「電子政務為什麼沒有ERP」這個怪問題的答案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當前電子政務技術應用中的問題:孤立的硬體設備有了,但系統的硬體平台還沒有形成;孤立的應用軟體有了,但系統的管理平台還不見蹤影。電子政務帶動信息化,靠什麼?單從技術應用這一個環節來看,不是靠「商品級」的一大堆零碎,而是靠「資產級」的系統的成熟。而技術系統平台的成熟,必須靠產業化發展來實現。 在這方面,要破除一個誤區,覺得政務動不得,電子也將系統地無所作為。我認為,政務應用技術,只要從基礎管理這個意義上的「政務」入手,抓住政府與企業在加強基礎管理上的相通處,循序漸進,同樣可以在系統級大有作為。這是電子政務產業化的關鍵。 當前,從全球電子政務發展情況看,形成硬體技術系統的條件相對好一點,而最大的空白,來自軟體系統管理平台。所以我們這里重點談談這個問題。這個領域,是最後一個未開墾的處女地。從中足可以產生收購微軟公司的新的軟體巨無霸。SAP公司當年的機遇,正在更大規模上重現。一個價值億萬的大蛋糕,正在向人們招手,對電子政務產業化的這個機遇,中國人感不感興趣? 從「政務」看 「電子」產業化的可行性 抓住公共管理與商業管理的共性是前提 從應用層面看,政府與企業是絕然不同的兩種組織,有完全不同的應用需求,政府管理與企業管理有本質的不同,一個是公共管理,一個是商業管理。 但在更抽象的系統層面看,二者卻有一定意義上的共性,都是一種分層組織結構。比如,制度經濟學就不強化政府與企業的區分,認為二者在都是「分層組織」這一點上,是一回事。與這種共性不同的,只有市場,因為市場是不分層的,是另一種組織方式。 既然政府與企業,在組織的最抽象的系統層面,有這種共性,就為ERP軟體向電子政務的平移,提供了一線理論上的可能。而這正是國際電子政務前沿最新的潮流動向。 眼下在美國,把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混為一談是一種時興的事,因為人們把商務和政務都理解為業務(BUSINESS)。認為企業和政府,在信息化上,面對的是同類的挑戰,即工業化分層組織結構的信息化再造,自然在應戰方式上,也有共同規律可循。 比如,政府面對突發事件的危機處理,與企業響應快速多變的用戶要求,同樣要求增強組織的信息化靈敏度,對環境變化進行快速反應。再如,政府治理官僚化腐敗,與企業治理中間人暗箱操作,都要求信息化提供透明化的信息數據。又如,政府提高辦公和管理效率,與企業提高辦公和管理效率,都要求信息化提供的技術手段,等等。 抓住公共管理中流程與職能的區別是關鍵 把電子政務的技術應用,從應用層上升到系統層的關鍵,我認為是深刻認識流程與職能的區別,以流程為中心設計系統,把職能交給應用。 流程與職能的關系,就象物理學中波和粒的關系一樣,相互依存,難以剝離。沒有離開流程的職能,也沒有離開職能的流程。這對於區分二者,就帶來了認識上一定的難度。如果我們不求精確定義的話,可以大致認為,職能是業務分割載體,流程是業務聯接載體,傳統工業化的基礎管理,重心在職能上,而信息化的基礎管理,重心在流程上。工業化基礎管理是個分工體系,通過分割業務,形成有明確邊界的職能,優點是強化了職能,提高了局部的效率,缺點是協調成本高,整體目標容易模糊。信息化基礎管理是個協同體系,通過整合業務,形成職能之間的有機聯接,優點是降低協調成本,突出整體目標,使整體效率最大化,但如果忽視基礎,也容易使局部的核心能力不突顯。所以一般是在工業化管理基礎之上進行信息化改造。 現在電子政務要實現信息化基礎管理的突出問題是,企業可以將「管理流程重組」,作為基礎管理的指導思想(最典型的是中央委員張瑞敏提出的「變職能為流程」);但是,行政體制改革的主導思想,仍然是「以職能轉變為核心」。從電子政務產業化發展的角度看,如何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平台與電子政務管理平台的嫁接,就成為一道理論難題。這也是當前電子政務難以形成管理軟體系統平台的深層原因。我個人以為,基礎管理從面向職能轉向面向流程,是歷史趨勢、國際潮流,是或早或晚都要到來的。在這個問題上,正確的做法是尊重實踐,鼓勵創新,在實踐檢驗真理的基礎上總結規律,不要上來就說「不」。 另一個方面,在流程提煉出來之後,這個流程要非常簡化,非常概括,具體的業務職能,不是系統的事情,應放在應用的層面,由具體專業的人去做。否則,我們從各個局部出發,盲人摸象式地把電子政務定義成這個,定義成那個,最後什麼也不是。目前,我們電子政務,有許多專用系統,這些系統之間不能實現互聯互通,根子就在系統與應用不分,把職能功能,混在系統里了,結果使系統反而失去了系統的作用。 電子政務建設最要避免的,是把應用當作系統,而把流程當作應用,那就徹底搞反了。弄不好還會強化原有體制。 從「電子」本身的規律看電子政務產業化 功能模塊與系統平台的適當剝離是技術和產業趨勢 應用與系統的適當分離,功能模塊與系統平台的適當剝離,是下一代互聯網技術革命的新趨勢。這一點,在管理系統軟體上,也會逐步反映出來。 在企業信息化時代,ERP經常被當作一種應用軟體。我認為,ERP如果真的死了,一定是死在這上面。ERP在新形勢下,也要徹底轉變觀念。電子政務要充分借鑒ERP的經驗教訓,避免彎路。所以我們先來看看ERP的問題。當前ERP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方面企業老是認為這身衣服,不完全合身;另一方面,企業沒有識別出混雜在應用中的流程思想,還是以職能為中心來操作,結果徹底失敗。 管理軟體本來是一個產業,但SAP形成了一種不好的傳統(當然這不怪他),把一個產業做成了一個企業,系統與應用不分。這和微軟提出.NET策略前PC操作系統的情況有點類似。系統與應用不分的必然結果是,系統軟體商處在兩難之中,又想把一切行業的基本特徵概括全,又想針對每個行業企業的特殊需要,無法兼顧。用戶也感到別扭,我沒要的功能,給了我一大堆,成本就上去了,而系統商自認為是我這個行業的規律,我還認為你總結得隔靴搔癢不到位。 ERP軟體符合下一代潮流的做法是:把信息化基礎管理本身,當作系統平台,或操作系統,總結在ERP中。然後,或提供開發工具,或開放技術標准,讓上下游應用廠商,把自己的應用軟體,掛在ERP上面。系統越簡明,越通用,介面越標准,適應面越廣,就意味著應用越繁榮,定製化的效果越好,管理細節的成本越低。 電子政務基礎管理的軟體化,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的路子,是收水電費搞個系統,刷茅房也搞個系統,刷茅房收水電費再搞個系統,這系統建起來就沒完了,也快完(蛋)了。好的做法是,在電子政務標准體系的基礎上,象SAP那樣深入下去,開發出公共管理的系統軟體,以此帶動具體部門定製類軟體業務應用的大發展。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是非常考驗人的挑戰。 電子政務產業「發動機」系統的技術問題 系統是產業化的發動機,這是實踐證明過的東西。有真正的系統,和沒有真正系統的區別?就好比做買賣有資本和沒有資本的區別一樣。有了電子政務系統軟體這台發動機,電子政務產業化,就會沿著「多快好省」(應用多,發展快,質量好,成本省)的路子向前發展?電子政務作為一種新公共管理,它的基本規律是什麼,人們還在探討之中, 比如,它不同於金蝶ERP,不是以財務決算為核心的決策支持系統,它的效益,不是直接經濟效益,這一點與商業系統有本質的區別。因此首先要對電子政務的績效有全面的認識。這是電子政務管理軟體最根本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在對公共管理基礎理論和政策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基礎之上。美國新公共管理學派在警務公共服務實踐中,進行了大量實證性探索,非常有意思,感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 又比如:政務系統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公文系統的流轉支持的。公文主題詞看起來是件小事,實際關系重大。因為不要說老百姓,就是官員本身,找一個文件規定,也難以僅靠文件標題、文件主題詞為線索實現。最後只好直接問人。如果我們的系統是一個知識引擎,能夠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把相關內容找出來,光這一項,電子政務的水平就能提高一個檔次。 再比如倪光南老師指出的這件事:微軟的.doc等文件格式已成為事實上的標准,微軟的文件格式不公開,連美國也沒有把.doc作為標准文件格式,而是選擇了公開的.pdf和.ps格式。文件格式不公開對安全不利,也為國產Office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例如目前在Linux平台上的三個國產Office—永中Office、Red Office和WPS Office,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是與微軟的文件兼容,這既不合理,又無助於解決信息安全隱患。微軟不配合,我們只有制訂我國自己的、基於XML國際標準的文件格式標准,將來可以用這個標准來要求被采購的軟體。 我這里之所以只是舉例,是因為電子政務太復雜了,以我現在認識水平,還無力去做全面邏輯概括。 在純技術層面上,我倒覺得最近王志東提出的一些未來平台標准有點意思,可以看一看,它包括要求系統平台做到: 1、更高溝通效率:如,可以自由選擇語音或者文字方式來交互即時信息、支持和無線通訊設備的互聯、以共享的方式代替交換附件的方式,以節省時間和優化帶寬、支持群組之間在線或者離線的會議功能、可以穿越防火牆直接進行數據傳送、中繼通訊和數據協同; 2、全面聯接信息孤島:如,全面的信息互聯體系、應用程序之間信息高度關聯與復用、充分支持多樣化、個性化的應用設備、實現個人應用和業務系統的統一、插件式、活頁應用結構、兼容與整合外部應用; 3、更低應用成本:如,採用對等網路的先進技術,可以支持離線操作和分布計算、 保護客戶的現有投資,充分利用了客戶端資源的計算能力、 降低伺服器的計算負荷和應用成本、 更強的安全性,多用戶管理,應用支持與擴展能力等等。 這里有些是專門針對企業的,只能作為參考。電子政務的ERP(其實已不是ERP而是GRP或EGRP了)太重要了太難了,如果誰做出了通用版,這個企業不是成為微軟,就是成為SAP。 電子政務產業化的市場前景與軟體的機會 根據賽迪顧問的研究,中國電子政務市場,包括電子政務軟體市場,都有可能在近些年形成產業規模。 2002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總投資將達到350億元,比2001年增長23.4%。2002年~2004年中國電子政務總體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25.7%,按照這一速度計算,五年後電子政務市場的投資額將突破1000億元。在政府采購中,電子政務佔有重要的地位,根據財政部的數據,我國政府采購的規模2002年將達到1000億元。如果按照賽迪顧問與財政部統計口徑一致,則意味著2002年政府電子政務采購佔到整個政府采購的近三分之一。 隨著政府部門軟體正版化,在政府采購中軟體采購比例迅速增加。2001年我國政府的軟體采購額為40億元,占我國軟體總體市場的14.1%。而世界上一些國家政府的軟體采購量佔到軟體總市場的1/3,所以今後中國政府軟體采購還會有很大的增長。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未來3年中國電子政務軟體應用市場規模將以33.9%的年平均增長率遞增,到2004年約為百億元。 電子政務促進政務的事情,另當別論,光說電子政務一旦形成產業規模,對信息產業的發展,對信息化的推進,就是一大貢獻。 我的結論建議是:電子政務在技術應用上,要走抓系統,帶應用的路徑,這是產業化這種路子的必由之路。

㈢ 電子政務網上的word文檔不能直接打開

我估計是兩種可能:一是文件格式為
PDF格式
;二是文件格式為高版本Word。但以第一種情況最為常見,而你的計算機上沒有安裝
PDF閱讀軟體
,所以導致打不開的情況。

㈣ 《數字中國大數據與政府管理決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數字中國》(江青)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WYrfnn7vIvJTh1nw532j3Q

提取碼: g1wx

書名:數字中國

作者:江青

豆瓣評分:4.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7

頁數:184

內容簡介:

首部大數據在我國政府管理場景中的應用實踐案例讀本,全面展示我國電子政務與數字化建設的成果,深度理解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要意義。

進入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百姓消費、政府監管、社會組織服務過程中都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將有助於政府部門提升決策和管理水平,完善市場秩序,有效進行市場監管,更好地服務和保護消費者權益。

而加快我國數字化建設和提升電子政務的效率,則需要從以下三個要素出發:

·培訓大數據思維;

·培育大數據發展環境;

·培養大數據復合人才。

認識、了解、理解、適應以及融入大數據時代,全面、客觀地面對時代特徵,才能迎來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更加輝煌、更具競爭力的發展前景。

作者簡介:

江青(姜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合作導師、中國教育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CSISC大數據研究實驗室主任、中國統計信息咨詢中心執行主任。

主要從事大數據應用研究、大數據與領導決策、數字治理、政策評估等領域的智庫研究和大數據應用實踐,帶領團隊建設輿情大數據、網路零售大數據、一帶一路大數據、口碑大數據、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等大數據應用平台。2013年起,連續五年帶領團隊承擔全國兩會專報任務,承擔了包括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食葯總局、國家工商總局、農業部、國家統計局等多項中央領導、部委、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基於大數據的委託項目研究、大數據頂層設計及實施,是國內最早從事大數據應用研究的實踐者之一。

㈤ 電子政務和無紙化辦公區別

電子政務對於提高政府工作人員辦公效率,提升政府單位服務能力方面有重要意義,它比無紙化辦公更加具體,更具針對性。

目前,泛微OA正積極普及全面的電子政務辦公平台,通過工作桌面、督察督辦、建議提案、黨建管理、公文管理、移動政務等功能推動政府信息化建設。

工作桌面:

以多屏的方式提供領導關注的 辦文中心、辦事中心、辦會中心、黨建中心、報表中心,同時支持直接處理和發起工作,大大提高領導工作效率。

㈥ 求一篇電子政務論文 論電子政務中的信息安全 15000字左右 謝謝啊

已發送,共5篇PDF文檔

㈦ 求《電子政務需求識別》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電子政務需求識別》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tG-sdlBds8sBjl-Jd5NQ9g

?pwd=23im 提取碼: 23im
簡介:《電子政務需求識別》基於社會對象行為、行政管理和信息技術系統內在邏輯的一致性,初步打通對象體系、行政體系和技術體系的信息轉換衍化流程,提出電子政務需求識別的分析方法,以及應用需求識別結果的轉換路徑,為管理創新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㈧ 《構建虛擬政府》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構建虛擬政府》(簡·E·芳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m3vwkKAYthwDe9KqPNY-Fg

提取碼:dnm1

書名:構建虛擬政府

作者:簡·E·芳汀

譯者:邵國松

出版年份:2010-9

頁數:186

內容簡介:

《構建虛擬政府信息技術與制度創新》闡釋了美國政府部門怎樣進行調整以充分發掘電子政務的潛力。通過廣泛研究,《構建虛擬政府信息技術與制度創新》力圖證明:真正的挑戰不在於構建電子政府的技術能力,而在於克服政府內部根深蒂固的組織性分歧和政治性分歧。誰出資創建新的政府網站?哪個機構負責維護這個網站?誰來保證市民的隱私得到尊重?《構建虛擬政府信息技術與制度創新》對於這些問題給出了深刻而出色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電子政務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進入組策略的命令 瀏覽:137
python數據結構和內存 瀏覽:25
python軟體功能簡介 瀏覽:784
外國程序員一般多少歲退休 瀏覽:917
怎麼看linux和時間伺服器 瀏覽:680
程序員搞笑花名 瀏覽:501
dota2怎麼設置國服伺服器地址 瀏覽:212
單片機高電平驅動 瀏覽:115
ios多選文件夾 瀏覽:909
加強行車調度命令管理 瀏覽:243
伺服器已禁用什麼意思 瀏覽:150
部隊命令回復 瀏覽:755
神奇寶貝伺服器地圖怎麼設置 瀏覽:382
加密演算法輸出固定長度 瀏覽:862
程序員去重慶還是武漢 瀏覽:121
伺服器如何撤銷網頁登錄限制 瀏覽:980
微信公眾平台php開發視頻教程 瀏覽:628
怎麼看蘋果授權綁定的app 瀏覽:255
壓縮機單級壓縮比 瀏覽:380
linux測試php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