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零開始學電子琴pdf,q q510575084,如果有樂理方面的基礎教程,同求,謝謝!
(一)音階
五聲音階 七聲音階
1.音階的定義
音階(Scale)指調式中的各音,從以某個音高為起點即從主音開始,按照音高次序將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這樣的音列稱為音階,世界各地有許多不同的音階,隨著音樂水平的進步,音樂非常完整的理論與系統,目前世界上幾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來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因此我們今天所說的音階,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階(大調)與小音階(小調)為主。
2.音階的分類
根據調式所包含的音的數量可分為:"五聲音階"、"七聲音階"等。音階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聲音階(Pentatonic scale)由五個音構成的音階,多用於民族音樂的調式如:do、re、mi、sol、la、(do)。
(二)樂音體系
1.樂音體系的定義
在音樂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2.樂音體系的分類
(1)音列
樂音體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來,叫做音列。
(2)音級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級。音級有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兩種。樂音體系中,七個具有獨立名稱的音級叫做基本音級。基本音級的名稱是用字母和唱名兩種方式來標記的。兩個相鄰的具有同樣名稱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用"升"或" "來標明;降低半音用"降" 或" "來表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x"來標明;降低全音用"重降" 或" "來標明;還原用" "表示。
3.音域與音區
音域可分為總的音域和個別音域、人聲和樂器音域。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區,音區可分為高音區、中音區和低音區三種。人聲的音區劃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區卻是女低音的低音區。但各音區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這體現在音樂的表現中,一般來說:高音區清脆、尖銳;而低音區則低沉、渾厚。
(三)調式
穩定音 不穩定音
在音樂中,要表現音樂思想、塑造音樂形象僅僅依靠一個孤立的音、和弦或多個彼此毫無關系的音,是難以實現的。
1.調式的定義
在音樂中,按照一定的關系連結在一起的許多音(一般不超過七個),組成一個體系,並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這個體系就叫做調式。
2.調式中音的分類
在調式體系中,起著支柱作用並給人以穩定感的音,叫做穩定音。給人以不穩定感的音叫做不穩定音。不穩定音有進行到穩定音的特性,這種特性就叫做傾向。 不穩定根據其傾向進行到穩定音,這叫做解決。音的穩定與不穩定是相對的。我們常見的某一個音(或和弦)在某一調式體系中是穩定的,但在另一調式體系中可能變得不穩定,即便在同一調式體系中,因為和聲處理的不同,某些穩定音也可能暫時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中。
3.調式的分類
調式分為大調式和小調式。由七個音組成的調式叫大調式,其中穩定音合起來成為一個大三和弦。小調式也是由七個音組成的,其中穩定音合起來成為一個小三和弦。大調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為大三度,因為這個音程最能說明大調式的色彩。小調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為小三度,因為這個音程最能說明小調式的色彩。在大小調體系中,起穩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級。這三個穩定音級的穩定程度是不同的, 第Ⅰ級最穩定,而第Ⅲ級和第Ⅴ級的穩定性較差。三個穩定音和它們的穩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響時才能表現出來,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時,則不具有穩定性。第Ⅱ級、第Ⅳ級、第Ⅵ級、第Ⅶ級是不穩定音級,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們顯露出二度關系進行穩定音的傾向。
1.大調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統,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開始,依照大調的音程排列次序來做出一個全新的大調,以C大調為
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A:主音、導音 :
每個大調都有七個音,您看到的羅馬數字就是我們為這七個音排列的級數,第一個音為I級音做為整個大調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稱為"主音",而第七個音為VII級音作為引導整個音階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級音常常被稱為"導音"。
B:大調的組成規則:
每個音之間的音程大小,依序為『全-全-半-全-全-全-半』,這就是大調的組成規則,我們將整個音階分成兩部分:『DO、RE、MI、FA』 + 『SOL、LA、SI、DO』,稱之為"音型",每個音型含四個音,其間的音程距離都是『全、全、半』,所以一個大調就是由兩個『全、全、半』音型,中間以一個全音連接而成。 整個大調音階組成的口決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2.小調
小調與大調相比可就簡單多了,每一個大調都有一個附屬的小調,而且這個附屬小調所用的調號是共用該大調的調號,我們可以將小調看成是"寄生"於大調的另一種音階。將該大調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以找到小調的主音了,
2. 從零開始學簡譜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樂音基本常識 第一節實踐中能應用的樂音 第二節樂音的特性 一、樂音的高低 二、樂音的長短 三、樂音的強弱 四、樂音的音色 音樂小常識(樂音的分音列) 第三節樂音高低劃分的基本單位 一、半音關系 二、全音關系 三、變音記號 四、等音的標記 第四節樂音的命名 一、音名 二、標准音 音樂小常識(常見的標准音) 第五節十二平均律及十二樂音族 音樂小常識(樂音的I:下行) 思考與練習(一) 第二章簡譜記譜法 第一節簡譜樂音高低的記錄 一、簡譜中的基本音符 二、不同音區音符的音高標記 音樂小常識(移動八度記譜法) 三、音符實際高度標記——調號 音樂小常識(十二個調門) 四、其他音符標記 第二節簡譜樂音長短的記錄 一、增減時線 附點 延音線 連音符 第三節簡譜樂音強弱的記錄 音樂小常識(拍號) 一、樂曲的基本強弱規律 二、樂曲中特殊的強弱關系 第四節簡譜樂音音色的記錄 第五節簡譜中其他常用記號 一、技巧音符號 二、段落標記符號 第六節歌曲簡譜書面格式 一、首頁標頭書寫格式 二、正文行文格式規則 思考與練習(二) 第三章當代音樂常用調式 第一節調式與調式音階 第二節流行樂中的大、小調體系 一、大調式、小調式 二、大、小調音階的級數標記與名稱標記 三、大、小調音階中各級音的特性總結 音樂小常識(正副音級) 四、大、小調歌曲的基本調式風格總結 五、大、小調歌曲調性的識別 六、關系大、小調 七、各調的自然音階 八、特殊的自然大、小調 第三節五聲調式及五聲音階 思考與練習(三) 第四章音程 第一切音程與音程的識別 一、音程的度數與音數 二、各種基本音程的命名 第二節音程的特性分類 一、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 二、單音程與復音程 三、狹音程與廣音程 四、自然音程與變化音程 音樂小常識(等音程) 五、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 六、穩定音程與不穩定音程 第三節音程的轉位 一、音程轉位的定義 二、音程轉位的規律 第四節學習音程的意義 思考與練習(四) 第五章和弦 第一節和弦的定義 第二節和弦的分糞 一、三度結構和弦 二、非三度結構和弦 音樂小常識 原位和弦、轉位和弦 和弦後綴符號 附:常用和弦組成音對照一覽 第三節大,小調體系中的和弦 一、調式和弦的標記 二、大、小調中的協和和弦與不協和和弦 三、大、小調體系中和弦的調式功能性 音樂小常識(再談和聲小調) 音樂小常識(和聲穩定性因素) 四、調式和弦的色彩性與色彩性和弦 第四節調式和弦的應用理念 一、和弦應用的歷程 二、現代前衛的和弦應用理念 二三、現代和聲應用的四種體系結構風格 第五節大、小調歌曲和弦的編配 一、編配前的譜面分析 二、常規風格的和弦編配 第六節和弦編配中的色彩代理 一、代理和弦的定義 二、和弦代理原則 三、代理和弦的多樣性與可選擇性 四、常用和弦代理手段 第七節搖滾類歌曲的和弦應用 一、慣用五和弦類 二、慣用七、九、六、掛留等色彩性和弦類 三、和弦常規類 思考與練爿(五) 第六章節奏、拍子、速度 第一節節奏、節奏型 一、節奏的定義 二、常用基本節奏形態 三、節奏型 第二節拍子 一、單拍子 二、復拍子 三、混合復拍子 四、變換拍子 五、散拍子 第三節速度 一、速度在簡譜中的標記 二、速度與音樂表現的關系 思考與練習(六) 第七章旋律與歌曲構成簡介 第一節旋律 一、旋律的定義 二、與旋律相關的類別名詞 三、常見的旋律表達結合模式 四、旋律的進行方向 第二節歌曲構成簡介 一、音樂主題及其發展法 二、歌曲的高潮 三、歌曲的前奏、問奏、尾奏 四、歌曲旋律的分段 音樂小常識 旋律中的調式變音 半音階 主歌與副歌 思考與練習(七) 第八章音樂中的轉調與移調 第一節轉調的總概念 第二節調門間的關系 第三節轉調的類型 第四節移調 思考與練習(八) 第九章演唱 第一節樂音視唱練耳 一、熟唱基本音階 二、背譜 第二節人聲音域與演唱中的選調 一、人聲音域 二、歌曲演唱中的選調 第三節歌曲的演唱方法 一、美聲唱法 二、民族唱法 三、通俗唱法 思考與練習(九) 附篇一五線譜常識 一、五線譜基本音符 二、五線譜音符高低的記錄 附篇二簡譜視唱練習
3. 學簡譜入門 從零開始嗎
從零開始學習內容如下:
1、了解簡譜的組成
簡譜的組成由調號,拍子,節奏型,小節線,音符,時值、連音線組成,掌握這些理論概念即可快速學會識譜,是音樂識譜的重點一。
2、調號,拍子
調號分為C D E F G A B,調號是歌曲的音域范圍,意思為唱歌有時候這個調高了,低了,這個就是調號的音域。拍子既是唱歌打的節奏,當手拍下去在抬起成為拍子。
3、節奏型,小節線
節奏型有全分,1---,二分1-,四分1,八分1下面加一條橫向,十六分下面加2條橫向,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切分音等,小節線即使樂曲中的豎線,兩條豎線之間的音符算是一個小節。
相關調號
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記在譜號的後面的,這些記號叫做調號。調號總是只用同類的變音記號,即升記號或降記號。簡譜的調號一般是用1等於A、B、C、D、E、F、G來表示,如1=C則表示該簡譜是C調來記譜,如果要表示升級號的調,則在字母前加#號或者b(降)號,可以參考一些簡譜圖片示例。
4. 怎麼學樂譜
常用的記譜法分為簡譜和五線譜兩種,下面分別簡要介紹:
一、如何識記簡譜?
簡譜是記譜法一種。由於它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在記譜、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
標記: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圓點,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高兩個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個圓點,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低兩個八度。要准確地表示音的絕對高度,還要應用調號標記。調號標記是用1=F、1=G……等來表示的。
在簡譜中,音的長短是在通過在音符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表示的。
在簡譜中,音的長短是在通過在音符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表示的。
加在音符下面的線,叫減時線,每增加一條減時線時值減少二分之一。
加在音符後面的線,叫延時線,每增加一條延時線時值增加一拍。
如
全音符(在音符後面加三條短橫線) 5 — —— 唱四拍
二分音符(在音符後面加兩條短橫線)5 — 唱二拍
四分音符 5 唱一拍
八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一條短的橫線) 唱半拍
十六分音符5(在音符下加兩條短的橫線)唱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在音符下加三條短的橫線)唱八分之一拍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號是0。為了表示不同長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數目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下加一橫線)
十六分休止符:0 (下加二橫線)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
在簡譜體系中不存在譜號問題。它的音高是通過音符和調號來表示的。
簡譜中的拍號和五線譜一樣,用分數標記,它和調號一起記在樂曲名稱的左下方,先記調號後記拍號。樂曲名稱的右下方則詞曲作者的姓名。
以上所介紹的僅是簡譜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識,是很不全面的,進一步學習請參見有關教材。
二、如何識記五線譜?
五線譜是由五條平行的橫線組成的。五線譜的五條線和由這五條線所形成的間,均由下而上數,分別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
為了記錄更高的音或更低的音,有時需在五線譜的上方或下方臨時加短橫線。
加在五線譜上方的短橫線(或間)自下往上數分別為:上加一線、上加二線------;上加一間、上加二間------。
加在五線譜下方的短橫線(或間)自上往下數分別為:下加一線、下加二線------;下加一間、下加二間------。
關於音符,這里不多贅述,怎樣快速認識五線譜,向你介紹一個竅門:
先記住幾個可以起標識作用的音(以高音譜表為例)
1、中央C(小字1組):下加一線
2、小字2組C:第三間
3、小字3組C:上加2線
這三個音的位置記住了,其他音的位置就好記了。記住相鄰的線與線(或間與間)之間都是3度關系,(1、3、5、7)或(2、4、6、1)。
(以低音譜表為例)
1、中央C(小字1組):上加一線
2、小字組C:第二間
3、大字組C:下加2線
這三個音的位置記住了,其他音的位置就好記了。和高音譜表一樣,相鄰的線與線(或間與間)之間也都是3度關系,(1、3、5、7)或(2、4、6、1)。
另外,一定要注意看準譜號(是高音譜號還是低音譜號)、拍號(是2/4拍還是3/4拍)、調號(幾個升號?幾個降號),還注意區分不同音符的時值(幾分音符),這些都要很細心。特別是在鋼琴上雖然說一般情況下左手彈的下面一行的譜表通常是低音譜表,但有時為了記譜的方便(避免過多加線)有時左手出現高音譜表,右手出現低音譜表也很常見,所以要特別細心。
五線譜識譜還是要多練,熟能生巧。
推薦兩本書
1、《從零開始學簡譜》
2、《從零開始學五線譜》
以上這兩本都是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書店裡有售。
如果你希望進一步學習樂理知識的話李重光的《音樂理論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這本書很不錯,是一部權威著作。
5. 如何自學五線譜,零基礎
書店裡關於識五線譜的書很多,可以選一本《從零開始學五線譜》(或近似初學的),建議你買這兩本書
1、《從零開始學簡譜》
2、《從零開始學五線譜》
以上兩本都是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書店裡有售。
如果你希望進一步學習樂理知識的話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是一部很好的樂理知識的權威著作。是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試用教材,初接觸可能有些難度,其實這本書很通俗易懂,學進去就好了。如有條件找一個內行指點指點當然更好。五線譜剛一接觸感覺很難,其實學起來一點也不難,很多小朋友3、4歲就開始學琴、學五線譜了。只要有決心,有毅力能堅持學下去,沒問題的。
6. 如何識樂譜
想要快速的認識樂譜有以下5種方法:
1、學習五線譜。五線譜由一條條橫線構成,我們所使用的音樂符號以及從事的音樂活動等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建立的。五線譜由五條平行的「橫線」和四條平行的「間」組成。我們從下到上,從小到大分別給「線」和「間」編上號。
2、學習高音譜號。譜號位於五線譜的開頭,表示演奏的音高的一個大致范圍。高音人聲和高音樂器的五線譜都以高音譜號開頭。
(1)高音譜號又名G譜號,來自於花體的拉丁字母G。只要記住譜號中間有一根盤旋而上的線的便是高音譜號。高音譜表的每條線和間都有不同的含義。
(2)五條橫線從下到上依次代表五個音:E G B D F。四條間(線與線之間的空隙)從下到上依次代表四個音:F A C E。
(3)要把全部音符記下來看似很難,但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口訣 。比如用「兒歌不斷放」來記線上的音。用「FACE」這個英文單詞來記間上的音。
3、低音譜號又稱F譜號,用於低音部分的樂譜。鋼琴的左手區域、低音吉他和長號就適用於這一類。
(1)F譜號來源於花體的字母F,它旁邊的兩點分別位於第四線兩邊。低音譜表和高音譜表上的線、間的音高不同。
(2)五根線從下到上依次代表G B D F A,四條間從下到上依次代表A C E G。
4、五線譜中的音符由3個部分組成:符頭、符乾和符尾。
(1)符頭:一個空心或實心的圓,代表所要演奏的音符。
(2)符干:連接著符頭的垂直短線。符干朝上時寫在符頭的右邊,符干朝下時寫在左邊。符乾的朝向沒有任何的意義,只是為了方便閱讀。
(3)一般來說,第三線以及位於第三線以下的音符,符干朝上。
(4)符尾:連接在符干末端的旗狀標記。不論符乾的朝向怎樣,符尾一律寫在符乾的右邊。
(5)符頭、符乾和符尾共同組成一個音符,它不僅會告訴你音高,還會告訴你音符的時值,也就是一拍有多長。邊聽音樂邊打拍子,慢慢地就能抓住節拍了。
5、認識節拍:節拍跟人的脈搏一樣,它是整個音樂的心跳,舞曲或者流行樂的節拍就很強。我們常常說的「動次打次,動次打次」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舞曲節奏。
(1)在五線譜中,節拍是用一種類似於分數的形式表示的,我們稱之為拍號,它位於譜號的右側。就跟所有的分數一樣,拍號既有分子也有分母。這里的分子寫在上兩間之間,表示每一小節有多少拍。分母寫在下兩間之中,表示以什麼音符為一拍。
(2)4/4拍大概是最好懂的節拍了,它的每小節有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同時它也是流行音樂中最常用的節拍,所以大多情況都可以數「1-2-3-4 1-2-3-4...」來打節拍。
(3)改變了拍號的分子,也就改變了每小節中的節拍數。另一種常見的拍號是3/4拍,每一小節有三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像華爾茲這種三步舞,一直數「1-2-3 1-2-3」就是很好的例子。
7. 從零開始學簡譜的內容簡介
《從零開始學簡譜》的使用對象是初級入門至中級鑽研程度的(現代派)音樂愛好者。目的是通過系統的音樂基本理論學習,向學習者傳授如何邁入神聖的音樂殿堂,用理論來武裝自己,走向鑽研與突破。
8. 如何學簡譜
學習簡譜的方法:
(一)首先要搞清音的高低。簡譜上音的高低是用1、2、3、4、5、6、7來表示的。
其中3--4 和7---1(1上加一點表示下一個八度)為半音,其它(1-2 2-3 4-5
5-6 6-7)都是全音。1、2、3、4、5、6、7依次升高,就像我們上樓梯一樣,每次上一個台階。(這中間只有3-4 7到下一個高音1隻能上半個高度的台階)。
1、2、3、4、5、6、7下邊加一點表示比未加點的音低了一個八度,加兩點表示低了兩個八度。同理上邊加一點表示比未加點的音高了一個八度。
0為休止音(不發聲)
(二)音的長短。
「5 - - - 」為全音符(如果說它的時值長度為四秒鍾)
「5 - 」為二分音符(那麼它時值長度則為二秒鍾)兩個二分音符等於一個全音符。
「5」為四分音符(時值長為一秒鍾)兩個四分音符等於一個二分音符。
「5下加一小直線」為八分音符(時值為二分之一秒鍾)兩個八分音符等於一個四分音符。
「5下加平行的兩條直線」為十六分音符(時值長度為四分之一秒)兩個十六分音符等於一個八分音符。
(三)節拍。
4/4(下邊的4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上邊的4表示每小節[唱或奏]四拍)。
2/4 (下邊的4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上邊的2表示每小節有二拍)
3/4 6/8………皆同上理。
拓展資料: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2、3、4、5、6、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爾後寫了一本小冊子名為《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那時西方人極注重發明創造和版權等個人成績,才被記載入史冊。
18世紀時法國人,名盧梭;1742年在法國巴黎向科學院宣讀了一論文《音樂新符號建議書》再提這「數字簡譜」。18世紀中葉此後,又有一批法國的音樂家、醫生、數學家等把「數字簡譜」加以整理,完善。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號,用七個阿拉拍數字標記。它們的寫法和讀法如下:
寫法: 1 2 3 4 5 6 7 i
讀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對關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鄰兩個音都是全音。
為了標記更高或更低的音,則在基本符號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圓點。在簡譜中,不帶點的基本符號叫做中音;在基本符號上面加上一個點叫高音;加兩個點叫倍高音;加三個點叫超高音;在基本符號下面加一個點叫低音;加兩個點叫倍低音;加三個點叫超低音。
參考資料:網路-簡譜
9. 學簡譜或五線譜哪些書好 介紹下。要那種從零開始學的
《從零開始學簡譜》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從零開始學五線譜》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李重光《五線譜入門》人民音樂出版社
任達敏《新概念樂理——五線譜、簡譜一起學》人民音樂出版社
黃紅盈《五線譜基礎教程》航空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