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日本戰國史pdf

日本戰國史pdf

發布時間:2022-07-31 08:51:22

Ⅰ 《戰爭特典002·日本戰國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戰爭特典002·日本戰國史》(陳傑)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mdeLy0Q09sdlnmbjIVxK2A

提取碼: 7mep

書名:戰爭特典002·日本戰國史

作者:陳傑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年份:2015-7-1

頁數:459

內容簡介:

一段深刻影響日本民族性格的歷史 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年代

國內日本戰國史開山之作,了解日本不得不讀的經典讀本!

本書全景式地真實地展現了日本戰國史。是2009年《日本戰國史》的修訂版。從初版至今,作者陳傑有根據眾多新的資料和新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作者幾乎等同於重新創作。

作者以類似紀傳體的形式梳理了日本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將、極其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戰役等。在這段歷史中,日本國內各個割據勢力為了爭奪天下,斗爭了一百五十餘年,大小合戰數不勝數,涌現出了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眾多亂世豪傑。這樣豐富的一段歷史,在陳傑的筆下漸次鋪展,讓人身臨其境。

作者簡介:

陳傑浙江大學歷史系碩士,日本史普及作者,著有《日本戰國史》、《明治維新——改變日本的50年》、《幕府時代》三部曲等。

Ⅱ 日本戰國史..

1552年(天文二十一年) 三好長慶擁立將軍(足利義輝)
1553年(天文二十二年) 第一次川中島之戰(上杉謙信VS武田信玄,甲斐軍勝)
1554年(天文二十三年) 善德寺會盟(武田,北條,今川三家同盟)
1555年(弘治元年) 第二次川中島之戰(上杉謙信VS 武田信玄,平手)
1555年 (同上) 嚴島之戰(毛利元就VS大內家的陶晴賢,陶晴賢陣亡,大內家實力大幅削弱)
1556年(弘治二年) 長良川之戰(齋藤道三VS齋藤龍興.父子之戰龍興勝,殺死父親,也就是信長的岳父,織田家與齋藤家同盟破裂)
同年 稻生之戰(織田信長VS織田信勝,信勝為信長之弟,叛變,信長勝,信勝被原諒,後再度叛變被信長殺死)

Ⅲ 《日本戰國史》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日本戰國史》(陳傑)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JUoR-6MX-e0o8r_xDuorYg

提取碼:jobc

書名:日本戰國史

作者:陳傑

豆瓣評分:6.8

出版年份:2009-12

頁數:260

內容簡介:

《日本戰國史》內容簡介:這是一個亂世,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各路傳奇人物紛紛登場;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心理。這就是日本的戰同時代,一段如果要了解日本,就不得不讀的歷史。

在日本戰國的亂世中,有過桶狹間夜襲、嚴島合戰那樣驚心動魄的謀略交鋒,出現過清水宗治、淺井長政那樣凄婉壯麗的悲劇英雄,也留下了安土城、大阪城那樣豪華綺麗的歷史遺跡,整個戰國時代,塑造了日本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日本戰國史》作者以清新流暢的語言,為讀者全面勾畫了日本這個時代的全貌,為我們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提供了一扇美妙的窗口。

Ⅳ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最新txt全集下載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
作者:全言
告讀者
更新時間2011-3-16 21:30:41 字數:268
由於編年體體裁原因,本書在編寫時經常會出現資料遺漏或出錯的情況。為了盡量追求史實的完整可靠,本人不得不隨時更改已寫的內容,有時相當頻繁,使得網上一些朋友向我抱怨作品很不穩定,似乎每天都略有變動,在此我深表歉意,同時對所有關心本書且與我討論甚多的朋友們(盡管不多)表示感謝。
由於本書不是日本戰國史的小說,所以我在寫書的時候要隨時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隨意發揮自己的想像,再加上本人又不是職業作家,以致作品進展頗慢,在此我只能敬請各位諒解。若有朋友願與我交流切磋歷史心得(不只是日本戰國史),全言表示隨時歡迎。
(本人QQ:972938894)
暫別,請大家留下寶貴意見
更新時間2011-4-7 21:22:52 字數:86
由於考研的緣故,今年剩下的日子可能比較忙,作品更新將會停滯,不知什麼時候能繼續,但是希望大家將意見建議寫在這里供我學習參考,為以後改進作參考——感謝大家支持!我還會回來的!
暫別,請大家留下寶貴意見
更新時間2011-4-7 21:25:39 字數:86
由於考研的緣故,今年剩下的日子可能比較忙,作品更新將會停滯,不知什麼時候能繼續,但是希望大家將意見建議寫在這里供我學習參考,為以後改進作參考——感謝大家支持!我還會回來的!
著作小幅度更新的網站地址
更新時間2011-6-3 21:20:56 字數:140
由於時間原因,……

Ⅳ 求《日本戰國史》陳傑著,txt或pdf都可以!一定要完整版的。

建議你去pinmuch的定製區發求助貼,這本書版主應該百分百可以搞定,肯定是完整版
那邊分享的書多,而且都是完整版,建議以後看書去那,給我採納吧!

Ⅵ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最新txt全集下載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正文第十九章 1491——1492年
歷史沒有讓細川政元等很久。
1491年1月7日,室町幕府最高輔政大臣,國家最高領導人足利義植生父足利義視因病逝世,享年53歲——去年的同一天,正好就是前國家領導人足利義政在這個世界上彌留的最後一天。天意弄人,這兩兄弟爭鬥了大半輩子,不求同月同日生,卻在同年同日死:善哉善哉。
政元假惺惺地擦了擦眼淚,心裡歡喜得不得了。歷史之神似乎還沒盡興,緊接著又買一送一地送了政元一件附帶品:4月3日,崛越公方的足利政知死去,享年57歲。
(此處有一個疑問,從這里可以看出足利政知似乎比足利義政年齡還要大。可能是虛歲實歲的差別,或者是嫡出庶出的問題,暫不討論這么多了。)
然而,政元即將發現,自己將會遇到一個比足利義政、義視更加強大的敵人,因為此時此刻還有一個人也覺得自己機會來了,同時他還很年輕、很健康——他就是足利義植。
兒子登基父親掌權是什麼滋味,足利義植應該已經在足利義尚和自己這一年多的經歷中感覺到……
別忘了採納喲

Ⅶ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日本戰國史——全言著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普遍觀點認為,日本戰國起源於日本源氏幕府第二朝室町幕府(又稱足利幕府)末期、公元1467年爆發的「應仁之亂」,所以我們就從這里說起吧!
「應仁之亂」是日本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慚愧的是,其劇情的開始相當的乏味,簡而言之就是這么一回事:室町幕府第八代領導人(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政對政治不太感冒,反倒是喜愛文化藝術類活動,經常和文藝圈人士交流自己學習的心得。由於等到29歲時還沒有兒子,他便萌生了退意。在古代,標準的生育年齡大概是16——18歲,29歲還沒孩子,在現在都算是計劃生育的模範了。於是將軍大人強迫自己的弟弟、按照日本習俗、還在出家當和尚的弟弟足利義視還俗當國家領導人接班人。足利義視本來死活不願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最後還是為「大義」所動,還俗當了接班人。
本來這事已經完了的,誰料義視繼承「太子」位還不到一年,他嫂嫂日野富子便生下了一個兒子,是為足利義尚。日野富子是典型的女強人,十分熱衷於權力。本來她對……

Ⅷ 日本戰國史

日本戰國歷史經過
雖然室町幕府自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後便紛擾不斷:政治上,除了關東的古河公方與幕府之間的對抗外,層出不窮的政治謀殺以及各地諸侯的反抗或私戰破壞了各地的政治生態。
社會上,各地爆發的一揆暴動如同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對整個社會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傷害。可是室町幕府從未放棄穩定全國局勢的決心,直到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場意外引發的全國混戰而化為烏有…。
戰國時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應仁之亂為主,但結束時間則大致上有以下幾種說法:
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進入京都)成功。
1573年織田信長攻陷二條御所,室町幕府滅亡。
1590年豐臣秀吉消滅關東地方的後北條氏,降伏東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統一。
1603年德川家康創立江戶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於大坂夏之陣打敗豐臣秀賴,豐臣氏滅亡。
故在此採用最後一種說法,以完整表述這段歷史。
應仁之亂,戰國登場
四職之一、身兼三國守護的赤松滿佑因在京都自宅刺殺幕府將軍足利義教(嘉吉之亂)而遭到亦為四職之一、身兼五國守護的山名宗全率領之部隊討伐並平定。戰後幕府以山名氏平亂有功將赤松氏所屬之三國守護授與山名氏。勢力成長到八國守護的山名氏一躍成為西國的一大勢力。
此時三管領之一,身兼八國守護和和泉半國統治權的細川氏面對山名氏的崛起,決定採取聯合山名對抗同為三管領的田山氏的政策。但隨著田山氏的衰退,兩家之間的沖突也浮現出來,尤其在三管領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兩家陸續發生繼承問題後,雙方對立更加嚴重。
一直到將軍足利義政長子足利義尚誕生引發繼承風波後,在應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應仁之亂爆發,各守護分別選邊支持,形成東軍細川聯軍與西軍山名聯軍的大混戰。
戰事一開始,由於東軍爭取到天皇與幕府將軍支持,且聚集了相對優勢的兵力,因此開戰頭幾個月可說是占盡優勢。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國地方四國守護大內政弘率領萬余援助西軍後,整個戰況頓時改觀。加上西軍決定擁立將軍足利義政之弟足利義視與京都當局相抗衡,讓整個戰局陷入膠著,日後更擴大為全日本的大混戰。
隨著兩軍領袖相繼去世和幕府將軍繼承糾紛解決後,兩方決定和解,應仁之亂正式宣告結束。雖然應仁之亂後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後幾任將軍仍試圖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應之變爆發的前刻。
明應之變,關東大亂
雖說應仁之亂後幕府的影響力大幅喪失,可是歷任幕府將軍仍試圖改變整個局面。不但多次討伐鄰近的細川氏、六角氏等大名,還屢屢頒布爭討令令諸國大名對抗各地方對京都當局具影響力的國主。畢竟這已經不是將軍強勢的時代了:將軍的詔令除了作為大名奪權的工具外,幾乎無人願意服從。
到了1493年,將軍足利義材親自討伐細川氏,反而遭到細川氏策動京都當局罷免其將軍職位。此事史稱明應之變。自此以後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喪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控制上洛(進入京都)後操控政局的傀儡罷了。
除了近畿動亂不安外,關東的局勢也不甚安穩。當初足利尊氏開創幕府的時候,為了對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設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關東,尊氏分封自己的兒子於鐮倉,是為鐮倉公方。而以關東管領為輔佐。由於鐮倉公方府與室町幕府的體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稱。鐮倉公方的勢力可以與幕府對抗,結果在室町時代中葉,第六代將軍義教時,爆發永享之亂而被幕府平定。鐮倉公方足利持氏自殺。後來持氏之子成氏被再次由幕府擁立為鐮倉公方。
後來鐮倉公方足利成氏不滿關東管領上杉憲忠,進而將其暗殺。此舉引發關東管領和公方的長期對抗,導致幕府派遣駿河守護今川氏前去討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總古河,成為初代古河公方。(享德之亂)戰後關東出現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氏支持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關東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彼此對抗了近三十年。日後因山內上杉氏重臣長尾景春叛亂,使扇谷上杉氏趁機擴張自己的力量,促使山內上杉氏選擇和古河公方和解來對抗扇谷上杉氏。
而扇谷上杉氏為了對抗山內上杉氏,和伊勢長氏結盟,使兩方又陷入拉鋸戰中。1491年,因堀越公方發生內亂而被伊勢長氏消滅,伊勢長氏(即北條早雲)的後北條氏因而實力大增。不久後上杉定正猝死導致扇谷上杉氏轉衰,後北條氏轉而攻擊扇谷上杉氏,並消滅相模三浦氏且佔領小田原城,促成兩上杉聯合對抗後北條氏的新局面。後北條氏二代家督氏綱更入侵武藏國,取代舊有的足利、兩上杉氏,成為關東地方最強的大名。
以下克上,將軍被弒
除了伊勢長氏崛起於關東地方,成為新時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開始出現以下克上,甚至成為一方之雄的新強權。在中國方面,出雲守護代尼子氏篡奪守護京極氏實權,日後其大名尼子經久更取代京極氏,成為出雲守護。在尼子經久生前,尼子氏擴張成與大內氏家督,因海外貿易而興盛的大內義興並駕齊驅,勢力達十一國的中國雙雄。
在雙雄爭霸過程中,安藝國人毛利元就採取牆頭草的態度,逐漸吸收尼子、大內的力量,日後乘大內氏內亂,在嚴島會戰中擊倒大內氏權臣陶晴賢,成為中國新霸主。
此外,美濃守護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長井規秀的驅逐而衰敗,長井規秀日後繼承齋藤氏,改名為齋藤秀龍,法號「道三」,也就是織田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
在東海,尾張守護斯波氏亦大權旁落,由守護代岩倉與清洲兩織田氏取而代之,而清洲織田氏旗下重臣織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後取得實權,在織田信長繼承家業後,更完全取代斯波氏、岩倉織田氏與清洲織田氏,成為尾張一國之主。
在日本戰國時代,以下克上崛起的新興勢力,和舊有豪門間的對立從未停歇,但最慘烈的莫過於是將軍足利義輝被弒一事。
明應之變中被管領細川氏罷黜將軍一職之足利義材,日後得到中國大名大內義興的支持,在成功推翻將軍足利義澄後,改名足利義稙並復職為將軍。因足利義稙無子,故認養前將軍義澄次子足利義維為養子。
1518年,大內義興返回所屬領國,失去庇佑的足利義稙不敵管領細川氏,而辭去將軍一職,由前將軍義澄長子足利義晴接任。而義晴因與管領細川晴元長期失和,在1546年辭退將軍一職,由長子足利義輝接任第13代將軍。足利義輝立志重振幕府聲威,不但多次積極調停諸大名之間的紛爭,更邀請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大名上洛謁見幕府將軍。
此時管領細川氏遭到權臣三好長慶奪權,把幕府當作傀儡而掌握實權,成為當時有力大名之一。三好長慶死後,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決定要罷黜將軍足利義輝,1565年,三好三人眾及松永久秀的叛軍包圍義輝所在之二條御所,雖然足利義輝因為得到名劍客上泉信綱與冢原卜傳等人傳授劍術,而有劍豪將軍美名,但依舊寡不敵眾而被弒,他們擁立足利義維之子義榮為第14代將軍。足利義輝死後,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實權,也失去中興的機會,直到幕府滅亡。
霸王崛起,幕府滅亡
織田信長為尾張國(今愛知縣北部)的大名。他以尾張一國的戰力,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率領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名將今川義元(桶狹間之戰)而崛起。戰後他選擇和鄰國三河的德川家康結盟,把擴張領土的目標放在大名齋藤龍興統治之美濃國上。
初期織田信長攻略美濃進度相當遲緩,直到織田信長靠著成功促成齋藤氏重臣美濃三人眾的倒戈,局勢才開始有了轉變。1567年9月,信長攻陷美濃稻葉山城,將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城,並製作天下布武朱印,展開統一日本之路。隔年成功擁立第15代將軍足利義昭,在盟友淺井長政的幫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標。
1570年將軍足利義昭,不滿織田信長無視幕府的態度,暗中與本願寺顯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與朝倉義景等諸大名聯盟,形成所謂的「信長包圍網」,打算聯合對抗並消滅信長。
1571年,織田信長以比睿山延歷寺包庇與其敵對之淺井、朝倉兩大名,殺入山中將比睿山延暦寺焚毀,此舉引來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評,是信長生前引來較大爭議的事件之一。
1572年,武田信玄發動軍隊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據地遠江國、三河國,以圖進京,並在三方原擊敗德川、織田聯軍(三方原會戰)。隔年5月,武田信玄於信濃國駒場病故,死前決定繼承人是其孫武田信勝,並由信勝之父武田勝賴擔任陣代一職。
1573年,織田信長與幕府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信長強攻幕府所在二條御所,並逮捕義昭,將其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日本戰國時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時代在此劃下句點,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安土桃山,二攻朝鮮
幕府滅亡後,信長消滅淺井、朝倉兩家,逼伊勢國司北田具房將家督讓給信長之子北畠具豊,並平定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勢力。不久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為織田政權的象徵。
1575年,武田勝賴率軍攻擊三河長筱城,與織田、德川聯軍在三河設樂原展開交戰(長筱之戰),戰敗的武田氏折損諸多重臣,衰亡於1582年。
武田氏衰退後,信長以近畿為核心,向四周快速擴張,卻在1582年6月2日,遭遇本能寺之變,即重臣明智光秀的率軍背叛,和嫡長子織田信忠先後戰死。
信長重臣羽柴秀吉在得知光秀叛變後立即返回近畿,聯合其他重臣擊敗明智光秀(山崎天王山合戰),並在決定織田氏繼承人之清洲會議上支持信忠之子織田秀信繼位。日後秀吉擊敗反對他的織田舊臣,至此以後織田信長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之後,秀吉在小牧長久手合戰後和德川家康談和,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坂城。日後於1585年任關白,1586年受賜姓豐臣氏並就任太政大臣,奠定豐臣政權。
在歷經紀州、四國和九州征伐使長宗我部家、島津家降服後,並於1590年包圍小田原城擊敗後北條氏,使東北大名降服,完成統一日本的壯舉。隔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合,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
1592年,太合秀吉為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決定出兵攻打明朝。因此秀吉向朝鮮國提出「假道入明」的請求,卻遭到朝鮮國王拒絕,使秀吉決定先並吞朝鮮,再並吞明朝。
1592年4月,秀吉派遣16萬軍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只花一個月便攻陷朝鮮首都京城(今首爾),驅逐朝鮮國王李昖。
李昖為了擊退日軍,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而明朝朝廷很快便派出大軍前去救援,這段期間朝鮮各地出現義軍抗戰,其中以郭再佑、高敬命的抗戰激發了朝鮮軍隊之士氣。
1593年1月,明、鮮聯軍以提督李如松為首擊退日將小西行長,收復平壤,雖在碧蹄館敗於日本名將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但後來因日軍以宇喜多秀家為首轉攻幸州山城遭遇朝鮮陸軍名將權栗的反攻而大敗,更因為李如松的偷襲而缺糧,迫使日軍退至釜山。此外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亦率領朝鮮水軍擊退日本水軍,日軍在海陸受挫的情況下被迫和明朝議和,在1595年,文祿之役在兩方議和下結束。
到了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鮮,慶長之役展開。日軍為了減低朝鮮水軍的戰力,使用反間計污陷李舜臣,使其被李昖解職。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鮮,首以明末名將麻貴,與日軍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戰。朝鮮水軍在開戰初期被日軍擊潰,迫使朝鮮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軍。李舜臣在鳴梁海戰中擊敗日軍主帥來島通總,使局勢開始扭轉。
在兩軍對峙之際,1598年7月,太合秀吉在京都伏見城病逝,日軍在五大老的命令下開始撤退,同年11月,明朝鮮聯軍於露梁海戰截擊大敗日軍,但李舜臣卻因日本名將島津義弘、立花宗茂等人的攻擊而戰死,日軍成功撤退回國,慶長之役結束。文祿・慶長之役後,豐臣氏消耗過多財力,成為日後德川家康取而代之的主因之一。
關原合戰,元和偃武
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豐臣氏立其幼子豐臣秀賴繼任家督,全日本頓時陷入混亂。自朝鮮半島返國的豐臣氏諸將對以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滿,甚至試圖起兵暗殺;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卻私結諸侯,任意分封領地,激起其餘四位大老的不滿。
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豐臣家臣與德川家康關系迅速惡化。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後兩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續的訴狀直江狀,起兵征討上杉景勝。
豐臣家重臣石田三成便以此為德川家康違反私戰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於大坂城發表「內府違反條文」,隨即起兵討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則將上杉戰事交給次子,親率大軍與支持他的豐臣武將回師對抗。兩軍主力最後在近江一帶進行會戰(史稱關原合戰)。
開戰之初,以石田三成為實質領導的西軍(名義上的統帥為毛利輝元)攻勢凌厲,打得東軍(統帥即德川家康)前線喘不過氣;可是到了大約中午時分,家康以火槍隊向其事前已收買的西軍大將小早川秀秋作出威嚇射擊,迫使他與吉川廣家等西軍大將陣前倒戈,直逼西軍主陣。
於是戰況急轉直下,西軍從輕微優勢轉為戰線完全崩潰。在日落之前,這場大戰便以東軍大勝收場。幾天後石田三成被捕,與小西行長以及安國寺惠瓊三人以首要戰犯的罪名遭到處決,德川家康實質上取代了豐臣氏的政權。
1603年,德川家康獲得天皇賜與征夷大將軍一職,正式成立江戶幕府;可隨著豐臣秀賴年紀漸長,豐臣氏對德川家康的不滿之聲也越來越大。同樣在德川方面,有鑒於豐臣氏財力漸豐,大有重振旗鼓之勢,德川家康也顧不得兩家密切的聯姻關系,決心斬草除根。
1614年,德川家康以豐臣家重建的「方廣寺梵鍾銘文」上出現「國家安康,君臣豐樂」這件事上大造文章,指責豐臣家有詛咒自己之嫌,脅迫秀賴交出淀殿(秀賴母親)到江戶城作為人質並退出大坂城。
豐臣家斷然拒絕,並積極召集浪人與流亡大名共約11萬人,並儲備糧食以備作長期抗爭。德川方立刻發出動員令討伐豐臣家,並輕易召集了二十多萬大軍對大坂城進行包圍。可是由於豐臣方的積極抵抗,特別是名將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等人的指揮,再加上大坂堅城之利,德川方進展緩慢。
於是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轟擊大坂城天守閣,震撼居住其中的豐臣氏,之後假意求和,以大坂城填去外護城河作為和談條件。可是在和談進行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動數萬人在一夜之間不但把外護城河填平,就連二城與三城及內護城河也一一悉數破壞。
大坂冬之陣便是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之下結束。次年(1615年)五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動軍隊討伐大坂城,這次史稱大坂夏之陣的戰役最後以大坂城被攻陷,秀賴母子自殺告終。德川家康消滅了豐臣氏勢力,結束自應仁之亂以來混亂的戰國局面。

閱讀全文

與日本戰國史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於謙聊天哪個app 瀏覽:447
小鵬汽車nlp演算法工程師薪資 瀏覽:879
代碼加密與隱藏 瀏覽:641
fordfulkerson演算法 瀏覽:350
京東熱app在哪裡可以下載 瀏覽:874
彩報圖書app哪個好 瀏覽:301
新君威20壓縮比 瀏覽:186
手機php整站 瀏覽:915
windows路由跳轉命令 瀏覽:472
量子遺傳演算法程序 瀏覽:222
各編程語言自帶軟體庫 瀏覽:184
編程最少學習多少 瀏覽:403
禪海蠡測語譯pdf 瀏覽:189
伺服器如何設置主城領地 瀏覽:122
android後台發送簡訊 瀏覽:5
mql4編程下載 瀏覽:954
為什麼演算法都用包 瀏覽:190
androidnfc測試 瀏覽:185
孫宇晨演算法 瀏覽:388
安卓11更新內容怎麼刪除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