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理論入門文學與文化理論導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理論入門》([英] 彼得·巴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Pc76kVem18wr3BZi1oAn3w
書名:理論入門
作者:[英] 彼得·巴里
譯者:楊建國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
頁數:348
內容簡介:
《理論入門》自出版以來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對於初涉文學理論和文化理論的學生而言,該書是入門的不二之選。 各種方法、各方大家、各類技術術語,錯綜復雜,令人目不暇接,而這一切在《理論入門》中被解說地清楚明白,深入淺出。許多理論類書籍對於所介紹的理論和理論家都有預設立場,與此不同的是,《理論入門》僅僅提供基礎的原理,而讓讀者自己發展觀點。 此次修訂版包含了當今文學理論和文化理論的最新發展潮流,並新增了兩個全新的章節。讀者可以深入了解到自由人文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和解構、後現代主義、精神分析批評、女性主義批評、同性戀批評、馬克思主義批評、新歷史主義和文化唯物主義、後殖民批評、文體學、敘事學和生態批評等方面的內容。
作者簡介:
作者:(英)彼得·巴里 編者:張一兵 譯者:楊建國
Ⅱ 《新序》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新序》(馬世年 譯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新序
作者:馬世年 譯注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4-4-11
頁數:536
內容簡介:
《新序》是西漢劉向編纂的先秦至漢初的歷史故事類編,共十卷,166個條目。書中材料多采自《呂氏春秋》、《韓詩外傳》、《荀子》、《莊子》、《韓非子》、「春秋三傳」、《國語》、《戰國策》、《史記》等,有些是摘抄,有些則出於劉向的「棄取刪定」,故有不少出入。劉向編纂此書目的是以古人的成敗得失為本朝治政作昭鑒,集中體現了他德治仁愛、任用賢人、崇謀尚義等政治思想。
作者簡介:
馬世年,男,漢族,1975年生,甘肅靜寧人,文學博士。現為西北師范大學文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會、中國辭賦學會理事;甘肅省《四庫全書》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著作有《〈韓非子〉的成書及其文學研究》、《韓非散文所體現出的文體學思想》、《〈荀子?賦篇〉體制新探》、《祝、史垂戒與連珠體的起源》等。
Ⅲ 我本專業是英語新聞,想考上外日語專業的研究生,我已經過了日語一級,現在還要做些什麼准備呢
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中外文學史.pdf
鏈接: https://pan..com/s/1QhPc8fGknc1DKQkAGfyVow
Ⅳ 一些名著的資料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簡介
作者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他生於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當過童工,飽嘗過屈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作為一個普通工人的兒子,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意志。保爾的成長不是「性格的自我發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憶自己一生時所說:「鋼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斗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
作者把自己作為主人公的原型,但並不是自傳。他說;「我這個長篇首先是一部藝術作品,在這個長篇里我使用了虛構的權利。」作者的意圖是「要在作品中創造一種典型,一種在我們的時代——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會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新人成長歷程和揭示新人優秀品質的優秀小說。當一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麼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這個書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自己這一代人的成長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小說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這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藝術特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小說中的許多故事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因此讀來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於生活事實,對人物和情節作了大量典型化處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一樣,對自傳體小說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小說的全部描寫都圍繞著主人公的成長來展開,結構緊湊自然.在刻畫主人公性格的時候,又人不同的側面來表現他的優秀品質。通過描寫保爾怎樣對待監獄、戰爭、工作、友誼、愛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樣對待革命與個人、公與私、生與死等重大問題的態度,把保爾這一鋼鐵戰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豐滿生動,光彩照人。
精彩語錄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紅樓夢》
黛玉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3樓說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是俄藏本所寫 現存俄羅斯彼得堡東方研究所。而我和一樓所寫是我們大家常看的高鶚所修改訂 程乙本紅樓夢 書中所著)
「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
寶釵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
「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髻」上半部+賛)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不施脂粉,不簪釵環。肌膚「……我們家的姑娘們不算,外還有兩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怕這氣兒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氣兒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2.《西遊記》
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系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佔山為王三五百載。後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師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 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
唐僧,小說里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說里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他是遺腹子,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他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名玄奘法師,號三藏,俗姓陳。原為佛祖前的金蟬投胎。在生化寺出家。
豬八戒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在高老莊搶占民女。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3。《水滸傳》
天微星九紋龍 史 進 華州府華陰縣史家村人。莊主子弟,自幼習武,身刺九條青龍,手使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因與少華山好漢來往,為華陰縣捉拿,燒莊上山落草。宋江大鬧西嶽華山後同上樑山入伙,為山寨馬軍頭領八驃騎兼八先鋒使之一。
天孤星花和尚 魯智深 原名魯達,關西軍漢,系渭州經略府提轄。拳打鎮關西後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大商店野豬林後和楊志同上二龍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後上樑山義入伙,為山寨步軍十一頭領之一。
天雄星豹子頭 林 沖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為奸臣高俅父子謀害,刺配滄州,火燒草料場後,由柴進薦上樑山。後因晁蓋上山火並王倫。為山寨五虎將之一。
4.《三國演義》
關羽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
劉備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
《戰爭與和平》賞析
《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一直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歷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慾,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後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沖動和領悟透徹的沉思——在這幅畫里都應有盡有。」(斯特拉霍夫語)作家對生活的大面積涵蓋和整體把握,對個別現象與事物整體、個人命運與周圍世界的內在聯系的充分揭示,使這部小說具有極大的思想和藝術容量。 這是一部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托爾斯泰曾經表示:「在《戰爭與和平》里我喜歡人民的思想。」也就是說,作者力圖在這部作品裡表現俄國人民在反侵略戰爭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其歷史作用。
我國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 :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其突出的症狀是病患者處於一種反應性妄想之中,對於周圍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徵引起多疑性反應:或懷疑有人害他,或懷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帶著顯著的「多疑」特徵,或反過來說,魯迅在《狂人日記》中所著重表現的是狂人的「多疑」。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筆名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震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魯迅曾說,《狂人日記》「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的確,《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Ⅳ 誰有申丹的《文學文體學與小說翻譯》pdf, 能發一份不。感謝~~
中國文體學與文體史研究.pdf 資料大小:51.84MB
Ⅵ 《潛夫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潛夫論》([東漢] 王符 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1z7YMthiIroTX-lJgFevg
書名:潛夫論
作者:[東漢] 王符 撰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8-3-23
頁數:605
內容簡介:
東漢王符所著《潛夫論》,是先秦子書匡正時蔽、解除民瘼、扶傾救亂、力挽衰世的「救世」精神在東漢的特別傳承。全書通過十六卷三十六篇,揭示漢末弊政亂俗,討論治國安民方法。其思想體系可以概括為「四大主張、三種批判、兩重感嘆、一種視角」。「四大主張」即:一重學、務本;二重德、尚賢;三重法、明刑;四重民、救邊。「三種批判」即:批判弊亂之政、澆薄之俗、貪枉之吏。「兩重感嘆」即「賢難」之嘆、「衰世」之嘆。「一種視角」即為衰亂之世分析病情、診斷病因、且開出良方的「醫者視角」。
《潛夫論》在理想主張與精神品格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其思想之醇正、渾厚,目光之冷靜、犀利,批判之峻切、深刻,文筆之老成、持重,在兩漢子書中都是出類拔萃的,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符書洞悉政體似《昌言》,而明切過之;辨別是非似《論衡》,而醇正過之。」
作者簡介:
馬世年,男。文學博士。現為西北師范大學文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會、中國辭賦學會理事;甘肅省《四庫全書》研究會副秘書長。專著有:《〈韓非子〉的成書及其文學研究》、《新序》(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主要論文有:《論中國寓言的獨立》、《辭賦學研究的深入與拓展》、《韓非散文所體現出的文體學思想》、《〈荀子?賦篇〉體制新探》等
Ⅶ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txt全集下載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敘述學(也稱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在當代西方小說批評理論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敘述學與文體學均採用語言學模式來研究文學作品,屬於生命力較強的交叉或邊緣學科。兩者不僅在基本立場上有不少共同點,而且在研究對象上也有重要重合面。當然,敘述學與文體學之間也存在不少本質性的差異。
迄今為止,國內外尚未出現探討這兩種學派之間辯證關系的著作。英國文體學家福勒(R.Fowler)在其主編的一本論文集的前言中,曾提及文體學與敘述學的關系。R.Fowler,ed.StyleandStructureinLiterature,Ithaca:CornellUniv.Press,1975,pp.1012.該論文集題為「文學中的文體與結構」。福勒認為文體學研究的「文體」與敘述學研究的「結構」呈互為補充的關系。為了說明這一點,他借用了喬姆斯基的深層與表層結構的學說。他認為敘述學研究的「結構」屬於作品的深層結構,而文體學研究的「文體」屬於作品的表層結構。福勒對於作品的深層與表層結構的區分實際上是對「內容」(情節結構)與「形式」(表達方式)的……
Ⅷ 誰有《喜福會》這本書的中文電子版
4# admin發表於 1 小時前 | 只看該作者
e《喜福會》中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pdf (2.77M
5# admin發表於 1 小時前 | 只看該作者
7和文化——小說《喜福會》的主題解析.pdf (2.18M
6# admin發表於 1 小時前 | 只看該作者
0恩美《喜福會》中華裔女性自我的重構.pdf (2.14M,
7# admin發表於 1 小時前 | 只看該作者
《喜福會》許清友主編 _美_譚恩美著.7z (4.84M
8# admin發表於 1 小時前 | 只看該作者
《喜福會》的人物話語和思想表達方式:敘述學和文體學分析.7z (4.00M
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_對《喜福會》的文化解讀.pdf (583.94K
《喜福會》中美文化的碰撞與兼容.pdf (56.36K,
東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解讀譚恩美的小說《喜福會》.pdf (70.72K,
QQ:77988407
MSN:[email protected]
Ⅸ 北大本科專業——中國文學,有哪些課程
3-本科課程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2TtGuIz4rQh7PmYyq0DbQ
3-本科課程|裝備製造設計|液壓|選修|實習報告資料|汽車構造|課件|機械設計|互換性|大三下.zip|作業|互換性實驗|互換性課件|幾何量公差與檢測習題答案.pdf|第一章緒論.ppt
Ⅹ 馮勝利的學術成就
一、專著
《漢語韻律句法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The Prosodic Syntax of Chinese. Lincom Europa. Lincom Studies in Asian Lingustics. 2002.
《漢語韻律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漢語書面用語初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年。
《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997年第一版。
《對外漢語書面語教學與研究的最新發展》(主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
二、教材
《古漢語基礎》(合著),高教出版社,1988年。
《入鄉隨俗》(對外漢語教學二年級教材)(主編),高教出版社,2007年。
《知人論世》(對外漢語教學三年級教材)(主編),高教出版社,2007年。
《說古道今》(對外漢語教學四年級教材)(主編),高教出版社,2007年。
《文以載道》(對外漢語教學五年級教材)(主編),高教出版社,2007年。
《美國大學生看中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三、論文
(一)訓詁學
訓詁學的同例互證方法與疑難字詞釋證,王問漁主編的《訓詁學的研究與應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357-363。
區分詞義訓詁與文意訓詁,《辭書研究》,1983年3期。
詞的「名義」與大型語文辭典編纂,《辭書研究》,1985年2期。
「同律引申」與語文訶典的釋義,《辭書研究》,1986年2期。
古漢語詞義的歷史考證法,《辭書研究》,1986年5期。
「社」字義變與詞義演變的文獻證據,《辭書研究》,1987年2期。
古漢語詞義發展中的同義旁滲,《語文論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1991年。
「造意語境」考義法芻議,《古漢語研究》,1993年2期。
傳統訓詁與形式句法的綜合解釋——以「共、與」為例談「給予」義的來源及發展,《古漢語研究》,2008年3期。
(二)韻律句法學
論漢語的韻律結構及其對句法構造的制約,《語言研究》,1996年1期。
管約理論與漢語的被動句,《中國語言學論叢》第一輯,1997年。
「寫毛筆」與韻律促發的動詞並入,《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年1期。
漢語韻律句法學引論(上),《學術界》,2000年1期。
漢語韻律句法學引論(下),《學術界》,2000年2期。
韻律詞與科學理論的構建,《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1期。
Prosodically Constrained Bare-Verb in ba Construc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9:243-280. 2001. UC Berkeley.
韻律構詞與韻律句法之間的交互作用,《中國語文》,2002年6期。
Prosodically Constrained postiverbal PPs in Mandarin Chinese, Linguistics 41-6, 2003.
Is syntax really phonlogy-free,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 1:37-51. 2003. Singapore.
說「們」的句法位置:從句法-韻律的界面談起,《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二輯,2005年。
韻律語法理論與漢語研究,《語言科學》,2007年2期。
韻律制約的實驗研究——以動補帶賓為例,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36, No.2, 2008.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Prosodic Syntax, 《語言學論叢》(三十九輯),2010。
韻律句法學研究的歷程與進展,《世界漢語教學》,第25卷,2011年第1期。
(三)韻律構詞學
論漢語的「韻律詞」,《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1期。
Prosodic structure and compound words in Classical Chinese, pdf, In: Jerry Packard (ed.) New Approaches to Chinese Word Formation: Morphology, Phonology and the Lexiconin Modern and Ancient Chinese 197-260. 1997.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Prosodically Determine formationin Mandar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7.
論漢語的「自然音步」,《中國語文》,1998年1期。
從韻律看漢語「詞」「語」分流之大界,《中國語文》,2001年1期。
論漢語詞的多維性,《當代語言學》,2001年3期。
動賓倒置與韻律構詞法,《語言科學》,2004年3期。
漢語聲調對音步與音變得影響和作用,《語言研究的務實與創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
Minimal Word and its fun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聲調對比法與北京話雙音組的重音類型,《語言科學》,2006年1期。
Monosyllabicity & Disyllabicity,《澳門語言學刊》,2009年1期。
(四)歷史句法學
論上古漢語的重音轉移與賓語後置,《語言研究》,1994年1期。
Prosodically Constrained Syntactic Change in Early Archaic Chi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Volume 5, No.4, October 1996..
Prosodically Motivated Passive Bei Constructions in Classical Chinese, 1998 SKY (Suomen Kielitieteellinen Yhdistys) The 1998 Yearbook of the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Finland, 41-48.
漢語雙音化的歷史來源,《現代中國語研究》2000年1期,123-138,日本。Also included in: Youwei Shi (eds.) From Semantic Information to Typological。
漢語動補結構來源的句法分析,《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六輯,2002年。
古漢語判斷句中的系詞,《古漢語研究》,2003年1期。
輕動詞移位與古今漢語的動賓關系,《語言科學》,2005年1期。
漢語「數+量+名」格式的來源,《中國語文》,2006年5期。
韻律結構與把字句的來源,In: Triskova, H. (eds.) Tone, Stress and Rhythm in Spoke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17:119-168.
(五)書面正式語體
韻律制約的書面語與聽說為主的教學法,《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1期。
書面語語法及教學的相對獨立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2期。
論漢語書面語法的形成與模式,《漢語教學學刊》,2005年第1期。
論漢語書面正式語體的特徵與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4期。
書面語體的性質與教學,(《漢語書面用語初編·前言》),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2006年。
漢語書面語體庄雅度的自動測量,《語言科學》,2008年2期。
On Modern Writte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37, No.1, 2009.
嵌偶單音詞句法分布芻析——嵌偶單音詞最常見於狀語探因,《中國語文》,2009年1期。
論語體的機制及其語法屬性,《中國語文》,2010年第5期。
(六)韻律形態學
論漢語韻律的形態功能與句法演變的歷史分期,《歷史語言學研究》(第二輯),2009。
(七)韻律文體學
論三音節音步的歷史來源與秦漢詩歌的同步發展,《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七輯,2006年。
論韻律文體學的基本原理,《當代修辭學》,2010年1期。
A Prosodic Explanation for Chinese Poetic Evolution finalized 5 17, to appear in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八)對外漢語教學
Prosodic Struc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004, Volume39.
趙元任的教學原則與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in the Study Abroad Context, ed. by Carolyn Kunshan Lee, Cornelius C. Kubler, Hsin-hsin Liang, and Vivian L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2007.
海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的新課題,《雲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1期。
(九)其他
Prosodic Struc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004, Volume39.
趙元任的教學原則與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in the Study Abroad Context, ed. by Carolyn Kunshan Lee, Cornelius C. Kubler, Hsin-hsin Liang, and Vivian L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2007.
海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的新課題,《雲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