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人類簡史》by尤瓦爾·赫拉利全文txt!不勝感激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是:
提取碼:uh4buh4b
小說講述了作者講述了人類從石器時代至21世紀的演化與發展史,並將人類歷史分為四個階段: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與科學革命。
Ⅱ 羅胖在邏輯思維哪集說的人類簡史找不到了那標題是啥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的一部作品。
書在2012年以希伯來文出版作者:[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了我們自己?我們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我們知道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為何產生嗎?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又興起?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為何一神教成為最為廣泛接受的宗教?科學和資本主義如何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信條?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生的根源。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
Ⅲ 如何評價《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本書
這真是一本熱銷書, 幾次從微信上看到它的介紹就有一種想要看到它的沖動。在Amazon上買到後,拿在手裡,四百頁的書兩天之內我就看完了。看完之後呢? 說說我的想法吧。
這本書叫做人類簡史,實際上並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和一般的歷史書卻完全不同,叫做「歷史哲學」應該更加恰當。因為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讀這本書之前最好對世界歷史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讀一遍那本由Leften Stavrianos 所寫的《全球通史》。書中不僅僅是對人類歷史事件的描述,同時融入了非常多的作者自己的觀點,按作者自己的觀點來說,他是在「軍事偵察衛星」的高度來理清人類發展的脈絡。 他對很多歷史事件的分析有很獨特的見解和不同於他人的視角,這點還是很讓人另眼相看的。好吧,那我們也來用軍事偵察衛星的高度來看一下這本書。
整本書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什麼? 人不僅僅生活在一個客觀的世界裡,而且還生活在人類自己虛構的世界裡。人類社會可以給地球帶來這么大的變化,稱霸地上,因為不同於動物的是人類社會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合作(large scale cooperation),而動物們不可以。 對於「虛構」(fiction)這個概念,是作者非常強調的,也貫穿了整本書。作者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中很多的概念完全是人自己想像出來(而不存在的),例如等級觀念,男尊女卑,金錢,政府,信用體系,還有什麼? 宗教。他認為宗教信仰的東西完全是人類自己在生存過程中自己想像出來的。人類之間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因為大家可以信仰同樣的「神」,所以有同樣的道德標准,有同樣的信任。一句話,神是不存在的,只是憑空想像的。 到書的末了,作者幾乎是在一種狂喜的狀態下看待今天的人類,發出這樣的感嘆:人類可以太發達了,人未來自己就可以有永生了! 人要變成神了! (這就是從書名中,從動物到上帝的意思)。
在書的最後幾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作者的這種欣喜到有點癲狂的狀態。
真是這樣嗎? 「神」真的不存在嗎?
首先, 的確人類和動物區別是人類可以有自己的虛構世界(fiction)。也就是說人類可以有抽象思維。這種能力是從哪裡來的呢? 人類不管是從最原始的部落,到最復雜的社會,都有一種對神明的敬畏,都有一種「宗教情結」,似乎冥冥之中有什麼力量在掌控著這個世界。 這種感覺是從哪裡來的呢? 難道單單是從憑空想像來的嗎? 人很多抽象思維的東西實際對自己生存沒有任何的好處,難道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進化來而獲得的嗎?我們來對比下歷史資料和《聖經》中是怎麼說的吧。
-------------------------------------------------------------------------
《人類簡史》 人類最早是雜食的。雜食讓人類的食物種類更多,營養更豐富。
《聖經》「創世紀」1:29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2:16: 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2:17.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而後來真的始祖犯了罪,偷吃了智慧樹的果子(從而有了智慧)。智慧果又隱含什麼意思呢? 要知道,在人類始祖剛剛被造,以當時的認知水平, 是不可能明白什麼更深奧的道理。所以「智慧果「是很形象的比喻。 (那時候的人類絕對不會理解什麼DNA之類的概念)
從這段話,也可以看出人類最原始的狀態是以採摘為生,而且人類身體的設計是以菜蔬,水果和堅果類為主食的。(而現在的流行的「地中海式飲食」也證實這一點,這類食物對人類是最健康的)
-----------------------------------------------------------------------
《人類簡史》: 人類第一次飛躍是:農業革命。人類自己可以種植莊稼,有了剩餘,但是農民的生活實際上比採摘時期的人類更辛苦,種植的莊稼也經常因為天災而完全絕收,農民的生活非常辛苦。 農業革命開始,由於火耕,毀林等方法開闢田地,大批的森林被毀,對環境的破壞開始進入一個惡循環。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是從農業革命開始的。
《聖經》 創世紀3:17: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 3:18: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3:19: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3:23: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
《聖經》中描述的和農業革命剛剛開始的情形完全相符。要知道農民的悲慘的生活是今年來歷史學家研究的結果, 而聖經上在五六千年之前就告訴我們了。 地也的確因為人類的緣故大大受到詛咒,看看今天的地球就知道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嚴重的沙漠化都是人類造成的後果。
《聖經》: 亞當和夏娃生了兩個兒子:該隱和亞伯。4:3:有一日、該隱拿地里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 4:4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4:5: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
很久之前不理解為什麼神不喜歡該隱的獻祭,他把自己地里的出產獻給神啊?回頭好好想想吧,本來人類是採摘者,在「伊甸園」中有吃不完的果子,可以人類卻偏要去偷「智慧果」, 憑著自己的智慧去種地!想想吧,如果現今的科學家做出一個機器人,沒想到機器人一天說,「看,我自己憑自己的智慧設計出來的東西,給你!」科學家是什麼感覺?一定十分的厭惡!地里的出產也出自人的智慧!是神不喜悅的。
--------------------------------------------------------------------------------------
《聖經》創世紀4:12: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盪在地上。
農耕時期,沒有化肥,土地過一段時間就沒有足夠的肥料了。 所以農民為了以後出產更多,需要休耕。在另一本非常有名的
《全球通史》中提到「一塊土地經開墾,種植若干年後,就得放棄,讓它在8年,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出於自然生長的狀態,以恢復土壤的肥力。 休耕的土地與正在種植的土地的比例在任何時候總是出於5:1至10:1之間。
5:1至10:1!!這是很高的比例, 也就是說人類在燒光了大片的森林之後多半時間是空著它!歷史也證明,地球很多大型動物的絕跡是伴隨著人類的到來和農業的開墾的。
-------------------------------------------------------------------------------------
《人類簡史》 人類科技發展超乎想像,很多疾病未來是可以治癒的,未來也會因為基因技術了生化人的出現,讓人類獲得永生!
《聖經》 「創世紀」6:3: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人到底可以活多少年?聖經給我們一個答案,大概120年。或許偶爾有超過這個年紀的,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來講, 120歲好像是個上限! 現在遺傳學也顯示隨著人類的衰老,染色體的端粒在不斷的縮短和減少, 就像一個For loop循環的計算機程序,盡管醫學的發展可以延長生命,但是真的可以突破玻璃天花板而無限延長嗎? 人的生命背後有個隱藏的律在控制,這就是我們從聖經中看到的。
即使人類自己可以憑自己的力量獲得永生又怎樣呢?看看今天的世界吧,人類道德的敗壞已經越來越沒有底線,終日思想的都是惡。這樣的人類未來都獲得永生會是什麼情形?非常可怕的地球。
《聖經》上告訴我們說,末世的日子裡, 人們思想的都是惡,有些人會得永生, 瞬間身體會有改變,神會賜給不修壞的身體。而這些人都是虔誠信他的。敗壞的人要哀哭了,要落到受到審判的光景。大地要用火燒盡了,將來會有新天新地出來。(毀掉重來,我認為這是個最可行最好的辦法,回歸地球當初最美好的樣子)
----------------------------------------------------------------------------------------------------------
《人類簡史》作者是猶太人,因為自己的背景,他對「Torah」(也就是《聖經?的舊約部分很熟。但是新約部分明顯是他的弱點,書中引用的幾處新約聖經的解釋都是曲解和錯誤的。如果因為他的不理解,而曲解,這正可以看出這本書的局限性。但是如果是他故意曲解,犯的罪可就大了。
---------------------------------------------------------------------------------
最近一些年, 人們叫囂著對宗教的否定,認為人類的科技太進步了,已經是神了。 實際上人們在樹立了新的神給自己: 科學(Science ) 和 人性(Humanity)! 當人們自己的智慧力量越來越強大,似乎已經可以成為神的時候,記住《聖經》中的話「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 所以人事必死的!人的肉體是可以修壞的。 人剛剛學會如何用「1,0」來編輯計算機語言, 就已經如此狂妄了, 想像DNA編碼吧, 至少是A,U,C,G等等好幾個編碼的更高等語言!宇宙的奧秘是我們一下子猜不透的。
Humanity。 看到人們越來越叫嚷著人權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感覺到人在跑偏了軌道:墮胎合法, 擁有槍支合法, 大麻合法,同性婚姻合法,因為那是人家的自由!似乎以涉及到人性(Humanity)現在人都要閉口了,同性婚姻合法嗎?這。。這。。應該吧。這就是人們的反應。
想像下我們現在很多人沉迷的電腦游戲,裡面的人物自己都可以動,如面游戲里的人物有了自主的意識和智慧,一定自大到不得了,認為自己可以掌控整個游戲了!對不起,實際上游戲的設計者在外面可以任意的對游戲前進,後退,因為時間不是他的維度的東西,如果游戲要死機了,大不了對整個系統關掉重啟!明白了嗎? 「神」, 這個概念, 不管你想怎麼稱呼他,他是超過我們的空間維度的,他是整個我們這個系統的設計者,宇宙怎麼會從大爆炸開始? 對,當我們這個系統的「程序啟動」,Bam ! 宇宙就這么開始了!
永遠不要認為《聖經》里的話是胡扯。我們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自己到底是怎樣的,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書讀得越多,知道的越多,越讓我驚訝,顫抖。我們的造物主是存在的。
《聖經》 箴言 9:10: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聰明。
Ⅳ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kY__wBmd894O3ldpPkbL_A
Ⅳ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內容簡介600字
以下《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內容簡介來自網路,僅供參考: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但為何今天只剩下我們這一種(智人)?十萬年前智人(homosapiens)只是非洲角落的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的生態系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水母差不了多少。為何這個物種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智人究竟是如何導致其他人種和巨型哺乳類動物的滅絕?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又為何會產生?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復又興起,而且少數民族竟能統治遠比自己龐大的族群?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為何一神教成為最廣為接受的宗教?科學和資本主義又是如何成為現代最重要的信條?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
在書中,作者不僅寫出了一部宏觀的人類簡史,更是不斷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你理清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脈絡,重新審視我們自己!
Ⅵ 《起源:萬物大歷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起源》([美] 大衛·克里斯蒂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CO0iemj6cATyyIjNTocL_g
書名:起源
作者:[美] 大衛·克里斯蒂安
譯者:孫岳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見識城邦
出版年份:2019-4-10
頁數:340
內容簡介:
人類的終極追問中,起源總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
世界上有100多種起源故事,幾乎所有的人類文化和宗教傳統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聖經·創世記》上說萬事萬物是上帝創造的,中國的傳世神話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古希臘神話中原始宇宙起始於大地女神蓋亞等最早的神靈,印度神話里說眾生之父梵天創造了宇宙萬物,古埃及的起源故事開始於原始海洋神努恩,等等。
這些起源故事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為當時的人們尋找一種對世界的整體性的解釋。
與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的人們不再求助於傳世神話,對世界提出整體性的解釋,是科學家們在做的事,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都為我們認知世界做出了顛覆性的貢獻,但是我們至今沒有一個基於現代科學的、長時段的、完整的現代版起源故事。
《起源:萬物大歷史》就是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在人類積累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歷史學等等的集體知識的基礎上,為全球70億人,重新編織現代的科學起源故事。
《起源:萬物大歷史》回歸哲學-科學的傳統,融通各個學科的新知識,講述從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從生命起源到人類未來的138億年的萬物歷史,不僅濃縮呈現了近百年來現代科學的成果,也開創性地提出宇宙開端、恆星誕生、恆星死亡生成新元素、太陽系形成、地球出現生命、智人問世、農耕時代、人類世來臨等8個關鍵節點,以及「集體知識」「金鳳花條件」「復雜性理論」「能量」「信息」「時間」等6個重要概念,更有人類歷史是由集體知識推動的、宇宙的故事就是關於能量的故事、信息讓我們面對復雜性並順應能量的洪流跨越下一個節點等諸多創見。
追問起源大問題的永遠是少數智者,但《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寫給大多數人看的,本書為全世界的讀者編織了一個共同的宇宙演化而來的科學故事,雖然簡潔,但對我們「人類中心主義」的世界觀帶來挑戰。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我們奉為圭臬,但本書會讓我們刷新認知,這句話應該改為:「萬物是理解人類的尺度」。
-------------
見識叢書(見識城邦出品):
01《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02《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人與環境的全球互動》[美]約翰·R.麥克尼爾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4《資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5《帝國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6《極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7《守夜人的鍾聲:我們時代的危機和出路》[美]麗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戰前的世界》[英]查爾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類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10《基因傳:眾生之源》(平裝+精裝)[美]悉達多·穆克吉
11《一萬年的爆發:文明如何加速人類進化》[美]格雷戈里·柯克倫 [美]亨利·哈本丁
12《審問歐洲:二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美]伊斯特萬·迪克
13《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沖擊》[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14《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裝+精裝)[美]雅克·巴爾贊
15《瘟疫與人》[美]威廉·麥克尼爾
16《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美]威廉·麥克尼爾
17《奧斯曼帝國的終結:戰爭、革命以及現代中東的誕生,1908—1923》[美]西恩·麥克米金
18《科學的誕生:科學革命新史》(平裝+精裝)[美]戴維·伍頓
19《內戰:觀念中的歷史》 [美]大衛·阿米蒂奇
20《第五次開始》 [美]羅伯特·L.凱利
21《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精裝+平裝)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22《黑暗大陸:20世紀的歐洲》[英]馬克·馬佐爾
23《現實主義者的烏托邦:如何開創一個理想世界》[荷]羅傑·布雷格曼
24《民粹主義大爆炸:經濟大衰退如何改變美國和歐洲政治》 [美]約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紀念版)》(平裝+精裝)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權力與文化:日美戰爭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猶太文明:比較視野下的猶太歷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 [美]尼爾·波茲曼
29《從丹葯到槍炮:世界史上的中國軍事格局》 [美]歐陽泰
30《起源:萬物大歷史》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31《為什麼不平等至關重要》 [美]托馬斯·斯坎倫
32《認知工具:文化進化心理學》 [美]塞西莉亞·海斯
33《簡明大歷史》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麥克尼爾 主編
34《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 [美]托馬斯·M.尼克爾斯
35《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 [荷]弗雷德·斯皮爾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
37《歷史性的制式》[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羅多德的鏡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發去希臘》[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燈塔工的休息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後續新品,敬請關注……
--------------------------
【編輯推薦】
追問起源,就是追問存在的意義。融合科學和歷史,講述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起源故事。比爾·蓋茨推薦:終身學習者一定會喜歡這部萬物大歷史
1.一部不以人類為中心的歷史是如何講述的
大部分人談到歷史的時候,關注的是國家的興衰、王朝的更替,視野之內也多是圍繞人類講述的歷史。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特拉的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影響至今。我們習慣了人類中心主義,卻長久地忽視了人類史之外更長時段、更息息相關的宇宙、地球、生命的大歷史。
近100年的科學成果,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追溯和書寫更久遠的萬物起源故事。《起源:萬物大歷史》打破人類中心論,從138億年前宇宙誕生講起,涵括萬事萬物。宇宙大爆炸、恆星開始閃耀、恆星瀕死後新元素的產生、太陽及太陽系的形成、地球上出現生命、微生物和大型生物、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等等一一呈現,從138億年前「砰」的一聲大爆炸開啟到6500萬年前又「砰」的一聲小行星撞擊地球,作者用了全書1/2的篇幅精彩演繹萬物的來龍去脈,這是非常罕見的。大衛·克里斯蒂安融通科學與人文,匯集數十門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的無數見解,用無邊界的融通知識,編織了一幅貫通宇宙萬物的演化全圖。
2.把所有新知識融合到一本書里,給我們一個關於世界的整體性的解釋有多重要
我們從我們祖先那裡繼承了對統一的、包羅萬象的知識的強烈渴望。近100年來的科技進步,讓我們對宇宙圖景的探究和描繪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到1964年阿波羅8號飛船拍出的第一張月球照片,到基因的發現,再到登陸月球、發現引力波等等,科學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於宇宙和自身的認知。
科學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答案。《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在人類積累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歷史學等等的集體知識的基礎上,為全球70億人,重新編織一個基於現代科學的、長時段的、完整的現代版起源故事。這是第一部涵括全球萬事萬物的起源故事,它融通各個學科的最新知識,為處於全球化時代的我們提供智慧的指引。
3.大歷史究竟是個什麼歷史
大歷史是關於你和我從何而來的故事,是關於我們周圍的一切如何形成至今的故事。比爾·蓋茨說:「大歷史可以為我們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歷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學校里,科學和歷史是分開教授的——有專門的物理課,也有專門的講述文明起源的課程——但是大歷史打破了這一界限。每當我學到新知識,不論是生物學的、歷史學的,還有其他任何一門學科,我總是會努力將它放置在大歷史的框架中。再也沒有其他課程會對我看待世界的方式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大歷史學派創始人、《極簡人類史》《時間地圖》作者大衛·克里斯蒂安新作。立足現代科學講述大歷史,達到知識大融通,沒有人比大衛·克里斯蒂安講得更好。如今比爾·蓋茨與大衛·克里斯蒂安共建的「大歷史項目」課程已輻射全球數千所大學和中學,覆蓋歐美、澳洲,以及香港、北京和上海等中國國際學校,讓大學和中學教育發生著嶄新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譯者孫岳教授為國際大歷史協會理事、首都師大外國語學院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大歷史研究,是翻譯本書的不二人選,譯文優美,清晰、准確,流暢可讀。
4.這本書的精彩觀點
○宇宙的本源是能量。物質由能量構成,它催生萬物,催生原子、質子、中子,催生恆星和地球,並創造生命。人類的實踐從本質上講就是獲取能量並利用它改變周圍的環境,進而改變人類的進化。它支撐科技,發動戰爭,也催生文明。如今的化石燃料革命面臨新的創新,能量的進步已然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能量引發變革,信息指引變革的方向。宇宙中的一切變化都是信息,它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構成及演變的奧秘。信息與能量一起在人類歷次重大的文明進步中扮演主角。信息可以代代相傳,使知識量猛增。人類會創造和分享越來越多的信息,並利用信息以求得更大更多的能流和資源。到了現代,新信息使人類擁有強大的科技能力,讓我們有能力利用化石燃料,將世界聯成一體。
○人類史始於集體知識,它讓人類與眾不同。人類能夠集體學習,讓知識在一代人內部或是幾代人之間都可以傳播和共享。這是人類的特質,是一種全新的、更快速的「適應」環境的方法。當其他物種通過緩慢、耐心、共享基因來適應時,我們通過共享思想來適應。集體知識就是人類所共有共享的全部知識,是我們智慧的基礎。集體知識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創造的源泉,也是我們獨自擁有歷史的原因。今天人類的集體知識已經達到一個巔峰。
○復雜性理論:現代起源故事的核心觀念,對我們人類而言至關重要。每當宇宙間出現新的現象、新的特徵甚至新的物種之時,也就意味著復雜性的不斷提升,它是萬物進化的一大奧秘。本書中的起源故事便圍繞伴隨復雜性不斷提升的八個節點展開。
○金鳳花條件:是一種很罕見的特殊前提和環境,「恰好」(剛剛好)容許某種新式復雜性出現。弄清復雜事物究竟如何涌現,以及涌現需要什麼樣的金鳳花條件,對理解人類和世界的本質可謂意義非凡。
○時間:關於時間尺度,大歷史有一個絕妙的比喻,讓我們重新認識時間:如果把130億年比喻成13年,那麼宇宙大爆炸就發生在13年前,最早的恆星和銀河系出現在大約12年以前,太陽和太陽系的出現在4.5年以前,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出現在4年前,恐龍大約在3個星期前滅絕,最早的智人在非洲進化大約在50分鍾以前,最早的農業繁榮大約在5分鍾以前,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城市出現在大約3分鍾以前,主導世界的現代工業革命發生在大約6秒鍾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大約2秒鍾以前,人口到達70億,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類登月,電子革命發生,互聯網普及,等等,都只不過是最後1秒鍾的事。
5.他們在推薦——
比爾·蓋茨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更是「大歷史項目」的全力支持者,他第一時間閱讀本書,多次在gatenotes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大力推薦,並親自為中文版撰寫序言《終身學習者一定會喜歡這部萬物大歷史》。
本書獲評2018年Goodreads最受讀者歡迎「歷史類」榜單第1名,全球30多個國家相繼出版,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全球傑出教育家肯·羅賓遜爵士、《七堂極簡物理課》作者卡洛·羅韋利、世界歷史協會主席梅里·威斯納、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劉鈍教授、清華大學科技史系吳國盛教授、北大哲學系劉華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江曉原、社科院考古所許宏研究員、FT中文網專欄作家和經濟人讀書會創始人徐瑾等紛紛推薦。
--------------------------
【名人推薦】
我一直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懂得了人類從哪裡來,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我們下一步要到哪裡去。《起源:萬物大歷史》用最新的知識為你講述萬物的由來,讓你對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處境有更深刻的領悟。
——微軟創始人、蓋茨基金會主席 比爾·蓋茨(Bill Gates)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目前我們對宇宙、太陽系、海洋、山脈和礦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誕生和發展,以及人類文化和成就的非凡結晶。它匯集了數十門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的無數見解,每一頁都有引人入勝的想法,每一頁都充滿了驚悚小說的能量。在當今時代,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我們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這樣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問世,可謂恰逢其時。
——全球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 肯·羅賓遜爵士(Sir Ken Robinson)
大衛·克里斯蒂安找到了一種令人驚嘆的方式,利用歷史來整理我們對世界的全部知識。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七堂極簡物理課》作者 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
《起源:萬物大歷史》這部非凡之作將我們自以為是的人類放在宇宙中的適當位置,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人類的文化和知識,即克里斯蒂安所說的「集體知識」,對於理解當下世界和塑造它的未來至關重要。
——世界歷史學會主席 梅里• 威斯納–漢克斯(Merry Wiesner-Hanks)
大衛·克里斯蒂安教授的這個起源故事講得非常之好,他為我們提供了一門現代科學的短期課程。這是宇宙的簡史,也是一部優秀的大歷史作品。
——《華爾街日報》
這是我所知道的跨學科歷史寫作中的最好的一本,沒有之一。如果今年你只讀一本書,那一定是這本。
——《時代周刊》主編 CNN人氣時評類節目主持人 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具有智慧和勇氣的長時段科學。
——《自然》雜志(Nature)
將宇宙的時間尺度縮小至十億分之一,其肇始距今才13年8個月,生命之花出現在地球也就是3年零9個月,而人猿揖別不過發生在兩天半以前。在這短短的時間段里,這個星球和人類社會都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從碳、氫原子和生命孢子中演繹出語言、思想與智慧,最終化成一出人類從畏懼、征服自然直至開始領悟必須與之共存的多彩大劇,但是他們能夠繼續生活在無憂的伊甸園里的時間只剩下3秒鍾了。《起源:萬物大歷史》是當代科學的「創世記」,大歷史的「警世恆言」,孫岳教授的譯文准確流暢,值得推薦給每一位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讀者。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劉鈍
《起源:萬物大歷史》綜合宇宙史、生物史與人類進化史、人類文明史,匯成一幅宏偉壯麗的天人史詩,開闊了史家的眼界,開辟了科學與人文交匯的新疆域。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眼光還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歷史哲學。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 吳國盛
從種族主義、民族主義、人類中心論到萬物共生論的序列,是教條弱化、視野拓展、自我解放、人性改良的進程,也是人類世中天人系統可持續生存的必由之路。起源和演化的故事講了又講,克里斯蒂安採用新理念,整合新數據,修訂了舊版本,啟發人們克服狹隘。如果不能走出困局,將來在地外文明者的大歷史敘述中將無關痛癢地忽略人這個自負、好鬥而且貪婪的物種。
——北京大學教授 博物學文化倡導者 劉華傑
《起源:萬物大歷史》出入於科學與歷史之間,實際上是一種古代文明常用的敘述視角,只是內容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之上。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江曉原
克里斯蒂安教授延續了他「大歷史」的宏大敘事風格,從宇宙的最初時刻到人類起主導作用的「人類世」的來臨,八大歷史節點娓娓道來,高屋建瓴,讀來令人暢快淋漓。就當下與未來的問題向歷史求解,是人類探索自然和自身奧秘的永恆主題。回觀這一探索的歷史,從神話傳說到區域史,到世界史與全球史,再到窮極人類乃至生物圈起源的「大歷史」,思想認知與文明演進同步。「大歷史」的發想與探索實踐,何嘗不是始於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世的重要成果之一?克里斯蒂安教授貫通的史觀史識及其一系列作品,相較於既往碎片化的研究,無疑具有無可替代的里程碑的意義。讀此書,可以讓我們少些自滿和狂傲,有所忌憚有所敬畏,仰望星空而踏實前行……
——中國社科院考古學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考古隊隊長 許宏
宇宙學是名副其實的大歷史,而大歷史本質上就是起源,《起源》展示了與此有關的系統知識。宇宙是一個奇跡,也是一個意外,更是復雜系統不斷涌現的結果。向前看,就是為了向後看,談宇宙起源,其實為了理解人類未來。人類的偉大,恰恰在於其能從渺小的地方起步,集體學習,不斷進化;我們終將明白,人類不是地球的起點,也不是地球的終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經濟人讀書會創始人 徐瑾
和比爾·蓋茨一樣,我也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在第一時間購得英文版後,我酣暢淋漓、欲罷不能地一周內讀完《起源》。以區區300頁的篇幅,本書完成了講述138億年宇宙史這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作為大歷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對世界史的把握少有人及,本書則進一步展現了他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廣泛閱讀和深入思考。在克里斯蒂安生花的妙筆下,從宇宙起源到人類未來,關乎全球命運的大問題第一次變得如此引人入勝。
——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編 李鈞鵬
如今,萬事萬物都好像加快了節奏,以至我們會不時感覺正在慢慢逼近某種即將發生的大變故,所以說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具體做些什麼在數千年的尺度上將產生重大影響,對人類自身以及整個生物圈都是如此。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正操控著整個生物圈的命運,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糟。
——本書作者大衛·克里斯蒂安
作者簡介:
大衛•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1946— )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曾專攻俄羅斯史及蘇聯史,自20世紀80年代起轉向從大尺度鑽研世界史,「大歷史」(Big History)學派創始人,國際大歷史協會首任創會主席。現任悉尼麥考瑞大學大歷史研究所所長,麥考瑞大學大型開放式網路課程(MOOC)設計師兼首席主講教師。2009—2013年,任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世界級大學傑出教授」。
2008年,克里斯蒂安與比爾•蓋茨一同創設「大歷史項目」(The Big History Project),旨在中學階段推廣大歷史教育,目前已在全球——美國、澳洲,以及中國香港、北京、上海等——數千所大學和中學設立大歷史課程。曾在世界各地做過多次大會的主旨演講,包括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他所做的有關大歷史的TED演講《18分鍾讀懂大歷史》(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已有近1000萬人觀看。
主要著作有《時間地圖》(Maps of Time: An Introction to Big History)、《極簡人類史》(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起源:萬物大歷史》(Origin Story: A Big History of Everything)等,深刻影響了大眾讀者對人類歷史的認知。
---------
譯者簡介
孫岳,歷史學(世界史專業)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翻譯教學及文史類跨文化研究,尤其是近年來更多致力於大歷史研究。2014年被選為國際大歷史協會理事會理事。主要譯作有《起源:萬物大歷史》、《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歷史學宣言》、《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合譯)等。
Ⅶ 有沒有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的txt版
我沒有,但是就是告訴您,那是本好書,難得的好書,一定要看好幾遍,太棒了。語言很平實通俗,問題角度很特別
Ⅷ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內容簡介600字急用!非常感謝!
這真是一本熱銷書。
這本書叫做人類簡史,實際上並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和一般的歷史書卻完全不同,叫做「歷史哲學」應該更加恰當。因為沒有羅列很多的歷史事件,讀這本書之前最好對世界歷史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讀一遍那本由Leften Stavrianos 所寫的《全球通史》。書中不僅僅是對人類歷史事件的描述,同時融入了非常多的作者自己的觀點,按作者自己的觀點來說,他是在「軍事偵察衛星」的高度來理清人類發展的脈絡。 他對很多歷史事件的分析有很獨特的見解和不同於他人的視角,這點還是很讓人另眼相看的。好吧,那我們也來用軍事偵察衛星的高度來看一下這本書。
整本書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什麼? 人不僅僅生活在一個客觀的世界裡,而且還生活在人類自己虛構的世界裡。人類社會可以給地球帶來這么大的變化,稱霸地上,因為不同於動物的是人類社會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合作(large scale cooperation),而動物們不可以。 對於「虛構」(fiction)這個概念,是作者非常強調的,也貫穿了整本書。作者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中很多的概念完全是人自己想像出來(而不存在的),例如等級觀念,男尊女卑,金錢,政府,信用體系,還有什麼? 宗教。他認為宗教信仰的東西完全是人類自己在生存過程中自己想像出來的。人類之間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因為大家可以信仰同樣的「神」,所以有同樣的道德標准,有同樣的信任。一句話,神是不存在的,只是憑空想像的。 到書的末了,作者幾乎是在一種狂喜的狀態下看待今天的人類,發出這樣的感嘆:人類可以太發達了,人未來自己就可以有永生了! 人要變成神了! (這就是從書名中,從動物到上帝的意思)。
在書的最後幾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作者的這種欣喜到有點癲狂的狀態。
真是這樣嗎? 「神」真的不存在嗎?
首先, 的確人類和動物區別是人類可以有自己的虛構世界(fiction)。也就是說人類可以有抽象思維。這種能力是從哪裡來的呢? 人類不管是從最原始的部落,到最復雜的社會,都有一種對神明的敬畏,都有一種「宗教情結」,似乎冥冥之中有什麼力量在掌控著這個世界。
Ⅸ 人類簡史 認知革命,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人類簡史》這本書講的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因此向前一直延伸到數百萬年前,然後一直講到現代,並在結尾迎來的全書的高潮,那就是人類的可能的未來,最後的部分給人的感覺才是最震撼的。作者從遠古生物進化,講到農業革命,從帝國主義講到資本主義,一段段歷史娓娓道來,並在不同的人類發展階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視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當然我們讀歷史,最重要的不是弄清楚那些歷史事件,看歷史的熱鬧,而是要看歷史究竟給予了我們哪些啟發和思考,歷史無法改變,但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思考價值卻可以給我們以啟發,並讓我們有機會創造更好的世界。那麼本書究竟帶來了那些有價值的啟發和思考呢,以下幾點是我讀完之後的一些啟發:
1,人類也是從低級動物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才逐漸成為當今的現代智人,雖然現在我們是整個生物鏈條的最高級物種,但並不意味著進化已經結束了,相反,人類也許正在以更快的速度進化,而進化的速度很可能是非線性的(越來越快),想像下在長達數百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大部分時間處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而在大約10萬年前才真正有了智人這個物種,而大約7萬年前,隨著智人的認知水平的大爆發,人類才第一次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1.2萬年人類有了農業革命,而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是近幾百年的事情,可以看出人類的進化正在加速前進,而7萬年前可能出現的是一個奇點,從此人類的認知水平飛速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仍然在進化的過程中,大腦,身體,以及心理層面很多都還跟原始的動物類似,正因為如此,在現代社會,人類很多認知偏差和謬誤導致了很多現代問題,丹尼爾▪卡尼曼的書籍當中對此做了很多很好的描述。未來人類還在不斷進化,我們也需要認識到自身的局限和我們認知上的偏差,也許我們才能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
2,歷史的發展有很多偶然性因素,人類和黑猩猩擁有共同的祖先,而數百萬年前基因的偶然突變導致人類這個新物種的誕生。基督教的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一樣有其偶然性,羅馬皇帝偶然發現了這個當時籍籍無名的小教派,並發現通過宗教能夠更好的統治國家,也因此在羅馬帝國的強力支持下,基督教一舉成為世界上大教派。而近代科技革命的發展更是充滿了偶然性,很多科技發明都是偶然的因素導致人類有了新的發現。
3,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思想局限性。遠古時代,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有限,人們信仰各種神靈,通過神靈來解釋大自然的種種現象。農業革命之後,由於糧食供給的大大增加,開始有人可以從事一些更高級的工作(比如教學,職業軍人等),因此在這期間,哲學,政治,藝術以及其它各種思想文化都大大發展,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仍然有其時代局限性,比如儒家強調君權,父權等,再比如古代一直到中世紀,男女的地位始終是不平等的,直到近代才有了男女平等,更有女權主義的出現。曾經在16世紀到19世紀,當西方國家將非洲的黑人當做奴隸販賣到美洲時,這些黑人並不被當做同樣的人類看待,他們只是被想動物一樣對待(就像我們現在對待家畜一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如今美國也有了第一屆黑人總統(奧巴馬)(同樣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會被認為是殘忍的,要知道也許在數億年前我們可能是同一個祖先。)。現代社會對待同性戀的態度的轉變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人們漸漸認識到,人類這個物種還有其他生物物種都存在同性戀現象,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現象,也由此使得人們能夠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接納了同性戀這種現象,美國更是在前段日子,正是宣布確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未來人們也一樣會以更加開發和包容的態度對待那些我們現在認為不對甚至不合法的現象,實際上很多所謂不對或者不合法的行為都是受我們的意識形態所扭曲的價值觀導致的。
4,搞清楚了資本主義和信貸到底是咋回事。資本主義的精神要義在於用賺來的錢投入到更多的生產研發當中,使得這些錢成為資本,從而賺取更多的錢。而資本主義大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信貸。信貸就是人們在沒有任何資本的情況下,僅憑信譽來貸款,放貸的人是投資於未來,是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這些貸出去的錢可以為其賺回更多的錢。可以說當今經濟就是靠著資本主義和信貸來支撐的。
5,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人類的進化可能就會有賴於機器(這里包含人工智慧,神經控制機器,各種其他仿生設備等),也可能通過基因改造,讓人類的進化發展到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當然也有可能人工智慧發展到最後能夠控制人類,黑客帝國成為未來人類真實場景(人類意識可能會被機器控制,這一點是非常有可能的,到那個時候,人類的進化也許就結束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斯蒂芬霍金,比爾蓋茨和Elon Musk等一眾大佬強烈地表達了他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但無論如何,我們無法阻止科技進步的步伐,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同時要嚴加防範其可能為人類帶來毀滅性打擊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