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隋書pdf

隋書pdf

發布時間:2022-07-27 05:02:17

1. 有關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書

中國大網路全書-天文卷

2. 求求隋書 簡體字本pdf

3. 求唐朝文化史書籍

對於唐朝歷史,基本的書籍有《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的隋唐部分,這對於掌握唐朝的歷史脈絡有很大作用。這里推薦《二十四史全譯》的新舊唐書,左邊原文,右邊翻譯,只是都是繁體字,開始讀起來比較累哦。唐朝歷史,和北朝,隋朝歷史具有很深的淵源關系,唐承隋制,和漢承秦制一個道理。這里推薦的書籍還是二十四史部分,《北史》,《魏書》,《周書》,《北齊書》,《隋書》,尤其隋書十志。

4. 《北史(全十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北史》是匯合並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唐李延壽撰。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紀二卷、列傳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386)到隋義寧二年(618)的歷史。今本《北史》於貞觀十七年(643)成書。其中有殘缺,如卷十二隋煬帝紀全篇亡佚,乃後人用《隋書》所補。魏孝文六子傳、李崇傳、魏收傳等皆有脫文。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tvpn9Idz2GgS83M44shB_Q

提取碼:z9fp

5. 四部備要的子部

周秦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補遺一卷) (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 FB.59:9.264(1)
孔叢子(七卷釋文一卷) (漢)孔鮒撰 FB.59:9.264(2)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敘錄一卷遺說一卷) (宋)吉天保輯 FB.59:9.265
吳子(二卷) (戰國)吳起撰 FB.59:9.266(1)
司馬法(三卷) (春秋)司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評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齡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遺文一卷) (戰國)慎到撰、(清)錢熙祚校並輯逸文 FB.59:9.268(1)
商君書(五卷附考一卷) (戰國)商鞅撰、(清)嚴可均校 FB.59:9.268(2)
鄧析子(一卷) (春秋)鄧析撰 FB.59:9.268(3)
韓非子(二十卷識誤三卷) (戰國)韓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尹文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戰國)墨翟撰、(清)畢沅校注 FB.59:9.270(2)
鬼穀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錄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復校 FB.59:9.271(1)
公孫龍子(一卷) (春秋)公孫龍撰、(宋)謝希深注 FB.59:9.271(2)
屍子(二卷) (戰國)屍佼撰、(清)孫星衍輯 FB.59:9.271(3)
鶡冠子(三卷) (宋)陸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孫星衍校 FB.59:9.271(5)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經(二卷音義一卷) (春秋)李耳撰、(晉)王弼注 FB.59:9.273(1)
關尹子(一卷) (戰國)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戰國)列禦寇撰、(晉)張湛注 FB.59:9.273(3)
莊子(十卷)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辛鈃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纘義(十二卷) (元)杜道堅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 (唐)馬總輯 FB.59:9.275(3)
儒家
揚子法言(十三卷音義一卷) (漢)揚雄撰、(唐)李軌注 FB.59:9.276(1)
新語(二卷) (漢)陸賈撰 FB.59:9.276(2)
新書(十卷) (漢)賈誼撰、(清)盧文弨校 FB.59:9.276(3)
鹽鐵論(十卷校勘小識一卷) (漢)桓寬撰、王先謙撰校勘小識 FB.59:9.276(4)
論衡(三十卷) (漢)王充撰 FB.59:9.277
潛夫論(十卷)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 FB.59:9.278(1)
桓子新論(一卷)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 FB.59:9.278(2)
申鑒(五卷)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誌(三卷) (魏)劉邵撰、(北魏)劉曌? FB.59:9.279(2)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訪錄(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書(一卷) (宋)周敦頤撰 FB.59:9.279(5)
二程全書(六種) (宋)程頤、(宋)程顥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4)
伊川易傳(四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1)
伊川經說(八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楊時訂定 FB.59:9.281(3)
張子全書(十五卷) (宋)張載撰、(宋)朱熹注釋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目錄二卷) (宋)朱熹著 FB.59:9.283-289
陸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陸九淵撰、(清)李紱評點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傳習錄(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論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錄(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別錄(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錄續編(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譜(三卷附錄二卷) (明)錢德洪編、(明)王畿輯附錄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紀(一卷附錄一卷) (明)錢德洪,(明)王畿輯 FB.59:9.292(4)
五種遺規(十六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94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1)
訓俗遺規(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
從政遺規(二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1)
教女遺規(三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2)
在官法戒錄(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3)
小學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陳選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輯 FB.59:9.295(2)
近思錄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呂祖謙撰 FB.59:9.295(3)
宋元學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學案(六十二卷師說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300-301
國朝學案小識(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鑒撰 FB.59:9.302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風俗通義(十卷) (漢)應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晉)崔豹撰 FB.59:9.303(5)
中華古今注(三卷) (晉)馬縞撰 FB.59:9.303(6)
困學紀聞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清)顧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余錄三卷) (清)錢大昕撰 FB.59:9.309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 (清)陳澧撰 FB.59:9.310
農家
齊民要術(十卷) (北魏)賈思勰撰 FB.59:9.311(1)
農桑輯要(七卷) (元)司農司撰 FB.59:9.311(2)
蠶事要略(一卷) (清)張行孚撰 FB.59:9.311(3)
醫家
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 (唐)啟玄子注、(宋)林億等校正 FB.59:9.312(1)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一卷) (宋)劉溫舒原本 FB.59:9.312(2)
難經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輯 FB.59:9.313(1)
本草經(三卷)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 FB.59:9.313(2)
註解傷寒論(十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編 FB.59:9.314
金匱玉函要略方論(三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黃帝內經靈樞(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演算法術數
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 (漢)趙爽注、(北周)甄鸞述 FB.59:9.316(1)
歷代長術輯要(十卷古今推步諸術考二卷) (清)汪曰楨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漢)焦贛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馬光撰 FB.59:9.317(2)
皇極經世書緒言(八卷卷首一卷雜著一卷) (宋)邵康節撰 FB.59:9.318
雜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晉)葛洪撰 FB.59:9.320
顏氏家訓(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補正一卷注補並重校一卷) (北齊)顏之推著 FB.59:9.321
小說家
博物志(十卷) (晉)張華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 FB.59:9.322(2)
續世說(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釋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釋僧佑撰 FB.59:9.323
廣弘明集(四十卷) (唐)釋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 (宋)朱熹撰、(清)錢熙祚校 FB.59:9.326(1)
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孫撰 FB.59:9.326(2)

6. 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法的書籍

│天文略明 蔡汝楠撰.pdf
│宣西通 (清)許桂林撰.pdf
│恆星星座書.蘇菲.pdf
│授時歷議.pdf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彥士撰 .pdf
│新編遵依司天台經緯歷書 (明)陸位校.pdf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韜撰.pdf
│晉書·律歷志.pdf
│步天歌(影印版).pdf
│民歷鋪註解惑(德)湯若望撰.pdf


├─歷學假如 (清)黃宗義 姜希轍撰
│ 歷學假如 (清)黃宗義 姜希轍撰-一.pdf
│ 歷學假如 (清)黃宗義 姜希轍撰-二.pdf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一-卷二.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七.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三-卷五.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三十-三十一.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三十九.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三十二-三十三.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三十六-三十八.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三十四-三十五.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九.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二十一.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二十三-二十四.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二十二.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二十五.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二十八-二十九.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二十六-二十七.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五十一.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七.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三.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九-卷六十.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二.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五.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八.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六.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五十四.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八.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六.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十.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十一.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十七-十八.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十九-二十.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十二-十三.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十五-十六.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十四.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四十.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四十一-四十二.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四十七.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四十三.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四十八.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四十六.pdf
│ 歷算全書 (清)梅文鼎-卷四十四-四十五.pdf

├─周髀算經 (漢)趙君卿
│ 周髀算經 (漢)趙君卿-卷上.pdf
│ 周髀算經 (漢)趙君卿-卷下.pdf

├─聖壽萬年歷 (明)朱載堉
│ 聖壽萬年歷 (明)朱載堉-卷二-卷三.pdf
│ 聖壽萬年歷 (明)朱載堉-卷四-卷五.pdf
│ 聖壽萬年歷 (明)朱載堉-卷首-卷一.pdf

├─大統歷志 (清)梅文鼎
│ 大統歷志 (清)梅文鼎卷一-卷二.pdf
│ 大統歷志 (清)梅文鼎卷七-卷八.pdf
│ 大統歷志 (清)梅文鼎卷三-卷四.pdf
│ 大統歷志 (清)梅文鼎卷五-卷六.pdf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一.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七.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三.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九.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二.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五.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八.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六.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十.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十一.pdf
│ 天元歷理全書 (清)徐發撰-四.pdf

├─天學闡微 (清)王家弼撰
│ 天學闡微 (清)王家弼撰-一.pdf
│ 天學闡微 (清)王家弼撰-三.pdf
│ 天學闡微 (清)王家弼撰-二.pdf
│ 天學闡微 (清)王家弼撰-五.pdf
│ 天學闡微 (清)王家弼撰-六.pdf
│ 天學闡微 (清)王家弼撰-四.pdf

7.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歷法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天文學也是中國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其他包括農學、醫學和數學,天文學方面屢有革新的優良歷法、令人驚羨的發明創造、卓有見識的宇宙觀等,在世界天文學發展史上,無不佔據重要的地位。 中國古代就設立了專職的天文官,專門從事「觀象授時」。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描繪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形象,進而對太陽上的變化也屢有記載,描繪出太陽邊緣有大小如同彈丸、成傾斜形狀的太陽黑子。
中國古代歷法不僅包括節氣的推算、每月的日數的分配、月和閏月的安排等,還包括許多天文學的內容,如日月食發生時刻和可見情況的計算和預報,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預報等。一方面說明中國古代對天文學和天文現象的重視,同時,這類天文現象也是用來驗證歷法准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夠測算得那麼精密,實在是很了不起

本篇共收錄了415冊古代影印珍版資料,可以說是目前網路上最全的古代天文、歷法大合集資料,收集這篇四百多冊的資料非常不容易
過程不必細說,也收集整理了這類古代影印版的天文書籍很多年了,目前整理的這些可以說是我能搜到的最全的天文歷法類最多最全的書了
部分內容截圖:

目錄
│ 《清史天文志》稿本01.pdf
│ 《清史天文志》稿本02.pdf
│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鑒 (明)章士純撰.pdf
│ 三垣列舍入宿去極集 不著撰者.pdf
│ 三統術詳說 (清)陳澧撰.pdf
│ 交食通軌日食通軌月食通軌四餘通軌五星通軌 不著撰者.pdf
│ 歷象本要 (清)楊文言撰.pdf
│ 古今推步諸術考 (清)汪曰楨.pdf
│ 古周髀算經 (漢)趙君卿注.pdf
│ 周天星位經緯宿度考 不著撰者.pdf
│ 周髀算經周髀算經音義 趙君卿注 (宋)李籍撰.pdf
│ 唐月令注全一冊【李林甫】.pdf
│ 囂囂子歷鏡 (清)胡襲參 方江自輯.pdf
│ 四時氣候集解【明】李泰.pdf
│ 回回歷法釋例 (明)貝琳撰.pdf
│ 地球圖說 (法)蔣友仁譯.pdf
│ 大清時憲書箋釋 (清)繆之晉輯.pdf
│ 大統歷注 不著撰者.pdf
│ 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pdf
│ 宣西通 (清)許桂林撰.pdf
│ 恆星星座書.蘇菲.pdf
│ 授時歷議.pdf
│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彥士撰 .pdf
│ 新編遵依司天台經緯歷書 (明)陸位校.pdf
│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韜撰.pdf
│ 晉書·律歷志.pdf
│ 步天歌(影印版).pdf
│ 民歷鋪註解惑 (德)湯若望撰.pdf
│ 玉燭寶典.pdf
│ 甘石星經.pdf
│ 目錄樹.bat
│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冊.pdf
│ 觀象玩占.pdf
│ 通雅·天文.pdf
│ 欽定大清會典圖——天文(上).pdf
│ 欽定大清會典圖——天文(下).pdf
│ 隋書·律歷志.pdf

├─七政推步 (明)貝琳
│ 七政推步 (明)貝琳-卷一-卷二.pdf
│ 七政推步 (明)貝琳-卷三-卷四.pdf
│ 七政推步 (明)貝琳-卷五.pdf
│ 七政推步 (明)貝琳-卷六-卷七.pdf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一.pdf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七.pdf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三.pdf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二.pdf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五.pdf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八.pdf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六.pdf
│ 三才實義天集 (清)周於漆-四.pdf

├─乙巳占 (唐)李淳風撰
│ 乙巳占 (唐)李淳風撰-一.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風撰-三.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風撰-二.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風撰-五.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風撰-六.pdf
│ 乙巳占 (唐)李淳風撰-四.pdf

8. 求中國古代天文學書籍


├─欽定儀象考成
│ 欽定儀象考成-01_欽定儀象考成_卷首上.pdf
│ 欽定儀象考成-02_欽定儀象考成_卷首下.pdf
│ 欽定儀象考成-03_欽定儀象考成_卷一至卷三.pdf
│ 欽定儀象考成-04_欽定儀象考成_卷四至卷六.pdf
│ 欽定儀象考成-05_欽定儀象考成_卷七至卷九.pdf
│ 欽定儀象考成-06_欽定儀象考成_卷十至卷十二.pdf
│ 欽定儀象考成-07_欽定儀象考成_卷十三至卷十六.pdf
│ 欽定儀象考成-08_欽定儀象考成_卷十七至卷十九.pdf
│ 欽定儀象考成-09_欽定儀象考成_卷二十至卷二十二.pdf
│ 欽定儀象考成-10_欽定儀象考成_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pdf
│ 欽定儀象考成-11_欽定儀象考成_卷二十六.pdf
│ 欽定儀象考成-12_欽定儀象考成_卷二十七至卷三十.pdf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一.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七.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三.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九.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二.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五.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八.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六.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十.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十一.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十三.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十二.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十五.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十六.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十四.pdf
│ 欽定儀象考成續編不著撰者-四.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一.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七.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三.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九.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二.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二十.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二十一.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二十七.pdf
欽定天文正義不著撰者-二十三.pdf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一.pdf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二.pdf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一.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七.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三.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九.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二.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五.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八.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六.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十.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十一.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十三.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十二.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十四.pdf
│ 新制靈台儀象志(比)南懷仁撰-四.pdf

├─春秋日食集證 (清)馮澄撰
│ 春秋日食集證 (清)馮澄撰一.pdf
│ 春秋日食集證 (清)馮澄撰三.pdf
│ 春秋日食集證 (清)馮澄撰二.pdf
│ 春秋日食集證 (清)馮澄撰五.pdf
│ 春秋日食集證 (清)馮澄撰四.pdf

├─春秋朔閏至日考 (清)王韜撰
│ 春秋朔閏至日考 (清)王韜撰一.pdf
│ 春秋朔閏至日考 (清)王韜撰三.pdf
│ 春秋朔閏至日考 (清)王韜撰二.pdf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
│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卷一-卷二.pdf
│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卷三-卷四.pdf
│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卷五.pdf
│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卷八-卷九.pdf
│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卷六-卷七.pdf
│ 春秋長歷 (清)陳厚耀卷十.pdf

9. 如果想了解隋唐和宋朝的歷史分別應該看什麼書啊

唐:蔡東藩所著的《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宋:治學的話當然是《宋史》。
張其凡的《宋代史》,聽說不錯,不過可能不好找下載。可以搜索「中國斷代史系列」下載宋史的PDF。

只是想了解那段歷史的話,蔡東藩的《宋史演義》就可以了,是演義小說,不過主體還是取自正史的。這個網上隨便都可以找到。

自己的觀點啊。

正史更接近史實、更嚴謹、但相對而言也比較枯燥,而且正史重點是記敘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對民間的非官方的東西一般不太關注。另外《宋史》的話是古文,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動力,恐怕你沒耐心看。
野史提供更多細節,能比較直觀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不過帶有演義成分,就是夾雜了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因此也更生動有趣。史學研究上一般是作為正史的補充。

根據你的情況,我還是推薦你先看蔡東藩的《宋史演義》。
如果之後你還有興趣深入,就精讀《宋史》吧,這是基本功,需要下點功夫的。
再然後看看《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當小說讀好了。《水滸傳》,對了解宋代歷史來說主要是讓你了解一些當時的市井民俗以及宋元時的口語白話,情節方面就與宋史基本沒關系了。
至於《宋代史》之類的教科書,可以幫助你了解整體的綱要脈絡和所謂唯物史觀。因為史書是紀傳體(用人物來組織史實,剛接觸會覺得有點亂)而且是年號紀年(例如"慶歷八年"、是公元幾年?比元豐三年早還是晚?一開始是不會適應的)、《武林舊事》等筆記史料也是零零碎碎的,有本現代人編的斷代史,可以讓你更快地理順事件的先後時間順序以及人物關系等。

不會,基本是取材自正規的史籍。小部分來自筆記野史,沒有他自己捏造的東西

10. 《隋書全文白話文》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隋書全文白話文》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MyrzPIOiac3pZKowbQ9Fg

?pwd=wcxz 提取碼:wcxz
簡介:《隋書》,唐魏徵等編撰,共八十五卷,包括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記載了隋代自建國至滅亡短短三十八年間的史事。由於隋代史料大多已遺失,《隋書》作為隋史專著的價值尤為重要。《隋書》注重以史為鑒,較少隱晦,保存了大量政治、經濟以及科技文化資料,其中「十志」記載梁、陳、北齊、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漢魏,體現了較高的修史水平。

閱讀全文

與隋書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伺服器為什麼禁用三叉戟 瀏覽:934
解壓小視頻卸妝或化妝 瀏覽:554
太監程序員 瀏覽:56
java編譯選項包括 瀏覽:432
安卓手機如何導其他手機的通訊錄 瀏覽:931
離心式壓縮機品牌 瀏覽:167
plc編程推薦什麼電腦 瀏覽:935
安卓最新什麼系統版本 瀏覽:193
甜顏app真人交友在哪裡下載 瀏覽:335
電腦里好亂很多文件夾都是空 瀏覽:352
數學一竅不通可以學模具編程嗎 瀏覽:270
退休程序員練字 瀏覽:693
海光伺服器什麼架構 瀏覽:138
戰斗命令要素 瀏覽:953
app上哪裡可以開鞋子盲盒 瀏覽:81
python多線程計劃 瀏覽:384
華為模擬加密門id禁卡 瀏覽:555
華為od伺服器廣播演算法 瀏覽:353
銀色球球解壓圖片 瀏覽:711
dtu遠傳設備如何連接伺服器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