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聯想筆記本硬碟鎖有密碼怎樣取消
1、筆記本的硬碟,處於保護模式的,大多都會加鎖,防止數據外流和非法入侵,但是忘了密碼就很麻煩,這里說個方法,雖然有些麻煩,但是唯一的辦法。
2、首先准備一張啟動盤, 然後在其他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二進制編輯工具(推薦UltraEdit)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先將該文件的屬性改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 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
3、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 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破壞,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
4、因為DM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來識別硬碟的硬碟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硬碟並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等操作, 所以也可以利用DM軟體為硬碟解鎖。
5、首先將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後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將所有IDE介面設為「NONE」並保存後退出,然後用軟盤啟動系統,系統即可「帶鎖」啟動,因為此時系統根本就等於沒有硬碟。啟動後運行DM, 會發現DM 可以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就可以了。
『貳』 聯想thinkpad x220i硬碟密碼怎麼取消
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取消硬碟密碼:
1.在【控制面板】窗口裡,單擊【系統和安全】,找到【管理Bitlocker】這個選項,並且單擊打開。
『叄』 聯想筆記本磁碟加密解鎖後對電腦有什麼影響
系統自帶的Bitlocker加密很安全,對磁碟性能是沒有影響的。
就是加密的時候有點慢,如果需要加密U盤上數據可以試一下U盤超級加密3000U盤或移動硬碟加密後,不受電腦限制,可以在任意一台電腦上使用,具有完美的移動性。也可以用於電腦本機硬碟上的文件加密和文件夾加密。
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是中國的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從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一直位居中國國內市場首位;作為全球電腦市場的領導企業,聯想從事開發、製造並銷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及優質專業的服務,幫助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取得成功。聯想公司主要生產台式電腦、伺服器、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列印機、掌上電腦、主板、手機、一體機電腦等商品。
『肆』 聯想硬碟保護系統密碼如何解開
一、聯想硬碟保護系統破解:
1、首先破解該保護你得進入CMOS模式下的BIOS系統,一開機一直按住del鍵進入BIOS的調試,利用鍵盤將BOOT DEVICE裡面的native
mode operation調改為disable(總之,找到本地調解模式並取消),然後將SECURITY選項裡面的Detection改為disable,最後按F10保存退出;
2、執行上一步驟後發現開機數據仍在恢復,不用管它,仍然正常進入桌面後,將殺毒軟體統統退出,將動態磁碟監視器退出(可以的話,打開任務管理器將裡面有關這兩個的服務全部結束),這很重要;
3、運行事先下載好的硬碟剋星(crdisk,可以去網上下載,不到60k大小),選擇主硬碟破解,同時選擇僅破解保護卡,千萬別選格式化之類的,不然完了別來找我,點擊確定,破解成功,重啟即可。
4、此時你會看到沒有聯想硬碟保護出現,直接進入windows,恭喜你,機房的電腦一定時間內就是你個人的PC了。不過,這並不是完全刪除,而是改為了開放模式,這時,系統默認的密碼為空,就可以進行更改了,如果是學校電腦的話,還是建議只修改密碼,然後開啟保護,畢竟這樣可以防病毒。
二、常用電腦密碼破解技巧 :
1》CMOS密碼破解 :使用電腦,首先需要開機。因此開機密碼是我們最先要遇到的。雖然CMOS種類各異,但它們的加密方法卻基本一致。一般破解的方法主要從「硬」和「軟」兩個方面來進行。
1.「硬」解除方法 :
硬體方法解除CMOS密碼原理是將主板上的CMOSRAM進行放電處理,使存儲在CMOSRAM中的參數得不到正常的供電導致內容丟失,從而起到解除CMOS密碼的目的。一些報刊對如何破解CMOS密碼的通常做法,如跳線短接法和電池短接法已有較多介紹,操作起來也十分方便。但我們這里要介紹的是個另類技巧,這也是一些電腦DIY們很喜歡用的方法。方法也很簡單:打開機箱,將硬碟或光碟機、軟碟機的數據線從主板上拔掉,然後再啟動計算機,BIOS會在自檢時報告錯誤並自動進入CMOS,此時就可以重新設置BIOS內容了。
2.「軟」解除方法 :
嚴格地說,「軟」解除CMOS密碼沒有「硬」解除方法那麼徹底,但也十分奏效。CMOS密碼根據需要,可設為普通級用戶密碼和超級用戶級密碼兩種。前者只是限制對BIOS的修改,可以正常啟動電腦和運行各類軟體,而後者則對進入電腦和BIOS完全禁止。
2》破解系統密碼 :
系統密碼是你登錄到操作系統時所使用到的密碼,它為你的計算機提供了一種安全保護,可以使你的計算機免受非法用戶的使用,從而保障電腦和機密數據的安全。
1. Windows98/ME的系統登錄密碼 :
① 取消法
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是在系統登錄要求輸入密碼時,你什麼也不用輸入,直接點擊取消,可以進入操作系統。但用此種方法只能訪問本機的資源,如果計算機是區域網的一部分,你將不能訪問網路資源。
② 新增使用者
當你由於密碼問題被擋在系統之外時,不妨為系統再新增一個使用者,然後重新登錄,一樣可以登錄系統並訪問系統或網路資源。單擊「開始」/「設置」/「控制面板」,然後雙擊「用戶」,打開「用戶屬性」對話框。接著,根據提示依次輸入「用戶名」、「密碼」、「個性化項目設置」中所需的內容,最後單擊「完成」。
③ 刪除"PWL"文件
刪除Windows安裝目錄下的.PWL密碼文件和Profiles子目錄下的所有個人信息文件,然後重新啟動Windows,系統就會彈出一個不包含任何用戶名的密碼設置框,我們無需輸入任何內容,直接點擊"確定"按鈕,Windows密碼即被刪除。
④ 修改注冊表
運行注冊表編輯器,打開注冊表資料庫"HKEY_LOCAL_MACHINE\Network\Logon"分支下的"username"修改為"0",然後重新啟動系統,也可達到去掉密碼的目的。
2. 破解WindowsNT密碼
如果你有普通用戶賬號,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獲取NTAdministrator賬號:先把c:\winntsystem32下的logon.scr改名為logon.old備份,然後把usrmgr.exe改名為logon.scr再重新啟動。logon.scr是系統啟動時載入的程序,重新啟動後,不會出現以往的登錄密碼輸入界面,而是用戶管理器,這時你就有許可權把自己加到Administrator組。
3. Windows2000密碼
啟動盤啟動電腦或引導進入另一操作系統(如Windows98),找到文件夾"X:\DocumentsandSettings\Administrator"(X為Windows2000所在磁碟的盤符),將此文件夾下的"Cookies"文件夾刪除,然後重新啟動電腦,即可以空密碼快速登錄Windows2000。
4. 破解WindowsXP的密碼
在啟動WindowsXP時按F8鍵選擇帶命令行的安全模式,使用net命令可以對用戶身份進行操作。具體步驟如下:使用命令"netuserabcd/add"添加一名為abcd的用戶,使用命令"/add"將用戶abcd提升為管理員,重新啟動電腦,用abcd身份登錄,最後對遺忘密碼的用戶進行密碼修改即可。
『伍』 聯想小新硬碟bitlocker加密了
摘要 1.首先打開資源管理器,找到你所加密的磁碟或者某個驅動器。
『陸』 聯想usB3.0移動硬碟F500如何取消密碼
給U盤和移動硬碟加密你可以使用U盤超級加密 3000。
U盤超級加密 3000是國內使用人數最多,評價最好的一款U盤加密軟體和移動硬碟軟體,並且也可以在電腦的硬碟裡面的使用。
並且該軟體還十分靈活,你可以加密磁碟內的全部數據,也可以有選擇加密磁碟裡面的子文件夾和子文件。
另外U盤超級加密 3000還有兩種加密方式可以選擇,閃電加密加密和解密快如閃電,金鑽加密加密強度超高,沒有正確密碼無法解密。
『柒』 聯想筆記本bitlocker怎麼關閉
1. 右擊「開始」菜單,然後選擇「設置」選項。
2. 在設置窗口的搜索框中輸入bitlocker,然後點擊「管理Bitlocker」。
3. 選擇想要關閉bitlocker的分區,然後點擊「關閉BitLocker」選項。
4. 在彈出的窗口上點擊「關閉BitLocker」按鈕。
5. 在右下角會彈出正在解密中,耐心等待解密完成。
『捌』 聯想g50-80怎樣取消硬碟設置密碼
您用什麼方法設置的密碼,我建議您用什麼方法取消。
給硬碟設置密碼,我使用的是U盤超級加密3000.
U盤超級加密3000不僅可以加密U盤、移動硬碟,也可以給電腦硬碟加密。
『玖』 筆記本型號:聯想G450,硬碟通過bios加密,現在想把密碼去掉,但是去不掉呀哪位大俠幫幫忙
要是你還記得當初設置的密碼就很簡單了,直接把硬碟裝在你原來設置密碼的機器上,進入bios設置硬碟密碼的那個選項,從新設置密碼,密碼為空,然後在設置安全性選項當中把硬碟加密給關掉。從新啟動就OK了。這種操作時不影響硬碟的數據的。
『拾』 硬碟加密後怎樣取消
1、打開「控制面板-系統和安全-BitLocker 驅動器加密「,裡面有關閉BitLocker 加密。
2、啟動了 win7 系統 自帶的bitlocker功能,可以對磁碟進行加密。
3、設置刪除的話,打開控制面板-系統和安全-Bitlocker驅動器加密找到相應的盤
在其後面 點擊 「關閉 bitlocker」然後系統自動開始解密。
4、注意完成後重新啟動電腦,讓系統自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