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道EasyStack為什麼這么紅,就明白OpenStack為什麼這么火
OpenStack是一個開源項目,任何公司或個人都可以搭建自己的雲計算環境,從此打破了Amazon等少數公司的壟斷,意義非凡。 導讀:如果你是一名CTO、或是開源社區的代碼貢獻者,你肯定聽說過OpenStack。OpenStack是由中國絡主機服務商Rackspace和美國宇航局聯合推出的一個開源項目,目的是制定一套開源軟體標准,任何公司或個人都可以搭建自己的雲計算環境(IaaS),從此打破了Amazon等少數公司的壟斷,意義非凡。新浪在2011年以OpenStack為基礎組建了SWS,是較早部署OpenStack的國內企業,並積極參與了社區貢獻。 【CSDN報道】在IT管理軟體提供商Zenoss發布的2011年OpenStack採用的調查報告中顯示:73%的被調查者認為OpenStack部署由節約成本和害怕廠家鎖定所驅動。Zenoss CEO Bill Karpovich表示,OpenStack在過去幾年的增長迅速,並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將繼續支持OpenStack項目,目標是提供客戶完整的監控與分析解決方案。 Openstack之所以很火,一是內因,OpenStack自身的優勢——開源性。二是外因,眾多企業和組織的參與開發,尤其是世界領軍企業的加入,推動了OpenStack的高速成長。 Openstack的優勢 控制性:開源的平台意味著不會被某個特定的廠商綁定和限制,而且模塊化的設計能把遺留的和第三方的技術進行集成,從而來滿足自身業務需要。OpenStack項目所提供的雲計算,讓IT團隊可以成為自己的雲計算服務廠商,雖然構建和維護一個開源私有雲計算並不適合每一家公司;但是如果擁有基礎設施和開發人員,OpenStack將是可以的選擇。 兼容性:OpenStack公共雲的兼容性可以使企業在將來很容易的將數據和應用遷移到基於安全策略的、經濟的和其他關鍵商業標準的公共雲中。使用亞馬遜中國絡服務及其他雲服務的企業,抱怨最多的就是「用戶被綁架,無法輕易轉移數據」。在雲計算社區,有一個流行的概念,即數據是有重量的,一旦將數據存在某個雲計算提供商那裡,它就變得繁重而難以遷移,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如果在遷移的過程中不能保護好數據安全,很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相信沒有公司願意承擔這個風險。 可擴展性:目前主流的linux操作系統,包括Fedora、SUSE等都將支持OpenStack。OpenStack在大規模部署公有雲時,在可擴展性上有優勢,而且也可用於私有雲,一些企業特性也在逐步完善中。隨著Ubuntu 12.04 LTS正式全面將Eucalyptus替換成OpenStack,OpenStack將超過Eucalyptus成為雲平台基礎的第一選擇。 靈活性:靈活性是OpenStack最大的優點之一,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基礎設施,也可以輕松地為自己的集群增加規模。主要用Python編寫的OpenStack代碼質量相當高,很容易遵循,帶有一個完全文檔的API,用戶可以使用JSON或者XML消息格式的不同組件的代碼,這相當有利於項目的發展壯大。此外,OpenStack項目的代碼將在極為寬松自由的Apache 2許可下發布,這意味著任何第三方都可以重新發布這些代碼,在其基礎上開發私有軟體並按照新的許可發布,給眾多的雲計算企業,留下了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行業標准: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的60多家領軍企業,包括Cisco、Dell、Intel以及微軟都參與到了OpenStack的項目中,並且在全球使用OpenStack技術的雲平台在不斷的上線。雲計算領軍企業的加入,會無形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OpenStack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行業標准,而且OpenStack項目研發的初衷就是制定一套開源軟體標准。 實踐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OpenStack的雲操作系統,已被全球正在運營的大型公有雲和私有雲技術所驗證過,比如,Dell公司已經推出了OpenStack安裝程序Crowbar,不僅如此,OpenStack在中國的發展趨勢也是非常之好,包括物聯中國用戶、國內高校以及部分大小企業,都開始利用OpenStack建立雲計算環境,整合企業架構以及治理公司內部的IT基礎架構。 領軍企業支持 在RackSpace宣布推出開源雲計算平台OpenStack後,曾經震動了業界。在2010年的10月,微軟表示將推動Windows Server 2008 R2和OpenStack的整合。之後不久,思科也宣布加入OpenStack,著重於OpenStack的中國絡功能並推出了新的NaaS服務(Network as a Service)。 OpenStack的熱度在2011年仍舊未見衰減,7月底,Dell推出了第一套支持OpenStack架構的解決方案,開發了一個OpenStack安裝程序Crowbar,可供企業使用Power Edge C伺服器來建設一個OpenStack環境。隨後HP雲服務副總經理Emil Sayegh也在官方BBS上宣布加入OpenStack計劃,除了提供贊助外,HP雲端開發團隊也將參與OpenStack計劃的開發。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7月開源以後,越來越多的IT廠商宣布加入OpenStack,有超過30家公司表示對該開源平台項目有興趣,而有些則已經積極地參與該項目,這些公司包括AMD、Cloudkick、Cloudswitch和NTT DATA等。 隨著雲計算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新一代的技術和成果也在快速增長。但是雲計算市場的分散性導致客戶難以選擇雲計算廠商和合作夥伴,一旦做錯決定將不得不轉移到新的雲上進行重新構建。這對於一些大的公司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 鑒於上述原因,雲需要一個開源的操作系統,開源雲可以避免被鎖的問題,而OpenStack就是這樣一個開源的雲操作系統,RackSpace CTO John Engates更將OpenStack的發展比作Linux和MySQL。 首屆OpenStack亞太技術大會將於8月10日、11日在北京、上海召開,詳情請參見大會官中國(openstack.csdn.net),歡迎講師報名、聽眾報名。感興趣的中國友,請關注@CSDN雲計算微博和國際雲計算技術交流群,了解此次大會最新動態和OpenStack更多資訊,參與交流討論。 相關文章:OpenStack 是否會像Linux一樣締造傳
⑵ 求《網路功能虛擬化》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網路功能虛擬化》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jvPk7yjVAf2cJnE4xHN8JA
⑶ 解讀完整的OpenStack架構到底需要啥
OpenStack是一個旨在為公共及私有雲的建設與管理提供軟體的開源項目。它的社區擁有超過130家企業及1350位開發者,這些機構與個人都將OpenStack作為基礎設施即服務(簡稱IaaS)資源的通用前端。OpenStack項目的首要任務是簡化雲的部署過程並為其帶來良好的可擴展性。本文希望通過提供必要的指導信息,幫助大家利用OpenStack前端來設置及管理自己的公共雲或私有雲。內容詳解OpenStack包括數個由社區維護的項目,具體情況我將在後文中詳加闡述。●OpenStackCompute(Nova)是一套控制器,用於為單個用戶或使用群組啟動虛擬機實例。它同樣能夠用於為包含著多個實例的特定項目設置網路。OpenStackCompute在公共雲處理方面堪與AmazonEC2相提並論;而在私有雲方面也毫不遜色於VMware的產品。在公共雲中,這套管理機制將提供預制的鏡像或是為用戶創建的鏡像提供存儲機制,這樣用戶就能夠將鏡像以虛擬機的形式啟動。●OpenStack對象存儲(Swift)是一套用於在大規模可擴展系統中通過內置冗餘及容錯機制實現對象存儲的系統。這些對象能夠通過一個RESTAPI或是像Cyberck這樣可以對接對象存儲API的客戶端加以恢復。●OpenStack鏡像服務(Glance)是一套虛擬機鏡像查找及檢索系統。它能夠以三種形式加以配置:利用OpenStack對象存儲機制來存儲鏡像;利用Amazon的簡單存儲解決方案(簡稱S3)直接存儲信息;或者將S3存儲與對象存儲結合起來,作為S3訪問的連接器。OpenStack鏡像服務支持多種虛擬機鏡像格式,包括VMware(VMDK)、Amazon鏡像(AKI、ARI、AMI)以及VirtualBox所支持的各種磁碟格式。鏡像元數據的容器格式包括Amazon的AKI、ARI以及AMI信息,標准OVF格式以及二進制大型數據。最近根據投票結果納入「核心」項目集團的新成員是一項代號為「Keystone」的身份服務以及一套基於Django的儀錶板介面,後者的代號為「Horizon」。本文中的儀錶板示例也來源於這一項目。初窺門徑嘗試探索OpenStackCompute最為合適的起點莫過於devstack.org站點,它為開發人員或是概念驗證者們提供了一套腳本化安裝方案。來自docs.openstack.org的OpenStack入門教程同樣具備一步步詳細的指示,幫助我們在Ubuntu11.10中設定OpenStackCompute、鏡像服務以及多合一對象存儲的安裝。如果大家擁有一台自己的伺服器,並打算利用它搞一些概念驗證工作,那麼點擊此處可以獲取一套專門供裸機使用的StackOps安裝系統。有了它,我們可以通過CD或者USB記憶棒完成OpenStack的安裝。各位還可以利用docs.openstack.org上提供的對象存儲管理員指南或者OpenStackCompute管理員指南中的安裝說明,設置出生產級別的OpenStack對象存儲集群或是OpenStackCompute雲。OpenStack的使用安裝結束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如何利用部分安全功能,通過儀錶板介面或是命令行啟動OpenStackCompute實例。我還將展示面向對象存儲的、用於通過塊存儲備份鏡像或者視頻的介面。登錄到儀錶板介面OpenStack的儀錶板是安裝在運行著NovaAPI服務的節點中的。通過這套儀錶板,大家應該可以看出NovaAPI實例的URL與有效儀錶板的證書一樣,也包括用戶名及密碼。只要有了用戶名與密碼,大家可以利用OpenStack儀錶板實現許多功能。首先,通過雲管理員分配給我們的用戶名及密碼登錄到儀錶板中。登錄之後,可以看到伺服器使用量與每台伺服器的當前狀態,如圖一。圖一大家也可以點擊查看哪些伺服器處於終止狀態。請注意,這里的正常運行時間並不會顯示每套單獨伺服器的狀態。用戶儀錶板左側的菜單提供的是我們所能執行的儀錶板操作選項,所發出的命令通過API傳遞至終端。系統面板(也就是頁面最上方的菜單)提供另一套視圖,使得管理員能夠監控使用狀態、檢查雲中正在運行的服務並管理用戶及項目的配額。
⑷ openstack 實戰指南全文 pdf
⑸ 完整的OpenStack架構到底需要啥
你好,,openstack架構現在已經是比較的完整,查看此鏈接,將openstack講解的很清晰,包括理論、架構、實戰。網頁鏈接
⑹ 什麼是OpenStack
本文詳細介紹了Openstack的網路原理和實現,主要內容包括:Neutron的網路架構及網路模型還有neutron虛擬化的實現和對二三層網橋的理解。
一、Neutron概述
Neutron是一個用Python寫的分布式軟體項目,用來實現OpenStack中的虛擬網路服務,實現軟體定義網路。Neutron北向有自己的REST API,中間有自己的業務邏輯層,有自己的DB和進程之間通訊的消息機制。同時Neutron常見的進程包括Neutron-server和Neutron-agent,分布式部署在不同的操作系統。
OpenStack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20個版本。雖然版本一直在更替,發展的項目也越來越多,但是Neutron作為OpenStack三大核心之一,它的地位是不會動搖的。只不過當初的Neutron也只是Nova項目的一個模塊而已,到F版本正式從中剝離,成為一個正式的項目。
從Nova-Network起步,經過Quantum,多年的積累Neutron在網路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主要的功能為:
(1)支持多租戶隔離
(2)支持多種網路類型同時使用
(3)支持隧道技術(VXLAN、GRE)
(4)支持路由轉發、SNAT、DNAT技術
(5)支持Floating IP和安全組
多平面租戶私有網路
圖中同時有VXLAN和VLAN兩種網路,兩種網路之間互相隔離。租戶A和B各自獨佔一個網路,並且通過自己的路由器連接到了外部網路。路由器為租戶的每個虛擬機提供了Float IP,完成vm和外網之間的互相訪問。
二、Neutron架構及網路模型
1、Neutron架構
Neutron-sever可以理解為類似於nova-api那樣的一個專門用來接收API調用的組件,負責將不同的api發送到不同Neutron plugin。
Neutron-plugin可以理解為不同網路功能實現的入口,接收server發來的API,向database完成一些注冊信息。然後將具體要執行的業務操作和參數通知給對應的agent來執行。
Agent就是plugin在設備上的代理,接受相應的plugin通知的業務操作和參數,並轉換為具體的命令行操作。
總得來說,server負責交互接收請求,plugin操作資料庫,agent負責具體的網路創建。
2、Neutron架構之Neutron-Server
(1)Neutron-server的本質是一個Python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WSGI),是一個Web框架。
(2)Neutron-server接收兩種請求:
REST API請求:接收REST API請求,並將REST API分發到對應的Plugin(L3RouterPlugin)。
RPC請求:接收Plugin agent請求,分發到對應的Plugin(NeutronL3agent)。
3、Neutron架構之Neutron-Plugin
Neutron-plugin分為Core-plugin和Service-plugin。
Core-plugin:ML2負責管理二層網路,ML2主要包括Network、Subnet、Port三類核心資源,對三類資源進行操作的REST API是原生支持的。
Service-plugin:實現L3-L7網路,包括Router、Firewall、VPN。
4、Neutron架構之Neutron-Agent
(1)Neutron-agent配置的業務對象是部署在每一個網路節點或者計算節點的網元。
(2)網元區分為PNF和VNF:
PNF:物理網路功能,指傳統的路由器、交換機等硬體設備
VNF:虛擬網路功能,通過軟體實現的網路功能(二層交換、三層路由等)
(3)Neutron-agent三層架構如下圖:
Neutron-agent架構分為三層,北向為Neutron-server提供RPC介面,供Neutron server調用,南向通過CLI協議棧對Neutron VNF進行配置。在中間會進行兩種模型的轉換,從RPC模型轉換為CLI模型。
5、Neutron架構之通信原理
(1)Neutron是OpenStack的核心組件,官網給出Neutron的定義是NaaS。
(2)Naas有兩層含義:
對外介面:Neutron為Network等網路資源提供了RESTful API、CLI、GUI等模型。
內部實現:利用Linux原生或者開源的虛擬網路功能,加上硬體網路,構建網路。
Neutron接收到API請求後,交由模塊WSGI進行初步的處理,然後這個模塊通過Python API調用neutron的Plugin。Plugin做了相應的處理後,通過RPC調用Neutron的Agent組件,agent再通過某種協議對虛擬網路功能進行配置。其中承載RPC通信的是AMQP server,在部署中常用的開源軟體就是RabbitMQ
6、Neutron架構之控制節點網路模型
控制節點沒有實現具體的網路功能,它對各種虛擬設備做管理配合的工作。
(1)Neutron:Neutron-server核心組件。
(2)API/CLI:Neutron進程通過API/CLI介面接收請求。
(3)OVS Agent:Neutron通過RPC協議與agent通信。
控制節點部署著各種服務和Neutron-server,Neutron-server通過api/cli介面接收請求信息,通過RPC和Agent進行交互。Agent再調用ovs/linuxbridge等網路設備創建網路。
7、Neutron架構之計算節點網路模型
(1)qbr:Linux Bridge網橋
(2)br-int:OVS網橋
(3)br-tun:OVS隧道網橋
(4)VXLAN封裝:網路類型的轉變
8、Neutron架構之網路節點網路模型
網路節點部署了Router、DHCP Server服務,網橋連接物理網卡。
(1)Router:路由轉發
(2)DHCP: 提供DNS、DHCP等服務。
(3)br-ex: 連接物理網口,連接外網
三、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及設備介紹
1、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
Neutron提供的網路虛擬化能力包括:
(1)二層到七層網路的虛擬化:L2(virtual Switch)、L3(virtual Router 和 LB)、L47(virtual Firewall )等
(2)網路連通性:二層網路和三層網路
(3)租戶隔離性
(4)網路安全性
(5)網路拓展性
(6)REST API
(7)更高級的服務,包括 LBaaS,FWaaS,VPNaaS 等
2、Neutron虛擬化功能之二層網路
(1)按照用戶許可權創建網路:
Provider network:管理員創建,映射租戶網路到物理網路
Tenant network:租戶創建的普通網路
External network:物理網路
(2)按照網路類型:
Flat network:所有租戶網路在一個網路中
Local network:只允許在伺服器內通信,不通外網
VLAN network:基於物理VLAN實現的虛擬網路
VXLAN network:基於VXLAN實現的虛擬網路
3、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之租戶隔離
Neutron是一個支持多租戶的系統,所以租戶隔離是Neutron必須要支持的特性。
(1)租戶隔離三種含義:管理面隔離、數據面的隔離、故障面的隔離。
(2)不同層次租戶網路的隔離性
租戶與租戶之間三層隔離
同一租戶不同網路之間二層隔離
同一租戶同一網路不同子網二層隔離
(3)計算節點的 br-int 上,Neutron 為每個虛機連接 OVS 的 access port 分配了內部的 VLAN Tag。這種 Tag 限制了網路流量只能在 Tenant Network 之內。
(4)計算節點的 br-tun 上,Neutron 將內部的 VLAN Tag 轉化為 VXLAN Tunnel ID,然後轉發到網路節點。
(5)網路節點的 br-tun 上,Neutron 將 VXLAN Tunnel ID 轉發了一一對應的 內部 VLAN Tag,使得 網路流被不同的服務處理。
(6)網路節點的 br-int 上連接的 DHCP 和 L3 agent 使用 Linux Network Namespace 進行隔離。
4、Neutron虛擬化實現功能之租戶網路安全
除了租戶隔離以外 Neutron還提供數據網路與外部網路的隔離性。
(1)默認情況下,所有虛擬機通過外網的流量全部走網路節點的L3 agent。在這里,內部的固定IP被轉化為外部的浮動IP地址
(1)Neutron還利用Linux iptables特性,實現其Security Group特性,從而保證訪問虛機的安全性
(3)Neutron利用網路控制節點上的Network Namespace中的iptables,實現了進出租戶網路的網路防火牆,從而保證了進出租戶網路的安全性。
5、Neutron虛擬化設備
(1)埠:Port代表虛擬網路交換機上的一個虛擬交換機埠
虛擬機的網卡連接到Port上就會擁有MAC地址和IP地址
(2)虛擬交換機:Neutron默認採用開源的Openvswitch,
同時還支持Linux Bridge
(3)虛擬路由器VR:
四、Neutron網橋及二三層網路理解
1、Neutron-Local-Bridge
僅用於測試;網橋沒有與物理網卡相連VM不通外網。
圖中創建了兩個local network,分別有其對應的qbr網橋。Vm123的虛擬網卡通過tap連接到qbr網橋上。其中2和3屬於同一個network可以通信,1屬於另一個網路不能和23進行通信。並且qbr網橋不連物理網卡,所以說local網路虛擬機只能同網路通信,不能連通外網。
2、Neutron-Flat-Bridge
Flat網路是在local網路的基礎上實現不同宿主機之間的二層互聯,但是每個flat network都會佔用一個宿主機的物理介面。其中qbr1對應的flatnetwork 連接 eth1 qbr2,兩個網路的虛機在物理二層可以互聯。其它跟local network類似。
3、Neutron-VLAN-Bridge
在基於linux bridge的vlan網路中,eht1物理網卡上創建了兩個vlan介面,1.1連接到qbr1網橋,1.2連接到了qbr2網橋。在這種情況下vm通過eth1.1或者eth1.2發送到eth1的包會被打上各自的vlan id。此時vm2和vm3屬於同一個network所以是互通的,vm與vm2和vm3不通。
4、Neutron-VXLAN-Bridge
這個是以Linux bridge作agent的Vxlan網路:
Vxlan網路比Vxlan網路多了個VXLAN隧道,在Openstack中創建好內部網路和實例後,agent就會在計算節點和網路節點創建一對vxlan vtep.組成隧道的兩個端點。
Vxlan連接在eth0網口。在網路節點多了兩個組件dhcp 和router,他們分別通過一對veth與qbr網橋連接在一起,多個dhcp和路由之間使用namesapce隔離,當vm產生ping包時,發往linux 網橋qbr1,通過網橋在vxlan12上封裝數據包,數據通過eth0網卡出計算節點到網路節點的eth0,在vxlan12解包。到達路由器之後經過nat地址轉換,從eth1出去訪問外網,由租戶網路到運營商網路再到外部網路。
5、Neutron-VLAN-OVS
與Linux bridge不同,openvswitch 不是通過eth1.1 eth1.2這樣的vlan介面來隔離不同的vlan,而是通過openvswitch的流表規則來指定如何對進出br-int的數據進行轉發,實現不同vlan的隔離。
圖中計算節點的所有虛擬機都連接在int網橋上,虛擬機分為兩個網路。Int網橋會對到來的數據包根據network的不同打上vlan id號,然後轉發到eth網橋,eth網橋直連物理網路。這時候流量就從計算節點到了網路節點。
網路節點的ehx int網橋的功能相似,多了一個ex網橋,這個網橋是管理提前創建好的,和物理網卡相連,ex網橋和int網橋之間通過一對patch-port相連,虛擬機的流量到達int網橋後經過路由到ex網橋。
6、Neutron-VXLAN-OVS
Vxlan的模型和vlan的模型十分相似,從表面上來看,他倆相比只有一個不同,vlan對應的是ethx網橋,而vxlan對應的是tun網橋。
在這里ethx和tun都是ovs網橋,所以說兩者的差別不是實現組件的差別而是組件所執行功能的差別,ethx執行的是普通二層交換機的功能,tun執行的是vxlan中的vtep的功能,圖中倆tun對應的介面ip就是vxlan的隧道終結點ip。所以說虛機的數據包在到達tun網橋之前是打的是vlan tag,而到達tun之後會發生網路類型的轉換,從vlan封裝為vxlan然後到達網路節點。而之前的vlan類型的網路,虛機數據包的類型一直都是vlan。
7、物理的二層與虛擬的二層(VLAN模式)
(1)物理的二層指的是:物理網路是二層網路,基於乙太網協議的廣播方式進行通信。
(2)虛擬的二層指的是:Neutron實現的虛擬網路也是二層網路(openstack的vm機所用的網路必須是大二層),也是基於乙太網協議的廣播方式進行通信,但毫無疑問的是該虛擬網路是依賴於物理的二層網路。
(3)物理二層+虛擬二層的典型代表:VLAN網路模式。
8、物理的三層與虛擬的二層(GRE模式與VXLAN模式)
(1)物理三層指的是:物理網路是三層網路,基於IP路由的方式進行通信。
(2)虛擬的二層指的是:Neutron實現的虛擬網路仍然是二層網路(openstack的vm機所用的網路必須是大二層),仍然是基於乙太網的廣播方式進行通信,但毫無疑問的是該虛擬機網路是依賴於物理的三層網路,這點有點類似於VPN的概念,根本原理就是將私網的包封裝起來,最終打上隧道的ip地址傳輸。
(3)物理三層+虛擬二層的典型代表:GRE模式與VXLAN模式。
⑺ 天翼雲openstack採用幾層架構
天翼雲openstack採用三層架構。
1、分層(以架構為單位),三層,全局組件,輔助組件,核心組件。
2、以單個核心組件/服務進行分層,API,子功能模塊,其他。
按照不同的功能和通用性劃分不同項目,拆分子系統。
按照不同的功能劃分不同服務,並且服務之間相互隔離,只通過API作為統一交互入口相互對接。
按照功能和通過性劃分不同服務,將一個整理功能,拆分為各個子服務/子功能。方便管理、排障。
輔助組件:Ironic、Trove、Hert、Sahara(提供了一些必要的管理與服務):
Ironic:裸金屬(裸機),把資源調用過後給它創建一個操作系統,這樣就組成了一個可以使用的操作系統,使用的一個節點和虛擬機,管理和控制基礎硬體資源。
Trove:資料庫/管理資料庫的服務,可以管理關系型和非關系型資料庫,資料庫存儲信息和數據,存儲OpenStack最為核心的實例數據,存儲各組件的數據,各組件的調用數據和使用情況以及各種日誌。
Hert、Sahara:做數據的分析編排和處理,精細化的管理和編排更為合理的使用利用數據。
⑻ 《OpenStack從零開始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OpenStack從零開始學》(盧萬龍)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OpenStack從零開始學
作者:盧萬龍
豆瓣評分:4.2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1
頁數:352
內容簡介:
OpenStack作為開源雲計算技術首當其沖,有著廣泛的受眾、活躍的社區和良好的傳播,尊為雲計算技術的領導者。
《OpenStack從零開始學》由淺入深,從設計理論到實際操作,帶領讀者認識OpenStack雲計算的全貌,輕松步入OpenStack雲計算的世界。其內容涵蓋了OpenStack雲計算設計理論,虛擬化技術KVM和Xen的原理與應用,4種OpenStack網路架構(Flat、Local、GRE和VXLAN)模式和網路OSI 7層模型介紹,Ceph分布式存儲, OpenStack安裝配置(Nova、Cinder、Neutron、Horizon、Swift和Keystone等服務組件)、應用場景和實際操作(卷管理、創建網路和實例、實例熱遷移和冷遷移)等多個方面,使讀者讀後如沐春風,真正喜歡雲計算這項技術。
《OpenStack從零開始學》適合剛剛或者計劃進入雲計算領域的初級讀者學習,也適合已經進入雲計算領域並且有一定相關知識或認識的中級讀者閱讀。對於一些從事售前工作的讀者,《OpenStack從零開始學》也非常適用。
作者簡介:
盧萬龍
現就職於聯想集團,近十年來一直專注於虛擬化、雲計算和基礎設施架構方面,參與建設企業眾多重要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設計、實施和運維等工作,學習和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項目管理經驗,對KVM虛擬化、OpenStack雲計算、分布式文件系統和IBM PowerVM有深入研究
周萌
2007年加入中油瑞飛,現任部門經理、技術架構師。擁有10多年行業從業經驗,作為技術負責人參與了中石油多個統建項目的實施,對雲計算有深入的理解,發表了多篇文章,研究領域包括分布式計算、項目管理和系統架構,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管理經驗。
⑼ 天翼雲現網openstack是幾層架構
openstack是四層架構。
分別是控制節點架構、計算節點架構、網路節點架構、存儲節點架構。
openstack既是一個社區,也是一個項目和開源軟體,建立公共和私有雲,幫助組織運行為虛擬計算或存儲服務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