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明紀pdf

明紀pdf

發布時間:2022-07-18 09:37:07

『壹』 《明史紀事本末(全四冊)》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明史紀事本末(全四冊)》((清)谷應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W00uFzTx-Eh5ww-24ZfOQ

提取碼:xzks

書名:明史紀事本末(全四冊)

作者:(清)谷應泰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1977

頁數:1618

內容簡介:

記載明代重要史事的紀事本末體史書。

清谷應泰(1620~1690)撰。應泰字賡虞﹐號霖蒼﹐直隸豐潤(今河北豐潤)人。順治四年(1647)進士﹐十三年官至浙江學政﹐公餘延攬名士﹐藉張岱《石匱藏書》與談遷《國榷》﹐又廣稽博採﹐至十五年年末成書。

因該書成於《明史稿》﹑《明史》之前﹐而且屬私人著述﹐頗為當時人所重視。該書仿《通鑒紀事本末》之例﹐纂次明代典章事跡﹐凡八十卷﹐每卷為一目。

『貳』 有哪些明末清初的書籍

編年體有談遷《國榷》、陳建《皇明從信錄》、陳鶴齡《明紀》、夏燮《明通鑒》等;紀傳體有查繼佐《罪惟錄》、張岱《石匱書》等;紀事本末體有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彭孫貽《明朝紀事本末補編》等;人物碑傳有焦竑《國朝獻征錄》等;筆記有張怡《玉光劍氣集》、談遷《棗林雜俎》等;記明朝開國至隆慶時期的野史筆記,有陳建《皇明通紀》、余繼登《典故紀聞》、宋端儀《立齋閑錄》等。其中有專記明朝前期某朝史事的野史筆記,如專記朱元璋開國事跡的《平吳錄》、《平漢錄》、《平胡錄》等;記建文朝的屠叔方《建文朝野匯編》等;記朱棣事跡的《奉天靖難紀》等等
記明朝後期萬曆至明亡的野史筆記,有李遜之《三朝野紀》、文秉《烈皇小識》、王世德《崇禎遺錄》、錢《甲申傳信錄》、計六奇《明季北略》、衛匡國《韃靼戰紀》等。其中有專記晚明奴變、農民起義的,如王一中《平妖集》、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錄》、吳偉業《綏寇紀略》、管葛山人《平寇志》、鄭廉《豫變紀略》、彭遵泗《蜀碧》、費密《荒書》、〔意〕利類思等《聖教入川記》等。記明季黨社運動,有吳應箕《東林本末》、吳偉業《復社紀事》、杜登春《社事始末》等。

記南明抗清史事的,有溫睿臨《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紀年》、《小腆紀傳附考》、查繼佐《國壽錄》、李天根《爝火錄》等。其中專記福王南京弘光政權及江南抗清活動,有李清《南渡錄》、應廷吉《青燐屑》等;專記潞王杭州監國,有張道《臨安旬制紀》等;專記魯王舟山政權,有徐芳烈《浙東紀略》、黃宗羲《海外慟哭記》、李聿求《魯之春秋》等;專記唐王福建隆武政權,有華廷獻《閩事紀略》、蘇國祐《易簀遺言》等;專記鄭成功父子抗清斗爭,有楊英《從征實錄》、夏琳《閩海紀要》、阮旻錫《海上聞見錄》、〔日〕丸山正彥《台灣開創鄭成功》、〔荷〕揆一等《被遺誤的台灣》等;專記桂王西南永曆政權,有錢澄之《所知錄》、王夫之《永曆實錄》等。

清代因文網苛密,史案頻興,特別是康熙後期至乾嘉時期,尤為熾烈,野史筆記大量被禁毀,文人動輒惹禍,只好鑽入故紙堆中經營考據,故而清代的野史筆記出現「兩頭多,中間少」的局面,即順康初期與道咸以後野史筆記較多,而雍正、乾嘉時期較少。至於記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筆記,幾乎涸之闕如,僅有魏源《聖武紀》而已;私家的碑傳史書有晚清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李桓《國朝耆獻類徵》、錢儀吉《碑傳集》、繆荃孫《續碑傳集》、閔爾昌《碑傳集補》。

清初文網尚未森嚴時,有一些記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孫延齡諸王事跡及西南戰事的野史筆記,如許旭《閩中紀略》、劉獻廷《廣陽雜記》、王士禛《池北偶談》等。
記清初文字獄案的如《順治丁酉北闈大獄紀略》等。

『叄』 經典的明清史書籍都有那些

研讀明清史的主要書目——

【明史】
紀傳類正史:
明史,[清]張廷玉,中華書局,1974
紀傳類別史:
罪惟錄,[清]查繼佐,浙江古籍,1986或明書,[清]查繼佐,齊魯書社,2000,(二十五別史)
明書,[清]傅維鱗,商務印書館,1936,(叢書集成初編)
紀年類:
明通鑒,[清]夏燮,中華書局,1959或嶽麓書社,1999
國榷,[明]談遷,中華書局,1958
明紀,[清]陳鶴,世界書局,1935
紀事本末類:
明史紀事本末,[清]谷應泰,中華書局,1977
明季北略,[清]計六奇,中華書局,1984
明季南略,[清]計六奇,中華書局,1984
綱鑒類:
綱鑒易知錄,[清]吳乘權,中華書局,1960
明鑒綱目,印鸞章,嶽麓書社,1987

【清史】
紀傳類正史:
清史稿,趙爾巽,中華書局,1976-77
紀傳類別史:
清史列傳,佚名,中華書局,1987
紀年類:
東華錄,蔣良騏,中華書局,1980或齊魯書社,2000
清通鑒,戴逸,山西人民,2000
清通鑒,章開沅,嶽麓書社,2000
清史編年,李文海,人民大學,2000
紀事本末類:
三藩紀事本末,[清]楊陸榮,中華書局,1985
清史紀事本末,黃鴻壽,上海書店,1986影印
綱鑒類:
清鑒易知錄,許國英,北京古籍,1987影印
清鑒綱目,印鸞章,嶽麓書社,1987

『肆』 《明通鑒》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明通鑒》([清]夏燮 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bcul

書名:明通鑒

作者:[清]夏燮 撰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3-11

頁數:3912

內容簡介:

《明通鑒》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結晶。他不滿記載頗失其真的官修《明史》,決意從事明史的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參證群書,考其異同」,乃寫成此書。全書共一百卷,二百萬字,記載明朝一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歷史。在《明通鑒》中,夏燮把明代歷史分為三個部分來撰寫:《明前紀》,起於元順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迄於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用元朝的年號,記敘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參加農民起義軍到建立明朝的歷史。《明紀》,起自洪武元年,迄於崇禎十七年,記敘朱元璋稱帝後到崇禎縊死煤山、清兵入關的歷史。《附編》,起子清順治元年,迄於康熙三年,用清朝的年號,記敘南明政權的歷史,特別是抗清斗爭的歷史。《附編》這種形式,是夏燮在編撰《明通鑒》中的一個獨創,是與清政府作合法斗爭的產物。因為清統治者害怕激起漢族人民的反抗情緒,對南明的歷史諱莫如深,不使編入官修的《明史》,因而這段歷史缺乏記載。夏燮找出乾隆《附唐桂兩王本末》於《通鑒輯覽》後的詔令作護身符,巧妙地將南明歷史收入作為《附編》,納入明史體系,這不僅保存大量南明史料,而且使明史首尾相連,成為一部完整的歷史著作。

《明通鑒》一書,還有它自己的一些特點, 材料豐富,考訂詳實。夏燮仿照司馬光《通鑒考異》的辦法,另撰「考異」,並按照胡三省注《通鑒》的辦法,收「考異」分注於正文之下。他在《明通鑒》和「考異」中所引用的資料,有的已經散佚了,但在此書中卻保存著,為我們研究明史提供了較多的資料。

作者簡介:

夏燮(1800-1875),字嗛甫,又字季理,別號江上蹇叟、謝山居士,安徽當塗人。他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兄弟之間自相師友,學業日進。他除熟諳經書、音韻學之外,「兼深史學,留意時務」,成為一代史家。曾刊刻《明通鑒》一百卷。

『伍』 《明史紀實小說系列-正德皇帝全傳(全四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明史紀實小說系列-正德皇帝全傳(全四冊)》(廖心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I3h1rK8dFLGreHFx8fXBYA

密碼:nqh4

書名:明史紀實小說系列-正德皇帝全傳(全四冊)

作者:廖心一

豆瓣評分:9.4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8-1

內容簡介:

第一部宮府風雲,第二部河漢征塵,第三部狎虎畜豹,第四部北狩南巡。

四本披著地攤武俠皮包著鴻篇正史骨的字字珠璣句句考究的巨著,復現了明朝真實儒雅猥瑣萌的士大夫階層,隨便提一段出來,就是最靠譜的李東陽傳、王陽明傳。——掠水驚鴻折腳雁語。

『陸』 明史紀事本末by谷應泰電子書txt全集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spc_CsRqjJM1LCuq2N3KPQ

提取碼:bdde

該書記載明代重要史事的紀事本末體史書。又以彭孫貽所撰《明史紀事本末補編》五卷附後﹐可補原書所缺明清之際史實之不足。

『柒』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大明王朝紀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李亞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L2vLghuXioTNxNNQL5nKpA

密碼:b8vg

書名: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

作者:李亞平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1

頁數:328

內容簡介: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主要內容:朱元璋定社稷,用白骨堆砌理想,善惡再評說,張居正治天下,在死棋局裡博弈,生死兩重天。從浩如煙波的文字歷史資料中篩選出來大量不為歷來的史家重視的情節,重新演繹正朔嬗變社稷更迭的故事,可謂舉重若輕……應該說這是近年來文史出版物中,一部可圈可點的佳作。

朱元璋所創建的大明帝國,將中國的帝制文化傳統推到了極致,是中國兩千年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其對於中國政治傳統、文化傳統的影響既深且巨,以至於六百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見。在刻畫朱元璋其人的容貌與作為上,相當傳神。這里對相貌的描述,顯然更接近未經藝術加工的那幅標准像。這兩幅畫所揭示出來的東西,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大明帝國的未來命運及其對於中國人集體性格的強力塑造,在這里,已經可以部分地窺見端倪。

作者簡介:

李亞平,1957年生於山東萊陽。著名歷史學者,擅長從人性角度和史料細節剖析歷史的鮮活與真實,讓讀者窺見歷史的本來面目。其經典代表作《帝國政界往事》系列自2004年問世以來,憑借讀者口碑相傳持續熱賣,十餘年來暢銷不衰,備受各界好評!

《潛規則》作者吳思在讀過《帝國政界往事》系列後盛贊——「李亞平娓娓道來,領著我們經歷過去的大事件,和那些大名鼎鼎的古人共同活了一遭,感應到古人的心跳!」

『捌』 四部備要的子部

周秦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補遺一卷) (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 FB.59:9.264(1)
孔叢子(七卷釋文一卷) (漢)孔鮒撰 FB.59:9.264(2)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敘錄一卷遺說一卷) (宋)吉天保輯 FB.59:9.265
吳子(二卷) (戰國)吳起撰 FB.59:9.266(1)
司馬法(三卷) (春秋)司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評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齡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遺文一卷) (戰國)慎到撰、(清)錢熙祚校並輯逸文 FB.59:9.268(1)
商君書(五卷附考一卷) (戰國)商鞅撰、(清)嚴可均校 FB.59:9.268(2)
鄧析子(一卷) (春秋)鄧析撰 FB.59:9.268(3)
韓非子(二十卷識誤三卷) (戰國)韓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尹文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戰國)墨翟撰、(清)畢沅校注 FB.59:9.270(2)
鬼穀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錄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復校 FB.59:9.271(1)
公孫龍子(一卷) (春秋)公孫龍撰、(宋)謝希深注 FB.59:9.271(2)
屍子(二卷) (戰國)屍佼撰、(清)孫星衍輯 FB.59:9.271(3)
鶡冠子(三卷) (宋)陸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孫星衍校 FB.59:9.271(5)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經(二卷音義一卷) (春秋)李耳撰、(晉)王弼注 FB.59:9.273(1)
關尹子(一卷) (戰國)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戰國)列禦寇撰、(晉)張湛注 FB.59:9.273(3)
莊子(十卷)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辛鈃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纘義(十二卷) (元)杜道堅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 (唐)馬總輯 FB.59:9.275(3)
儒家
揚子法言(十三卷音義一卷) (漢)揚雄撰、(唐)李軌注 FB.59:9.276(1)
新語(二卷) (漢)陸賈撰 FB.59:9.276(2)
新書(十卷) (漢)賈誼撰、(清)盧文弨校 FB.59:9.276(3)
鹽鐵論(十卷校勘小識一卷) (漢)桓寬撰、王先謙撰校勘小識 FB.59:9.276(4)
論衡(三十卷) (漢)王充撰 FB.59:9.277
潛夫論(十卷)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 FB.59:9.278(1)
桓子新論(一卷)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 FB.59:9.278(2)
申鑒(五卷)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誌(三卷) (魏)劉邵撰、(北魏)劉曌? FB.59:9.279(2)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訪錄(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書(一卷) (宋)周敦頤撰 FB.59:9.279(5)
二程全書(六種) (宋)程頤、(宋)程顥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4)
伊川易傳(四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1)
伊川經說(八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楊時訂定 FB.59:9.281(3)
張子全書(十五卷) (宋)張載撰、(宋)朱熹注釋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目錄二卷) (宋)朱熹著 FB.59:9.283-289
陸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陸九淵撰、(清)李紱評點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傳習錄(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論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錄(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別錄(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錄續編(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譜(三卷附錄二卷) (明)錢德洪編、(明)王畿輯附錄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紀(一卷附錄一卷) (明)錢德洪,(明)王畿輯 FB.59:9.292(4)
五種遺規(十六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94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1)
訓俗遺規(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
從政遺規(二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1)
教女遺規(三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2)
在官法戒錄(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3)
小學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陳選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輯 FB.59:9.295(2)
近思錄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呂祖謙撰 FB.59:9.295(3)
宋元學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學案(六十二卷師說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300-301
國朝學案小識(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鑒撰 FB.59:9.302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風俗通義(十卷) (漢)應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晉)崔豹撰 FB.59:9.303(5)
中華古今注(三卷) (晉)馬縞撰 FB.59:9.303(6)
困學紀聞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清)顧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余錄三卷) (清)錢大昕撰 FB.59:9.309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 (清)陳澧撰 FB.59:9.310
農家
齊民要術(十卷) (北魏)賈思勰撰 FB.59:9.311(1)
農桑輯要(七卷) (元)司農司撰 FB.59:9.311(2)
蠶事要略(一卷) (清)張行孚撰 FB.59:9.311(3)
醫家
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 (唐)啟玄子注、(宋)林億等校正 FB.59:9.312(1)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一卷) (宋)劉溫舒原本 FB.59:9.312(2)
難經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輯 FB.59:9.313(1)
本草經(三卷)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 FB.59:9.313(2)
註解傷寒論(十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編 FB.59:9.314
金匱玉函要略方論(三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黃帝內經靈樞(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演算法術數
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 (漢)趙爽注、(北周)甄鸞述 FB.59:9.316(1)
歷代長術輯要(十卷古今推步諸術考二卷) (清)汪曰楨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漢)焦贛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馬光撰 FB.59:9.317(2)
皇極經世書緒言(八卷卷首一卷雜著一卷) (宋)邵康節撰 FB.59:9.318
雜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晉)葛洪撰 FB.59:9.320
顏氏家訓(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補正一卷注補並重校一卷) (北齊)顏之推著 FB.59:9.321
小說家
博物志(十卷) (晉)張華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 FB.59:9.322(2)
續世說(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釋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釋僧佑撰 FB.59:9.323
廣弘明集(四十卷) (唐)釋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 (宋)朱熹撰、(清)錢熙祚校 FB.59:9.326(1)
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孫撰 FB.59:9.326(2)

『玖』 《明季北略(全二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明季北略(全二冊)》計六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UXrutIJvealil6Et229Xcg

密碼:kr3p

書名:明季北略(全二冊)
作者名:計六奇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9-8
頁數:851
內容介紹:
《明季北略(套裝共2冊)》共二十四卷,起自萬曆二十三年(1595)清太祖努爾哈赤興起東北,止於崇禎十七年(1644)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分年記事,於崇禎一朝尤詳,李自成入京後史事,幾乎按日排比。每年之中,又以紀事本末體逐事標立名目,內容大多涉及晚明農民戰爭、階級矛盾、民族關系等,取材廣泛,記事有序。
作者介紹:
六奇字用賓,號天節子,別號九峰居士,江蘇無錫人

『拾』 《白眼狼,你來了》明紀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白眼狼,你來了》明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次遇見林淵是在開學報到的路上,路痴的我在無數遍重復循環在一個地方尋找宿舍樓的時候,終於碰上了熱心助人的林淵。
當一個白白凈凈,五官端正,身高挺拔的男生站在我面前問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感激得就要掉淚了。
記得很久以後我崇敬地問他:「你當時為什麼會過來幫我。」昂起頭看他,背著光的他看起來很純潔神聖。不過其實他並不是什麼樂於助人的三好公民,他就是一披著羊皮的惡狼,幫我的背後肯定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他嘴角隱隱的牽起一個弧度:「你不知道么?你當時都在我面前走過去四趟了。你以為你是故意在我面前晃的,就來個順水推舟。只是沒想到,送你回去了就沒下文了。」最後還用眼角瞥了我一下。我知道,那一瞥意味著鄙視。
不過真的不能怪我,我認人的能力跟認路的能力差不多,都是過目即望。魏茵曾經說過:「你都不知道,我剛認識你那時候要每天在你面前晃多少次,在你耳邊念叨多少遍我的名字,你才能不把我的名字叫錯……

閱讀全文

與明紀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ccess文件夾樹的構造 瀏覽:660
安卓多指操作怎麼設置 瀏覽:656
linux樹形目錄 瀏覽:727
平方根的簡單演算法 瀏覽:898
千牛訂單頁面信息加密取消 瀏覽:558
單片機自製紅外遙控燈 瀏覽:719
伺服器最小配置怎麼弄 瀏覽:853
ibm伺服器硬體如何升級 瀏覽:923
全球程序員節點贊 瀏覽:986
php函數傳遞數組 瀏覽:631
人工峰群演算法的目標函數 瀏覽:468
如何刪加密文檔 瀏覽:105
塗鴉app一鍵執行如何刪除 瀏覽:756
安卓手機如何打開fr3文件 瀏覽:743
壓縮袋8絲和14絲是什麼意思 瀏覽:647
程序員大咖java 瀏覽:70
蘋果手機文檔安卓上怎麼打開 瀏覽:527
如何做淘寶代理伺服器 瀏覽:672
gz壓縮文件夾 瀏覽:179
字母h從右往左跑的c語言編程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