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中國稅法pdf

中國稅法pdf

發布時間:2022-08-29 08:57:14

『壹』 中國稅法的介紹

《中國稅法》主要內容簡介:對中國稅法,特別是,有關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實體法規定,作出清楚完整的梳理。對有關上述實體法規定的財政部或者國家稅務總局的政策性文件,作出清楚簡明的梳理。金勇軍編著的《中國稅法》就上述兩部分內容,以重組購並為特別話題,專門討論和闡明。《中國稅法》適合於法律財會職業人員,適合法律財會人員專門研究中國稅法入門之用;也適合高級管理人員專門培訓之用。

『貳』 《2020稅務師稅法二教材》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2020稅務師稅法二教材》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Jvdw0Tc-Psuifz2a852OFA

?pwd=373v 提取碼: 373v
簡介:中國稅務出版社官方出版的正版2020稅務師稅法二教材。

『叄』 哪位前輩給我推薦幾本會計稅務方面的書

1,《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2,《稅務會計學》——高等院校財會系列教材:【著 作 者】 肖光紅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I S B N 】
【出版日期】 2004-9-17
【定 價】 28 元
3,人民大學出版社《納稅會計》講得還是比較全面的,紫色白色封面,最新版的。如果是納稅實務,讀讀看注冊稅務師教材的《稅務代理實務》,中國稅務出版社或經濟出版社都可以,雖然知識點很散,但是很全面,細節基本上都講到了。4,<<中國稅法>>,以及蔡昌老師寫的《中國稅典》很不錯,我正在拜讀。還有機械工業出版社,我們現在學的《稅務會計與稅收籌劃》是這本書。5,現在稅務書籍有很多,但有經典的只有少數。我認為比較好的幾本是《最新稅收優惠政策理解與運用》、《稅收籌劃八大規律》、《中國稅收政策解析暨避稅風險防範》。6,注冊稅務師考試的教材是目前最權威、最好的稅法書。稅務局的人都在看它。7,與會計有關的稅務一般是會計實務,如果要涉及的報稅,那就是稅務實務了,就算是不同的行業操作的大方向還是一樣的,只是某些處理上可能會有些不同,所以讀指導類書籍會比較好。我們學的人民大學出版社《納稅會計》講得還是比較全面的,紫色白色封面,最新版的。如果是納稅實務,讀讀看注冊稅務師教材的《稅務代理實務》,中國稅務出版社或經濟出版社都可以,雖然知識點很散,但是很全面,細節基本上都講到了。8,2009年注冊稅務師考試教材的《稅法一》、《稅法二》、《稅務代理實務》、》、《財務與會計》四本教材,在我看來是學習會計基礎知識和稅法最好的教材 。作者: 注稅管理中心出版社:中國稅務出版社您可以到您的所在地市級稅務機關注稅管理中心訂購。 但一般要全套訂購,2009年注冊稅務師考試教材 全套教材包括《稅法(I)》、《稅法(II)》、《稅務代理實務》、《稅收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5冊及與之配套的大綱一冊。共6冊。市場價: 212.00 元 ,會員價: 169.60 元。如果要了解會計知識除《財務與會計》外,推薦一本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寫,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發行的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 《會計》(2009年版)一書,您可以到您所在地注冊會計師中心購買。此書定價:42元。

『肆』 有關稅法

my dear. 買一本2007版本的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稅法》教材吧,理由:
1、知識點比較全也比較新;該書涵蓋截至2006-12-31發布生效的與會計職業密切相關的稅收法規;
2、該書更適合學習會計的人從會計角度觀察、思考問題;
3、該書圖文並茂(吹的),講解詳細,不過不太適合自學,少部分地方還在有待改進(比如消費稅稅目更改為14個了,有些篇章還在說11個稅目)
如果要求更詳細的稅法知識,那就買注冊稅務師的稅法(一)、稅法(二),比注冊會計師教材更詳細、全面

『伍』 自學稅務會計,用什麼書

2020稅務師考試必備官方教材之財會(資料包基礎版)★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6vF_BAcOif3ne8TOdO_PWA

提取碼: nxvq

2020稅務師考試必備官方教材之財會(資料包基礎版)★ 更多完整考試精講視頻咨詢鄭老師V:zhccxy520 考前更多押題資料獲取地址.jpg 2020財務與會計官方教材電子版.pdf

『陸』 尋找關於稅務方面的書籍

稅務方面的書籍有:《稅法》,《稅收管理》,《稅務會計》,《稅收實務》,《國家稅收》等。

1.《稅法》:共分十四章。其中第一章導論是稅法的基礎理論部分,包括稅收和稅法的概念、稅法的調整對象、稅法的分類和構成要素、稅法的基本啄則、稅收法律關系等,是學習具體稅收法律制度的知識基礎。第二章稅收立法,介紹並論述了我國稅收立法的歷史,幫助學員了解我國稅收歷史,明確稅收立法的重要性。

第三章到第十三章,分別介紹和論述了具體稅收法律制度(即稅收實體法),包括增值稅法、消費稅法、營業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外商投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房產稅法、印花稅法等19個稅種的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是稅收徵收管理法,這是國家為貫徹稅收基本法規、控制稅收源泉、協調征納關系、及時組織稅款入庫和實現稅收職能及任務的法律規范。

2.《稅收管理》:主要內容簡介:稅收是一個國家取得財政收入和調控經濟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在既定的稅收制度下,稅收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到稅收目標的實現。

3.《稅務會計》:根據最新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及稅法編寫。分別從基本法規、應納稅額計算、會計處理及納稅申報四個層次對各稅種的基本理論、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基本技能做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同時也介紹了一些納稅籌劃和稅務代理的知識。

4.《稅收實務》:本書體系結構嚴謹,內容新穎翔實,突出應用性特點,通過各章的案例設計和習題設計,加強學生應用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理解、運用和執行國家稅法的水平,以滿足其將來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書為高等職業教育經濟管理類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及國家公務人員的參考用書。

5.《國家稅收》:本書主要從稅收制度的角度介紹稅收理論和稅收實務,分別就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內容作出安排。本書共分為十四章,所涉及的內容較廣,也可以根據編寫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紹稅收的概念、基本特點和職能作用,並就稅收理論研究以來,稅收原則的發展、稅收的分類等進行介紹,學習該部分,應懂得國家為什麼要征稅。

第二部分從第三章到第十三章,安排了我國絕大多數稅種的制度內容,從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到納稅環節、納稅地點和稅收優惠等,都作出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學習該部分,應能掌握如何征稅的問題。

『柒』 求中國稅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新征管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9號
頒布時間:2001-4-28發文單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稅務管理
第一節稅務登記
第二節賬簿、憑證管理
第三節納稅申報
第三章稅款徵收
第四章稅務檢查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第五條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稅收徵收管理工作。各地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稅收徵收管理范圍分別進行徵收管理。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稅收徵收管理工作的領導或者協調,支持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依照法定稅率計算稅額,依法徵收稅款。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支持、協助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
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第六條國家有計劃地用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各級稅務機關,加強稅收徵收管理信息系統的現代化建設,建立、健全稅務機關與政府其他管理機關的信息共享制度。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其他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如實向稅務機關提供與納稅和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信息。
第七條稅務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普及納稅知識,無償地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
第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
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稅務機關所作出的決定,享有陳述權、申辯權;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等權利。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控告和檢舉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
第九條稅務機關應當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稅務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
稅務機關、稅務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忠於職守、清正廉潔、禮貌待人、文明服務,尊重和保護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權利,依法接受監督。
稅務人員不得索賄受賄、徇私舞弊、玩忽職守、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不得濫用職權多征稅款或者故意刁難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第十條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制約和監督管理制度。
上級稅務機關應當對下級稅務機關的執法活動依法進行監督。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對其工作人員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廉潔自律准則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管理、稽查、行政復議的人員的職責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第十二條稅務人員徵收稅款和查處稅收違法案件,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或者稅收違法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第十四條本法所稱稅務機關是指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稅務所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並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

『捌』 中國的稅收種類

國家稅務總局為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正部級)。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稅收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調控經濟、調節社會分配的職能。1994年稅制改革,省級以下國、地稅系統分設。

一、國稅系統負責徵收管理的稅種

1、增值稅;

2、消費稅;

3、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4、中央企業所得稅;

5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企業所得稅;

6、海洋石油企業企業所得稅、資源稅;

7、印花稅(證券交易部分);

8、境內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企業所得稅(已廢除);

9、中央稅的滯補罰收入;

10、車輛購置稅。

二、地稅系統負責徵收管理的稅種

1、營業稅;

2、個人所得稅;

3、土地增值稅;

4、城市維護建設稅;

5、車船使用稅;

6、房產稅;

7、煙葉稅;

8、資源稅;

9、城鎮土地使用稅;

10、耕地佔用稅;

11、企業所得稅(除國稅征管部分);

12、印花稅(除國稅征管部分);

13、筵席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6號,宣布筵席稅已經失效。);

14、地方稅的滯補罰收入;

15、教育費附加。

(8)中國稅法pdf擴展閱讀:

根據征稅對象的不同可將稅收劃分成不同的種別。因此,不同的征稅對象是一個稅種區別於另一個稅種的主要標志,稅種的名稱一般也以征稅對象來命名。如對增值額課稅的稅種,稱為增值稅;對資源課稅的稅種,稱為資源稅等。

這些要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具體的稅種,各類稅種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

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是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於1992年9月4日通過,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現行版本為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改,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2、稅法特徵:

稅法具有多樣性、規范性、統一性、技術性、經濟性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必須在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稅務機關憑借國家政權賦予的權力,以國家政權的名義,向納稅人徵收稅款。如果納稅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稅務機關就要追繳稅款、滯納金,依法處以罰款,觸犯刑法的還要由司法機關予以刑事處罰。

偷稅,是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如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和記賬憑證,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等),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

欠稅,是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納稅而拖欠稅款的行為。

騙稅,是納稅人或人員以假報出口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行為。在我國,出口退稅是對納稅人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在國內各生產和流通環節已納或應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出口退稅是國際慣例。

抗稅,是納稅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聚眾鬧事,威脅、圍攻稅務機關和毆打稅務幹部,拒不繳納稅款的,就屬於抗稅。

閱讀全文

與中國稅法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記事本dos命令 瀏覽:274
伺服器如何搭建多個節點 瀏覽:326
acx演算法 瀏覽:258
幽冥詭匠漫畫全集用什麼app可以看 瀏覽:1001
租用伺服器為什麼越來越慢 瀏覽:960
演算法創新就業方向 瀏覽:423
演算法最優解作者 瀏覽:868
通達信紅綠寶塔線指標源碼 瀏覽:667
app是什麼東西合法嗎 瀏覽:231
怎麼鎖app視頻教程 瀏覽:841
迅捷pdf注冊碼生成器 瀏覽:749
androidsdkosx 瀏覽:303
壓縮面膜紙熒光 瀏覽:841
app怎麼分身三個 瀏覽:744
電影bt下載源碼 瀏覽:422
iwatch屏幕加密晶元 瀏覽:570
公安主題網站源碼 瀏覽:986
天津市伺服器供應商雲伺服器 瀏覽:117
數控車床子程序編程 瀏覽:112
floydwarshall演算法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