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加密字元串可以使用des加密演算法,實例如下: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security.*;
import javax.crypto.Cipher;
import javax.crypto.KeyGenerator;
import javax.crypto.SecretKey;
/**
* 加密解密
*
* @author shy.qiu
* @since http://blog.csdn.net/qiushyfm
*/
public class CryptTest {
/**
* 進行MD5加密
*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字元串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MD5(String info) {
byte[] digesta = null;
try {
// 得到一個md5的消息摘要
MessageDigest alga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 添加要進行計算摘要的信息
alga.update(info.getBytes());
// 得到該摘要
digesta = alga.digest();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將摘要轉為字元串
String rs = byte2hex(digesta);
return rs;
}
/**
* 進行SHA加密
*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字元串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SHA(String info) {
byte[] digesta = null;
try {
// 得到一個SHA-1的消息摘要
MessageDigest alga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SHA-1");
// 添加要進行計算摘要的信息
alga.update(info.getBytes());
// 得到該摘要
digesta = alga.digest();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將摘要轉為字元串
String rs = byte2hex(digesta);
return rs;
}
// //////////////////////////////////////////////////////////////////////////
/**
* 創建密匙
*
* @param algorithm
* 加密演算法,可用 DES,DESede,Blowfish
* @return SecretKey 秘密(對稱)密鑰
*/
public SecretKey createSecretKey(String algorithm) {
// 聲明KeyGenerator對象
KeyGenerator keygen;
// 聲明 密鑰對象
SecretKey deskey = null;
try {
// 返回生成指定演算法的秘密密鑰的 KeyGenerator 對象
keygen = KeyGenerato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生成一個密鑰
deskey = keygen.generateKey();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密匙
return deskey;
}
/**
* 根據密匙進行DES加密
*
* @param key
* 密匙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信息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DES(SecretKey key, String info) {
// 定義 加密演算法,可用 DES,DESede,Blowfish
String Algorithm = "DES";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可以不寫)
SecureRandom sr = new SecureRandom();
// 定義要生成的密文
byte[] cipherByte = null;
try {
// 得到加密/解密器
Cipher c1 = Ciphe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用指定的密鑰和模式初始化Cipher對象
// 參數:(ENCRYPT_MODE, DECRYPT_MODE, WRAP_MODE,UNWRAP_MODE)
c1.init(Cipher.ENCRYPT_MODE, key, sr);
// 對要加密的內容進行編碼處理,
cipherByte = c1.doFinal(info.getBytes());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密文的十六進制形式
return byte2hex(cipherByte);
}
/**
* 根據密匙進行DES解密
*
* @param key
* 密匙
* @param sInfo
* 要解密的密文
* @return String 返回解密後信息
*/
public String decryptByDES(SecretKey key, String sInfo) {
// 定義 加密演算法,
String Algorithm = "DES";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
SecureRandom sr = new SecureRandom();
byte[] cipherByte = null;
try {
// 得到加密/解密器
Cipher c1 = Ciphe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用指定的密鑰和模式初始化Cipher對象
c1.init(Cipher.DECRYPT_MODE, key, sr);
// 對要解密的內容進行編碼處理
cipherByte = c1.doFinal(hex2byte(sInfo));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byte2hex(cipherByte);
return new String(cipherByte);
}
// /////////////////////////////////////////////////////////////////////////////
/**
* 創建密匙組,並將公匙,私匙放入到指定文件中
*
* 默認放入mykeys.bat文件中
*/
public void createPairKey() {
try {
// 根據特定的演算法一個密鑰對生成器
KeyPairGenerator keygen = KeyPairGenerator.getInstance("DSA");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
SecureRandom random = new SecureRandom();
// 重新設置此隨機對象的種子
random.setSeed(1000);
// 使用給定的隨機源(和默認的參數集合)初始化確定密鑰大小的密鑰對生成器
keygen.initialize(512, random);// keygen.initialize(512);
// 生成密鑰組
KeyPair keys = keygen.generateKeyPair();
// 得到公匙
PublicKey pubkey = keys.getPublic();
// 得到私匙
PrivateKey prikey = keys.getPrivate();
// 將公匙私匙寫入到文件當中
doObjToFile("mykeys.bat", new Object[] { prikey, pubkey });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利用私匙對信息進行簽名 把簽名後的信息放入到指定的文件中
*
* @param info
* 要簽名的信息
* @param signfile
* 存入的文件
*/
public void signToInfo(String info, String signfile) {
// 從文件當中讀取私匙
PrivateKey myprikey = (PrivateKey) getObjFromFile("mykeys.bat", 1);
// 從文件中讀取公匙
PublicKey mypubkey = (PublicKey) getObjFromFile("mykeys.bat", 2);
try {
// Signature 對象可用來生成和驗證數字簽名
Signature signet = Signature.getInstance("DSA");
// 初始化簽署簽名的私鑰
signet.initSign(myprikey);
// 更新要由位元組簽名或驗證的數據
signet.update(info.getBytes());
// 簽署或驗證所有更新位元組的簽名,返回簽名
byte[] signed = signet.sign();
// 將數字簽名,公匙,信息放入文件中
doObjToFile(signfile, new Object[] { signed, mypubkey, info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讀取數字簽名文件 根據公匙,簽名,信息驗證信息的合法性
*
* @return true 驗證成功 false 驗證失敗
*/
public boolean validateSign(String signfile) {
// 讀取公匙
PublicKey mypubkey = (PublicKey) getObjFromFile(signfile, 2);
// 讀取簽名
byte[] signed = (byte[]) getObjFromFile(signfile, 1);
// 讀取信息
String info = (String) getObjFromFile(signfile, 3);
try {
// 初始一個Signature對象,並用公鑰和簽名進行驗證
Signature signetcheck = Signature.getInstance("DSA");
// 初始化驗證簽名的公鑰
signetcheck.initVerify(mypubkey);
// 使用指定的 byte 數組更新要簽名或驗證的數據
signetcheck.update(info.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info);
// 驗證傳入的簽名
return signetcheck.verify(signed);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false;
}
}
/**
* 將二進制轉化為16進制字元串
*
* @param b
* 二進制位元組數組
* @return String
*/
public String byte2hex(byte[] b) {
String hs = "";
String stmp = "";
for (int n = 0; n < b.length; n++) {
stmp = (java.lang.Integer.toHexString(b[n] & 0XFF));
if (stmp.length() == 1) {
hs = hs + "0" + stmp;
} else {
hs = hs + stmp;
}
}
return hs.toUpperCase();
}
/**
* 十六進制字元串轉化為2進制
*
* @param hex
* @return
*/
public byte[] hex2byte(String hex) {
byte[] ret = new byte[8];
byte[] tmp = hex.getBytes();
for (int i = 0; i < 8; i++) {
ret[i] = uniteBytes(tmp[i * 2], tmp[i * 2 + 1]);
}
return ret;
}
/**
* 將兩個ASCII字元合成一個位元組; 如:"EF"--> 0xEF
*
* @param src0
* byte
* @param src1
* byte
* @return byte
*/
public static byte uniteBytes(byte src0, byte src1) {
byte _b0 = Byte.decode("0x" + new String(new byte[] { src0 }))
.byteValue();
_b0 = (byte) (_b0 << 4);
byte _b1 = Byte.decode("0x" + new String(new byte[] { src1 }))
.byteValue();
byte ret = (byte) (_b0 ^ _b1);
return ret;
}
/**
* 將指定的對象寫入指定的文件
*
* @param file
* 指定寫入的文件
* @param objs
* 要寫入的對象
*/
public void doObjToFile(String file, Object[] objs) {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ull;
try {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fos);
for (int i = 0; i < objs.length; i++) {
oos.writeObject(objs[i]);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o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返回在文件中指定位置的對象
*
* @param file
* 指定的文件
* @param i
* 從1開始
* @return
*/
public Object getObjFromFile(String file, int i) {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ull;
Object obj = null;
try {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fis);
for (int j = 0; j < i; j++) {
obj = ois.readObject();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oi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obj;
}
/**
* 測試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ryptTest jiami = new CryptTest();
// 執行MD5加密"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Hello經過MD5:" + jiami.encryptToMD5("Hello"));
// 生成一個DES演算法的密匙
SecretKey key = jiami.createSecretKey("DES");
// 用密匙加密信息"Hello world!"
String str1 = jiami.encryptToDES(key, "Hello");
System.out.println("使用des加密信息Hello為:" + str1);
// 使用這個密匙解密
String str2 = jiami.decryptByDES(key, str1);
System.out.println("解密後為:" + str2);
// 創建公匙和私匙
jiami.createPairKey();
// 對Hello world!使用私匙進行簽名
jiami.signToInfo("Hello", "mysign.bat");
// 利用公匙對簽名進行驗證。
if (jiami.validateSign("mysign.bat")) {
System.out.println("Succes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Fail!");
}
}
}
B. 加密解密字元串的演算法原理
我們經常需要一種措施來保護我們的數據,防止被一些懷有不良用心的人所看到或者破壞。在信息時代,信息可以幫助團體或個人,使他們受益,同樣,信息也可以用來對他們構成威脅,造成破壞。在競爭激烈的大公司中,工業間諜經常會獲取對方的情報。因此,在客觀上就需要一種強有力的安全措施來保護機密數據不被竊取或篡改。數據加密與解密從宏觀上講是非常簡單的,很容易理解。加密與解密的一些方法是非常直接的,很容易掌握,可以很方便的對機密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
一:數據加密方法
在傳統上,我們有幾種方法來加密數據流。所有這些方法都可以用軟體很容易的實現,但是當我們只知道密文的時候,是不容易破譯這些加密演算法的(當同時有原文和密文時,破譯加密演算法雖然也不是很容易,但已經是可能的了)。最好的加密演算法對系統性能幾乎沒有影響,並且還可以帶來其他內在的優點。例如,大家都知道的pkzip,它既壓縮數據又加密數據。又如,dbms的一些軟體包總是包含一些加密方法以使復制文件這一功能對一些敏感數據是無效的,或者需要用戶的密碼。所有這些加密演算法都要有高效的加密和解密能力。
幸運的是,在所有的加密演算法中最簡單的一種就是「置換表」演算法,這種演算法也能很好達到加密的需要。每一個數據段(總是一個位元組)對應著「置換表」中的一個偏移量,偏移量所對應的值就輸出成為加密後的文件。加密程序和解密程序都需要一個這樣的「置換表」。事實上,80x86 cpu系列就有一個指令『xlat』在硬體級來完成這樣的工作。這種加密演算法比較簡單,加密解密速度都很快,但是一旦這個「置換表」被對方獲得,那這個加密方案就完全被識破了。更進一步講,這種加密演算法對於黑客破譯來講是相當直接的,只要找到一個「置換表」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在計算機出現之前就已經被廣泛的使用。
對這種「置換表」方式的一個改進就是使用2個或者更多的「置換表」,這些表都是基於數據流中位元組的位置的,或者基於數據流本身。這時,破譯變的更加困難,因為黑客必須正確的做幾次變換。通過使用更多的「置換表」,並且按偽隨機的方式使用每個表,這種改進的加密方法已經變的很難破譯。比如,我們可以對所有的偶數位置的數據使用a表,對所有的奇數位置使用b表,即使黑客獲得了明文和密文,他想破譯這個加密方案也是非常困難的,除非黑客確切的知道用了兩張表。
與使用「置換表」相類似,「變換數據位置」也在計算機加密中使用。但是,這需要更多的執行時間。從輸入中讀入明文放到一個buffer中,再在buffer中對他們重排序,然後按這個順序再輸出。解密程序按相反的順序還原數據。這種方法總是和一些別的加密演算法混合使用,這就使得破譯變的特別的困難,幾乎有些不可能了。例如,有這樣一個詞,變換起字母的順序,slient 可以變為listen,但所有的字母都沒有變化,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但是字母之間的順序已經變化了。
但是,還有一種更好的加密演算法,只有計算機可以做,就是字/位元組循環移位和xor操作。如果我們把一個字或位元組在一個數據流內做循環移位,使用多個或變化的方向(左移或右移),就可以迅速的產生一個加密的數據流。這種方法是很好的,破譯它就更加困難!而且,更進一步的是,如果再使用xor操作,按位做異或操作,就就使破譯密碼更加困難了。如果再使用偽隨機的方法,這涉及到要產生一系列的數字,我們可以使用fibbonaci數列。對數列所產生的數做模運算(例如模3),得到一個結果,然後循環移位這個結果的次數,將使破譯次密碼變的幾乎不可能!但是,使用fibbonaci數列這種偽隨機的方式所產生的密碼對我們的解密程序來講是非常容易的。
在一些情況下,我們想能夠知道數據是否已經被篡改了或被破壞了,這時就需要產生一些校驗碼,並且把這些校驗碼插入到數據流中。這樣做對數據的防偽與程序本身都是有好處的。但是感染計算機程序的病毒才不會在意這些數據或程序是否加過密,是否有數字簽名。所以,加密程序在每次load到內存要開始執行時,都要檢查一下本身是否被病毒感染,對與需要加、解密的文件都要做這種檢查!很自然,這樣一種方法體制應該保密的,因為病毒程序的編寫者將會利用這些來破壞別人的程序或數據。因此,在一些反病毒或殺病毒軟體中一定要使用加密技術。
循環冗餘校驗是一種典型的校驗數據的方法。對於每一個數據塊,它使用位循環移位和xor操作來產生一個16位或32位的校驗和 ,這使得丟失一位或兩個位的錯誤一定會導致校驗和出錯。這種方式很久以來就應用於文件的傳輸,例如 xmodem-crc。 這是方法已經成為標准,而且有詳細的文檔。但是,基於標准crc演算法的一種修改演算法對於發現加密數據塊中的錯誤和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很有效的。
二.基於公鑰的加密演算法
一個好的加密演算法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具有這種能力:可以指定一個密碼或密鑰,並用它來加密明文,不同的密碼或密鑰產生不同的密文。這又分為兩種方式:對稱密鑰演算法和非對稱密鑰演算法。所謂對稱密鑰演算法就是加密解密都使用相同的密鑰,非對稱密鑰演算法就是加密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鑰。非常著名的pgp公鑰加密以及rsa加密方法都是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密鑰,即公鑰,與解密密鑰,即私鑰,是非常的不同的。從數學理論上講,幾乎沒有真正不可逆的演算法存在。例如,對於一個輸入『a』執行一個操作得到結果『b』,那麼我們可以基於『b』,做一個相對應的操作,導出輸入『a』。在一些情況下,對於每一種操作,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確定的值,或者該操作沒有定義(比如,除數為0)。對於一個沒有定義的操作來講,基於加密演算法,可以成功地防止把一個公鑰變換成為私鑰。因此,要想破譯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找到那個唯一的密鑰,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反復的試驗,而這需要大量的處理時間。
rsa加密演算法使用了兩個非常大的素數來產生公鑰和私鑰。即使從一個公鑰中通過因數分解可以得到私鑰,但這個運算所包含的計算量是非常巨大的,以至於在現實上是不可行的。加密演算法本身也是很慢的,這使得使用rsa演算法加密大量的數據變的有些不可行。這就使得一些現實中加密演算法都基於rsa加密演算法。pgp演算法(以及大多數基於rsa演算法的加密方法)使用公鑰來加密一個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密鑰,然後再利用一個快速的對稱加密演算法來加密數據。這個對稱演算法的密鑰是隨機產生的,是保密的,因此,得到這個密鑰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私鑰來解密。
我們舉一個例子:假定現在要加密一些數據使用密鑰『12345』。利用rsa公鑰,使用rsa演算法加密這個密鑰『12345』,並把它放在要加密的數據的前面(可能後面跟著一個分割符或文件長度,以區分數據和密鑰),然後,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正文,使用的密鑰就是『12345』。當對方收到時,解密程序找到加密過的密鑰,並利用rsa私鑰解密出來,然後再確定出數據的開始位置,利用密鑰『12345』來解密數據。這樣就使得一個可靠的經過高效加密的數據安全地傳輸和解密。
一些簡單的基於rsa演算法的加密演算法可在下面的站點找到:
ftp://ftp.funet.fi/pub/crypt/cryptography/asymmetric/rsa
三.一個嶄新的多步加密演算法
現在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加密演算法,據說是幾乎不可能被破譯的。這個演算法在1998年6月1日才正式公布的。下面詳細的介紹這個演算法:
使用一系列的數字(比如說128位密鑰),來產生一個可重復的但高度隨機化的偽隨機的數字的序列。一次使用256個表項,使用隨機數序列來產生密碼轉表,如下所示:
把256個隨機數放在一個距陣中,然後對他們進行排序,使用這樣一種方式(我們要記住最初的位置)使用最初的位置來產生一個表,隨意排序的表,表中的數字在0到255之間。如果不是很明白如何來做,就可以不管它。但是,下面也提供了一些原碼(在下面)是我們明白是如何來做的。現在,產生了一個具體的256位元組的表。讓這個隨機數產生器接著來產生這個表中的其餘的數,以至於每個表是不同的。下一步,使用"shotgun technique"技術來產生解碼表。基本上說,如果 a映射到b,那麼b一定可以映射到a,所以b[a[n]] = n.(n是一個在0到255之間的數)。在一個循環中賦值,使用一個256位元組的解碼表它對應於我們剛才在上一步產生的256位元組的加密表。
使用這個方法,已經可以產生這樣的一個表,表的順序是隨機,所以產生這256個位元組的隨機數使用的是二次偽隨機,使用了兩個額外的16位的密碼.現在,已經有了兩張轉換表,基本的加密解密是如下這樣工作的。前一個位元組密文是這個256位元組的表的索引。或者,為了提高加密效果,可以使用多餘8位的值,甚至使用校驗和或者crc演算法來產生索引位元組。假定這個表是256*256的數組,將會是下面的樣子:
crypto1 = a[crypto0][value]
變數'crypto1'是加密後的數據,'crypto0'是前一個加密數據(或著是前面幾個加密數據的一個函數值)。很自然的,第一個數據需要一個「種子」,這個「種子」 是我們必須記住的。如果使用256*256的表,這樣做將會增加密文的長度。或者,可以使用你產生出隨機數序列所用的密碼,也可能是它的crc校驗和。順便提及的是曾作過這樣一個測試: 使用16個位元組來產生表的索引,以128位的密鑰作為這16個位元組的初始的"種子"。然後,在產生出這些隨機數的表之後,就可以用來加密數據,速度達到每秒鍾100k個位元組。一定要保證在加密與解密時都使用加密的值作為表的索引,而且這兩次一定要匹配。
加密時所產生的偽隨機序列是很隨意的,可以設計成想要的任何序列。沒有關於這個隨機序列的詳細的信息,解密密文是不現實的。例如:一些ascii碼的序列,如「eeeeeeee"可能被轉化成一些隨機的沒有任何意義的亂碼,每一個位元組都依賴於其前一個位元組的密文,而不是實際的值。對於任一個單個的字元的這種變換來說,隱藏了加密數據的有效的真正的長度。
如果確實不理解如何來產生一個隨機數序列,就考慮fibbonacci數列,使用2個雙字(64位)的數作為產生隨機數的種子,再加上第三個雙字來做xor操作。 這個演算法產生了一系列的隨機數。演算法如下:
unsigned long dw1, dw2, dw3, dwmask;
int i1;
unsigned long arandom[256];
dw1 = {seed #1};
dw2 = {seed #2};
dwmask = {seed #3};
// this gives you 3 32-bit "seeds", or 96 bits total
for(i1=0; i1 < 256; i1++)
{
dw3 = (dw1 + dw2) ^ dwmask;
arandom[i1] = dw3;
dw1 = dw2;
dw2 = dw3;
}
如果想產生一系列的隨機數字,比如說,在0和列表中所有的隨機數之間的一些數,就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int __cdecl mysortproc(void *p1, void *p2)
{
unsigned long **pp1 = (unsigned long **)p1;
unsigned long **pp2 = (unsigned long **)p2;
if(**pp1 < **pp2)
return(-1);
else if(**pp1 > *pp2)
return(1);
return(0);
}
...
int i1;
unsigned long *aprandom[256];
unsigned long arandom[256]; // same array as before, in this case
int aresult[256]; // results go here
for(i1=0; i1 < 256; i1++)
{
aprandom[i1] = arandom + i1;
}
// now sort it
qsort(aprandom, 256, sizeof(*aprandom), mysortproc);
// final step - offsets for pointers are placed into output array
for(i1=0; i1 < 256; i1++)
{
aresult[i1] = (int)(aprandom[i1] - arandom);
}
...
變數'aresult'中的值應該是一個排過序的唯一的一系列的整數的數組,整數的值的范圍均在0到255之間。這樣一個數組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對一個位元組對位元組的轉換表,就可以很容易並且非常可靠的來產生一個短的密鑰(經常作為一些隨機數的種子)。這樣一個表還有其他的用處,比如說:來產生一個隨機的字元,計算機游戲中一個物體的隨機的位置等等。上面的例子就其本身而言並沒有構成一個加密演算法,只是加密演算法一個組成部分。
作為一個測試,開發了一個應用程序來測試上面所描述的加密演算法。程序本身都經過了幾次的優化和修改,來提高隨機數的真正的隨機性和防止會產生一些短的可重復的用於加密的隨機數。用這個程序來加密一個文件,破解這個文件可能會需要非常巨大的時間以至於在現實上是不可能的。
四.結論:
由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確保一些敏感的數據只能被有相應許可權的人看到,要確保信息在傳輸的過程中不會被篡改,截取,這就需要很多的安全系統大量的應用於政府、大公司以及個人系統。數據加密是肯定可以被破解的,但我們所想要的是一個特定時期的安全,也就是說,密文的破解應該是足夠的困難,在現實上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短時間內。
C. DES加密演算法 密鑰字元個數小於8時,也能正常加解密.求解
DES標准密鑰就是56bit,8個字元即8個位元組,每個位元組的最高位不用,即每個位元組只用7位,8個字元正好是56bit。如果少於8個字元,就用0填充,最後參與運算的一定是56bit。
D. C語言字元串加密
問題不小,你表面用的是C
但是,好多地方不符合C的語法
,,比如:
for
(int
i=0;
str[i]
!=
'\0';
i++)
還有,就是你好像沒有弄清楚
,你要做什麼似的,有好多無用的東西,
就像你的函數里的,key
,雖然你提到key了,但是你根本沒有使用key,你只是使用45來進行加密,,還有就是一個文件
的大小,是不確定的,你用一個100個字元的字元串來存,有點那個不安全了,,如果稍長一點就會出問題,產生運行時錯誤。其實你這個加密和解密是一個可逆過程,用一個函數,就可以了,具體你想要的也不是太明白,就給你弄了一個簡單一點加密和解密程序
,輸入輸出不是同一個文件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Decrypt()
{
char
fname[FILENAME_MAX];
char
fname2[FILENAME_MAX];
FILE*
fp;
FILE*
fp1;
int
key;
char
c;
printf("輸入要加/解密文件的路徑:\n");
scanf("%s",
fname);
printf("請輸入密鑰:\n");
scanf("%d",&key);
strcpy(fname2,fname);
strcat(fname2,".txt");
if(
(fp
=
fopen(fname,"r+"))
==
NULL)
{
printf("error");
exit(1);
}
if(
(fp1
=
fopen(fname2,"w+"))
==
NULL)
{
printf("error");
exit(1);
}
while(
(c
=
fgetc(fp))
!=
EOF)
{
c
=
c^key;
fputc(c,fp1);
}
fcloseall();
}
int
main()
{
Decrypt();
return
0;
}
如果想看一些好一點的加密演算法
,我這里有一些,聯系我發給你
,,
E. 求一個加密解密演算法,密鑰為不限,要求密文為數字和字母組成!
下面的是C#md5加密演算法的實例
using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using System.Text;
#region 加密密碼,UserMd5(string str1)
protected string UserMd5(string str1)
{
string cl1 = str1;
string pwd = "";
MD5 md5 = MD5.Create();
// 加密後是一個位元組類型的數組
byte[] s=md5.ComputeHash(Encoding.Unicode.GetBytes(cl1));
// 通過使用循環,將位元組類型的數組轉換為字元串,此字元串是常規字元格式化所得
for(int i = 0 ; i < s.Length; i++)
{
// 將得到的字元串使用十六進制類型格式。格式後的字元是小寫的字母,如果使用大寫(X)則格式後的字元是大寫字元
pwd = pwd + s[i].ToString("x");
}
return pwd;
}
#endregion
asp.net2003 c#的
F. 請問密鑰和加密演算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密匙是一個密碼
加密演算法是一種加密文件的方法
這能有什麼可比性,一個是一段字元串,一個是一種演算法...
只能說特定的加密演算法是依據密匙按某種規則結合密匙和原文,形成密文
如果是可逆演算法那麼還可以依據密文和密匙進行加密的逆運算還原出原文
G. 關於加密、解密演算法、密鑰,哪位能給我舉個形象的例子
加密就像你鑰匙深進鑰匙孔,逆時針轉一下
解密就像你鑰匙深進鑰匙孔,順時針轉一下
密鑰就像你那把鑰匙上面的齒
暴力破解就像做了世界上所有可能的齒的鑰匙,一把一把試。不可以理解為直接砸開。
就像商場裡衣服上有個鎖,如果沒有鑰匙,就算怎麼弄開,那件衣服都沒法穿了。所以就一定要有鑰匙。
所以密鑰叫作key(鑰匙)
應該很形象了吧。
加密從數學角度就是一個像函數c=E(m,k)
輸入:m是消息明文,k是密鑰,
輸出:c是消息密文
D是E的反函數,m'=D(c',k')
輸入:c'是消息密文,k'是密鑰,
輸出:m'是消息明文
當c=c', k=k'時,一定有m=m'
c,m,k可以看成一個個大整數,比如c=394783579347293479382。
最簡單的一個加密就是
E(m,k)=m+k
D(c,k)=c-k
H. 如何使用JAVA實現對字元串的DES加密和解密
java加密字元串可以使用des加密演算法,實例如下: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security.*;
import javax.crypto.Cipher;
import javax.crypto.KeyGenerator;
import javax.crypto.SecretKey;
/**
* 加密解密
*
* @author shy.qiu
* @since http://blog.csdn.net/qiushyfm
*/
public class CryptTest {
/**
* 進行MD5加密
*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字元串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MD5(String info) {
byte[] digesta = null;
try {
// 得到一個md5的消息摘要
MessageDigest alga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 添加要進行計算摘要的信息
alga.update(info.getBytes());
// 得到該摘要
digesta = alga.digest();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將摘要轉為字元串
String rs = byte2hex(digesta);
return rs;
}
/**
* 進行SHA加密
*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字元串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SHA(String info) {
byte[] digesta = null;
try {
// 得到一個SHA-1的消息摘要
MessageDigest alga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SHA-1");
// 添加要進行計算摘要的信息
alga.update(info.getBytes());
// 得到該摘要
digesta = alga.digest();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將摘要轉為字元串
String rs = byte2hex(digesta);
return rs;
}
// //////////////////////////////////////////////////////////////////////////
/**
* 創建密匙
*
* @param algorithm
* 加密演算法,可用 DES,DESede,Blowfish
* @return SecretKey 秘密(對稱)密鑰
*/
public SecretKey createSecretKey(String algorithm) {
// 聲明KeyGenerator對象
KeyGenerator keygen;
// 聲明 密鑰對象
SecretKey deskey = null;
try {
// 返回生成指定演算法的秘密密鑰的 KeyGenerator 對象
keygen = KeyGenerato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生成一個密鑰
deskey = keygen.generateKey();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密匙
return deskey;
}
/**
* 根據密匙進行DES加密
*
* @param key
* 密匙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信息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DES(SecretKey key, String info) {
// 定義 加密演算法,可用 DES,DESede,Blowfish
String Algorithm = "DES";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可以不寫)
SecureRandom sr = new SecureRandom();
// 定義要生成的密文
byte[] cipherByte = null;
try {
// 得到加密/解密器
Cipher c1 = Ciphe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用指定的密鑰和模式初始化Cipher對象
// 參數:(ENCRYPT_MODE, DECRYPT_MODE, WRAP_MODE,UNWRAP_MODE)
c1.init(Cipher.ENCRYPT_MODE, key, sr);
// 對要加密的內容進行編碼處理,
cipherByte = c1.doFinal(info.getBytes());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密文的十六進制形式
return byte2hex(cipherByte);
}
/**
* 根據密匙進行DES解密
*
* @param key
* 密匙
* @param sInfo
* 要解密的密文
* @return String 返回解密後信息
*/
public String decryptByDES(SecretKey key, String sInfo) {
// 定義 加密演算法,
String Algorithm = "DES";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
SecureRandom sr = new SecureRandom();
byte[] cipherByte = null;
try {
// 得到加密/解密器
Cipher c1 = Ciphe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用指定的密鑰和模式初始化Cipher對象
c1.init(Cipher.DECRYPT_MODE, key, sr);
// 對要解密的內容進行編碼處理
cipherByte = c1.doFinal(hex2byte(sInfo));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byte2hex(cipherByte);
return new String(cipherByte);
}
// /////////////////////////////////////////////////////////////////////////////
/**
* 創建密匙組,並將公匙,私匙放入到指定文件中
*
* 默認放入mykeys.bat文件中
*/
public void createPairKey() {
try {
// 根據特定的演算法一個密鑰對生成器
KeyPairGenerator keygen = KeyPairGenerator.getInstance("DSA");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
SecureRandom random = new SecureRandom();
// 重新設置此隨機對象的種子
random.setSeed(1000);
// 使用給定的隨機源(和默認的參數集合)初始化確定密鑰大小的密鑰對生成器
keygen.initialize(512, random);// keygen.initialize(512);
// 生成密鑰組
KeyPair keys = keygen.generateKeyPair();
// 得到公匙
PublicKey pubkey = keys.getPublic();
// 得到私匙
PrivateKey prikey = keys.getPrivate();
// 將公匙私匙寫入到文件當中
doObjToFile("mykeys.bat", new Object[] { prikey, pubkey });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利用私匙對信息進行簽名 把簽名後的信息放入到指定的文件中
*
* @param info
* 要簽名的信息
* @param signfile
* 存入的文件
*/
public void signToInfo(String info, String signfile) {
// 從文件當中讀取私匙
PrivateKey myprikey = (PrivateKey) getObjFromFile("mykeys.bat", 1);
// 從文件中讀取公匙
PublicKey mypubkey = (PublicKey) getObjFromFile("mykeys.bat", 2);
try {
// Signature 對象可用來生成和驗證數字簽名
Signature signet = Signature.getInstance("DSA");
// 初始化簽署簽名的私鑰
signet.initSign(myprikey);
// 更新要由位元組簽名或驗證的數據
signet.update(info.getBytes());
// 簽署或驗證所有更新位元組的簽名,返回簽名
byte[] signed = signet.sign();
// 將數字簽名,公匙,信息放入文件中
doObjToFile(signfile, new Object[] { signed, mypubkey, info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讀取數字簽名文件 根據公匙,簽名,信息驗證信息的合法性
*
* @return true 驗證成功 false 驗證失敗
*/
public boolean validateSign(String signfile) {
// 讀取公匙
PublicKey mypubkey = (PublicKey) getObjFromFile(signfile, 2);
// 讀取簽名
byte[] signed = (byte[]) getObjFromFile(signfile, 1);
// 讀取信息
String info = (String) getObjFromFile(signfile, 3);
try {
// 初始一個Signature對象,並用公鑰和簽名進行驗證
Signature signetcheck = Signature.getInstance("DSA");
// 初始化驗證簽名的公鑰
signetcheck.initVerify(mypubkey);
// 使用指定的 byte 數組更新要簽名或驗證的數據
signetcheck.update(info.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info);
// 驗證傳入的簽名
return signetcheck.verify(signed);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false;
}
}
/**
* 將二進制轉化為16進制字元串
*
* @param b
* 二進制位元組數組
* @return String
*/
public String byte2hex(byte[] b) {
String hs = "";
String stmp = "";
for (int n = 0; n < b.length; n++) {
stmp = (java.lang.Integer.toHexString(b[n] & 0XFF));
if (stmp.length() == 1) {
hs = hs + "0" + stmp;
} else {
hs = hs + stmp;
}
}
return hs.toUpperCase();
}
/**
* 十六進制字元串轉化為2進制
*
* @param hex
* @return
*/
public byte[] hex2byte(String hex) {
byte[] ret = new byte[8];
byte[] tmp = hex.getBytes();
for (int i = 0; i < 8; i++) {
ret[i] = uniteBytes(tmp[i * 2], tmp[i * 2 + 1]);
}
return ret;
}
/**
* 將兩個ASCII字元合成一個位元組; 如:"EF"--> 0xEF
*
* @param src0
* byte
* @param src1
* byte
* @return byte
*/
public static byte uniteBytes(byte src0, byte src1) {
byte _b0 = Byte.decode("0x" + new String(new byte[] { src0 }))
.byteValue();
_b0 = (byte) (_b0 << 4);
byte _b1 = Byte.decode("0x" + new String(new byte[] { src1 }))
.byteValue();
byte ret = (byte) (_b0 ^ _b1);
return ret;
}
/**
* 將指定的對象寫入指定的文件
*
* @param file
* 指定寫入的文件
* @param objs
* 要寫入的對象
*/
public void doObjToFile(String file, Object[] objs) {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ull;
try {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fos);
for (int i = 0; i < objs.length; i++) {
oos.writeObject(objs[i]);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o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返回在文件中指定位置的對象
*
* @param file
* 指定的文件
* @param i
* 從1開始
* @return
*/
public Object getObjFromFile(String file, int i) {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ull;
Object obj = null;
try {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fis);
for (int j = 0; j < i; j++) {
obj = ois.readObject();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oi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obj;
}
/**
* 測試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ryptTest jiami = new CryptTest();
// 執行MD5加密"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Hello經過MD5:" + jiami.encryptToMD5("Hello"));
// 生成一個DES演算法的密匙
SecretKey key = jiami.createSecretKey("DES");
// 用密匙加密信息"Hello world!"
String str1 = jiami.encryptToDES(key, "Hello");
System.out.println("使用des加密信息Hello為:" + str1);
// 使用這個密匙解密
String str2 = jiami.decryptByDES(key, str1);
System.out.println("解密後為:" + str2);
// 創建公匙和私匙
jiami.createPairKey();
// 對Hello world!使用私匙進行簽名
jiami.signToInfo("Hello", "mysign.bat");
// 利用公匙對簽名進行驗證。
if (jiami.validateSign("mysign.bat")) {
System.out.println("Succes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Fail!");
}
}
}
I. 明文,密鑰,和密文是什麼意思
明文、密鑰和密文的意思分別是:
1、明文:
明文,是指沒有加密的文字(或者字元串),一般人都能看懂的意思,屬於密碼學術語。在通信系統中它可能是比特流,如文本、點陣圖、數字化的語音或者數字化的視頻圖像等。
2、密鑰:
密鑰是一種參數,它是在明文轉換為密文或將密文轉換為明文的演算法中輸入的參數。密鑰分為對稱密鑰與非對稱密鑰。
3、密文:
密文是加了密的的文字,明文是加密之前的文字。加密這個詞有時指密文,但通常用來指加密的方法。對明文施加某種偽裝或變換後的輸出。也可理解為不可直接理解的字元或比特集。但可通過演算法還原的被打亂的消息,與明文相對。
(9)字元串加密演算法密鑰擴展閱讀:
信息發送者用公開密鑰去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則用私用密鑰去解密。公鑰機制靈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卻比對稱密鑰加密慢得多。
所以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通常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對稱密鑰加密系統用於存儲大量數據信息,而公開密鑰加密系統則用於加密密鑰。
對於普通的對稱密碼學,加密運算與解密運算使用同樣的密鑰。通常,使用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比較簡便高效,密鑰簡短,破譯極其困難,由於系統的保密性主要取決於密鑰的安全性。
所以,在公開的計算機網路上安全地傳送和保管密鑰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正是由於對稱密碼學中雙方都使用相同的密鑰,因此無法實現數據簽名和不可否認性等功能。
J. C#,目前最好的字元串加密和解密的演算法是什麼
無所謂什麼最好不好,都有一定的局限,你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處理,就會比較好了,呵呵,附上我自己用的加密解密方法:
/// <summary>
/// 使用DES加密指定字元串
/// </summary>
/// <param name="encryptStr">待加密的字元串</param>
/// <param name="key">密鑰(最大長度8)</param>
/// <param name="IV">初始化向量(最大長度8)</param>
/// <returns>加密後的字元串</returns>
public static string DESEncrypt(string encryptStr,string key,string IV)
{
//將key和IV處理成8個字元
key += "12345678";
IV += "12345678";
key = key.Substring(0,8);
IV = IV.Substring(0,8);
SymmetricAlgorithm sa;
ICryptoTransform ict;
MemoryStream ms;
CryptoStream cs;
byte[] byt;
sa = new DESCryptoServiceProvider();
sa.Key = Encoding.UTF8.GetBytes(key);
sa.IV = Encoding.UTF8.GetBytes(IV);
ict = sa.CreateEncryptor();
byt = Encoding.UTF8.GetBytes(encryptStr);
ms = new MemoryStream();
cs = new CryptoStream(ms, ict, CryptoStreamMode.Write);
cs.Write(byt, 0, byt.Length);
cs.FlushFinalBlock();
cs.Close();
//加上一些干擾字元
string retVal = Convert.ToBase64String(ms.ToArray());
System.Random ra = new Random();
for (int i=0;i<8;i++)
{
int radNum = ra.Next(36);
char radChr = Convert.ToChar(radNum + 65);//生成一個隨機字元
retVal = retVal.Substring(0,2*i+1) + radChr.ToString() + retVal.Substring(2*i+1);
}
return retVal;
}
/// <summary>
/// 使用DES解密指定字元串
/// </summary>
/// <param name="encryptedValue">待解密的字元串</param>
/// <param name="key">密鑰(最大長度8)</param>
/// <param name="IV">初始化向量(最大長度8)</param>
/// <returns>解密後的字元串</returns>
public static string DESDecrypt(string encryptedValue,string key,string IV)
{
//去掉干擾字元
string tmp = encryptedValue;
if (tmp.Length < 16)
{
return "";
}
for (int i=0;i<8;i++)
{
tmp = tmp.Substring(0,i+1) + tmp.Substring(i+2);
}
encryptedValue = tmp;
//將key和IV處理成8個字元
key += "12345678";
IV += "12345678";
key = key.Substring(0,8);
IV = IV.Substring(0,8);
SymmetricAlgorithm sa;
ICryptoTransform ict;
MemoryStream ms;
CryptoStream cs;
byte[] byt;
try
{
sa = new DESCryptoServiceProvider();
sa.Key = Encoding.UTF8.GetBytes(key);
sa.IV = Encoding.UTF8.GetBytes(IV);
ict = sa.CreateDecryptor();
byt = Convert.FromBase64String(encryptedValue);
ms = new MemoryStream();
cs = new CryptoStream(ms, ict, CryptoStreamMode.Write);
cs.Write(byt, 0, byt.Length);
cs.FlushFinalBlock();
cs.Close();
return Encoding.UTF8.GetString(ms.ToArray());
}
catch (System.Exception)
{
retur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