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三維物體加密技術

三維物體加密技術

發布時間:2022-08-25 03:02:36

① MD5演算法的畢業設計

摘 要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網路攻擊、計算機犯罪也隨之不斷增多。尤其是針對缺少技術支持的個人用戶。與公司機關等大型用戶相比,個人用戶的防護較簡單,防護意識差,使得個人隱私容易泄露,網路侵權不斷發生。如何滿足個人用戶的保密、加密需求,採用什麼樣的加密模型,就成為了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研究現有的三維魔方加密,將三維三階的魔方映射成用數組表示的虛擬魔方,仿照魔方的移動規律設計並改進了虛擬魔方的加密方式,該方式通過一定的隨機步驟移動達到加密置亂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將虛擬魔方擴展到N維,分析了加密效率與加密強度隨著維度增加的關系,同時結合主流破解方式,分析魔方加密的抗攻擊能力。根據魔方加密的特性,找出魔方加密模型運用到文字加密上的不足,結合橢圓曲線加密演算法改進N維魔方加密模型。並且針對漢字是象形文字與以字母為基礎的拉丁語系不同的特性,加入偽隨機數置亂,提高魔方加密對漢字的加密能力。在此研究基礎上給出一個簡單的實現,該實現是改進後的魔方加密模型。用該實現與DES演算法進行對比試驗,根據實驗結果進行了加密性能和加密效率的總體演算法分析。論文最後對全文進行了總結,並對後續工作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加密, N維, 魔方, 橢圓, 偽隨機第一章 魔方加密演算法設計與分析 1 1.1 魔方加密思想 魔方,於20世界70年代末期由匈牙利人Erno Rubik發明,是當時最著名的智力游戲。由3 * 3 * 3個方塊組成,在整個魔方的每個小塊暴露在外的面上刷有不同的顏色。任意一個3 * 3 * 1的面可以相對於其它面旋轉或者扭曲90、180、270度。游戲目標狀態是魔方的每一個面顏色調成一致,而任務就是把魔方還原成初始狀態。魔方問題相當的復雜,有4.3252 * 1019種不同狀態。如果採用魔方來加密的話,一個密鑰對應一種狀態。理論上密鑰空間可以達到4.3252 * 1019 種,假設計算機一秒鍾可以嘗試255次密碼的話,最糟糕的情況需要55.4億年才能夠完全破解。對於普通的個人用戶來說,這樣的加密強度已經是綽綽有餘了,理論上魔方加密演算法在個人文件加密上應該有很大的應用前景。但是,現在魔方加密的主要應用是在圖像加密方面。 1.1 加密演算法的對比與選擇 兩種加密方法的體制,總體來說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不同:管理方面:公鑰密碼演算法只需要較少的資源就可以實現目的,在密鑰的分配上,兩者之間相差一個指數級別(一個是n一個是n2)。所以私鑰密碼演算法不適應廣域網的使用,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它不支持數字簽名。安全方面:由於公鑰密碼演算法基於未解決的數學難題,在破解上幾乎不可能。對於私鑰密碼演算法,到了AES雖說從理論來說是不可能破解的,但從計算機的發展角度來看。公鑰更具有優越性。速度上來看:AES的軟體實現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數兆或數十兆比特。是公鑰的100倍,如果用硬體來實現的話這個比值將擴大到1000倍。 本文來源於: http://www.waibaowang.net/net/1049.html

② 全息防偽的發展

經過數十年發展,激光全息防偽產品也從最初的全息防偽標識逐步升級發展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全息防偽技術。
(一)第一代全息防偽技術是激光模壓全息圖像防偽。
全息照相是由美國科學家伯格(MJ·Buerger)在利用X射線拍攝晶體的原子結構照片時發現的,並與伽柏(D·Gaber)一起建立了全息照相理論:利用雙光束干涉原理,令物光和另一個與物光相乾的光束(參考光束)產生干涉圖樣即可把位相「合並」上去,從而用感光底片能同時記錄下位相和振幅,就可以獲得全息圖像。但是,全息照相是根據干涉法原理拍攝的,須用高密度(解析度)感光底片記錄。由於普通光源單色性不好,相乾性差,因而全息技術發展緩慢,很難拍出像樣的全息圖。直到60 年代初激光出現之後,其高亮度、高單色性和高相干度的特性,迅速推動了全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種類的全息圖被製作出來,全息理論得到很好的驗證,但由於拍攝和再現時的特殊要求,從誕生之日起,就幾乎一直被局限在實驗室里。
70年代末期,人們發現全息圖片具有包括三維信息的表面結構(即縱橫交錯的干涉條紋),這種結構是可以轉移到高密度感光底片等材料上去的。1980年,美國科學家利用壓印全息技術,將全息表面結構轉移到聚酯薄膜上,從而成功地印製出世界上第一張模壓全息圖片,這種激光全息圖片又稱彩虹全息圖片,它是通過激光製版,將影像製作在塑料薄膜上,產生五光十色的衍射效果,並使圖片具有二維、三維空間感,在普通光線下,隱藏的圖像、信息會重現。當光線從某一特定角度照射時,又會出現新的圖像。這種模壓全息圖片可以像印刷一樣大批量快速復制,成本較低,且可以與各類印刷品相結合使用。至此,全息攝影向社會應用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由於當時這種模壓全息圖片的製作技術是非常先進的技術,只有少數人掌握,於是就被用作防偽標識。其防偽的原理是:
1.在激光全息圖片拍攝的整個過程中,如果有一項條件不同(如拍攝彩虹全息的條件),則全息標識的效果就會有差異。
2.這種全息圖像的全息信息用普通照相無法拍攝,因而全息圖案難以被復制。
第一個應用全息圖片作為防偽標識的是JohnnyWalkeWhishy(一種威士忌)。它在泰國應用時,據說銷售額增加了45% 左右。
激光模壓全息防偽技術傳入我國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特別是1990年至1994年期間,全國各地引進生產線上百條,占當時世界生產廠家的一半多。在引進初期,這種防偽技術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防偽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激光全息圖像製作技術迅速擴散,如今早已被造假者從各個方面攻破,幾乎完全失去了防偽的能力。
(二)第二代改進型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第一代激光全息防偽技術的泛濫,促使人們不得不開始尋求改進現有技術。改進後的技術主要有三種:一是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全息圖像;二是透明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三是反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1.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全息圖像
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激光全息圖像經歷了兩個發展形態,第一形態是計算機合成全息技術,這種技術是將系列普通二維圖像經光學成像後,按照全息圖像的成像原理進行處理後記錄在一張全息記錄材料上,從而形成計算機像素全息圖像。觀察這種像素全息圖像時,可在不同的視角看到不同的三維圖像,其圖形和色彩都具有異常靈活多變的動態效應,並且不受再現光線方向的限制。第二形態是計算機控制直接曝光技術,與普通全息成像不同,這種技術不需要拍攝對象,所需圖形完全由計算機生成,通過計算機控制兩束相干光束以像素為單位逐點生成全部圖案,對不同點可改變雙光束之間的夾角,從而製成具有特殊效果的三維全息圖。
2.透明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普通的激光全息圖像一般是用鍍鋁的聚酯膜經過模壓(也可以先用聚酯薄膜經過模壓再鍍鋁)而成,鍍鋁的作用是增加反射光的強度使再現圖像更加明亮。照明光和觀察方向都在觀察者這一側,這樣的激光彩虹模壓全息圖是不透明的。透明激光全息圖像實際上就是取消了鍍鋁層,將全息圖像直接模壓在透明的聚酯薄膜上。1996年我國公安部將透明激光全息圖像應用在居民身份證上,將身份證用透明膜整體覆蓋,在光線下觀察身份證正面時,不但能看清證件內容,還能看到透明膜上顯現出來的二維、三維彩虹全息圖像(「長城」及「中國」的中英文字樣)。
3.反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反射激光全息圖像成像原理是將入射激光射到透明的全息乳膠介質上,一部分光作為參考光,另一部分透過介質照亮物體,再由物體散射回介質作為物光,物光和參考光相互干涉,在介質內部生成多層干涉條紋面,介質底片經處理後在介質內部生成多層半透明反射面(例如6微米厚的乳膠層里可以有20多個反射面),用白光點光源照射全息圖,介質內部生成的多層半透明反射面將光反射回來,迎著反射光可以看到原物的虛像,因而稱為反射激光全息圖。
(三)第三代加密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加密全息圖像是指採用諸如激光閱讀、光學微縮、低頻光刻、隨機干涉條紋、莫爾條紋等等光學圖像編碼加密技術,對防偽圖像進行加密而得到的不可見或變成一些散斑的加密圖像.
1.激光閱讀
利用光學共軛原理將文字或圖像信息存貯在全息圖像中。在普通環境下,這些信息不會顯現,當用激光筆照射時,人們可藉助硫酸紙或白紙看到所存貯的信息。所存貯的信息可以是文字、標識、灰度圖像,甚至一篇文章,表現形式也有反射式和透射式兩種。
2.光學微縮
將文字信息用光學微縮的方式記錄在全息圖上,平常肉眼難以辨認,在10倍、甚至100倍放大鏡下才可觀察到具體內容,一般情況下,中文可縮至0.1mm,英文可縮至0.05mm
3.低頻光刻
在全息圖上以非干涉方式將預先設計好的條紋花樣以縮微的形式直接記錄在全息圖上,這些花樣的條紋密度比普通干涉條紋低10倍在100線/mm左右,直觀效果是在全息圖上某些部位具有類似金屬光澤的衍射花樣,若條紋花樣是用計算機產生的全息圖,則可用激光再現其信息.
4.隨機干涉條紋
在製作全息圖時引入隨機機制,在全息圖上記錄隨機干涉花樣,這種花樣具有明顯的特徵,且不可重復,即使同一個人使用同樣的工藝在不同的時刻所產生的花樣都不相同,因此是一種很好的防偽方式。除靜態平面干涉條紋外,當下已發展到動態,立體干涉條紋,仿冒者根本無法復制.
5.莫爾干涉加密
利用莫爾原理,即兩套周期性結構的條紋重疊可產生第三套周期結構花樣的原理,在其中一套條紋中改變其位相並編碼一個圖案,這種圖案在平時是隱藏的不能分辨,當與另一套周期條紋重疊時圖案顯現出來.
加密全息圖像因其不可見或只顯現一片噪光,如沒有密鑰很難破譯,所以具有一定的防偽功能。但是因為它在通常環境下無法分辨,因此不具備為普通大眾所識別的能力.
(四)第四代激光全息防偽技術
1.組合全息圖
組合全息圖是將幾十甚至幾百個不同的二維圖像通過幾十甚至幾百次曝光所記錄的全息圖。其效果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一是類似於平面動態設計,可以拍攝各種花樣的平面動態變化圖案,二是利用3D軟體或藉助數碼相機,將三維目標的各個側面及隨時間的變化過程記錄下來,製作四維全息圖,即該全息圖不僅能夠記錄和再現物體的三維空間(X,Y,Z)特性,還能記錄和再現該三維物體隨時間(T)的變化,這是一種防偽性能極高的全息圖,與普通2D/3D或真三維全息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
①信息量巨大,製作工藝復雜:普通全息防偽標貼往往通過幾次曝光就可以完成,而製作四維全息圖需要對幾十甚至幾百幀二維圖像進行記錄,從而曝光次數是普通全息的幾十甚至幾百倍,這需要專用的儀器設備及更加精巧的工藝過程才能實現。
②拍攝對像沒有限制,拓展了激光全息這一高科技手段的應用范圍:普通全息記錄三維模型需要1:1的模型實體進行拍攝,而四維全息則首先從各個角度採集物體的信息,然後對採集到的二維圖像進行合成製作全息圖,從而對拍攝的對象沒有限制,可以是真人,真物體,甚至是電腦構制的虛幻物體。比例也無需1∶1。
③真彩色四維顯示,普通全息標識望塵莫及:傳統全息標識只能實現平面層次感,三維全息圖也只能表現1:1靜物的三維立體特徵,且不能還原物體的真色彩。四維全息則不同,在以真彩色反應三維空間物體的同時,還能附載該三維空間隨時間的變化,這樣的全息標識如同一幅內容豐富的小電視,設計者可在上面盡情揮灑.
2.真三維全息圖
全息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能夠實現三維顯示,真三維全息圖就是利用真實三維雕刻模型製作全息圖其防偽意義在於兩個方面,一是三維模型全息圖的拍攝難度比普通2D/3D高很多,尤其是將二者結合起來;二是即使仿冒者能夠製作三維模型全息圖,但三維雕刻及拍攝時物體的角度等也會有很大差異,很難成功。因此,這種是一種高防偽性的全息圖。

③ 激光全息膜的特點與類型

激光全息標識在包裝印刷領域的應用逐年增加,煙、酒、醫葯、化妝品等產品的包裝防偽都離不開激光全息標識
激光全息印刷即激光彩虹全息印刷,是一種利用光學技術的高新印刷工藝。它不僅可以再現原物的主體形象,還可以隨觀察視線方位的變化,顯現原物不同的側面形狀,激光全息圖像利用白光衍射光柵的原理,使圖像效果多變、五光十色、絢麗多彩、色彩神氣、層次明顯、生動逼真、信息及技術含量高,激光全息圖像的製作和復制技術含量高,需要專業人才,加工工藝復雜,設備昂貴,圖像本身具有難以仿製的特點,因此,它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廣泛用於防偽領域。目前隨著加密全息、三維全息和真彩色全息等高新技術的引入,以及用防揭型和燙印型兩種電化鋁薄膜製作模壓的全息圖的推廣應用,更加大了激光全息材料的防偽力度。
激光全息材料是一種高新技術的新型材料,在包裝和防偽印刷上廣泛應用。激光全息膜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PVC、PET、OPP、BOPP等,品種有激光鍍鋁膜、激光透明上光膜、激光燙金紙、激光轉移紙等系列,顏色有金、銀、紅、藍、綠、黑等。激光全息材料將具有良好防偽效果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與燙印、模壓等印刷裝飾技術融為一體,使產品在提高整飾裝潢效果的同時更增添了防偽性能。此外,激光全息技術還與其它技術結合,產生出諸如激光全息加熒光防偽膜、柔性透明激光全息防偽膜、原子核機密防偽激光全息膜等高新技術的產品,更提高了激光全息膜的質量和防偽效果。
激光全息標識印刷是利用激光全息成像技術發展而來的一種防偽印刷技術。用一束激光及從這束激光分出的參照光從不同角度照射一個立體模型。模型反射的光線通過一個狹縫形成包含模型全息信息的干涉條紋。將這種干涉條紋記錄在感光膠片上,翻製成鎳版,然後壓制在鍍鋁薄膜上就可在普通光照下再現模型的全息圖案。這就是激光全息印刷的製作原理。第一個激光全息膜標識的使用是威士忌酒,後來這種標識便風靡世界,廣泛應用於各種票證、信用卡、產品包裝等方面的防偽印刷。
激光全息材料是模壓全息技術與光學、化學、機械及真空技術相結合的當代高新技術產品。激光全息模壓技術屬於一種全息光柵技術,它是利用激光全息原理,將成像物體或多級的印刷設備的材料進行快速復制的全過程。激光全息包裝材料的製作技術高,設備精良,工藝復雜,經加工後產品極易破壞,因此它具有很高的裝飾性和觀賞價值,並且由此使包裝具有很好的防偽效果。激光全息材料拓展了激光模壓全息的技術和用途,把栩栩如生、光彩奪目的三維全息圖像和各種色彩斑斕的全息光柵圖案轉移到各種塑料薄膜和紙基材料上。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加密全息(利用特殊的光學編碼技術在全息圖像中進行加密)、三維全息(用特殊的三維物體模型作為目標拍攝的全息圖像)和真彩色全息(以高新的技術再現與客觀物體顏色一致的圖像技術)等新型的激光全息材料的應用,更增添了產品的裝潢效果和防偽性能。

④ 真三維構造解釋

王咸彬等[7]提出了一種真(全)三維構造解釋技術,他們定義真三維構造解釋為:以三維可視化主體顯示技術為基礎,以地質研究對象為目標,從點、線、面、體等多渠道以及數據體的多側面,全方位解剖三維地震數據體,最終獲得三維可視化地質模型,如三維構造模型、三維儲層模型等。

2.3.4.1 真三維構造解釋的技術手段

1)三維可視化技術:三維可視化技術是貫穿於整個真(全)三維地震解釋之中的核心技術,它可使解釋者從任意角度觀察、分析並解釋三維數據體。此外,通過設置光照方向、角度及調整透明度,還可以改善視覺效果,突出目標異常。三維可視化技術不僅能觀察數據體的表面特徵,而且能透視數據體的內部結構,在構造解釋中,應用它可以實時地檢查解釋錯誤,以便及時修改,並能顯示三維立體構造模型和帶透明度的立體構造模型。

2)空間域自動追蹤技術:層位拾取是構造解釋的基礎,過去,人們通常採用抽稀測線的方式,用人工拾取層位,然後將解釋結果進行平面線性內插,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層位數據難免有較大誤差。空間域自動追蹤技術是用地震屬性(如相關性、連續性、振幅值大小等)作控制的一種自動追蹤技術,通過輸入種子點、線或網格,利用這一技術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追蹤地震反射面、斷層及各種目標異常帶(體),如河道砂、岩性突變帶等。在構造解釋中,應用該技術主要是對人工拾取的層位進行加密,實現全層位追蹤。目前,它已成為真三維解釋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3)相干體技術:三維相干技術是一項正在發展並迅速產生巨大影響的自動化三維地震解釋技術,它利用三維地震數據體中相鄰道之間地震信號的相似/相乾性,描述地(岩)層和岩性的橫向非均勻/均質性。在構造研究中,應用三維相干技術不僅可以快速地識別出由常規構造解釋技術解釋出的斷層,而且能識別出由常規構造解釋難以發現的斷層,如雁行式斷層、徑向斷層等。相干技術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常規構造解釋技術難以反映的斷層的細節特徵,如斷層的扭曲程度、斷層附近岩層破裂程度等。三維相干技術具有計算速度快、不受人為因素影響及顯示直觀等特點,對判別斷層和地層邊界尤為有利。

4)面塊切片技術:面塊切片不同於普通的水平切片,它由若干個水平切片疊合而成,相當於一個薄的地震數據體。對一個面塊切片進行解釋,實際上是對一塊薄數據體進行解釋,是一種局部立體解釋技術。各種解釋技術都可用於面塊切片的解釋,除此之外,在面塊切片技術中,還可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時間的大小,從顏色的變化去判別地層的傾向,另外它對小斷層也比較敏感。一個整的三維數據體的解釋,可通過多個面塊切片的滾動與拼接來完成。應用該技術進行解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特點,是真(全)三維解釋的一種很好的輔助手段。

2.3.4.2 真(全)三維構造解釋流程

圖2.19為真(全)三維構造解釋工作流程圖。

圖2.19 真(全)三維構造解釋流程圖[7]

2.3.4.3 真三維構造解釋步驟

在TB某三維工區,王咸彬等[7]首次嘗試使用了真(全)三維解釋技術,取得了一些解釋成果。具體步驟是:

1)利用三維可視化(旋轉、光照、透視)技術,針對反射界面、斷裂帶及地層橫向不均勻/不均質帶等地質現象所具有的不同特點,通過製作動畫電影及不同角度的光照與透視圖,從宏觀上多側面、全方位了解工區構造特徵及地層接觸關系等背景。

2)快速計算工區三維相干數據體,並藉助於三維可視化技術對工區構造特徵、特別是斷層展布規律作進一步認識。斷層解釋是構造解釋的難點之一,在傳統構造解釋中,很難從一開始就建立斷層的空間要領。相干技術的發展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斷層的走向、傾向、傾角等特徵有全局的了解。

3)利用井孔資料對構造層位進行標定。

4)人工解釋抽稀測線,建立種子網,並應用三維可視化技術實時監控並修改。在三維可視化技術進入地學應用之前,三維構造解釋仍然沿用了二維構造解釋的做法,實際上與二維構造解釋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因此在解釋過程中難以掌握地震層位和斷層的空間變化特徵以及斷層和地震層位的接觸關系等。應用三維可視化技術進行解釋,可以在解釋過程中實時觀察到地震層位的空間變化,特別是斷層走向、傾向、傾角的空間變化。

5)利用空間域自動追蹤和面塊切片技術進行全層位和斷層解釋。一般來講,在資料信噪比較高、斷層較少的區域應用空間域自動追蹤進行全層位解釋比較理想,而在小斷層較多的區域則通常採用面塊切片技術進行全層位和斷層解釋。在實際解釋過程中,這兩種技術可以同時進行,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

6)將解釋結果置於三維空間,藉助可視化技術進行檢查修改直至滿意為止。

7)製作三維立體t0圖。通過調整視角和光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地震層位和斷層的空間變化特徵以及地震層位和斷層的接觸關系等。

8)利用速度資料進行變速時深轉換,製作三維立體構造圖。

2.3.4.4 與常規三維構造解釋的比較

選擇一個具體層位,分別採用兩種解釋方法進行解釋。從解釋結果看,由於該區地震資料的信噪比較高,加之構造不太復雜,兩種解釋結果差別不大。表2.2為兩種解釋方法的對比。由表可見,真(全)三維構造解釋與常規三維構造解釋相比優越性是明顯的。

表2.2 真(全)三維構造解釋與常規三維構造解釋對比[7]

真(全)三維解釋技術是一項全新的解釋技術,王咸彬等對TB地區解釋後,認為真(全)三維解釋方法具有解釋精度高、速度快、構造細節清楚等特點。它不僅能充分利用三維地震數據體的信息,而且能將相干數據體用於構造解釋之中,而三維可視化技術則能將整個解釋過程與解釋結果都直觀地展示在人們面前。真(全)三維地震解釋技術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它可最大限度地使用全部地震資料和測井資料。

2)它不僅使用了原始地震數據,而且將地震相干數據體用於三維地震解釋之中。

3)它可以直觀的三維可視化圖形方式展示全部解釋過程和結果。

4)解釋精度大大提高,能精確地分辨出構造細節特徵。

⑤ CAD圖紙,二維圖紙,三維圖紙如何加密求推薦一款浙江企業圖紙加密軟體

CAD圖紙加密,二維圖紙加密,三維圖紙加密,風奧金甲,企業圖紙加密,金甲加密軟體,專業,專注,可靠!

⑥ 大家好!請教一下大家,ansys怎樣對三維模型的某一部分進行網格加密,如下圖:

如果是兩個體,分網的時候用不同大小的單元尺寸就行了,何必分完後再加密。esize

⑦ 什麼是空三加密

空中三角測量是立體攝影測量中,根據少量的野外控制點,在室內進行控制點加密,求得加密點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測量方法。

特點是:加密性高,保密性良好。

空中三角測量一般分為兩種:模擬空中三角測量即光學機械法空中三角測量;解析空中三角測量即俗稱的電算加密。

(7)三維物體加密技術擴展閱讀

航空攝影測量中利用像片內在的幾何特性,在室內加密控制點的方法。即利用連續攝取的具有一定重疊的航攝像片,依據少量野外控制點。

以攝影測量方法建立同實地相應的航線模型或區域網模型,從而獲取加密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主要用於測地形圖。

⑧ cvv是什麼

CVV,即 Card Verification Value,而Mastercard 稱作Card Validation Code (CVC)。
VISA CVV和MC CVC都是由卡號、有效期和服務約束代碼生成的3位或4位數字,一般寫在卡片磁條的2磁軌用戶自定義數據區裡面。CVV和CVC的生成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CVV2是列印在 Visa/MasterCard 卡簽名區的一個數字.它位於信用卡號後的3位數字。我們通常在信用卡背面看到的後三位數字,其實是CVV2,並非CVV代碼。
技術原理:
1、「Visa驗證」服務基於名為 「三維安全」的技術平台上,這種技術的規格和通信協議是採用加密安全連接層協議(SSL)技術加密,這種加密技術現為大多數網上商戶所採納。
2、「Visa驗證」服務標志會顯示在參與服務的網上商戶的網頁上,也會在持卡人登記、以及每次網上購物輸入個人密碼驗證時出現。如果選擇的購物網站加入了「Visa驗證」的購物網站上,就可以享受VISA驗證服務,這樣的商戶是經過VISA確認的安全購物網站。支付時會彈出一個頁面,讓你輸入Password(就是Visa驗證碼)。這個網頁實際上是調取發卡銀行的頁面(這一點可以從彈出頁面上的發卡銀行logo進行判斷,因為商戶是不可能只通過一串信用卡號而判斷出是遠在千里之外的某家銀行發行的),由持卡人通過預先與銀行約定的「Visa驗證」密碼來完成與發卡銀行之間的身份驗證。這個頁面其實是由於是持卡人在發卡銀行網頁上直接進行身份驗證,因此不會造成密碼被商戶截取。驗證通過後,發卡銀行會發送一條信息給商戶,對交易進行授權,持卡人因此可以完成與商戶的交易。
3、VISA驗證的作用就是,不僅可以驗證境外網站的合法性,還可驗證持卡人身份,從而降低了境外網上購物被盜用的風險。

閱讀全文

與三維物體加密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核酸報告用什麼app 瀏覽:785
u8怎麼ping通伺服器地址 瀏覽:990
安卓什麼手機支持背部輕敲調出健康碼 瀏覽:860
程序員抽獎排行 瀏覽:728
扭蛋人生安卓如何下載 瀏覽:712
什麼app文檔資源多好 瀏覽:919
黑馬程序員APP 瀏覽:144
掌閱小說是哪個app 瀏覽:43
如何把u盤的軟體安裝到安卓機 瀏覽:998
php跑在什麼伺服器 瀏覽:122
編譯器怎麼跳轉到下一行 瀏覽:450
嵌入式py編譯器 瀏覽:324
rplayer下載安卓哪個文件夾 瀏覽:298
安卓手機里的電子狗怎麼用 瀏覽:748
pythonspyder入門 瀏覽:764
趣質貓app是什麼 瀏覽:60
皮帶壓縮機經常吸不上 瀏覽:205
西部隨行版怎樣加密 瀏覽:996
釘釘上如何壓縮圖片 瀏覽:924
cad輸入命令不顯示窗口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