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北師范大學本科生用的《遺傳學》書是哪個版本的
老師目前還是推薦使用劉祖洞主編的第二版,但是上課的時候他會穿插一些書上寫的很少,或者沒有部分
㈡ 劉祖洞的人物簡介
1917 年1 月,劉祖洞生於浙江鎮海。在抗戰期間,祖國大片河山蹂躪於日寇鐵蹄之下,江南已經無法容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很多學校都南遷到了中國的西南大後方。青年時期的劉祖洞為了求學,隻身一人從浙江來到廣西,進入廣西大學求學,於1943 年畢業於廣西大學農學系,獲農學學士學位。後到在遷移至貴州梅潭的浙江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師從著名中國遺傳學家談家楨教授從事遺傳學研究,1945 年獲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浙江大學生物系助教、講師。1949 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動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在美國學習期間,劉祖洞教授致力於哺乳動物的進化遺傳學研究,對美洲地鼠進行種間和亞種間的雜交實驗,探討雜種不育原因及其隔離機理。這項工作獲得了國內外遺傳學家和進化學家的贊譽,至今仍被引用。
1952 年,談家楨教授轉入復旦大學從事遺傳學研究。應談先生邀請,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劉祖洞先生於 1953 年回國,再次回到談家楨教授身邊,任復旦大學生物系副教授、教授。他曾任遺傳學教研組主任,遺傳學研究所人類和醫學遺傳研究室主任,復旦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 編委,中國遺傳學會理事,中國遺傳學人類和醫學遺傳專業委員會主任,《遺傳學報》 《遺傳》副主編,上海遺傳學會理事長,第二軍醫大學生物學顧問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學術委員和細胞分子進化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
㈢ 劉祖洞版本大學遺傳學第6章課後習題16題求答案!
正好,我今天也在頭痛這個問題,想上網找答案,結果竟是找到了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自己算了半天,正好切磋一下。
根據既有abc又有def的表型,推算l位於c和d之間,可以通過這個推算來證實:1.假定致死基因l在a的左邊,則後代雄蠅中應有「+ + + + + +」個體,實際上沒有,故l不 在a的左邊;2.假定致死基因l在a和b之間,則後代雄蠅中應有「a + + + + + +」個體,實際上也沒有,故l不在a和b之間...如此類推,可得上述答案.
根據給出的表型數量,又因為題目中給出假設不考慮多次交換,可得間距為
a 3 b 4 c 7 l 3 d 2 e 6 f
㈣ 高分懸賞!求求哪位大俠幫幫忙啊!!急需一份劉祖洞主編的《遺傳學》課後習題解析(盡可能詳細哦!)
到書店買一份不就行了
㈤ 劉祖洞遺傳學第三版pdf能不能分享一下,謝謝
第二章 孟德爾定律 1 、 為什麼分離現象比顯、隱性現象有更重要的意義? 答:因為 ( 1 ) 分離規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遺傳現象,而顯性現象的表現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 2 ) 只有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重組,才能表現出性狀的顯隱性。可以說無分離現象的存在,也就無顯性現象的發生。 2 、 解:序號 雜交 基因型 表現型 ( 1 ) RR× rr Rr 紅果色 ( 2 ) Rr× rr 1/2Rr , 1/2rr 1/2 紅果色, 1/2 黃果色 ( 3 ) Rr× Rr 1/4RR , 2/4Rr , 1/4rr 3/4 紅果色, 1/4 黃果色 ( 4 ) Rr× RR 1/2RR , 1/2Rr 紅果色 ( 5 ) rr× rr rr 黃果色 3 、下面是紫茉莉的幾組雜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寫明。問它們產生哪些配子?雜種後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樣?( 1 ) Rr × RR ( 2 ) rr × Rr ( 3 ) Rr × Rr 粉紅 紅色白色 粉紅粉紅 粉紅 解:序號交配子類型基因型表現型 (1) Rr × RR R,r;R 1/2RR,1/2Rr 1/2紅色,1/2粉紅 (2) rr × Rr r;R,r 1/2Rr,1/2rr 1/2粉紅,1/2白色 (3) Rr × Rr R,r 1/4RR,2/4Rr,1/4rr 1/4紅色,2/4粉色,1/4白色 4、在南瓜中,果實的白色(W)對黃色(w)是顯性,果實盤狀(D)對球狀(d)是顯性,這兩對基因是自由組合的。問下列雜交可以產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們的比例如何? (1)WWDD×wwdd (2)XwDd×wwdd (3)Wwdd×wwDd (4)Wwdd×Ww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