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通史(1-10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通史(1-10冊)》(範文瀾,蔡美彪)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中國通史(1-10冊)
作者:範文瀾,蔡美彪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0701
頁數:全12冊
內容簡介:
範文瀾是當代公認的史學大家、史學權威。
本世紀四直年代,他在安窯洞的油燈下寫出我國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通史簡編》。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日,毛澤東向範文瀾傳話:中國需要一部通史。在沒有新的寫法以前,還是按照你的那種體系、觀點寫下去。
范老生前完成《中國通史》的前四卷。他逝世後,蔡美彪毅然擔負起這項未竟的事業……
這部半個世紀寫成的書,真實再現了華廈文明的歷史軌跡。
該書代表了我國史學研究的整體水平。書中論點鮮明但不失於偏頗,敘述詳密又不失於瑣碎。
該書雖是一部嚴緊的學術著作,但卻極富可讀性,是公 認的雅俗共賞之作。
本書第一冊收入了原自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成立即秦朝的統一。共為五章,分別敘述了原始公社時代,夏商時期、西周時期、東周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政治史事、經濟發展狀況=制度的演變和文化思想狀況。
本書第二冊收入了秦漢至隋統一時期。共為六章,分別敘述了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十六國、東晉和南朝、北朝時期各王朝的興亡、經濟概況、文化概況和各族間的交往與融化。
第三冊是中國通史第三編隋唐五代時期的第一冊。共三章,第一章敘述隋朝的興亡和經濟、文化狀況。第二章敘述唐朝的政治概況和經濟概況。第三章分別敘述了五代十國時期——五個王朝和十個割據國的興亡及這一時期的經濟狀況。
第四冊是中國通史第三編隋唐五代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的第四、五、六、七章組成。分別敘述了吐蕃國、回紇國、南詔國、大理國,亦即藏族、維族、彝族等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以及唐五代時期的文化概況。
第五冊是中國通史第國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一冊,共兩章。第一章敘述宋王朝的建立與南遷,即北宋時期的政治狀況和經濟狀況。第二章敘述宋王朝的南遷與滅亡,即南宋時期的政治狀況與經濟狀況。
第六冊是中國通史第四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第三、四、五章組成。第三章敘述遼朝包括西遼的政治、經濟、文化。第四章敘述西夏的興亡和經濟、文化。第五章敘述金朝的政治史事和經濟狀況。
第七冊是中國通史第四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三冊。由本編第六、七章組成。第六章敘述元朝的政治史事、經濟狀況和元朝統治下的各民族狀況。第七章敘述宋金元時期的文化狀況,包括經學與理學、文學藝術、學術著作、科學技術、文化交流。
第八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一冊。共兩章。第一章明朝的建立與集權統治的發展,敘述明太祖至武宗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第二章商品經濟的發展與明朝的衰落,敘述明世宗至神宗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
第九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第三、四章組成。第三章綜合敘述清朝的建國、農民戰爭與明朝的滅亡。第四章敘述清朝統治的鞏固與疆域的奠立,即清聖祖至世宗時期的政治概況。
第十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有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三冊。由本編第五、六、七章組成。第五章敘述清高宗、仁宗時期的政治史事和清朝統治下的各民族狀況。第六章敘述經濟狀況。第七章是明洪武至清嘉慶時期的文化狀況。
第十一冊是《中國通史》第六編清朝的衰落與滅亡的第一冊。共四章。第一章敘述道光帝的統治與英國的入侵;第二章敘述太平天國革命與英法聯軍的侵略;第三章敘述清末農民起義的失敗與同治新政;第四章敘述慈禧後再執政與外國侵略的深入。
第十二冊是《中國通史》第六編清朝的衰落與滅亡的第二冊。共六章,即本編第五至十章,分別敘述了外國在華企業與民辦新型企業的開設中日戰爭與清廷變法、列強入侵與清廷再變法、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與資產階級的形成、民主革命與清朝覆亡以及晚清時期學術文化概況。
作者簡介:
範文瀾校長出生於1893年11月15日,浙江紹興市人,北京大學文本科國學門(後稱中國文學系)畢業。一生從事學術研究與教育工作,長期從事中國歷史的研究。曾擔任南開大學、北京大學、河南大學等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史學、經學等類課程。後來在延安擔任過中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以後調派到晉冀魯豫解放區,先後擔任北方大學校長、華北大學副校長,在上述院校中均兼任歷史研究室主任。1948年8月被任命為中原大學校長,雖先後因病、因另有重任,未能到校視事,但一直和學校領導機構保持著聯系,具有一種特殊的精神影響力。他為中原大學兩周年所寫紀念文章中祝願學校「在現有基礎上,加速地充實並提高」,「建立起一個新型的正規大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全國解放後,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並負責中國史學會實際領導工作。
2. 中國近代史範文瀾txt或者中國通史txt
中國通史.txt: http://gexlpo.kaixinget.com/file/22215238-409358263直接點擊普通下載就行。◕‿◕。
3. 《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思想通史 第一卷》(侯外廬)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Bk8xD2ktM9fOyFuIheKJ3Q
書名:中國思想通史 第一卷
作者:侯外廬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57-3
頁數:663
內容簡介:
這部中國思想通史是綜合了哲學思想、邏輯思想和社會思想在一起編著的,全書共分五卷。第一、二、三、五卷是就解放前寫的中國思想通史和中國近代思想學說史的一部分增訂修改而成;第四卷是一九五九年才編寫的。第一卷屬於古代,上自殷代,下至戰國;第二、三卷屬於中世紀的前期,上自漢代,下至南北朝;第四卷屬於中世紀的後期,上自隋、唐、下至明末;第五卷屬於封建解體過程中的一段,即自十七世紀以至清中葉十九世紀的四十年代,本書的出版對中國民族豐富的遺產做出了科學的總結。
4. 《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中國近代通史-第1卷》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近代通史(第一卷)》(張海鵬)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L03ZQKFHs1rHTbxOMKCQLQ
書名:中國近代通史(第一卷)
作者:張海鵬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9
頁數:511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通史(第1卷):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內容簡介:作者作為《中國近代通史》全書的主編,認為有必要在序卷中闡明全書的基本的編撰原則,對中國近代史的基本觀點,基本的寫作體例和方法,作為各卷的原則要求。但是,各卷在寫作中,不必重復這些原則和要求。這些基本的原則和要求,在課題組組成時,已提交各卷主編討論和研究。各卷主編大體上贊成了這些原則和要求。五章稿成後,曾分送《中國近代通史(第1卷):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各卷主編徵求意見,有些主編熱心提供了修改建議。當然,這些原則主要有本卷作者提出,體現了作者的一種學術觀點。是否有當,還需要聽取學術界批評。讀者如有意見,可以提出商榷,開展正常的學術爭鳴。任何學術爭鳴,都是作者所歡迎的。
附錄名為近代中國史事記略,略仿大事記的編寫方式,提供讀者一種參考的角度,在一定的意義上,希望可以與其他九卷在內容上起到互補的作用。編寫近代中國史事記略,遵循如下原則;有些史實,其他九卷正文中要詳加分析,記略從簡;有些史實,如思想文化、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等方面,正文限於體例和篇幅,或許簡略,或許不錄,記略則稍加點出。編好史事記略並非輕而易舉,編寫時參考了多種公開出版中國近代史大事記一類書籍,本著求真的原則,也稍稍糾正了一些記述,從《中國近代通史》的角度,注意了文字表述的准確。錯誤和不妥在所難免,請讀者不吝批評指教。
5. 《呂著中國通史(上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呂著中國通史(上下)》(呂思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呂著中國通史(上下)
作者:呂思勉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4
頁數:668
內容簡介:
《呂著中國通史(上):中國文化史》內容簡介:《呂著中國通史》以傳統國史為據分上下兩編,分門別類地、有系統地敘述了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政治歷史的變革。在敘述理亂興亡的過程中,夾敘典章制度、個人點評,傾注了呂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見,能夠給讀者提供中國歷代社會經濟、政治制度以及學術文化等方面的歷史知識,是最權威、最經典、最完整的中國通史著作。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漢族,江蘇常州人。我國近代「史學四大家」之一,了解中國歷史。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終生教授。史學代表作品:《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為代表的四部斷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6. 《1912-1923-民國的初建-中國近代通史-第六卷》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近代通史(第六卷)》(汪朝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6cUkqzQJETOCPXMmjySppQ
書名:《中國近代通史(第六卷)》
作者:汪朝光
譯者: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1
頁數:558
內容簡介:《民國的初建(1912-1923)》講述了:中華民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共和時代。民國初年,西方民主思潮與實踐一時間頗為盛行;然而通過軍事實力和政治要謀而成為北京政府大總統的袁世凱,一心謀求個人專制統治,與寄望於民主政治的革命派產生了尖銳的矛盾,結果導致革命派發動「二次革命」,但因准備不周、實力不濟而失敗。此後,袁世凱和北洋軍閥獨掌北京政府,逐步廢話棄了辛亥革命後建立的屬項民主政制,使民國初年的西式民主實驗成為曇花一現。與此同時,民國成立後的中國對外關系,仍因列強之強勢壓迫而面臨著種種困難,在謀求「承認」、對外借款、邊疆安全等方面,仍在喪失國家主權和權益,並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而形成中國外交的危機。
作者簡介:汪朝光
(男)教授,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碩士。專業:中國近現代史。主要研究領域:民國史。為上海大學特聘教授,長期從事民國史研究,代表作《中華民國史》第三編第五卷,全面敘述了自抗戰勝利到國共內戰期間的中國歷史,資料豐富,分析精當,是戰後中國歷史研究領域中具有開拓性和原創性的著作。近年來獨辟蹊徑,在民國時期電影社會史,如民國電影檢查制度、民國時期的電影市場、上海電影與現代化進程等方面,有獨創性的研究,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電影藝術》等重點權威期刊有多篇論文發表。曾赴史坦福大學訪問研究。現為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上海大學特聘兼職教授。
7. 《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中國近代通史-第1卷》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中國近代通史-第1卷》(張海鵬主編/張海鵬)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kRAzd7t-eDKM1KBx3r5HIw
書名:中國近代通史(第一卷)
豆瓣評分:6.3
作者:張海鵬主編/張海鵬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6-7
頁數:508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講述了:20世紀對於中國近代史研究來說,是開端的世紀,是轉型的世紀,是創新的世紀,也是收獲的世紀。中國近代史研究是20世紀中國歷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20世紀中國歷史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20世紀中國近代史研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從傳統中國歷史學中分離出來,在30—40年代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服務的、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的資產階級傾向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占統治地位,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產生,新中國建立以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近代史研究逐佔了主導地位
作家簡介:
張海鵬,學部委員、1939年5月出生於湖北省漢川縣。196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中國史學會會長、原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所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