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寧對列夫托爾斯泰的評價
列寧評價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托爾斯泰在小說中對人性進行了大量的思考,這些思考主要由俄羅斯當時的歷史和現實激發的:
1、傳統的俄羅斯是宗法社會,東正教決定了人們思想感情的方式,托爾斯泰也深受東正教的影響,不管他的態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
2、歐洲的啟蒙精神亦深深影響著俄羅斯,這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托爾斯泰對俄羅斯傳統信仰的根基,啟蒙精神使得托爾斯泰對東正教基本的教義體系產生懷疑,他不會像一般教徒一樣思考信仰問題。
但托爾斯泰也並沒有完全走向歐洲的個人主義的啟蒙立場,所以,他對人性的思考常常游離於二者之間。
(1)列寧文集pdf擴展閱讀
《列寧文集》俄文第5版第20卷第70-71頁譯文——托爾斯泰和無產階級斗爭
托爾斯泰以巨大的力量和真誠鞭答了統治階級,十分鮮明地揭露了現代社會所藉以維持的一切制度——教會、法庭、軍國主義、「合法」婚姻、資產階級科學——的內在的虛偽。但是,他的學說同現存制度的掘墓人無產階級的生活、工作和斗爭是完全矛盾的。
托爾斯泰的學說反映了直到最底層都在掀起洶涌波濤的偉大的人民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點,也反映了它的一切長處。俄國工人階級研究列夫托爾斯泰的藝術作品,會更清楚地認識目己的敵人;而全體俄國人民分析托爾斯泰的學說一定會明白他們本身的弱點在什麼地方,正是這些弱點使他們不能把自己的解放事業進行到底。
2. 哪裡有可檢索的列寧全集
這里可以下載《列寧全集》: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PDF/Lenin.htm
3. 列寧口述遺囑,提議將斯大林撤職,遺囑遭誰篡改
在1922年12月,列寧由於病重,只有口述讓人記錄《給代表大會的信》,讓人篡改了,有一種說法,斯大林在從列寧秘書處得到列寧口授內容的文本後有機會加以編輯,因而列林提議將斯大林撤職,遺囑遭到了斯大林篡改,最後斯大林上台了。
4. 急求《列寧全集》下載,要word或者txt版本,不要pdf
列寧全集 第1卷 1893年-1894年 我愛讀電子書 那 可下載txt 格式 希望能幫到你
小說作者: (蘇)列寧(В.И.Ленин)著;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研究院編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
書名:《列寧全集 第1卷 1893年-1894年》 作者:(蘇)列寧(В.И.Ленин)著;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研究院編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 出版社/商: ISBN號: 書頁:561 價格: 中圖法分類號:A21 【中圖法分類號】A21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列寧著作>選集、文集) 【參考文獻格式】(蘇)列寧(В.И.Ленин)著;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研究院編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列寧全集 第1卷 1893年-1894年.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55.
5. 知識構成
礦產勘查工作是一項涉及知識面很廣的工作,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不僅要與自然打交道,還要與社會打交道;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知識都涉及。這就要求礦產勘查人員具有豐富的多方面的知識,才能適應礦產勘查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礦產勘查人員不僅要精通地質礦產知識,而且要兼收網路吸收人類全部知識,來開闊視野豐富思想,進而總結經驗,創造合乎規律性的地質科學理論,並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在運用多種技術方法,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信息收集的基礎上,再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反復研究,最後對礦產賦存、分布作出科學結論。隨著20世紀60年代新的技術革命的崛起,地質礦產科學的研究進入了由傳統的單純以地質學理論進行找礦的單一理論思維方式,轉變為與其他基礎自然科學相結合,運用包括遙感、物化探、深部鑽探技術在內的現代科學技術,向定量化、立體化、綜合化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資源形勢日益嚴峻,礦產勘查工作難度增大,以及地質環境保護等服務領域的擴大,將使得礦產勘查工作更復雜。這種形勢對科學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決定了科學技術必然要出現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這就要求礦產勘查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構成,要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工作的需要去不斷充實、更新和完善,以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同時還需要從礦產人員的全員結構入手,提高整體知識水平,造就適應形勢發展的各方面人才。
礦產勘查人員的知識構成包括層次結構和網路結構兩個方面。層次結構主要指人的工作能力,分基礎知識、找礦理論、勘查技術、工作技能四個方面;網路結構主要指人的知識范圍,主要有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具體有天、地、生、數、理、化,金融、經濟、市場,以及政治、法律、歷史學、文學、科學學、管理學、運籌學等社會各科知識。在這些知識構成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和素養。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列寧在《青年團的任務》一文中說過一句名言:「在一個文盲充斥的國家內是不可能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列寧文集》第四卷)。鄧小平同志從分析當前國際國內新的形勢出發,於1988年進一步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更為重要的是進一步指出了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和重要地位。當代國際社會中,國家間的競爭日趨尖銳,而這種競爭又主要為綜合國力的競爭,其實質是科學技術水平和科學技術實力的競爭。按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理,在礦產勘查實踐過程中,作為主體的勘查人員,首先,要有豐富的礦床知識,要對目標礦產的已知礦床類型或成礦模式有較為全面、較為透徹的了解。其次,礦產勘查人員應該對工作地區地質情況有較為深入的認識,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理論知識作出判斷,在該區可能找到什麼礦和什麼類型的礦床。如果沒有必要的地質理論、找礦技術和科學知識,就不可能在實地調查過程中正確地認識與反映客觀地質礦產現象,更不可能從中獲得規律性的認識,來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找礦實踐,從而也就不可能找到礦。特別是在地質工作日益深入、找礦難度日益加大、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礦產勘查人員不僅要掌握有關地質礦產方面的理論知識,而且應該掌握探礦工程、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航空遙感、電算處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為了對礦床作出經濟可行性評價,我們還應懂得經濟方面知識。為了便於吸收國外先進成礦理論和技術方法,還需要懂得一門或數門外語。總之,不僅在理論方面,而且在技術方面和經濟方面、在勘查方法方面也應有豐富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進行礦產勘查工作。
科學技術對於礦產勘查人員是十分重要的。掌握科學技術,首先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在野外和室內識別與鑒定礦產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指導找礦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於礦床的勘查能力和評價水平。一句話,可以大大地幫助我們提高找礦能力。例如,我們過去對金礦的分析,只能達到百萬分之一的靈敏度,有一些地球化學異常弱的金礦就可能被漏掉而不被發現。而現在可以達到十億分之一的精度,從而大大提高找礦效果,在過去沒有發現金礦的地區,又發現一批金礦。還以金礦為例,過去分析樣品,通常在室內進行,需要十幾天,甚至一兩個月或更多時間,不僅周期長,而且花錢多,成本高;現在發明了野外快速分析法,可以在勘查現場進行快速分析,從而加速了檢查異常和礦體發現進程,大大縮短了找礦周期,提高了找礦效果和經濟效益。
6. 列寧全集的介紹
《列寧全集》俄文版,蘇聯從20年代至60年代先後出版的《列寧全集》5個版本和40卷俄文版《列寧文集》,共45卷,作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中文版《列寧全集》迄今為止共出了兩個正式版本和一個增訂版本。
7. 哲學筆記的寫作背景
Note on Philosophy
V.I.列寧研讀哲學著作和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時所作的筆記匯編。該書匯集了列寧1895~1916年所寫的有關哲學的讀書摘要、評注、札記和短文,主要包括1895年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神聖家族》和1909年對L.費爾巴哈的《宗教本質講演錄》兩書的摘要;1914~1916年的筆記,包括對G.W.F.黑格爾的《邏輯學》《哲學史講演錄》等著作的摘要以及列寧的《黑格爾辯證法(邏輯學)綱要》《辯證法的要素》、1915年《談談辯證法問題》等提綱和短文。1929~1930年,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列寧研究院把這些筆記編入《列寧文集》第9、12卷,正式出版。
8. 馬克思主義著作原文是否與翻譯相同
有不同之處,在不同歷史時期,翻譯者對經典著作中重要術語的翻譯不完全相同,這表明中國人對馬克思主義重要觀點的理解是在不斷變化、不斷深入的。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的馬列學院,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翻譯馬列經典著作,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了有計劃、較系統的翻譯和研究階段,《哥達綱領批判》、《資本論》、《國家與革命》、《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一大批馬克思主義著作翻譯出版。
新中國成立後,幾代理論工作者、翻譯工作者嘔心瀝血、默默耕耘、接續奮斗,編譯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寧文集》,等等,為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提供了系統准確的權威譯本,有力促進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通考》版本
以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為對象,採取版本比較研究的方法從中發現規律,有助於我們不斷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譯著的理解和把握。《通考》的每一個中文譯本考,都努力回答三方面問題。
其一、對每一部經典著作原版的寫作出版背景、各版本情況、內容作出具體介紹,對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其二、對每一個中文譯本的譯介背景、譯者、編譯過程及出版情況作出具體梳理,為更全面理解與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中國翻譯、傳播的具體情況與問題提供生動的資料支撐。
其三、對每一個中文譯本涉及的重要概念術語、觀點等譯文作出具體解析,對准確理解馬克思主義重要學術概念、術語及觀點的翻譯過程,進而推動構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話語體系、學術體系與學科體系等具有參考價值。
9. 列寧全集的內容簡介
TheCollected Works of Lenin列寧的著作匯集。俄文共出了5版(其中第二版和第三版內容、排版、卷次均一致,只是價格不同)。1988年蘇共中央宣布准備出版《列寧全集》俄文第6版,但隨著蘇東劇變,這一計劃展開。
列寧全集中文版
中文版《列寧全集》迄今為止共出了兩個正式版本和一個增訂版本(相當於第三版),均由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出版。
《列寧全集》中文第一版是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由中央編譯局按照俄文《列寧全集》第四版翻譯、人民出版社於1955~1963年間陸續出版的,中文第一版共39卷、1500多萬字。第一版是依照前蘇聯編輯的《列寧全集》俄文第四版第1~39卷譯出的 , 除最後一卷外,其餘各卷1955~1959年出版 。其中第1~33卷是論文、著作;第34、35卷是書信;第36卷以後各卷是筆記、家信等。各卷卷末附有原版編者所加的注釋 ,第1~33 卷附有列寧生平事業年表等資料。但這版全集中大量的列寧文獻沒有收錄,譯文尚臻完美,參考資料偏少,內容過於簡略。
《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是中共中央編譯局從1957年開始籌劃編譯的新版本。1982年5月,中央書記處討論了中央宣傳部和中央編譯局的有關報告,正式決定編譯出版《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新版工作隨即全面展開。1984年10月出版了前4卷,到1990年底,新版60卷書按預定計劃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齊,後來根據新收文獻,陸續編輯出版了兩卷《列寧全集補遺》。
中文第二版列寧全集主要根據俄文版列寧全集第五版和俄文版列寧文集,書信部分參照了中文版《列寧文稿》(共十七卷,主要是未編入列寧全集第一版的著作)。
《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從1984年開始發行第1卷 ,是根據《列寧全集》俄文第五版並增收《列寧全集》俄文版中的部分文獻編輯而成的 。全集共60卷 ,共2600萬字 ,收載列寧文獻9000多篇 , 比第一版新增6000篇 。全集分三大部分,即著作卷、書信卷和筆記卷。著作卷(第1~43卷 ),收載列寧的著作、文章、報告、決議草案、批示、指示、命令、一些具有獨立著述性質或涉及重大方針政策的書信形式的文獻 。書信卷(第44~53卷) , 收輯了列寧各個時期的書信 ,與《列寧全集》中文第一版相比,這一部分文獻增加數量最多。著作卷和書信卷的附錄,還包括某些正式文獻的提綱 、草稿、有關的筆記和批語等。
筆記卷(第54~60卷),收輯了列寧為研究某些專題所作的文獻資料的摘錄、提要和批註等。該版各卷有編者寫的前言,介紹該卷所收文獻的寫作背景和主要內容。書後附有資料性的注釋、簡介、人物和人名索引、列寧引用和提到的文獻資料的索引、記述列寧主要實踐活動和理論活動的年表。《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的出版,有力地推動中國人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和研究的深入。
《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的《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第1—7卷,由人民出版社於2014年8月出版。《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的主要工作有兩項:第一,增補新文獻,將《列寧全集補遺》第1卷和第2卷中比較重要的文獻按發表時間順序分別收入《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相應卷次,已確定收入文獻共44篇,總計約20萬字。第二,根據最新編譯成果,修訂全集各卷的正文和資料。按照工作計劃,《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60卷書將於2015年年底前全部發排完畢,2016年年底前全部出版。
10. 各位,如果有列寧全集txt版,或者pdf版的請發一份被我謝謝(最好是txt的可以放在朗讀軟體里聽書)
列寧全集 PDF版本,已傳至網路雲
http://yun..com/share/link?shareid=192302685&uk=90528357
手機黨請復制鏈接到瀏覽器地址欄進行下載
有疑問可追問我,沒問題【採納我】哦!!!!不要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