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生五行對照表是什麼
世界上很多事物都存在著類似於五行之間的關系,和生活、健康之間關聯緊密的很多事物都具有這樣的屬性,養生先要從掌握這些事物屬性做起。
據《史記·天官書》記載:「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說:五行者,行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無不統一,具有五行結構的大系統之中,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以人體五臟為主體與五星、無行、五方、五季、五色、五數等五個方面加以歸類配列,而形成以五為主幹的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系統。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有金木水火土的屬性以及他們之間相生相剋的關系。
那麼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對我們養生存命,長壽健體息息相關的事物中它們的五行屬性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個養生五行對照表,根據這個表格和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我們甚至可以自己對自己身體的狀態進行自我調整。
這個表格中的五行對照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對事物的了解和看法,體現了這些事物的本身屬性,也為人們人們日常生活給出了指導。本書中的很多章節將要涉及到本表,以及本表中的五行生剋關系。
『貳』 善醫堂五行養生法真的假的
真的。
五行調養法,是根據五行相生原理的一種中醫調節養生方法,包括對心、肝、肺、胃、腎的調養。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五行相生關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調節好才能更好的消除亞健康。
日常生活中,可以食療葯膳,比如深綠色蔬菜:韭菜、油菜、珍珠草。也可以點按章門、敲膽經等。
『叄』 什麼是五行養生法
五行養生法是峨眉半山中醫抗衰老的特色服務項目,以中醫傳統的
陰陽五行
為指導,運用現代
網路軟體
科技,綜合現代醫學各種檢查,對人體健康進行
風險預警
,並由中醫專家制定個體化的
中醫保健
養生治療方案。
『肆』 所謂的五行養生是什麼和中醫養生有什麼區別
五行養生主要值得是我們中國古時候的人堆認識世界的說法,而中醫養生則是在古老哲學的養生方法之下,進一步的奠定了中醫的養生方法。
而現在的中醫養生只是將它更進一步,並且將說法說的更加通俗易懂罷了,但是在治療的手段上面會比古代的治療手段更加的先進,雖然他們各有不同,但卻都有養生健體的功效,雖然中醫講究的是有「有諸內者,必行諸外」。
『伍』 「五行」養生!不同體質的飲食調理方法有哪些
工作節奏太快,人們為了生計也是在不停地工作。有的人為了完成任務,更是不停地加班熬夜,飲食也不怎麼規律,這就導致了很多當代年輕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當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很多人就知道開始養生了,但是也是不遲的。只要好好調理,就可以使自己恢復健康的狀態。目前,得到廣泛認可的養生方式就是五行養生。那麼,五行養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體質為水的人,這類人膚色比較黑,身材比較肥大,腹部有贅肉,行動有一點遲緩。這類人要多吃一些益脾的食物,比如茯苓,雞肉,百合。體質為木的人,這類人的臉色比較蒼白,看上去比較瘦弱,但是行動也是很敏捷的。這些人要多吃一些益氣的食物,比如蜂蜜。
『陸』 五行養生的五行與飲食
木:屬春天
春天和風煦日,萬物復甦,正是草木生發的時機。
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人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屬木的器官是肝、膽、眼睛。
屬木的情志是怒。
屬木的味道是酸味。
屬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
如果木系某個器官感覺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屬木的青色食物。它們對應人體的肝臟及膽,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及纖維素,能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的毒素。
推薦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葉菜。
火:屬夏天
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
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屬火的時令是夏季。夏季萬物茂盛,氣候炎熱,如同播火。
屬火的器官是心、小腸、舌。
屬火的情志是喜。
屬火的味道是苦味。
屬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
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心屬火,火性很熱而且向上蔓延。這時候容易上火,心緒不寧,心跳加快,給心臟增加負擔,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養心。除了多吃養心食物之外,根據五行相剋原理,腎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補養腎氣是個有遠見的方法。
養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這種顏色給人的感覺就是溫、熱,它們對應的是同為紅色的血液及負責血液循環的心臟,氣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推薦食品:紅薯、紅苕
金:屬秋天
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
日落於西,與金相似。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的意思。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屬金的時令是秋季。秋天西風蕭瑟,萬物凋敝,符合金性。
屬金的器官是肺、大腸、鼻。
屬金的情志是悲。
屬金的味道是辛味。
屬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
秋天最應該保養的是肺,最容易出現的病痛是咳嗽,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響。秋天帽落西風,草木開始枯萎,很容易讓人感時傷月,心情抑鬱。悲屬金,跟肺同源,過度悲傷就會造成肺損傷。
金系食物對應的主要是肺臟,大多是白色食物。它們性情偏平、涼,能健肺爽聲,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強化新陳代謝,讓肌膚充滿彈性與光澤。
水:屬冬天
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
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古人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屬水的時令是冬季。冬季萬物蜇藏,冷氣襲人,冰封大地,與水性相合。
屬水的器官是腎、膀胱、耳。
屬水的情志是恐。
屬水的味道是鹹味。
屬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
外餐過多會傷腎,這可是我們最在意的器官。大廚做飯共同的特點就是油大鹽大,這樣更下飯更香。可是鹹味屬水,和腎一族,適量是有益的,過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時面色發黑,確實腎臟不妙。
此時最應該多吃黑色食物。這些食物對應的是腎臟及骨骼,經常吃能幫助和腎、膀胱、骨骼關系密切的新陳代謝正常,使多餘水分不至於積存在體內造成體表水腫,有強壯骨骼的作用。
推薦食物:黑豆、黑芝麻、藍莓、香菇、黑棗、桂圓、烏梅
土:代表氣的平穩運動,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間要有過渡段,因此便有了土。
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人稱「土曰稼穡」,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獲農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故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
屬土的時令是長夏。這是指在夏天中乾熱過去,開始下雨的一段時間,此時暑熱多濕,正是萬物蔬果生長的時期,與土性相應。
屬土的器官是脾、胃、口。
屬土的情志是思。
屬土的味道是甘味。
屬土的食物是黃色食品。
長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濕的時期。濕氣過多會傷害脾胃,脾胃受傷影響食慾,所以盛夏季節我們總是沒有胃口。這時候在飲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補充脾氣;按五行來講,屬火的心滋養屬土的脾,多吃苦味強心的結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現問題,對應的是黃色食物。脾、胃在人體中扮演著養分供給者的角色,它們調理好了,氣血才會旺盛。
推薦食物:橙、南瓜、玉米、黃豆。
『柒』 五行養生的應用
1.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與相互關系
①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作用,火有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系。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系。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系。
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系。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系的統一性。
2.說明臟腑間的病理影響
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郁土虛或土壅木郁;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肝病是這樣,其他臟器的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剋乘侮的關系,說明它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
3.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1)在疾病診斷上的運用
從本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本臟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見弦象,可以診斷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脈象洪,可以診斷為心火亢盛。脾虛的病人,面見青色,為木來乘土;心臟病人,面見黑色,為水來乘火,等等。
從它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五臟疾病的傳變情況。如脾虛病人,面見青色,脈現弦象,為肝病傳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見紅色,脈現洪象,為心病傳肺(火乘金)。五臟中任何一臟有病,都可以傳及其他四臟,用五行學說來分析,存在著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種傳變關系。
從色與脈之間的生克關系來判斷疾病的預後。如肝病面色青,見弦脈,為色脈相符。如果不見弦脈,反見浮脈,則屬相勝之脈,則克色之脈(金克木),為逆,主預後不良;若見沉脈,則屬相生之脈,即生色之脈(水生木),為順,主預後良好。
(2)在疾病治療上的運用
①控制五臟疾病的傳變。如肝病能傳脾(木乘土),預先予以補脾,防其傳變。「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
②確定治療原則。概括為「補母瀉子」法,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補母,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虛證而治療的,如肝虛補腎,因為腎為肝之母,所以補腎水可以生肝木。瀉子,是針對具有母子關系的實證而治療的,如肝實瀉心,因為心為肝之子,所以瀉心火有助於瀉肝木。
舉例詳解 根據相剋關系來確定治療原則,可以概括為「抑強膚弱」法,即瀉其克者之強,補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過而乘脾土,肝木太過為強,必須瀉之,脾土為弱,必須補之。
③制定治療方法 葯物治療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補腎陰以涵養肝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的病證。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適用於脾失健運而肺氣虛弱的病證。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葯治療肝旺脾虛的一種方法。
此外,在針灸和精神療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剋製作用來選穴和調節情志。如悲可以勝怒,是因為悲為肺志屬金,怒為肝志屬木的緣故。
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五行學說,常常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結合,不僅可以說明事物矛盾雙方的一般關系,而且可以說明事物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較為具體和復雜的關系,從而有利於解釋復雜的生命現象和病理過程。
『捌』 五行養生是包括哪些五個
五行養生不能說是五個,確切的說他是一種理念,五行代表的是五臟,代表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也可以說是春夏秋冬長夏,也可以說是金木水火土......其小無內,其大無邊。
『玖』 什麼是五行養生
養生要注重五個方面的平衡。分別是金木水火土。常觀天下之人,凡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間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而仁,主要就是指木型人。《內經》中提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中醫根據體質特點,可把人分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等五行人,現在這個季節是中醫養生的重要時機,各具特色的五行人應根據自身的體質特點進行調養。那麼五行養生法有哪些呢? 1、五行為金的人養生法:宜潤肺養肝 金形人在清明時節易患感冒、風疹、過敏等疾病,此時除了疏肝健脾、培土生金之外,還要適當進行潤肺、調養肝腎。 宜早睡早起,以利肺氣的舒展,保養陰液。保持樂觀開朗情緒,戒暴戒怒,以防肝氣太過傷及肺氣。多參與室外運動,如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極拳等,也可郊遊、踏青以舒展氣機。 在飲食方面,應以疏肝健脾為主,佐以潤肺養肝之品,可多吃山葯、土豆、銀耳、蜂蜜等。 葯膳可選擇石斛山葯粥:石斛10克,山葯20克,粳米150克,大棗5枚。將洗凈的石斛放入沙鍋,用小火煎煮成汁,去渣留汁,再加入粳米、山葯、大棗,用小火熬煮成粥。有益胃生津、補肝益腎功效。 2、五行為木的人養生法:宜健脾養肝 五行為木的人清明時節腎氣弱,木氣旺,陽熾陰伏,木形人容易出現頭痛、眩暈等症狀,故木形人清明養生應注意健脾養肝、補精益腎。 早睡早起,尤其要睡好子午覺。可以多參與郊遊、踏青等室外活動以舒暢心情,保持情緒開朗,也可以多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以調暢氣血。 在飲食方面應以調理脾胃為主,適當佐以補精益肝腎的食物或葯食兩用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蜂蜜、蝦、魚、肉、蛋等。 葯膳可選擇玫瑰花糕:糯米粉150克,黏米粉350克,核桃肉25克,大棗50克,綿白糖30克,玫瑰花6克。將大棗、核桃肉洗凈,切成小丁備用。把糯米粉、黏米粉放在盆內,加適量清水,放入綿白糖、大棗、核桃肉、玫瑰花,用水拌勻,揉成面團,做成糕狀,然後將糕上籠蒸約25分鍾即成。有疏肝理氣、健脾暖胃功效。 3、五行為水的人養生法:宜健脾益腎 五行為水的人應早睡早起,保證睡眠,調整陰陽,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順養肝氣。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健脾益肝腎的食物或葯食兩用之品,如山葯、枸杞子、桑葚、芝麻、魚、肉、蛋等。 葯膳可選擇桑葚芝麻糕:桑葚子15克,黑芝麻30克,胡麻仁5克,白糖15克,糯米粉350克,粳米粉150克。將黑芝麻用小火炒香。桑葚、胡麻仁洗凈放沙鍋內,加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20分鍾,去渣留汁。再將糯米粉、粳米粉、白糖放入盆內,加葯汁和適量清水,揉成面團,做成糕,撒上黑芝麻,上籠蒸20分鍾即成。有健脾胃、補肝腎功效。 4、五行為火的人養生法:宜滋水涵木 五行為火人在清明時節容易出現陽氣燥動的情況,易發生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 宜戒怒戒躁,保持樂觀、平靜的心境。同時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避免過於激烈的運動,可進行動作柔和、動靜結合的運動,如太極拳等。 飲食上宜多吃疏肝健脾、調養肝腎的食物或葯食兩用之品,可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如枸杞、核桃、芝麻、魚、肉、蛋等。 葯膳可選擇菊花枸杞粥: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山葯15克,粳米150克。菊花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葯汁,去渣留汁。將枸杞子、山葯、粳米洗凈一同放入沙鍋,加入葯汁,再調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氣、調養肝腎功效。 5、五行為土的人養生法:宜抑木扶土、調理肝腎 五行為土的人在清明時節易出現腹痛、腹瀉等木旺克脾的症狀,此時養生宜注重抑肝扶脾、調理肝腎。 早睡早起,順養肝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可多參加郊遊、踏春等活動,使心曠神怡。在運動方面不宜過度汗出,以防腠理開泄、邪氣留滯。 在飲食方面可多吃疏肝健脾的食物及葯食兩用之品,如奶、蛋、豆類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如薺菜、蒜薹、芝麻、棗、玉米、花生等。 葯膳可選擇佛手山葯扁豆糕:佛手粉20克,鮮山葯500克,白扁豆100克,糯米粉150克,荸薺粉100克,白砂糖200克。將山葯蒸熟去皮,研成泥狀,白扁豆研粉,備用。將糯米粉、荸薺粉、佛手粉加入適量的糖水調勻,再將山葯泥、扁豆粉一起倒入刷過油的盤內,用大火蒸30分鍾,待冷後切成菱形即成。有疏肝健脾功效。 您屬於哪種五行體質? 各種體質的人對季節的耐受性不同,故要根據木、火、土、金、水五行人的體質差異作養生調養,但各有側重。 木形人:膚色蒼白,頭小,面長,肩寬,背直,身體瘦弱,手足靈活,有才能,勤勞。但體力不強,多憂慮。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氣侵襲時易生病。 火形人:皮膚赤色,肩背寬厚,臉形瘦尖,頭稍小,身材勻稱,手足小,步履穩重,對事物理解敏捷,走路時肩背搖動。其性格易生氣,輕財,缺乏信心,多慮,認識事物清楚,愛漂亮,性情急。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氣侵襲時易生病。 土形人: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腿部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身材勻稱,步履穩重。他們內心安定,喜助人為樂,不喜依附權勢,而愛結交朋友。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氣侵襲時易生病。 金形人:膚色較白,方臉,鼻直口闊,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四肢瘦,動作敏捷,呼吸平緩,心胸寬廣,富有遠見,穩重自持,組織力強,為人敦厚,做事認真。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氣侵襲時易生病。 水形人:膚色偏黑,頭較大,腮部較寬,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體型較胖,偏矮,腹部較大,怕寒喜暖。機智,靈巧,善辯,喜動,富於靈感,好幻想,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較狹窄。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氣侵襲時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