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道炁pdf

道炁pdf

發布時間:2022-07-29 19:01:55

① 道家八大神咒指的是哪些

八大神咒出自《早晚功課經》,是道教諸多門派廣泛普遍遵行的幾種常用咒語。

凈心神咒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智慧明凈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凈心神咒為八神咒之首,顧名思義為修道之人早晚功課及學煉符法時凈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時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於冥寂,返觀道心,入於清靜之中。並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
語釋:太上者即為太上老君,在此為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為道教三寶之師寶。
三台者即三台星君。唐杜牧有詩雲:「三台星里拜文星」。應變無停是指大道(太上)無處不在,易處於運動中的狀態,變者變化也。《清靜經》雲:「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是也。
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語釋:大道隨聲感應,無處不在能驅除邪祟,而弘護正道,衛護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擾。
智慧明凈心神安寧
語釋:此言常誦此咒能使人智慧開朗,靈台明凈,摒除雜念,心道合一,神明安寧。不染六塵。
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語 釋:三魂者:《雲笈七簽》雲:「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命,爽靈主財祿,幽精主災衰。三魂為陽,易上升,故應常守三魂。七魄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一代丹道大師魏伯陽真人在《周易參同契》說: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七魄為陰神,故其性使人性堅貪嫉,遺精好色, 迷失自我,暴斂奢淫。故修道之人使三魂永固,七魄安然。
布壇施法,修煉功課之前都應先誦持此咒,寧靜心神,使心神歸於正道,魂魄安固。從此可看出修道之下手功夫即先修心。
凈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煉液道氣長存
凈 口神咒含有兩層真意,一為:我人生於世俗,難免謗經毀道,妄言他人之過。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罵地,綺語兩舌,咒詛諛曲。此皆為口業。另居於塵俗,三葷 五腥難免避諱。口氣腥檀膻臭。誦經論法,污穢三寶。故應常誦凈口神咒消除口業,祈請正神,滌除口中穢氣。清靜口舌後方能誦經念咒,通真達道。
語 釋:按《黃庭內景真經》雲:口神為丹朱,舌神為正倫,齒神為羅千,喉神為虎賁,炁神導引津液,心神固守丹元。口中常有穢氣故應常吐故納新,呼吐污濁之氣於 外,吸引清新之氣於內。其法有六:噓、呵、呼、呬、吹、嘻六氣之法,能使五臟六腑康泰。《太平御覽》雲:真人道士常吐納以和六液。另通過舌神吞咽津液,可 保津液。丹經有雲:;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這樣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故能通命養神。道家認為牙齒為堅硬之 物,能摧萬物而食之,故能驅除邪魅。喉為吞咽之重樓,口中之液為玄泉,故吞咽生津聚精,滋養精氣。
心為五臟之主宰,丹元為體內元神,是主宰思慮意識,體內生機之神。思神是指存想體內口部諸神,煉液是運煉體內玉液還丹。此咒令口齒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業,清口之濁氣。心神與道合一,存無守有,長生久視,道炁常存。
凈身神咒
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身形
凈身神咒可令身體內的四正之神歸於正位,消除身業,擁護身形,保衛道體,所謂身業即殺盜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體清靜,能以清靜之身感召神靈。
語 釋:靈寶天尊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為經寶。念誦此咒時要萬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寧泰定。眼內視神光煥於玉闕,耳返聽妙韻於瓊台,心存靈寶天尊於 上,三魂七魄不外游,五臟靈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靜。安慰為靜養,身形安穩,五臟之氣化為四正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侍衛自身左右前 後,養護肝肺心腎。自能修成道果。
中國道教學院的《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是 侍衛我真,上海的《日誦早壇功課經》 侍衛我真,四川的《太上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是 侍衛身形,福建福州的經本中的「凈身神咒」是 侍衛我身。「真」和「身」都是可以的。一個字的區別是不會影響神咒的作用,可能是身(真)的用法和地方習慣的問題。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岳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迴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此咒為結壇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為凡夫奏告上天,保衛正道時所用。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語釋:
元始為道教三清之一,號元始天尊,居玉清聖境,安為穩定,鎮為鎮守,普告是廣而宣告。萬靈是指山川河嶽十方之萬靈眾神。此句是以奉元始天尊法令,召告十方法界萬靈神眾。此中需要存想元始天尊法像。
岳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語釋:
山嶽河瀆,山川大地一切神靈,社稷為正神,即福德正神。社為古代祭祀地神之處,稷為糧食作物,是百穀之長。傳有百穗。在此廣泛指山川河嶽之神神龍神土地等神靈。不得妄驚指不妄自擾亂驚惶。
迴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語釋:
有 的門及有的修道之人自視功高,不用此咒。殊不知山川地神是備壇守護不可缺少的護法,一來可命他們護衛傳達,二來能領他們皈依大道。澄清是指身心內外似水之 清,走入光明大道。內凈其心,外凈其身。各安方位此處是指神靈依此備護好自己的位置,各安守崗位。在家誦經者可將壇庭誦作:「備守家庭」
如是律壇則又應誦作「備守律壇」。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語釋:太上有命是指奉太上老君敕令,各地山川神靈搜捕妖邪,不得作祟於人間,弘揚道法,保衛家國社稷。使人們幸福,世界太平,並且保衛誦經者。
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語釋:皈者,反黑為白,轉染成凈,把凡心住於正念清凈境界成就道心。「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戀母。
元亨利貞出自《易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此為君子之四德。故土地神明行具君子之德,皈依大道。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萬氣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誦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忘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氣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此 金光神咒以修煉道體之心性為主,主張以內煉金光元神護體,降魔衛道!此咒因其用途廣泛,法威強大。所以為道門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煉之法。各門派的修法也 不盡相同,民間道派也有很多關於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結金光諱為符令;或是運潛金光,內煉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護衛;或加持法寶,遁地偷天。
金光為道之發見,神之神光。金者剛強不壞之意,求道者玄功廣博,光華外著,足以驅鬼魅、斬妖氣,役神將。如金器之剛強不屈,灼然赫奕也,是號金光。
天地玄宗 萬炁本根
註解:天地,一陰一陽;玄者道也,宗者萬事萬物根本。故玄宗雖雲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體現。萬炁,總括萬事萬物,天地變化也,勿泥本根源頭也。言天地之眾炁莫非陰陽合散所為,是天地有萬氣炁之本根也。
廣修萬劫 證吾神通
註解:廣,博也.修,修持,即煉玄之功也。萬劫,言其修鏈歷經浩劫之多也。蓋煉玄之士,時時修奉、其數無窮,如萬劫之累修。證,證明。神通,神明通靈。蓋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萬劫修持,則吾之神

② 道炁長存是什麼意思 出自哪裡

意思為道的上德之性與道的物質能量是永恆的存在。在道經中很常見,凈天地神咒中就有凶穢消散道炁常存。

炁,qì同「氣」,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說。 風水上,「炁」是一種意識流,是「場」的一種狀態。 雖然中醫、風水著作中常寫作「氣」,但實際上應是「炁」的概念。

養生上,「炁」是一種療愈能量,存在於宇宙萬物間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在氣功,吐納,導引術及禪坐之中,所講究的氣是這炁的能量流,從動作與意識的相互配而下,對人體達到療愈而提高健康。

(2)道炁pdf擴展閱讀: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③ 道家八大神咒怎麼用

神咒,指天神的語言,有神通法力的秘語。《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曰:「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篆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日神咒。」道教認為咒乃天神所頒,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早期道經《太平經》雲:「天上有常神聖要語,吋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來往也,人眾得之,謂之神咒也。」
八大神咒,是道教入門的必修必學,應用級廣。舉凡誦經、禳解、臨壇、書符、行法等都需要念這八個咒語,它也是修煉符咒法術的必需程序。
八大神咒是指:凈口神咒、凈身神咒、凈心神咒、凈天地神咒、金光神咒、壇場土地神咒、祝香神咒、元始安鎮神咒這八個咒語。
八大神咒的神符,需要熟練的記著,在念頌神咒的基礎上,要把這個神符存思出來,這一點不同於繪制其他符咒諱令。

一、凈心神咒

(凈心咒:除雜念,明心智,凈靈台)

凈心神咒:關鍵在於祛除雜亂,安寧心神,以便轉凡心為道心。因為我們的任何罪業,一切凡夫不能進道的源頭是心,修行雖有萬千方便門,歸於一處,無非修心而已。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智慧明凈,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急急如律令。

凈心神咒為八神咒之首,顧名思義為修道之人早晚功課及學煉符法時凈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時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於冥寂,返觀道心,入於清靜之中。並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二、凈口神咒

(凈口咒:消口業,對往後念咒有很大好處)

凈口神咒:關鍵在於令口部諸神歸於正位,消除口業,滌盪我們口中的穢氣,以便用清凈之口來諷誦靈章。因為我們在生活中,避免不了吃肉、吃五辛三厭之類的食物,而且還有諷刺、漫罵、兩舌、妄語等等口業,需要用此神咒以清凈之。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炁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煉液,道炁常存。

急急如律令。

凈口神咒含有兩層真意,一為:我人生於世俗,難免謗經毀道,妄言他人之過。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罵地,綺語兩舌,咒詛諛曲。此皆為口業。另居於塵俗,三葷五腥難免避諱。口氣腥檀膻臭。誦經論法,污穢三寶。故應常誦凈口神咒消除口業,祈請正神,滌除口中穢氣。清靜口舌後方能誦經念咒,通真達道。

三、凈身神咒

(凈身咒:凈化身體,排三毒,濾濁氣)

凈身神咒:關鍵在於令身部諸神歸於正位,消除身業,安穩魂魄,使四靈擁護身形,以清凈之身來行道法。殺、打、偷、淫等罪業均是通過身體來完成的,故而需要用此神咒以清凈之。

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我真。

急急如律令。

凈身神咒可令身體內的四正之神歸於正位,消除身業,擁護身形,保衛道體,所謂身業即殺盜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體清靜,能以清靜之身感召神靈。語釋:靈寶天尊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為經寶。念誦此咒時要萬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寧泰定。眼內視神光煥於玉闕,耳返聽妙韻於瓊台,心存靈寶天尊於上,三魂七魄不外游,五臟靈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靜。安慰為靜養,身形安穩,五臟之氣化為四正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侍衛自身左右前後,養護肝肺心腎。自能修成道果。

四、安土地神咒

安土地神咒:通告十方土地,借其之力,防護壇場,並與之結緣。行地界法事之基礎

壇場土地神咒:是修煉前召遣土地神,以使之代為傳奏,凡夫心意方可達於上蒼,使仙真聖靈知之。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岳瀆真官,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不得妄驚。迴向正道,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備守壇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備守壇(家)庭

此咒為結壇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為凡夫奏告上天,保衛正道時所用。

五、凈天地神咒

凈天地咒:接收宇宙信息場,初步達到一定的「天人感應」從而匯聚能量。使周圍能量場排除雜質,得到凈化。

凈天地神咒:此咒可以制魔召靈,役使群靈,安鎮五嶽,保天地長存,掃盪厭穢,正氣充沛,使邪氣消滅,祛病長生。天地之間,污穢太多,均由人為,所以需要此咒以清凈之。

天地自然,穢炁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

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度人萬千。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誦一遍,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衛我軒;

凶穢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度人(殺鬼)萬千。

六、金光神咒

金光咒:開發體內先天一氣,精氣神三寶升華,凝固,固神定魄,意志加強和集中。

金光神咒:是道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咒語,它有很多種變化,根據不同的用法,可以修煉出不可記數的能力。金光是指生天生地的這個「道」的光明,與道合真後的金仙身上所發的光明即是此光。金光神咒可以幫助修煉、驅除魔障、護身辟邪,還可以加減咒句修煉法寶等等,作用巨大,而且是雷霆召煉的必用。在下所學的金光咒,要配合金光令,共有百餘種變化,不同的令需要不同的金光咒,如此一算,金光法門也算一個獨立而且大宗的法門系統了。由於變化萬端,不可思議,很難在此簡單說得清楚,況且一說,就要涉及實際秘訣,故而在此點到為止,只要知道其作用極大即可。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受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忘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

此金光神咒以修煉道體之心性為主,主張以內煉金光元神護體,降魔衛道!此咒因其用途廣泛,法威強大。所以為道門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煉之法。各門派的修法也不盡相同,民間道派也有很多關於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結金光諱為符令;或是運潛金光,內煉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護衛;或加持法寶,遁地偷天。
注釋:金光為道之發見,神之神光。金者剛強不壞之意,求道者玄功廣博,光華外著,足以驅鬼魅、斬妖氣,役神將。如金器之剛強不屈,灼然赫奕也,是號金光。

七、祝香神咒

祝香咒:加強心靈信仰,得到心靈辟邪能力。

祝香神咒:關鍵在於假借向上的煙雲,傳遞凡間的訊息,將悃誠之意傳達於九天,焚香並非供奉,而是有外之潔凈,內之傳信這兩方面的作用。

道由心生,心假香傳。香燕玉爐,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逕達九天。

八、玄蘊咒

玄蘊咒:與諸路仙真神將結緣,日後法成之時,可得其相助。

元始安鎮神咒:關鍵在於號令壇場內外的方隅神眾,各自歸於正位,備守壇場,保護行者不受外邪侵擾,當境神靈,各安其位,各守其職,外邪就不能假得其便了。

雲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餘。天真皇人,按筆乃書。

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元始下降,真文誕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無。

④ 干凈道炁是什麼顏色的

這個炁指的是先天氣,丹經中所謂坎中真陽,真鉛,大多指向這個概念。其實就是人生命力的本源。

和氣功中搬來搬去的那個氣感,不是一回事。

黃元吉/道門語要

夫人自父母媾精之始,一點靈光藏於胞胎之內,先天元性化為離之陰汞,先天元命化為坎之陽鉛,是謂元炁。

要真正涉及到這個層面的修行,至少需要後天精氣神具足為前提。

除非是童身修行,或者有極高的心性修為,否則做到這一點,很難。

⑤ 《三官經》全文

太上台星 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智能明凈 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凈口神咒

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 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 卻邪衛真

喉神火賁 炁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 道炁長存

凈身神咒

靈寶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 隊仗紛紜 朱雀玄武 侍衛我真

安土地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岳瀆真官 土地只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迴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家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歸依大道 元亨利貞

凈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穢炁分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寳符命 普告九天

干啰怛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殺鬼萬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侍衛我軒 凶穢消散 道炁常存

祝香咒

道由心學 心假香傅 香焚玉爐 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 仙旆臨軒 令臣關告 逕達九天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 萬炁本根 廣修億劫 證我神通 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 誦持萬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 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 精怪忘形 內有霹歷 雷神隱名 洞慧一交一 徹 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 覆護真一人

02部 開經偈

寂寂至無宗 虛峙劫仞阿

豁落洞玄文 誰測此幽遐

一入大乘路 孰計年劫多

不生亦不滅 欲生因蓮花

超凌三界途 慈心解世羅

真人無上德 世世為仙家

稽首皈依天地水 三官大帝慈悲主

神功妙德不思議 謹運一心皈命禮

03部 志心皈命禮

上元天官寶誥

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眾。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眾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賴。蠢動咸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地官寶誥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下元水官寶誥

暘谷洞元。青靈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掌管江 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火官寶誥

干元四品。考較火官。運扶干健。德合離明。居太陽丹天之中。統左府注生之籍。盛德在火。炎帝持衡。功參佐於三元。氣運行於四月。駕赤龍而行南陸。照明熒惑之宮。燭朱陵而顯丹台。煥赫文昌之運。輝輝朗耀。炳炳照臨。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赤皇上品。三炁火官。炎帝真君。洞陽大帝。南丹紀壽天尊。

三官總誥

唯三聖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宮九府感應天尊。 (贊)三元擁護。萬聖同明。赦罪解厄。消災障功。德廣無邊。福壽增延。賜福降吉祥。 三官赦罪天尊。

04部 三元妙經

爾時救苦大仙。在大羅天上。九炁紫微天宮。上白道君曰。集會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眾聖曹官。考較司同諸仙眾講說經法。救拔眾生。放大光明。照見天下萬國九州之地。江 河湖海之內閻浮世界之中。受苦眾生。造惡非善。廣結冤讎。多行不足。財交 不 明。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風罵雨。欺神滅像。瞞天昧地。褻瀆聖賢。不敬父母。伯叔六親。奸盜邪淫。不忠不孝。非禮非義。斷絕往來恩路。不敬五穀。穢污蹭踐。不行正道。大斗小稱。明瞞暗騙。橫言曲語。白口咒詛。怨天恨地。不恤己身。不修片善。天不容。地不載。致生惡毒。多起瘟痙。多招訟非。輕重難逃。故作事因。得此通報。惡難臨身。無處解釋。於是救苦大仙。端藺上告。三元天官曰。善哉善哉。此等 眾 生。遭刑苦難。若有善男信女。皈依 三元齊戒。 三年圓滿。發心轉誦此經。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踴躍懺悔。悔過愆尤。道君曰。即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於是告下。三元天尊,即駕五色祥雲。行九炁清風。至都會府。雲台山上。放大亳光。廣大慧力。無邊法顯。濟民救苦。福應萬靈。諸天升降。除無妄之災。解有讎之愆。賜千祥之福。脫九厄之難。離三途之苦。痴蠢康泰。削去原罪。拔除冤根。永消愆尤。父母存亡。沾恩離苦。四生六道。餓鬼窮魂。孤魂野鬼。九玄七祖。未離地獄之中。存亡眾生。鈕械枷鎖。囹圄閉塞。於是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與獄囚地獄受苦眾生。除罪薄,滅惡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結證。未結證。已發覺。未發覺。咸赦除之。地官曰。五刑十惡等罪。永不赦除。天尊言。瞧(齒+頁)(齒+贊)齟齬。蛇牙虎口。心如錐刀。惡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計巧言。嗊瞞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貧。只念己富。肥家潤身。使心用心。返累己身。心根結成。罪根難滅。貪財利己。天雷霹靂。瘟氣流傳。纏害身體。冤愆相並並及子孫。於是救苦大仙。再告天官。天官曰。轉誦此經。至滿千遍。大作踴躍。悔過愆尤。斷惡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惡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忐忑。盡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靜。精神復舊。罪滅福生。無量功德。其福無邊。道君曰。世界眾生。招瘟惹災。毒氣流行。眾生染著。皆是造惡非善。冤讎相並。致生惡疾。淹延未愈。若誦此經。病即痊癒。若誦經者。至端陽中元之日。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眾。考較輕重等罪。俱一赦除。水官曰。世間夫婦。命犯孤辰寡宿。刑害絕嗣。皆是前生不施。今生受之。若有善男信女。晨夕好靜。沐浴燒香。燃燈誦經。修齊布施。悔過愆尤。使生端正有相之男。聰明富貴之子。聲振五湖四海。宿世今生。故作誤為。謀財負命。今世為兒。取命化財。女人妊娠。三朝五日。不行分娩。或在身兒亡。生下兒亡。三六九歲兒亡。十二五歲兒亡。一日一夜 。萬死萬生。俱是冤愆相臨。化身化財。騙協財物。化為畜生。若有善男信女。發心施財。齊戒沭浴。轉誦此經。悔過愆尤。即使愆尤永釋。人鬼分離。產生無難。母子雙全。關煞無刑。生育成人 。利益雙親。經力弘深。祈福福至。禳禍禍消。天尊言。讎人冰泮。冤家債主。自消自滅。孤魂等眾。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輪回生死。出離地獄,即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無地獄。閻王一見。不敢高聲。童子夜叉。擎拳拱手。牛頭馬面。總盡皈依。一十八重地獄。獄獄逍遙。三十三天天宮。宮宮自在。超生天堂之境。即無地獄之聲 。出離地獄。永離苦難。徑往人天。超生凈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罣無礙。水官曰。天下眾生。星辰不順。運限遲留。凶曜沖並。多生疾病。或瘟病相侵。或痢疾瘡毒相侵。或腫毒疥癩相侵。氣候喉癀相侵。咽喉風毒相侵。泄瀉風痰相侵。祖冢瘟氣相侵。住基風水相侵。邪師敗聖相侵。火眼癆瘵相侵。吐血蠱毒相侵。白口咒詛相侵。刀兵火盜相侵。水渰癲狂相侵。吊頸枷鎖相侵。穢門閉漲相侵。年月日時不利相侵。斫伐壇廟樹木相侵。挖坑動土相侵。開基開沼相侵。添新換舊相侵。修前整後相侵。瘧疾疹疾相侵。瘟災瘟氣相侵。官符口舌相侵。致生惡病來纏。眾生染著。至於喪亡。若誦此經。即使惡疾不纏。吉星擁護。凶曜退散。萬禍冰消。千祥雲集。經通天界。福臨人間。天尊言。天下眾生。江 河湖海。舟航商賈。風波洶涌。驚惶憂懼。若誦此經。皈依 天地水官。水府眾聖。即使風恬浪靜。水途安妥。舟航穩載。繩纜堅牢。所謀順遂。諸聖擁護。萬神賜福於是天尊而說偈曰

九傑青天上 日月星斗真 天地水官帝 雲雷電鼓隨

金童執華播 玉女捧香花 五色祥雲內 放出白毫光

照一切天下 顯身救眾生 慶雲祥煙護 拔離諸苦難

興雲布洪雨 驅雷掣電行 捲起揚塵土 神炁威猛烈

廣大智能力 法顯無邊濟 無極無量法 無量度眾生

無極無量光 照出諸魂泉 一切冤家鬼 盡離地獄中

存亡諸聚生 一切離苦難

天尊說經已畢。若誦此經。隨力見功。酌水獻花。其福自應。家有此經。宅舍光明。災難無侵。佩帶此經。萬神擁護。鬼祟永滅。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隨心應口。此經共計一千六百七十五字。字字真詮。句句消愆。行行滅罪。卷卷賜福。一切諸天上帝三界十方眾聖。聞說此經。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退。

05部 三官寶號

爾時,元始天尊。在大羅天上。八景宮中。與諸天神王。日月星宿。上聖高真。無極聖眾。說無上至真妙法。有一真人名曰赤腳大仙。越班而出。擎拳長跪。上白天尊曰。下界人民。或有水火刀兵。疾病生產。鬼魅精邪。天羅地綱。一切厄難。何由救免。天尊言。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悉皆消滅。吾今受汝。下世流傳。人間看誦經者。得福無量。消一切厄。即說寶號曰:

北極玄穹 紫微帝庭 泰山岱嶽 水國清冷

綱維三界 統御萬靈 三元較籍 善惡攸分

齊戒禮誦 無願不成 消災赦罪 請福延生

至真妙道 功德無邊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上元一品 賜福天官 紫微大帝 中元二品

赦罪地官 青虛大帝 下元三品 解厄水官

洞陰大帝 三元主宰 三百六十 感應天尊

女青真人 考較曹官

爾時赤腳大仙。與諸天神王。真仙人眾。聞說寶號。皆大歡喜。作禮而退。信受奉行。

拓展資料:

三官大帝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之一,屬於道教(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信仰)尊奉的三位天神。一說是堯舜禹,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東漢時,張陵創立正一盟威道(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⑥ 無極仙途道炁是什麼

悟道是前期的經驗一重要來源。悟道的地點在洞府—書閣—悟道里,也可以背包—內視—道術找到。
《無極仙途》,是由漢地九州工作室,五個老傢伙做的一款真•修真題材放(其)置(實)游(也)戲(肝)。

⑦ 道教經文

道教經書的內容包羅萬象,不僅記錄了道教的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煉方術、齋醮科儀,還保留了中國古代哲學、文學、醫葯學、養生學、化學、音樂、地理等多種學科的珍貴資料。

最主要的是道德經。

另外還有《 南華真經 》《文始真經 》《沖虛真經》《通玄真經》《度人妙經 》《陰符經》《清靜經 》《西升經》《心印經 》《黃庭外景經 》《黃庭內景經 》《玉皇經》《玉樞經 》《三官經》《北斗經 》《《周易參同契 》《悟真篇 》《太上老君內觀經 》《洞玄靈寶定觀經 》《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 》《坐忘論 》《化書 》《重陽立教十五論》《龍門心法 》等等。

(7)道炁pdf擴展閱讀:

道教認為,道經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為拯救宇宙眾生,使用自然妙氣書寫的先哲聖典。道經藏於「七寶玄台」,神仙通過乩仙降筆等方式將經書傳授給高道名士,再由他們傳播佈道於世間民眾。道教經典卷帙浩繁,包羅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煉法術、齋醮科儀、傳道弘道與風水推算等各方面內容。

四大基本經典 老子《道德經》 《黃帝陰符經》 《周易參同契》 《周易》

道教四子真經 《南華真經》 《通玄真經》 《沖虛真經》 《洞靈真經》

神仙傳記

《山海經》、《遊仙詩》、《楚辭》、《穆天子傳》、《五嶽真形圖》、《列仙傳》 、《海內十洲記》 、《玄中記》、《神仙傳》 、《墉城集仙錄》 、《洞仙傳》 、《續仙傳》 、《三洞群仙錄》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神仙感遇傳》 、《博物志》 、《三洞珠囊》、《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太平廣記》、《玄品錄》

⑧ 道炁長存-''炁''到底應當讀什麼

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說。 風水上,「炁」是一種意識流,是「場」的一種狀態。 雖然中醫、風水著作中常寫作「氣」,但實際上應是「炁」的概念。 養生上,「炁」是一種療愈能量,存在於宇宙萬物間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在氣功,吐納,導引術,及禪坐之中,所講究的氣及是這炁的能量流,從動作與意識的相互配而下,對人體達到療愈而提高健康。(摘抄自網路)

⑨ 道教的主要咒語

凈心神咒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智慧明凈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凈心神咒為八神咒之首,顧名思義為修.道之人早晚功課及學煉符法時凈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時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於冥寂,返觀道心,入於清靜之中。並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

語釋:太上者即為太上老君,在此為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為道.教三寶之師寶。

三台者即三台星君。唐杜牧有詩雲:「三台星里拜文星」。應變無停是指大道(太上)無處不在,易處於運.動中的狀態,變者變化也。《清靜經》雲:「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是也。

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語釋:大道隨聲感應,無處不在能驅除邪祟,而弘護正道,衛護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擾。

智慧明凈心神安寧

語釋:此言常誦此咒能使人智慧開朗,靈台明凈,摒除雜念,心道合一,神明安寧。不染六塵。

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語 釋:三魂者:《雲笈七簽》雲:「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命,爽靈主財祿,幽精主災衰。三魂為陽,易上升,故應常守三魂。七魄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一代丹道大師魏伯陽真人在《周易參同契》說: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七魄為陰神,故其性使人性堅貪嫉,遺.精好色, 迷失自我,暴斂奢淫。故修.道之人使三魂永固,七魄安然。

布壇施法,修.煉.功課之前都應先誦持此咒,寧靜心神,使心神歸於正道,魂魄安固。從此可看出修.道之下手功夫即先修心。

凈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道氣長存

凈 口神咒含有兩層真意,一為:我人生於世俗,難免謗經毀道,妄言他人之過。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罵地,綺語兩舌,咒詛諛曲。此皆為口業。另居於塵俗,三葷五腥難免避諱。口氣腥檀膻臭。誦經論法,污.穢三寶。故應常誦凈口神咒消除口業,祈請正神,滌除口.中穢氣。清靜口舌後方能誦經念咒,通真達道。

語 釋:按《黃庭內景真.經》雲:口神為丹朱,舌神為正倫,齒神為羅千,喉神為虎賁,炁神導引津.液,心神固.守丹元。口.中常有穢氣故應常吐故納新,呼吐污濁之氣於 外,吸引清新之氣於內。其法有六:噓、呵、呼、呬、吹、嘻六氣之法,能使五.臟.六.腑康泰。《太平御覽》雲:真人道.士常吐納以和六液。另通.過舌神吞咽津.液,可 保津.液。丹經有雲:;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這樣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故能通命養神。道.家認為牙齒為堅.硬之 物,能摧萬物而食之,故能驅除邪魅。喉為吞咽之重樓,口.中之液為玄泉,故吞咽生津聚精,滋養.精氣。

心為五臟之主.宰,丹元為體.內元神,是主.宰思慮意識,體.內生機之神。思神是指存想體.內口部諸神,煉液是運煉體.內玉.液還丹。此咒令口齒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業,清口之濁氣。心神與道合一,存無守有,長生久視,道炁常存。

凈身神咒
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身形

凈身神咒可令身.體.內的四正之神歸於正位,消除身業,擁護身形,保衛道體,所謂身業即殺盜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體清靜,能以清靜之身感.召神靈。

語 釋:靈寶天尊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為經寶。念誦此咒時要萬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寧泰定。眼內視神光煥於玉闕,耳返聽妙韻於瓊台,心存靈寶天尊於 上,三魂七魄不外游,五臟靈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靜。安慰為靜養,身形安穩,五臟之氣化為四正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侍衛自身左右前 後,養護肝肺心腎。自能修成道果。

中.國道.教學院的《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是 侍衛我真,上.海的《日誦早壇功課經》 侍衛我真,四川的《太上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是 侍衛身形,福建福州的經本中的「凈身神咒」是 侍衛我身。「真」和「身」都是可以的。一個字的區別是不會影響神咒的作用,可能是身(真)的用法和地方習慣的問題。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岳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迴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此咒為結壇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為凡夫奏告上天,保衛正道時所用。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語釋:

元始為道.教三清之一,號元始天尊,居玉清聖境,安為穩定,鎮為鎮守,普告是廣而宣告。萬靈是指山川河嶽十方之萬靈眾神。此句是以奉元始天尊法.令,召告十方法界萬靈神眾。此中需要存想元始天尊法.像。

岳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語釋:

山嶽河瀆,山川大地一切神靈,社.稷為正神,即福德正神。社為古代祭祀地神之處,稷為糧食作物,是百穀之長。傳有百穗。在此廣泛指山川河嶽之神神龍神土地等神靈。不得妄驚指不妄自擾亂驚惶。

迴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語釋:

有 的門及有的修.道之人自視功高,不用此咒。殊不知山川地神是備壇守護不可缺少的護.法,一來可命他們護衛傳達,二來能領他們皈依大道。澄清是指身心內外似水之 清,走入光.明大道。內凈其心,外凈其身。各安方位此處是指神靈依此備護好自己的位置,各安守崗位。在家誦經者可將壇庭誦作:「備守家庭」

如是律壇則又應誦作「備守律壇」。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語釋:太上有命是指奉太上老君敕.令,各地山川神靈搜.捕妖邪,不得作祟於人間,弘揚道法,保衛家國社.稷。使人們幸福,世界太平,並且保衛誦經者。

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語釋:皈者,反黑為白,轉染成凈,把凡心住於正念清凈境界成就道心。「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戀.母。

元亨利貞出自《易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此為君子之四德。故土地神明行具君子之德,皈依大道。

金光神咒
一卷神光咒 物象空中有 念動金光咒 萬神都拱手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

廣修億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誦持萬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馭使雷霆。

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吾身)。

天之光 地之光 日月星之光 普通之大光 光光照十方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此 金光神咒以修.煉道體之心性為主,主張以內煉金光元神護體,降魔衛道!此咒因其用途廣泛,法威強大。所以為道.門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煉之法。各門派的修.法也 不盡相同,民間道派也有很多關於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結金光諱為符令;或是運潛金光,內煉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護衛;或加持法寶,遁地偷天。

金光為道之發見,神之神光。金者剛強不壞之意,求道者玄功廣博,光華外著,足以驅鬼魅、斬妖氣,役神將。如金器之剛強不屈,灼然赫奕也,是號金光。

天地玄宗 萬炁本根

註解:天地,一陰一陽;玄者道也,宗者萬.事.萬.物根本。故玄宗雖雲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體現。萬炁,總括萬.事.萬.物,天地變化也,勿泥本根源頭也。言天地之眾炁莫非陰陽合散所為,是天地有萬氣炁之本根也。

廣修萬劫 證吾神通

註解:廣,博也.修,修持,即煉玄之功也。萬劫,言其修.煉歷經浩.劫之多也。蓋煉玄之士,時時修奉、其數無窮,如萬劫之累修。證,證明。神通,神明通靈。蓋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萬劫修持,則吾之神通不亦證明而擴充乎!

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註解: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另為天地水三界,宇宙之三界為無極,太極.有極三界.人之三界精氣神者,內而五.臟.六.腑,外而手足耳目之類也。此言天人內外.法界上下。惟,獨也。道,玄妙大道。獨尊,言無有出其右者。蓋有道而天地乃立;有道而民物斯順,故曰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註解:體,道體。金光,金罡之炁。大道本無形體,道體蘊顯金光,依人為體至有金光,則充足於內而發乎外也。覆,覆宥。映,庇映。吾身,求道者之身。蓋人能志道則道不遠人,而身即是道,道即是身。指修.煉後金光圓.滿,圍繞道體.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註解:視,望也。天下惟有形者可見,大道本屬虛渺,故視而不見。聽,以耳去聽。天下之有聲者可聞,大道湛寂清凈,故聽而不聞。老.子曰: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見名曰希.此言修.煉者到離六塵,斷卻六根,無我境界.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

註解:至大莫如天地,然猶有可窮而道則無窮。包羅者,所謂道通.天地有形外也。此言道體廣大。養育,受其孕育也。群生,兼人及眾物而言,而人之耳目口體,三元六府亦曰群生。此言大道雖無形與聲,而涵天蓋地,群生莫不賴之養育也。

受持萬遍 身有光.明

註解:受持此咒者,於人以物與己受之,而持於心也。萬遍,受持不怠也。萬者形容其多也.身,受持者之身。光,金光。明,昭著。猶.大學所謂德潤身也。

三界侍衛 五帝伺迎

註解:三界,見前解。侍衛,尊衛其道也。五帝,五方帝君,心肝脾肺腎也。司,司其職。迎者,彼來此受,如主之迎賓也。此為修者存道體之金光,三界上下,五老五帝都要迎候。

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註解:萬神,尊且多。在天為眾神,在人為人之全體而言。朝禮,同相集.會也。蓋胎凝於紫府,百體畢具,如萬神朝禮於上帝也。役使,聽其命令,無不達也。雷霆,天之陽氣足以威天下者,此言修.道者一呼一吸莫非真陽之運.動也。能運使雷霆萬鈞。

鬼妖喪膽 精怪忘形

註解:鬼妖,背道之徒。喪膽,不敢肆也。人身亦有鬼妖,道氣存則萬緣俱息,不啻失其膽也。精怪,木精土怪。忘形,失其真形也。此指聲色貨利而言也,既入道則諸念不生,不啻忘其形也。修.道者既證金光,則鬼魅邪祟則喪膽而顯露原形。

內有霹靂 雷神隱名

註解:內,道體之內。霹靂,雷聲。金光威力甚大,一震而山河鎮動,萬物凜威,道之尊嚴亦猶是也。雷神,先天一炁正神。隱名,三十六尊雷神名諱隱藏。此言道雖尊嚴性本自寧,雷神隱藏攝伏精怪。

洞慧交徹 五炁騰騰

註解:洞,空也。慧,靈也。通靈交徹,五炁,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輝映,互相螢而無微不照,無幽不燭也。五炁,五.行之氣。騰騰,形容金光耀眼,五.行正氣升騰。

金光速現 覆護真人

註解:速現,現實時發見,猶雲而時出之也。金光本隱藏於性海之中,今日速現則其得力於平時者深矣。覆護,金光遍體也。真人,求道者自稱。真人雲者覆其真性,無愧於人之道也。此言神光護體,金光護.法!

凈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穢炁分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寶符命 普告九天

乾羅答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度人萬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侍衛我軒

凶穢消散 道炁長存

註:本咒中度人萬千,本作殺鬼萬千,但道.門慈悲,喜願幽眾安樂,樓嘉詠道長在白雲觀2011年為道.教居士講.座上,說解此時道:「人家本來高興來聽經,與你無怨無仇,你念成殺鬼萬千,要殺他們,這不是結仇嗎,就成了罪過。」此處應作度人或度鬼。查白雲觀早課視.頻念「赦鬼萬千」。在 「凈天地神咒」中有 度鬼萬千(殺鬼萬千、赦鬼萬千)三種中.國道.教學院的老.師是說,一般都不用殺鬼萬千。都是用度鬼萬千和赦鬼萬千,度鬼萬千主要用於晚課度亡。平時念成度人萬千無妨。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逕達九天.

註:非是道長,善信和居士誦經將」令臣關告「改念」弟.子關告「。

玄蘊咒
雲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餘。天真皇人,按筆乃書。

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元始下降,真文誕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無。

沉痾能自痊,塵勞溺可扶,幽冥將有賴。由是升仙都。

(玄蘊咒:與諸路仙真神將結緣,日後法成之時,可得其相助。)

元始安鎮神咒:關鍵在於號令壇場內外的方隅神眾,各自歸於正位,備守壇場,保護行者不受外邪侵擾,當境神靈,各安其位,各守其職,外邪就不能假得其便了。

[注釋]

1、玄蘊咒:道.教法事中常用「八大神咒」之一,又稱「開經玄蘊咒」。即准備翻開道經奉誦時所念。「玄蘊」,指經中蘊藏著玄妙的義理。早期靈寶派即有此咒,其後各派具有仿作與衍變,其辭不盡相同。

2、雲篆太虛,浩.劫之初:「雲篆」,靈圖符篆。指撰集雲書或符篆文.字。形體如雲。《雲笈七簽》雲:「篆者,撰也,撰集雲書謂之雲篆。」道.教認為此符類符字皆系三天自然之氣結成,天真仰寫,方傳至下界。又《三洞神符記》:「撰集雲書謂之雲篆,道.教符篆文.字形體如雲,故名雲篆。」「太虛」,指遼廓的太空。《莊子·知北游》:「是以不過乎昆侖,不游乎太虛。」又《太上靈寶金庭無為妙經·太虛章第一》:「道言無形合虛,中有萬物,而行二儀,是謂太虛……太虛者,神運也,神命而萬物生。」其意指在漫長劫運之前,元始雲篆靈書,以告下界。

3、乍遐乍邇,或沉或浮:「乍」,忽然。「遐邇」,遠近。此句意為元始告傳下界的雲篆靈文在「太虛」階層忽遠忽近,或沉或浮,不斷地上下傳播。

4、五方徘徊,一丈之餘:「五方」,指東南西北中。其意言元始告傳下界的雲篆靈文不斷地、不停地在天地間出現、不停地傳.送下界。

5、天真皇人,按筆乃書:「天真皇人」,指元始天尊侍衛之尊。此句意指元始開經講道的雲篆靈文在太初吋,就記敘諸法音,由天真皇人將此雲篆靈文記載並以此演說教.化俗世。

6、以演洞章,次書靈符:此句意為元始在為下界眾生演說大洞真.經,而後陸續傳播雲篆靈符,普渡眾生。

7、元始下降,真文誕敷:此句意指元始天尊親臨下降,開始為下界敷講《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等真文。

8、昭.昭其有,冥冥其無:「昭.昭」,光.明、明亮。「冥冥」,昏暗。按《荀子·勸學》:「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此句意指元始演說之真文,其經含義深奧,玄之又玄,只可意領,不可言傳。

9、沉痾能自痊,塵勞溺可扶,幽冥將有賴。由是升仙都:「沉痾」,指重病。「塵勞」,指墮.落塵世。此四句為開經偈語,其意指誠心誦念此經者,能使重病痊癒;只要悔過自新,多積功累德,不斷持誦此經,即使墮.落凡塵,亦如同有人扶持,在幽暗陰昏之地亦將有人搭救。真仙上聖無不護佑,使人人都可升入仙都,長生久視。

修真圖金光護身心法

金光神咒是玄門八大神咒之一,在道.教,科儀,齋醮,施法中,無不運用。在起壇中可威懾鬼神。熟讀之中,心領神會,必達通靈。辨析正邪。有制鬼祛邪,制敵懲惡之功效!常用於修.道者加持護身,去精邪,辟穢.物,開光,益智、延年,轉摺⑵碭5取

金光神咒曰: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唯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誦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

修持密法:

每天清晨卯時(5~~7點),面向修真圖正身端坐,存神靜觀,萬念歸一注於修真圖中,深吸一口氣於丹.田,暫屏呼吸,將此氣存於下丹.田後,再緩緩呼氣,將能量充盈全身,形成一●,然後,用自己的真神意想五彩祥雲將自己全身托起,一閃之間,進入修真圖金光能量場○中(修真圖即道),先給修真圖三叩首,然後盤坐修真圖金光場中,默念金光神咒。

用鼻息呼吸.存想萬道金光不斷擴大,金光充滿全身透過全身毛孔向外擴展,充滿整個房間或身.體周圍一至二丈的范圍。至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同場場融,可觀見體.內金光透射,與修真圖之金光能量場互相輝映、渾然一體,我即金光、金光即我,包羅天地,養育群生,自然靈光照體,感而遂通,而得修真圖之妙境,與天地同體,日月同輝。自然「三界侍衛,五帝伺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金光神咒,為玄門修真妙法,其威力不可思議,一般至二十一天就能體生金光,日久功深金光圈外產生紫光輝,諸邪不侵,甚至防兵器傷害,入老.子所謂「無死地」之境。其中妙用,修.煉日久自知。

本法也可貫穿於生活之中,於人群雜處之機場、車站、會場等地,靜觀守中,虔誠誦念,自有奇效。舊社.會遊方各地,往往藉此趨吉避凶,預先知警。不論社.會上還是空間界的干擾,可以先避之。

北斗大神咒
北斗七元,神氣統天。天罡大聖,威光萬千。上天下地,斷絕邪源。乘雲而升,來降壇前。降臨真氣,穿水入煙。傳之三界,萬魔擎拳。斬妖滅蹤,回死登仙。

念咒一般結尾不念急急如律令之語,道.人一般也只默念。更不用說一般正信和居士了,更是於此不能了。有命令嚴詞之意。

閱讀全文

與道炁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ndroid飛行游戲 瀏覽:963
數據挖掘常見演算法 瀏覽:128
python單實例化 瀏覽:349
str中python 瀏覽:89
java的equals用法 瀏覽:845
奧維雲伺服器怎麼開通 瀏覽:171
js取得伺服器地址 瀏覽:812
起點中文網小說緩存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216
java瘋狂講義pdf 瀏覽:300
推有錢app在哪裡 瀏覽:744
寧波鮑斯壓縮機 瀏覽:93
新建文件夾電影2完整版演員表 瀏覽:988
空調壓縮機為什麼不能放到冷庫用 瀏覽:89
江西雲伺服器節點虛擬主機 瀏覽:997
新氧app如何測試臉型 瀏覽:688
個稅app如何查詢社保 瀏覽:495
安卓設備快充什麼時候開啟的 瀏覽:13
ipad怎麼用安卓手機傳文件 瀏覽:584
編輯程序員視頻 瀏覽:634
極光app的雲助手在哪裡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