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光碟中的程序為什麼有錯,誰買了這本書我們可以交流一下
我也遇到問題,好像是不能啟動!希望這個有用吧,試試!呵呵 有空交流交流吧!
2.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電子書在網上哪裡有下載的
出來不久不會有電子版的
3. 為什麼《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中lcd的程序在TQ2440開發板上顯示的是白屏,謝謝!
首先你看看LCD的尺寸是否正確,書上是3.5寸的例子,你要自己改為其他尺寸的。其次,你看看程序是否正確,有沒有哪兒錯了,然後再看看圖片數組格式是否正確。最後,祝你成功。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4. mini2440開發板適合初學者學習嵌入式系統用嗎
mini2440和TQ都行,網上很多mini2440的博文可以參考。硬體電路都差不多的。建議把他們的開發板的配套資料都收集一份,看哪一個適合你,就買哪個。還有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這本書就是以TQ的板為原型寫的,很適合入門看。個人覺得:TQ+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這本書。我自己的飛凌的板,網上沒什麼資料,郁悶很長時間。
5. arm嵌入式系統入門及ARM系列處理器應用技術pdf書籍
http://blog.163.com/bestcs@126/blog/static/4619987720111029103037612/
到這里下載arm嵌入式系統相關教程書籍
6.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的內容簡介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面向立志於進行ARM嵌入式開發的初學者以及從單片機向ARM處理器轉型的工程師,按照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思想,介紹了ARM嵌入式開發過程中的基礎理論,並給出了具體的實例。全書共分為4篇,包括ARM匯編語言、ARMC語言、ARM處理器各功能模塊開發等內容。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針對ARM處理器裸機開發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既有基礎知識的講述,又有相關配套實驗,使讀者能容易、快速、全面地掌握ARM處理器裸機開發。
7.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的目錄
第1篇 基礎篇
第1章 ARM處理器簡介
1.1 處理器工作模式
1.2 寄存器介紹
1.2.1 堆棧指針寄存器R13和鏈接寄存器R14
1.2.2 程序計數器R15
1.2.3 程序狀態寄存器
1.3 工作狀態
1.4 數據長度
1.5 存儲系統
1.5.1 ARM地址空間
1.5.2 ARM存儲器的格式
1.6 天嵌TQ2440開發板硬體資源概述
1.7 本章小結
1.8 擴展閱讀之CISC處理器和RISC處理器簡介
第2章 ADS集成開發環境及程序下載具體流程
2.1 ADS 1.2集成開發環境簡介
2.1.1 CodeWarrior for ARM
2.1.2 AXD調試器的啟動
2.2 工程的編輯與修改
2.2.1 建立一個新工程
2.2.2 建立一個源文件
2.2.3 添加源文件到工程
2.2.4 編譯與鏈接工程
2.2.5 打開已有的工程
2.3 工程的調試
2.3.1 裝載映像文件
2.3.2 調試工具條的使用
2.4 H-JTAG的安裝與調試
2.4.1 H-JTAG的安裝
2.4.2 H-JTAG的設置
2.5 使用U-Boot下載裸機程序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ARM指令集及匯編語言基礎
3.1 ARM指令集介紹
3.1.1 ARM指令集
3.1.2 ARM定址方式
3.1.3 ARM偽操作和偽指令介紹
3.2 ARM匯編基礎知識
3.3 ARM匯編程序的基本結構
3.3.1 編寫匯編程序基本的格式規范
3.3.2 程序入口和程序結束
3.3.3 段
3.3.4 標號(標志符)
3.3.5 外部標號
3.3.6 文件包含
3.4 用AXD調試ARM匯編程序實驗
3.4.1 建立工程並添加源文件
3.4.2 工程的設置
3.4.3 編譯源文件
3.4.4 啟動AXD調試器
3.4.5 手把手調試匯編程序
3.5 常用匯編語言程序子模塊實例分析
3.5.1 特殊功能寄存器的訪問
3.5.2 內存數據復制
3.5.3 批量載入與存儲
3.5.4 堆棧操作
3.5.5 實現查表功能
3.6 本章小結
3.7 擴展閱讀之內存和I/O地址、前序定址和後序定址
第4章 ARM C語言基礎
4.1 數據類型基礎
4.1.1 用typedef和#define定義類型
4.1.2 用signed和unsigned修飾數據類型
4.1.3 volatile和強制類型轉換
4.2 深入理解位運算符和位運算
4.2.1 按位與運算符(&)
4.2.2 按位或運算符(|)
4.2.3 按位取反運算符(~)
4.2.4 左移和右移運算符(<>)
4.2.5 位運算應用實例分析
4.3 控制結構
4.3.1 選擇結構
4.3.2 循環結構
4.4 防止文件重復包含技巧
4.5 ARM編譯器對C語言的擴展
4.5.1 __irq聲明中斷處理函數
4.5.2 __swi聲明軟中斷
4.5.3 __asm內嵌匯編
4.5.4 __inline定義內聯函數
4.6 本章小結
4.7 擴展閱讀之高速緩存基礎知識
第5章 ARM匯編語言和C語言混合編程基礎
5.1 一個混合編程實例的實現
5.2 APCS規則概述
5.2.1 寄存器的使用
5.2.2 參數傳遞
5.2.3 函數的返回值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GPIO編程實驗
6.1 GPIO概述
6.1.1 GPIO引腳介紹
6.1.2 GPIO特性分析
6.1.3 GPIO相關寄存器
6.1.4 GPIO應用實例
6.2 基礎實驗:第一個裸機程序——流水燈
6.2.1 硬體電路分析
6.2.2 建立工程並添加啟動代碼
6.2.3 添加源文件
6.2.4 編輯源文件
6.2.5 工程設置、編譯、鏈接
6.2.6 下載程序到開發板運行
6.2.7 由點亮LED引發的思考
6.2.8 再議點亮LED實驗
6.2.9 將點亮一個LED擴展到流水燈
6.3 GPIO擴展實驗
6.3.1 按鍵實驗
6.3.2 蜂鳴器實驗
6.4 本章小結
6.5 擴展閱讀之模塊化編程、NAND FLASH和 NOR FLASH概述
第2篇 提高篇
第7章 啟動代碼分析
7.1 從開發板硬體講起
7.1.1 TQ2440核心板晶元功能介紹
7.1.2 從NAND FLASH和NOR FLASH啟動流程分析
7.2 啟動代碼詳解
7.3 啟動代碼主要功能模塊分析
7.3.1 建立中斷向量表
7.3.2 初始化各個模式的堆棧
7.3.3 初始化系統硬體
7.3.4 初始化應用程序的執行環境並跳轉到主程序執行
7.3.5 跳轉到C語言主程序執行
7.4 本章小結
7.5 本章附錄——完整版啟動代碼
第8章 系統時鍾和定時器
8.1 S3C2440時鍾系統概述
8.1.1 系統時鍾初始化
8.1.2 FCLK、HCLK和PCLK與Fin的關系
8.2 定時器原理與應用
8.2.1 定時器原理
8.2.2 定時器相關的寄存器
8.2.3 定時器基礎實驗代碼詳解及測試
8.2.4 定時器擴展實驗之PWM實驗
8.3 本章小結
第9章 存儲器控制器
9.1 S3C2440地址空間
9.2 操作實例:SDRAM實例分析
9.2.1 SDRAM工作原理
9.2.2 SDRAM介面電路設計
9.2.3 SDRAM初始化過程詳解
9.2.4 回顧啟動代碼中的SDRAM初始化
9.3 本章小結
第10章 通用非同步收發器(UART)
10.1 UART概述
10.2 S3C2440處理器UART工作原理
10.3 引腳描述及相關寄存器
10.4 UART基礎實驗
10.4.1 硬體電路分析
10.4.2 程序設計及代碼詳解
10.4.3 實例測試
10.4.4 UART基礎實驗分析
10.5 UART高級實驗——可變參數函數在UART中的應用
10.5.1 程序設計及代碼詳解
10.5.2 實例測試
10.6 本章小結
第11章 中斷控制系統
11.1 S3C2440中斷系統概述
11.1.1 深入理解CPU的工作模式
11.1.2 中斷控制器
11.2 外部中斷實驗
11.2.1 硬體電路分析
11.2.2 程序分析
11.2.3 中斷執行流程詳解
11.2.4 中斷處理流程引發的思考
11.2.5 實例測試
11.2.6 為什麼進入不了中斷
11.3 定時器中斷實驗
11.3.1 程序代碼分析
11.3.2 實例測試
11.4 串口中斷原理及實驗
11.4.1 如何正確使用中斷
11.4.2 程序代碼分析
11.4.3 實例測試
11.5 ARM中斷之高級應用:軟中斷原理及實驗
11.5.1 程序代碼分析
11.5.2 實例測試
11.5.3 軟中斷所用到的啟動代碼
11.6 本章小結
第12章 NAND FLASH原理與實驗
12.1 FLASH概述
12.1.1 NAND FLASH的基本結構
12.1.2 NAND FLASH介面電路
12.1.3 如何訪問NAND FLASH
12.1.4 S3C2440 NAND FLASH控制器
12.1.5 使用宏代替簡單的函數
12.2 NAND FLASH基礎實驗
12.2.1 NAND FLASH基本操作函數分析
12.2.2 NAND FLASH基礎實驗之頁讀寫
12.2.3 頁讀寫實例測試
12.2.4 NAND FLASH基礎實驗之讀ID
12.2.5 讀ID實例測試
12.3 NAND FLASH高級實驗
12.3.1 隨機讀、寫實驗代碼詳解
12.3.2 隨機讀、寫實例測試
12.4 回顧啟動代碼中的NAND FLASH讀取函數
12.5 本章小結
第13章 LCD控制器原理與實驗
13.1 LCD和LCD控制器工作原理
13.1.1 LCD概述
13.1.2 LCD介面信號
13.1.3 LCD顯示原理
13.1.4 LCD操作時序詳解
13.1.5 S3C2440 LCD控制器
13.1.6 LCD 控制寄存器初始化
13.2 LCD基礎實驗
13.2.1 硬體電路分析
13.2.2 程序代碼分析
13.2.3 實例測試
13.3 LCD基礎實驗之單像素顯示
13.3.1 程序代碼分析
13.3.2 實例測試
13.4 LCD基礎實驗之圖片顯示
13.4.1 如何將圖片轉換為C語言數組
13.4.2 程序代碼分析
13.4.3 實例測試
13.5 LCD高級實驗之漢字顯示
13.5.1 兩種常見的漢字編碼
13.5.2 LCD漢字顯示原理
13.5.3 程序代碼分析
13.5.4 實例測試
13.5.5 LCD顯示高級技巧——可變參函數Lcd_Printf的實現
13.5.6 可變參函數Lcd_Printf測試
13.5.7 漢字區位碼的思考
13.5.8 實例測試
13.6 本章小結
第14章 ADC原理與實驗
14.1 ADC原理
14.1.1 ADC相關寄存器
14.1.2 ADC初始化
14.2 ADC實驗
14.2.1 ADC實驗代碼詳解
14.2.2 ADC實驗測試
14.3 本章小結
第3篇 典型項目分析
第15章 綜合實戰
15.1 實戰1:數據採集系統實現
15.1.1 功能描述
15.1.2 模塊劃分
15.1.3 代碼實現
15.1.4 實例測試
15.1.5 實驗總結
15.2 實戰2:串口控制實驗
15.2.1 功能描述
15.2.2 模塊劃分
15.2.3 代碼實現
15.2.4 實例測試
15.2.5 實驗總結
15.3 實戰3:製作電子相冊
15.3.1 功能描述
15.3.2 模塊劃分
15.3.3 代碼實現
15.3.4 實例測試
15.3.5 實驗總結
第4篇 理論知識擴展
第16章 嵌入式系統電源設計和Linux內核開發基礎
16.1 直流穩壓電源分類
16.1.1 普通線性穩壓器工作原理
16.1.2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工作原理
16.1.3 電容式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
16.1.4 電感式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
16.1.5 嵌入式系統設計中的電源晶元選型
16.1.6 設計實例分析
16.2 Linux內核基礎實驗
16.2.1 實驗一:修改調度演算法實驗
16.2.2 實驗二:添加內核模塊實驗
參考文獻
8. 《ARM體系結構與編程第二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ARM體系結構與編程第二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yYDq8g7FV6eBT-m-8-tRGg
9.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的編輯推薦
《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寫作特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實踐環節、★模塊化設計與系統設計相結合、★立足於ARM處理器,並給出了設計思想與方案、★用朴實的語言描述看似深奧的理論。適用對象★高等院校電子、通信、自動控制等專業學生、★從單片機開發向ARM嵌入式開發轉型的工程師、★從事ARM嵌入式開發的相關技術人員。
10. 有沒有專門介紹 bootloader 這塊內容的書籍
一般Bootloader和Linux的啟動過程的講解都是嵌入式書籍的一個章節而已,從我自身的學習經驗來給出一些建議:
1.可以看 Embedded Linux Primer (豆瓣) 第二版,網上有英文版(建議)和中文版的pdf下載,裡面的Chapter5和7分別簡述了Linux的初始化啟動過程和Bootloader基礎。還有後面的Busybox章節也不錯。另外構建嵌入式LINUX系統 (豆瓣)也可以作為參考。
2. 找一下韋東山的第一期和畢業班免費視頻,裡面也講到了Bootloader和Linux如何初始化以及如何執行第一個用戶程序。盡管其實只講了一部分,但是對於Linux的啟動流程的學習還是很有幫組的。跟著寫一個Bootloader絕對是學習Bootloader的一種好方式。如同在stackoverflow裡面對於如何學習Bootloader給出的答案一樣「The best method to learn it, is to recreate one」。如果自己寫一個有困難,那麼就先學習移植吧。
3. 其實Bootloader就是裸機程序,因此如果你對裸機程序熟悉,那麼Bootloader甚至說不上需要學習,給出一本書籍用於參考:ARM處理器裸機開發實戰:機制而非策略(附CD-ROM光碟1張)/王小強
其他國人寫的書籍中的Bootloader大都是泛泛而談,對於有經驗的人用不著,對於初學者更多的是霧里看花,例如:
楊鑄與人合著的兩本書:深入淺出:嵌入式底層軟體開發/楊鑄和構建嵌入式Linux核心軟體系統實戰(附光碟1張)/楊鑄
韋東山寫的那本書: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完全手冊(附CD光碟1張)/韋東山
以及各類「精通」與「實戰」之流。
但,不管如何,開卷有益,同時也因人而異。還是需要題主自己考究。
最後:
如果你學得很痛苦,那麼很可能沒有走在正確的路上。我覺得學習過程應該是不斷+1的過程,看,看得懂的代碼和書。否則繼續學習基礎,或者直接跳過這些東西直接到Linux上面學習驅動開發或者應用開發,其實這些知識點沒有那麼多牽連,很多人給出的嵌入式學習步驟絕對是帶人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