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圖書電子版 急急
這里看看
www.see.com/pdf
2. 有建築方便的電子書沒
一年級
A必看 (與課程相關)B推薦(建築素養)
A
1《建築師的20歲》
作者: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 安藤忠雄研究室編
譯者: 王靜 王建國 / 費移山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淺顯易懂,整本書洋溢的是建築界巨人對建築學的熱愛和堅持,具有感染力。
2《型和現代主義》
作者: 賈倍思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對於大一的構成課時非常好的參考資料,對訓練造型能力、表現手段很有幫助。比起清華出的那本構成書要好不少,有意思的多。但是圖片夠多夠好容易讓低年級同學落入簡單的抄襲,還是應該學習造型的邏輯方法。
3《外部空間設計》
作者: 蘆原義信
譯者: 尹培桐
推薦理由:每年大一要做的一個課程設計,但是找到有點難,必看的。
4《交往與空間》
作者: (丹麥)蓋爾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本書從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間層次上詳盡地分析吸引了人們到公共空間中散步、小憩、駐足、游戲,從而促成人們的社會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是在討論空間的基本問題。
5《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第二版)》
作者: 程大錦
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10樓就有,很多高年級同學有,夠基礎從一個點講起,夠厚夠打基礎,夠分量。這種書是要反復的翻反復的看的大一看大三也要看,一遍掠過不如不看。覺得基本功差的同學尤其推薦。相類似的書其實挺多的像彭一剛的《建築空間組合論》,與它顯得枯燥。
6《DOMUS》雜志
推薦理由:出了中文版後,中國的建築人很有福,大一的同學常翻翻DOMUS的近期雜志,了解建築界設計界關注的人物關注的問題,如今不知道Koolhaas 、Zaha是誰,枉學建築。雜志很好很好,筆者的最愛。
B
1《勒•柯布西耶與學生的對話》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會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勒•柯布西耶,一個學習現代建築的人無法繞過的名字,就像讀哲學的人絕對繞不過康德。閱讀柯布西耶是一種奇怪的感覺復雜、悖別、矛盾,還是那句話他是一枚種子。
2《勒•柯布西埃全住宅》
作者: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安藤忠雄研究室
譯者: 曹文珺
出版社: 寧波出版社
推薦理由:安藤忠雄的研究生把柯布西耶的106個住宅用詳盡的圖形模型形式表達出來,價值不言而喻。 (大一可能看不完,或是一定看不完,反復的看,反復的畫、分析,會有收獲的。)
3《走向新建築》
作者: 勒•柯布西耶
譯者: 陳志華
出版社: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現代主義建築的偉大宣言。了解現代主義最基本的概念。
4《街道的美學》
譯者: 尹培桐
作者: 蘆原義信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推薦理由:作者把當代許多建築理論、豐富的知識寓於通俗易懂的流暢文字中,通俗而不淺薄。並且,作者又把這些理論應用於自己的建築創作,通過自己的大量作品說明這些理論,故理論性強但又不脫離實踐。
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推薦。
5《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
作者: (德)托馬斯•史密特
譯者: 托馬斯•史密特著 / 肖毅強
推薦理由:我開始以為是本挺大的書,其實是本很小巧的書,道理講得很明白,入門的時候應該看看,理性是我們做設計時比較缺失的。
還有二年級、三年級的 ,這是推薦吧,具體圖書我這沒有
3. 藝術設計各個專業都是學的什麼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以美術學院的設計藝術氛圍和藝術教學綜合資源為依託,培養具有人文精神、藝術與技術創新能力,能在設計、科研機構、專業院校從事建築及環境藝術設計的設計與教學專業人才。注重跨專業設計思維的訓練與整體空間設計能力的表達。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 設計初步及建築圖學、建築技術、形態與空間、界面與行為、空間與材料建造、案例研究、情景與建構 2.專業課: 設計策劃、建築及其外部空間設計、室內空間設計、場地測繪與規劃、建築結構深化、畢業設計專題、建築光環境設計、專業考察等。
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專業:
著力培養以視覺傳達設計為主體,今後能從事廣告、平面、網頁、展示、導向及空間視覺等設計的專門人才。教學由三個板塊組成:1.一年級由設計學院基礎部負責設計基礎課教學。2.二年級起裝潢系負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學,二年級課程:圖形與符號創作、編排基礎、蘋果電腦軟體、視覺傳達基礎、卡通與角色設計、商業攝影、網頁設計、可持續設計概念;三年級課程:包裝設計、標志與文字設計、出版設計、商業插畫、廣告創意及表現、影視廣告、文案撰寫、導向及空間視覺設計、營銷傳播;四年級課程:媒體創新與創新媒體設計、畢業論文選題計劃、設計管理;3.四年級課程結束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自選進入廣告、平面或空間視覺等設計的專業方向課題研究。四年級下學期:畢業設計報告及畢業設計。
藝術設計(新媒介藝術設計)專業:
培養能熟練運用數碼技術、聲光電等多種媒介手段,從事信息網路、數字影像等平面、立體、空間、動態造型的藝術設計創作與研究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新媒介藝術概論、二維三維動畫軟體基礎、攝影基礎、影像基礎、影像視覺構成、影視後期編輯軟體基礎、數字音樂基礎、後期視效設計、視頻包裝、網站設計;空間構成、動態機能造形、光構成、新媒介文化概論。2.專業課:設計策劃、形式風格專題、光電子機能造形、光動空間專題、虛幻空間專題、新媒介互動藝術專題、新媒介公共藝術專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
藝術設計(數碼娛樂衍生設計)專業:
培養面向數字娛樂產業從事數字游戲、數字玩具、動漫衍生產品等娛樂產品的策劃與藝術設計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數字娛樂設計概論、數字玩具設計基礎、卡通角色設計、泥塑基礎、設計表達強化訓練、游戲交互技術、三維游戲模型、三維動畫設計、數字音樂基礎等;2.專業課:游戲心理學、游戲策劃、游戲概念設計、交互界面設計、游戲關卡設計、動漫衍生產品系統化設計、用戶研究、玩具材料與形態、光電玩具設計、娛樂空間設計、互動藝術設計、專題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
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專業:
培養能在服裝及服裝相關的行業中從事設計及策劃管理工作;能在各級院校及科研單位從事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質人才。主要課程: 1.專業基礎課:服裝設計效果圖技法、服裝構成原理、市場學原理、服裝材料與設計等;2.專業課:男裝專題設計、快題練習、中國服裝史、中國風格時裝專題設計、服裝面料專題設計、西方服裝史、西方風格時裝專題設計、服裝設計與營銷綜合專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
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專業:
培養在公共藝術及相關領域中具備綜合材料工藝創作、設計及策劃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主要課程:1.專業理論基礎:裝飾概論、中國裝飾風格、外國裝飾風格等。2.專業造型基礎;形態造型、色彩造型、立體造型等。3.專業材料工藝:重彩、岩彩、漆藝、纖維、陶藝、金工及綜合材料等工作室實踐課程。4.專業創作設計:公共藝術總體策劃、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
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專業:
培養能在企業設計部門、科研機構、專業院校從事紡織品藝術設計、科研、教學及設計管理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紋樣造型、經典紋樣、印花基礎、染化基礎、織綉基礎、紡織材料、創意織物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2.專業理論課:染織概論、中外紋樣、市場學、設計策劃。3.專業設計課: ⑴ 織物設計工作室:織造原理、織物設計基礎、色織物設計專題、小提花織物設計專題、大提花織物設計專題、畢業設計與論文。 ⑵ 室內紡織品設計工作室:印花設計專題、家紡產品形態與結構設計專題、室內紡織品配套設計專題、紡織品展示設計專題、畢業設計與論文。 ⑶ 纖維造型設計工作室:纖維概論、民間工藝、纖維造型語言專題、纖維產品設計專題、纖維藝術專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
藝術設計(傢具藝術設計)專業:
傢具設計專業培養具有專業設計水準、懂製造、通市場、會管理的綜合性傢具原創設計人才。主要課程有:1.專業基礎課:設計表現、圖學、三維效果圖、模型基礎、傢具史、材料與工藝、概念設計、設計程序、設計方法等。2.專業課:設計概論、設計史、室內設計概論、市場學、系統論、設計策劃學、辦公空間傢具設計、人機工程學、坐具設計、家居用品設計、居住空間傢具設計、公共空間傢具設計、商用空間傢具設計、新概念傢具設計、另類傢具設計和畢業專題設計與論文等。
藝術設計學(藝術設計學)專業:
培養具有綜合設計策劃能力,並能勝任企業設計實務的新型藝術設計研究人才。主要課程: 1.基礎課:觀察記錄、設計社會學、 圖形語言、 設計初步、審美心理學、思維表述 、信息方法學、空間形態、創意表達、設計史等;2.專業課:設計初步、產品設計、整合設計、項目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
藝術設計(展示藝術設計)專業:
培養能夠進行商業展示和文化展示設計,具備創新意識,將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與傳播學相結合的展示設計專門人才。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設計基礎、設計理論、版式文編設計、網頁編排、材料與構造、多媒體應用、攝影、展示道具模型、展示照明設計、櫥窗品牌展示設計、建築空間設計、室內設計、商業展示設計、博物館、展覽館及大型會展設計等。
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專業:
培養通基礎、強能力、寬適應,能從事工業產品設計、研究以及設計教育工作的專業人才。主要課程:1.基礎:觀察記錄、設計社會學、圖形語言、設計初步、審美心理學、思維表述、信息方法學、空間形態、創意表達、設計史,2.專業基礎:1D、2D、3D、4D、Show、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軟體、產品設計表達、製造工藝與材料、模型製作、用戶研究、優化設計、色彩與材料計劃等;3.專業課:產品設計概論、設計方法與程序、人類工程學、設計策劃學、市場學、經濟法規、娛樂玩具設計、生活用品設計、傢具產品設計、家電產品設計、照明燈具設計、電子產品設計、交通工具設計等專題,畢業設計與論文。
建築學(建築設計)專業:
培養能在設計機構、科研單位與專業院校從事建築設計及相關領域的工程實踐與設計研究,具有人文精神、藝術自覺的創新型建築專業人才,以美術學院的藝術氛圍和藝術學科的綜合教學資源為依託,強調以實踐的精神展開對建築現象的深度思考與設計創新實踐。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設計初步、建築制圖與模型基礎、形態與空間、建築典例分析與解讀、建築技術基礎,2.專業課:當代建築歷史與理論、設計策劃、營建與構造、經驗與空間、地域性建築研究、建築經濟與法規、概念設計、城市(景觀)設計、建築與室內設計、建築更新與改造、設計實踐、畢業設計與論文。
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
培養能在服裝行業或與服裝相關的行業中從事經營、管理工作;能在各級院校及科研單位從事專業教學及研究工作的高素質人才。主要課程: 1.專業基礎課:服裝效果圖、服裝工藝基礎、服裝構成原理、市場學原理、服裝材料學、服裝CAD等;2.專業課:服裝貿易概論、成衣工業學、服裝專題設計、服裝史綱、服裝風格與流行研究、服裝營銷管理、服裝材料專題設計、服裝品牌策劃、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
4. 求建築師的20歲 PDF 以及其他建築書籍電子版 Thanks~
5. 《外部空間設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外部空間設計》([日本] 蘆原義信)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fRfoQV9_y6HfxWHn7z-iJQ
書名:外部空間設計
作者:[日本] 蘆原義信
譯者:尹培桐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5-3
頁數:119
內容簡介:
《外部空間的設計》是日本著名建築師蘆原義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國社出版。蘆原義信194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現任東京大學教授,並開設有蘆原義信建築研究所。他曾主持設計了1967年蒙特利爾國際博覽會日本館、駒澤公園奧林匹克體育館等建築。1960年起,他即開始研究外部空間問題,為此曾兩度到義大利考察。作者在書中通過對比,分析義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間,提出了積極空間、消極空間、加法空間、減法空間等一系列饒有興味的概念;並結合建築實例,對庭園、廣場等外部空間的設計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全書共四章。
作者簡介:
蘆原義信194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現任東京大學教授,並開設有蘆原義信建築研究所。他曾主持設計了1967年蒙特利爾國際博覽會日本館、駒澤公園奧林匹克體育館等建築。
6. 《外部空間設計》、《城市空間設計》、《外國造園史》在哪兒買
建築書店應該有。
如果實在找不到,網上書店也有。
7. 求一本建築理論類的書,txt格式的。
具體是哪一方面的建築理論?有沒有郵箱?《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演變與現代中國傳統設計的關系》、《智能建築系統工程》 (羅國傑編著) 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還有其他的,多,不過是PDF格式的。
8. 《街道的美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街道的美學》([日本] 蘆原義信)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H0wOtpCI08SXLHB_ZRMuPg
書名:街道的美學
作者:[日本] 蘆原義信
譯者:尹培桐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6
頁數:351
內容簡介:這本書以街道的視覺秩序的創造作為建築平面布局形成設計的出發點,分別從街道的自然特徵,美學規律,人文特色出發由淺至深論述如何發掘建築平面布局形成設計中的視覺秩序規律。
現代西方建築理論眾說紛紜,其中雖不乏真知灼見,不過這些理論的研究者卻未必都具有建築創作實際體驗,故雖言之鑿鑿卻不著痛處,難以指導設計實踐。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論不夠「深奧」,乃一味旁徵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澀,讀後令人如墜五里霧中。
蘆原義信這部《街道的美學》和《續街道的美學》則一掃上述弊端。作者把當代許多建築理論、豐富的知識寓於通俗易懂的流暢文字中,通俗而不淺薄。並且,作者又把這些理論應用於自己的建築創作,通過自己的大量作品說明這些理論,故理論性強但又不脫離實踐。
作者簡介:蘆原義信(1918—2003)日本當代著名建築師。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歷任日本法政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和東京大學教授,曾擔任日本建築學會主席、日本建築師協會主席。1956年成立建築事務所,其設計代表作包括東京駒澤體育館、索尼大廈、東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東京藝術大劇院等。收入本書的《街道的美學》和《續街道的美學》集中體現了他以「外部空間設計」為中心的建築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