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機與拖動的教材
《電機及拖動基礎(第4版)》顧繩谷 配套有《電機及拖動基礎實驗》以及《電機及拖動基礎習題解答與學習指導》
顧繩谷1930年2月生,上海人,教授。195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60年前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研究生畢業,獲前蘇聯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歷任合肥工業大學電機系主任、副校長、校長,曾任國家科委自動化專業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動化學科評審組成員、國際自控聯科技教育委員會副主席、發展中國家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及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機械工業部技術委員會及基金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科協副主席、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高校工業自動化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安省自動化學會理事長、全國核心期刊《控制與決策》及《電機與控制學報》的編委等職。首次研製成新型自動化執行元件——磁化調壓變壓器及新型電氣傳動自動系統「三相調壓變壓器——非同步電動機」;在研製高性能交流調速系統方面成果顯著,完成了國家攻關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著作《電機及拖動基礎》曾獲國家機電類優秀教材二等獎及機械工業出版社三十周年優秀圖書一等獎;科研項目「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業務規格探索與實踐」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曾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任職國際自控聯期間,曾出訪17個國家,為推動和發展國內外學者間的友誼合作及學術交流做出了較大貢獻。
相對來說顧繩谷還算可以!大多數老師推薦。
《電機與拖動基礎》李發海 王岩 清華大學出版社 也可以
『貳』 電機與拖動基礎的內容簡介
《電機與拖動基礎》主要介紹了變壓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直流電動機的結構特點和基本工作原理,著重分析了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和直流電動機的啟動、制動、調速性能及相關的計算,簡要介紹了單相非同步電動機、同步電機和控制電機的結構特點和基本工作原理、電動機容量選擇的基本知識及電機、變壓器的使用與維護知識,並且還介紹了與基本理論相關的電機與拖動實驗。為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各章都有精心挑選的例題、思考題和習題以及為便於學生自檢、教師測評的自我評估題。
《電機與拖動基礎》適於高職高專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自動控制電氣類等專業使用,也可供各級電工考證人員對電機與拖動基礎知識的備考復習之用,還可供有關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或作為培訓教材。
『叄』 電機及拖動基礎
1 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對防誤提出的要求
電力系統在無數次血的教訓面前,結合中外電氣運行的實踐,為了有效防止運行電氣設備誤操作引發的人身和重大設備事故,誤操作由三個部分組成,運行值班人員、檢修人員以及其它人員的誤操作造成。
針對運行人員的誤操作。主要發生在誤拉、誤合斷路器和開關,誤入間隔等容易造成惡性事故,微機防誤就是防止這類事故而採取一種積極措施,它是在變電所專家系統的基礎上實現開關操作的防誤要求的。但它是在微機上實現的,是虛擬的。它只能滿足運行值班人員的操作要求,並不能完全解決檢修人員和其它人員的誤操作問題。
針對檢修人員的誤操作。主要發生在檢修、試驗過程中,這時運行人員並不作任何操作。由於微機防誤系統並不能包含所有變電的操作,特別是檢修人員的操作,故不能完全依賴微機的防誤操作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種情況下,在不能完全依賴微機防誤的前提下,電氣迴路閉鎖成了最後一道防線。
針對其他人員的誤操作。主要是指對正常操作無關的人員。這類情況相對較少,但也時常發生。當無關人員處於操作台或機構箱附近時,很有可能發生誤碰;從而導致誤操作事故,這個問題微機防誤是不能很好地解決的。
2 傳統防誤閉鎖與現代微機五防技術
傳統電氣防誤原理與應用。五防功能是指①防止誤分、合斷路器。②防止帶負荷分、合隔離開關。③防止帶電掛(合)接地線(接地開關)。④防止帶接地線(接地開關)合斷路器(隔離開關)。⑤防止誤入帶電間隔。傳統電氣防誤是建立在二次操作迴路上的一種防誤功能,一般通過開關的輔助接點聯鎖來實現。
微機五防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微機五防是一種採用計算機技術,用於高壓開關設備防止電氣誤操作的裝置。通常主要由主機、模擬屏、電腦鑰匙、機械編碼鎖等功能元件組成。現行微機防誤閉鎖裝置閉鎖的設備有斷路器、開關、地線(地線開關)、遮欄網門(開關櫃門),上述設備是通過微機鎖具(電編碼鎖和機械編碼鎖)實現閉鎖的,對上述設備須由軟體編寫操作閉鎖規則。
微機五防與電氣防誤技術比較。
電氣防誤閉鎖迴路是一種現場電氣聯鎖技術,主要通過相關設備的輔助接點來實現閉鎖。這是電氣閉鎖最基本的形式,閉鎖可靠。但這種方式需要接入大量的二次電纜,接線方式較為復雜,運行維護較為困難。
微機五防系統一般不直接採用現場設備的輔助接點,接線簡單,通過五防系統微機軟體的規則庫和現場鎖具實現防誤閉鎖。
電氣閉鎖迴路一般只能防止斷路器、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的誤操作,對誤入帶電間隔、接地線的掛接(拆除)等則無能為力,不能實現完整的"五防"。
微機五防系統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寫相應的"五防"規則,可以實現較為完整的"五防"功能。只是在微機系統故障未解除故障而解除閉鎖時,五防功能完全失去。另外,微機五防系統還存在"走空程"(操作過程中漏項)導致誤操作的問題。
3 完善的防誤解決方案
電氣閉鎖迴路是電力系統發展過程中經過不斷完善,但迴路復雜,間隔多的大變電所實現起來耗費大量電纜,且在運行中存在開關輔助接點不可靠、戶外電磁鎖機構易損壞等問題,再者其防誤功能隨二次接線而定,不易增加和修改,不能實現完全的五防。
4 傳統防誤閉鎖與現代微機五防技術
傳統電氣閉鎖迴路和一代微機五防系統有各自的特點,對於新上和改造的變電所,我們建議採用的五防系統方案如下:
方案一:對於所內所有斷路器和開關的位置為實遙信,且微機五防與變電所監控系統共享一個資料庫的,可以考慮不設計或取消電氣迴路閉鎖,所有防誤功能由微機五防系統獨立完成,並要求微機五防系統有防空程措施。
方案二:對於所內所有斷路器和開關的位置為虛遙信,且微機五防與變電所監控系統共享一個子資料庫的,可以考慮不設計或取消電氣迴路閉鎖(主要是指接地開關電磁鎖和綜合閉鎖),防誤功能由微機五防系統和間隔電氣閉鎖迴路共同完成。要求微機五防系統有防空程措施。
方案三:無論所內所有斷路器和開關的位置為虛遙信還是實遙信,也無論微機五防與變電所監控系統是否共享一個資料庫,不設計或取消電氣迴路閉鎖,但在電動操作的開關或接地開關機構箱的操作電源迴路中加入微機五防接點,防誤功能由微機五防系統獨立完成。要求微機五防系統有防空程措施。
5 結論
隨著計算機及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變電所自動化技術對電氣五防系統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傳統電氣防誤閉鎖方式已不能滿足要求,而作為變電所自動化運用發展方向的微機五防系統,在功能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從目前的運行情況來看,為了安全可靠起見,在大力推廣應用微機五防系統的同時,適當保留間隔的電氣閉鎖迴路或將五防系統接點引入到電動操作迴路中,應該是比較有效的防誤閉鎖措施。
『肆』 《電機拖動基礎》主要是講的什麼內容!
前言 緒論 第一節 電機拖動技術在工業自動化中的作用 第二節 本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第三節 電機理論所遵循的基本電磁規律 第四節 電機中鐵磁材料的特性 第五節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第一篇 直流電機拖動基礎 第一章 直流電機 第一節 直流電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 第二節 直流電機的電樞繞組和感應電勢 第三節 直流電機的電樞反應和換向 第四節 直流發電機和直流電動機的運行特性 第五節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電機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 第一節 單軸電機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 第二節 多軸電機拖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 第三節 典型的負載轉矩特性 第四節 傳動機構的損耗和效率 第五節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直流電機拖動系統的靜態特性 第一節 直流他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第二節 直流他勵電動機的起動特性 第三節 直流他勵電動機制動運轉狀態的特性 第四節 直流電機拖動的速度調節及其特性 第五節 直流串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第六節 交流復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第七節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直流電機拖動系統的動態特性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直流他勵電動機起動時的動態特性 第三節 直流他勵電動機制動過程的動態特性 第四節 直流他勵電動機勵磁迴路的動態過程 第五節 加快直流他勵電動機械過渡過程的方法 第六節 直流他勵電機拖動系統,在考慮電樞電感時的動態過程 第七節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篇 變壓器 第五章 變壓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變壓器的空載運行 第三節 變壓器的負載運行 第四節 變壓器參數的試驗測定 第五節 變壓器的運行特性 第六節 三相變壓器 第七節 變壓器的暫態過程 第八節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特殊用途的變壓器 第一節 自耦變壓器 第二節 儀用互感器 第三節 電焊變壓器 第四節 整流變壓器 第五節 脈沖變壓器 第六節 直流電流互感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篇 交流電機拖動基礎 第七章 交流電機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交流電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節 交流電機的定子繞組 第三節 交流電機定子繞組建立的磁勢 第四節 三相定子繞組建立的磁場 第五節 交流電機定子繞組的感應電勢 第六節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非同步電動機 第一節 非同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額定值和主要系列 第二節 非同步電動機運行時的電磁關系 第三節 非同步電動機運行時的基本關系式、等效電路和相量圖 第四節 非同步電動機的功率和轉矩 第五節 非同步電動機的工作特性 第六節 非同步電動機的參數測定 第七節 單相非同步電動機 第八節 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非同步電機拖動系統的靜態特性 第十章 非同步電機拖動系統的速度調節 第十一章 同步電動機 第四篇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第十二章 電動機容量的計算和選擇 附錄 可控硅整流供電對直流電動機的影響 參考文獻
麻煩採納,謝謝!
『伍』 電機及拖動基礎的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敘述直流電機、變壓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著重分析直流電動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以及起動、調速和制動的電力拖動原理和應用,並介紹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軟起動和軌波調速等新技術;簡要分析單相非同步電動機、同步電動機和控制電機的工作原理;簡要介紹電動機容量選擇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本書降低了理論難度,突出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適用於高職高專等同類院校的電氣技術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應用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