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清朝開國史pdf

清朝開國史pdf

發布時間:2022-08-09 16:27:14

A. 《洪業:清朝開國史清朝開國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洪業》([美] 魏斐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z7Alv-avq2dXStldi-d0zg

密碼:slqf

書名:洪業

作者:[美] 魏斐德

譯者:陳蘇鎮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2

頁數:880

內容簡介:

魏斐德教授的史學名著《洪業:清朝開國史》講述了中國王朝史中極具戲劇性的歷史階段——1644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後續20年清王朝的鞏固。作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族、國防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對一個帝國如何陷入困境、另一個帝國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強盛的過程,進行了總體解剖與透視。在本書中,魏斐德希望通過清初對中華帝國秩序的重建來呈現的「洪業」,昭示在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勢力到來之前,中國社會業已發生的一系列重要變化。

作者簡介:

魏斐德(FredericWakeman,Jr.,1937—2006),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漢學三傑」之一;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教授、美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美國歷史家協會會長、美國國際研究委員會會長、中國研究聯合委員會會長。他的著作曾獲得美國亞洲研究協會頒發的1987年度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獎、加州大學出版社頒發的1987年度伯克利獎和美國城市歷史協會頒發的非北美城市歷史最佳書籍獎。由於對中國史學研究的突出貢獻,他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授予伯克利最高獎章。著名歷史學家史景遷曾盛贊魏斐德為當代最傑出的中國史學家。

B. 想詳細了解清朝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如果你的文言文和理解力足夠好的話,《清史稿》可以讀,不過不建議你讀,因為裡面的內容太細了,主要是以人為線索來列傳的。
如果只是感興趣想大概了解下的,建議讀中國歷代帝王傳記,是一個系列的,清朝部分包括《努爾哈赤傳》、《康熙傳》、《雍正傳》、《乾隆傳》,都是一些歷史資歷深的大家所寫的,很詳細,很清楚!

C. 清史愛好者買《洪業-清朝開國史》好還是閻崇年的《清朝開國史》好

可以看孟森的滿洲開國史講義,比以上兩本專業多了。如果是研究者建議不要看閻崇年的著作

D. 清朝開國史略by李鴻彬電子書txt全集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2vgT5wu-qgKA25j9GWAeQ


提取碼:u2lm
該書講述了滿族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重要成員,歷史悠久。16世紀末,滿族崛起於東北,統一女真各部,登上歷史舞台,與明決裂。清太祖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伐明,經清太祖、清太宗皇太極兩代,前後不過二十餘年,終於入關,奪取全國政權。滿族本來遠較漢族落後,人口又少,其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統轄地區更不能與明相比,然而,卻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從窮鄉僻壤的赫圖阿拉(遼寧新賓),定鼎中原,建立起存在286年的清朝。處於發展上升時期的滿族,揭開了歷史的又一篇章,其間的歷史內涵十分豐富,需要深入探索,因此,清朝開國史的研究,歷來為治清史的學人所關注。

E. 誰能介紹一下清朝的興衰啊~~!!

1. 清朝興衰
愛新覺羅氏本是一個強悍的民族。正是因為努爾哈赤的英武,才有建州部落
的強盛國力,奠定了日後入主中原的基礎。他的兒子皇太極也英雄蓋世。到了康
熙、雍正、乾隆三代,不僅是大清朝的全盛期,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罕見的全盛時
期,無論是君王本身的文治武功,還是國家的強大興旺,都完全可以和漢唐盛世
媲美。
傳到嘉慶就顯得平庸了,國家的弊病也日漸露出,道光是嘉慶的次子,道光
即位之初,大清帝國正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在內,清王朝經「康乾盛世」後已
走下坡路,史稱「嘉道中衰」,其突出表現在吏治腐敗,武備廢弛,國庫空虛,
民眾反清斗爭頻頻。在外,西方列強勢力東侵、鴉片荼毒國民。在中國歷代帝王
中,道光帝雖不算是壞皇帝,但他的仁弱,卻導致清朝步向衰亡,從選嗣一事上
足可體現:
咸豐(道光的兒子)聽從師傅杜受田的主意,故意在圍獵時不發一箭。道光
問他為何?咸豐回答說:目前正當春季,是鳥獸繁衍的好時候,兒臣不忍心殺生
以干天和。道光聽了大為感慨,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帝者之言,於是選定咸豐為大
阿哥。道光若作為尋常人,這種心思正是仁愛之心,足可以使他成為孝悌君子。
但身為天子則不能只有仁愛而無威嚴,君臨天下,須恩威並重。道光缺的正是一
個威字,所以後來洋人在海隅生事,他採取的措施總是息事寧人,致使大清朝的
國門被洋人的船炮撞開了,導致了後來的無窮之患。
出於他的軟弱性格,在鴉片戰爭中他害怕了洋人的炮火威嚇,只圖早日安寧,
不顧出爾反爾,將親自任命的林則徐革職查辦。道光的幾個兒子都秉承了他的軟
弱性格:咸豐剛即位時還有點勵精圖治的樣子,後來太平軍起義,加上洋人攻打,
困難重重,他卻失望、退縮,終日以醇酒婦人來解脫,結果酒色過度,死時才三
十歲;同樣,同治秉政不久,被西太後輕輕一壓,便繳械投降,以認錯求得寬恕。
而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一腔熱血忠君愛國,但知己而不知彼。他們
的不幸,在於扶持的光緒是一個軟弱而無實力的皇上,去反對的是一個強悍而又
朋黨眾多的西太後,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他們鼓吹民主民權,這個在中國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是萬萬行不通的。
2. 翰英評論

F. 清朝歷史—多爾袞

多爾袞多爾袞
(1612-1650)
多爾袞,姓愛新覺羅氏,隸滿洲正白旗,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萬曆四十年生於建州赫圖阿拉城。
多爾袞自幼聰敏過人,練就了一身騎射本領。他容貌與父親努爾哈赤相似,又是主掌後宮的 大妃所生,因此很受太祖疼愛。可是,在他不滿十四的時候,父汗努爾哈赤就去世了,母親又被迫陪駕殉葬,少年時期便遭此不幸,對他的心靈產生了沉痛的打擊。然而,他並未因此沉淪下去,這段痛入骨髓的遭遇,反而成為他奮發圖強的動力。在此後的軍旅生活中,他作戰勇猛,謀略超群,功勛顯赫,志向高遠,成為清朝開國史中重要的人物之一。
天聰三年,皇太極興兵伐明,多爾袞隨皇太極破龍井關,入長城,又與莽古爾泰攻下漢兒庄,趕往通州方向,直逼京都,並在薊州地方擊敗從山海關趕來增援的明軍。多爾袞幾仗打下來,便已聲威大震,雖然年紀不大,卻被後金將士公認為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帥才。
多爾袞統軍是位帥才,在諫言獻策上也有不俗的表現。天聰五年皇太極聽到因司法不公而引發民怨的反映,便命諸貝勒就此參議時政。多爾袞簡言上奏,定罪判刑之事,關系重大,主管臣等必須悉心詳議,不可苟且塞責。皇太極認為多爾袞話雖不多,卻切中要害。當年七月,便任命他掌管吏部,時年十九歲。天聰七年六月,皇太極就明朝、察哈爾和朝鮮三方,先去征討哪部的問題,向諸貝勒大臣徵求意見。多爾袞諫言道,現在正是整頓兵馬的大好時機,等到莊稼熟了的時候,便可切入明邊,在北京附近攻下幾處城寨,為久駐之地,不愁京都不破。皇太極對多爾袞的意見頗為贊賞,並給予採納,說多爾袞的舉諫皆合朕壹。
多爾袞在擁立皇太極上尊號稱皇帝這樣重大的國事上,也有他獨特的貢獻。天聰九年,皇太極趁察哈爾林丹汗敗逃青海之機,命多爾袞、岳托、薩哈廉和豪格等率兵萬余,囑其以武力相震懾,以德政相感化,招服林丹汗之子額哲。多爾袞等謹尊汗命,對額哲母子好生撫慰,額哲深為感動,不但真心歸順了後金,還把元代傳國玉璽交了出來。正好驗證了古訓,得玉璽者,得天下。多爾袞等諸貝勒大臣,便以蒙古臣服,又得玉璽的名義上表皇太極登臨皇位。於是,皇太極於天聰十年四月十二日正式稱帝,改元崇德,國號大清。四月二十三日舉行晉封儀式,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清王。
崇德元年十二月,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再次出征朝鮮。他們從寬甸入長山口,攻下昌州,攻克江華島,大敗敵援軍,朝鮮王妃和她的兩個兒子被俘。朝鮮國王李倧見大勢已去,又為多爾袞對他的嬪妃以下臣等都能以禮相待的仁義之舉大為感動,便率文武百官降清稱臣。
崇德三年八月,皇太極授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領左翼入邊伐明。他從董家口進入明地,到通州河西與岳托所率右翼軍會合。清軍壓境,明廷朝野大為震驚,急調山西總督盧象升督軍迎戰。多爾袞等避開北京,直抵涿州,然後兵分八路,騷掠山西南破保定,大敗盧象升。遂趨臨清,渡運河,克濟南。再回軍擾略天津、遷安,由青山口獲勝而歸。此役共破城四十餘座,降六城,俘獲人口二十五萬余眾,財物不計其數,多爾袞因功,被皇太極賜馬五匹、白銀兩萬兩。
多爾袞也有被處罰的時候。崇德五年,皇太極率諸王大臣圍困錦州,多爾袞卻擅自將大營向後撤離三十里,皇太極派濟爾哈朗代為責問,他說時因為原駐地草都被馬吃光了,所以移營別處去放馬。皇太極很生氣,便將他將為郡王,罰一萬兩白銀,削奪兩牛錄部眾。
多爾袞是位熟知政治斗爭事務之人,處分對他而言,只是個教訓而已,他不會過於在意。經過兩年的戰爭考驗,攻松山,激戰洪承疇,塔山阻擊戰,生擒王希賢,最後迫使祖大壽投降,論功,多爾袞又於崇德七年恢復了親王位。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極暴然而逝。因生前未立皇儲,又無遺詔,諸貝勒似乎都有了爭奪皇位的機會。其中,豪格和多爾袞的條件明顯優於他人,所以競爭最為激烈,幾乎達到劍拔弩張的程度。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子承父位,順理成章;而多爾袞更有一肚子苦水要借機傾吐。當年,努爾哈赤去世,母親阿巴亥,身為大妃卻被代善、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等人逼迫殉葬了,目的就是阻止他繼承汗位。如今皇太極已死,又來跟他爭位,他不準備再讓。但是,經過多方觀察和仔細分析,如若穩操勝券,就要大動干戈,這樣一來,勢必引發內亂,不如退而求其次,不坐皇位但要掌握皇權。於是,他便提出由皇太極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繼承大位,由他和濟爾哈朗臨朝輔政。此議竟被諸王大臣所接受,多爾袞從此便以首輔攝政王的身份獨掌了清初的朝政大權,成為不是皇帝而掌握帝權的攝政王。
多爾袞掌權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攝政地位,便開始排斥異己,獨攬其政。順治元年正月,多爾袞以拒收朝鮮饋贈為由,告誡濟爾哈朗及諸大臣,禁止因和交而接受外國饋贈。濟爾哈朗知道這是在警告自己不要擅權,他便主動諭示諸大臣,凡事都要先通過多爾袞,排位也要把他列在前面。同年四月,肅親王豪格因被固山額真何洛會等揭發,便對多爾袞獨斷專行大有怨言,說了一些不滿的話,而被多爾袞免去了他的爵位。雖然在半年以後又對豪格復了職,但對他這位政敵卻始終沒有放過。事情過了四年,多爾袞就找因由幽禁了豪格,使其最後冤死獄中。不久,濟爾哈朗也被多爾袞借故罷去了輔政頭銜,帶兵到湖廣平息清動亂去了。
多爾袞確實想當皇帝,而且他也有這個能力,但他最終還是沒有當,這對於穩定剛剛建立不久、尚未入主中原的大清王朝的政治局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多爾袞的一大歷史貢獻,否則,清史就要重寫。
順治元年四月,世祖福臨在篤恭殿授多爾袞奉命大將軍印,並賜御用旌旗羅蓋,以壯大聲威,率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及孔有德等向山海關進發。因為得知闖王李自成已經攻陷北京,明帝崇禎也在煤山自縊而亡,明平西伯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又已歸降大清,趁此大好時機,多爾袞發兵而進,攻擊對象已經由明軍變成大順農民軍。
當清軍行至距山海關只有十里的地方,吳三桂通報了農民的動向,多爾袞命令諸王反擊,大敗農民軍劉忠敏所部於一片石。然後,率部入關,吳三桂出迎。多爾袞又命吳三桂為前鋒,與列出長蛇陣於北山的農民軍交戰,他親率清軍咬住長蛇陣尾,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在多爾袞和吳三桂的夾擊下,李自成潰敗而逃。多爾袞深表吳三桂獻關作戰之功,軍前秉承先制,進吳三桂為平西王。
清軍入關後,便以排山倒海之勢殺向京都。五月抵達通州,李自成率殘部西逃,多爾袞命諸王和吳三桂率部急追。五月,多爾袞整軍進入北京,明朝歸降官吏全城軍民迎至朝陽門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順治元年十月初一,福臨在北京定鼎登基,多爾袞被晉封為叔父攝政王。
順治進京以後,多爾袞輔佐幼帝平定中原,治理天下,勛勞顯赫,備受尊崇。他入朝的時候,如同皇上一般,滿朝文武皆跪。
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邊外,墜馬受傷。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時年三十九歲。死後被追尊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後被訐告,削去爵位,平毀墓葬。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弘歷皇帝下詔才為其平反昭雪,恢復了睿親王封號,配享太廟,重修了墓寢。其爵位世襲罔,成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明朝崇禎十七年(清朝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農民軍攻進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在這以前不久,雄踞東北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率領大軍攻打寧遠(今遼寧興城),明朝守將袁崇煥頑強守御,屢次打敗爬城進攻的後金軍,努爾哈赤又氣又恨,指揮後金兵在城牆根部鑿洞,准備破牆入城。袁崇煥發覺後,命令用西洋運來的火炮轟擊。努爾哈赤被炮彈炸傷,只好命令全軍退走。同年七月,努爾哈赤創傷復發,去清河湯泉療養。八月,傷勢轉重,乘船回盛京。途中,他知道即將逝世,通知大妃納喇氏來迎。八月庚戌日,因傷勢惡化,歿於途中的璦雞堡(今沈陽市南)。
第二天(公元1626年八月辛亥日),皇太極在諸貝勒和大臣的推舉下稱汗。第二年,改年號為「天聰」,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族(辛亥革命後通稱滿族)。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明朝時稱沈陽)稱帝,改國號為「清」。年號為「崇德」。
皇太極一生勤於政事,勇於戰陣,諸多軍國大事,事必親躬。由於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嚴重損傷了健康,積勞成疾。公元1643年八月九日晚上十時,在沈陽皇宮清寧宮東暖閣寢宮的南炕上端坐時突發心臟病而死。皇太極死後,大權落在多爾袞手裡。
多爾袞是後金(清朝的前身)的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努爾哈赤一共有十五個兒子,他臨終的時候,曾經指定他最疼愛和器重的十四子多爾袞作繼承人。可那時多爾袞才十五歲,年紀太小。八子皇太極依仗自己掌握後金八旗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勢力強大,奪得了繼承權。
現在皇太極死了,多爾袞正值年富力強,手下又掌握著努爾哈赤的精兵部隊正白旗和鑲白鑲。他當然願意按著當年努爾哈赤的遺言,接著當皇帝。可是,滿族人受到中原封建文化的影響,文臣武將大多主張子承父業,想立皇太極的兒子當皇帝。多爾袞很聰明,為避免內部發生沖突,就放棄了當皇帝的想法,在皇太極的兒子中挑出一個年幼的——六歲的福臨,立為皇帝。他自己當攝政王,大權獨攬,掌管朝政。福臨即位後,建年號為順治。清朝習慣用年號稱呼皇帝,所以歷史上稱他為順治皇帝。
多爾袞和那些簡單魯莽的滿族權貴不同,他有勇有謀,深知將來要奪取內地,和漢族人打交道,光靠打家劫舍的武力不行,還要依靠熟悉中原風土人情的漢族謀士。
多爾袞當了攝政王不到兩個月,就發生了豫親王多鐸陰謀搶奪漢族大學士範文程妻子的事情。多鐸是多爾袞的同胞弟弟,他們的生母納喇氏大妃,是努爾哈赤生前最寵愛的妃子,被皇太極等貝勒強行逼迫為努爾哈赤殉葬,用弓弦活活勒死了,所以多爾袞非常痛恨皇太極。母親死時,小弟多鐸才只有五歲,一直依附在多爾袞身邊,一直到長大成人。因此,平日最受多爾袞的疼愛。
多鐸見範文程的妻子非常漂亮,動了邪念,想搶占她,經常派人到範文程家周圍觀察動靜,弄得范家日夜擔憂,恐慌不安。多爾袞聽到這件事,十分生氣,馬上派人把多鐸叫來,當著滿朝王公貴族和文臣武將的面嚴厲斥責了他,命令他上交二千兩白銀和十五個牛錄的兵力(一牛錄為三百人)作為懲罰。
平時受到滿族權貴欺凌的漢族大臣見攝政王不避親貴,重重處罰了多鐸,從心底里釋去疑慮和怨憤,從此更竭力為清朝出謀劃策了。範文程當即上書朝廷,分析關內的形勢,請求嚴申軍紀,籠絡人心,進兵中原,同農民軍爭奪天下。多爾袞覺得有理,便拿定主意,率領軍隊向通往中原的門戶山海關出發了。
清軍剛走到半路上,忽然迎來了兩個明朝裝束的人,自稱是把守山海關的明朝總兵官吳三桂派來請兵的。
原來,李自成率農民軍進入北京後,就接管了明朝的權利。他親自召見將官和耆老,又派人到黃河流域各地去建立地方政權,甚至准備開科取士,籌備即位典禮了。在財政賦稅方面,農民實行「三年免徵」。這樣,百姓固然受益,可是,維持軍隊和政府的龐大開支,就要靠沒收明朝內帑(音:躺:國庫里的錢財)和對官僚勛戚追贓。大將劉宗敏和李過主持「北餉鎮撫司」,把明朝三品以上的官員,一律發往各營追贓助餉,不服者就拷打上刑,對四品以下的官員則讓他們自動捐銀助餉,然後授職錄用。本來,大多數官僚地主雖然心裡勉強,但是還以為是一般的改朝換代,只要恭順,便可保住功名富貴。不料,小官要捐銀,大官要追贓,於是,官僚地主階級都懷著瘋狂的仇恨,轉為與農民軍對抗了。李自成等領導人,因為勝利也被沖昏了頭腦,幾乎忘記了東北關外還有虎視耽耽的清軍。在一些農民官兵中,貪圖錢財追求享樂的思想也有所滋生,嚴重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
這時候,明朝寧遠總兵吳三桂態度的轉變,就越發舉足輕重了。吳三桂出身官僚豪門,手下兵將驍悍,素為明朝以為北方屏障。農民軍逼近北京的時候,崇禎帝飛檄命他入衛,可他卻走一走,停一停,遲緩觀望,擁兵自重。北京陷落後,吳三桂又徑直退回山海關去了。
李自成進京後,也看到吳三桂的重要作用,就命人帶著四萬兩犒師銀和他父親吳襄的勸降信,許諾父子封侯,勸他投降。吳三桂接到信後,以為從此可以躋身新貴,就決計投降。帶著兵馬入京朝見李自成。不料走到半路上,府中的大總管來邊關報信,說他父親吳襄被索餉二十萬兩,又說他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奪了去,還說農民軍放火燒了他家的宅院。吳三桂一聽,肺都要氣炸了,馬上翻臉變卦,返回了山海關。為了報私仇,他派人去見多爾袞,請求合兵攻打農民軍。
多爾袞聽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馬上寫信給吳三桂,答應出兵,並告訴他降清可以封王。吳三桂果然投降了清朝。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不肯歸順農民軍,便親自率軍到山海關,征討吳三桂。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和吳三桂約好,雙方進行決戰。那天一開始,農民軍以威武的氣勢把吳三桂的人馬包圍起來,佔了上風。然而,早就埋伏好的清軍突然掩殺過來。農民軍猝不及防,亂了陣腳,敗下陣來。李自成這才知道吳三桂已經投降了清朝,要引著清軍入關了。
李自成連夜返回京城。他深知敵我力量對比對農民軍不利,決定退出京城,做長期抗清的准備。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稱帝,國號大順。第二天早晨就率領軍隊撤出北京,退回他的發祥地陝西去了。兩天以後,清軍浩浩盪盪地開到了北京城下。
北京城裡的明朝文官武將聽到消息,連忙出城迎接。他們走出離城門五里地以外,跪在大道兩旁,不顧千軍萬馬揚起的塵土,不住地磕著響頭。多爾袞命令明朝官員在前面帶路,從朝陽門經正陽門進入皇宮。進城之後,多爾袞在武英殿升座。他看了一眼那些恭恭敬敬的明朝官員,說:「我,我們大清軍是仁義之師,這次進關殺賊,是為了替你們報君父之仇。」說罷,他又對身邊的清朝王公大臣們說:「傳我的命令,諸將進城,不許闖入民宅,對百姓要秋毫不犯,違令者嚴加懲辦!」過了幾天,多爾袞又裝模作樣地為崇禎皇帝發喪,表示自己不會跟明朝的官僚地主們為敵。
消息傳開,那些為逃避農民軍躲到城外的地主和官僚們,也都高高興興地回到家裡,按滿族人的習慣剃了頭發,留起辮子,迎接清軍。
多爾袞實現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多年的夙願,佔領北京。他決定立刻遷都北京。可是有不少滿族官員留戀東北故土,反對遷都。
有一天,他們又在朝堂上發生了爭論,一些大臣對多爾袞說:「王爺,不如留軍隊在這里駐守,大軍還是班師凱旋吧!」多爾袞沉吟片刻,嚴肅地說:「先皇(指皇太極)在世時曾經說過,如果得到北京,馬上遷都,以圖進取,況且現在人心未定,不可輕易放棄北京。」幾天以後,奉命回去接小皇帝的使者拿著多爾袞的親筆信上路了。
這一年十月,順治皇帝從盛京來到北京。多爾袞用小皇帝的名義發布詔書,宣布以北京為首都。從此,清朝從偏居東北的小朝廷,成為統治全國的大清帝國。多爾袞為這件事立了大功,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當時在一些少數民族中,有兄長死後嫂嫂嫁給小叔的習俗。順治皇帝的母親孝庄皇太後為了討好多爾袞,鞏固兒子的皇位,也按這個習俗,和多爾袞結了婚。於是,多爾袞又被封為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當了皇父攝政王,權力更大了。國家大事,他也不和別人商量,有時就在家裡獨自裁決。就連皇帝的玉璽,都被他搬到自己家裡去了。
多爾袞雖然很有謀略,但是他那滿族貴族的積習很難改變。他到北京以後仍然像滿族入關前那樣強行圈佔土地,分配給王公貴族和八旗兵丁。北京附近方圓五百里的地方,全都被圈佔。圈地官吏走到哪裡,哪裡的百姓就被趕走,不但田產房屋被霸佔,就連鍋碗瓢勺也不許帶走。清朝官吏在北京附近先後圈地三次,共霸佔土地十四萬七千頃(一頃等於一百畝)。除了「圈地」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叫「投充」,就是強迫漢族百姓投靠到滿族權貴門下,為他們當牛做馬,耕地服役。後來,因為「投充」的人常常逃亡,清朝又頒布了「逃人法」,規定誰要窩藏逃亡的人,就要對誰處以重刑。
「圈地」、「投充」和「逃人法」很不得人心。可是,只要有人在朝廷上稍微表示不滿,多爾袞就大發雷霆,惡狠狠地說:「今後,凡是有人敢為『圈地』、『投充』、『逃人法』上奏疏的,一律從重治罪!」
過了幾年,順治皇帝漸漸懂事了,對多爾袞獨斷專行越來越不滿。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爾袞病死了,十四歲的順治皇帝開始執政。第二年,他下令沒收多爾袞的財產,免去他的爵位,把依附他的王公大臣全部貶職、革職或者處死。隨後,順治皇帝又將多爾袞掌握的正白旗收歸自己名下。從此,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都由皇帝自己管轄,稱為上三旗。清朝的皇權也一步步的加強起來了。

G. 《洪業清朝開國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洪業清朝開國史》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f4gaans7Jc4_TpkVbZE-Rg

?pwd=v4jt 提取碼:v4jt
簡介:講述了中國王朝史中極具戲劇性的歷史階段——1644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後續20年清王朝的鞏固。作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族、國防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對一個帝國如何陷入困境、另一個帝國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強盛的過程,進行了總體解剖與透視。在本書中,魏斐德希望通過清初對中華帝國秩序的重建來呈現的「洪業」,昭示在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勢力到來之前,中國社會業已發生的一系列重要變化。

H. 清朝開國史是多少年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女真部首領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建州,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佔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農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入關後20年時間里,清朝先後滅亡大順、大西和南明等政權,逐步統一全國。
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國版圖,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1840年鴉片戰爭後進入近代,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嚴重喪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從後金建立開始算起,共有十二帝。自此之後,中國進入了民主時期。

閱讀全文

與清朝開國史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片機控制顯示器 瀏覽:776
頂好花app下載怎麼找不到 瀏覽:989
手機命令大全 瀏覽:808
怎麼下郵政銀行app 瀏覽:250
不背單詞app單詞怎麼學習 瀏覽:481
程序員日常操作搞笑 瀏覽:382
android檢查是否安裝 瀏覽:375
蘋果手機編輯pdf文件 瀏覽:460
android系統名字 瀏覽:971
安卓手機如何進去有求必應屋 瀏覽:434
指數除法運演算法則底數不同 瀏覽:896
90壓縮干糧09壓縮干糧 瀏覽:516
android線程池框架 瀏覽:481
手機自帶解壓能解壓哪些文件 瀏覽:804
linux安裝hba驅動 瀏覽:119
java構造函數new 瀏覽:668
怎麼查家裡電器耗電量app 瀏覽:506
原神一直顯示重新連接伺服器怎麼辦 瀏覽:826
一般用途軸流式壓縮機 瀏覽:926
沒學歷的怎麼學編程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