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第四輯)》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第四輯)》((美)亞伯拉罕·林肯、(英)托馬斯·霍布斯、(古希臘)普魯塔克、(美)威廉·詹姆斯、(德)托馬斯·厄·肯培、(英)托馬斯·莫爾、(英)威廉·莫里斯、(法)阿爾貝·加繆、(英)約翰·羅斯金、(英)查爾斯·狄更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SryROSca575eC4bKTS7yw
書名: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第四輯)
作者:(美)亞伯拉罕·林肯、(英)托馬斯·霍布斯、(古希臘)普魯塔克、(美)威廉·詹姆斯、(德)托馬斯·厄·肯培、(英)托馬斯·莫爾、(英)威廉·莫里斯、(法)阿爾貝·加繆、(英)約翰·羅斯金、(英)查爾斯·狄更斯
譯者:牛雲平、丁振琴、劉涵、、張清、劉凌飛沙麗金、黃姍、孫平華、何珊、曲欣、郝瑞麗、謝芹、孫曉磊、肖艾林、文宏、汪濤、劉曉峰
出版年份:2016-5
頁數:2408
內容簡介:本系列是中譯出版社與企鵝出版集團聯袂推出的一套經典學術名著平裝版,迄今已出版6輯。它集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政治家,薈萃了對人類思想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哲學著作、隨筆和政論。每一部經典都是多角度、多側面的,精選最能代表其主旨的部分。叢書採用前中文後英文的排版方式,原汁原味的內容及裝幀呈現,讓讀者得以更愉悅地親近這些偉大的思想,走近那些深邃的思考和精彩的辯語。
作者簡介:(法)米歇爾·德·蒙田、(俄)列夫·托爾斯泰、(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古羅馬)馬可·奧勒留、(英)約翰·羅斯金、(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春秋)孔丘、(法)馬塞爾·普魯斯特、(法)布萊士·帕斯卡、(英)查爾斯·達爾文
Ⅱ 比較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狀態(sos)
閱讀以下兩個內容可以見一斑:
建議看全文:http://www.chinalegaltheory.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94
(一) 霍布斯的經典假說在西方法學的發展中,真正系統地設想自然狀態,恐怕要從霍布斯開始。霍布斯在進行假說中,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狀態,其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一種「狼與狼」的關系。[21]為什麼霍布斯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霍布斯的假說是這樣開始的,在自然狀態中,人是平等的,表現在人類身體和心靈上的平等,即相同的時間可以使人們從同樣的事物中獲得相同的智慧與經驗;但由於這種能力上的平等,就產生了達到目的希望的平等,此時就同一物慾獲得所有權時,就成為了仇敵。[22]霍布斯通過這個自然狀態的預設,推導出他要研究如何使人類走出這種狀態,他說道:「對死亡的恐懼對舒適生活的嚮往,以及人們的理性,使人類有可能擺脫這種狀態,這種能使人類竭力走出自然狀態的條件,總稱為自然法。」[23]自然法則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普遍法則,用來禁止人們毀滅自身或放棄保存生命的手段,並用來教人認為保存生命是最好的行為。」[24]可見,霍布斯理論假設的框架,是以一種自然狀態的思想實驗作為探討國家合法性的切入口,然後設立了自然狀態中的幾個要素,即「人性惡」、「沖突不可避免」等等,而走出自然狀態之條件,則為自然法,由自然法訂立社會契約,方始構成「利維坦」。他為什麼會這樣進行安排呢?顯然猜想並不是隨意捏造進行的,影響他進行猜想的因素大至有四:其一,自然狀態的設想只能從現實與歷史中去尋找相應的支撐點,而這個邏輯支撐點就在於人與人是否存在沖突的人性論上;其二,只要先設一個人性論基礎,自然狀態的思想實驗就可以完全安排開來,即設想無強制的共處必然會完全體現人性;其三,由於自然狀態的假設了沒有強制,霍布斯便可以從無強制的平等出發,再藉助人性論,推導出自然法;其四,自然法的推論過程,恰需要無統治的共處為依據,若考慮有統治的共處或無統治的獨處均不能導出自然法,有統治的共處是權威制定法律,無統治的獨處則無所謂法與不法,所以這種無統治的共處恰是理論猜想的核心。霍布斯的理論以此為基礎,給了我們一個精美的法律來源論,在其後的契約論之後,他才定義了「約法」[25],然後將自然法的諸原則滲透到了他的理論中。霍布斯的這種假設是極其精妙與精當的,而其中的猜想所得出得原則我們也耳熟能詳,這些原則為後世的法理發展奠定了基礎。雖則有些原則被證偽,但就其理論而言,大膽的猜想與細致的預設已經給了我們一個探討的框架。霍布斯的這種假設理論範式為後世所繼承,但這個思想實驗中變數的研究與探討則是在試錯中發展了。(二)、洛克的反駁關於自然狀態的思想實驗,洛克對霍布斯的觀點進行了反駁,雖然學術界認為洛克的觀點不過是幾種典型的理論罷了。[26]但實際上,洛克推動了這個理論向前發展。如我們所知,洛克所處的時代,正是資產階級進行革命之際,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理論支持成了首當其沖的目的。但政治主張不是試錯的目的,洛克所假設的自然狀態,固然有體現其政治主張的一面,但更有體現其科學性的一面。洛克也是以假定無統治的自然狀態為起點的,但其學說與霍布斯有重大不同。洛克假設的自然狀態乃是一種「完備無缺的自由狀態,也是一個平等的狀態,一切權力都是相互的,即無強制的狀態,但卻非放任的狀態,更非『戰爭』狀態」。[27]洛克為什麼要進行這種反駁呢?是因為他認為自然狀態中人與人之間仍然是有約束的,而維系這種關系的紐帶,則是自然法。[28]洛克抓住了霍布斯理論上的一個缺陷,即自然狀態是否因為沒有強制就必然導致人與人之間沒有行為准則?而如若此,自然狀態真的無行為准則,一切都在「戰爭」中,那人們為什麼生活在自然狀態下?凡存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若自然狀態如此無理,使人們處於恐嚇與不安之中,那自然狀態本身就值得懷疑了。由此,洛克以「無強制、非放任」描述了他所假設的自然狀態,從而以這兩個特徵推導出了自然法的內容,即「人均有保護自己生命、健康、自由和財產不受侵犯的權利,若誰的權利受到侵犯,誰就有報復、懲罰和反抗他人的權利。」[29]其中「無強制」體現為各項自然權利的具體擁有,「非放任」則是不侵犯他人的要求。當然,自然狀態的思想實驗最終還是為契約論服務的,洛克在論證了自然狀態的三大缺陷,即無明文規定之法律,無公正之裁判者,無權力保障判決之執行。所以,人們在自然狀態中的權利缺乏安全性,從而放棄單獨執行自然法的權力,成立社會,旨在謀求各項權利之保護。[30]洛克的反駁究竟在何種程度上試錯演進了自然狀態理論呢?這種假設理論的演進究竟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理論發展觀呢?我們認為洛克的確是發展了此項理論,對自然狀態的描述體現了洛克的反駁,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預設目的的差異,霍布斯假設自然狀態是關鍵解決國家的合法性問題的,而洛克除了解決此問題以外還須為人的各項權利尋求形而上的依據,也就是通過這種假設,追尋權利的來源,使既有的權利(自然權利)在國家中得到更為完全的保護;其二,預設方法之差異,同是思想實驗,同是形而上的方式,為何方法不同呢?霍布斯是以一種「戰爭狀態」來推尋自然法,而洛克則不然,他是以「自然狀態」本身來推尋自然法。這個思想實驗的最終是找出自然法,這個方法的差異使他們推論出的自然法有重大之不同;其三,時代語境之變化,自然狀態的思想實驗雖然是將「人」帶回到一個無法探知的時代,但其目的乃是為現實服務的,所以這里就暗合了義務本位向權利本位的轉化。[31]所以,洛克的反駁演進了自然狀態的假說理論,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而從自然狀態中推之的人權理論則成為了西方憲政的基礎。
另外您可以閱讀以下鏈接:
《理論觀察》 >> 2006年第01期 :洛克與霍布斯兩種自然狀態之比較 _■ 張懷民 朱 磊 http://www.zydg.net/magazine/article/1009-2234/2006/01/337366.html
註:本文的正文部分是PDF格式文件,請下載安裝 Acrobat Reader 7.0 軟體後點擊下面的頁碼閱讀
Ⅲ 《財富的秘密》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財富的秘密》(富蘭克林·霍布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nE_cOZ_uJZRcUgi4aUHoVg
書名:財富的秘密
豆瓣評分:7.0
作者:富蘭克林·霍布斯
譯者:葉紅婷
出版年:2009-11
頁數:254
內容簡介:
《財富的秘密(英漢對照)》內容簡介:你是否也曾夢想擁有財富並享受隨之而來的一切好處?自主決定工作時間,擺脫無休止的競爭,擁有完善就業保障,有更多時間同家人共度,在任何時候,到任何地方度假,來去自如。人為生活而生活!每個人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實現自己心中的夙願。但是,除非我們現在就開始努力,制定計劃,並且為之付出,否則夢想將一直止於夢想。
如果你很富有,《財富的秘密(英漢對照)》將教會你如何利用財富,更加恣意地享受上天賦予你的財富。
如果你正在積累財富,《財富的秘密(英漢對照)》將讓你的財富之路縮短並更加平坦。
如果你還很貧窮,《財富的秘密(英漢對照)》將把財富之路展現在你面前,而且「平坦的就像通往教堂的大道」。
是時候停止夢想而付諸行動了!
作者簡介:
富蘭克林·霍布斯,1870年出生於美國。
史建勛,能源行業研究員,能源行業研究員,國內首批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宏觀經濟、貨幣金融、投資方法、能源價格改革、能源期貨等專業研究。
Ⅳ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共同體與社會》([德] 斐迪南·滕尼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共同體與社會
作者:[德] 斐迪南·滕尼斯
譯者:林榮遠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1999-2
頁數:346
內容簡介:
本書在社會學上的貢獻最主要的是發現並深刻闡明在人類的群體生活中的兩種結合的類型,用二分法的概念,從人類結合的現實中,抽象地概括出這兩種類型;共同體與社會。滕尼斯認為,共同體的類型主要是在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之上的群體(家庭、宗族)里實現的,此外,它也可能在小的、歷史形成的聯合體(村莊、城市)以及在思想的聯合體(友誼、師徒關系等)里實現。他認為,共同體是建立在有關人員的本能的中意或者習慣制約的適應或者的思想有關的共同的記憶之上的。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和宗教共同體等作為共同體的基本形式,它們不僅僅是它們的各個組成部分加起來的部和,而是有機地渾然生長在一起的整體。「共同體是一種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種原始的或者天然狀碥 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統一體」。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共同體這種結合的類型早於有放矢建立的、人的結合的「社會」類型。
作者簡介:
斐迪南• 滕尼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早期德國著名社會學家。1855 年 7 日 26 日出生於當時屬於丹麥王國的施萊茲維希州的一個小城豪巴爾格,他的父母均是農民世家,生活比較富裕,為七個子女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之後,全家遷往胡蘇姆。滕尼斯在那裡度過了童年和青年時代。1872年,有一段很短的時期,他在斯塔拉司堡學習,同年換了一所大學讀書,稍後,又去耶那、萊比錫、柏林、波恩、基爾和杜賓根等許多城市的大學讀書,他所學的內容很豐富,有古典哲學、哲學、神學、教會史、語言學、考古學和藝術史,他的博士論文是考古學學習研究的成果。1875 年,年僅 20 歲的滕尼斯在杜賓根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以後的歲月里,滕尼斯從事哲學研究,他對古典哲學感興趣。他和佛里德利希•保羅多年來建立了書信往來關系,在他的鼓舞下,滕尼斯對霍布斯的思想深入的研究。1881 年,他以研究霍布斯哲學成果受聘於基爾大學哲學系執教。他是德國社會學學會的創始人,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經擔任過他的學術助手。
Ⅳ 《見識叢書·資本的年代:1848—1875》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見識叢書·資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KUE11-r12-hjFVNxZ3B-Pw
書名:見識叢書·資本的年代:1848—1875
作者:[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譯者:張曉華 等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
出版年份:2017-7-15
頁數:384
內容簡介:《見識叢書·資本的年代:1848—1875》是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二部。
1848年至1875年,雙元革命賦予資本主義經濟十足的信心來進行其全球征服。完成這項征服的是它的代表階級——資產階級,而他們所打的旗號,則是其典型的自由主義的思想方式。在這段時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前景和經濟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它們的實際勝利非常明顯。政治上,法國大革命所針對的「舊制度」看上去正在接受一個凱歌高奏的資產階級領導權,接受它所代表的經濟、制度和文化進步。在經濟上,原先受限於腹地狹隘所導致的各種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困難,這時已獲克服,這主要得歸功於工業轉型的擴散以及世界市場的大幅度拓展。在社會上,革命年代貧民爆炸性的不滿情緒此時也逐漸平息。
簡言之,在資本的年代,持續的資產階級進步的主要障礙似乎均已鏟除,因而其內部矛盾所造成的可能困難,一時間似乎還不致引起憂慮。在歐洲,這個時期的社會主義者和社會革命分子,似乎較任何其他時期都少。
作者簡介:艾瑞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1917—2012)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也是巴爾扎恩獎(Balzan Prize)得主。
霍布斯鮑姆研究的歷史時期以19世紀為主並延伸及17、18和20世紀;研究的地區則從英國、歐洲大陸,擴至拉丁美洲。他一生著作頗豐,在勞工運動、農民叛亂、民族主義和世界史范疇中的研究成果堪居當代史家的頂尖水準。
霍布斯鮑姆也是敘事體史學的大家,其宏觀通暢的寫作風格將敘述史學的魅力擴及大眾。最具代表性便是「年代四部曲」,其結構恢弘,敘事曉暢,成為當代極為流行的歷史著作,讓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普通讀者獲得了觸摸歷史的機會。他還另著有《民族與民族主義》《霍布斯鮑姆自傳》《論歷史》等書。
Ⅵ 《利維坦》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利維坦》([英國] 霍布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ep_mYp5cqzAy12TSgVsUw
書名:利維坦
作者:[英國] 霍布斯
譯者:黎思復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1985-9
頁數:578
內容簡介:
《利維坦》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開宗明義宣布了作者的徹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一般的哲學觀點,聲稱宇宙是由物質的微粒構成,物體是獨立的客觀存在,物質永恆存在,既非人所創造,也非人所能消滅,一切物質都於運動狀態中。第二部分是全書的主腐朽 ,主要描述自然狀態中人們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權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於是出於人的理性,人們相互間同意訂立契約,放棄各人的自然權利,把它託付給某一個人或一個由多人組成的集體,這個人或集體能把大家的意志化為一個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統一為一個人格;大家則服從他的意地誌,服從他的判斷。第三部分《論基督教國家》旨在否認自成一統的教會,抨擊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權的大權。第四部分《論黑暗的王國》,其主要矛頭是針對羅馬教會,大量揭發了羅馬教會的腐敗黑暗、剝削領婪的種種醜行劣跡,從而神的聖潔尊崇,教會的威嚴神秘,已經在霍布斯的筆下黯然失色。
作者簡介:
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英國人,他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他對國家和法律的根本問題進行了精深的思考。主要著作有《利維坦》、《論公民》等。他的《利維坦》具有非凡的邏輯性和想像力,使政治哲學得到了一種邏輯嚴密的系統發揮,成為經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