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過梁鋼筋比較復雜怎麼定義,過梁箍筋加密怎麼設置
過梁的鋼筋實在簡單不過了!就兩三根底筋、兩根架立筋、箍筋。
過梁不是框架梁,沒有『箍筋加密』這個框架結構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
Ⅱ 二次構造柱是否屬於非抗震 箍筋加密區范圍一般為多少
箍筋加密區,是抗震框架結構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僅適用於抗震框架柱和框架梁,其它構件沒有這個措施,也就是沒有箍筋加密。但是,不等於說其它構件就不要抗震的別的措施。對於構造柱,參照抗震的砌體結構的構造柱『宜適當加密』的要求,柱頂柱腳各為500高。
Ⅲ 地基梁箍筋要加密嗎有什麼規定謝
地基梁箍筋不需要加密,梁箍勁加密是增加結構的延性,增加抗剪能力,地基梁箍勁可以加密,主要還是增加抗剪能力,也可以起到延性的作用,不加密也可以。
箍筋加密區是對於抗震結構來說的。根據抗震等級的不同,箍筋加密區設置的規定也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層梁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抗震等級為一級時,加密區長度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時,加密區長度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柱子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中的最大值。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不小於1/3的該層柱凈高。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
Ⅳ 您好!請問下:主次梁相交處次梁是否同樣設置加密箍筋!
主次梁相交處,次梁不需設置加密箍筋。因為主梁的集中荷載是次梁,所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9.2.11條規定了設置附加橫向鋼筋或吊筋。顯然主次梁相交處,次梁是主樑上的集中荷載,次梁沒有集中荷載,所以主次梁相交處,次梁不需設置加密箍筋(設置附加橫向鋼筋)。
位於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宜採用箍筋。
從梁的位置和直觀來說,凡是與同框架柱相連,並作為其它梁的支點的梁為主梁;凡兩端均與主梁連接的其它梁為次梁。
從受力角度來說,傳力路徑總是次梁傳至主梁;承擔豎向力又承擔水平力的梁為主梁,只承擔豎向力的梁為次梁;從剛度來說,剛度相對較大的梁為主梁,剛度相對較小的梁為次梁。主梁需考慮抗震,次梁不需考慮抗震。反映在梁的剛度、延性、強度上的要求不同。
(4)二次結構過梁鋼筋箍筋有加密嗎擴展閱讀:
底層柱(底層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主次梁是相對而言的,兩根梁,其中有一根的兩端支撐在柱或牆上,另一根的一端支撐在這根梁另一端在其他梁或牆柱上的,前者為主梁後者為次梁。
一般框架結構梁有框架主梁(KL)、框架次梁(L)、懸挑梁(XL)、連梁(LL)等,KL、XL一般直接支承在牆、柱等承重構件上,次梁較多的支承在KL上,也有支承在牆柱上的。
Ⅳ 主次梁相交處兩側次樑上有加密箍筋嗎
次樑上沒有加密箍筋,而是主次梁相交處,在主梁兩側各附加三根箍筋,從離次梁50mm開始間距50mm。
Ⅵ 建築上二次結構的植筋柱鋼筋搭接部位用不用加密
要。
鋼筋連接區,箍筋要加密,這和植筋沒有關系。
Ⅶ 樑上鋼筋搭接處箍筋需要加密嗎
梁,柱,縱向鋼筋搭接處箍筋都是需要加密的,加密規范統一按下圖施工,明白了請採納!
Ⅷ 二次結構構造柱是否加密
需要。
50公分加密區,加密10公分間距。
GB5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第8.2.8條3款對於組合磚牆構造柱要求箍筋加密間距100mm,范圍是柱頂柱腳各500mm。
GB50011-2010上的規定措辭是「應適當加密」。「二次結構中的構造柱」屬於填充、隔斷等非承載構件,不必硬靠組合磚牆構造規定,而可「應適當加密」。
設計規范
構造柱通常設置在樓梯間的休息平台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置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置成封閉狀。
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置要求是宜連續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置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梁設置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50m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構造柱
Ⅸ 二次結構過梁和板帶鋼筋籠有加密嗎
不需要加密
明白了請採納
Ⅹ 框架結構中次梁與次梁相交處是否需要箍筋加密
次梁與次梁相交處不需要箍筋加密。
因為次梁沒有加密區,所有也沒有『箍筋加密』這個概念。
為什麼要箍筋加密,箍筋加密是針對抗震結構而言的,是為了增加結構的延性,加密區的長度和加密的程度是跟結構的抗震等級有關的;
次梁不加密,在結構設計的時候,次梁是不參與地震力計算的,所以不存在抗震的問題,故不用加密。設在次樑上的次梁,集中荷載都不會大,一般都不需要附加箍筋。
一般情況下,次梁與次梁交接處可以不設加密箍,當然有特殊要求時,也可設。個別特殊處,結構師會在圖上畫出的。
箍筋加密區是對於抗震結構來說的。根據抗震等級的不同,箍筋加密區設置的規定也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層梁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
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不小於1/3的該層柱凈高。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
加密范圍是按照規范規定來的,沒有具體的計算公式。柱子和梁的加密區箍筋的設置方法為:
1、柱箍筋加密范圍是:
底層柱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2、梁箍筋加密范圍:
加密范圍從柱邊開始,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2倍的梁高,二、三、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1.5倍的梁高,加密區間總長均要滿足大於500mm,不滿足大於500mm,按500mm長度加密。
主次梁相交處僅在上樑在此梁端部兩邊各增加3個附加箍筋,次樑上不加(T字形相交同樣處理);次梁間相交不設附加鋼筋;
除了框架梁和框架柱之外,剪力牆也屬於三級抗震,現澆板不設抗震、主梁需考慮抗震,次梁不需考慮抗震。反映在梁的剛度、延性、強度上的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