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榮寶齋pdf

榮寶齋pdf

發布時間:2022-07-29 10:32:59

⑴ 鑒定古董的書籍有哪些

沒有此業務,

藏品鑒定出售一定要去行業內

屬於常規的注冊單位,不用擔心,因為現在注冊個拍賣公司成本不到壹萬伍仟元,所以注冊很方便,藏家無需擔心公司是假的,多與工作人員聯系,費用能接受就參加。

#####其次很多藏友認為參加拍賣後,藏品沒成交,就罵公司是騙子,這屬於心態不好,因為拍賣公司就好比介紹對象的媒人,給你介紹了對象,雙方談的感情好不好,談的成不成,主要看你的藏品和買家彼此,媒人只負責介紹,不負責成交,更無法保證結婚和生孩子。
(如果拍賣那麼容易能發財,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擺地攤的師傅,也不會交著地攤費,冒著嚴寒酷暑,整天遭罪了,古董店早就關門了,老闆都省下房租參加拍賣去了。拍賣只能讓一部分人運氣好的人發財,所以大家慎重參與。)

經營古董類的單位不少,參與前一定問清楚,覺得適合再去參加,一旦流拍後要能接受費用損失的現實,否則悔之晚也,因為沒有一家單位能保證一定能給你成交的,若有保證的,那就是遇到騙子了。

其次藏品最安全的交易方法去擺地攤賣掉,盡管風吹日曬幸苦點,但每天也就是100元的攤位費損失,遇到喜歡的立刻現金交易。相對風險小點,遇到不正規的拍賣單位一件讓你繳費一兩萬,不成交損失太大,其次家庭困難的,盡量別亂參加拍賣。

以下為藏品交易與參加拍賣的常識:

請仔細閱讀,避免上當受騙。我本人參加拍賣七八年,總計花費25萬以上,有血有淚,在此公平客觀的回答,是為了讓更多的藏家少受一分傷害, 阿彌托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藏友問某某公司是否正規?

是不是騙子?可靠嗎?任何單位都是法制注冊營業的,至於服務質量,收費的標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謹慎避免高收費,藏品不成交造成的傷害。特別是誇口說保證能成交的公司,十有八九騙費用的公司。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鑒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完鑒定費後,鑒定時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鑒定費不退了,保證金也不退了。

其次很多業務員自稱經理,總監,王總什麼的,天天打電話忽悠藏家,其實就是普通業務員拉皮條,專忽悠沒見識的老實人,然後說能把你介紹,拉攏到五六家拍賣公司去繳費,等你委託繳費後,業務員與公司一人一半分你的委託費。你想想這是公司嗎?

還有,動不動在網站把十幾位知名專家的照片貼在網站上,去忽悠藏家,特別北京東三環的一家單位,網站上放著放一張廢舊電冰箱改裝的設備,當文物鑒定儀器忽悠藏家,這類單位十有八九是騙人的。

注意:
1、國內保利,嘉德,其次外資企業佳士得,蘇富比,目前不對外徵集藏品,也未設任何辦事處,個別拍賣業務員說我能幫你送進去,這是騙人的。保利,嘉德屬於國際拍賣品牌,但普通人參加不了,保利只接待能住起總統套房的藏家,這一條,你就達不到,所以一般藏家生活層次太低,不宜參加。

2,還有一種藏家,成交了故意說不成交,這種人見不得別人發財,其次有些藏家東西沒被選上,故意說對方公司不好。

3、拍賣公司業務員拉皮條,拉不到業務也互相詆毀其他公司,導致國內似乎沒有幾家好單位。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一:

行業劃分古董拍賣,鑒定,交易目前大部分單位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島。藏家參與前一定多比較,多了解,才能避免上當受騙,祝您發財。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二:

關於拍賣資質與文物拍賣資質「文物」是國家備案發掘的藏品叫文物,或者從文物商店購買的藏品,叫文物。老百姓手裡的藏品屬於民間收藏藝術品,不屬於文物。老百姓的手裡的藏品,可以自由開古玩店,擺地攤等自由參與買賣交易。

有些藏家問你單位有文物拍賣資質沒?這屬於知識稀少的提問,只要你的藏品來源不是從文物商店購買的,國內98%的拍賣公司,藝術品經營公司都可以給你拍賣,交易。

文物拍賣資質,國家指定交易法院沒收資產與不良資產,處理古董的公司,老百姓手裡的藏品與文物沒關系,屬於自由買賣,無需任何資質。2015年國家為了鼓勵文化市場發展,取締各類資質的阻礙,一切從簡,只要在工商注冊的任何單位都可以有權經營收藏藝術品業務。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三:

瘋狂的混亂鑒定關於當前混亂的古董鑒定,一件古董拿去分別給八位專家看,能出四種不同的結果,每位專家各有各的觀點,所以不要去糾結,藏品投放市場,有人買,就是真品,很多專家都是靠收鑒定證書費騙人的。

還有機器檢測都是人為操作,主要騙收鑒定費的。很多藏家給自己的藏品買了一堆鑒定證書,到頭來一樣賣不出去。鑒於瘋狂的混亂鑒定市場,買家都是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去購買藏品,作為藏家只要把藏品能投放到一個靠譜的單位,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無需購買哪些沒用的證書。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四:

拍賣的風險拍賣有風險,建議大家謹慎參與,頂級品牌單位近些年的真實付款成交率不到50%,行情整體不樂觀。有藏品大家盡量找古玩城開店的老闆去推銷賣掉,或者擺地攤處理掉,「拍賣」屬於有錢人的風險投資,不適合普通老百姓參與。

特別是天天給你打電話的公司,並不是你的藏品值錢,主要為收你的圖錄費,鑒定費、出關費、交易保證金等,一個個陷阱等著你鑽入。

國內正規單位,誰跟你啰嗦,誰給你打電話?個別收入低,經濟困難的藏家,醒醒吧,幾百萬、幾千萬沒那麼好做夢。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五:

正確判斷與學習很多藏家是在拍賣上當受騙後才發惱騷,到時投訴,舉報,維權都不起作用,導致雪上加霜。應該在參與之前,提三月考察,比較各個公司的企業文化,與服務特點,其次要知道自己的分量,你去參加拍賣,是為了求財,和去銀行借款相似,你見過那個有錢的人向沒錢的人低三下四,很多小公司一天給你五個電話,那是把你當神經病在忽悠,忽悠你去繳費,好公司不用忽悠,時常賓朋滿座,門庭若市。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六:

畸形發財心態因為很多知識匱乏、家庭困難,無知的農民朋友對錢沒有概念,在拍賣公司巨額估價的誘惑下,估價2000萬的藏品,先交5--20萬的服務費,這類農民想著只要我湊夠20萬,等於2000萬很快就到手了,所以有抵押房產的,變賣生產工具牲畜牛羊的,東湊西借的,把20萬交給拍賣公司後,然後把工作辭了,田地也荒了,忙著去預定寶馬名車,結果拍賣結束,沒成交當頭一棒,20萬打水漂了,盲目參與導致家破人亡的事跡時有發生.

很簡單的問題,很多藏家分析時就出問題了,試想一下,假如你委託四件東西最少能成交一件,你立刻就是百萬富翁,如果那麼容易發財的話,乾脆把60萬的房子賣掉,委託上100件東西,最少成交兩件,得到500萬也很劃算,對不?

今年大拍,十副齊白石的畫,只成交了2副,那也是騙子嗎,古董拍賣想成交就得多參與。保利,嘉德為什麼不收低端藏家的東西,因為成交了大家高興,失敗了大家說騙子,所以藏家繳費了,有些東西不容易成交,導致藏家很郁悶,下結論為騙也是不合理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七:

比較實力正規單位【像正規的保利嘉德,都是幾百平米的辦公室,藏品放在辦公室與與展櫃里買家隨到隨看】除此之外,行業內95%的小拍賣單位,租個實際使用面積60平米的小辦公室,藏品簽訂委託合同後,把近千件藏品堆放在潮濕的地下室里,不見天日存放大半年,然後等到拍賣的幾天才拿出藏品,去小酒店花五六千元租個場地,著急上火的預展一兩天賣不出去幾件,等於完成拍賣活動,這種方式幾乎沒有賣東西的任何希望。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八:

什麼是不靠譜拍賣目前90%的拍賣公司,電話頻繁忽悠沒腦子的老百姓參加,徵集上1000件後,就開始准備拍賣會,拍賣會的整個過程,就是去酒店租兩天場地,把1000件藏品展示一下,等於在預展兩天的預展現場,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前去觀賞藏品的人,除了幾十個委託人在預展現場來回瞎出溜,幾乎沒有任何買家到場觀看,兩天預展結束。第三天開始拍賣,拍賣會場在座的95%是藏家委託人,也就是賣東西的人,為了掩飾藏家,這類拍賣公司話費100元僱傭一些無業遊民,老弱病殘來充當買家,舉牌子。

我參加過七次拍賣,時常看見一些拍賣公司的買家大老闆,拍賣到中午吃飯時,現場搶牛奶,搶麵包。狼狽不堪,拍賣結束暗中一打聽,屬於雇來的失業低保戶。稍有思想的老百姓就能看出門道,

其次一個小拍賣公司,不去招商,租個80平米的辦公室,天天僱人給藏家打電話,忽悠藏家送拍,這種單位那來的買家,說實話還不如你自己去擺地攤的效果好。

靠譜的拍賣,就是觀察這個公司的實際營業方式,具體給藏家做了那些可以看得到的真實服務,看不到的服務就是假的不靠譜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九: 看服務與行情

引用資料1、中國嘉德拍賣公司,

不好的現象需要抵制,改變風氣大家應該互相學習、探討、研究。收藏愛好者應該把自己水平提高,進一步深化收藏文化,進入文化領域,而不是簡單的收藏,收藏不能狹隘地只為經濟利益,而是為了愛好、傳承我們國家的文化,幾年以後它給你帶來的經濟利益只是個附加值而已。

【引用資料2、---青島大前門集團拍賣公司】:

關於藏品估價:通俗點說,你家有個漂亮閨女,嫁個普通人老百姓比較隨便,嫁個村長,一個村裡就一個村長,這個可以有機會,嫁給縣長、也是可以奢望的,,,哪嫁給市長、你覺得好嫁嗎?-------很多思想不成熟的藏家,在藏品的估價要求上,理想根本不是把閨女嫁給省長那麼簡單,把一件低端藏品要求拍賣百萬、千萬、無疑是把閨女必須要嫁給國家主席。( 合理的估價,藏品想成交,一定估價要合適,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在哪裡都有機會交易。)

【引用資料3、---保利拍賣公司】

收藏逐漸普及化, 藏品的市值是藏品自身創造的,是金子無論放在哪裡都會發光。

***藏家注意,國內目前有2000家拍賣單位,其中98%的單位都是前期收費的,收費的公司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不成交不收任何費用的公司 (這類公司國內有五六家)

不收前期費用,流拍後要收流拍費的 (國內有20家)
委託前不收費用,委託後暗藏費用的 (欺詐公司一直這樣,說有買家要藏品,等你 去鑒定,真品就收,其次,買家已經付款了,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最後找個理由 不退了,或者公司跑路了,藏品也沒有了。)

4. 當前部分藏品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單位目前有

北京保利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嘉德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翰海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匡時拍賣
南寧中景美術館

上海榮寶齋拍賣
上海老城隍廟
上海朵雲軒
上海道明拍賣
上海嘉禾拍賣

青島新天地拍賣,
青島中藝拍賣,
青島銀座拍賣,
青島大前門拍賣,
青島麒麟閣拍賣,

以上單位以前藏品不成交,沒有前後期費用,不收你一分錢費用,按時拿走即可。

其次藏品最安全的交易方法去擺地攤賣掉,盡管風吹日曬幸苦點,但每天也就是100元的攤位費損失,遇到喜歡的立刻現金交易。相對風險小點,遇到不正規的拍賣單位一件讓你繳費一兩萬,不成交損失太大,其次家庭困難的,盡量別亂參加拍賣。

另外,很多藏家覺得自己花錢了,沒成交,抱怨拍賣公司不行是不對的想法,

就好比學校,那個老師不想培養個將來當領導,當老闆的學生,等畢業後當領導,當老闆的畢竟是少數,參加拍賣也是一樣。

所以一切隨緣,抱怨是不對的。

⑵ 如何通俗地解釋NFT

中文就是:非同質化代幣,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等特點。

在區塊鏈上,數字加密貨幣分為原生幣和代幣兩大類。前者如大家熟悉的比特幣、以太幣等,擁有自己的主鏈,使用鏈上的交易來維護賬本數據;代幣則是依附於現有的區塊鏈,使用智能合約來進行賬本的記錄,如依附於以太坊上而發布的token。代幣之中又可分為同質化和非同質化兩種。而非同質化代幣,即NFT,則是唯一的、不可拆分的token,如加密貓、token化的數字門票等。也就相當於帶有編號的人民幣,這個世界上不會有兩張編號一樣的人民幣,也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NFT。

⑶ 哪位大哥大姐能給我一個 《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的pdf或者word什麼的,我感謝萬分啊!!!!!!!!

唐代石刻文獻的重要收獲
——評《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特輯》
陳尚君
今年五月在北京見到千唐志齋主人張鈁先生的外孫女李鳴女士,她因為與我是大學同年級同學,因此談得很投機,
給我看了有關張鈁先生家族的許多珍貴資料,還談到河南文物部門准備紀念張先生的安排,最後說到千唐志齋近十多
年來廣徵石刻碑誌,數量多達五六百方,有許多珍貴的發現,而且不久有出版的可能,引起我更大的興趣。我始終認
為二十世紀唐代石刻文獻的大宗發現,極大地改變了唐代文史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全新的氣象。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就是三十年代張鈁千唐志齋的一千二百多方藏品。近 二十多年新發表的大批唐代碑誌,其 中超過一半發現於洛陽一帶。
以千唐志齋的地位和影響,新藏品肯定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十分值得期待。承西安碑林博物館王慶衛先生告知,我得
以見到這批新志的目錄,不久又得見全書。披覽所及,深感此批墓誌是最近二十多年來洛陽地區新發表墓誌中分量最
大的一批,其中涉及到唐代政治、社會、文化、民族等方面的記載極其豐富,且絕大多數為首次刊布,具有極其重大
的學術研究價值,是唐代石刻文獻的又一次重要收獲。
《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藏志特輯》( 後文徑稱《特輯》,引錄時僅注頁碼), 三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出版,署吳
剛主編,王京陽、趙跟喜、張建華副主編,點校者除三位副主編外,還有陳忠凱、袁憲、馬馳三位,其中趙跟喜為洛
陽千唐志齋博物館館長,《前言》由其撰寫;馬馳為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可以說是文物學者與唐史學者合作整理的
成果,達到了很高的學術水準。全書收入墓誌共 589 篇,唐以前35 篇,宋以後 33 篇,唐五代墓誌凡 521 篇,其中極
少數為舊志,如《元顯儁墓誌》,可能發表雖早,後歸千唐志齋,因收入。個別墓誌在他處也曾發表,如崔顥《唐故
太子洗馬滎陽鄭府君(齊望)墓誌銘》也見於趙君平《邙洛碑誌三百種》,絕大多數為近十多年出土而為千唐志齋收
集,並在《特輯》中首次發表,顯得特別珍貴。
《特輯》承《全唐文補遺》的一貫體例,因收入千唐志齋近年所得全部墓誌而稍作變通,將唐以前和宋以後墓誌
六十多方,作為附錄收入,是妥當的處置。這些墓誌中,確有一些很重要的文獻。唐前所出弘農楊氏的多方墓誌,王
慶衛先生已經另作文考試。李 清臣撰范仲淹妻張氏墓誌,涉 及范氏家室生平關系至大,就 不必我再費辭言了。范 杲( 小
傳作范景,恐誤,杲為宋初名臣范質子)撰劉溫叟墓誌,對於五代史研究關系至大。我先前作《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未能利用,是很可惜的。其中關於劉岳家世和溫叟知貢舉始末的記錄,尤其珍貴。
當然,《 特輯》在體例、標點、作者等方面,仍有一些細節出入。如因為全部唐墓誌均按照時間先後編次,以致盧
載、崔從、崔沆、柳雍門等有二篇之作者,均兩次列目,有失《全唐文》作者歸一的原則。標點之出入,如 244 頁《崔
氏墓誌》「 以山越叛,換裴君實施於戎事,以疆場之近,而夫人不獲乎偕行」,「 換」當作「渙」, 應連上句讀,「 疆場」
應作「疆埸」。 未見拓本,可能是原本如此。再如 358頁《唐故巨鹿魏府君墓誌銘》「 曾祖知南府,皇守侍中、戶部尚
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以其下文求之,知為玄宗相魏知古,「 南府」二字不可解,可能屬於誤錄而失校。182 頁《崔
氏墓誌銘》「 父神基」保存了「基」字末筆的闕筆,也沒有必要。以上諸點均屬細節出入,並不影響全書的基本質量。
石刻文獻多數都屬於私家文獻,但因為寫於特定時地,為特定原因寫作,與史書之為官方史家系統整理成史者有
很大不同。墓誌當然是為死者蓋棺而作的作品,具有不可避免的掩瑕頌德的目的,即使稱為諛墓也不為過。但若學者
善於綜合分析,去偽存真,也可以發現許多可以補充史實的重大記錄。現在的墓誌考釋類文章大多是將墓誌所述與史
書比讀,以資於解讀墓誌,若有與史書不同或者史書不載者,就認為可以訂補史書。這種方法不能算錯,但史書不能
備載一個時代的所有雞毛蒜皮的事情,墓誌有而史書不載者非常正常,不必指責史書。對此,岑仲勉先生在《貞石證
史》中已經有過經典的論述。本文即擬秉持此一立場,重點揭示本書中所包含的有資唐代文史研究的重要信息。
《特輯》提供了大量唐代著名文人的文章,可以提到的很多,在此僅舉兩個具體的例子。杜甫《壯游》詩雲:「 斯
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自註:「 崔鄭州尚,魏豫州啟心。」 魏啟心的詩文一直沒有存世者。本書收入開元二十一年
太子中舍魏啟心撰《唐故冀州刺史姚府君夫人弘農郡君楊氏墓誌銘》,頗有文采,對於研究杜甫早期生平很重要。順
2
便提到,崔尚的墓誌也已經在《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發表,可知崔曾為杜甫祖父杜審言賞識,詩歌也頗負時名。中
唐著名詩僧清江,今存詩一卷,其生平詳《宋高僧傳》卷一五本傳,但無文章傳世。本書收其撰《唐故安國寺清源律
師墓誌》,志主即《宋高僧傳》所稱之「與同學清源從守直和尚下為弟子」之清源,守直則應從《文苑英華》卷七八
六皎然《唐杭州靈隱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銘》作守真。此篇可以見到清江的文章才能,見到他與清源的同學深情,在
僧文中頗罕見。同時,墓誌提到清源是嚴挺之孫,嚴武子,而前引《宋高僧傳》和皎然文均稱其為越州人,對於了解
嚴武一家的實際占籍,也提供了重要線索。
《特輯》收錄有詩篇傳世者之墓誌,即有邵炅(146 頁姚重晠《唐故朝請大夫行尚書考功員外郎上柱國魏郡安陽
邵府君墓誌銘》)、張錫(152 頁邢巨《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工部尚書絳州刺史上柱國平原郡開國公張府君墓誌銘》)、許
景先(160 頁韓休《大唐故吏部侍郎高陽許公墓誌銘》)、鄭虔(詳下)、 崔備(324 頁張惟素《唐故諫議大夫清河崔府
君墓誌銘》)、 徐放(327 頁元佑《唐故朝散大夫守衢州刺史上柱國徐君墓誌銘》)、 賀蘭遂(341 頁許豐《唐故河南賀
蘭府君墓誌銘》)、 盧 載( 376 頁盧載自撰《 唐朝議郎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盧載墓誌銘》)、裴 夷直( 397
頁李景讓《唐故朝散大夫守左散騎常侍贈工部尚書裴公墓銘》)。 墓 志提供了這些作家研究的完整資料。如賀蘭遂,《日
本國見在書目》中有其集二卷,《千載佳句》中存其詩十多聯,但其生平一直無從考索。友人孫猛方作《日本國見在
書目》的箋證,苦無資料,我告之此墓誌已出,很感興奮。自撰墓誌,《 特輯》中有兩篇,盧載自撰墓誌是很有特色
的一篇。盧載不按當時的習俗備載家世閥閱,而是自稱「性靈疏愚,言語方質,才知聳善,未及有方」, 並引與友人
書,以為「身不登神仙,道不濟天下,過此以往,則皆略同,便當處山」, 可見其自負之高。墓誌中引到他自認為得
意的文章,有「《 建中德音述》一篇,是興起德宗皇帝終美之意;《文定》一首,是伸陳伯玉微婉被謗之由」, 另有為
魏博節帥起草的文書,可以見到他道濟天下的努力。遺憾的是,雖然官至兵部侍郎,但僅存《元德秀誄》一文和寫於
南嶽的兩句詩。此 篇墓誌的發現,讓 我們有機會了解一位傲兀文人的自負和追求。日 本京都大學川合康三教授曾著《 中
國的自傳文學》(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9 年出版蔡毅中譯本),著力研究有個性人士在自傳中的個人描述。盧載此篇與
《全唐文補遺》第八輯收梁寧《唐故尚書水部員外郎以著作郎致仕彭城劉府君墓誌文》所引劉復自敘,是近年發現文
獻中最有特色的兩篇自傳,值得向川合教授作介紹。劉復有文集三十卷,凡五百多篇,今存詩十多首,較盧載稍微幸
運一些。
《特輯》中墓誌的文學史料也極其豐富。樊宗師《樊湊墓誌》( 278 頁),是繼《千唐志齋藏志》收錄其《樊涚墓
志》後再次發現其遺文。這位以文章怪奇名世,但被韓愈許為「文從字順各識職」的文章家,再次讓世人看到其為文
平易順暢的一面,證明韓愈的評價確非虛譽。陳翃《唐故朝散大夫檢校尚書駕部郎中兼同州長史郭公(湜)墓誌銘》
(271 頁)記墓主「著書數十卷」, 今存惟《高力士外傳》一種,是研究開元天寶軼事的重要著作,墓誌提供了作者
的完整傳記。陳翃撰有《郭汾陽家傳》,雖然已經亡逸,但宋人引用尚多。本志是其撰文墓誌第二次出土。裴虔餘《唐
故秀才河東裴府君(岩)墓誌銘》雲:「 數年之間,遂博通群籍,能效古為歌詩,迥出時輩,多誦於人口。前輩有李
白、李賀,皆名工,時人以此方之。」 裴岩沒有詩傳世,時人的評價恐不免誇張,但以李白與李賀並提,這是很早的
例證,當為文學史家注意。本書 315 頁收前試大理評事王建撰《李仲昌墓誌》,作者是否詩人王建,還有待查考。
崔胐《劉元貞墓誌》(196 頁,題長不錄)是體例很特殊的一篇墓誌,志主為玄宗天寶間的宿衛將領,任職三十
五年,卒於任。作者始稱「君子則爾哭,小人則爾歌。小人歌公德,君子哭公恆。」 又雲「君子必哭也,小人必歌也」,
在墓誌末則附歌一首:面松岳兮小有陽,東望溟兮飲太行。夾河洛兮地一藏,奉天勞兮憩北邙。窀穸奄兮不重光,大
賢郵兮物感傷。甫奇谷兮三畛強,永為古兮從此張。」 體式還是墓誌中常見的騷體,但稱為歌,值得注意。在墓誌中
引詩作,《 特輯》中只有一例,即盧蕃《唐故越州剡縣尉盧府君(廣)夫人隴西李氏合袝墓誌銘》引錄盧廣赴剡縣任
時,吟詩雲:「 掛席日千里,長江乘便風。無心羨鸞鳳,自若騰虛空。」《 全唐詩》沒有收錄盧廣的詩。附帶說到,《 洛
陽新出土墓誌釋錄》收《崔尚墓誌》,收錄崔尚所獻《溫泉詩》和賈升頌美崔尚詩的斷句,為石刻存詩的最近例證。
就文學研究來說,《 特輯》發表墓誌中學術價值最高的無疑是鄭虔墓誌。謹全文抄錄如下:
大唐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府君並夫人琅瑘王氏墓誌銘並序
公諱虔,字趍庭,滎陽人也。本枝自周,因國氏鄭,爾來千有餘年,世為著族。曾父道瑗,隨朗州司法參軍。
大父懷節,皇澧州司馬,贈衛州刺史。父鏡思,皇秘書郎,贈主客郎中、秘書少監。公則秘書之次子。源長慶深,
世繼其美。公神沖氣和,行純體素,精心文藝,克己禮樂。弱冠舉秀才,進士高第。主司拔其秀逸,翰林推其獨
步。又工於草隸,善於丹青,明於陰陽,邃於算術,百家諸子,如指掌焉。家國以為一寶,朝野謂之三絕。解褐
3
補率更司主簿,二轉監門衛錄事參軍,三改尚乘直長,四除太常寺協律郎,五授左青道率府長史,六移廣文館博
士,七遷著作郎。無何,狂寇憑陵,二京失守,公奔竄不暇,遂陷身戎虜。初脅授兵部郎中,次國子司業。國家
克復日,貶公台州司戶。非其罪也,國之憲也。經一考,遘疾於台州官舍,終於官舍,享年六十有九,時乾元二
年九月廿日也。夫人琅瑘王氏,皇鳳閣侍郎平章事方慶之孫,皇侍御史晙之女。承大賢之後,盛德相繼。母儀母
則,傳在六親;婦道婦容,聞於九族。享年廿有五,以開元十四年十一月二日,先公而歿。嗣子元老、野老、魏
老。有女五人。既奉胎中之教,又承庭下之訓。動乃應規,言必合則。咸以世事多故,或處遐方,唯長女、次女、
幼子在焉。初,公以權厝於金陵石頭山之原,夫人在王城南定鼎門之右,頃以時艱,未遑合袝。昨以詢於長老,
卜於龜筮,得以今年協從是禮。長女、次女相謂曰:「 吾等雖伯仲未集,而吉歲罕逢,今誓將畢乎大事。」 於是自
江涉淮,逾河達洛,萬里扶持,歸於故鄉。昨以六月廿五日,將啟城南故窆,言歸鄭氏新塋。大隧既開,玄堂斯
儼。盤藤繞塔,彰神理之獲安;葛蔓縈棺,未精誠之必感。青烏有言曰:「 地之吉,草木潤。神之安,福後胤。」
此其是也,必不可動。僉曰:「 此其為萬代檉檟,胡造次而易哉!」 於是長女、次女等嘆曰:「 不歸故鄉,亦聞古禮。」
遂以大歷四年八月廿五日,袝於夫人故塋,崇禮經也,議不可動也。外生盧季長備聞舊德,書此貞石。銘曰:於
昭我舅,道德是尊。才高位卑,天道奚論。茫茫野田,蒼蒼古原。凄涼對闕,冥冥雙魂。隴月夜明,松風晝昏。
千秋萬祀,傳於子孫。鼎門之右,龍門之側。鬱郁佳城,志滎陽塋域。
關於此篇墓誌的價值,我將另文詳細考釋。在此先述要點。十多年前作《鄭虔生平與著述補考》(收入《鄭虔研究續
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出版),依據杜甫《八哀詩》注,認為鄭虔與鄭審為叔侄,並據鄭審家世推定為鄭
述祖五世孫。現據此志及其他鄭氏家族墓誌,知前述推論並不錯,但鄭審僅是鄭虔從侄,為虔父鏡思兄進思之孫。鄭
虔生年,臨海鄭廣文紀念館考證為 685 年,並於去年舉辦了其誕辰 1320 周年的紀念活動。據本志,則鄭虔生卒年應
為 691 年至 759 年,可見據詩文和宗譜考證之難以精密。鄭虔曾登進士第,以往記載中都沒有述及,可以補《登科記
考》之缺。鄭虔七次仕歷的經過,也大致可以得到印證。鄭虔妻為武後相王方慶孫女,屬顯宦世族之家。《 特輯》另
收鄭虔撰文之《大唐故右千牛衛中郎將王府君(暟)墓誌銘》,為洛陽發現的第三方鄭虔撰文的墓誌,暟為方慶第六
子,為虔奉妻族命而作。鄭虔陷偽的任官,史書作水部郎中,墓誌作兵部郎中,又多國子司業一職。鄭虔至德二年冬
貶台州司戶,到乾元二年九月去世,包括赴台州路途,一共不足二年。以往根據杜甫詩和宋人杜詩注,認為鄭虔亡於
廣德二年,顯然差距很大。事實是杜甫在秦州一帶生活時,鄭虔即已經去世,由於相隔太遠,消息不通,杜甫在數年
後方得知鄭虔噩耗。墓誌對於杜甫一系列詩歌的解讀,也都有意義。鄭虔的喪葬和子嗣,墓誌都交待得很清楚。大約
在台州病故後不久,即權殯於金陵,到大歷四年歸葬洛陽,時距去世已經十年。現在臨海有鄭虔墓,似乎需要重新檢
討。鄭虔入袝夫人王氏故塋,有些特殊,故墓誌有詳細說明。但在已見唐代墓誌中,也有類似情況。鄭虔的子嗣,墓
志提到元老、野老、魏老三子,並雲營葬時,二子在遐方。鄭虔長子元老墓誌也已經出土,見《全唐文補遺》第八輯
103 頁,名忠佐,字元老,貞元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其父子墓誌都沒有留居台州的記錄,今臨海有大量鄭虔遺裔,
各支譜系出入很大,也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就藝術史研究來說,包佶《大唐故朝請大夫盛王府司馬諸王侍書上護軍范陽張公(懷瓌)墓誌銘》(236 頁),對
於唐代著名書學理論家張懷瓘的家世、生平研究,極其重要。今人薛龍春著《張懷瓘書學著作考論》(天津人民美術
出版社 2005年 7 月出版)對懷瓘生平考證已詳,本志稱張家「僑居於廣陵」, 與《述書賦》稱張氏為海陵人雖有細節
出入,大體近是。志沒有敘及為張華之後,薛著認為懷瓌曾孫《張中立墓誌》稱華後疑出依託,可得佐證。墓誌雲:
「曾祖禮。祖隆,唐太子左司御率。父紹宗,贈宜春郡太守。」 可以考知其家世系。薛著依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疑與張說為同一支,但其祖隆與張氏還河東之祖張隆名同,恐非其後人。墓誌述其曾祖禮與父紹宗皆無官職(《張紹
宗墓誌》稱紹宗為邵州武岡令),紹宗贈官當因其二子位達之故。又稱懷瓌為紹宗第五子,天寶十四載卒,年六十四,
可據以推知懷瓘約生於垂拱前後。
就唐代家庭社會史研究而言,《 特輯》也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貴的資料。筆者不久前發表《唐代的亡妻與亡妾墓誌》,
分析唐代男性為其妻、妾所作墓誌及其感情和家庭生活的狀況,所得亡妻墓誌凡八十七篇、亡妾墓誌十九篇。據本書
則可以再補充亡妻墓誌十二篇,即劉肱《大唐前同州澄城縣主簿南陽劉肱妻河東裴氏墓誌》( 174 頁)、薛襄《大唐前
陳留郡陳留縣尉薛襄故夫人王氏墓誌銘》(193 頁)、郭湜《大理司直郭湜故妻隴西李夫人墓誌銘》(248 頁)、盧士瑀
《大唐范陽盧公故夫人清河崔氏墓誌銘》(285 頁)、高錫《唐高氏故夫人夫人河東裴氏墓誌銘》(294 頁)、 盧載《唐
前黔中觀察推官試太常寺協律郎盧載妻鄭氏墓誌銘》(308 頁)、盧士瓊《唐東都留守推官試大理評事盧君故夫人滎陽
4
鄭氏墓誌銘》(314 頁)、 郭文應《唐安州都督法曹參軍郭文應亡妻范陽盧氏墓誌銘》(330 頁)、崔彥崇《唐故滎陽鄭
夫人墓誌銘》(340 頁)、皇甫弘《唐涇原節度掌書記試太常寺協律郎皇甫弘妻博陵崔氏夫人墓誌銘》(343 頁)、張澹
《和州烏江縣令敦煌張公故夫人范陽盧氏墓誌銘》(369 頁)、崔鎮《唐鄉貢進士崔鎮亡妻滎陽鄭氏墓誌銘》(396 頁),
加上《書法叢刊》2005 年 4 妻刊出的李峴為妻撰墓誌,使今存唐亡妻墓誌達到了百篇,確是很可觀的珍貴記錄。亡
妾墓誌也可以增加一篇,即孫絿《王氏墓誌銘》。此志整理者加括注雲「孫絿妻」, 不太准確。墓誌中雲:「 余年十七,
命爾為箒妾,逮今僅紀矣。」 王氏的身份確為妾而非妻。此批墓誌包含的研究信息非常豐富。比方《王氏墓誌銘》中,
孫絿雲:「 余湎於酒,爾能排之;余不好書,爾能勵之。每言及是,不覺垂涕良久。余自嘆曰:『 為男子身,束身冕首,
不能行世間美事,反惰其業,為酒所惑,使兒女子勉誡,得不悲乎!』 遂擲瓢命秩(疑當作帙),貫覽墳典,不三二歲,
且有所補。一日,朋友俳余曰:『 孫氏子可謂道長矣。』 餘思之,乃爾之力也。」 這一段,幾乎就是《李娃傳》後半浪
子回頭故事的減縮版。墓誌記王氏臨終所言:「 余父冢長安中,苟終,願歸窆於其側。」 也是值得玩味的。雖然孫絿解
釋此語為「歿則侍父以孝」, 並以子女祭奠為由沒有遵從其遺言,仍窆於孫氏墓地,而此點因關涉唐代出嫁婦女與其
本家的關系,以及妾在葬制中的選擇,特別值得重視。
《特輯》收錄洛陽出土唐代世家大族墓誌之重要,趙跟喜館長在《前言》中已經說到:「 這批新收墓誌大多出於洛
北邙山、洛南萬安山、龍門西山及偃師、關林等地,其價值彌足珍貴,如萬安山出土的李、盧、姚、范官僚家族墓誌,
龍門張溝一帶出土的多與皇親國戚有關聯的人物墓誌等,其中人物事件或見諸史冊,或補缺拾遺,皆可印證唐史之一
般。」 全書可以補充唐史或者考訂唐代世家譜系的資料實在太豐富,本文難以一一遍舉,可留待學者今後進一步的研
究。在此僅舉皇甫氏一例。鄭薰《唐故中散大夫守給事中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刑部侍郎皇甫公(鉟)墓誌銘》雲:「 其
先自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為宋司徒。生仲,仲生發,發以王父字為族。漢興,改父為甫,因氏焉。至武帝初,雍
州牧鸞始自魯國遷茂陵,故起鸞為始祖。鸞生裒,舉至孝,為彭城相,北徙安定,家三水。裒生儁,東漢復為安定都
尉。儁生稜,渡遼將軍,以永平初徙居安定朝那,為郡著姓。稜有八子,為八祖,墳墓皆在安定郡城之西石虎谷口。
八祖之後,皆出安定,關中謂之望族,故世為安定人。公即渡遼第六子旗之後也。」 雖然皇甫氏的得姓原委,在《元
和姓纂》卷五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都有所述及,但都沒有此節詳盡。有關皇甫氏占郡安定的始末,以及八祖
墳墓地點的記錄,尤 其珍貴。其 材料來源顯然是鄭薰得自皇甫家人提供的譜牒記錄,雖 漢前事實的記載可能會有出入,
但對於了解漢唐間世族發展歷史和皇甫氏家族的重要性,相信會引起學者的興趣。
又梁涉《大唐故中散大夫襄陽郡別駕上柱國李府君(庭芝)墓誌銘》雲:「 十一代祖暠,晉涼武昭王。天寶中,主
上感肇霸之初,載興王之業,有制冊為興聖皇帝。俾四公之後,咸屬籍於宗正焉。」《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雲開元二
十三年以姑臧、絳郡、武陽(一作陵)、南陽四房復附屬籍,與此作天寶中不同。庭芝為義琛孫,出姑臧大房,可以
知道當時恢復宗室屬籍的具體情況。
至於文學世家的材料,可以舉著名詩人王之渙家族為例。曲石藏王之渙墓誌,曾為學者反復研究。其實在《千
唐志齋藏志》中,還有此一家族的四方墓誌,我在 20 年前曾撰文介紹(《 文學遺產》1987 年第 5 期《跋王之渙祖父
王德表、妻李氏墓誌》) 。近年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王洛客墓誌》發表(《書法叢刊》2002 年3 期,又見北京大學
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編《中國古代碑帖拓本》),詳細記載了其一生的文學活動。本書又收入之渙堂弟王之咸
墓誌(229 頁)及之咸子王綰墓誌(280 頁),為此一文學家族研究增加了新資料。
唐代海運史研究資料歷來很少。《 特輯》169 頁徐安貞《朱淑墓誌》雲:「 父玄泰,幽州大都督府司馬、攝侍御史、
兼河北道海運使。樓船鯨飛,輶車隼擊。」 208 頁李涓《大唐故北海郡千乘縣令盧府君(均方)墓誌》雲:「 調補洺州
平恩縣丞。秩滿,海運使朱玄泰奏君押運。越海有連檣之漕,安邊有如京之防。且溟渤窮乎天壤,通波亘於萬□ 。舳
艫電逝,委輸雲集。君皆飾躬履險,率先啟行,昭宣國章,敷惠邊土,使我東夏,保大定功。」 所敘都是開元年間由
朱玄泰實際領導、盧均方參與的從江南通過海路向河北運輸糧食物資的實際情形,對於了解唐代經濟史,以及安史之
亂發生的原因和睢陽保衛戰對於阻厄亂軍奪取江南的意義,也有參考意義。朱玄泰在兩《唐書》中未見述及。
有關唐代交通史的資料,可以舉出一例。華良夫《唐故殿中侍御史李公(舉)墓誌銘》雲:「 滿歲,調授京兆盩
厔尉。縣居劍南東西川穀口,中使、節制郎吏、西南夷宣詔使暨遷客,入者於是乎整駕,出者於是乎稅息,亭傳馬牛
之損,斃不絕日,府為病而難其任。」 所述長安往兩川經過盩厔時的境況,是很難得的記錄。
有關民族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資料,《 特輯》也極其豐富。我認為史料價值最高的,一是韋承慶撰《大周故鎮
軍大將軍行左金吾衛大將軍贈幽州都督上柱國柳城郡開國公高公(質)墓誌銘》(79 頁),二是缺名《唐故右領軍中
5
郎將使持節招撫仆羅大使天水趙府君(臣禮)志文》(210 頁)。 高質為高麗貴族,墓誌記其十九代祖後漢末封王賜姓
並得賜鐵券文雲:「 宜令高密子孫,代代承襲,自非烏頭白,鴨綠竭,承襲不絕。」 又載質「曾祖前,本蕃三品位頭大
兄;祖式,二品莫離支,獨知軍國及兵馬事;父量,三品柵城都督、位頭大兄兼大相」。 對於研究高麗史極其重要。
墓誌記高質總章間歸唐後,歷任軍職,萬歲通天二年任瀘河道討擊大使、充清邊東軍總管,在與契丹叛軍作戰中,困
守孤城,城陷被俘而遇害於磨米城。上世紀初洛陽曾出土高質子高慈墓誌,羅振玉收入《唐代海東藩閱志存》,有關
其先世及父子戰死的內容,與本篇記載一致,可以參看,相信會引起學者較多的注意。趙臣禮一生除曾貶官瓊州的一
段經歷外,在武後時期經歷了西域的多次邊疆沖突和招撫出使,更曾兩次擔任招慰仆羅使,後在歸途中卒於武威。墓
志以其與張博望(騫)相比,可以見到其經歷的特殊。
最後,特別想指出的是,最近幾年發表的唐代墓誌數量極其巨大,為唐代文史研究提供了空前豐富的資料,造成
了近年石刻文獻研究的學術熱點。1997 年,日本學者氣賀澤保規編《唐代墓誌所在總合目錄》時,所得凡5482 件;
2004 年此書出版新版時,達到 6459 件,除增加了《全唐文》收錄的文獻保存的一部分外,多數為新發表者。2004
年以來,新發表的成批墓誌,除本書外,還有《全唐文補遺》第八冊、《邙洛碑誌三百種》、《洛陽新出土墓誌考釋》
等,總數約達到 1500 方。此外,另行發表而特別重要者,我以為還可以舉出魏烜《裴懷古墓誌》(《中原文物》2005
年 5 期戴霖文)、《 王洛客墓誌》(《書法叢刊》2002年3 期)、崔至《崔翹墓誌》(《書法叢刊》2006 年2 期)、徐浩《李
峴墓誌》(榮寶齋刊拓本,又見《書法叢刊》2005 年 4 輯)、令狐畲撰《狄兼謨墓誌》(《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 年
1 期刊趙振華等文)、房凝《支謨墓誌》(《洛陽大學學報》2006 年 1 期董延壽等文)等。此外,如陸邳《楊良瑤神道
碑》(《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 年 3 期張世民文)、智嚴《珪禪師紀德幢》(《敦煌研究》2004 年 6 期李文生文)等,
也有重要史料價值。趙跟喜館長在本書《前言》中說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洛陽出土的墓誌,「 主要有千唐志齋
六百餘方、洛陽文物二隊四百餘方、洛陽師范學院三百餘方、洛陽宋氏、劉氏、王氏等五百餘方,其他散存於市縣文
物單位,流散外地者幾近千方。」 除《特輯》外,洛陽師范學院藏品部分發表於《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洛陽民間私
人藏品部分收入趙君平《邙洛碑誌三百種》,洛陽文物工作隊藏品收入《洛陽出土歷代墓誌緝繩》和《洛陽新獲墓誌》
者約有一千方。估計已經出土而至今未曾發表者,仍有一千多方。千唐志齋秉著學術為天下公器的態度,及時完整地
發表全部藏品,提供學術界作進一步的研究,實在是一件造福學林、功德無量的善事。十分期待有關藏家也能及時發
表藏品,共通開創唐代石刻研究的新局面,並由此為唐代文史研究帶來新氣象。

⑷ 求幾部TXT小說,屬歷史、軍事類的,要完本的!!!

劉墉:陽謀高手.txt

[陽謀高手].黃曉陽.掃描版.pdf

大崩潰.txt

《榮寶齋》作者:都梁.txt

越戰的血.txt

打包發給你。滿意請採納。


⑸ 個人藏書如何管理

本人的觀點是:支持發展正版電子書,以取代大部分紙本書,尤其是暢銷書、雜志、教材(教材電子化一定是未來趨勢),這對節約資源、降低價格、便於學術研究(尤其是檢索),都是有益的,這是全世界圖書業的發展方向。例如《大英網路全書》和《泰晤士報》,都已經徹底電子化了。
紙本書固然有其獨特魅力,比如經典版本、藝術類畫冊、收藏鑒賞類、書法碑帖、影印本線裝書、優質少兒書等等,還是值得保留的。
我國圖書業的問題,與本題無關,不多言。

本人既喜愛紙本書,也善用電子書,在此獻丑淺談一下選書、 藏書、整理書的經驗,以及教訓。

先談談教訓,或者說藏書帶來的麻煩吧

坐擁一屋子書,確實很有滿足感,但是,紙本書確實給我們帶來了無數麻煩。
首先,整理和存放非常麻煩,這是本題目的核心,隨後詳談。

其次,搬家問題。
書店搬遷的麻煩就不談了,就說家庭,我們家十年前搬入現在的房子時,總共打了80個自然包。自然包,就是採用圖書業普遍用牛皮紙打包圖書的方法,一包大概相當於40本32開的書。算上線裝書、16開畫冊、辭典等等大書,保守估計2500本書吧。我父母作為業內人都快累吐了。
後來,藏書逐年慢慢增加,家裡能放書的地方都是書。去年這個時候,書店倒閉,大部分書退給出版社或轉讓給一些小書店、咖啡館,我們家捨不得一些好書,精挑細選,留下了大約40包書。這40包書,讓我們十分困擾……
現在,我們家有整三面牆是落地書架,遠遠不夠;家裡的其它空間,博古架、不常坐的椅子、陽台、床頭,哪兒哪兒都是書;我現在的店鋪里,也有幾個書架放書。就這樣,還是有一些書放不下,只能封在包里,摞在角落裡。這種感覺,絕對是名符其實的頭大,誰藏書誰知道……
於是,痛定思痛,我們家現在除了古籍和舊書之外,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添新書。
雜志、暢銷書,有正版電子版就買,沒有正版就…你懂的…
沒有電子版,朋友有的話,就借朋友的稍微看看。
總之,就一個准則,只買值得反復閱讀的。

然後是使用和閱讀問題。
本人敢說,藏書之人,大部分書都不可能拿來精讀,有些書只是偶爾翻翻看,有些書買來根本不看,純是收藏。這屬於藏書癖,很多人可能對此感到不解,但確實許多人有這種癖好,我們家都有這毛病……這些書,既然已經買來了,又捨不得處理掉,那麼只能想辦法保存好、整理好。

實際真正拿來好好閱讀的,必然只是藏書中的一小部分。這其中,每本書的閱讀次數和頻率,肯定也是不同的。
不廢話了,直接切入下一部分。

紙本書的整理

書店和圖書館的圖書種類太多太多,必須使用電腦管理。就拿我們書店來說,至少2萬種書,必須嚴格按照圖書分類進行管理。書店和圖書館要做的,就是讓讀者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所需的書。
而作為一個普通的藏書家庭,書都是一本本淘來的,是按自己喜好挑選的,可能很雜,什麼門類都有,有的門類可能就幾本書,根本沒必要細化分類。
即便是同一類別的兩本書,可能使用頻率的差距也很大。比如,劉力紅的《思考中醫》,我需要經常翻翻看看,但是《針灸甲乙經》,基本就當資料存著,輕易用不到。
所以說,圖書管理系統,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大型書庫,並不符合一般家庭的日常讀書習慣。

本人以自己為例,談談書籍的整理和選擇,都是個人習慣和觀點,勿噴,見仁見智吧……
本人算是大學肄業,曾經專業是經濟學,愛好是語言學、周易、中醫,現在從事古董、藝術品行業,偶爾看看地理、歷史、社科等等,基本不讀現當代文學,不讀勵志,不讀所謂的心理學,其它的什麼類都有。

現有的書,會根據學科門類以及使用頻率,先對書進行初步分類:
第一類,學習、研究類。自己的專業書,或者最喜愛的書,也就是經常要看的或查資料用的,值得反復研讀的。對我來說,就是藝術史、收藏鑒賞、周易、天文、中醫。
第二類,興趣愛好類。偶爾翻翻看的閑書,比如地理、歷史、旅遊、美食。
第三類,期刊雜志類。雜志,長期訂閱的,或偶爾買來看看的。比如三聯生活周刊、國家地理、拍賣圖錄。
第四類,純收藏類。幾乎不是用來看的書,比如古籍善本、線裝書、連環畫、網路全書、各種全集(金庸、愛因斯坦、魯迅、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啥啥的)等等。

整理時,不妨按照上述四種分類,倒序整理。
首先要整理的是最後一類,純收藏類。凡是幾乎不需要看的書,比如一年才動一次,就將它們妥善安放在最不礙事、最難取放的地方吧。比如:
1、書架的最上層。有的書架下面是帶門的櫃子,放櫃子里也可。
2、當然,未見得一定要放在書架上,其它房間有合適的地方也可,比如衣櫥上面。
3、不太貴重的話,裝箱放在床底下或者儲物間也可。

如果,有些書您雖然不看,但是想經常拿出來給客人顯擺顯擺,比如什麼90年版的《綉像金X梅》,文物出版社的《中國金石集萃》,或者古籍善本,等等等等……
那麼,您可以考慮來一個金絲楠木的(防蟲)、帶玻璃門的(防塵)、帶抽屜(放古籍)甚至帶鎖、帶保險櫃(防盜)的書架……這種書架可以放在辦公室、客廳、茶室最顯眼的位置上……
這個不是開玩笑,不少藏書大(tu)家(hao)真是這么做,效果蠻震撼的。

接著是期刊雜志類。
如果你訂閱期刊雜志,且有攢刊物的習慣,並且,每期看完幾乎不會再看第二遍。那麼,這些期刊可以和收藏類書籍一樣放在上述地方。
建議按期刊的發行順序,一期期由左至右或由下至上放好。
我們有時會發現,某一期雜志的內容很有用,需要作為資料經常看,那麼,就可以專門開辟一小塊地方,比如書架的一格或某個櫃子上,專門存放這種有價值的單期雜志。
但是,這樣很容易將這一期雜志弄壞、弄臟,或者有朋友看到借走,弄舊,甚至弄丟,然後你的雜志刊號就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藏書人顯然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一般來說,某期雜志值得保留的只會是某個專題。所以,本人建議,可以將有用的部分掃描下來,存到電腦(網盤)里,雜志還是跟它的兄弟姐妹們放在一起吧。
推薦一個掃描APP,WorldScan掃描王。

然後是興趣愛好類。
如果不是專門搞研究、做學問,那麼,你所擁有的大部分書,應該都是根據興趣愛好所選擇的。
整理的原則:閱讀頻率優先,書籍開本其次,圖書分類再次,書脊顏色最次。
有人按照書脊顏色整理書架……那純粹是強迫症,或者是行為藝術或者是搞裝飾……除非,您能保證記得每一本書的書脊顏色和擺放位置……

閱讀頻率優先
簡而言之,越常用的書,就放到離你越近的地方。比如,你辦公桌旁的書架,你沙發旁的書架,你電腦桌旁的書架,因人而異。
至於書的擺放,當你面朝書架站立時:
1、對應你面部的,應該是你天天讀的、最常讀的書。
2、對應你腰部到頸部之間的,應該是你偶爾要讀的書。
3、對應你頭部以上的,腰部以下的,應該是你較少讀的書。
可以參考下面的圖片。

然後需要考慮的就是書籍的開本。
真正好看、好用的擺放方法,是根據開本來擺放,即同樣高矮的書擺在同一格子里。
再講一個小經驗,由於書的寬度是不同的,所以,不要把書推到書架最裡面。在書架內壁留點空間,書脊到書架外沿也留點空間。取某本書的時候,可以將兩旁的書推進去一點(記得回頭放書的時候在整理回來……)。書的高度當然也要合適,比格子略矮5-10cm即可。
如果你將書推到緊貼書架內壁的地方,你只能摳書脊把書摳出來,很容易弄壞書或者弄壞指甲…

所以說,你的常讀書,應該在書架上佔用2-3個不同大小的格子,分別對應32開,16開,以及特殊開本。
特殊開本,不要參差不齊的擺放,建議從左至右、低到高排列。在較低的書上,可以擺個泰迪熊啊、普洱茶磚、煙盒啥的,調整一下視覺效果。
或者,可以一部分站著,一部分躺著。

以本人為例,常讀書在整個書架上,大概也就佔一個平方米左右吧。
既然是常讀書,我認為它們就像朋友一樣,熟悉它們的書名、書脊顏色、擺放位置,是理所應當的。
所以,各位認為,常讀書有必要按照類別來擺放么???
如果常讀書里有同系列的書,當然要將它們放在一起。
如果有什麼特殊癖好,可以考慮按顏色漸變擺放……

一般來說,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只在一個地點讀書,人在不同的地點,閱讀狀態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凡是你經常讀書的地方,有條件的話,就設立一個這樣的書架,不需要太大,小型桌面書架也可。這些零零碎碎的小書架上,就放你的常讀書。
以本人自己為例,大概平均每天花幾個時讀書吧,分別在兩個地點:家裡以及店裡。

在家裡,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讀的都是偏學術的書,搞點研究,因此,這類書我都放在家裡。
在店裡,雖然古董店沒啥生意,也經常來朋友客人,讀書會受打擾,因此,店裡放的都是些興趣愛好類的書,或者是一些可以隨時拿起、放下的學習類書籍。
這個概念是本人胡亂總結的……大概就是一些內涵豐富的,一時無法參透的,長篇閱讀很累的,隨時看看都有心得的,隨時可以扔下不看的,比如《思考中醫》、《燃燈者》、《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中醫運氣學解秘》、《周易》、《靈樞》、《馬未都說》、《榮寶齋》雜志等等等等……

大部分藏書,應該統一放在一個大書架上。
我在後面有提到書架的尺寸等問題,這種大型書架,就可以按照圖書專業分類來擺放了。
具體每一格放什麼,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問題。
看藏書量多少吧,比如科學類特別多,可以分好幾個格子放。但是宗教、哲學、醫學特別少,合並到一起就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每一格書架放滿才去用另一格,請給你的新書預留足夠的位置。

常讀的書總有讀完、讀透、讀煩的時候,那時候,就可以將它放回你的藏書架了。
不要把已經徹底讀完的書遺留在常用書架上!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樣,書架才會越來越亂。

再就是,誰都會偶爾外出或旅行。
短暫外出,比如聚餐、會客、乘車等等,可能有少許富裕時間,可以用手機一類的設備放點電子書看,不建議帶紙本書。
長途旅行,坐飛機、火車,閑得蛋疼,強烈建議:只帶一本你平時讀不進去的,但是又很有用的書,寂寞會逼你把它讀下去的…… 當然,你可以選擇玩手機游戲、和旁邊乘客聊天、打牌……

學習、研究類書籍。
用的時候幾乎天天要用,不用的時候幾乎打入冷宮,整理方法同上。
本人也不是正規學院派,純是自己瞎研究…只能分享幾點經驗:
1、嚴格做好分類,參考書、相關書籍、引用資料,分開放置。
2、做好書簽,書簽,以及書簽。
3、需要的引文,以及重要參考文獻,建議掃描之後存在專門的文件夾里。一定要整頁掃描,標注好書名、頁碼。
4、資料不怕多,越多越好。臟、舊都無所謂,反正也不是用來收藏的,能買二手書就買二手書,帶筆記的也很好,能用電子版就用電子版。

整理書的經驗大致就是這些吧……

實用、方便優先

盡量整齊、美觀

善於利用各種空間

選書經驗——到底什麼樣的書才值得收藏。
好大的題目……慢慢補充……
先推薦一些出版社吧,排名基本不太分先後……
由於從小接觸上一代(50後?60後?)出版人,備受出版界的叔叔阿姨照顧,以下評價,摻入了許多個人感情。
另外,由於人和人的口味、愛好、關注點均有不同,因此,對於出版社的看法也是大相徑庭,見仁見智吧~~

出版社
1、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人文、社科類學術書為主,也搞過金庸、蔡志忠一類暢銷經典,緊跟文化潮流,時不時地出好書。我是三聯書店的後裔,必須將它排第一。
2、商務印書館:學術類,最著名的就是漢譯名著。
3、中華書局:古籍類。
4、人民文學:雖然我不看,但是總要排上它,文學類。
5、世紀出版集團:原上海N家大社合並的,各類書都有吧,整體水平OK。
6、廣西師大貝貝特:後起之秀,近年來,N家貝貝特一起發力,尤其北京貝貝特搞的理想國,社科類,文藝類,都有好書。
7、山東畫報:圖冊類。以前不少好書,後來也……
8、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等高校出版社:不少經典專業教材什麼的。
9、西泠印社:金石、書法、古籍等等。
10、外研社、外教社:語言、外語類。
還有百花文藝、鳳凰,世界圖書,新星,海豚,中信,嶽麓等等等等…
總之,多關注一些大出版社,總能發現好書。
淘舊書更是如此,過去沒那麼多書商,就大出版社才靠譜。

版本
相信這里有很多藏書人比在下更懂書籍的版本,不過,肯定還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因此本人還是獻丑談談吧……古籍善本就不談了。

自古以來,所謂「藏書」,實際上藏的重點不在於「書」,而在於「版本」。
例如,同樣是《黃帝內經》,有唐本、宋本、天一閣本、文淵閣本、武英殿本等等等等,各個版本各有特色。
評判一個藏書家的功績,不在於其藏書數量多少,而在於其藏書的質量,即藏書的版本好。
現代書籍亦然,盡管都是印刷廠批量印刷的,但版本之間還是差距很大的。

版本,即Edition,是指一種書籍經過多次修訂、印刷、翻譯等等,形成的各種不同的本子。
版本概念涉及面很廣,包括:作者,選題(或者說內容),校對,出版社,開本,版次,譯者(假如有),編輯,美工,排版,印刷,裝幀等等等等……
分條目慢慢整理吧……隨後慢慢補充:
1、最基本的:錯字少,排版舒服,字體大小合適。正版書不一定沒錯字哦。
2、出版社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大出版社的圖書品質是基本穩定的。小出版社有時候會把書號弄出去亂搞,或者一些人為了評職稱、搞宣傳什麼的亂出書,一定要注意分辨……
3、一版一印,即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對閱讀來說並不是特別重要,但對一些極端藏書家來說,一定要追求一版一印。
4、譯者。選擇外文譯著一定要關注譯者!比如《源氏物語》,可能豐子愷的譯本就比較好。
5、開本。開本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書看著舒服不舒服。設想一下,假如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雜志是小32開的,吐血不吐血?!假如西遊記連環畫做成大16開的,囧不囧?!這是我編造的極端例子,但是確實有很多書的開本設計很腦殘,具體就不指名道姓了……
6、插圖。不要以為隨便塞幾個相關圖片進去就是插圖了……插圖的數量、位置、大小、清晰度、內容切合度以及是否偏色等等,都將影響書籍的閱讀感受和實用性。
7、插畫亦然,可以為書籍增色不少。
8、評注本。古籍常有評注本和白話文本,固然有精品,但是,若沒有一定的基礎,恐怕會被一些錯誤註解所誤導,不建議選擇現代評注本和白話文本。當然,古代的名家集注本,也並非都靠譜。
9、換湯不換葯版本。什麼全新版、重編版、精編版、彩色版等等等等,大多是換湯不換葯,建議收藏一個經典版本足矣。
10、修訂版。大部分書籍存一個經典版本即可,但是,有些書籍,尤其是科學類專業書籍和教材、網路全書、辭典等等,一定要選擇最新的修訂版。固守經典與緊跟前沿並不沖突。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議真正想要藏書的人,可以考慮貼著牆打一套專門的書架。
提幾點打書架注意事項吧:
1、建議書架高2米以上,寬1米以下。如果是定在牆上的,可以到頂。不要太寬,每一層放書的隔板越寬,需要的承重能力就越高,一旦壓斷了……你懂的……
2、書架每一層的高度一定不要統一。最大的格子在最底下,放一些大開本的書,這樣可以壓住重心以防書架傾倒。最頂上的格子也可以是大的,但絕不能是最小的,否則,書架2米以上的話,你抬著頭根本看不清小書的書名。每一層的一般高度在30cm左右,能放下絕大部分32開的書,大格子45cm左右。
3、每一層的深度可以在50cm左右,既保證了書架穩定不會倒,又可以前後擺放兩排32開的書,書店一般會這樣放點庫存書(各位,逛書店的時候想要外觀新一點的書,就去後面掏一下吧……)。放一排大書的話,前面還能放點雜物(當然這不是個好習慣……顯得比較亂……但是真的很節約空間)。
4、一般書架都是木頭的,一定要厚,結實!厚、結實!鐵書架很好用,但是不好看。

當然,一般的家庭不可能弄那麼多書架,那麼,就一定要學會合理利用空間,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來存書,包括衛生間。幾個tips:
1、都知道書立吧,多買點,可以把書卡在窗檯上啊,寫字台邊啊,電腦屏幕後面啊,任何平坦的檯子都可以。
2、把書躺著摞起來是最節省空間的,但是,不好取用也不美觀,不建議這樣放。雖然我經常這樣放… 舊雜志可以這樣摞。
3、箱子。紙箱子、木頭箱子,厚、結實!最好別用塑料箱子。常年不需要用的書,統統丟進箱子里。用紙記下書名,放在書的最上面,或者貼在箱子外面。
4、現在的傢具多種多樣,可以自己開發一下拿來放書。牆上的懸空書架啊,帶小書架的茶幾,等等等等……
5、書架比較占空間,傢具擋在書架前其實也無妨,像我一樣,把不重要、幾乎不看的書擋起來就可以了。反正,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裡。

防潮、防蟲、防水,這些不用說了吧,還需要注意,防火!!防火!!防火!!
1、書架旁邊千萬不要走電線,建議不要用帶燈的書架。凡事總有個萬一。
2、書架不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要放在陽光能曬到的地方。海風潮,容易發霉。陽光曬,如果極乾燥,有著火危險,不幹燥,長期曬也會掉色,卷邊。
3、不要在書房抽煙。一是為了防火,再一個,書會吸味的,除非你想讓你的書沾滿煙味……這里扯句題外話,普洱茶存在書房就很好。
4、乾粉滅火器。誰能保證永遠不失火?失火了用水澆?我家常備三個滅火器。建議一個書房一個。

電子書的選擇和整理

慢慢補充吧……

借 @墨寒 的提醒,先談一談電子書和紙本書的取捨。
個人認為,純粹為了通讀、研究、參考書的話,電子書是不二選擇。
原因很簡單:高效。
隨身攜帶查閱,關鍵段落可以加書簽或截圖保存,便於檢索有效內容,節省桌面空間等等等等……
本人剛剛完成一本書籍的創作,偏研究向,電腦接雙屏幕,左邊屏幕開一個word寫作,再開一個電子書窗口,右邊屏幕開兩個PDF窗口,桌上還有兩本紙本書,紙本書里的書簽亂七八糟,電腦里還有一堆截圖和參考文檔。如果全都使用紙本書和列印文件……恐怕會亂作一團,簡直不敢想像……我由衷地佩服老一代泡圖書館做研究的學者!

隨著電子閱讀器的發展,人們閱讀電子書的體驗一定會越來越好。但是,電子書至今仍然無法替代紙本書的一種功能,就是「翻翻看」。
比如我手邊有一本紙本的《馬未都說》,都是一篇篇的小文章,我拿起來,隨便翻開一節,就可以看。電子書就不行了,我只能一頁一頁翻,或者跳頁,感覺就不那麼閑適隨意了。但是,如果我想在這本書中搜尋和銅鏡有關的內容,電子書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辭典。我手機里有電子版牛津《ODE》辭典和日語《大辭林》,檢索非常方便,還有關聯Link。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會跟我有一樣的習慣,就是喜歡翻字典。電子辭典沒法解決。

在此強烈建議,如果有IT界人士能看到的話,電子書是不是可以考慮加入「搖一搖"功能,搖一下,然後嘩啦啦翻頁,隨機翻到某個章節的開頭,或者辭典隨機跳到某個詞條。

現在,電子書還有一大問題,就是D版居多,粗製濫造,鮮有好版本。
個人認為電子書的好版本應該具有以下條件:
1、正版。最好是像AMAZON一樣,能夠做到每一本書跟作者三七分賬,而不是國內現在普遍的買斷電子版權,作者獲得不了太多利益。只有支持、保護創作者,才會有好作品出現。
2、編目完整、清晰。目錄精確到小章節最好。
3、版式舒服。頁眉頁腳什麼的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主要是排版合理。
4、引用、註解齊全。引文清晰,最好有link,註解最好有單獨的彈出框。這是未來的技術發展問題了……
5、圖片完整、清晰。多數電子書都輸在圖片上。所以,圖片類電子書,一時半會兒很難取代紙本書的地位。
6、錯別字少,特殊符號齊全,沒有內容缺失等等。

我相信,總有一天,各種書籍(包括古籍)都會向上述趨勢發展出正版或者公版電子書。
正版電子書的製作和推廣,不單單是出版社和電商的問題,應當將其視為一種社會公共服務,期待政府、院校、研究所能夠參與其中。至少,希望政府能完善法律法規來監管吧。

很多人在使用D版電子書,我也是。我相信這其中很多是無奈之舉,有些書既買不到紙本,又沒有正版的電子版,我國的圖書館又不那麼開放,情何以堪!
這里提倡一下,如果您要讀的書有正版電子書,如果您買得起,希望您購買正版,正版電子書的發展,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的支持。

⑹ 芥子園畫譜電子書下載

網上免費的幾乎沒有全集,以下湊合看吧

77本榮寶齋畫譜-- http://pickup.mofile.com/1367350889269818

芥子園畫譜第一集-山水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45072.html

芥子園畫譜第二集-蘭竹梅菊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45087.html?from=isnom

芥子園畫譜第三集-花卉---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45121.html?from=isnom

LZ如果有心學習,還是建議買書好,用墨筆法需要細看細琢磨的。

⑺ 《亮劍》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亮劍》(都梁)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GRf7hXZgV4H3L3PhK9bfBw

提取碼:1234

書名:亮劍

作者:都梁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6

頁數:440

內容簡介:

★暢銷20年來首度大篇幅增訂!

★出版20周年,作者首度對小說內容進行大篇幅增補修訂,購買請認准全新45章版本。

★都梁「家國五部曲」之一,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戰爭小說!

★詮釋國之軍魂,展現民族剛性人格。

★成功塑造「軍魂」李雲龍的光輝形象。

★創造「亮劍精神」,揭露「戰無不勝」的秘密。

★「亮劍精神」成為無數精英人士秉承的理念和價值觀,正被眾多知名企業作為競爭與強勢發展的戰斗決勝力。

★半部《亮劍》成就影視經典,而李雲龍等人的人生結局又會如何?

★小說比電視劇更全面、更完整、更悲壯、更殘酷!

★2005年李幼斌版《亮劍》電視劇火爆十餘年,打破諸多收視記錄,至今仍在頻繁重播,甚至紅遍多家視頻平台。

★2011年黃志忠版《新亮劍》增添軍人的細膩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再次翻拍驗證經典魅力。

在《亮劍》一書中,作者用冷靜凝重的筆觸,刻畫了李雲龍和他的戰友們這一批性格鮮明、經歷傳奇的人物,讀來令人手不釋卷,掩卷不能不深思、落淚。

李雲龍是一個叱吒風雲、百戰沙場的職業軍人,是一個一生都在血與火中搏鬥的名將。他的人生信條是:「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

在戰爭與和平的時空轉換中,李雲龍的人生註定要成為一個傳奇。

作者簡介:

都梁

原名楊湛,1954年出生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中國內地作家、編劇。出版長篇小說《亮劍》《血色浪漫》《狼煙北平》《榮寶齋》《大崩潰》等五部,其中前四部已被改編成同名影視作品。

都梁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獨特的情懷與力量。《亮劍》詮釋了國之軍魂,《血色浪漫》描述了一代人的奮斗史,《狼煙北平》可以當作愛國主義教材,《榮寶齋》堪稱一部企業管理學巨作,《大崩潰》則是一部氣勢恢宏的戰爭史詩。五部作品類型不同,但其主題卻不出「家國」二字。

都梁筆下的人物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如《亮劍》中的李雲龍、趙剛、楚雲飛,《血色浪漫》中的鍾躍民、張海洋、袁軍,《狼煙北平》中的文三兒、徐金戈、方景林,《榮寶齋》中的張仰山、庄虎臣、張幼林,以及《大崩潰》中的佟滿堂、蔡繼剛、蔡繼恆等,這些人物形象都受到讀者的熱烈追捧。

閱讀全文

與榮寶齋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ython單實例化 瀏覽:349
str中python 瀏覽:89
java的equals用法 瀏覽:845
奧維雲伺服器怎麼開通 瀏覽:171
js取得伺服器地址 瀏覽:812
起點中文網小說緩存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216
java瘋狂講義pdf 瀏覽:299
推有錢app在哪裡 瀏覽:744
寧波鮑斯壓縮機 瀏覽:93
新建文件夾電影2完整版演員表 瀏覽:988
空調壓縮機為什麼不能放到冷庫用 瀏覽:89
江西雲伺服器節點虛擬主機 瀏覽:997
新氧app如何測試臉型 瀏覽:688
個稅app如何查詢社保 瀏覽:495
安卓設備快充什麼時候開啟的 瀏覽:13
ipad怎麼用安卓手機傳文件 瀏覽:584
編輯程序員視頻 瀏覽:634
極光app的雲助手在哪裡 瀏覽:777
信合有什麼ApP 瀏覽:958
android絕對位置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