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凡的世界卷2第29章的主要內容。
我有"平凡的世界"pdf文檔
第二十九章
過罷正月十五的燈節以後,農村的節日氣氛就漸漸淡了
下來。人們又周而復始地開始了一年的勞作。有些勤快的庄
稼人,已經往山裡送糞了;等驚蟄一過,農事就將繁忙起來。
蘭花和兩個孩子作夢也想不判,正月十八,王銀滿突然
回家來了。不是他一個人回來,還帶著一個操外路口音的女
人。滿銀給妻子解釋,這是和他一塊作買賣的生意人,是從
「南洋」來的。那女人也就嬉笑著對蘭花說了許多話,可蘭
花一句也沒有聽懂。
厚道的蘭花並沒有因為丈夫帶回個女人就亂猜想什麼,
她反而高興地接待了這位遠地來的客人。在這個農村婦人的
眼裡「南洋女人」是個大人物,能進她的寒窯窮舍,實在是
一件榮幸的事。她熱情地把那些留下的年茶拿出來,款待丈
夫和這位女賓。
蘭花和兩個孩子興奮得象重新過年一樣。「南洋女人」從
提包里抓出大把的奶糖,撒土坷垃一般撒在炕席片上,讓貓
蛋和狗蛋吃。王滿銀讓這兩個娃娃學城裡人的樣,叫這女人
「阿姨」。只是「阿姨」說的話,娃娃們一句也解不開。
王銀滿帶回一個「外路」女人的消息,一天內就傳遍了
罐子村。村中的大人娃娃就象看「西洋鏡」一般輪番涌進蘭
花家那孔破窯洞,稀罕地來看這個說話象綿羊叫喚的女人。
看完稀罕以後,罐子村的精明人都不出聲地笑了。他們
知道王銀滿和這女人是怎麼一回事。也有人羨慕地巴咂著嘴,
對他們村這個二流子油然生出一種「敬意」;哈呀,這傢伙本
事不小,竟然掛回來個外路貨!
不用說,蘭花立刻成為全村人同情或恥笑的對象。
但這個遲鈍女人並沒有感覺到這一切。全村人突然擠到
她家來所造成的熱鬧氣氛,使她更加高興起來,覺得她男人
受到了村裡人的尊重,她和孩子們臉上也有了光彩。
直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可憐的女人才知道這一切對她來
說意味著什麼。晚上,蘭花憂愁地把丈夫叫到院子里,和他
商量,讓這位「南洋女人」睡在什麼地方呢?他們家就這么
一孔破窯洞,得開口向別人家借個地方讓這女人休息。象樣
一些的人家他們不敢開口;窮家薄業的人家又怕委屈了客人。
但王銀滿無所謂地說:「借什麼地方呢?就睡在咱們炕
上!」
蘭花聽滿銀這么說,又驚訝又難受,她一年沒見男人,
這一晚上對她是多麼寶貴呀!她問丈夫「那你到什麼地方去
睡呢?」
王銀滿倒驚訝起來:「我也在家裡睡呀!」
「那……」
「那什麼哩?」
蘭花盡管心裡不暢快,也只好就這樣忍受了。
晚上睡覺時,蘭花本指望這位尊貴的客人自己能提出異
議,但她卻心安理得睡在她為她鋪好的被褥里了。「南洋女人」
睡在靠鍋頭的地方,中間隔著兩個孩子「蘭花緊挨孩子,王
銀滿睡在靠窗戶的邊上。這個編排還算「合理」。熄燈以後,
蘭花躺在被窩里,胸膛里象塞進去一把豬鬃。她多麼希望鑽
到丈夫的被窩里去,可羞恥心使她連動也不敢動。她敢怎樣
呢?後炕頭睡個生人,稍有動靜,人家就能聽見。唉,什麼
地方來了這么個勾命鬼呀!她躺在黑暗中,開始痛恨起這個
女人。
前半夜她怎麼也睡不著,後半夜,瞌睡終於壓住了騷動
的慾望。她睡著了,但還能聽見自己的鼾聲。
突然,沉睡中的蘭花覺得她的腳被什麼碰了一下。她的
心立刻縮成一團。黑暗中她微微睜開眼,看見丈夫光身子象
狗一樣從她腳底下慢慢往後炕頭爬去。她牙齒拚命咬住嘴唇,
才沒讓自己喊出聲來。
她狠狠踹了一腳那個爬行動物!
王銀滿立即調過身子,悄悄摸著爬進了自己的被窩。
不一會一隻求饒的手伸進;她的被窩,企圖撫摸她。她
用指甲在這只手上狠狠掐了一下。那隻手象被蜂蜇一般,猛
地縮回去了。蘭花忍受著煎熬,終於等到了窗戶紙發亮。
她起身穿好衣服,沒等孩子睜開眼,就一個人溜下坑,
出了門。
她象受傷的母牛一般,幾乎是小跑著轉到公路上,在黎
明中出了寂靜無聲的到罐子村,向石圪節公社走去——她要
向公家告那個不要臉的「南洋女人」。
當蘭花氣喘吁吁地進了公社院子的時候,公家人剛剛吃
完了早飯。公社幹部過春節後大部分還沒有回來,只有文書
和主任塗治功。
蘭花一進徐治功的辦公室,就鼻子一把淚一把向主任敘
說起了她的苦情。
徐治功幾乎一直笑著聽這位農村婦女說完她的不幸。他
噴了一口煙,說:「現在這社會,這號事不算事!我們管不了」
「你們連壞人也不管了?」蘭花瞪著紅腫的眼睛,問徐
主任。
「那你寫狀子告嘛!」徐主任仍然笑著說。
「我不識字。」蘭花難住了。
「那你找個人寫嘛!」
「你給我找個人……」
「這又不是我的事!」徐治功不耐煩地說,「我把這號事
也管了,其它大事誰管呀?」
「你不找個人,我就住在你這里不走!」創傷深重的蘭花
也不顧一切了。
「咦呀,你給我耍起了賴!」徐治功叫道。
「我就不走!」蘭花說完,竟然放開聲嚎了起來。
心煩意亂的徐治功只好把公社文書叫來,對他擠擠眼:
「你去給她代寫個狀子!」
文書對主任會意地點點頭,便勸說蘭花不要哭,跟他到
隔壁窯洞寫狀子。
蘭花立刻順從地跟文書別了隔壁;接著又向這位年輕的
公家人敘說了一遍「南洋女人」和她丈夫的長長短短。不一
會,徐主任過來了,聲色俱厲地對文書說:「你帶兩個民兵,
立刻到罐子村去,把王銀滿和那個女人捆到公社來!」文書馬
上站起來,說:「我這就去!」
蘭花瞪大眼,喊叫說:「怎連我男人也綁呀?」徐治功說:
「怎不綁你男人?這號事主要是整治男的!」「那不能!」可憐
的女人叫道,「我是來叫你們光把那個女人攆跑……」
徐治功對文書擠擠眼:「快去吧!把王滿銀綁緊些!」
文書一本正經正准備往門外去,蘭花一撲起來,從文書
手裡奪回「狀子」,說:「你們不要去,我不告了!」
她說完,便很快起身出了公社大門。徐治功和文書站在
門台階上張開嘴只是個笑。
可憐的蘭花出了石圪節,又折轉身往家裡走。她原指望
公家把那個壞女人趕跑就行了,結果公家要把她男人一齊綁
走。她捨不得讓男人受罪……當她痛不欲生地返回家裡後,
無恥的丈夫和那個女人正在鍋灶上做飯。狗蛋在炕上嚼奶糖;
貓蛋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蘭花本想撲上去撕那個不要臉
女人的臉,但「家醜不可外揚」的古訓又使她放棄了這種打
算——她一鬧,一家人在村裡就要臭一輩子!
她問兒子:「你姐姐呢?」
「姐姐到外婆家去了」狗蛋津津有味地吃著糖。女兒一
個人跑到雙水村去干什麼呢?
痛苦的蘭花腦子已經完全亂了。她不知道她應該怎麼辦。
王銀滿若無其事地厚著臉和她說話,她也不搭理,一個人走
到後窯掌的黑暗處,兩只手胡亂地翻攪著,耳朵里塞滿了各
種雜亂的聲響。
當她糊里糊塗在一個角落裡翻出一些紅綠紙包時,突然
怔住。她想起,這是幾年前滿銀販賣剩下的一些老鼠葯——
當年正是這些葯讓公社把他拉到雙水村的工地上,勞教了十
幾天。
蘭花面對著這些小紙包,心臟劇烈的跳動起來。這些葯
的出現,似乎是一種命運的安排,使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死。
是呀,她真不想活了,雖然她是個大字不識的農民,但她也
是個人——正因為她大字不識,她心中就更容納不了如此的
事情!她不願讓公家拿法繩把她的男人綁走;但又沒能力把
那個女人趕走;她更沒勇氣為這事公開鬧一場——這樣她的
孩子和娘家門上的人都沒臉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了。死的念
頭一剎那間便占據了她的心。
她在黑暗中哆嗦了一下。
她看見男人和那個不要臉的女人在說話。她沒聽清他們
說什麼。但她知道,那兩個人現在裝得象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鳳凰窩里鑽進來個黑老鴉,這個壞女人已經完全象這個家裡
的人了。她被她擠在了一邊。她半輩子受死受活,如今落了
這么個下場,她也沒臉活了。去死呢!她相信人死了以後還
能輪回轉世,有可能轉成人,也可能轉成動物。不管來世是
人還是牲靈,她都還要轉生到罐子村來;這里有她的親骨肉;
她要來看她的貓蛋和狗蛋……怎個死法?不能死在這個家
里。不能死在仇人的面前。老鼠葯沒水吞咽不下去……對,
到前河灣的水井邊去;那裡僻靜,也有水。
蘭花這樣想著,就揀了一些綠紙包的葯揣在衣袋裡。她
喜歡綠紙包而不喜歡紅紙包。她從小就喜歡綠顏色,因為山
里的莊稼,樹木和草都是綠的;她記起她小時候也常愛用綠
線繩來扎頭發……
蘭花隨即調過身,從後窯掌的黑暗中走出來,臉色灰白,
嘴唇紫黑,兩隻眼睛模模糊糊。她沒管鍋台邊那兩個不要臉
的人,一直走到前炕邊,一言不發地的把狗蛋抱在懷里,接
著便出了家門。
她恍恍惚惚來到村前的公路邊,把兒子放在地上,淚水
洶涌地從兩只皺紋包圍的眼睛裡淌出來。她拚命在兒子臉上
親了又親,然後對他說:「你到雙水村找你外爺外婆去……你
不要回來了……」
狗蛋瞪著一雙大眼睛,用兩只臟手為母親揩去臉上的淚
水,問她:「媽媽你為什麼哭?你為什麼不去外婆家?」蘭花
哽咽著說:「你先去,媽媽過一陣就來了……」狗蛋聽媽媽的
話,就象個大人似的,背抄起兩條小胳膊,挺著胸脯去了。
從罐子村到雙水村只有幾里路,他常和姐姐相跟著去外爺家,
因此,一個人上路也不膽怯。
蘭花用手扶住路邊一根電線桿,哭著對遠去的兒子喊:
「你靠路邊走,不要走路中間,操心汽車……」兒子調過頭
向她招招手,說:「噢!」
當狗蛋的背影完全消失在公路上後,蘭花就邁著兩條軟
綿綿的腿,向公路下面的河灣走去。
她來到河邊的水井旁,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來,從衣袋裡
掏出那幾包老鼠葯。她立刻感到胸脯上象壓了個什麼東西,
氣也出不上來,好象已經把毒葯吞咽了似的。她張開嘴巴,
呼出的氣在隆冬中變成了一團團白霧。
東拉河覆蓋著厚厚的堅冰,水流在冰層下咕咕地響著。
山野里灰漠漠地看不見任何一點活物。寒風吹著尖銳的口哨
從溝道里刮過來,把地上枯黃的樹葉和莊稼葉一直揚到半空
中。
天陰了。寒冷中夾帶著一種潮濕。看來要有一場雷。是
呀,應該下雪了,她想。一個冬天沒見一片雪,麥子旱乾不
說,開春動農怕也沒辦法下籽種。今年要象去年就好了,一
年雨水不斷,秋夏都是好收成……一個要死的人坐在水井邊,
手裡捏著幾包致命的毒葯,心裡還在盤算著日月和天年——
這就是我們的蘭花!
唉,可憐的人兒,對你來說,好象死是一回事,日月天
年是另一回事。你也不想想,你死了以後,這一切對你又有
什麼意義?可你不會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因為你相信你死
了以後還會轉生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的,你怎能不再來這個
世界呢?不管活在這世界上有多苦,但你總歸還是那麼愛這
世界!你在黃土地上勞動慣了,再說,你也捨不得離開親愛
的貓蛋和狗蛋——你還要來看他們;哪怕轉生成豬狗,也要
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蘭花將那幾包老鼠葯打開,把那些
灰土一樣的葯粉倒進手心裡,頭揚起來,瞥了一眼陰沉沉的
天空,然後就把葯粉全部倒進了自己的嘴巴。
她用兩只手在冰冷的水井中捧了一掬涼水,低下頭喝一
口,把葯粉沖下了肚子。
現在她坐在水井邊的石頭上,閉住眼睛,靜靜地等待死
神的來臨……
第三十章
B. 諸葛亮事跡
諸葛亮事跡
三顧茅廬
劉備屯住新野時,自知蹉跎半生之緣由是身邊雖有關羽,張飛等猛將,而無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謀士,便禮儀賢下士,尋求良輔。在司馬徽和徐庶的薦舉下,劉備與關羽,張飛便來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
第一次來到茅廬時,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見亮好友崔州平;數日後,劉、關、張頂風冒雪,二顧茅廬。途中,遇亮好友石廣元,孟公威。到達茅廬,只見亮弟諸葛均,方知亮已出遊,備留下一箋,表達傾慕之意。返回時,在隆中山下小橋邊遇見亮岳父黃承彥;過了一段時間,劉備與關羽、張飛三顧茅廬,適逢亮在家,但晝寢未醒。劉備吩咐關、張在門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於階下,直到亮醒後,方才相見。[ 三顧堂: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的紀念堂。]
隆中對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裡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
司馬徽說:「這一帶有卧龍,還有鳳雛(音chú),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馬徽告訴劉備:卧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字士元。
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人才,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 徐庶說:「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卧龍,將軍是不是願意見見他呢?」 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說:「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 徐庶搖搖頭說:「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意。」
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裡接待劉備。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雲南和陝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裡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
最後,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後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佔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
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五丈原
五丈原位於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高20餘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河,東西兩面為河流沖的深溝,形勢險要。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於世。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後一個戰場。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兵由漢中出發,穿過秦嶺,進駐五丈原。初來乍到,糧草不濟,先屯田練兵,待機伐魏。魏將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貿然出兵。雙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戰,諸葛亮不得不引誘魏兵入葫蘆溝作戰,並放火燒斷谷口,欲大敗魏將司馬懿未料一場大雨,魏軍死裡逃生。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敗退。當司馬懿進兵諸葛亮指揮作戰的地方時,看到蜀軍陣地之險要,驚嘆道:「天下奇才也。」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里修建了寺廟。
據當地民間傳說,諸葛亮去世時,一顆明星從天而降,所以才起這個名字。當年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稱「諸葛田」。當年諸葛亮設軍帳指揮作戰的地方還留有半米高的城牆殘跡,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近100米。當地群眾給這個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邊的秦嶺山坡,有一塊平展的石頭,上面似有棋盤線條。據說當年諸葛亮在這里下過棋,所以這座山得名「棋盤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諸葛鍋」,鐵鍋上鑄有漢代隸書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農田,遊客來這里總想找一找古戰場的遺跡和傳聞。在農田的中間有一道河灣,當地叫落星灣,灣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諸葛亮祠,創建於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內獻殿內兩側牆壁上有一幅幅三國故事畫,如古城會、空城計、三戰呂布等。壁畫下鑲嵌著40塊青石,石刻岳飛手書《出師表》,字跡蒼勁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贊頌岳飛的石刻:「純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諸葛亮故事
吃瓜留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么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
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凈、曬干,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神機妙算救後代
這件事情的真否無法考證,從記載來看,可能性還是有的。
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說:「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裡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
諸葛亮死後,司馬0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馬0找了個借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0問:「你祖父臨死前說了些什麼?」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說給他聽。司馬0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裡面有封信,上面寫著「遇皇而開」。土兵們把信遞給0,0打開信,只見裡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他剛站穩,只聽「咔嚓嚓」一聲響,0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0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
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戲劇和圖面中,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奮好學,師母所賞賜。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飢渴。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為什麼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著頭腦。諸葛亮心裡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夫人。司馬夫聽了請葛亮喂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馬夫人反復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司馬先生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後經夫人勸解,又同意諸葛亮來繼續讀書。可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司馬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司馬先生想到把書已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
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
諸葛亮的鵝毛扇
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幹,所以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
關於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金小姐黃月英並非醜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丑」。阿丑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於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後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孔明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他這樣作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並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清朝康熙年間,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手執鵝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離扇的原因。
C. 有沒有簡單點的三國故事呢
三顧茅廬
劉備屯住新野時,自知蹉跎半生之緣由是身邊雖有關羽,張飛等猛將,而無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謀士,便禮儀賢下士,尋求良輔。在司馬徽和徐庶的薦舉下,劉備與關羽,張飛便來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
第一次來到茅廬時,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見亮好友崔州平;數日後,劉、關、張頂風冒雪,二顧茅廬。途中,遇亮好友石廣元,孟公威。到達茅廬,只見亮弟諸葛均,方知亮已出遊,備留下一箋,表達傾慕之意。返回時,在隆中山下小橋邊遇見亮岳父黃承彥;過了一段時間,劉備與關羽、張飛三顧茅廬,適逢亮在家,但晝寢未醒。劉備吩咐關、張在門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於階下,直到亮醒後,方才相見。[ 三顧堂: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的紀念堂。]
隆中對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裡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
司馬徽說:「這一帶有卧龍,還有鳳雛(音chú),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馬徽告訴劉備:卧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字士元。
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人才,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 徐庶說:「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卧龍,將軍是不是願意見見他呢?」 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說:「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 徐庶搖搖頭說:「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意。」
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裡接待劉備。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
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五丈原
五丈原位於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高20餘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河,東西兩面為河流沖的深溝,形勢險要。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於世。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後一個戰場。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兵由漢中出發,穿過秦嶺,進駐五丈原。初來乍到,糧草不濟,先屯田練兵,待機伐魏。魏將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貿然出兵。雙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戰,諸葛亮不得不引誘魏兵入葫蘆溝作戰,並放火燒斷谷口,欲大敗魏將司馬懿未料一場大雨,魏軍死裡逃生。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敗退。當司馬懿進兵諸葛亮指揮作戰的地方時,看到蜀軍陣地之險要,驚嘆道:「天下奇才也。」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里修建了寺廟。
據當地民間傳說,諸葛亮去世時,一顆明星從天而降,所以才起這個名字。當年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稱「諸葛田」。當年諸葛亮設軍帳指揮作戰的地方還留有半米高的城牆殘跡,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近100米。當地群眾給這個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邊的秦嶺山坡,有一塊平展的石頭,上面似有棋盤線條。據說當年諸葛亮在這里下過棋,所以這座山得名「棋盤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諸葛鍋」,鐵鍋上鑄有漢代隸書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農田,遊客來這里總想找一找古戰場的遺跡和傳聞。在農田的中間有一道河灣,當地叫落星灣,灣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諸葛亮祠,創建於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內獻殿內兩側牆壁上有一幅幅三國故事畫,如古城會、空城計、三戰呂布等。壁畫下鑲嵌著40塊青石,石刻岳飛手書《出師表》,字跡蒼勁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贊頌岳飛的石刻:「純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回答者:殘月棲鴉 - 進士出身 九級 4-4 19:04
張飛遇害
張飛在閬中聞關羽被東吳孫權所害,放聲痛哭不已。劉備不顧諸葛亮等人諫勸,執意伐吳。張飛下令:限三日內制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次日,帳下兩員末將范疆、張達請求寬限期限,張飛大怒,命武士將其縛於樹上,各鞭背五十,並揚言若違期,殺二人示眾,范疆、張達被打得滿口出血。他倆商議,決定先下手。初更時分,二人探知張飛大醉,各藏短刀密入帳中,刺殺了張飛。
黃忠是三國時劉備手下的「五虎將」之一,是歷史上和廉頗齊名的老將。一次,曹操手下大將張率軍攻打葭萌關,守軍忙向成都告急。軍師諸葛亮召集眾將議事。帳中諸將均認為張勇猛異常,除非張飛,無人可擋。老將黃忠挺身而出,願帶兵退敵。諸葛亮故意邀他:「將軍年老,恐非張對手。」黃忠聞言,白發倒豎,高聲喝道:「某雖老,然兩臂尚開三石弓,渾身有千斤力,豈不足敵張一匹夫?」說著,當堂將大刀掄動如飛,又連著拉斷兩張硬弓。黃忠和副將嚴顏領兵大敗張,智取天盪山,勇奪定軍山,大獲全勝。
劉備兵敗,棄樊城奔江陵。趙雲為尋劉備家小與曹軍廝殺,直至天明。身邊只有三四十騎相隨。趙雲尋到甘夫人,護送至長坂坡後,再次殺回。遇曹將夏侯恩斬之,奪過青虹劍。趙雲孤身一人尋至一枯井旁,見糜夫人懷抱阿斗正在啼哭。他下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言畢,糜夫人翻身投井而死。趙雲懷抱阿斗,提槍上馬。一路沖殺,連斬曹軍五十員大將
劉備到荊州輔佐劉表,劉表的妻子蔡夫人及其兄蔡瑁疑心劉備想吞並荊州。一日,劉備繳獲一匹千里馬「的盧」,因見劉表喜愛而相送。豈知有人稱此馬妨主,劉表將馬送還給劉備。蔡氏兄妹欲借劉表襄陽大會百官之機,加害劉備;劉備得知,急忙縱馬奔逃,來到檀溪邊。後有追兵,前無去路,劉備縱馬下溪。不料馬失前蹄,劉備急呼:「的盧,的盧!今日妨吾!」那馬忽地從水中一躍三丈,飛上西岸。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字孔明)出山相助,拜為軍師。不久,曹操派夏侯 帶兵三十萬來攻打劉備駐地新野。孔明第一次指揮戰斗,恐眾將不服,向劉備求得上方寶劍。他命關羽在左,張飛在右去博望坡埋伏,趙雲引兵誘敵,劉備為後援,准備用火攻曹軍。眾將不知孔明韜略,個個疑惑不定,張飛更是不服氣。孔明將劍抬出,說道:「寶劍在此,違命者斬。」眾將才領命而去。博望坡一仗大獲全勝。關羽、張飛等眾將見諸葛亮用兵如神,從此對他心悅誠服。
關羽攻打樊城時,被曹兵的毒箭射中右臂。華佗察看了關羽傷勢,知箭毒已經透入臂骨,建議立柱設環,將關羽捆住以便開刀。關羽聽了大笑,說:「何用柱環?」隨即設席款待華佗。關羽飲酒數杯,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出傷臂讓華佗割治。華佗下刀割開皮肉,直到骨頭,只見骨頭已經青了,他用刀刮著骨頭,沙沙作響。帳上帳下的人都驚呆了,關羽卻依然談笑下棋,毫無痛苦之色。華佗刮盡箭毒,敷上葯,縫了傷口。關羽大笑而起,說:「此臂伸展自如,先生真神醫也。」華佗道:「我一生行醫,從未見過種事,將軍才真是天神呢。」
回答者:乖乖一隻豬 - 魔法學徒 一級 4-4 21:04
這本書是專門的3國故事書,裡面有幾十個小故事
http://book.tasx.cn/index/80/kwdw/ts080043.pdf
D. 三國故事
【有關諸葛亮的歷史事跡】
一、佤族歸順
遠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蘆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簽盟歸順蜀漢朝廷,發誓鎮守邊關,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終遵循了這個盟約。1934年的英軍進攻班洪、班老地區,佤族人牢記了這個盟約,斑老王奮起抵抗,組織佤族武裝,剽牛盟誓,效忠他們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諸葛亮。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二、六個少數民族供奉的「茶祖」。
《普洱府志古跡》記載:舊傳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於攸樂,置銅鏝於莽枝,埋鐵磚於蠻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蹬於革登,置撒袋於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當地人民還把茶樹稱作「孔明樹」,把諸葛亮尊為「茶祖」。
時至今日,基諾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壯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諸葛亮誕辰這天舉行集會,稱為「茶祖會」,賞月歌舞,放孔明燈,祭拜諸葛亮。
【有關諸葛亮的其他之記載】
五丈原
五丈原位於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高20餘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河,東西兩面為河流沖的深溝,形勢險要。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於世。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後一個戰場。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兵由漢中出發,穿過秦嶺,進駐五丈原。初來乍到,糧草不濟,先屯田練兵,待機伐魏。魏將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貿然出兵。雙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戰,諸葛亮不得不引誘魏兵入葫蘆溝作戰,並放火燒斷谷口,欲大敗魏將司馬懿未料一場大雨,魏軍死裡逃生。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敗退。當司馬懿進兵諸葛亮指揮作戰的地方時,看到蜀軍陣地之險要,驚嘆道:「天下奇才也。」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里修建了寺廟。
據當地民間傳說,諸葛亮去世時,一顆明星從天而降,所以才起這個名字。當年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稱「諸葛田」。當年諸葛亮設軍帳指揮作戰的地方還留有半米高的城牆殘跡,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近100米。當地群眾給這個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邊的秦嶺山坡,有一塊平展的石頭,上面似有棋盤線條。據說當年諸葛亮在這里下過棋,所以這座山得名「棋盤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諸葛鍋」,鐵鍋上鑄有漢代隸書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農田,遊客來這里總想找一找古戰場的遺跡和傳聞。在農田的中間有一道河灣,當地叫落星灣,灣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諸葛亮祠,創建於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內獻殿內兩側牆壁上有一幅幅三國故事畫,如古城會、空城計、三戰呂布等。壁畫下鑲嵌著40塊青石,石刻岳飛手書《出師表》,字跡蒼勁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贊頌岳飛的石刻:「純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吃瓜留子
襄陽一帶曾有這么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
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凈、曬干,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諸葛亮七擒孟獲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處位於今雲南省沾益縣。諸葛亮南征,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中。
夷陵之戰後,劉備憂憤而卒。乘此機會,益州郡(今雲南東部)漢族豪強雍闓背蜀附吳,煽動本郡少數民族首領孟獲和周圍諸郡反叛。為穩定後方,諸葛亮經過充分准備,於公元225年春季,兵分三路,進軍南中(今雲南、貴州及四川西南地區, 該地區在巴蜀之南, 故稱南中)。諸葛亮採用參軍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議,在誅殺其他反叛的頭目後, 於5月揮師渡過瀘水(今金沙江四川攀枝花市至金陽一段),在盤東(今雲南曲靖、瀘西一帶)生擒孟獲.
孟獲在當地少數民族和漢人中威望特別高, 如果能使他誠悅歸服, 南中就會穩定下來, 蜀國的後顧之憂就解除了.因此, 諸葛亮不但不殺孟獲, 還帶他參觀蜀軍的營陣, 但孟獲卻反出狂言:」只恨我從前不知道你們的虛實, 所以才戰敗.現在承蒙您讓我看了你們的營陣, 要是就這般模樣, 想戰勝你們也就太容易了!」.諸葛亮聽罷孟獲這番話, 知道他心裡並不服氣, 當即就放他回去再來交戰.如此戰而復擒、擒而復縱, 到第七次被擒時, 仍然讓孟獲再去重整旗鼓, 決一勝負.這時孟獲拜倒在諸葛亮面前說: 」先生真是威力無比, 我們再也不反叛了.」諸葛亮見孟獲終於心悅誠服, 便舉薦他到成都為官, 還起用當地人充任官吏.此後, 在諸葛亮有生之年, 南中未再發生大的動亂.從此孔明便不再為南蠻擔心而專心對付魏國去了。
奉節白帝城----劉備託孤、水八陣
白帝城坐落在長江三峽第一峽瞿塘峽口。位於夔門北側,扼川鄂咽喉作為軍事要防的白帝城,地域很寬,年代久遠。那是公元一世紀(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自稱「白帝」,在此築城設防。 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伐吳兵敗,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宮。臨終前無限悲壯地將國事(半壁江山)家事(只剩下孤兒在世)一並託付丞相諸葛亮,這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劉備託孤」。現存的白帝廟系清代建築,明良殿、武侯祠、託孤堂、觀星亭等,多側面地宣揚著與「託孤」有關的歷史名人。
水八陣在今四川省奉節縣城東約六里的長江北岸,據說諸葛亮曾在壩上壘石而成八陣圖,俗稱「水八陣」。陣圖上,石壘縱橫八行,行壘間相距兩丈,共六十四壘。
諸葛亮與空城計
諸葛亮的空城計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諸葛亮的空城計,最早不是出現於明清以後的《三國演義》,反而出現於來自於正史陳壽所著《三國志》的附註(郭沖三事)。
E. 跪求``老師叫交```
葛定臣老師三根K線戰法期貨技術培訓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RdXyv75FIgDA_4jkFXVmqg
葛定臣老師三根K線戰法期貨技術培訓 葛定臣日內交易培訓三根K線戰法絕技.txt 葛定臣3K戰法講課文檔(1)_Password_Removed.pdf 8.「三根K線戰法盈利模型」在日內交易中的應用。(綜合案例圖形分析).mp4 7.培養日內穩定盈利的交易習慣,踏上「交易高手」修煉之旅.mp4 6.下跌趨勢形式與「盈利模型」對接,控制反彈.mp4 5.行情趨勢形式細分和駕馭,「三個盈利模型」上漲趨勢形式與盈利模型對接,控制回撤.mp4 4.短線、日內交易最佳買賣點.mp4 3.行情研判駕馭守則,解密趨勢行情日內波動規律.mp4 2.操盤手的基本守則和交易紀律.mp4 1.日內交易的定義、特點和交易的指導思想.mp4
F. 《幽黯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之旅》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幽黯國度》([英國] V.S.奈保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K_luY38uZHcKpn_ARFg2QQ
書名:幽黯國度
作者:[英國] V.S.奈保爾
譯者:李永平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03-08
頁數:405
內容簡介:
1962年,奈保爾首次踏訪印度-他父祖輩的家園。從孟買、德里、加爾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鄉,這個有著暖味身份的「異鄉人」與「過客」,見到的是無處不在的貧困與醜陋,感受到的是震驚、憤怒、疏離、鄙夷與失落。春了一貫的冷嘲熱諷與孤傲尖酸中,後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亂象是那麼的令人無奈與絕望。這一年的印度之旅其實也是他企圖探詢自己的歷史與身份認同的內心之旅,而他的收獲卻是看到:印度屬於黑夜-一個已經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長的旅程。本書被奈保爾寫得像畫家做的畫,可以說,不論他以何種文學形式書寫,他都是個大師!
作者簡介:
奈保爾爵士,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32年出生於特里尼達島上的一個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獲獎學金進 入牛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1953年取得學位後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廣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師》正式開 始寫作生涯。
奈保爾的作品以小說和游記為主,兩者均獲高度評價。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灣》《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為諾貝爾獎得主之前,奈保爾已收獲無數榮譽,如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克獎,毛姆小說獎,萊思紀念獎,霍桑登獎等。1993年,獲頒第一屆大衛·柯恩英國文學獎,該獎旨在表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一生的成就」。
G. 誰有三國故事
曹操在洛陽皇家軍事學院指揮系學習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她就是學院內有「院花」之稱的貂嬋同學。貂嬋同學芳齡二八,生得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天生一個撩人心懷的尤物,如此佳人,自然追求者如雲,她所在的女生樓下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痴情人士手捧鮮花在傻傻的等待美人的回眸一笑。
曹操目睹此情此景,暗暗思忖,自已的年紀也不小了,長得也不英俊,家裡還有一個老婆,在那些竟爭者中是排不上號的,曹操想狠下心來放棄算了,但一閉上眼就全是貂嬋那婀娜多姿的身影,他狂喝了一夜酒,覺的得不到貂嬋唯有一死才能擺脫那種失敗的感覺。
機會很快來了,學院即將舉行新年詩歌聯誼會,邀請全校師生參加。曹操暗自得意,詩歌可是自己的強項啊,果然到了那天,到場之人廖廖無幾,因為其他學生都注重武力,很少在意文化課,字都認不全,哪會作詩呢。曹操卻彷彿天生是個詩人,在貂嬋被那些酸腐的狗屁詩歌弄得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時候,他大聲朗誦了他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多麼氣勢磅礴的詩呀,全場寂靜無聲,曹操仰望蒼穹,正是一個月圓之夜,他偷眼看見貂嬋正和身邊的女生說著什麼,並也在看他。曹操感到太興奮了,貂嬋終於注意到我了!掌聲很快響了起來,且一陣高過一陣,曹操一時沖動跑到貂嬋面前,他把那首詩交到了貂嬋手裡,意思自是不言而喻,最好的詩當然要獻給最美的女生了。貂嬋羞紅了臉,但還是收下了詩。曹操從未想過自己竟有如此激情,慶幸的是第一步總算成功了,像貂嬋這樣有氣質的女生當然會喜歡像他這樣有才華的人了。
於是,曹操常常借口要和貂嬋討論詩歌,整天纏著貂嬋不放,這期間曹操的詩歌細胞充分調動了起來,他先後創作了《蒿里行》、《短歌行》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抒發了他的遠大志向,當然也有稍微的兒女情懷。剛開始貂嬋對他贊不絕口,後來聲音漸漸少了,再後來連曹操也看出來貂嬋是在敷衍他了,他想著其中定有原因,一番偵察下來,果不出其所以然,貂嬋身邊又多了兩個強有力的競爭者。他倆都是騎兵系的,一個是呂布奉先,一個是關羽關雲長。
曹操想,那呂布雖然英俊瀟灑,武勇過人,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學無術,且為人極不講義氣,誰給他好處他就給誰做事;關羽是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自從皇上賜給他一個「美髯公「的稱號,他就不管熱天冷天都用布包著鬍子,也不怕生虱子!誰若說他不講義氣,他就氣得好像要把人吃了似的。他沒事還愛整天拿著本破《春秋》晃。曹操看看自己的體格,打是打不過他倆的,該用什麼辦法才好呢?名士許子將曾說過,曹操將來是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想到了一個辦法。
於是在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曹操把貂嬋誘騙出來,用武力強行佔有了她。曹操看著躺在地上的貂嬋說,咱們發生了關系,你不會不從我了吧?不料事情的發展大出他的意外,貂嬋爬起身來,穿好衣服,拍掉身上的灰塵,面無表情的說,這下你滿意了吧,以後別再來纏我了,誰愛讀你那些詩呀,想追我也不看看自己的條件,哼!這下把曹操怔在了那兒。貂嬋怎麼會是這樣的呢?她怎麼會把一個女人的貞操看得那麼若無其事呢?貂嬋拍拍衣服走了,彷彿拍碎了曹操的心。
第二天,傷心欲絕的曹操貼出了一個啟事曰:「費亭候曹騰之孫,太尉曹嵩之子曹操因看透世事欲去深山隱居,有志同道合者可結伴而行」。正當曹操收拾行裝的時候,貂嬋突然深夜造訪了,她款款深情的向曹操認錯,說自己年輕不懂事,誤會了孟德的一片心意,從今往後願意追隨孟德一生,最後她用詩歌表達了對曹操的愛慕之情。曹操懷疑自己的耳朵,他不相信此番話是從貂嬋嘴裡說出來的。他此時對貂嬋已沒有了往日的那份深情,他想自己是老了,捉摸不透女人了,他對貂嬋說,咱倆是不配的,我比你大了十幾歲,況且家中還有老婆。貂嬋不容曹操拒絕就偎依到了他的懷里,說,孟德,我對你是一片真心的,孟德,愛情是不分年齡的,我也不在乎你有老婆,那些都是世俗之人的愚見。誰讓你是宦官的子孫呢!哦,曹操明白了,原來貂嬋看上的只是他宦官後代的身份,這個虛榮的女人,我為什麼要為了她而去隱居呢?她配嗎?曹操不覺對貂嬋厭惡起來,當時的形勢是「十常侍」專政,宦官是權勢的象徵。曹操摸著軟玉溫香,無法抑制住內心的沖動,他苦澀的笑了。
就這樣,曹操一邊摟著貂嬋,一邊埋頭苦學,因為勞逸結合,有的放矢,曹操的功課突飛猛進。轉眼間畢業的時候到了,皇上頒下聖旨,綜合比賽第一名者將賜於典軍校尉一職,這可是一個好職位呀,離皇上近了,升遷的機會也大了。曹操從各方面考慮下來,覺得勝算還不大,特別是呂布和關羽更是強有力的對手。對於關羽,他早就利用了他的義氣和關羽成為了哥們,其實也不外乎是在關羽貧窮的時候給他送吃送穿的,而對呂布他卻是從心底里感到厭惡。曹操看著懷中嫵媚的貂嬋,頓時計上來。
曹操現在並不在乎貂嬋,將來功成名就時,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呢?他對貂嬋許諾說,只要她能離奸呂布和關羽,讓他們互相殘殺,就讓她做正室。女人最容易受這種謊言的欺騙了,貂嬋也不例外,她一口答應了,當晚就投入了關羽的懷抱,施展她的媚功去了。曹操還怕功夫不夠,又連夜託人打造了一把重七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送給了關羽。他明白武人對兵器的熱愛就像他對權勢的追求是一樣深的。果然,關羽從此對曹操感恩戴德,視之有如再生父母。
呂布發現貂嬋和關羽雙宿雙棲,肺都快氣炸了,他對貂嬋的愛一點也沒減少,以前貂嬋和曹操在一起的時候他自認為不如曹操有錢有勢就沉默著,可關羽算什麼呢?他以前只不過是一個賣豬肉的,他有什麼資格佔有貂嬋呢?呂布大醉一場,醉眼朦朧中,受了旁人的慫恿決定去找關羽問個明白。
第二天,學院傳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說「昨晚貂嬋同學和關羽同學在月下賞月的時候,呂布同學突然跑去對貂嬋同學進行騷擾,關羽同學在阻攔中,一個失手青龍刀削去了貂嬋同學的腦袋,關羽當晚就逃得不知去向。而呂布在本次意外事故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將會被流放」。
曹操聽了暗暗得意,不盡除掉了兩個阻礙前程的眼中釘,而且還把貂嬋這個賤人給甩掉了,干大事業的人怎能被女人纏著呢!不久,曹操終於如願以償的成了和袁紹齊名的五位典軍校尉中的一員。
H. 王峰的河灣夢電子版有嗎
上下兩冊,有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