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面的還有什麼不會的HI我
用高強度加密大師把文件隱藏在C盤RECYCLED目錄下,可是幾天後,突然發現系統空間多出20個G,我覺得大事不好,用FolderSniffer一找,發現果然我隱藏的文件都丟失了,文件目錄還在,可是目錄下的視頻和圖片卻沒有了。
1.RECYCLED是回收站有關的文件夾,估計你的文件是沒有了,這么大的文件即使用數據恢復軟體也無法找回。建議以後個人文件不要放在C盤里。
2.easyrecovery,用這個工具恢復一下試試,但在恢復之前請務必將您的文件保護卸載,以免發生沖突,在這之前,盡可能的避免多次開關機和格式化操作。
3.你解密了看看,有些加密軟體加密後你打開會顯示沒有文件的,容量也會顯示0位元組的,解密後就會出來!
4.其實系統不只有一個RECYCLED(回收站),在每個盤都有一個,默認的占據當前盤空間的10%,你把東西隱藏在裡面,如果有更多的東西寫入,那麼就會刪除之前的垃圾,你這種情況估計是點了清空回收站了,其實EasyRecovery可以找回的,但是可能不完全。
❷ 文件夾用高強度文件夾加密大師加密後找不到了
先解密試試,如果不行--
那個名字長長的文件夾就是回收站
用dos命令attrib可以變為普通文件夾
那個com1.{******}在正常情況下也不能訪問,需在路徑前加\\.\才行
❸ 我的文件夾被我加密了 重裝後加密大師沒了,解不開那個文件了 ,怎麼辦
如果是文件夾加密,把你的硬碟卸下來插到另外一台機器上,原來的加密就沒有了。或者如果你的電腦能過多重引導,換個系統引導,效果是樣地。
❹ 高強度文件加密大師9000隱藏加密的文件夾突然消失了
首先需要下載[FolderSniffer]文件夾嗅探器v3.51(綠色版)。
1.
本機加密:
一般是把要加密的文件夾內的所有文件轉移到當前分區下的
\Recycled\S-1-5-21-1060284298-811497611-11778920086-500\INFO2\Di1\com1.{21ec2020-3aea-1069-a2dd-08002b30309d}\
中生成一個類似
[6B6F6B6F?]
或其它名稱的文件夾,你加密前文件夾內的所有文件就放在這個[6B6F6B6F?]
文件夾內,然後就設置一個假的文件夾在原來加密的位置,這樣來實現「加密」。
破解方法:
使用[FolderSniffer]文件夾嗅探器v3.51(綠色版)進入這個文件夾就可以對裡面文件進入復制、剪切等操作(先對INFO2\的各個目錄進行重命名才能刪除哦,否則刪除出錯)。
2.
隱藏加密:
和本機加密一樣,只不過刪除了原來的文件夾並將文件夾內的文件移動到
\Recycled\S-1-5-21-1060284298-811497611-11778920086-500\INFO2\Di1\com1.{21ec2020-3aea-1069-a2dd-08002b30309d}\[6B6F6B6F?]
目錄內。
❺ 用高強度文件夾加密大師(HFEE)加密,文件消失怎麼辦啊
您說的這款軟體,我沒有使用過,建議您可以聯系這款軟體的客服看看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
文件夾加密超級大師支持所有windows系統,可以加密文件夾,加密文件,保護磁碟和數據粉碎,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❻ 我給文件夾用高強度加密大師加密了,現在重裝了系統,加密的文件夾都不見了,怎麼辦啊.
<高強度文件夾加密大師>揭秘======
最近很多人用了這個<高強度文件夾加密大師9000>進行了移動加密了重要的工藝文件,但是在解密的時候卻提示出錯,後來上網看到了很多網友也說在有同樣的情況,後來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這個所謂的國防級加密軟體真的太吹~~~~~~了吧,
使用的加密方式安全性極高,達到了文件夾加密安全性的頂峰!使用任何工具都無法解開!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加密速度極快,上百 G 的數據僅需1秒鍾完成。 沒有大小限制。
使用了高強度的加密演算法,給文件夾加密碼,讓您的文件夾更安全。不僅可以將您的文件夾徹底隱藏起來,更可以鎖定您的
軟盤、硬碟等所有驅動器!方便,安全! 另外它與系統結合的天衣無縫,在電腦中任何一個文件夾上右鍵即可加密。
設置運行密碼:讓軟體只允許您一人使用。
強大的防刪除功能:讓破壞者無從下手。
本軟體為綠色軟體,安裝卸載100% 無殘留。
=======================================================================
為了解決眾多網友使用了這個加密軟體之後帶來的煩惱,在此將它的大概破解過程說一說,希望對忘記了密碼的你有所幫助!
1. 本機加密:
<高強度文件夾加密大師>把要加密的文件夾內的所有文件轉移到當前分區下的
\Recycled\S-1-5-21-1060284298-811497611-11778920086-500\INFO2\Di1\com1.{21ec2020-3aea-1069-a2dd-08002b30309d}\
中生成一個類似 [6B6F6B6F?] 或其它名稱的文件夾,你加密前文件夾內的所有文件就放在這個[6B6F6B6F?] 文件夾內,然後就設置一個假的文件夾在原來加密的位置,這樣來實現「加密」。
破解方法:
使用[FolderSniffer]文件夾嗅探器v3.51(綠色版)進入這個文件夾就可以對裡面文件進入復制、剪切等操作(先對INFO2\的各個目錄進行重命名才能刪除哦,否則刪除出錯)。
2. 隱藏加密:
和本機加密一樣,只不過刪除了原來的文件夾並將文件夾內的文件移動到
\Recycled\S-1-5-21-1060284298-811497611-11778920086-500\INFO2\Di1\com1.{21ec2020-3aea-1069-a2dd-08002b30309d}\[6B6F6B6F?] 目錄內。
3. 移動加密:
將原來加密的文件夾進行加密後在裡面生成 Thumbs.dn 、!解密加密.exe 、desktop.ini 三個文件,desktop.ini 是用來處理文件夾圖標的顯示;!解密加密.exe 是一個脫殼的程序,可以脫離主程序運行。Thumbs.dn 這個就是原來加密前文件夾內文件的存放地。雙擊打開只能看不到任何東西(winXP下,其它系統未試過),通過使用壓縮工具winRAR 將它進行加壓,打開生成的壓縮包,進入會看到 desktop.ini 、117789687LIST.mem、117789687、1.mem、1.mem、2.mem、3.mem、…… x.mem ,後面的幾個 .mem文件就是原來加密前文件夾內的文件,文件少的且記得加密前是什麼類型的文件直接在winRAR壓縮包內對 *.mem進行改後綴名(例如原來是1.doc 則將 1.mem改成1.doc)後解壓出來就可以實現解密了。如果不記得原來的文件類型可以下載一個[FolderSniffer]文件夾嗅探器v1.3試試裡面的文件類型測試功能。
=========================
同事的文件夾里有3.64G的東東,用的是高強度文件加密軟體里的移動加密,但是不知什麼原因,輸入密碼解密時,提示「列表索引越界(-2)」,再點「確定」時,就出現什麼地址錯誤之類的提示!
我把同事的文件備份了一個。打開備份文件夾,裡面有一個加密軟體,還有一個隱藏屬性的*.db文件。好了進入主題,使用工具utraledit32 11.0中文破解版。
打開Utraledit32以後,在D盤里找到那個文件夾以後,可以瀏覽*.db里的文件,發現有一堆*.mem的文件,把*.mem的文件刪除,不要刪除*.mem的文件夾。然後再把那個加密軟體刪除了,最後把*.db的文件夾改一個簡單的名字,就OK了!退出Utraledit32,在電腦里找到那個文件,這時你已經看到解過密的文件夾了!
加密軟體迷惑了誰?——剝開偽裝看加密
每個人的電腦上總有一些機密數據或隱私文件,為了防止數據外泄隱私被偷窺,許多朋友會使用一些特殊的軟體對這些數據文件進行加密保護,以後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沒錯,軟體名稱聽著都挺厲害,不是大師就是專家,然而這些加密軟體真的這么有效嗎?其實對黑客來說,這些所謂的加密軟體根本就不堪一擊,你的機密和隱私在黑客面前完全是透明的!且看黑客是如何破解這些加密軟體的……
破解加密實例一 去偽存真,E-神現形
破解加密實例三 高強度加密大師,土崩瓦解
說起「高強度加密大師」這款加密軟體,可是大名鼎鼎,在加密類軟體排行榜上都是位居前列的。據說這款軟體具備「國防級的加密強度!真的無懈可擊嗎?
與上面的方法相同,當用FinalData掃描隱藏加密文件所在的磁碟分區時,加密消失的文件加赫然顯示在原來的位置上。在FinalData中復制恢復被加密的文件到其它分區上即可完成破解。在使用本機加密後,被加密文件則會被移入回收站的一個特殊的文件夾中,文件夾名字很奇怪,其路徑往往為「4D36E96A-E325-11CE-BFC1-08002BE10318.\$$$\com1.{21EC2020-3AEA-1069-A2DD-08002B30309D}\文件夾名」之類的,由於文件夾是隱藏的,因此在回收站中無法查看到。但在FinalData中打開回收站,就可以看到這個奇怪的目錄了,被加密的文件夾就隱藏在其中。
另外,「高強度加密大師」號稱「完全保證加密文件的安全,加密數據不會被刪除丟失」。的確,在一般情況下,對加密生成的.mem文件進行刪除時,會彈出「文件正在使用中」的錯誤提示。但只要結束「svohost.exe」的進程,就可以刪除所謂受到安全保護的機密文件了。如果碰上惡意的破解者時,即使他無法破解加密文件,也很可能會直接刪除破壞你的機密文件。
=========================
相信不少電腦用戶都用過一些文件加密軟體,例如「高強度加密大師」、「文件夾加鎖王」等,用這些軟體來加密保存在電腦上的隱私文件確實很方便,一個命令就可以完成加密。但是最近卻頻頻有網友聲討這些軟體,一部分網友說用這些加密軟體對文件進行加密後,文件突然消失了。另一部分網友則乾脆說這些加密軟體都是偽加密,其原理只是利用了系統的Bug!經過筆者的親自試用和研究,發現這些軟體確實沒有任何加密功能,甚至對加密的文件有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這些加密軟體在黑客面前簡直不堪一擊,如果你將重要的文件進行了加密,那麼就等於在告訴黑客,這是一個沒有鎖的保險箱!下面請看筆者的試驗過程,讓我們了解一下這些所謂的加密軟體是如何對文件進行「加密」的。
其實這些所謂的加密軟體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就是利用了Windows系統的文件夾Bug,甚至可以稱之為小技巧。首先加密軟體會將需要加密的文件轉移到一個受系統保護的文件夾中,接著利用編程方法創建一個含有特殊字元的文件夾,這個文件夾在「資源管理器」和「命令提示符」下都是很難打開的,但是很難打開並不代表不能打開。只要懂得這個技巧的用戶都可以輕松的找到被「加密」的文件,而裡面的內容則是明文保存的。
Windows系統的文件夾Bug
Windows系統對我們建立文件夾時輸入的字元進行了限制,使我們只能輸入普通字元。但是這種限制只存在於「資源管理器」中,而在「命令提示符」下則可以突破這些限制,創建一些含有特殊字元或路徑的文件和文件夾。這些文件和文件夾不能在「資源管理器」中打開,也無法刪除,只能在「命令提示符」中進行操作。下面我們來做兩個小試驗: 試驗一:運行「命令提示符」,輸入「md c:\test..\」,回車後就會在c盤的根目錄下生成一個名為「test.」的文件夾,在「資源管理器」中,我們無法對這個文件夾進行任何操作,雙擊後會出現一個錯誤警告框。如果想要打開這個文件夾,只需要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命令「cd c:\test..\」即可。刪除則用「rd c:\test..\」命令。
試驗二:創建一個文本文件,例如「c:\hack.txt」。然後運行命令提示符,輸入「 c:\hack.txt \\.\c:\com1.txt」,回車後就會在c盤的根目錄下生成一個名為com1.txt的文本文件,接著我們可以將c:\test.txt這個文件刪除,只保留com1.txt。這個文本文件會無法正常打開,打開後會出現「拒絕訪問」的提示。同樣,在「命令提示符」中則可以正常操作這個文件,打開使用「\\.\c:\com1.txt」命令,刪除使用「del \\.\c:\com1.txt」命令。
這就是Windows系統的文件夾Bug,而大多數的國產加密軟體都使用了類似的原理,或者進一步增加隱藏、轉移文件、進程保護等功能。由此可見,對於一個不熟悉這些技巧的用戶而言,這種加密方式是安全的。而對於一個深諳此道的用戶來說,這簡直就是小兒科的東西,一個命令就可以讓所有經過加密的文件現形!
簡單破解高強度加密大師
高強度加密大師是在網路被人抨擊次數最多的加密軟體,其加密的方法就是利用了上面我們所介紹的原理,只不過在這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功能。這里我們需要藉助一款文件夾監視工具——Filemon,用這款軟體來監視高強度加密大師對文件的加密過程。
首先安裝高強度加密大師,安裝完成後運行,在「任務管理器」中會多出一個名為「SVOHOST.EXE」的進程,這個進程將起到加密的作用。然後我們在d盤的根目錄下新建一個test文件夾,在這個文件夾里新建一個文本文件hack.txt,內容為123456。
由於系統在運行的時候會對c盤進行很多操作,在用Filemon進行監視時會產生大量的無用數據,所以測試時請選擇其他的盤符。
運行Filemon,點擊「卷標」菜單,選擇其中的「卷標D」,然後點擊工具欄上的「過濾」按鈕,在包含一欄中輸入「SVOHOST.EXE」,這樣就可以監視高強度加密大師對d盤的操作。
在d:\test文件夾上點右鍵,選擇「高強度加密」,在彈出的「文件夾加密」窗口中輸入一個密碼,並在加密選項中選中「本機加密」,然後點擊「加密」按鈕,這樣test這個文件夾就被加密了,在文件夾的圖標上會加上一把鎖。 利用系統默認隱藏文件夾
我們返回Filemon,可以看到在Filemon中已經監視到了很多的數據。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其中的一條數據,高強度加密大師訪問了「D:\RECYCLER\S-1-5-21-1060284298-811497611-11778920086-500\」這個路徑,對於D:\RECYCLER這個文件夾,它是NT構架的系統為系統中的每個用戶建立的回收站文件,在其後面的一串數值是帳戶的SID值,不同的用戶擁有不同的SID值,如果我們在另外一個帳戶下使用高強度加密大師進行加密,路徑就會和上面的不同。RECYCLER文件夾在資源管理器中默認是不顯示的。我們需要點擊資源管理器中的「工具」→「文件夾選項」,選中「顯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夾」,並去掉「隱藏受保護的操作系統文件」前面的鉤才可以將它顯示。
利用文件夾Bug
繼續分析Filemon捕獲的數據,「D:\RECYCLER\S-1-5-21-1060284298-811497611 -11778920086-500\INFO2\Di1 \com1.{21ec20 20-3aea-1069-a2dd-08002b30309d}\74657374 ?\」,到這一步,高強度加密大師又創建了INFO2、Di1、com1.{21ec2020-3aea-1069-a2dd- 08002b30309d}和74657374?四個文件夾,這些文件夾很明顯利用了我們在上文中提到的文件夾Bug。 找到被加密的文件
進入「D:\RECYCLER\S-1-5-21-1060284 298-811497611-11778920086-500\」目錄,發現這里並沒有INFO2文件夾,那麼這一長串路徑是哪來的呢?其實INFO2文件夾是存在的,不過被隱藏了,我們需要使用工具來打開該文件夾。
這里我們要用到一款文件管理軟體「total commander」,運行後點擊「配置」菜單→「選項」→「顯示」,選中「顯示系統/隱藏文件」。用它打開上文中的文件夾後可以看到INFO2文件夾確實是存在的,在同一目錄中還有一個desktop.ini文件,這個文件的作用是隱藏INFO2文件夾。
用total commander打開74657374?文件後,就可以找到hack.txt了,裡面的內容仍是123456。可見高強度加密大師並沒有將文件的內容加密,只是將文件隱藏了起來。這樣做的後果可想而知,只要黑客用total commander打開相應的文件夾,所有的文件就一覽無遺了。而RECYCLER文件夾通常會存放一些舊文件,如果用優化軟體對系統進行優化,這個文件夾里的內容很可能被清除,我們的重要文件也就永遠消失了。
❼ 電腦重裝後「文件夾加密超級大師」在C盤沒有了~在其他盤加密的文件因此解密不了
重新下載在安裝加密大師;再打開文件他會要你輸入新密碼的
建議你還是裝你原來的那個"大師"
❽ 把文件加密大師刪除後,加密的文件也被不見了
重新裝一次那個加密軟體,應該會顯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