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幾種認知理論
現代認知理論認為,個體對來自外界的信息經過編碼、存儲、提取和輸出等加工過程,在頭腦中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觀念。這些觀念在刺激和行為間起中介作用,它既能引起行為,又能改變行為,在這個意義上,認知具有動機的功能。近年來,動機認知理論成為深受人們重視的理論。
一、期待價值理論
動機的期待價值理論是早期的一種動機認知理論,這種理論將達到目標的期待作為行為的決定因素。
二、動機的歸因理論
動機的歸因理論是動機認知理論的一種。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用因果關系推論的方法,從人們行為的結果尋求行為的內在動力因素,稱之為歸因。
三、自我決定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德西提出的,是動機認知理論的一種,這種動機認知理論強調自我在動機過程中的能動作用,認為自我決定是人的一種選擇能力。人們行為的決定因素是自我決定的,而不是強化序列、驅力或其他任何力量。這種動機認知理論認為人們形成了解釋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
四、自我功效論
班杜拉的自我功效論是另一種動機認知理論。他認為,人對行為的決策是主動的,人的認知變數如期待、注意和評價等在行為決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強化的效果存在於期待獎賞或懲罰之中,是一種期待強化。
五、成就目標理論
20世紀80年代,尼科爾斯和德韋克等人將成就目標概念引入成就動機領域,並使之成為90年代動機認知理論研究的一個熱點。
成就目標理論建構了相應的評價標准和原則來評價成功,主要有3個。
任務標准:主要看個體是否達到了活動的要求;
自我標准:主要看個體現在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
他人標准:主要看個體是否比群體中的其他人做得好。
『貳』 簡述注意的幾種認知理論
有:認知理論:衰減理論、後期選擇理論。
1、衰減理論
過濾器理論得到了某些實驗事實的支持,但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理論並不完善。例如,在雙耳分聽的研究中,有研究發現來自非追隨耳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2、後期選擇理論
多伊奇等人提出了選擇性注意的另外一種觀點:後期選擇理論,後由諾曼加以完善。這種理論認為,所有輸入的信息在進入過濾或衰減裝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後才進入過濾或衰減的裝置,因而對信息的選擇發生在加工後期的反應階段。
注意的特徵
1、注意的穩定性
注意的穩定性是指在同一對象環境或同一活動上的注意持續時間。狹義的注意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對象上的時間。廣義的注意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動上的時間。
2、注意的廣度
注意的廣度就是注意的范圍,是指同一時間內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量。影響注意廣度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知覺對象的特點,二是個人知覺活動的任務和知識經驗。
『叄』 《認知心理學理論研究和應用》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認知心理學理論研究和應用》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qP_kPN7hOLiDMXtVX5fsyA
『肆』 有電子版的郎尼根的認知理論嗎
一個好答案都沒有. 十大二戰將領排行 頭等是戰略創新,決勝於戰場外;一郎尼茨曾試驗過這兩種方法,最後發現在裝備有精密通信網的岸上司令部中,
『伍』 《社會認知心理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社會認知心理學》鄭全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G2jiRjWLxbD6cCnelglHJw
書名:社會認知心理學
作者名:鄭全全
出版年份:2008-2
頁數:331
內容介紹:
《社會認知心理學》是國內社會認知心理學領域的第一本著作,闡述了社會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介紹了社會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全書包括歸因理論、歸因理論的應用、歸因偏差、心理控制、社會圖式、社會注意、人際記憶、社會推論、社會情感、社會認知與態度、社會認知與行為、社會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等內容。社會認知心理學是一門新的學科,它以信息加工理論和新穎巧妙的研究方法,把心理學的研究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成為當代心理學的主流和方向。
『陸』 認知理論的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是個體習慣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稱認知方式。認知風格是個體在長期的認知活動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對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愛。個體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存在這種偏愛。例如,在獲得信息時,有人喜歡從外部環境中尋找,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有人則從認知目標本身中探索,不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在回答問題時,有人傾向於迅速回答,有人則只在有把握時才回答問題;在閱讀材料時,有人重視細節,有人則重視整體。
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在學習方式、學科興趣和對教師教學方式的適應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會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產生影響。應當提出,認知風格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任何認知風格都有其優點和不足,只要能針對不同認知風格的特點進行教學,任何認知風格的學生都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