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屬於對稱加密技術的是

屬於對稱加密技術的是

發布時間:2022-07-13 11:52:58

㈠ 什麼是對稱加密演算法請舉例

對稱加密演算法簡介:
對稱加密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是應用較早的加密演算法,技術成熟。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數據發信方將明文(原始數據)和加密密鑰一起經過特殊加密演算法處理後,使其變成復雜的加密密文發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後,若想解讀原文,則需要使用加密用過的密鑰及相同演算法的逆演算法對密文進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復成可讀明文。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使用的密鑰只有一個,發收信雙方都使用這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須知道加密密鑰。
特點:
對稱加密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不足之處是,交易雙方都使用同樣鑰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此外,每對用戶每次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時,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鑰匙,這會使得發收信雙方所擁有的鑰匙數量成幾何級數增長,密鑰管理成為用戶的負擔。對稱加密演算法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較為困難,主要是因為密鑰管理困難,使用成本較高。而與公開密鑰加密演算法比起來,對稱加密演算法能夠提供加密和認證卻缺乏了簽名功能,使得使用范圍有所縮小。在計算機專網系統中廣泛使用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有DES和IDEA等。美國國家標准局倡導的AES即將作為新標准取代DES。
具體演算法:
3DES演算法,Blowfish演算法,RC5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原理及應用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優點在於加解密的高速度和使用長密鑰時的難破解性。假設兩個用戶需要使用對稱加密方法加密然後交換數據,則用戶最少需要2個密鑰並交換使用,如果企業內用戶有n個,則整個企業共需要n×(n-1) 個密鑰,密鑰的生成和分發將成為企業信息部門的惡夢。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安全性取決於加密密鑰的保存情況,但要求企業中每一個持有密鑰的人都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他們通常會有意無意的把密鑰泄漏出去——如果一個用戶使用的密鑰被入侵者所獲得,入侵者便可以讀取該用戶密鑰加密的所有文檔,如果整個企業共用一個加密密鑰,那整個企業文檔的保密性便無從談起。DESCryptoServiceProvider
RC2CryptoServiceProvider
RijndaelManaged

//例加密文本文件(RijndaelManaged )
byte[] key = { 24, 55, 102,24, 98, 26, 67, 29, 84, 19, 37, 118, 104, 85, 121, 27, 93, 86, 24, 55, 102, 24,98, 26, 67, 29, 9, 2, 49, 69, 73, 92 };
byte[] IV ={ 22, 56, 82, 77, 84, 31, 74, 24,55, 102, 24, 98, 26, 67, 29, 99 };
RijndaelManaged myRijndael = new RijndaelManaged();
FileStream fsOut = File.Open(strOutName, FileMode.Create,FileAccess.Write);//strOutName文件名及路徑 FileStream fsIn = File.Open(strPath, FileMode.Open,FileAccess.Read);
CryptoStream csDecrypt=new CryptoStream(fsOut,myRijndael.CreateEncryptor(key, IV),CryptoStreamMode.Write);//讀加密文本
BinaryReader br = new BinaryReader(fsIn);
csDecrypt.Write(br.ReadBytes((int)fsIn.Length),0, (int)fsIn.Length);
csDecrypt.FlushFinalBlock();
csDecrypt.Close();
fsIn.Close();
fsOut.Close();
//解密文件
byte[] key = { 24, 55, 102, 24, 98, 26, 67, 29, 84, 19, 37, 118,104, 85, 121, 27, 93, 86, 24, 55, 102, 24, 98, 26, 67, 29, 9, 2, 49, 69, 73, 92};
byte[] IV ={ 22, 56, 82, 77, 84, 31, 74, 24, 55, 102, 24, 98, 26,67, 29, 99 };
RijndaelManaged myRijndael = new RijndaelManaged();
FileStream fsOut = File.Open(strPath, 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
CryptoStream csDecrypt = new CryptoStream(fsOut, myRijndael.CreateDecryptor(key,IV), CryptoStreamMode.Read);
StreamReader sr = new StreamReader(csDecrypt);//把文件讀出來
StreamWriter sw = new StreamWriter(strInName);//解密後文件寫入一個新的文件
sw.Write(sr.ReadToEnd());
sw.Flush();
sw.Close();
sr.Close();f
sOut.Close();
用圖片加密(RC2CryptoServiceProvider )
FileStreamfsPic = new FileStream(pictureBox1.ImageLocation,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
//加密文件流(textBox1.Text是文件名及路徑)
FileStream fsText = new FileStream(textBox1.Text, FileMode.Open,FileAccess.Read);
byte[] bykey = new byte[16]; //初始化
Key IVbyte[] byIv = new byte[8];
fsPic.Read(bykey, 0, 16);
fsPic.Read(byIv, 0, 8);
RC2CryptoServiceProvider desc = newRC2CryptoServiceProvider();//desc進行加密
BinaryReader br = new BinaryReader(fsText);//從要加密的文件中讀出文件內容
FileStream fsOut = File.Open(strLinPath,FileMode.Create, FileAccess.Write); // strLinPath臨時加密文件路徑CryptoStream cs = new CryptoStream(fsOut, desc.CreateEncryptor(bykey,byIv), CryptoStreamMode.Write);//寫入臨時加密文件
cs.Write(br.ReadBytes((int)fsText.Length),0, (int)fsText.Length);//寫入加密流
cs.FlushFinalBlock();
cs.Flush();
cs.Close();
fsPic.Close();
fsText.Close();
fsOut.Close();
用圖片解密
FileStream fsPic = new FileStream(pictureBox1.ImageLocation, 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 //圖片流FileStream fsOut = File.Open(textBox1.Text,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解密文件流
byte[] bykey = new byte[16]; //初始化
Key IVbyte[] byIv = new byte[8];
fsPic.Read(bykey, 0, 16);
fsPic.Read(byIv, 0, 8);
string strPath = textBox1.Text;//加密文件的路徑
int intLent = strPath.LastIndexOf("\\")+ 1;
int intLong = strPath.Length;
string strName = strPath.Substring(intLent, intLong - intLent);//要加密的文件名稱
string strLinPath = "C:\\"+ strName;//臨時解密文件路徑
FileStream fs = new FileStream(strLinPath, FileMode.Create,FileAccess.Write);
RC2CryptoServiceProvider desc = newRC2CryptoServiceProvider();//desc進行解密
CryptoStream csDecrypt = new CryptoStream(fsOut, desc.CreateDecryptor(bykey,byIv), CryptoStreamMode.Read);
//讀出加密文件
BinaryReader sr = new BinaryReader(csDecrypt);//從要加密流中讀出文件內容
BinaryWriter sw = new BinaryWriter(fs);//寫入解密流
sw.Write(sr.ReadBytes(Convert.ToInt32(fsOut.Length)));
//sw.Flush();
sw.Close();
sr.Close();
fs.Close();
fsOut.Close();
fsPic.Close();
csDecrypt.Flush();
File.Delete(textBox1.Text.TrimEnd());//刪除原文件
File.Copy(strLinPath, textBox1.Text);//復制加密文件
File.Delete(strLinPath);//刪除臨時文件

㈡ 加密技術分為哪兩類

加密技術分為:

1、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採用了對稱密碼編碼技術,它的特點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鑰,即加密密鑰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鑰,這種方法在密碼學中叫做對稱加密演算法,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起來簡單快捷,密鑰較短,且破譯困難

2、非對稱

1976年,美國學者Dime和Henman為解決信息公開傳送和密鑰管理問題,提出一種新的密鑰交換協議,允許在不安全的媒體上的通訊雙方交換信息,安全地達成一致的密鑰,這就是「公開密鑰系統」。

加密技術的功能:

原有的單密鑰加密技術採用特定加密密鑰加密數據,而解密時用於解密的密鑰與加密密鑰相同,這稱之為對稱型加密演算法。採用此加密技術的理論基礎的加密方法如果用於網路傳輸數據加密,則不可避免地出現安全漏洞。

區別於原有的單密鑰加密技術,PKI採用非對稱的加密演算法,即由原文加密成密文的密鑰不同於由密文解密為原文的密鑰,以避免第三方獲取密鑰後將密文解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加密技術

㈢ 對稱加密技術包括哪些

熱心網友
對稱加密演算法用來對敏感數據等信息進行加密,常用的演算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數據加密標准,速度較快,適用於加密大量數據的場合。

3DES(Triple DES):是基於DES,對一塊數據用三個不同的密鑰進行三次加密,強度更高。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級加密標准,是下一代的加密演算法標准,速度快,安全級別高;

㈣ DES演算法是屬於對稱加密演算法嗎

是的,
最著名的保密密鑰或對稱密鑰加密演算法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是由IBM公司在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並經過政府的加密標准篩選後,於1976年11月被美國政府採用,DES隨後被美國國家標准局和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ANSI) 承認。

DES使用56位密鑰對64位的數據塊進行加密,並對64位的數據塊進行16輪編碼。與每輪編碼時,一個48位的「每輪」密鑰值由56位的完整密鑰得出來。DES用軟體進行解碼需要用很長時間,而用硬體解碼速度非常快,但幸運的是當時大多數黑客並沒有足夠的設備製造出這種硬體設備。在1977年,人們估計要耗資兩千萬美元才能建成一個專門計算機用於DES的解密,而且需要12個小時的破解才能得到結果。所以,當時DES被認為是一種十分強壯的加密方法。

但是,當今的計算機速度越來越快了,製造一台這樣特殊的機器的花費已經降到了十萬美元左右,所以用它來保護十億美元的銀行間線纜時,就會仔細考慮了。另一個方面,如果只用它來保護一台伺服器,那麼DES確實是一種好的辦法,因為黑客絕不會僅僅為入侵一個伺服器而花那麼多的錢破解DES密文。由於現在已經能用二十萬美圓製造一台破譯DES的特殊的計算機,所以現在再對要求「強壯」加密的場合已經不再適用了。

三重DES
因為確定一種新的加密法是否真的安全是極為困難的,而且DES的唯一密碼學缺點,就是密鑰長度相對比較短,所以人們並沒有放棄使用DES,而是想出了一個解決其長度問題的方法,即採用三重DES。這種方法用兩個密鑰對明文進行三次加密,假設兩個密鑰是K1和K2,其演算法的步驟如圖5.9所示:

1. 用密鑰K1進行DEA加密。

2. 用K2對步驟1的結果進行DES解密。

3. 用步驟2的結果使用密鑰K1進行DES加密。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要花費原來三倍時間,從另一方面來看,三重DES的112位密鑰長度是很「強壯」的加密方式了

㈤ 數據加密技術分哪兩類

加密技術分為:

1、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採用了對稱密碼編碼技術,它的特點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鑰,即加密密鑰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鑰,這種方法在密碼學中叫做對稱加密演算法,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起來簡單快捷,密鑰較短,且破譯困難

2、非對稱

1976年,美國學者Dime和Henman為解決信息公開傳送和密鑰管理問題,提出一種新的密鑰交換協議,允許在不安全的媒體上的通訊雙方交換信息,安全地達成一致的密鑰,這就是「公開密鑰系統」。

相關信息:

目前主流的加密技術有對稱加密例如DES,3DES和AES,然後還有非對稱加密技術:例如RSA和橢圓加密演算法。對稱加密的話,就是用來加密和解密的密鑰是一樣的,非對稱加密的話,加密的密鑰和解密的密鑰是不一樣的,用加密的密鑰加密以後,只有配對的另外一個密鑰才能解開。

另外我們還可以常常看到MD5,SHA,SHA1之類的演算法,其實他們不是加密演算法,因為他們的結算結果不可逆,你沒法從結果得到輸入的數據是什麼,他們的用途主要是為了防止泄密和修改數據,因為對於這些演算法來說,每一個輸入只能有一個輸出,修改了輸入就會使得輸出變化很大,所以被人修改了數據的話通過這個演算法就能知道了。

另外我校驗密碼的時候,如果只是通過這個計算結果來對比的話,其他人如果不知道我的密碼,即使他能解碼我的程序也不行,因為程序裡面只有結果,沒有輸入的密碼。

㈥ 什麼是AES對稱加密

AES加密標准又稱為高級加密標准Rijndael加密法,是美國國家標准技術研究所NIST旨在取代DES的21世紀的加密標准。AES的基本要求是,採用對稱分組密碼體制,密鑰長度可以為128、192或256位,分組長度128位,演算法應易在各種硬體和軟體上實現。1998年NIST開始AES第一輪分析、測試和徵集,共產生了15個候選演算法

㈦ 什麼是對稱密碼技術

對稱加密採用了對稱密碼編碼技術,它的特點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鑰,即加密密鑰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鑰,這種方法在密碼學中叫做對稱加密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起來簡單快捷,密鑰較短,且破譯困難,除了數據加密標准(DES),另一個對稱密鑰加密系統是國際數據加密演算法(IDEA),它比DES 的加密性好,而且對計算機功能要求也沒有那麼高。IDEA加密標准由PGP(Pretty Good Privacy)系統使用。
對稱加密演算法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存在幾個問題:
要求提供一條安全的渠道使通訊雙方在首次通訊時協商一個共同的密鑰。直接的面對面協商可能是不現實而且難於實施的,所以雙方可能需要藉助於郵件和電話等其它相對不夠安全的手段來進行協商;
密鑰的數目難於管理。因為對於每一個合作者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鑰,很難適應開放社會中大量的信息交流;
對稱加密演算法一般不能提供信息完整性的鑒別。它無法驗證發送者和接受者的身份;
對稱密鑰的管理和分發工作是一件具有潛在危險的和煩瑣的過程。對稱加密是基於共同保守秘密來實現的,採用對稱加密技術的貿易雙方必須保證採用的是相同的密鑰,保證彼此密鑰的交換是安全可靠的,同時還要設定防止密鑰泄密和更改密鑰的程序。

㈧ 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加密演算法主要有哪些

1、3DES演算法

3DES(即Triple DES)是DES向AES過渡的加密演算法(1999年,NIST將3-DES指定為過渡的加密標准),加密演算法,其具體實現如下:設Ek()和Dk()代表DES演算法的加密和解密過程,K代表DES演算法使用的密鑰,M代表明文,C代表密文,這樣:

3DES加密過程為:C=Ek3(Dk2(Ek1(M)))

3DES解密過程為:M=Dk1(EK2(Dk3(C)))

2、Blowfish演算法

BlowFish演算法用來加密64Bit長度的字元串。

BlowFish演算法使用兩個「盒」——unsignedlongpbox[18]和unsignedlongsbox[4,256]。

BlowFish演算法中,有一個核心加密函數:BF_En(後文詳細介紹)。該函數輸入64位信息,運算後,以64位密文的形式輸出。用BlowFish演算法加密信息,需要兩個過程:密鑰預處理和信息加密。

分別說明如下:

密鑰預處理:

BlowFish演算法的源密鑰——pbox和sbox是固定的。我們要加密一個信息,需要自己選擇一個key,用這個key對pbox和sbox進行變換,得到下一步信息加密所要用的key_pbox和key_sbox。具體的變化演算法如下:

1)用sbox填充key_sbox

2)用自己選擇的key8個一組地去異或pbox,用異或的結果填充key_pbox。key可以循環使用。

比如說:選的key是"abcdefghijklmn"。則異或過程為:

key_pbox[0]=pbox[0]abcdefgh;

key_pbox[1]=pbox[1]ijklmnab;

…………

…………

如此循環,直到key_pbox填充完畢。

3)用BF_En加密一個全0的64位信息,用輸出的結果替換key_pbox[0]和key_pbox[1],i=0;

4)用BF_En加密替換後的key_pbox,key_pbox[i+1],用輸出替代key_pbox[i+2]和key_pbox[i+3];

5)i+2,繼續第4步,直到key_pbox全部被替換;

6)用key_pbox[16]和key_pbox[17]做首次輸入(相當於上面的全0的輸入),用類似的方法,替換key_sbox信息加密。

信息加密就是用函數把待加密信息x分成32位的兩部分:xL,xRBF_En對輸入信息進行變換。

3、RC5演算法

RC5是種比較新的演算法,Rivest設計了RC5的一種特殊的實現方式,因此RC5演算法有一個面向字的結構:RC5-w/r/b,這里w是字長其值可以是16、32或64對於不同的字長明文和密文塊的分組長度為2w位,r是加密輪數,b是密鑰位元組長度。

(8)屬於對稱加密技術的是擴展閱讀:

普遍而言,有3個獨立密鑰的3DES(密鑰選項1)的密鑰長度為168位(三個56位的DES密鑰),但由於中途相遇攻擊,它的有效安全性僅為112位。密鑰選項2將密鑰長度縮短到了112位,但該選項對特定的選擇明文攻擊和已知明文攻擊的強度較弱,因此NIST認定它只有80位的安全性。

對密鑰選項1的已知最佳攻擊需要約2組已知明文,2部,2次DES加密以及2位內存(該論文提到了時間和內存的其它分配方案)。

這在現在是不現實的,因此NIST認為密鑰選項1可以使用到2030年。若攻擊者試圖在一些可能的(而不是全部的)密鑰中找到正確的,有一種在內存效率上較高的攻擊方法可以用每個密鑰對應的少數選擇明文和約2次加密操作找到2個目標密鑰中的一個。

㈨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的技術有什麼區別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或專用密鑰(也稱做常規加密)由通信雙方共享一個秘密密鑰。

發送方在進行數學運算時使用密鑰將明文加密成密文。接受方使用相同的密

鑰將密文還原成明文。RSA RC4演算法,數據加密標准(DES),國際數據加密

演算法(IDEA)以及Skipjack加密技術都屬於對稱加密方式。

非對稱加密,當發送信息時,

發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鑰對數據加密,而接收方則使用自己的私鑰解密,

這樣,信息就可以安全無誤地到達目的地了,即使被第三方截獲,由於沒有相應的私鑰,

也無法進行解密。通過數字的手段保證加密過程是一個不可逆過程,即只有用私有密鑰才能解密。

公用密鑰加密技術允許對信息進行數字簽名。數字簽名使用發送發送一方的

專用密鑰對所發送信息的某一部分進行加密。接受方收到該信息後,使用發

送方的公用密鑰解密數字簽名,驗證發送方身份。在對稱加密(或叫單密鑰

加密)中,只有一個密鑰用來加密和解密信息。盡管單密鑰加密是一個簡單

的過程,但是雙方都必須完全的相信對方,並都持有這個密鑰的備份。但要

達到這種信任的級別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當雙方試圖建立信任關系時

可能一個安全破壞已經發生了。首先密鑰的傳輸就是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它

被截取,那麼這個密鑰以及相關的重要信息就沒有什麼安全可言了。非對稱

加密在加密的過程中使用一對密鑰,而不像對稱加密只使用一個單獨的密鑰

。一對密鑰中一個用於加密,另一個用來解密。重要的概念是在這對密鑰中一個密鑰用來公用

,另一個作為私有的密鑰;用來向外公布的叫做公鑰,另一半需要安全保護

的是私鑰。非對稱加密的一個缺點就是加密的速度非常慢,因為需要強烈的

數學運算程序。如果一個用戶需要使用非對稱加密,那麼即使比較少量的信

息可以也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 非對稱加密的另一個名稱叫公鑰加密

。盡管私鑰和公鑰都有與數學相關的,但從公鑰中確定私鑰的值是非常困難

的並且也是非常耗時的。在互聯網上通信,非對稱加密的密鑰管理是容易的

因為公鑰可以任易的傳播,私鑰必須在用戶手中小心保護。

㈩ 什麼是對稱加密,什麼是非對稱加密,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對稱加密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是應用較早的加密演算法,技術成熟。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數據發信方將明文(原始數據)和加密密鑰一起經過特殊加密演算法處理後,使其變成復雜的加密密文發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後,若想解讀原文,則需要使用加密用過的密鑰及相同演算法的逆演算法對密文進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復成可讀明文。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使用的密鑰只有一個,發收信雙方都使用這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須知道加密密鑰。對稱加密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處是,交易雙方都使用同樣鑰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此外,每對用戶每次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時,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鑰匙,這會使得發收信雙方所擁有的鑰匙數量成幾何級數增長,密鑰管理成為用戶的負擔。對稱加密演算法在分布式網路系統上使用較為困難,主要是因為密鑰管理困難,使用成本較高。在計算機專網系統中廣泛使用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有DES、IDEA和AES。

傳統的DES由於只有56位的密鑰,因此已經不適應當今分布式開放網路對數據加密安全性的要求。1997年RSA數據安全公司發起了一項「DES挑戰賽」的活動,志願者四次分別用四個月、41天、56個小時和22個小時破解了其用56位密鑰DES演算法加密的密文。即DES加密演算法在計算機速度提升後的今天被認為是不安全的。

AES是美國聯邦政府採用的商業及政府數據加密標准,預計將在未來幾十年裡代替DES在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AES提供128位密鑰,因此,128位AES的加密強度是56位DES加密強度的1021倍還多。假設可以製造一部可以在1秒內破解DES密碼的機器,那麼使用這台機器破解一個128位AES密碼需要大約149億萬年的時間。(更深一步比較而言,宇宙一般被認為存在了還不到200億年)因此可以預計,美國國家標准局倡導的AES即將作為新標准取代DES。

不對稱加密演算法

不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兩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對鑰匙—公鑰和私鑰。在使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文件時,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對公鑰和私鑰,才能完成對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過程。加密明文時採用公鑰加密,解密密文時使用私鑰才能完成,而且發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鑰,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鑰的人。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發信方想發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讀的加密信息,發信方必須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鑰,然後利用收信方的公鑰來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後,使用自己的私鑰才能解密密文。顯然,採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收發信雙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須將自己早已隨機生成的公鑰送給發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鑰。由於不對稱演算法擁有兩個密鑰,因而特別適用於分布式系統中的數據加密。廣泛應用的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有RSA演算法和美國國家標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為基礎的加密技術應用非常廣泛

閱讀全文

與屬於對稱加密技術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交易平台小程序源碼下載 瀏覽:142
程序員記筆記用什麼app免費的 瀏覽:644
java與單片機 瀏覽:893
伺服器內網如何通過公網映射 瀏覽:476
程序員穿越到宋代 瀏覽:622
怎麼使用雲伺服器掛游戲 瀏覽:616
真實的幸福pdf 瀏覽:342
d盤php調用c盤的mysql 瀏覽:264
怎麼樣搭建源碼網站 瀏覽:427
新概念四冊pdf 瀏覽:361
怎麼下載悅虎檢測app 瀏覽:528
cad表達式命令 瀏覽:198
程序員去一個小公司值不值得 瀏覽:846
程序員做個程序多少錢 瀏覽:495
win10原始解壓軟體 瀏覽:319
阿里程序員的老家 瀏覽:258
量子加密銀行 瀏覽:193
命令方塊獲得指令手機 瀏覽:499
學習結束感言簡短程序員 瀏覽:398
android關機鬧鍾實現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