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做的好事上天和佛知道 自己的願望能實現嗎
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就是叫我們要首先【諸惡莫作】,不造惡了之後再【眾善奉行】,也就是要先斷惡(最低限度要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再修善。為什麼要先斷惡呢?因為一切都是【因果報應】: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差,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造作惡業會給我們帶來惡報,進而毒害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使我們的身體遭受損壞,同時又使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輪回,遭受輪回中的各種痛苦,比如生、老、病、死、愛別離(即我們喜愛的東西偏偏離我們而去)、怨憎會(即我們不喜歡的人、事卻偏偏和我們相聚)、所求不得(即我們希望得到的東西偏偏得不到)...... 造惡就像水桶底部有個漏洞,無論我們行善做了多少功德,這些功德都將從這個漏洞漏出去了,所以如果我們不把惡斷掉,我們的「功德桶」永遠都是空的,它們甚至會把我們前世帶來的福報都漏光,而一個人一旦他(她)的福報享用光了,他(她)也就沒有本錢活在這個世界了,古語叫「祿盡人亡」。另外,受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功德很大,超過一般的善行,如弘一大師編集的《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五戒》中說:「經雲:有善男女布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衣服、飲食、卧具、湯葯)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類通情、非情境故也。……由戒故,施得清凈也。……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凈,以利求利,惡求多求,故使來世受不凈果,如牛羊豬狗,衣食粗惡。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凈行絕乃至佛果。」可見,持戒就是把「功德桶」桶底的漏洞堵上,保住我們辛辛苦苦積累來的功德;相反,我們不持五戒而行善,那行善的功德會大打折扣,甚至把我們積累的功德流失光!
具體怎樣修呢,可以看看《俞凈意公遇灶神記》這篇文章,它講述了俞先生,斷惡修善,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經歷。俞先生一生自認為行持修養相當不錯,每每向灶神爺禱告卻依舊貧困潦倒。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修善卻得不到福報呢?原來俞先生「意」惡很重(即他的念頭時常是邪惡的),導致他所要遭受的懲罰遠大於嘉賞。這篇文章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道理:當一個不善的念頭生起來的時候,這種罪過已被記下,哪裡還要等你去犯呢?所以人們在平時修持時一定要注意看護自己的念頭!
下面是它的原文(是文言文)翻譯過來的白話文: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有位俞公,名都,字良臣。他少年時就博學多才,十八歲中了秀才,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按正常命理推算,俞公從小就聰明過人,前途無量。
到了壯年時,因家中清貧,他就在私塾教學生,教書之餘,和十幾個同學結成「文昌社」,按《文昌帝君陰騭文》行善積德,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淫、戒殺,戒口過,這樣做了許多年。
俞公壯年時,家中災禍接踵而至。他曾前後考試七次,屢考不中,名落孫山。生了五個兒子,四個因病夭折。第三個兒子很聰明,左腳底下長有兩顆痣,夫妻對這個兒子疼愛有加。可惜,這個兒子八歲時在外面玩耍而失蹤,從此不知去向,生四個女兒,也只剩下一個。
這樣的家庭悲劇,導致妻子因極度思念兒女而哭瞎了雙眼。俞公幾十年來一直不得志,家境越來越困難,前途渺茫,卻很凄慘,經過這么多挫折,俞公青年時對人生美好的憧憬完全破滅了。他自己反省:我是個讀書人,有聰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積德,並沒有多大的過失,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對我這樣嚴厲的懲罰,天理何在?
年過四十之後,每年臘月三十祭灶神時,他都親自寫一篇疏文,禱告灶神,請求代為傳達給上天,這樣做了幾年,也毫無感應。到四十七歲時的大年三十,這位不得志的家庭格外清冷。按傳統,舊歷除夕家家戶戶過大年,充滿節日喜慶的氣氛,然而俞公家中冷冷清清,他與瞎眼的妻子和一個病女兒,在昏暗的屋子裡無言相對,看到別人家團園美滿而自己家這樣凄涼,不免觸景傷情,心中十分憂傷。
一家三口正在感傷時,忽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俞公拿著蠟燭去開門,看見來人身穿黑衣,頂結方巾,鬍子和頭發半蒼白。此人作揖後坐了下來,說:「我姓張,從遠道而來,因為聽到你家中有哀嘆聲而特地前來安慰。」
俞公覺得此人氣質不凡,就對他格外恭敬,兩人便交談起來。俞公說:「我這一生讀書,積德行善,可是如今不僅功名無成,還落得妻兒不全,生了九個孩子,只剩一個女兒,妻子也因傷心過度而把眼睛哭瞎了,現在我家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俞公還把每年除夕所寫的疏文念給張公聽。
張公說:「你的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的問題是意念為惡太重,專在外表上求虛名,而且疏文之中充滿怨天尤人的語氣,對天地多有褻瀆,恐怕懲罰還不止如此!」
張公這句「意念為惡太重,專務虛名」,直接點中俞公三十年來人生失敗的原因。
俞公大吃一驚地說:「我聽說冥冥之中哪怕是絲毫善行,上天也必定記錄在案,我這三十年來發誓行善,對文昌社的規條一直遵守奉行,難道這一切用一個專務虛名就能全盤否定嗎?」
張公見他還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就針鋒相對,直接揭露他內心的毛病,針對他惜字,放生等問題一一對證。
先看第一條:惜字。
張公說:「你的學生和朋友們,經常用舊書糊窗戶,包東西,甚至拿來擦桌子,用完後借口不能玷污,隨即用火燒掉。你每天都親眼所見,沒有告誡過一句。只是在路上偶然碰到字紙,拾回來用火燒掉,有什麼用呢?」
再看第二條:放生。
張公說:「文昌社每個月放生,你只是隨波逐流,跟著別人轉,假如別人不去,你也就不做了,其實慈悲心並未由衷發起。
「你戒殺也是嘴上說說而已,並沒有愛護生命的真實善心,你家也吃蝦蟹之類的動物,難道它們不是生命嗎?它們在跕板上被殺,在油鍋里被煎,難道就沒有痛苦嗎?你是外放生,內殺生,戒殺的誓言清凈嗎?」
再看第三條:戒口過。「戒口過」就是戒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張公接著說:「就戒口過這一條來說:你語言敏捷巧妙,聽者往往為你傾倒。你說話時也自知有傷厚道,但在朋友之間說笑習慣了,隨隨便便就冷嘲熱諷,無法尅制,舌頭像刀鋒一樣刻薄,時時處處觸怒鬼神,你每天所犯的口過記錄下來不知有多少,而你不但不知反省,居然還以厚道自居,你這是欺騙誰呢?難道你能欺騙上天嗎?
再看第四條:戒邪淫。
「你雖無邪淫的事實,卻有邪淫之心,你見到人家的女子貌美,就目不轉睛的盯著看,心神盪漾,無法排遣,只不過是沒有邪的因緣湊合而已。」
「你自己反觀一下,如果身臨其境,美女投懷送抱,你能坐懷不亂嗎?而你竟敢說自己終身沒有邪色,這一點能在天地鬼神面前鑒定是非真假嗎?你發誓遵守的規條尚且做得如此不勘,何況其它規條之外的行為,就更不用說了。」
張公接下來又說:「你每年所焚的疏文,都已原原本本滙報到天上,上帝特意派遣日游使者觀察你的善惡,可是多年以來,你沒有一件真實的善行可記。只見你在私居獨處時,心中的貪念,淫念、嫉妒念、自以為是而輕慢別人的念頭、恩仇報復的念頭太多太多,惡念多的不可記數。」
張公又說:「福報來自善心,災禍由惡心召感,這么多的意念為惡在你的心中已經成性,上天的記錄已經有很多,以後對你的懲罰還會日益嚴厲,你逃避災禍都來不及了,凴什麼希求獲得福報呢?」
俞公又驚又怕,全身顫抖,跪在地上流淚說:「您既然知道冥冥之中的事,必定是神仙,求您救救我!」
張公的一席話猶如霹靂,猛然驚醒了俞公,為什麼他三十年來一直自欺呢?就是不懂因果,愚昧無知,以前他根本就不認識人生的道理,不懂因果關系的可怕,自己的意念為惡那麼嚴重,他覺察不到,還以為自己做的很好,沒有找到自己的病根,一味埋怨上天,他的無知導致了他三十年凄慘的境遇,但是他是可以改過的人,張公看他可以教化,就教給他改過的方法。
張公說:「你讀聖賢書明白道理,也知道要學好,以善為樂。當你聽到勸善之語,內心也很激動,見人行善時,內心也深受鼓舞,也想做好人,但是你的毛病是事情一過就忘,信根本來就不深,恆心也就不穩固,因此你三十年的善言善行都落於表面,沒有一件事真正落到實處。」
張公又評論他的惡。「你內心充滿了各種惡心此起彼伏,終日擺脫不了,貪心,瞋心時時掛在心頭,你的心地如此惡劣,卻還責備上天不為你降褔,就好像你種了滿地荊棘,卻還痴痴盼望得到豐收的果實,天底下會有這種事嗎?無因想求果,太荒謬了吧!你從今以後,要好好看著自己的心,凡有貪淫的,不好的念頭,見它生起,馬上消滅,把心底的惡念消滅的乾乾凈凈,一心只想到行善。有力量能做的善事,就要不求回報,不求名利,不論事情大小,都要一心投入,不夾雜一點虛偽,老實去完成。如果自己做不到的善事,內心也不能失去善心,一定要讓自己的善心圓滿。」
張公又接著說:「第一要有忍耐心,做善事有時會有困難,不能忍耐就無法完成。第二要有永遠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何圓滿善業,如果具足這兩種心,再大再難的善法也能圓滿。做善事時切忌不可懶惰,要勤奮努力,不可自欺,如果能堅持久久做起,日久功深,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果報。你們家對我伺奉的非常虔誠恭敬,為了報答你,我把這個道理講給你聽,你要好自為之,盡快努力,還可挽回天意。」張公說完,就往俞公家的屋裡走去,俞公起身跟隨,張公走到灶下,忽然不見。俞公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張公是司命的灶神。
當知道來者是灶神後,俞公虔誠的燒香,磕頭,萬分的感謝。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他決定重新做人,於是向天地禮拜、祈禱並發誓,一定要改正自己的過失,他把自己的號改為「凈意道人」,改過自新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很艱難。他在家中供奉的觀音菩薩像前,不斷的磕頭,磕的頭都流血了,又虔誠的發誓,今後一定善念真純,努力精進,如果還是寬恕自己,就永遠墮地獄。他每天早晨,虔誠念誦大悲觀世音菩薩名號一百聲,以祈求菩薩在冥冥加持,所以,他每說一句話,每做一個行為,每動一個念頭,都好像鬼神在一旁監視他,不敢有絲毫自欺和放逸。凡是有利人的事,不管大小,有空沒空,別人知道不知道,力量夠不夠,凡是善法他都歡喜去做,直到做好為止。
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俞公記下一個月的所在所言,在灶神前寫下疏文,向灶神報告。這樣過來三年,俞公徹底改變了自己,滿腔的意念為惡變成萬善相隨,真是不可思議!
三年後的萬曆二年,俞公五十歲,國家舉行會試。擔任主考官的人是個宰相叫張居正(明朝大政治家),想在同鄉中為孩子選一位品學兼優的老師,這時人們都一致推薦俞公。
原先的俞公一直窮困潦倒、不得志,現在他誠心自省並積極行善,獲得大家的推崇,竟然被宰相聘請到京城做老師。於是俞公帶著全家從江西向下進了京城,做了宰相公子的老師,一般人會認為是運氣好,豈不知冥冥中以福德力的感召,命運天天都在轉變。
張宰相尊敬俞公的道德,便替他報名入了國子監。又過了兩年,俞公鄉試中舉,第二年又中了進士。有一天俞公去見內監楊公,主人叫孩子出來拜見客人,這些孩子都是楊公從各地找來的養子,為了老年有個依靠。其中有個十六歲的孩子,俞公覺得特別面熟,就問:「你老家在哪裡?」
孩子回答:「我是江佑人,記得小時後在外面玩耍時,誤上了別人的糧船,離開了家鄉。」俞公再問這孩子的姓氏及家鄉的情景,孩子說自己姓俞,說完自己依稀記得的家鄉景象後,俞公發現竟然和自己以前的住處十分相似。俞公非常吃驚,就讓孩子脫下左腳的鞋子,發現他的左腳底下竟有兩顆明顯的痣,便激動的喊道:「這是我的孩子,大聲的喊叫,我的兒呀!」楊公也很震驚,真是天意,怎麼會如此巧合?於是把孩子還給俞公,讓他跟俞公回家。
這時的俞公,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動,都已經五十多歲的人了,還一路跑回家,喊著夫人的名字。母子見面痛哭失聲,母親撫摸孩子,歡喜的流下了血淚,孩子也哭了,他孝順的捧著母親的臉,用舌頭舔母親的眼睛,這時,奇跡出現了,老夫人竟然雙眼復明,於是全家團聚,重享天倫之樂。
俞公悲喜交集,從此辭官不做,返回家鄉,俞公返鄉後,比以前更加行善,他的兒子成家後連生七子,各個學業出眾,孝順無比繼承書香門第。
俞公親自寫下了遇到灶神以及親身改過的事跡,以此訓導子孫,他晚年快樂無憂,健康長夀,一直活到八十八歲。(全文完!)
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電視連續劇《俞凈意公遇灶神記》,共八集,本片根據明朝俞凈意公同鄉羅禎先生所著小說《俞凈意公遇灶神記》改編。
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造作,一般分為【身業】(即身體的造作)、【口業】(即言語上的造作)、【意業】(即思想、念頭),只要造業就會有報應,比如身造殺生、偷盜、邪淫,口造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造貪、嗔、痴等業,這些業都會給我們帶來惡報,使我們遭受無量苦惱;而如果造「布施錢財」的業會得到財富,造「布施佛法」的業會得到智慧,造「無畏布施」(比如放生)的業會得到健康長壽...... 《孟子》中講:【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思是說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反過來怎樣對待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謹言慎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命由心造,福自我求】,【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活著關鍵是要明白道理,明白了道理人就會有定力和主見。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因果報應】的道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差。【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縱經千百劫,所做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周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以在【網路】中搜索【《現代因果報應錄》(道升居士編著)--學佛網】 、 【現代因果實錄三合一】 、【因果報應錄-唐湘清居士-佛教故事】,裡面有很多關於輪回轉世、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的因果報應的事實。 另外,【色是刮骨鋼刀】,【萬惡淫為首】,淫慾最損自己的身體,最損自己的福報,最能招來災禍!可以在【網路】中搜索【邪淫的十大不虛惡報--學佛網】 、 【邪淫惡報,真實不虛--學佛網】、【中醫談自蔚_網路文庫】、 【手銀的危害及治療_網路文庫】、【《壽康寶鑒》白話,戒邪淫wang修訂版PDF文件_網路文庫】、【關聖帝君戒淫經註解--學佛網】 、【《慾海回狂》白話文--學佛網】,裡面有很多戒淫得福、邪淫得禍的因果報應的事實;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業蓮清德的頻道-優酷視頻】,裡面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視頻專輯,其中有四個視頻分別是【色情泛濫對現代人的傷害】(第43個視頻)、【三精成一毒專傷不潔女】(第44個視頻)、【賣身求享受最可恥】(第45個視頻)、【地下媽媽的故事】(第46個視頻),裡面詳細講述了色情、縱欲對男人、女人身體造成的巨大危害,還有幾個因邪淫而遭受慘烈報應的女人親身講述自己的痛苦經歷;並且,在【《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續集】這個專輯里有兩個視頻,一個叫【開放的生活方式對女子身心的傷害】(第28個視頻),是一位女中醫師講述女子「姓」開放和「剁胎」對身體的嚴重損害,另一個視頻叫【《傷德、傷身、傷命的根本症解》:中醫博士彭鑫講述邪淫對身體的巨大危害】(第29個視頻),是一位男中醫師講述男子「姓」開放對身體的嚴重損害。此外,「剁胎」是殺人,而且是殺自己的親生骨肉,男女雙方都會得到慘烈的報應,千萬不可以「剁胎」,可以在【網路】中搜索【業蓮清德的頻道-優酷視頻】,裡面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續集】的視頻專輯,其中有個視頻叫【丁嘉麗采訪凈空法師 珍惜生命請勿殺子剁胎】(第27個視頻),裡面有詳細的講述。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地獄變相圖-大圓滿法網」,裡面有地獄中受報應詳細的圖像描述,看了會大開眼界,此圖片系列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有佛經作為依據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諸經佛說地獄集要】,它是從《大藏經》中找出來的二十五部具體詳述地獄狀況的經論,其內容之詳盡,業因之明確,種類之繁多,果報之殘酷,層層密覆,真是觸目驚心,前所未見。
還有,做善事會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中搜索【了凡四訓白話文--學佛網】,裡面有詳細的講述;《佛說堅意經》中講:【譬如種谷,隨種而生,種善得福,種惡獲殃,未有不種而獲果實。】這就是改造命運的原理!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業蓮清德的頻道-優酷視頻】,裡面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視頻專輯,這是所有中國人一定要看的公益教育紀錄片!裡面是幾十個當代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親身講述各自充滿血和淚的人生苦難以及是怎樣通過學習《弟子規》、實踐《弟子規》擺脫這些苦難、獲得幸福的經歷,看後觸目驚心,又覺得很親切,因為他們的那些遭遇也是我們曾經經歷、正在經歷或者即將面臨的經歷,其中詳細地講述了當代中國人人生苦難的根源以及如何擺脫這些苦難從而獲得幸福,有理論、有方法、有實例, 讓我們能夠學到和得到:父母如何安康,子女如何教育,夫婦如何美滿,家庭如何和睦,災禍如何化解,身心如何健康,事業如何興旺及命運如何改變!如果你看了覺得受用,也多多地介紹給身邊的親戚朋友,讓他們也能擺脫或者避免人生苦難、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強烈建議有錢但覺得不幸福的人們、沒錢而羨慕奢華的人們、准備離婚的人們、已管不了孩子的人們、吃喝玩樂放縱享受的人們、病苦纏身的人們、找情人的人們、混跡黑社會的人們、不會做父母的人們、不會做夫妻的人們、放縱男女慾望的人們、賺錢不要命的人們、想自殺的人們、借錢消費的人們、崇洋媚外不想做中國人的人們、不孝父母的人們、貪污受賄坑人騙人的人們、從事色 情行業的人們、不會做女人的人們、影視界的人們、心懷怨恨的人們、不知感恩的人們…每天都看看這套節目,認真改過,我堅信你的命運一定會改變,一定會幸福美滿!
而最不可思議的因果報應是【念佛能成佛】,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或【阿彌陀佛】四個字, 其中「阿」讀【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當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眾會親自來接引你,如彈指頃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具備【天眼洞視】(十方三世一切事情都看得見)、【天耳徹聽】(十方三世一切音聲都聽得見)、【他心遍知】(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想的是什麼)、【宿命通】(知道自己及眾生以前生生世世的事情)、【神足通】(各種變化神通),【壽命無量】,也不再有生死,徹底脫離六道輪回,而且只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成佛。
發心念佛願往生西方凈土的人,才發一念求生極樂世界的心,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內便生蓮花一朵,並標上這位念佛人的名字。如果這位念佛的人願心精進,念佛念得很勤,這個蓮花一天一天就大,光色一天一天就好。將來你往生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手上拿的蓮花,就是你自己修的蓮花。如果你念得懈怠,念得不勤快,這個花長得就很慢,光色就差一點,你那朵蓮花就一日比一日萎悴【cuì】,最後就自動殞滅了。
《十往生經》雲:【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晝、若夜,一 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說歸依瞻禮阿彌陀佛的人【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又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稱揚贊嘆阿彌陀佛,贊嘆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都能學習,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做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而且成佛快速,學習其他法門我們一生的時間根本不夠。至於這句佛號的詳細意義,可以看看《無量壽經》(夏蓮居居士會集本,全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並且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凈空法師影音報恩講堂】,裡面有其詳細的視頻講述。還可以【網路】中搜索【《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裡面是凈空法師對《無量壽經》的講解。
而且念佛現世就能得大利益,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念佛感應見聞記--學佛網】,裡面有很多念佛獲得感應的事實。
可以在【網路】中搜索【e世紀往生傳】 、 【《凈土聖賢錄易解》(慧律法師白話文整理)--學佛網】 、 【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 【善女人往生傳】裡面有很多念佛往生的事實。
並且可以在【網路】中搜索【飭終須知--學佛網】,裡面有如何臨終關懷、幫助往生的詳細講述。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程晉林居士助念心得(41集)--學佛網】, 裡面有很多臨終助念心得。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們要向身邊的親友廣泛介紹因果報應、介紹念佛法門,使他們也早日脫離六道輪回之苦,早日成佛,如果能這樣做,佛說此人是最孝子、真善友!
(【注意】:以上視頻建議在電腦中觀看,手機中有的可能看不到)
南無阿彌陀佛!
⑵ 求 《 孫子兵法 》系列圖書--PDF,TXT格式電子書--下載地址
書籍名稱:孫子兵法
書籍格式:mobi
豆瓣評分:9.4分
鏈接:http://ziyuan.jingdouwang.cn/t-919.html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是我國最古老最傑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不窮。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為《孫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梟雄曹操,字里行間不乏曹操的真知灼見。當代著名軍事家郭化若更是長期研究《孫子兵法》,不但為全文作了校勘、注釋、今譯,還撰有題解及考訂、評論文字,既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又淺顯易懂。本書在郭化若注評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曹操的注,將孫武、曹操、郭化若的軍事思想融為一書,以裨讀者把握我國兩千年來軍事思想演化的脈絡。同時為方便閱讀,在開本、版式、裝幀等方面亦作了精心的設計。堪稱形式與內容相得益彰。
⑶ 2011年小學語文四年級寒假日記 50字大全
7月6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個大睛天,舅媽打算和我去姨姥爺家去串門。
來到姨姥爺家,我非常興奮,在屋子裡又蹦又跳。蹦累了,就一下子坐到了沙發上。過了一會兒,我站了起來,走到南屋去看電視去了。
中午,我和姨姥爺去吃飯。可是,家裡沒有菜了,所以,我們只好到外面吃去了。吃完飯,天氣太熱,於是,我和姨姥爺也只能在小棚子下避暑了。
幸好,小棚子有三隻小狗,否則我就要悶死了。其中一隻狗叫豆豆,一隻狗叫小黑,還有一隻狗叫毛毛。我最喜歡毛毛了:毛毛是只小松獅犬,又溫順又可愛;睡覺的時候,就把身子捲起來,從遠看就像個小毛球呢。
不久,太陽不那麼熱了,我和姨姥爺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那個可愛的小棚子。
7月7日星期二陰
今天是個陰天,正合我意。如果是睛天,就會使我曬得直掉皮;如果是雨天,就會把我淋成落湯雞了!而陰天呢,不曬又沒雨,最合適不過了!況且今天還是我的生日呢!
吃完早飯,媽媽神神秘秘地把我叫到車上,說是要帶我去一個我最喜歡的地方。於是,我懷著好奇心踏上了去往神秘地方的旅程。
來到了那個神秘地方,我才知道那個神秘地方是圖書館。我非常高興,一個勁兒地蹦呀,跳呀。過了一會兒,我的心情平靜了下來,慢慢地進入了圖書館。
圖書館里的圖書可真多呀!有三國演義、水滸傳、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文大王……於是,我就來到書櫃前開始選書。看著看著,我就迷上了一本青少版的愛的教育。結果圖書館都要關門了,我都不知道,仍舊沉浸在圖書中。後來,媽媽搖了我半天,才把我從那迷人的圖書中拉回到了現實,與我一起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圖書館。
2009年7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吃好午飯,我來洗碗。我先把碗放進盆里,放一些水,再倒一些洗潔劑。我按媽媽說的先洗筷子,再洗碗,這樣飯粒不會粘在筷子上。洗完第一遍後,我把碗筷再放進水裡清一遍,然後把碗小心翼翼地放進碗櫃里。這是我第一次幫爸爸媽媽洗碗,有些手忙腳亂。可我洗得很乾凈。爸爸媽媽誇獎我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我以後還要多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009年7月9日晴
今天我乘T1次列車七點多鍾來到爺爺家。姐姐很遲才來,因為她和姑姑伯伯買東西去了。我們有一年沒有見面了。姐妹相見,特別高興。
下午我和姐姐用紙折了只小船,下樓跑到花園假山的水池旁,水池底長滿了水草,我們選擇了水草少的地方,把船放下,天空開始下小雨,我們只好躲在樹底下,小船在水中一動不動,雨越來越大。我們只還撈起小船跑回家。
晚上舅舅和舅媽聽說我回來了,特地來看我們。買了很多好吃的東西。他告訴我們,他的女兒我的表姐,今年考上了省重點高中一中,我很高興。
今天是愉快的一天!
2009年7月10日晴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坐計程車到爸爸的姥姥家,她的家在一條小河邊,小河的河水清澈見底,河面上有成群的鴨子在水上戲水,水下有許多小魚在游來游去。奶奶告訴我,爸爸小的時候經常在這里捕魚撈蝦捉蟹。河的對岸是一片金黃的稻田。有人在稻田著收割早稻,有的在插秧。房屋的周圍,長滿了大樹竹子,枝繁葉茂,風景十分優美。樹上有小鳥在咕咕叫,奶奶告訴我,這是斑鳩的叫聲,它很象鴿子。這里是一個休假的好地方。很可惜他們家很快要折遷了,要在這里建一個沿江風光帶,成為一個旅遊風景區。他們家要遷到別的地方去了!
2009年7月11日晴
晚飯後,奶奶帶我去理發,理發師傅把我的頭發,剪得短短的,像個小男孩,我很不喜歡,可是大家都說漂亮。回家時遇到姥老姥爺。他們來看我們,找了我們很久。姥姥和姥爺很愛我,我有兩年沒有看到他們了。在家裡我常常想念他們。我們原來准備明天去他們家看他們,姥姥告訴我們,明天他們准備收割早稻。已經聯系好了收割機,我們只好改變計劃。推遲幾天再去。
姥姥他們走後,我們拖著爺爺玩捉迷藏游戲,我們躲,爺爺找。我悄悄躲在空調後面,姐姐躲在沙發間隙間。爺爺很快就找著了。
2009年7月12日晴
今天天氣很悶熱,我看了看溫度計,室內溫度30度,我問爺爺:「在北京時,同樣是30度,為什麼南方比北方熱?」爺爺和我做了個實驗,他用水擦在我手上,然後吹氣,問我感覺怎樣。我說:「感覺涼爽。」爺爺告訴我,蒸發可以吸收大量熱量。蒸發快慢,除與溫度空氣流動快慢有關,還和濕度有關,空氣中水蒸氣多,蒸發慢。南方空氣潮濕汗水不易蒸發,所以悶熱。開空調時還要注意除濕。
2009年7月13日晴
早晨起來,特別悶熱,室內溫度達到32度,早餐後趁氣溫還沒有達到最高,抓緊時候做作業,剛剛做完,姐姐學完外語回來了。我和姐姐玩跳橡皮筋游戲,在北京,小朋友不玩這種游戲。姐姐告訴我,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彩色橡皮筋買,很漂亮但是不結實,奶奶買的松緊帶就很結實。姐姐教我,我很快就學會了。兩人跳得滿頭大汗。
2009年7月15日小雨
今天,開始下雨了,氣溫開始下降,這幾天爺爺的電腦有病毒了,發不了郵件,發不了帖子,奶奶的手機還沒有充值,跟爸爸媽媽無法通信。我很想念他們,下午姑姑回來了,我用姑姑的手機給媽媽通了話,我才知道他們到壩上草原去了。壩上草原,去年我和姐姐到過那裡,那個地方很美。那裡有遼闊無垠的草原,有奶山羊,還有奶牛。在那裡我喝過香甜甜的奶茶,我還騎了駱駝和馬,還有山羊拉的車。我們住在蒙古包里。那種感受沒法形容。
2009年7月16日暴雨
今天,下了一場暴雨,所以涼快許多,感到真舒服,上午大大來了,幫我們修好了電腦,我很高興。我首先試一試原來打不開的網,能夠打開了,我可以在網上學習英語了,也可以發電子郵件和帖子了。
做完功課,姐姐教我跳舞,她的舞跳得很好,我們用錄音機伴音,我們跳,爺爺奶奶姑姑圍著看,他們都說跳得很好。
今天是愉快的一天!
2009年7月17日晴
今天,是姨媽媽的生日,吃完早飯小舅舅來接我。我們乘車先到小舅媽家。後去姨媽家,轉了好幾趟車,我們才到姨媽媽家。姨媽媽看見我,很高興,說我長高了。中午在餐館吃的飯很熱鬧,外婆,舅舅,舅媽,表哥,表姐都去了,我和姨媽媽敬了酒,祝姨媽媽生日快樂,吃完午飯,下午2:35他們就送我回家,在轉車的中途,姨媽媽還給我買了衣服和鞋。
2009年7月18日晴
今天,大大給我送來了旱冰鞋。吃完早飯趁天氣涼塊,我提著旱冰鞋,下去滑旱冰。我選了個沒有太陽的林蔭大道。大道兩邊有大樹青草。我在上面像一陣風的滑過去滑過來,滑的滿頭大汗才回家。
晚飯後,奶奶帶我到下面花園里乘涼,花園里有很多小朋友。有的是姐姐的同學,我們很快就相識了。我們做捉迷藏游戲。玩地真高興!
2009年7月19晴
今天,我翻爺爺奶奶的抽屜。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有爸爸姑姑小時候的照片,那時候爸爸總是笑眯眯的,一看就知道是個調皮的小孩。姑姑臉蛋是圓圓的,很漂亮。還有爺爺奶奶二三十多年前的照片,那時候的爺爺奶奶比現在年輕多了。我還看到了爸爸在中學時多次獲獎的證書。還有大學新生獎學金證書。他的學習真棒。
最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了幾張全國的和省的糧票。我和姐姐都不知道做什麼用的。爺爺說:這是以前買糧食用的。那個時候,市場上的東西很少,糧食是計劃供應。沒有糧票就不能買糧食。很多東西都要憑票才能買到。不象現在,什麼東西都有買。
2009年7月20日晴
今天起伏,這里的風俗,起伏吃路邊姜<一種野生植物>炒雄雞,早晨,門口有不少農民提著家裡養的土雞來賣。每斤10元。我特別愛吃,味道好極了。我有很長時間沒有吃過雞肉了,在北京很難吃到真正的土雞。市場上賣的,雖然叫土雞,實際上是關起來養的。過去奶奶是到超市買一種叫草原綠鳥雞,味道還可以。自從發生禽流感以來,報道內蒙古有,也就不敢吃了。
2009年7月21日晴
今天很熱,室外的氣溫高到37度,我躲在空調房不敢出去,不敢下去滑旱冰,我真想到游泳池裡泡一泡。下午,姑姑大大來了,我和姐姐苦苦哀求,他們終於答應明天帶我們去游泳池游泳,我和姐姐高興得跳起來。
2009年7月22日晴
今天室外氣溫上升到39度,熱得要命,下午我盼望姑姑,大大早點來,帶我們去游泳。兩點過後,我用手機多次向姑姑發簡訊,她老是說,快了,快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直到快四點,終於把他們盼來了,我和姐姐連忙換上游泳衣。大大教我們做了一些游泳動作。四點出發,到達游泳池,已經有不少的人泡在水裡,游泳池沒有清華的大,我們泡在水裡,感到特別舒服,大大充當我們的教練,教我們游泳的動作。時間不知道怎麼過得那麼快,很快過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我沒還沒有玩過癮。不想上去。姐姐先上岸。這時候,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姐姐上游泳池的階梯時,膝部被瓷磚刮傷,流了很多血,把我和大大嚇壞了,大大趕快將她送到醫院,縫了三針。醫生說,要半個月才能恢復。姐姐受傷,我很難過,這個假期,再想去游泳,也許是不可能了!
2009年7月23日陰
天氣轉涼,爺爺奶奶帶我去了外婆家,外婆家在離江邊不遠的地方。爺爺告訴我,這里過去叫團山湖,是一片濕地。五十年代初,政府組織開墾,雷鋒叔叔曾在這里開過拖拉機。
外婆家是兩層樓房。房的前面,有一個池塘。。外婆告訴我,過去塘水很清,媽媽,舅舅,姨媽,小時候常常在這里游泳,現在塘水污染了,不能游泳了。我聽了,感到很惋惜,如果不污染,在這樣一個天然游泳池游泳,多美。
今天是我的浩表哥生日,舅媽,姨媽,從工作的地方,趕了回來,家裡很熱鬧。我們幾個表兄弟,姐妹,在空調房間里,鬧翻了天。可累壞了外婆。她准備了滿滿一桌菜,我最愛吃的是鱔魚。
外婆問我住幾天,我說不知道,如果好玩就多住兩晚。下午四時,爺爺奶奶回去了。
2009年7月24日星期日晴
今天晚上吃過晚飯,我帶著滑板車,約朋友吳飛馳到政法大樓門口見面。我到那裡,吳飛馳已經騎著自行車到了。我們倆就比賽看誰跑得快。我騎滑板車,他騎自行車。,我蹬得很快,緊緊地跟在他後面。可地面的磨擦力很大,吳飛馳先到達終點。接著,我們換著騎,我們倆爭先恐後,騎得滿頭大汗。今天我玩得真開心。
2009年7月25日星期三晴轉雨
今天,社區組織我們去邊檢站參觀。上午8點我們先坐車來到邊檢站,因為「八一」節要到了,我們見到邊檢站的叔叔就對他們說「節日快樂。」然後,我們去北侖港參觀。我看見一艘大船上裝滿許多集裝箱,還有許多輪船和貨物,有高大的起落架,非常雄偉。
參觀完北侖港,我們又回到邊檢站,叔叔們給我們表演了武術,我們不斷稱贊「好精彩」,然後,我們和叔叔一起玩游戲。第一個游戲是五人一組,站成一排,分別把兩條腿綁在一起走路,看誰最先到。我們這一組得了第三名。我還摔了一跤,雖然腿摔破了,也覺得很開心。
第二個游戲是比賽水果大拼盤,我們這一組齊心協力,開動腦筋,拼了一個兔子,用蘋果做身子,香蕉做耳朵,提子做眼睛,黃瓜切成片裝扮成花瓣圍成一圈。我們得了第一名,獲得一些獎品,非常高興。
最後我們還和叔叔一起吃好午飯,戀戀不舍地回家了。今天,我玩得真開心。
2009年7月26日陰
這幾天天氣特別涼快,真舒服。我在外婆家住了三天,在外婆家我和哥哥姐姐們玩。玩得特別高興。回到爺爺家,看到姐姐回來了,連忙問姐姐腳好了沒有?還疼不疼?,姐姐說不疼了,姐姐邊走邊跳給我看,我真高興,姐姐又可以和我玩了。
晚飯後,我和姐姐剝蓮蓬,這些蓮蓬是我從外婆家摘來的。新鮮蓮子吃起來清香可口。接著又玩了接泡泡游戲。一個人吹,一人接,肥皂泡泡在毛巾上跳舞,十分有趣。
姐姐回家後,為了完成圖畫暑假作業。要畫一幅關於迎奧運的畫。我設想了在奧運的五環中加上五個福娃。我從網上搜索福娃的圖片。照著畫,想起來簡單,畫起來真難。畫了很久,還只畫了三個。還畫的很不像!
7月27日星期五雨
今天有雨,爸爸媽媽和我出去玩的計劃被徹底打消了。於是,我也只好在家裡寫作業,做家務。
寫完作業,我就來到我的工作崗位上——廚房。我看了看四周,媽傢伙!牆上,地上,桌子上倒沒有什麼污點。可是,地上,桌子上到處都扔著用品和垃圾。菜板架在水池上,菜刀扔在桌子上,爛菜葉丟在地上……
等我打掃完廚房,我早已累得汗流滿面。於是,我就去冰箱那兒取水。可是,冰箱里沒有水,只有二根黃瓜和四個西紅柿。我想:「怎麼辦呀,我很渴,爸爸媽媽一定也很渴。乾脆把黃瓜切了吃吧!」於是,我就認真地切了起來。
黃瓜切好了,我把它端了上來,爸爸媽媽可高興了,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還誇我切得好。
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2009年7月28日晴
上午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把圖畫作業完成了,福娃真難畫,畫得不像。我們的老師布置的作業也太難了,要求畫迎奧運為題材的畫。總算是完成了任務!
下午,爺爺帶我去滑旱冰。我們先來到第二運動場,運動場的水早已經幹了。這個運動場很大。非常平整,是個滑旱冰的好地方。我在上面盡情的滑。在場上飛馳,玩得很高興很開心。後來我們又來到了第三運動場。我玩了雙杠。玩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家。
2009年7月29日晴
我的奶奶,喜歡玩拖拉機,他喜歡用我的QQ,可是總是輸,今天我把密碼換了,她上不了,問我的密碼,我不告訴她,爺爺批評了我。我想和她注冊一個QQ,搞了幾次,沒有成功,總說注冊人太多,要等候。我只好把我的QQ讓她用,沒有辦法,她是我的奶奶呀!但是我向她提出要求,即使是輸,也不能超過100分!
2009年7月30日星期日晴
今天下午,我和同學在小區鍛煉場上踢足球。忽然,小區英語角上的一個大[牌子掉了下來。這時,正好哥哥叫我回家吃晚飯,我想,前兩天小區還組織我們進行「美化家園」的活動,我就揀起那塊牌子,走到小區大門處,把它交給保安叔叔。哥哥不明白,還一個勁催我快回家。回到家,媽媽知道後表揚了我。我想我還要做更多的好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7月31日星期四雨
今天,我要和小舅去買早點。可是車壞了,我們也只好乘公交車了。於是我和小舅乘上了公交車。
上了公交車,我發現很多青年人安然無事坐在位子上,而兒童和老人卻地旁邊干站著。沒有一個青年給兒兒童讓座,也沒有一個給老人讓座……
好不容易過了一站,有些人下去了,又有一對母女和一位老奶奶上了車。那個小女孩高高興興地上了車,找了個座位,坐了下來。可是,她又看見了一位老奶奶正在拄著拐杖,看著她呢。她也不想讓座,但是她又不忍心眼巴巴地看著那位可憐的老奶奶沒地方坐。所以她忍了忍,對老奶奶說道:「老奶奶,到我這兒坐吧!」說著,她就把老奶奶扶到了座位上。
我看了之後非常感動,因為,她身為一個小孩,基本上沒有讓座這個義務,但是她卻讓座,青年們卻不去讓座,裝作沒事兒的樣子,坐在一旁。所以,我們大家應該行動起來,把一個個好習慣重新建起,做一個文明的好少年!
2009年8月1日星期二晴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到寧波雅戈爾體育館去看冰雕,雖然天氣非常熱,服務人員還是讓我們穿著厚厚的棉襖進到展覽館,一走進裡面,我彷彿進入了冬天,裡面有零下2度,我看見了龍船,天封塔,巨型彌勒佛等許多大的冰雕,還有彩色的九龍壁冰雕,有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的九條龍,非常雄偉。最好玩的是滑冰梯,我爬到冰梯的頂部,工作人員一推,我就哧溜一下滑下,滑梯很長,一開始我很害怕,後來就不怕了,我滑了兩次。我和媽媽拍了許多照片,玩了一個小時,我感到非常冷,手和腳都凍麻了,鼻子也凍紅了。我們只好走出這冰天雪地的世界,又回到炎熱的夏天。
寧波冰雪狂歡節真好玩,它不僅讓我欣賞到美麗的冰雕藝術,還讓我在炎熱的夏天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我覺得這些製作冰雕的藝術家好偉大。
2009年8月3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我暑期游泳訓練班最後一天游泳了,半個月以來,我有很大的進步,由一開始的害怕到喜歡上游泳了。記得剛開始學時我喝過好幾口水,被水淹得還哭了,請求媽媽給我退掉報名,可現在,我終於學會了自由泳,雖然游得還不太遠。我現在一點兒也不怕水了,我可以在水中轉圈,鑽到水底,還可以在水中練一套拳。
游泳對身體很好,現在我飯也吃得多了,我也懂得了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難一定要克服的道理。游泳真是個健身的好運動,明年我還要去游。
2009年8月8日星期二晴
今天下午,天氣非常熱,我想我的虎皮鸚鵡披著羽絨衣,也一定熱得受不了。我決定和媽媽給鸚鵡洗個澡。媽媽先把鳥籠拿到水龍頭下沖干凈,接著就由我來給小鳥洗,我想了一個好辦法,用澆花的噴水器灌滿水,對著籠子里的小鳥噴水。一開始,它很害怕,躲躲閃閃。
過了一會兒,它感覺很舒服,就主動湊過身子,左邊轉轉,右邊轉轉,讓我把它洗干凈,它好像洗淋浴一樣,小鳥真聰明。
洗好了,我對鸚鵡說:「今天你可痛快了吧!」給小鳥洗澡也是一個勞動,我也感到很痛快。
2009年8月11日星期四晴
我英語暑假作業中要求錄一盤自己的錄音帶,下午,媽媽就幫我錄。我先學會一首英語歌曲,練了幾遍。媽媽按下錄音鍵,我很緊張,因為我怕出錯,錄好後我回放了,聽見自己的聲音,感到很有意思。接著我開始錄牛津英語,我讀得很認真但還有一些小差錯,明天錄的時候,我要讀得更好一些。
給你30篇~~希望你能滿意~~O(∩_∩)O哈~
⑷ 中國文學常識
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舊唐書·楊炯傳》說:「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
四傑齊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舊唐書·楊炯傳》記張說與崔融對楊炯自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後」的評論,《舊唐書·裴行儉傳》說他們「並以文章見稱」等,所說皆指文。《朝野僉載》卷六記「世稱王楊盧駱」後,即論楊炯、駱賓王之「文」為「點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證為一文一詩,則四傑齊名亦兼指詩文。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杜甫《戲為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為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為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為兼指詩文,如劉克庄《後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為例。
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
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持(楊炯《王勃集序》)。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四傑齊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范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
精華介紹
「王楊盧駱」,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初唐四傑。
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傑」之首)。他的詩風格清新,他的賦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與盧照鄰等人都試圖改變當時「爭構纖維,竟為雕刻」的詩風。他在27歲時所寫的《滕王閣詩序》是詞賦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閣詩》則是唐詩中的精品,且詩中手法對後世詩人頗有影響。至於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更是公認的唐詩極品,其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是唐詩中最能滲透古今、撼動人心的千古名句。
楊炯(650~693?),唐代詩人。弘衣華陰(今屬陝西)人。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斗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其他唱和、紀游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艷之風。
盧照鄰(約637~約689),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
駱賓王(約619~687)唐代詩人。字觀光,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朝初期的詩人,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 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駱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豪情壯志,見聞親切。唐中宗復位後,詔求駱文,得數百篇。後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以清陳熙晉之《駱臨海集筆注》最為完備
初唐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
[編輯本段]代表作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 《從軍行》。
盧照鄰《長安古意》、《盧升之集》、《幽憂子集》。
駱賓王 《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編輯本段]風格
他們都是初唐中後期很有才華的詩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時代就獲得「四傑」的美譽。
他們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詩人,他們在初唐詩壇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陳,下啟沈宋,其中盧、駱長於歌行,王、楊長於五律。後人所說的聲律風骨兼備的唐詩,從他們才開始定型。
他們開始把詩歌從宮廷移到了市井,從台閣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題材擴大,思想嚴肅,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由他們開始了初步的定型。他們懷著變革文風的自覺意識,有一種十分明確的審美追求:反對纖巧綺靡,提倡剛健骨氣。他們的詩盡管未能擺脫南朝風氣,但其詩風的轉變和題材的擴大,預示了唐詩未來的發展方向,並起了積極進步的作用,他們是真正的唐詩的揭幕人。
在唐詩史上,他們是勇於改革齊梁浮艷詩風的先驅。唐太宗喜歡宮體詩,寫的詩也多為風花雪月之作,有很明顯的齊梁宮體詩的痕跡。大臣上官儀也秉承陳隋的遺風,其作風靡一時,士大夫們爭相效法,世號「上官體」。
在齊梁的形式主義詩風仍在詩壇佔有統治地位的時候,「四傑」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來反對初唐詩壇出現的這種不正之風,接著其餘三人也都起來響應,一起投入了反對「上官體」的創作活動之中。
他們力圖沖破齊梁遺風和「上官體」的牢籠,把詩歌從狹隘的宮廷轉到了廣大的市井,從狹窄的台閣移向了廣闊的江山和邊塞,開拓了詩歌的題材,豐富了詩歌的內容,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當時詩歌的思想意義,展現了帶有新氣息詩風,推動初唐詩歌向著健康的道路發展。四傑對唐詩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大致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作品題材與內容上,其中包括有詠史詩和詠物詩,還有山水詩,像王勃的《滕王閣》;或為抒發登臨送別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以及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有歌唱徵人赴邊遠戍的,描寫征夫思婦的,與表達對不幸婦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們比較接近社會現實,所以常用詩歌對某些社會現象加以揭露。
四傑用自己的創作實踐來改變齊梁時遺下的不正詩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其次,初唐四傑為五言律詩奠定了基礎,並且使七言古詩發展成熟。五言律在「四傑」之前已有出現,唐初詩人王績(王勃系王績侄孫)曾作過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傑」的時候,五律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發揮,並在他們的作品中被逐漸的固定下來。「四傑」以多數量、高質量的詩篇為稍後於他們的沈佺期、宋之問的律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言古詩在三國時期以後盛極一時,而七言古詩卻是到了唐代才興盛起來,四傑(楊炯無七言詩)又以大量的傑作把七言古詩推向了成熟階段。所以初唐四傑在發展詩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楊以五律見長,盧、駱擅長七古(七言)。他們在文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就對「四傑」十分敬佩。
[編輯本段]王勃
字子安,繹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參軍,他年幼時寫的駢儷文《滕王閣序》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久為眾口傳誦。據說他寫文章之前,把筆墨紙硯准備好,飲酒後蒙被而睡,醒後一揮而就,不改一字,時人成為「腹稿」,他的詩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異草雜綴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讀不厭。有名的「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父,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關於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說。楊炯《王勃集序》說他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歲。據此,王勃應生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賦》載:「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據此推算,則當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O年)。此為王勃自述,當可信,所以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王勃生於永徽元年(650年),卒於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歲。王勃是初唐詩壇上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只活了27歲,確實令人痛惜。
[編輯本段]楊炯
(650~693?),唐代詩人弘衣華陰(今屬陝西)人。於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上元三年(676)應制舉及第。補校書郎,累遷詹事司直。武後垂拱元年(685)坐從祖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出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秋後遷盈川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於官。世稱楊盈川。
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斗戰斗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其他唱和、紀游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艷之風。另存賦、序、表、碑、銘、志、狀等50篇。張說謂「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舊唐書》本傳盛贊其《盂蘭盆賦》「詞甚雅麗」,《四庫全書總目》則以為「炯之麗制,不止此篇」,並謂「其詞章瑰麗,由於貫穿典籍,不止涉獵浮華」。所作《王勃集序》,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靡文風的創作實踐,評價很高,反映了「四傑」有意識地改革當時文風的要求。對海內所稱「王、楊、盧、駱」,楊炯自謂「愧在盧前,恥居王後」,當時議者亦以為然。今存詩33首,五律居多。明胡應麟謂「盈川近體,雖神俊輸王,而整肅渾雄。究其體裁,實為正始」(《詩藪•內編》卷四)。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
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匯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並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雲「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
關於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說。楊炯《王勃集序》說他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歲。據此,王勃應生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賦》載:「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據此推算,則當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O年)。此為王勃自述,當可信,所以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王勃生於永徽元年(650年),卒於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歲。王勃是初唐詩壇上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只活了27歲,確實令人痛惜。
[編輯本段]盧照鄰
(約637~約689),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年少時從曹憲、王義方受小學及經史,博學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為鄧王(李元裕)府典簽。極受鄧王愛重,比之為司馬相如。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滿,漫遊蜀中。離蜀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為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葯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潁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卧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後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由於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長期病痛的折磨,終於自投潁水而死。盧照鄰的生卒年,史無明載。武則天登封於嵩岳,盧照鄰說到「後封嵩山」及其高宗咸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樹賦》序「余年垂強仕,則有幽憂之疾」推斷其時已年近40,咸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為22年,則其生年約在太宗貞觀十年(636),去世時約60歲。《舊唐書》本傳及《朝野僉載》都說盧有文集20卷。《崇文總目》等宋代書目均著錄為10卷。今存其集有《盧升之集》和《幽憂子集》均為 7卷。《全唐詩》編錄其詩2卷。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即據 7卷本《幽憂子集》,並作《補遺》。傅璇琮著有《盧照鄰楊炯簡譜》。
[編輯本段]駱賓王
(約640~684)唐代詩人。字觀光,婺州義烏(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朝初期詩人,與富嘉謨並稱「富駱」。
其父官青州博昌縣令,死於任所。他7歲能詩,有「神童」之稱。據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作:「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父死後,他流寓博山,後移居兗州瑕丘縣,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度過了早年歲月。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間,為道王李元慶府屬,道王叫他陳述才能,他恥於自炫,辭不奉命。後拜奉禮郎,為東台詳正學士。因事被謫,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後入蜀,居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儀鳳三年(678),後調任武功主簿、長安主簿,又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御史,武則天當政,駱多次上書諷刺,得罪入獄。駱在獄詠蟬,有雲:「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以抒悲憤。次年,遇赦得釋。調露二年(680),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棄官游廣陵,作詩明志:「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嗣聖元年(684),武則天廢中宗自立,這年9月,徐敬業(即李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為徐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他起草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皇然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下落不明。《資治通鑒》說他與李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詩》則說:「當敬業之敗,與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後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餘乃卒。賓王亦落發,遍游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
⑸ 秦時明月。。。。。。
大鐵錘和荊天明?
⑹ 推薦一本星象學的書
1、中國古代天文星象學的入門書:《步天歌》
步天歌
東方七宿:
角兩星南北正直著,中有平道上天田,總是黑星兩相連。別有一烏名進賢,平道右畔獨淵然。最上三星周鼎形,角下天門左平星,雙雙橫於庫樓上。庫樓十星屈曲明,樓中五柱十五星,三三相似如鼎形。其中四星別名衡,南門樓外兩星橫。
亢四星恰如彎弓狀,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橫。大角左右攝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折威下左頓頑星,兩個斜安黃色精。頑下二星號陽門,色若頓頑直下存。
氐四星似斗測量米,天乳氐上黑一星,世人不識稱無名。一個招搖梗河上,梗河橫列三星狀,帝席三黑河之西。亢池六星近攝提,氐下眾星騎官出,騎官之眾二十七,三三相連十欠一。陣車氐下騎官次,騎官下三車騎位。天輻兩星立陣旁,將軍陣里振威霜。
房四星直下主明堂,鍵閉一黃斜向上,鉤鈐兩個近其旁。罰有三星直鍵上,兩咸夾罰似房狀,房西一星號為日,從官兩個日下出。
心三星中央色最深,下有積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
尾九星如鉤蒼龍尾,下頭五點號龜星,尾上天江四橫是,尾東一個名傅說,傅說東畔一魚子,尾西一室是神宮,所以列在後妃中。
箕四星形狀如簸箕,箕下三星名木杵,其前一黑是糠皮。
北方七宿:
斗六星其狀似北斗,魁上建星三相對,天弁建上三三九。斗下圓安十四星,雖然名鱉貫索形。天雞建背雙黑星,天龠柄前八黃精,狗國四方雞下生,天淵十星鱉東邊,更有兩狗斗魁前,農家丈人斗下眠,天淵十黃狗色玄。
牛六星近在河岸頭,頭上雖然有兩角,腹下從來欠一腳。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連,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星號織女。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兩畔右邊明。更有四黃名天桴,河鼓直下如連珠。羅堰三烏牛東居,漸台四星似口形。輦道東足連五丁。輦道漸台在何許?欲得見時近織女。
女四星如箕主嫁娶,十二諸國在下陳。先從越國向東論,東西兩周次二秦,雍州南下雙雁門,代國向西一晉伸,韓魏各一晉北輪,楚之一國魏西屯,楚城南畔獨燕軍,燕西一郡是齊鄰,齊北兩邑平原君,欲知鄭在越下存,十六黃星細區分。五個離珠女上星,敗瓜珠上瓠瓜生,兩個各五瓠瓜明。天津九個彈弓形,兩星入牛河中橫。四個奚仲天津上,七個仲側扶筐星。
虛上下各一如連珠,命祿危非虛上呈,虛危之下哭泣星。哭泣雙雙下壘城,天壘團圓十三星。敗臼四星城下橫,臼西三個離瑜明。(註:命祿危非,即司命、司祿、司危、司非)
危三星不直舊先知,危上五黑號人星,人畔三四杵臼形,人上七烏號車府,府上天鉤九黃晶,鉤上五鴉字造父。危下四星號墳墓,墓下四星斜虛梁,十個天錢梁下黃。墓旁兩星能蓋屋,身著黑衣危下宿。
室兩星上有離宮出,繞室三雙有六星。下頭六個雷電形,壘壁陣次十二星,十二兩頭大似井,陣下分布羽林軍,四十五卒三為群。軍西西下多難論,仔細歷歷看區分:三粒黃金名鈇鋮,一顆真珠北落門,門東八魁九個子,門西一宿天綱是。電旁兩星土公吏,騰蛇室上二十二。
壁兩星下頭是霹靂,霹靂五星橫著行,雲雨次之口四方。壁上天廄十圓黃,鈇鑕五星羽林旁,土公兩黑壁下藏。
西方七宿:
奎
腰細頭尖似破鞋 一十六星繞鞋生 外屏七烏奎下橫 屏下七個天溷明
司空右畔土之精 奎上一宿軍南門 河中六個閣道形 附路一星道傍明
五個吐花王良星 良星近上一策名 天策天溷與天屏 一十五星皆不明
婁
三星不勻近一顆 左更右更烏夾婁 天倉六個樓下頭 天庾三星倉東腳
婁上十一將軍侯
胃
三星鼎足河之次 天廩胃下斜四星 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大陵
陵北九個天船名 陵中積屍一個星 積水船中一黑精
昴
七星一聚實不少 阿西月東各一星 月下五黃天陰名 陰下六烏芻槁營
營南十六天苑形 河裡六星名捲舌 舌中黑點天讒星 礪石舌旁斜四丁
畢
恰似爪叉八星出 附耳畢股一星光 天街兩星畢背旁 天節耳下八烏幢
畢上橫列六諸王 王下四皂天高星 節下團圓九州城 畢口斜對五車口
車有三柱任縱橫 車中五個天潢精 潢畔咸池三黑星 天關一星車腳邊
參旗九個參車間 旗下十三烏天園 九游天園參腳邊
觜
三星相近作參蕊 觜上座旗直指天 尊卑之位九相連 司怪曲立座旗邊
四鴉大近井鉞前
參
總有七星觜相侵 兩肩雙足三為心 伐星三小足里深 玉井四星右足陰
屏星兩扇井南襟 軍井四星屏上吟 左足下四天廁臨 廁下一物天屎沉
南方七宿:
井宿
八星橫列河中凈,一星名鉞井邊安,兩河各三南北正,
天樽三星井上頭。樽上橫列五諸侯,侯上北河西積水,
欲覓積薪東畔是,鉞下四星名水府,水位東邊四星序。
四瀆橫列南河裡,南河下頭是軍市,軍市團圓十三星,
中有一個野雞精。孫子丈人市下列,各立兩星從東說,
闕丘兩個南河東,邱下一狼光蓬茸。左畔九個彎弧弓,
一矢擬射頑狼胸,有個老人南極中,春秋出入壽無窮。
鬼宿
四星冊方似木櫃,中央白者積屍氣,鬼上四星是爟位,
天狗七星鬼下是,外廚六間柳星次,天社六個弧東倚,
社東一星名天紀。
柳宿
八星曲頭垂似柳,近上三星號為酒,宴享大酺五星守。
星宿
七星如鉤柳下生,星上十七軒轅形,軒轅東頭四內平,
平下三個名天相,相下稷星橫五靈。
張宿
六星似軫在星傍,張下只是有天廟,十四之星冊四方,
長垣少微雖向上,數星欹在太微傍,太尊一星直上黃。
翼宿
二十二星太難識,上五下五橫著行,中心六個恰似張,
更有六星在何許?三三相連張畔附,必若不能分處所,
更請向前看記取,五個黑星翼下頭,欲知名字是東甌。
軫宿
四星似張翼相近,中央一個長沙子,左轄右轄附兩星,
軍門兩黃近翼是。門下四個土司空,門東七烏青邱子,
青邱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以上便為太微宮,
黃道向上看取是。
三垣
紫微宮
中元北極紫微宮 , 北 極 五 星 在 其 中 , 大 帝 之 座 第 二 珠 ,
第三之星庶子居 , 第 一 號 曰 為 太 子 , 四 為 後 宮 五 天 樞 ,
左右四星是四輔 , 天 乙 太 乙 當 門 路 。 左 樞 右 樞 夾 南 門 ,
兩面營衛一十五 , 東 藩 左 樞 連 上 宰 , 少 宰 上 輔 次 少 輔 ,
上衛少衛次上丞 , 後 門 東 邊 大 贊 府 。 西 藩 右 樞 次 少 尉 ,
上輔少輔四相視 , 上 衛 少 衛 七 少 丞 , 以 次 卻 向 前 門 數 。
陰德門星兩黃聚 , 尚 書 以 次 其 位 五 , 女 史 柱 史 各 一 戶 ,
御女四星五天柱 。 大 理 兩 星 陰 德 邊 , 勾 陳 尾 指 北 極 巔 ,
六甲六星勾陳前 , 天 皇 獨 在 勾 陳 里 , 五 帝 內 座 後 門 間 。
華蓋並杠十六星 , 杠 作 柄 象 華 蓋 形 , 蓋 上 連 連 九 個 星 ,
名曰傳舍如連丁 , 垣 外 左 右 各 六 珠 , 右 是 內 階 左 天 廚 ,
階前八星名八谷 , 廚 下 五 個 天 棓 宿 。 天 床 六 星 左 樞 右 ,
內廚兩星右樞對 , 文 昌 斗 上 半 月 形 , 稀 疏 分 明 六 個 星 。
文昌之下曰三公 , 太 尊 只 向 三 公 明 , 天 牢 六 星 太 尊 邊 ,
太陽之守四勢前 。 一 個 宰 相 太 陽 側 , 更 有 三 公 向 西 偏 ,
即是玄戈一星圓 , 天 理 四 星 斗 里 暗 , 輔 星 近 著 開 陽 淡 。
北斗之宿七星明 , 第 一 主 帝 名 樞 精 , 第 二 第 三 璇 璣 是 ,
第四名權第五衡 , 開 陽 搖 光 六 七 名 , 搖 光 左 三 天 槍 明 。
太 微 宮
上 元 天 庭 太 微 宮 , 昭 昭 列 象 布 蒼 穹 , 端 門 只 是 門 之 中 ,
左 右 執 法 門 西 東 。 門 左 皂 衣 一 謁 者 , 以 次 即 是 烏 三 公 ,
三 黑 九 卿 公 背 旁 , 五 黑 諸 侯 卿 後 行 。 四 個 門 西 主 軒 屏 ,
五 帝 內 座 於 中 正 , 幸 臣 太 子 並 從 官 , 烏 列 帝 後 從 東 定 。
郎 將 虎 賁 居 左 右 , 常 陳 郎 位 居 其 後 , 常 陳 七 星 不 相 誤 ,
郎 位 陳 東 一 十 五 。 兩 面 宮 垣 十 星 布 , 左 右 執 法 是 其 數 ,
宮 外 明 堂 布 政 宮 , 三 個 靈 台 候 雲 雨 。 少 微 四 星 西 北 隅 ,
長 垣 雙 雙 微 西 居 , 北 門 西 外 接 三 台 , 與 垣 相 對 無 兵 災 。
天 市 宮
下 元 一 宮 名 天 市 , 兩 扇 垣 牆 二 十 二 , 當 門 六 角 黑 市 樓 ,
門 左 兩 星 是 車 肆 , 兩 個 宗 正 四 宗 人 , 宗 星 一 雙 亦 依 次 ,
帛 度 兩 星 屠 肆 前 , 候 星 還 在 帝 座 邊 。 帝 座 一 星 常 光 明 ,
四 個 微 茫 宦 者 星 , 以 次 兩 星 名 列 肆 , 斗 斛 帝 前 依 其 次 ,
斗 是 五 星 斛 是 四 , 垣 北 九 個 貫 索 星 , 索 口 橫 者 七 公 成 ,
天 紀 恰 似 七 公 形 , 數 著 分 明 多 兩 星 。 紀 北 三 星 名 女 床 ,
此 坐 還 依 織 女 傍 , 三 元 之 像 無 相 侵 , 二 十 八 宿 隨 其 陰 ,
水 火 木 土 與 並 金 , 以 次 別 有 五 行 吟 。 河 中 河 間 晉 鄭 周 ,
秦 連 巴 蜀 細 搜 求 , 十 一 星 屬 十 一 國 , 梁 楚 韓 邦 在 盡 頭 ,
魏 趙 九 河 與 中 山 , 齊 越 吳 徐 東 海 間 , 燕 連 南 海 盡 屬 宋 ,
請 君 熟 記 有 何 難 。
2、開元占經(這本就比較深入一點了)
這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天文學明著。本書的全名是《大唐開元占經》,作者是瞿曇悉達,成書時間約在718~726年之間。唐朝以後,《開元占經》一度失傳,所幸在明末又被人發現,才得以流傳。本書共120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歷法資料和緯書,還介紹了16種歷法有關紀年、章率等基本數據。在書中,各種物異和天文星象等方面的術語很多。本書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價值。
《開元占經》,一名《大唐開元占經》,清人又或名《唐開元占經》,是唐代瞿曇悉達主編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瞿曇悉達祖籍印度,其先世由印度遷居中國。關於他本人的生平史料傳世很少。在《開元占經》卷一中記載,唐睿宗景雲二年(711),瞿曇悉達奉敕作為主持人,參加修復北魏晁崇所造鐵渾儀的工作,並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完成。在《舊唐書·天文志》中又記載有,瞿曇悉達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奉敕翻譯印度歷法《九執歷》。這部歷法後來被錄入了《開元占經》,至於瞿曇悉達何時編撰《開元占經》,史無明文。但據今人薄樹人考證,瞿曇悉達大概在開元二年二月之後奉敕編撰《開元占經》的,至於編成時間,則不會早晚於開元十二年。
《開元占經》全書共一二�卷,其中前二卷是集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關於宇宙理論的論述;卷三至卷九集錄了古代名家有關天體的狀況、運動、各種天文現象等等方面的論述,以及有關的星占術文獻;卷九十一至卷一�二集錄了有關各種氣象的星占術文獻;卷一�三主要抄錄了唐代李淳風撰的《麟德歷經》;卷一�四講演算法,《九執歷》就錄在這一卷內;卷一�五集錄了從先秦古六歷到唐代神龍歷為止共二十九種歷法的一些最基本的數據,卷一�六至卷一一�則是講星圖,不過書中並沒有圖象,而是用文字介紹今測恆星位置與舊星圖所載之不同;卷一一一至卷一二�是集錄古代各種有關草木鳥獸、人鬼器物等等的星占術文獻。
那麼,《開元占經》究竟有多少內容值得我們珍視呢?簡而言之,至少有如下幾個方面:(一)《開元占經》保存了中國最古老的關於恆星位置觀測的記錄。在卷六十至卷六十三有關二十八宿星占和卷六十五至卷六十八有關石氏中、外官星中總共給出了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其中有六顆星的數據在今傳各本中已佚失)。這種赤道坐標和現代天文學上所使用的赤道坐標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這一百二十一顆星的坐標構成了一份我國最古老的星表,研究者名之為「石氏星表」。
(二)《開元占經》中保存了可能是世界最早木星衛星的肉眼觀測記錄。在卷二十三有關歲星(木星的古代名稱)佔中有一段甘氏的論述:「單於之歲,歲星在子。與虛、危晨出夕入。其狀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於其側,是謂同盟。」意思是說,在單於歲那年,木星運動到了這一天區,早、晚和虛、危二宿共升共落。這時的木星看上去又大又亮,而在它的邊上彷彿有一顆小的紅色的星,這個現象稱之為「同盟」。甘氏的這個發現是在公元前364年,這比伽利略在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才發現木星衛星早了近兩千年。
(三)《開元占經》保存了石氏、甘氏和王咸三家星官的原來面目。星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恆星命名形式。一個星官是一個恆星組合,其中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顆,多到數十顆。一組星起一個名字,如北斗(七顆星)、牽牛(六顆星)、天官(一顆星)、羽林軍(四十五顆星)等等。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有許多流派,大部分流派都有自己的星官體系,彼此略有差異。三國時代時有吳國的一位太史令陳單曾把古代主要的三家官體系——石氏、甘氏和王鹹的,並同存異,組成一個二八三個星官包含一四**顆星的完整體系。這個體系被後世接受,成為中國傳統的恆星命名系統。由於陳單綜合的成功,反使原來的三家星官逐漸不為世人所知。全賴《開元占經》保存了原來三家各自的組成情況,才使後人得以知曉這三家星官的原貌,從而為中國星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四)《開元占經》中有很高科學水平的關於日蝕現象的論述。卷九中錄有西漢天文學家劉向的論斷:「日蝕者,月往蔽之。」這是我國天文學史上第一次科學地解釋了日食發生的原因。同卷中還引有與劉向同時代的一位星占家京房對古代日食觀測方法的記述:「日之將蝕,……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視之。」這段記述表明,當時已發明了預報日食的方法,但在時刻計算上還比較粗疏,因此,耐心的天文學家藉助了一盆水使觀測者專注的目光從長時間向上仰視刺目的太陽光本身轉變為自然微俯觀測刺目程度較低的水中太陽像,從而可以大大減輕觀測者的痛苦和疲勞。這個觀測方法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觀測日食的能力和質量。此外,《開元占經》還集錄了日全食時人們看到的太陽外層的一些有關現象,如日珥和日冕。
(五)《開元占經》記述了大量古代天文學家有關宇宙結構和運動的認識,而且其中有一些是僅見於此書的。如後秦天文學家姜岌訴《渾天論參難》,梁武帝在長春殿召集群臣討論天文、星象的記載,以及祖恆對姜岌的批評等等。這些論述在《開元占經》之外迄今尚未發現影跡。還有些論述在別的古書中雖也有所記載,但是《開元占經》所錄卻更為詳盡。如對祖恆的《渾天論》、陸績的《渾天象說》等的記載都較《晉書·天文志》、《隋書·天文志》等所記為詳。所以,集中記述宇宙理論的《開元占經》卷一、卷二,乃是研究中國古代宇宙觀史的學者所必讀之書。
(六)《開元占經》卷一�三主要介紹了《麟德歷經》。《麟德歷》是初唐天文學家李淳風所編。該歷繼承了隋代劉焯《皇極歷》的成就,並在天文數據和一些數學計算方面又有許多進步。它是我國歷法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有記述,但這二書所載錯訛特多,且互有差異。因此瞿曇悉達所錄的《麟德歷經》對於《麟德歷》的整理研究工作具有很大參考價值。(七)《開元占經》卷一�四中記錄了印度的數碼,提出了「�」的符號。這是中印數學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資料。
(八)《開元占經》卷一�四中還主要記載了《九執歷》術文。《九執歷》是一部印度歷法。九執是指日、月、五星這七個天體和羅�、計都二顆「隱星」,羅�、計都實際上並不是星,而是天球上月亮軌道與太陽軌道相交的兩個交點。印度天文學家中把它們看作「隱星」)。《九執歷》原來面目如何,已無可考。《開元占經》所載主要是有關日、月運動和日、月食預報的計算方法。印度天文學曾經受到希臘天文學的影響,在計算天體運動時採用了黃道坐標系和幾何學方法,和中國之採用赤道坐標系及代數方法大不相同。《九執歷》中的基本天文數據中有若干較之中國略有遜色,但其方法和概念也有許多長處。例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一直沒有分辨出太陽運動的近地點和冬至點、遠地點和夏至點的區別,而《九執歷》則定出遠地點在夏至點之前十度,這是符合當時天文實際的。又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不考慮日、月和地球之間直線距離的遠近變化問題,所以在日、月食的計算中是有局限,《九執歷》則有推算月亮視直徑大小變化的方法,較中國古代歷法有所進步。此外,《九執歷》中引進了三角學里的正弦函數演算法和正弦函數表,這在中國古代數學中也是一個新事物。總之,《九執歷》的傳入乃是中國與印度科學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的價值都只有《開元占經》才能為我們提供評價的具體依據。
(九)《開元占經》記錄的古代歷法基本數據對《二十四史》中的有關記載有所補充。《二十四史》中有多部史書辟有「歷志」或「律歷志」卷,記載有關時代所用歷法的種種情況,但由於各種原因,有些歷法留下來的記載很少,而《開元占經》卷一�五「古今歷積年及草率」中所記有不少可為史書資料作補充。例如,晉代北涼地方行用的趙匪攵《玄始歷》是一部重要的歷法。它首先改革了古代歷法中十九年裡安排七個閏月的規律,創立了六��年中安排二二一個閏月的新規律,由此促進了古代歷法中朔望月和回歸年時間長度數據的精確性的提高。可是這個歷法在古書中記載極少。只有《開元占經》中記述了這個歷法的一些基本天文數據,才使我們對它有所了解。又如漢代太初歷以前有所謂古六歷,後人只知它們都是一種四分歷,但它們的歷元是哪一年,卻僅見於《開元占經》。此外,還有隋代劉孝孫的歷法,張容的《開皇歷》等,在《開元占經》中都有可以補充《隋書·律歷志》中所載的資料。
(十)《開元占經》中保存了大量已失傳的古代文獻資料。據初步統計,《開元占經》中摘錄有現已失傳的古代天文學和星占學著作共約七十七種,緯書共約八十二種。這些佚書在其他古籍中間或已有記載,但完全不如《開元占經》豐富。如有關緯書,明代曾有一位學者孫珏從許多唐宋古籍中輯錄出一部緯書輯佚集,題為《古微書》。然而,自《開元占經》重新發現後,清朝人所輯的《玉函山房輯佚書》等所輯緯書篇幅超出了《古微書》好幾倍。至於天文學和星占學的著作,則還沒有人全面重新輯佚過。此外,《開元占經》中還摘有若干現已佚失的經學、史學和兵家著作。總之,可以說,《開元占經》作為保存古代文獻的著作來說,稱得上是一座寶庫。
除了以上十項之外,如果用不同科學學科來檢驗,肯定還可以發掘出新的令人驚異的科學內容。總之,《開元占經》的科學價值是不容低估的。
《開元占經》自撰成以後,傳世極少。這是因為書是一部以星占術為主的書,宣揚天命論的本身及篤信迷信的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把它視為高度的機密,生怕有人拿其中的話,結合天上的天象,來「妖言惑眾」,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本書在唐、宋時代就流傳極少。宋以後即無記載,當已失傳。甚至連明代的皇家天文台也無藏本。直到明神萬曆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縣有叫程明善的學者,因給古佛像布施裝金,而在佛腹中發現了一部抄本。當今傳世較廣的是道光年間的恆德堂刻版巾箱本。近年來,台北出版了文淵閣藏本《四庫全書》影印本。中國書店也於一九八九年出版影印本。
3、與開元占經齊名的還有以下:
唐代學者李淳風在中國歷史上被視為占星大家,其著作《乙巳占》則是一部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占星學典籍.但李淳風本人實際上是一位天文學家,在天文儀器製作、歷法修訂、天文著作編撰乃至數學、氣象學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乙巳占》本身對於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也具有極高價值.
《靈台秘苑》原是北周庾季才撰,據《隋書·經籍志》載,共有一百二十卷,現在見到的只有二十卷,北宋王安禮等人重修。書中有三百四十五顆恆星的赤道坐標值,是我國現存第二份星表,它的觀測年代是北宋仁宗皇佑年間(公元1049年到1053年),這對研究宋代的恆星觀測很有幫助。
⑺ 楚辭的作者是這七位嗎
戰國楚人屈原、宋玉
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
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