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參考文獻
韋慶遠、柏樺《中國政治制度史》(第二版)2005年3月
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治安、杜家驥:《中國古代官僚政治》,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樓勁、劉光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良宵:《皇帝與皇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連達、朱子彥:《中國皇帝制度》,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澤華:《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三聯書店,2001年。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1991年。
馬克垚:《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學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黃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閻步克:《職位與品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華書局,1963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吳宗國:《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中華書局,1982年。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10)人民出版社 1996年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
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華東師大出版社 1988年3月
左言東: 《中國古代官制》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5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三聯書店 1999年
張晉藩:《中國政治制度史》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1987年
張創新:《中國政治制度史》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年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三聯書店,2000
㈡ 求吳宗國的《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的電子版,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謝謝!!萬分感謝!!
㈢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㈣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的內容簡介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是中國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系統地剖析傳統官僚政治的著作。作者從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形態入手,結合秦漢至中華民國的歷史找出官僚政治的產生、形態和特徵,及其與封建社會長期停滯的關聯,並從與西方官僚制度的對比中,揭示出官僚政治發展和轉化的一般規律,頗多卓越創見,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一書是六十多年前對國際友人李約瑟提問的李約瑟難題答卷。雖然作者很謙遜地說這是經濟學研究之外的副產品,但正因為作為經濟學家有能從上層建築透視到經濟基礎底蘊的深邃目光,才能生動地把地主經濟封建制度的官僚政治形態,一覽無遺地突兀在人們面前。
㈤ 淺論儒家思想與官僚政治的關系
一直以來,並存於封建統治下的儒家思想與官僚政治都在不斷地相互作用。明代官員、思想家李卓吾說「二千年無思想,非無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為思想;二千年無是非,非無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現代經濟學家、教育家王亞南在他的《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一書中寫道「不是中國人對於孔子的好感,而是中國的社會統治,特別需要孔子學說」,「政治現象或政治體制雖然比較突出而顯得重要,卻不能無視其他社會事象和制度的作用,因為大凡一種政治制度如其對於環繞著它的其他社會體制不能適應、不能協調,它就會立即顯出孤立無助的窄狹性來;反之,如其它能適應、能運用同時並存的其他社會文化事象,並且在各方面造出與它相配合的社會體制來,它的作用和影響就將視其包容性而相應增大。與外國官僚政治相比較,中國官僚政治其所以能顯出包容性的特性,就因中國官僚政治在較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並在某種程度上創造出配合它的其他社會事象和體制。」這足以體現了,儒家思想是封建專制統治、官僚政治的精神支柱。它適應了官僚政治的需要。而官僚政治的進一步發展,又必將推動儒家思想的發展和傳播,其中最顯著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官吏選拔制度,從漢代設立的察舉制到隋唐起源延續至清朝末期的科舉制,它們考試的內容都是儒家學說。然而這些制度又配合官僚政治系統的維持,它們始終相互作用。
㈥ 官僚政治什麼意思通俗一點的解釋。別太深奧。看了百度百科根本就看不懂。
王亞南先生在1948年出版的《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一書,是迄今為止這一領域最重要、最有價值而無法繞開的著作。他第一次將官僚政治作為一種特定的形態 或體制 加以剖析,最貼近政治學的規范。什麼是官僚政治呢?英國政治學家拉斯基在!社會科學大詞典∀中說:官僚政治一語,通常是應用在政府權力全把握於官僚手中,官僚有權侵奪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種政治制度上。那種政治制度的性質,慣把行政當作例行公事處理,談不到機動,遇事拖延不決,不重實驗。在極端場合,官僚且會變成世襲階級,把一切政治措施,作為自己圖謀利益的勾當。 [1]19王亞南從解剖官僚政治的內部結構入手,對拉基斯的這一界說進行了補充和辯釋。官僚政治確曾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並作用於一切國家的某一階段,得以從技術的社會的兩方面去說明 。一方面,講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一味被動的刻板的應付,一味把責任向上或向下推諉 ,諸如此類,都屬於技術性的官僚主義作風 。這種技術性的官僚主義作風 存在於一切設官而治的社會中。另一方面,社會性的官僚政治是指在此種政治中,政府權力全把握於官僚手中,官僚有權侵奪普通公民的自由,官僚把政府措施看作為自己圖謀利益的勾當。像這種社會性的官僚主義政治,是依存於諸般社會條件,而又為那些社會條件所范圍著的,它可能增大前述技術性的官僚作風,卻不可能單在技術上去謀求根治 [1]19-20。真正的官僚政治,作為一個社會體制的典型的官僚政治,只能在一個國家的某一歷史階段存在。在歐洲,只存在於16至18世紀末,乃至19世紀初的那一個歷史階段。也就是說,官僚政治存在於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之前的歐洲屬於貴族政治,此後的歐洲屬於民主政治。官僚政治是專制政體的一種配合物或補充物,作為社會體制的官僚政治與專制政體共始終。在中國,官僚政治自春秋戰國萌發,到秦漢正式成型,郡縣制代替分封制,食祿官僚代替世卿世祿。此後,在兩稅制和科舉的支持之下,官僚政治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並成為貫穿中國封建社會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在中西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背景中,官僚政治的歷史功用是大相徑庭的。在歐洲,官僚政治是王權戰勝地方諸侯的產物,它鞏固了王權,促進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削弱了封建貴族的力量,保護了資產階級的成長,從而推進了歐洲歷史的向前發展。在這里,官僚政治是對封建貴族政治的反動。而在中國,官僚政治是封建主義的幫凶,是專制皇權的衛護者,是造成中國歷史停滯不前的元兇。而且,西歐政治的特點是貴族官僚化,中國政治的特點是官僚貴族化
㈦ 求中國官僚政治研究txt ,王亞楠寫的
㈧ 讀史指南
範文瀾《中國通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推薦理由:本書從古代人理解歷史的角度來編寫歷史,說明歷史的發展規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結合中國古代史構畫出一個基本的歷史輪廓。閱讀這本書有利於我們了解中國歷史,學習中國歷史。
白壽彝《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從現代人理解歷史的角度來編寫歷史的。在內容上,於「通」字上下功夫,重視各種社會現象的內在聯系,重視貫通古今的發展規律,論述與中國史有關的一些重要問題,有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探索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及其特點的特色。
歷史名著推薦閱讀書目
楊玉聖(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來源:學術批評網
題記:這是一份企圖供非歷史學專業的大學生和其他歷史愛好者參考的歷史學名著推薦閱讀書目。本書目涵蓋古今中外,以名家名著為主要選擇取向,特別是兼顧其學術權威性、閱讀美感性和不可替代性等方面,希望能有助於人們對歷史學的基本了解與理解,推進讀書與思想風尚,並努力把握歷史的原脈、現況與可能的未來走向,關心祖國的未來與人類的命運。
一、概論
01《歷史是什麼》,愛德華•H.卡爾著,吳柱存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02《歷史的觀念》,柯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03《歷史學家的技藝》,馬克•布洛赫著,張和聲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二、中國史
03《史記》,司馬遷撰,中華書局版。
04《資治通鑒》,司馬光撰,中華書局版。
05《國史大綱》,錢穆著,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06《觀堂集林》,王國維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7《中國文明起源新探》,蘇秉琦著,三聯書店1999年版。
08《東晉門閥政治》,田余慶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09《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中華書局1982年版。
10《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孔飛力著,陳兼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版。
11《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國官僚政治之經濟的歷史的解釋》,王亞南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12《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李伯重著,三聯書店2003年版。
13《劍橋中國晚清史》,費正清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編譯室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14《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陳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聯書店1995年版。
1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著,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三、世界史
17《伯羅奔尼薩戰爭史》,修昔底德著,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69年版。
18《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19《西方世界的興起》,道格拉斯•諾斯著,厲以平等譯,華夏出版社1999年版。
20《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巴林頓•摩爾著,拓夫等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21《論美國的民主》,托克維爾著,董果良譯,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
22《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增訂版),羅榮渠著,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23《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斯塔夫里亞諾斯著,遲越等譯,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
四、人物傳記
25《孔子評傳》,匡亞明著,齊魯書社1985年版。
26《柳如是別傳》,陳寅恪著,三聯書店2001年版。
27《胡適口述自傳》,唐德剛注譯,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富蘭克林自傳》,姚善友譯,三聯書店1985年版。
五、歷史地圖集
29《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 1982-1988年版。
30《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傑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編(中文版編輯:鄧蜀生),毛昭晰等譯,三聯書店1985年版。
㈨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國官僚政治之經濟的歷史的解析》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王亞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Sp_smf6A_sf4MkjRFQPraA
書名:中國官僚政治研究
作者:王亞南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1-6
頁數: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