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歌以言志》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歌以言志》(周毅)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OJ72JqcdnVclPzmKYHMLNQ
書名:歌以言志
作者:周毅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1
頁數:248
內容簡介:
一首詩歌的背後,應當有一個人的心事,這心事或大或小,或清明或糊塗,倘若自己能夠辨識清楚,甚至再將之記住,並寫成歌,該多麼值得慶幸。
本書都是文匯筆會這一平台近十年來的最優散文結集,作者陣容包括楊絳、金宇澄、董橋、張定浩、李娟、畢飛宇、王安憶,等等。本書收錄了很多過目難忘的人物和故事,文筆優美、飽含深情,蘊藏著豐富的生活體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散文作品中的佳作。
作者簡介:
周毅,復旦大學文藝學碩士,現任《文匯報》「筆會」副刊主編。已出版隨筆集《沿著無愁河到鳳凰》,《風雨雪霧回故鄉:印象與提問》等。
舒明,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現任《文匯報》「筆會」副刊副主編。
B. 《書城黃昏即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書城黃昏即事》(董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QQHWv2NlkEHGllyxX4a5Q
書名:書城黃昏即事
作者:董橋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07
頁數:168
C. 《書魚繁昌錄》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書魚繁昌錄》(謝其章)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v6xFQ15Onrpdeycxg7h52w
書名:書魚繁昌錄
豆瓣評分:6.6
作者:謝其章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6-1
頁數:262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作者關於藏書方面的個人愛好、相關知識、獨到見解及評論,抒寫了作者關於書的熱愛和關注,傳達給讀者關於書的封面設計和裝訂、內容形式和題材等方面的知識。
書中配有多幅圖片,均為作者所藏書刊,如較早時期的毛邊本、民國時期的報刊、日據時期的文藝刊物、民國漫畫等。同時還收錄了稀見的柳存仁(柳雨生)、金性堯(文載道)所寫的民國日記片段。並對「南玲北梅」(張愛玲和梅娘)、董橋等知名人士做了生動點評。
作者簡介:
謝其章,祖籍寧波,上海出生,久居北京。近十數年來勤於撰述,出版有文化隨筆二十餘部,《玲瓏文抄》《佳本愛好者》《搜書記》《夢影集》《封面秀》《漫話漫畫》《書蠹艷異錄》等。
D. 《翻譯研究》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翻譯研究》(思果)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翻譯研究
作者:思果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理想國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3
頁數:282
內容簡介:
★ 著名散文家、翻譯家的經驗之談,享譽港台四十餘年,文字工作者案頭必備
★ 譯者的「自診書」,讀者的「預防針」,專治劣譯和歐化中文,病例豐富,葯到即除
★ 餘光中撰寫長序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是翻譯家思果先生關於英漢翻譯的心得。他有感於劣質譯文大行其道,甚至影響到中文的思維和創作,決心保衛他深愛的語言。全書貫穿的思想是,譯文一定要像中文。書中列舉了大量實例,將翻譯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一解決,大至行文的修辭、節奏,小至參考書、標點符號的用法、新詞和專有名詞的譯法,像一本軍用地圖,可以告訴讀者哪裡有地雷,哪裡有險灘,哪裡有流沙。
詩人、散文家餘光中先生專文推薦,可以當成不可多得的翻譯教材,也能為一般作家和有心維護中文傳統的人士提供借鑒。
【名人推薦】
《翻譯研究》針對畸形歐化的種種病態,不但詳為診斷,而且細加治療,要說救人,真是救到了底。照說這種「臨床報告」註定是單調乏味的,可是一經散文家娓娓道來,竟然十分有趣。——餘光中
思果愛說他沒有上過正規學堂受過正規教育,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實在好,比名門高徒還要好。……我做翻譯的那些年,案頭長年供奉韓迪厚和思果的翻譯論著,「當」字「被」字「地」字時刻視為禁忌,深恐錯手一用,兩位前輩鼻孔朝天嗤笑一聲:「這是人話嗎?」——董橋
我讀思果先生的翻譯論著,不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時又感覺如針芒在背,因為書中談到的不少文字錯誤都是自己犯過的,有些雖已有所悟,但畢竟是犯了無數文字差錯才得到教訓。早讀思果先生的書,就會很大程度上為自己樹立標准,自覺控制筆下出「劣譯」。 我認識的譯者同行也無不稱贊思果先生的功績,這幾本書的確為欲從事文學翻譯者的必讀書。——孫仲旭
書里所講的是實際有過的困難,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有些毛病因為劣譯充斥,大家看慣,而且目前許多作家寫中文也不知不覺犯了,所以見怪不怪,其實毛病總是毛病。中國近代的翻譯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雖然名家輩出,而寡不敵眾,究竟劣譯的勢力大,電訊和雜志上的文章多半是譯文,日積月累,幾乎破壞了中文。我深愛中國的文字,不免要婉言諷喻。——思果
作者簡介:
思果,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家、翻譯家,多年擔任香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研究員,教授高級翻譯。抗戰時期開始發表文章,出版散文集二十多種,曾獲1979年台灣中山文藝獎、1996年台灣文藝獎之翻譯獎。譯有《西泰子來華記》《大衛·考勃非爾》《力爭上游》等,並撰文專論翻譯,結集為《翻譯研究》《翻譯新究》《譯道探微》等,備受同行稱譽。
E. 勒索病毒會對手機數據有影響嗎
閑暇時不知道看什麼書?點擊「書單」給你推薦 安靜時不知道如何修心?點擊「氧氣」讀點書吧 寂寞時不知道如何排遣?點擊「文化」查看文化動態 ▽本期關鍵字▽ 勒索病毒 手稿 今兒凌晨四點一大早「叮叮叮」, 小編手機里收到了一條疑似詐騙謠言的信息 定睛一看,卻是來自官方號碼的嚴肅公告 而上班後見到同事的第一句都是 「開機先拔網線啊」,如臨大敵 近日來傳得沸沸揚揚的勒索病毒 已經在大搖大擺地擴散、變種 侵入我們的電腦,吞噬各種數據 縱然見不到硝煙, 但想到數據文件可能會被一掃而光, 整個人都不好了 實際上,從5月12日晚20點左右開始 國內已有部分高校學生反映電腦被病毒攻擊 電腦內的文檔全部被加密 攻擊者稱需支付最多3個比特幣才能解鎖 中毒的同學電腦上所有的word,excel,PDF,圖片 視頻等各類有用的文件會全部被加密 而目前眾多高校學生正在忙著論文 一旦被加密即使支付 也不一定能夠獲得解密密鑰 早在一周前左右,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剛說完: 「我對大規模殺傷武器是很悲觀的, 但我認為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 要低於生化武器與網路攻擊。」 誰也不曾想到, 這番話這么快就變成了真。 電腦手機時代,紙筆似乎越來越受到輕棄 就連作家用電腦寫作、用手機記錄者也越來越多 隨意復制粘貼調序換行,再不滿意可以一鍵delete, 不需在紙上反復圈刪、一遍遍謄寫 但是當屏幕一黑、電腦卡機的時候 心裡卻兀地咯噔一下——完了 忘了保存 而如果活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的年代 當作家文思傾瀉於筆端,而流到紙上 那就是作品的第一現場 字跡、刪改、圈塗…… 都是那一刻作家留在紙上的心跡 比如 穿越到1815年,你會看到歌德的《二裂銀杏葉》 以及他親手粘貼的那兩片銀杏葉 ▼ 看到這,歌德的形象是不是柔和了起來? 而當看到拜倫的《唐·璜》第6、7章手稿 不同顏色的墨水,明顯修改的痕跡 只要自行腦補一下 你或許就能想像到大詩人隨時抓取靈感 充滿激情的創作的樣子 ▼ 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手稿 ▼ 但……真的不是藏寶圖嗎? 滿滿的誠意地讓人感動! 納博科夫喜歡用小卡片寫作, 所以書稿已經是第N稿——還這么亂。 ▼ 而一眼看到海明威的手稿時 心情頓時萌萌噠起來 為什麼?自己看 ▼ 字如其人,年輕時也是帥哥一枚 老了自然萌萌噠 寫得一手好花體,不愧是電報式文體! 短促、簡潔,帶著古怪的萌感。 波伏娃 如果說這個不是書稿而是醫生的處方, 我也不會懷疑的。好工整! ▼ 回到中國作家來,也是各有風格 比如錢鍾書先生的手稿 密密麻麻錯亂的排版簡直讓人深陷其中 ▼ 錢老的笑容就像在說:「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真是苦了整理其作的楊絳先生了 而說「我是任性的孩子「的顧城 字跡卻十分規矩端正 不任性,但的確像個孩子 ▼ 魯迅 字和人的鬍子很搭嘛。 ▼ 文字一向精緻典雅的董橋 手稿卻是如此 ▼ 像打了馬賽克一樣,刪改滿屏 考慮過廣大處女座朋友們的感受沒? 還有三毛失去平衡感的字, 稚拙純真。 ▼ 這下格子的作用凸顯出來了, 原來是用來控制字體傾斜角度的! 直到看到了北島 似乎終於遇上了一份正常的手稿 ▼ 但經歷了這么多回的沖擊 小編心裡不禁疑惑 如此干凈整齊,這難道不是重新謄寫的? 最後,再來一張餘光中的手稿 蘸水筆寫出了比印刷體更美的漸變效果 ▼ 遇到寫字這么認真的作家 大家都會心生尊敬和好感的吧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 網路的發達,數據的交互 的確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捷的生活方式
F. 《歌以言志》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歌以言志》(周毅)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9an-96oSPlS3untTqsg9SA
書名:歌以言志
作者:周毅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1
頁數:248
內容簡介:
一首詩歌的背後,應當有一個人的心事,這心事或大或小,或清明或糊塗,倘若自己能夠辨識清楚,甚至再將之記住,並寫成歌,該多麼值得慶幸。
本書都是文匯筆會這一平台近十年來的最優散文結集,作者陣容包括楊絳、金宇澄、董橋、張定浩、李娟、畢飛宇、王安憶,等等。本書收錄了很多過目難忘的人物和故事,文筆優美、飽含深情,蘊藏著豐富的生活體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散文作品中的佳作。
作者簡介:
周毅,復旦大學文藝學碩士,現任《文匯報》「筆會」副刊主編。已出版隨筆集《沿著無愁河到鳳凰》,《風雨雪霧回故鄉:印象與提問》等。
舒明,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現任《文匯報》「筆會」副刊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