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唯識學pdf

唯識學pdf

發布時間:2022-07-29 06:01:29

Ⅰ 《體用論「十力叢書」之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體用論》(熊十力)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X_rTWnVXq_DnMOAC1FdQkg

提取碼:5lsh

書名:體用論

作者:熊十力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世紀文景 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08

頁數:242

內容簡介:

本書簡介:

該書由《明變》、《成物》和《明心》三章組成,熊十力在原《新唯識論》的基礎上進行了重新創作,分別表達了他晚年定型的本體論、宇宙論和人生論,成為《原儒》體系的重要哲學基礎。

——————————————————

叢書簡介:

熊十力先生是一代大哲、現代新儒家學派的開創者。他一生著述豐富,生前出版的著作單行本就有二十餘種,除了以《新唯識論》為代表的闡發自己融攝儒釋的哲學體系的著作以外,還包括早期的佛學著作、書信語錄集、政治歷史哲學、思想學術史方面的著作。熊先生生前陸續出版的著作單行本系列即命名為「十力叢書」。

此次世紀文景公司與上海書店出版社聯合出版熊先生著作系列,仍沿用「十力叢書」的舊名,以示為完成熊先生的夙願。本次出版由熊先生的再傳弟子、著名學者羅義俊先生擔任學術指導,在此前各種版本的基礎上重新進行了點校。並且得到了著名學者王元化先生的大力支持,王先生還為叢書作了總序。此次出版分三批全面推出了熊著單行本,07-08年已分兩批共出版了十種,此次為最後一批四本(如下,其中標有星號的是文景出品),自此,「十力叢書」出齊。

第一批包括:

《佛家名相通釋》*

《韓非子評論 與友人論張江陵》*

《十力語要》

《十力語要初續》

《存齋隨筆》

第二批包括:

《唯識學概論 因明大疏刪注》*

《新唯識論》*

《破破新唯識論 摧惑顯宗記》*

《乾坤衍》

《中國歷史講話 中國哲學與西洋科學》

第三批包括:

《體用論》*

《熊十力論學書札》*

《讀經示要》

《原儒》

作者簡介: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繼智,字子真,號逸翁,晚年又稱漆園老人,湖北黃岡人。青年時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義後任都督府參議,並參預護法運動。三十四歲後慨然脫離政界,專心學問。曾入南京支那內學院從歐陽竟無先生研究佛學,後應蔡元培先生之聘任教北京大學。抗戰期間入蜀,先後應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講學於復性書院、勉仁書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54年後定居上海。熊十力先生學貫古今,會通中西,融攝道釋,要歸於儒,而自成一家,創立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哲學體系。重要著作有《新唯識論》《十力語要》《佛家名相通釋》《讀經示要》《體用論》《原儒》《乾坤衍》等。其學說影響深遠,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等皆為熊門高足,熊先生也被尊為現代新儒家的開宗大師。

Ⅱ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呂澄)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z7xsXWvBwb23XKtcqWQYyA

提取碼:276p

書名: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作者:呂澄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1979-8

頁數:396

內容簡介:

中國佛學是隨著由印度傳來的佛教而產生的一種宗教哲學。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國原有的思想相接觸,不斷變化,不斷發展,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學說。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一方面,印度發展著的佛教思想仍在不斷傳來,給予了它持續的影響,另方面,已經形成的 中國佛學思想也逐步成熟,構成了如天台、賢首、禪宗等各個體系。

作者簡介:

呂澄 (1896-1989),原名呂渭,字秋逸,或秋一、鷲子,江蘇丹陽人,是二十世紀中國有名的佛學家、佛教居士,與其師歐陽漸共同創辦支那內學院,復興了唯識學。呂澄精於英、日、梵、藏、巴利文等語言,長於佛教文獻比對與義理探討。呂澄對印度佛學及藏傳佛學有深入的造詣,在佛學研究方面上與印順法師齊名。

Ⅲ 佛教有哪些經文

一、凈土五經:

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二、禪宗七經:

心經、金剛經、圓覺經、楞伽經、楞嚴經、維摩詰經、六祖壇經、

三、其它佛經:

華嚴經、地藏經、葯師經、俱舍論大涅盤經、佛遺教經、解深密經、成唯識論妙法蓮華經、十善業道經、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父母恩難報經、佛說盂蘭盆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八大人覺經、占察善惡業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3)唯識學pdf擴展閱讀

一、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Dirghagama-sutra)。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故名。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全經分四分四誦,22卷,共收30部經。此經梵本屬法藏部。曾在中亞發現梵本殘片。歷代別出異譯之單品約24種、58卷左右。

北傳漢譯《長阿含經》與南傳《長部經典》大體相應。《長部經典》共收34種經。其中有四經漢譯全缺;而《三十二相經》、《念處經》漢譯收在《中阿含經》 中;但南傳《長部經典》沒有《增一經》、《三聚經》和《世紀經》三經。一般認為,北傳傾向於把內容相近的經文排在一起,而南傳的排列則更多地保留了經文形成先後的原來面貌。

三、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復制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於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 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關鍵詞「妙法蓮華」。「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蓮華」比喻「妙」在什麼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時,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內斂不露。

四、《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

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只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澄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

Ⅳ 《十力叢書套裝14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十力叢書套裝14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L3neC9YIMlW2tKBPaOdSg

?pwd=u93h 提取碼:u93h
簡介:熊十力一生心無旁騖,潛心著作,成果累累,如果只能選一本書作為其代表作,那隻能是《新唯識論》。熊十力曾從學歐陽竟無大師研習佛學。192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舉薦,應蔡元培之邀,熊十力聘為北京大學主講佛家法相唯識的特約講師。在主講《唯識學概論》和撰寫講義的過程中,對於佛教唯識學發生懷疑,不斷改寫舊稿,乃至另起爐灶寫成了一部自成體系的新著,改稱《新唯識論》。1932年,《新唯識論》(文言本)由浙江省立圖書館出版發行,立刻在學界和佛教界掀起軒然大波。蔡元培、馬一浮等人對此書推崇備至,評價甚高,馬一浮作序並題簽。另一方面,佛學界人士尤其是南京內學院師友群起而攻之。其師歐陽閱後痛言:"滅棄聖言量者,唯子真為尤",措辭嚴厲。歐陽弟子劉衡如更著《破新唯識論》對熊十力其書進行系統破斥。熊十力隨即應戰,並著成《破〈破新唯識論〉》一書,對劉氏之斥逐一破解。

《新唯識論》先後有三個版本,*早是用文言文寫成。1938年起熊十力與學生一道將《新唯識論》改寫成白話文,至1944年《新唯識論》語體文本由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這是第二個版本。因第二版本原先是為英譯本做准備,加之正值抗戰顛沛流離,熊十力對此本的文字不甚滿意,於是又從1951年底開始對語體文本進行刪改,1953年印出,稱為「壬辰刪定本」。本書將文言文本、壬辰刪定本一同出版,以便讀者互相對照理解。

Ⅳ 求《十力叢書套裝14冊》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十力叢書套裝14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L3neC9YIMlW2tKBPaOdSg

?pwd=u93h 提取碼:u93h
簡介:熊十力一生心無旁騖,潛心著作,成果累累,如果只能選一本書作為其代表作,那隻能是《新唯識論》。熊十力曾從學歐陽竟無大師研習佛學。192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舉薦,應蔡元培之邀,熊十力聘為北京大學主講佛家法相唯識的特約講師。在主講《唯識學概論》和撰寫講義的過程中,對於佛教唯識學發生懷疑,不斷改寫舊稿,乃至另起爐灶寫成了一部自成體系的新著,改稱《新唯識論》。1932年,《新唯識論》(文言本)由浙江省立圖書館出版發行,立刻在學界和佛教界掀起軒然大波。蔡元培、馬一浮等人對此書推崇備至,評價甚高,馬一浮作序並題簽。另一方面,佛學界人士尤其是南京內學院師友群起而攻之。其師歐陽閱後痛言:"滅棄聖言量者,唯子真為尤",措辭嚴厲。歐陽弟子劉衡如更著《破新唯識論》對熊十力其書進行系統破斥。熊十力隨即應戰,並著成《破〈破新唯識論〉》一書,對劉氏之斥逐一破解。

閱讀全文

與唯識學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看apk的安卓版本 瀏覽:522
蘋果app怎麼開啟許可權 瀏覽:677
排序演算法圖解 瀏覽:991
演算法如何規制 瀏覽:866
單片機繼電器驅動 瀏覽:659
小土豆編程軟體下載 瀏覽:154
單片機opencv 瀏覽:257
千鋒python人工智慧培訓 瀏覽:856
合理的文件夾劃分 瀏覽:258
十點讀書app哪裡下載 瀏覽:964
uu跑腿押金上app在哪裡解約 瀏覽:37
華為如何將app移到桌面 瀏覽:597
阿里安卓面試演算法題 瀏覽:705
語文知識手冊pdf 瀏覽:841
為什麼安卓手機oled屏很白很亮 瀏覽:252
如何找回iphone手機隱藏的app 瀏覽:21
linuxc多進程 瀏覽:649
android飛行游戲 瀏覽:965
數據挖掘常見演算法 瀏覽:135
python單實例化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