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魚文化PDF

魚文化PDF

發布時間:2022-08-01 04:07:46

1. 關於魚文化的書籍

  1. 中國魚文化

    作者:殷偉

    ISBN: 9787501025701

  2. 台灣的鮪魚文化地圖

    作者:張騰元, ‎吳淑惠

    ISBN: 9789572856192

  3. 魚文化錄

    作者:賴春福、張詠青、庄棣華

    ISBN: 9789578596672

  4. 舟山文史資料 第3輯 舟山海洋魚文化

    作者:舟山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等

    ISBN: 7502739661

  5. 自然與人文的對話─魚文化研究特展論文集

    作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ISBN: 9570289910

  6. 神奇的魚類

    作者:張世義,彭建霞

    ISBN: 9787503831072

  7. 飛魚數碼

    作者:賴顯松,洪婉嫣

    ISBN: 9789860395464

  8. 說魚道蝦

    作者:薛理勇

    ISBN: 9787807402916, 7807402911

  9. 中華鱘之美

    作者:譚征, 周雍萱, 蘇軍

    ISBN: 10位[7502764550] 13位[9787502764555]

  10. 香港海水魚的故事

    作者:尤炳軒

    ISBN: 9789578596757

  11. 討海人

    作者:廖鴻基

    ISBN: 9789575835187

  12. 漂流監獄

    作者:廖鴻基

    ISBN: 9575836243

2. 魚文化的吃魚的文化

前面講的魚文化,是一種抽象的,理念的,詩意的魚文化,而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它展現的是另一幅精緻面孔,即食魚文化。孔子早說過:「食不厭精」。這一理念,在食魚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實際上,食魚文化正是一種精緻、精巧、精心的精品文化。
明代「大玩家」李漁可謂中國休閑文化集大成者,他在《閑情偶寄》中以極熱情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食魚文化的精髓。他說,食魚者首重在鮮,次則及肥,肥而且鮮,那是最好的了。如鱘、如鯽、如鯉,皆以鮮勝,鮮宜清煮作湯;如鯿、如白、如鰣、如鰱,皆以肥勝,肥宜厚烹作膾。關於魚的烹調,也很有講究。對此李漁仍有詳細闡述:「烹煮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宴客之家,他饌或可先設以待,魚則必須活養,候客至旋烹。魚之至味在鮮,而鮮之至味又在初熟離釜之片刻……」是不是看得人食指大動了?不忙,他還有更誘人的描述在後面:「更有制魚良法,能使鮮肥並出……莫妙於蒸。軒之鏇內,入陳酒、醬油各數盞,覆以瓜姜及蕈筍諸鮮物,緊火蒸之極熟。此則隨時早暮,供客咸宜,以鮮味盡在魚中,並無一物能侵,亦無一氣可泄,真上著也。」

3. 從民俗,休閑,飲食角度談魚文化

摘要 中國魚文化以各種形式表現在民俗和藝術等各個方面。人們在捕魚、食魚和用魚祭祀等生產生活經歷中,給魚注入了多彩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古詩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傳說,以絹帛寫書信裝在魚腹中傳遞的,謂之:「魚傳尺素。」 所以,書信又有「魚箋」、 「魚符」、「魚契」之稱。把魚視為民間吉祥物,這是因為魚與「余」是同音,從而產生出對生活美好,衣食有餘的心理願望。在中原地區現仍保留著年除夕之魚,要留至大年初一才吃的習俗,謂之「年年有餘」。

4. 魚文化的錢幣里的魚文化

這是一枚鏤空花錢,錢徑4.5cm,黑色,青銅質。圖案由兩人一魚組成:一人著緊身衣褲,另一人上著長袖衫,下著裙袍。兩人跨步舉臂,一在魚頭,一在魚尾,作翩翩舞姿。據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花錢》圖譜載,其名為「人物卧魚紋鏤花錢」。據錢幣學者董大勇先生編著的《中國花錢集藏指南》中介紹:根據錢的青銅質黑漆古銹色和舞人的服飾、舞姿與整個「氣息」推斷,當屬漢魏之物(但也不排斥有後來仿製的)。董先生為該錢取名為「雙人踏魚錢」。董先生認為,此錢幣畫面用了超現實的浪漫主義手法。因為事實上當時的民間捕魚工具很難捕捉到這樣的大魚,即使捕到也不可能在活魚身上跳舞。它說明了兩千年前我們的民間藝術家們具有何等超凡的想像力。這種大膽新穎的構思和甘肅武威雷台出土的漢代文物銅奔馬「馬踏飛燕」的誇張手法毫無二致,一個在天上,一個在水裡,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漢代的繪畫與造型藝術,繼承了楚辭絢麗、詭秘的神奇色彩,常常使用想像及誇張手法,這枚花錢可以說是一個有力的物證。 花錢中有關魚的圖案絢麗多彩,見圖譜的有:《人物魚紋鏤花錢》[亦有學者稱《庖魚錢》,一婦人手握刀,作宰魚狀。唐·孟浩然有詩曰:「美人騁金錯(指錯金魚刀),纖手膾紅鮮」(紅色大鯉魚)]、《雙魚紋鏤花錢》、《三魚紋飾鏤花錢》、《雙魚背雙龍紋錢》、《龍魚紋鏤花錢》等等,其中以鏤空花錢居多。魚,在我國古代一直視為吉祥物。這枚雙人踏魚鏤花錢進一步說明了魚作為吉祥物在漢魏時代已在錢幣圖案中普遍使用了。據郭若愚著的《古代吉祥錢圖像賞析》一書中介紹,西漢「五銖」錢中就有背上下左右四魚紋錢,還有新莽時鑄的「貨泉」,「泉」字作魚形。可見吉祥錢中的「魚」紋出現之早。

5. 中國傳統民俗中的魚文化

魚在民間吉祥圖案中,是一個流傳極廣,又有著傳為佳話的裝飾形象。魚紋飾圖如石刻、玉雕、彩陶、紡織、刺綉和剪紙等工藝美術作品中,眾多的魚形,其形態生動,造型優美,都成為民間美術中的珍品。在傳統圖案中如「年年大吉」圖,是由兩條鯰魚和幾個橘子組成,以鯰諧「年」,橘諧「吉」,表示年年吉祥如意之願望;「連年有餘」圖,是蓮花與鯉魚組成,借蓮與「連」、魚與「余」的諧音,表示對生活優裕,財富有餘的觀念;「雙魚富貴」圖,是以兩條鯉魚與盛開的牡丹花組合,寓意勃勃生機,給人們帶來幸福美滿,和諧昌盛之意;「雙魚戲珠」圖,是用兩條魚、寶珠和浪花相組合,「珠」是財富的象徵,浪花比喻財源滾滾來,此圖多為商家置於店堂,有生意興隆,得利豐厚之寓意。「魚躍龍門」圖,以鯉魚,龍門和浪花相組合。傳說每年春季,有許多大鯉魚游至龍門山下,跳躍過龍門而化為龍,不能跳過仍為魚。以此比喻舊時科舉制的考中者,贊其光宗耀祖,前途遠大。後來經文人加工改造,則成為比喻人的事業與希望,寓意只要努力奮斗,不懈拼搏,定能獲得成功。ZFv世界民族文化網_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_國際組織_國際文化交流_民族文化保護

6. 魚在中國飲食中的文化

http://food.cqnews.net/system/2008/02/18/001069759.shtml
http://www.boombook.cn/B_Article_View.asp?id=1420000075&typeID=1420000007
中國的「魚文化」

在我國,自古以來「魚文化」就在人們的飲食,風俗,美術等方面都有各種表現。在表現為各種生熟美食的同時反映出了魚的餐飲文化;在表現為各種魚祭、魚信仰的同時演化出了魚的風俗文化;在表現為各種圖畫、造型的同時展現出了魚的美術文化。

(1)魚的餐飲文化

人類在製作和品嘗各類魚鮮的同時,創造了豐富的飲食文化。這種飲食文化實際上有美食本身的內涵文化和它給人帶來的外涵文化。如:吃生魚鮮的外涵文化反映出個人的勇氣,膽量,氣質和審美情緒。象淡水湖泊里的鯉魚、青魚、鱖魚等都是很好的生魚片原料。享受生魚片,古人已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如明朝葯物大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凡諸魚之鮮活者,薄切洗凈血腥,沃之以蒜,韭,姜,醋,鹽五味食之。」

(2)魚的風俗文化

自古以來,人們對魚內涵的解釋有以下三種:一是都把魚看成是「活」的象徵,多吃魚「聰明靈活」的觀念非常普遍;二是魚懷卵量大,繁殖率高,多吃魚有「多子多福」,「人丁興旺」之意;三是「魚」與「余」同音,「吉慶有餘」「年年有餘」可寫成「吉慶有魚」,「年年有魚」,都有喜慶富裕,祝願美好的意思。
依據這種文化,活動中可以把我國沿海地區「祭魚」的風俗活動移植過來,組織「祭魚」儀式。同時在媒體上以「多子多福」、「年年有魚」為主題,進行文化炒作,吸引遊人參與。

(3)魚的美術文化

魚是水生動物,它給人類的首先是形態美。大大的眼睛,圓圓的嘴,健壯的身體上有斑紋清晰的魚鱗,在陽光下能炫耀出金色的亮光,這就是人們心目中魚的形象。正因為魚類具備這些特定的美,所以,魚類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贊揚。從魚圖磚塊,魚形瓦當,魚背龍骨,到魚紋鋼材,魚骨結構設計,魚形建築等,都參考了魚的天然造形;從魚形竹器,魚形木雕,到魚形玻璃雕刻,魚形不銹鋼構件,魚形雕塑等,都具有魚的美術形態;從民間的穿魚服跳魚舞,剪魚紙掛魚燈,到現代舞台的魚裝飾等等,無不帶有強烈的魚文化色彩。

7. 魚文化是什麼

魚文化是專題文化,也是符號文化,不論是有形的魚圖、魚物,還是無形的魚俗、魚信和魚話,都是以文化符號的方式承載著民族的旨趣和精神。它包容著藝術創作、神話幻想、自然探索、生活實用和哲學玄想等成分,可以作為藝術學、民俗學、人類學等學科追蹤研究的文化典型。

8. 魚代表什麼象徵意義

1、寓意一個人非常有才華。

鯉魚躍龍門,寓意前途光明,晉升高職,飛黃騰達,常常就和魚聯系在一起的有蓮花和牡丹,象徵著富貴吉祥,而這里把魚尾單獨拿出來,可以看出譽為自身有著很好的象徵意義。

2、寓意著繁榮和繁榮。

魚的造型、紋路,以及魚鱗、魚尾巴的造型和紋路,在中國傳統首飾中應用的很多,不僅生動有趣,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並且寓意美好,是吉慶、富裕、夫妻恩愛、愛情幸福、前途美好和幸運的象徵。

3、守護平安。

魚尾的擺件擺在家中有煞氣的位置,也能夠化解煞氣,幫助驅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拿來去擋煞氣的擺件最好是紅色的,這樣更有利於化解煞氣。

其他說法:

魚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有生殖繁盛、福澤綿綿的含義,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魚悠遊自在,是精神自由的象徵。

中國的「魚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傳。由於魚產卵多多,人們就借魚來祈求多子多福或借魚來謀求社會人多勢盛;代表財富極多,以此譽稱家庭富有和有才學的人;也形容夫婦恩愛和人對環境的諧調及事業的順利,比喻為「如魚得水」。

閱讀全文

與魚文化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語言中編譯和運行 瀏覽:997
畫流圖找循環編譯原理 瀏覽:129
oppo手機西瓜視頻的文件夾 瀏覽:867
騎手一般用哪個app 瀏覽:610
程序員老闆用什麼手機 瀏覽:848
比心app頭像不通過為什麼 瀏覽:105
加密幣市值前十走勢 瀏覽:190
單片機學習推薦課程 瀏覽:473
對數ln的運演算法則圖片 瀏覽:735
仿微博app源碼 瀏覽:781
怎麼取消調用app 瀏覽:545
程序員去哪裡求助 瀏覽:834
伺服器里的埠是什麼 瀏覽:975
aspnetjavaphp 瀏覽:399
程序員畢業時間 瀏覽:286
程序員用戶免費軟體 瀏覽:754
51單片機匯編語言指令 瀏覽:139
女程序員好難 瀏覽:688
三田壓縮機與電裝 瀏覽:710
重生細胞安卓版沒鍵盤怎麼玩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