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趣味化學pdf

趣味化學pdf

發布時間:2022-09-13 15:51:19

Ⅰ 視覺之旅 神奇的化學元素讀後感500字

大佬們,給點分吧
哈哈哈
在城市燈光還沒有太污染天空的時候,天文學可能是最能激發人們求知興趣的學科。接下來的學科可能就是化學了。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和化學打交道,比如,鈉的焰色反應大概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
可以說,相比其他基礎學科,化學算是一種「生活的知識」,雖然系統性不如數學和物理,但是和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非常「顯見」,不像數學和物理那樣隱藏於現象之下。中學時,化學是我學得最仔細的學科,化學教課書我都會通讀,因為那些化學知識非常有趣。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中學時的化學教科書就是「趣味化學」的頂峰了,直到我前幾天看到《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這是一位收藏家寫的書,寫得很有趣味,裡面有些知識讓我耳目一新。一位收藏家為什麼會寫一本化學元素的書呢?因為他是元素收藏家!
在這本書里,除了能看到各種大塊的純金屬、各種稀土元素鑄造的硬幣外,還能看到美麗的礦石和各種過去生活中神奇的物件(例如:放射性保健品——當時的人們對放射性確實是無知。)。但是,最讓我耳目一新的還是一些之前不知道的知識。比如說,鎵的熔點是29.76攝氏度,銫的熔點是28.44攝氏度。之前我學到的是,汞是唯一在常溫下為液體的金屬,這也是為什麼汞的偏旁是「水」而不是「金」。我要是中學時知道在30攝氏度時鎵和銫也是液體,那麼我定會對此產生疑問。由於鎵的低熔點,一種鎵的合金Galinstan在-19攝氏度下還是液體,所以如今溫度計里的「汞」可能早已換成Galinstan了。而密度最大的金屬其實不是銥(此前的書都搞錯了!),而是鋨,而且這密度也是理論上算出來的,不是測出來的——完美的樣品是不存在的。而有的元素是讓元素收藏家沮喪的——因為它們很不穩定,無法制備,這些元素不一定是那些在加速器里製造出來的原子序數很大的元素周期表最後的元素,砹就是讓元素收藏者沮喪的這樣一種元素。
本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果中學時我看到此書,也說不定我就去學化學了。

Ⅱ 趣味小學化學實驗

1白糖變「黑雪」
白糖,是大家經常食用的一種物質,它是白色的小顆粒或粉未狀,象冬天的白雪。然而,我卻能將它立刻變成「黑雪」。如果你不信,那就請看下面的實驗吧。在一個200毫升的燒杯中投入5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幾滴經過加熱的濃硫酸,頓時白糖就變成一堆蓬鬆的「黑雪」,在嗤嗤地發熱冒氣聲中,「黑雪」的體積逐漸增大,甚至滿出燒杯。白糖頓時變成了
『黑雪」,真有意思,誰知道這里的奧妙在什麼地方?
答案
原來白糖和濃硫酸發生了一種叫做「脫水」的化學反應。濃硫酸有個特別古怪的愛好,就是它與水結合的慾望特別強烈,它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質中的水分它也不放過,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奪過來不可。白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C12H22O11),當它遇到濃硫酸時,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奪走,可憐的白糖就剩下炭了,變成了黑色。濃硫酸奪過水為己有之後,並不滿足,它又施展另外一個本領一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來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跑出來。
C+2H2SO4=2H2O+2SO2+CO2
由於反應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的跑出,所以體積越來越大,最後變成蓬鬆的「黑雪」。在濃硫酸奪水的「戰斗」中,是個放熱過程,所以發出嗤嗤的響聲,並為濃硫酸繼續氧化碳的過程提供熱量。
2、不用電的電燈泡
某中學的趣味化學表演大會正在熱烈地進行著,其中一個節目格外引人注目,只見一根木桿上掛著一隻200瓦左右的電燈泡,這個燈泡發出耀眼的白光,就亮度來說,一般的電燈比起它來是望塵莫及的。然而這個電燈泡並沒有任何電線引入,因為它是一個不用電的電燈泡。請你們想一想,這個不用電的電燈泡的秘密在那裡?
答案
原來,這個電燈泡中裝有鎂條和濃硫酸,它們在燈泡內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引起了放熱發光。大家知道,濃硫酸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尤其是和一些金屬相遇時更能顯示出它的氧化本領。金屬鎂又是特別容易被氧化的物質,所以它倆是天生的「門當戶對」了,只要一相遇,便立刻發生脫的化學反應:
Mg+2H2SO4(濃)=MgSO4+ SO2+2H20
在反應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量,使電燈泡內的溫度急劇上升,很快地使鎂條達到燃點,在濃硫酸充分供給氧的情況下,鎂條燃燒得更旺,好象照明彈一樣。
3、石灰煮雞蛋
南京小學的校舍需要重新維修,工人師傅往一堆的響聲,好象開鍋似的。慧清和艷麗兩位同學站在一旁好奇地看著,一邊議論。慧清說:「看這個熱乎勁,准能將雞蛋燒熟。」艷麗說:「根本不可能。」她倆為了弄個明白,就從家裡拿來一個雞蛋,埋到正在冒氣的石灰堆里,不大一會兒,只聽「啪」的一聲,雞蛋爆炸了。她們看到這種情形,更迦納悶了,她們想來想去也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誰能給她倆解釋一下?
答案
道理很簡單。生石灰化學名稱叫氧化鈣,加水後變成熟石灰,化學名稱叫氫氧化鈣,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白灰。把生石灰變成熟石灰的過程叫做「消化」這是一個放熱反應:
4、不安定的衛生
說起衛生球,大家一定很熟悉,經常用它來殺死衣箱中的蛀蟲。然而,當你把它放到一個含有醋酸和小蘇打的水溶液里一它會怎樣呢?開始時,它一直沉睡在杯底,可是,過一會兒,它就不安靜了,卻在水裡上下跳動,好象得了癲狂症一樣。誰知道這是為什麼?
答案
經過這種化學反應易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變成了一個個很小很小的小氣泡粘附在杯底或杯壁上,衛生球的全身也都粘滿這種小氣泡。二氧化碳比水輕,要往水面上升,一旦衛生球粘住的這種氣泡達到了一定程度,就象溺水者拉到了救生圈一樣,直往上升。當衛生球升到水面時,由於所受壓力的減小,附在衛生球上面的小氣泡破裂了,衛生球又恢復原來的比重,失去了「救生圈」,於是又沉回杯底,到再粘足夠的小氣泡時,又浮了上來。這樣循環往復,衛生球便奔走不停。
5、氯化銨的妙用——防火布
親愛的同學,我將一塊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銨的飽和溶液中,片刻之後,取出晾千就成防火布了。將這塊經過化學處理的布用火柴點,不但點不著,而且還冒出白色的煙霧。請你們說說,這是什麼道理?
答案
原來,經過這種化學處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滿了氯化銨的晶體顆粒,氯化銨這種化學物質,它有個怪脾氣,就是特別怕熱,一遇熱就會發生化學變化,分解出兩種不能燃燒的氣體,一種是氨氣,另一種是氯化氫氣體。
NH4Cl—>NH3(氣)+HC1(氣)
這兩種氣體把棉布與空氣隔絕起來,棉布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當然就不能燃燒了。當這兩種氣體保護棉布不被火燒的同時,它們又在空氣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銨小晶體,這些小晶體分布在空氣中,就象白煙一樣。實際上,氯化銨這種化學物質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戲院里的舞檯布景、艦艇上的木料等,都經常用氯化銨處理,以求達到防火的目的。
6,一個雞蛋的沉浮
在一個大燒杯中裝入稀鹽酸溶液,然後往燒杯中放一個新鮮雞蛋,它會馬上底。不一會兒,雞蛋又上升到液面,接著又沉入杯底,過一會兒雞蛋又重新浮到液面,這樣可反復多次。請大家分析一下,這是什麼道理?
答案
由於雞蛋外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遇到稀鹽酸時會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氯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
CaC03十2HC1=CaC12十C02(氣)十H20
二氧化碳氣體所形成的氣泡緊緊地附在蛋殼上,產生的浮力使雞蛋上升,當雞蛋升到液面時氣泡所受的壓力小,一部分氣泡破裂,二氧化碳氣體向空氣中擴散,從而使浮力減小,雞蛋又開始下沉。當沉入杯底時,稀酸繼續不斷地和蛋殼發生化學反應,又不斷地產生二氧化碳氣泡,從而再次使雞蛋上浮。這樣循環往復上下運動,最後當雞蛋外殼被鹽酸作用光了之後,反應停止,雞蛋的上下運動也就停止了。但是此時由於杯中的液體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鈣和剩餘的鹽酸,所以最後液體的比重大於雞蛋的比重,因而,雞蛋最終浮在液體上部。
7、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
親愛的同學,你想在一塊玻璃上雕刻出一幅美麗的圖案嗎?你可以使用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多來雕刻這幅圖案。方法很簡單,在這塊玻璃上塗一薄層熔化的石蠟,待冷凝後,用針尖在石蠟上刻出你所需要的圖案。另外,拿一個鉛制蒸發皿,在蒸發皿內放入氟化鈣和硫酸,在蒸發皿的邊緣上墊一圈橡皮,然後把塗蠟的畫朝下放在蒸發皿上,微微加熱,用汽油揩去表面上的石蠟,此刻,玻璃上的美麗圖案就雕刻出來了。你一定會感到有意思吧,那就請你想一想,這種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是什麼東西?它為什麼能在玻璃上雕刻出花紋來?
答案
這種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是氫氟酸。因為氟化鈣和硫酸反應生成氟化氫和硫酸鈣,氟化氫氣體從溶液中揮發到玻璃上,又溶解於玻璃上面的水而形成的氫氟酸,氫氟酸是不和石蠟發生反應的,可是它有個非常奇特的化學脾氣,就是專門和形成玻璃的主要原料——二氧化硅反應,反應後生成水和氟化畦氣體,這種能「吃」玻璃的酸,人們稱之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這樣,凡是沒有被石蠟遮蓋保護的玻璃表面即圖案部分)都被這種酸「吃」掉了一層,清除石蠟後,玻璃上的圖案就顯示出來了。其反應如下:
4HF十Si02=2H20十SiF4(氣)

Ⅲ 求幾個化學興趣小實驗

趣味化學實驗
一、 指紋檢驗
下面讓我們一起當一回小福爾摩斯吧!
取一張干凈、光滑的白紙條,用手指在紙條上用力摁幾個手印。將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試管中。再把白紙條懸於試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貼在管壁上),塞上橡膠塞。把裝有碘的試管在酒精燈火焰上方微熱一下,待產生碘蒸汽後立即停止加熱,觀察紙條上的指紋印跡。
原理:碘分子受熱後運動速率加快,分子間距離增大,從而變成碘蒸汽。當碘蒸汽接觸到白紙後,能溶解到手指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從而形成棕色的指紋印跡。
二、 溫柔的傷害
(設計意圖:現在吸煙呈現低齡化,越來越多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小學生都開始吸煙。本實驗就是要用「血」的事實讓人觸目驚心,事實勝於雄辯,讓學生記住:遠離香煙!)
實驗圖在《探究多彩的化學實驗與教學設計》此書的P70(由於本人不知道怎麼手動畫裝置圖,所以沒圖到電腦上)
實驗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新鮮的雞血顏色逐漸變暗紅。
原理:實驗證明香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也產生有毒的一氧化碳。
三、 用火作畫
配製一瓶濃度約為30%的硝酸鉀溶液。取一張薄且易吸水的白紙,用毛筆蘸取硝酸鉀溶液在紙上作畫,要求筆畫簡單且連貫。畫好後,讓紙涼干,圖畫的痕跡全部消失,看上去仍然是一張無暇的白紙,連作畫者也找不到畫在哪。所以應事先在尚未乾透的圖畫上作一記號,如用小針在畫跡的某處戳一個不顯眼的孔。畫紙干透後,就可用來表演。表演時只要用引火棒點燃原來作過記號的小孔,火星就按著繪畫的痕跡蔓延開,原來的畫跡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原理:用硝酸鉀溶液作畫,紙上留有硝酸鉀的痕跡,當用引火棒點燃時,硝酸鉀受熱分解出微量的氧氣,幫助白紙燃燒,因而燃燒順著有硝酸鉀痕跡的地方進行。有由於燃燒緩慢,產生的熱量基本上都消失了,所以未蘸有硝酸鉀的紙不會燃著。
四、 火山爆發
按以下質量比配好葯品。
1、 綠色火焰
氯酸鉀:蔗糖:硝酸鋇:重鉻酸鉀=5:10:8:10
2、 洋紅色火焰
氯酸鉀:蔗糖:硝酸鍶:重鉻酸鉀=5:10:6:8
3、 紫紅色火焰爆炸
氯酸鉀:蔗糖:硝酸鉀:木炭:重鉻酸鉀:硫磺=5:10:3:4:8:5
將葯品按上述比例混合好,在混合物的表面覆蓋一層溫潤的黃土,堆成圓錐行,用手按緊,然後用玻璃管輕輕撥成一個火山口。
用滴管吸取約3mL濃硫酸,從火山口注入,當聽到有「吱」的聲音時,表示引燃了。從火山口噴出各種顏色的火花,並有綠色「火山灰」沿坡瀉下,妙趣橫生。
原理:滴入濃硫酸後,氯酸鉀、重鉻酸鉀、硝酸鹽等發生分解,產生大量氣體,放出熱量,蔗糖或木炭發生燃燒,使生成物像火山爆發一樣連續噴出。
五、 魔棒點火
取少量高錳酸鉀固體,放入蒸發皿中,再加入少量濃硫酸,使兩者混合均勻(高錳酸鉀稍過量)。用玻璃棒蘸取葯品,讓其與酒精燈芯接觸,燈芯立即燃燒起來。
原理:高錳酸鉀和濃硫酸都是強氧化劑,混合產生的Mn2O7很不穩定,受到微熱即可產生MnO2和O2,並產生大量的熱。如果遇到有機物(如:酒精),則劇烈氧化而燃燒。
六、 吹氣生火
用脫脂棉包住約0.2gNa2O2粉末,放在蒸發皿中。用嘴通過長的玻璃導管對Na2O2吹氣,棉花立即燃燒。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後生成氧氣,並放出大量熱,使脫脂棉燃燒。
七、 神壺
在桌上放四隻玻璃杯,A杯為空杯,B杯中放入0.2g硫酸鐵白色粉末,C杯為空杯,D杯中放入3g草酸粉末,還有1g草酸粉末放在靠近B杯邊的桌面上
取一把普通茶壺,放入5克茶葉,倒入熱水,略等片刻後,分別把水倒入A杯,為一杯清茶;倒入B杯則變成一杯黑墨水;倒入C杯,仍是一杯清茶。然後把A、B、C三杯全倒入茶壺中,重新倒入A杯時,發現是一杯墨水。這時表演者把右手食指很自然的拿桌上的草酸粉末,草酸粉末粘在食指上,用右手端起B杯,食指自然地放在杯口內。向B杯內倒茶,茶淋在食指上使草酸淋入杯內,杯內是一杯清茶;茶倒入C杯,是一杯墨水;茶倒入D杯,又變為清茶。將四杯全倒回壺中,再倒入A、B、C、D,四杯全是清茶。
原理:茶葉內含有鞣酸,鞣酸能與硫酸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沉澱,加入草酸則生成草酸鐵而退色。
八、 燒不著紙的火
方法:取30毫升CCl4、10毫升CS2混勻,於蒸發皿中點燃,當即出現火焰,用紙試燃不著
注意:CS2 可燃,但CCl4不可燃且易蒸發,並吸收大量熱,故火焰溫度不高。但如果CCl4放太少,或用其它放熱多的易燃溶劑,則紙仍可被燒著。

Ⅳ 初中生學物理化學看的課外書

樓主你好,
推薦我喜歡的
物理:《愛因斯坦錯了嗎?》高山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曹天元
《趣味物理學》
《物理的奧秘》 尼查耶夫
《物理學講義》 費曼
《物理世界奇遇記》
《啊哈靈機一動》和《啊哈原來如此》
化學:《趣味地球化學》
《化學的奧秘》 查耶夫
《羅密歐的毒葯(蘇瓦茲老師講趣味化學)》 蘇瓦茲
《中學生化學知識網路全書》
《生活中的化學》
《化學之路》
《化學與生活》

Ⅳ 《我的第一本趣味數理化書(套裝共三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的第一本趣味數理化書(套裝共三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0DLyDpd2DaXMXz4bHLFF4g

?pwd=ar63 提取碼:ar63
簡介:本套書包括《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學書》《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書》《我的第一本趣味數學書》三部。《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學書》將帶領小讀者們進入看似神秘的化學世界,了解各種生動、有趣的化學知識。並且,通過讀本書,小讀者們可以成為讓周圍朋友羨慕的「小科學家」。《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書》將帶讀者進入奇妙的物理世界,進而了解生動有趣的物理知識。書中討論了各種看似簡單卻又蘊含著豐富多彩的知識的物理現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有趣的難題,各種奇談怪論,以及從各種日常生活現象或者只有在科學幻想小說里才能找到的各種出人意料的知識。《我的第一本趣味數學書》將帶讀者進入奇妙的數學世界,讓人了解生動有趣的數學知識,從此愛上數學。三本書生動有趣,寓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將帶給讀者超值的閱讀體驗。既適合孩子閱讀,也適合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

Ⅵ 化學世界趣味之旅(讓你喜歡化學)/體驗新科學系列:(日)米山正信哪兒有下載

這書要錢的,還沒在網上公開,所以只能去書店買-- 只有目錄 希望能幫忙

目錄前言

第1章 化學式!這個可惡的傢伙!
1 為什麼H2是對的,C2是錯的呢?
2 宇宙中存在C2
3 地球上C2是錯的

第2章 我們是宇宙碎片上的碎片
1 存在易變化的趨勢
2 開始有光
3 搖身一變為人類

第3章 原子世界的陽性和陰性
1 「陽性原子」和「陰性原子」
2 欠缺一類??原子結合方式之一
3 「給你呀」「給我吧」同時進行??原子結合方式之二
4 原子戶口本??元素周期表
5 原子間緊緊地手挽手??原子結合方式之三
6 可以與幾個對手聯合呢?

第4章 將反應式馴服
1 H2+O??H2O也正確嗎?
2 為什麼能看到宇宙空間中的原子和分子呢?
3 確定實際反應式中的系數

第5章 打發千金小姐出嫁的方法
1 相遇!沒有熱也不反應
2 催化劑??媒婆
3 沒有相見就不能開始

第6章 如果將討厭的化學反應也進行分類
1 強者就是勝利者
2 能趕走氫和不能趕走氫的金屬
3 更換夥伴之一??成為出色一對
4 更換夥伴之二??成為蒸發一對
5 有機會就會分離
6 兩個急性子經過中和變得溫順
7 失去一方叫被得到,得到一方叫得到

第7章 化學的險要之地??「物質的量」
1 人口增長存在與地球質量相等的一天嗎?
2 「1打」是12個,l摩爾是6×10 23
3 相對原子質量並不是原子重量
4 終於能越過「物質的量」峰

第8章 為何要翻越險要之地?
1 從一杯咖啡談起
2 腹中砂糖的行蹤

第9章 氣球為何膨脹呢?

1 一旦變為氣體,分子就膨脹嗎?
2 宇宙空間中的物質是氣體呢?還是固體呢?
3 氣體沒有自己的體積
4 氣體定律
5 氣體體積與種類無關
6 計算反應中的氣體體積

分~~~~~~

Ⅶ 如何增強高中化學課堂的趣味性

如何增強高中化學課堂的趣味性
一. 詳細分析教材和學情,聯系生活故事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深受初中生的喜愛。然而,進入高中以後,部分學生容易對化學失去興趣。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探索化學之路,高中化學教材增加了不少理論知識。然而,與初中化學相比,高中化學部分理論復雜抽象,難以用直觀實驗加以驗證,導致學生理解困難,只能死記硬背。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詳細研讀教材,充分理解理論概念的含義,做到深入淺出地講解。通過簡化理論,並分析學生學**情況、理解能力,把理論與生活實際結合,貼近學生思維,用簡明易懂的生活實例引入或輔助學生學**理解。

例如在《萃取》一節的教學中,學生從定義上不易掌握萃取的原理,可採用以下比喻:A和B是同學,但他們關系不太好(溶解度不大),中途出現了一位C同學(萃取劑),A和C一見如故,關系良好(溶解度較大),最後A和C成為好朋友,剩下B同學落單(溶質溶在萃取劑中,與原溶劑形成分層)。如此比喻,學生頓時恍然大悟:原本高大上的理論竟然就是生活中的小故事。從教學效果看,不僅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變得輕松簡單,由此增強學生學**化學的興趣[1]。

二. 發揮化學實驗核心作用,巧用實驗激發學**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為化學學**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於學生理解化學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學的思想和觀念,能為學生提供練**和實踐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興趣,增強學**動機等[2,3]。

首先,要准確認識演示實驗的地位和價值。

課堂演示實驗是學生接觸化學實驗的首要途徑,教師通過對教材中實驗的思考,准確認識實驗的教學功能和價值,在教學過程中以合適的時機演示實驗,用新鮮有趣的實驗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展現化學特色趣味。

其次,學生自主實驗活動不可或缺。

由於硬體不足、准備繁瑣、課堂管理難度大、實驗有安全風險等原因,部分教師放棄學生自主實驗,導致學生缺乏動手實踐和科學探究的機會,化學學科素養得不到培養,最後逐步失去實驗興趣。

顯然,學生自主實驗活動是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開展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一些知識點難以通過講授法或課堂演示實驗講解清楚,而通過學生實驗則可快速直觀地掌握,如用鹽酸鑒別NaHCO3和Na2CO3。

針對學生實驗「硬體不足、場地有限」、「准備工作繁瑣」等問題,可採用小組探究實驗,以小組代替個人實驗來減少工作量。亦可採用課堂上小組競賽形式,抽取優勝小組進行演示實驗。雖然不能讓全班學生都動手實驗,但這種方式一方面能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營造趣味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觀。

第三,使化學實驗生活化、趣味化。

常規的化學實驗往往以玻璃儀器為載體,以點燃、加熱、滴入等方式觸發反應。盡管部分實驗現象明顯,吸引眼球,但這些實驗脫離生活場景,而且原料不易獲得,再現性難,難免會讓學生產生這樣的想法:這些實驗都是在課堂或實驗室中完成,離我們很遙遠,在生活中無法重現這個實驗。為此,一些貼近生活、具有實際生活意義的化學實驗成為趣味課堂的切入點。

化學實驗生活化是通過把化學實驗與生活實例相結合,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輕松學**化學知識,養成「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學化學就是學生活」的學**觀,促進學生認識化學的實用性、重要性並激發探究化學的樂趣。

例如在膠體的性質一課中,有大量的生活應用實例。為實現生活化,此處可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可樂和牛奶,可樂與牛奶混合後,可樂顏色褪去,牛奶膠體聚沉,用膠體的聚沉理論驗證了「為什麼牛奶和可樂不能一起喝」。該實驗操作簡便,原料易得,貼近生活實際,與理論結合得當,現象明顯,瞬間吸引學生注意力,並傳遞「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思想。

此外,趣味實驗也是化學趣味課堂的一大亮點。實際上,趣味實驗是「老酒換新瓶」,以新穎有趣的形式表現已有的實驗。教材中的噴泉實驗、過氧化鈉小魔術等實驗是趣味實驗的典型例子,可以在課堂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細心鑽研,進行實驗創新,自創一些微型、操作簡便、表現形式獨特的趣味實驗,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陌生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一課中,學生面對方程式配平練**,沒有直觀認識,再加上知識點本身有一定難度,不少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課堂氣氛沉悶。備課階段,經過苦思冥想,筆者決定以氧化還原反應中的變色反應為切入點,設計一個趣味實驗調節課堂氣氛。此時正值萬聖節即將到來,筆者設計了「萬聖節捉妖記」實驗。用濾紙剪出6個小人,分別滴入色彩鮮明的氧化劑KMnO4、K2Cr2O7、FeCl3溶液進行染色,學生手持捉妖噴霧:KI溶液和Na2SO3溶液,消滅各妖怪。學生對這種形式倍感興奮,紛紛踴躍嘗試。此時筆者選擇合適時機引入該反應涉及的氧化還原方程式並練**配平,學生欣然接受,學**情緒高漲。

三. 採用多樣化教學方式,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並不是所有的課堂均能採用實驗教學,如復**課、理論課等。對於此類課堂,若教師不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隻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給腦力帶來疲勞[4]。因此教師可積極採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互動。融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班級氛圍和積極的教師期望是促進學生學**的有利因素,可以為學生的學**創設一個心理空間,達到激發學生學**的動機,促進課堂交流的目的[5]。

首先,可以開展懸疑探究學**。

化學之樂趣不但源於實驗,更是源於探究學**帶來的成就感。藉助化學理論與生活真實情境結合,創設探究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開啟智慧的化學樂趣。

一線教師肖中榮[5]設置真實的懸疑情境,整合教材零散內容,以實驗為手段,以微粒為抓手,應用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理論解釋,預測碳酸氫鈉和亞硫酸氫鈉的性質。教學取材真實,創意新穎,結構緊湊,整節課猶如一部懸疑偵探片,引人入勝,學生學**積極性高,教學效果很好。

其次,開展學**小組合作與競爭。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想要增進師生互動,營造趣味課堂,小組討論合作是合適的選擇。小組討論意味著學生通過積極的學**和參與,達到相互的全面的和深度的交流。

小組競爭則是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獎懲制度,在激勵學生合作的同時,保證小組成員都在進行學**,獲得集體的成功。例如在上述的案例「萬聖節捉妖記」活動前,可進行小組競爭,優勝組充當捉妖人,而落後小組充當妖怪。此舉能激起高中生爭先創優心理,課堂氣氛活躍,學**變得更有樂趣。

第三,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

21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對知識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化學教學需擺脫單一性的知識傳授,積極與其他學科交融。如在學**有機物時,可與生物融合;學**硅酸鹽時,可與地理、旅遊、珠寶鑒賞等學科融合。幫助學生學**綜合知識之餘,彰顯化學的綜合應用價值。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得到大范圍的普及。教師可使用視頻、圖片、圖表、音頻、動畫等多媒體輔助教學。恰當地選用各種教學媒體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給予學生回答問題、表達看法和情感的機會,使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主動投入到學**活動中,為新知識的學**打下良好的基礎[7]。

結合化學學科,在多媒體的選用上,筆者有如下建議:

1、選用高清、詳盡、有趣的視頻。

能用視頻的情況下盡可能使用視頻,而不使用圖片。視頻信息量大、動態直觀、表現形式豐富,其應用效果是圖片不可比擬的。視頻的選擇遵循高清、詳盡、趣味原則。高清詳盡的視頻可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細節,對實驗教學有重要的幫助。

傳統的化學視頻大多數是與實驗相關,用於輔助課堂實驗的講解,形式中規中矩,沒有太強的趣味性和創新性。而趣味視頻則值得我們重視。趣味視頻的內容可包括趣味化學知識、趣味化學實驗、與化學相關的時事新聞、最新科學進展等。視頻的來源既可以是常規的網路媒體,也可以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彈幕視頻網。在彈幕視頻網,可以找到國內外科學愛好者發布的趣味視頻,如國內化學愛好者發布的《瘋狂化學》、國外化學機構發布的視頻《神奇的化學反應最全集合》、《4K攝像機下的超美的化學反應》以及化學發燒友發布的《威力巨大的鋁熱反應》、《iPhone6S 能否在自製火山熔岩下生存》等趣味實驗。這些實驗不但內容與化學教學息息相關,而且實驗現象劇烈明顯,富有感染力,一旦播出,即能深深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興趣。巧妙運用趣味視頻,定能在課堂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圖片與其他多媒體方式靈活搭配。

在沒有視頻素材的情況下,教師選用圖片、圖表,結合動畫、音頻等形式,也可以創設學**情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圖片的選用上,遵循高清、高質量、排版整齊等原則,使圖片在演示文檔中發揮相應的作用。視頻的應用可以快速直觀地傳輸知識內容,而應用得當的圖片則可以給學生深遠悠長的記憶,體會不一樣的化學情懷。例如在講述膠體的丁達爾效應時,筆者選用一張高清的清晨陽光照射森林的大圖為背景,展示丁達爾效應;用一首意境幽靜的純音樂為背景樂,在音樂緩緩響起之際,在演示文檔(PPT)中逐句播放一首以清晨陽光為主體的現代詩,學生輕聲朗讀,彷彿走在清晨的樹林中,感受化學帶來的人文氣息和美感。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趣味教學作用,促進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自主學**狀態。選擇合適的趣味教學策略,可以化困難為樂趣,激發學生學**動機,進一步提升化學學科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創新能力。如何讓化學課堂更具趣味性,值得我們不斷探究。

Ⅷ 趣味化學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趣味化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化學是一門具有歷史性和生命性的學科,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從原始社會火的應用到現在人類的現代化發展,化學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化學不僅與各大學科相互滲透,推動了彼此的發展,例如,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元素分布規律的發現等,而且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在改造自然,解決社會問題方面勢不可擋、無處不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然問題的出現,也出現了與時俱進的綠色化學。綠色化學是一門將社會需求和科學目標合二為一的新興學科。綠色化學與醫學、生物學、物理學、材料科學等學科聯系聯系。綠色化學的實施,需要各類學科的相互推攜。綠色化學是對傳統化學的創新及發展,它把經濟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提入研究范圍,它的提出是為了滿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讀完《趣味化學》你會發現,化學具有其他學科不具有的立竿見影的效果。你不需要像學習其他學科一樣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還不一定見什麼明顯的效果。你只需要讀一下《趣味……

Ⅸ 略懂化學的請進

有趣的化學實驗—隱形墨水

相信有很多人在孩童時代便已看過或玩過所謂的「隱形墨水」,當時一定會感覺到相當的好奇,即使告知原因也無法了解。然而當我們學過國小自然科、國中理化或高中化學之後,對應形墨水的原理便能恍然大悟了。其實當時的隱形墨水之原理也非常簡單,它僅僅是利用酸檢指示劑在酸性或鹼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而已,除了應用化學變化中的酸鹼中和之原理之外,還可利用其它的化學反應—如沈澱反應、氧化還原、錯離子形成及催化反應等現象,來配製隱形墨水。為了進一步揭開隱形墨水的秘密,以下僅以酸鹼型、沈澱型、錯離子型、氧化還原型及催化型等五種隱形墨水的配製與使用加以說明供作參考。

一、酸驗型之隱形墨水

將酸鹼指示劑如酚鈦溶液滴2滴於酸性溶液(如0.1M HCl)中,並利用毛刷沾酸性溶液將濾紙塗滿,待干後再利用毛筆沾取鹼性溶液(如0.5M NaOH)做為隱形墨水(無色透明),並在濾紙上寫字,則便會在白色濾紙上出現粉紅色字來。如改用其它常用的酸檢指示劑(如廣用指示劑)加於酸性(或鹼性)溶液中,再用毛刷將其塗在濾紙上而呈現紅色(或藍色)紙張,待干後用毛筆沾取鹼性(或酸性)溶液在上述處理過的紅色濾紙(或藍色濾紙)上寫字,便會出現紅色底藍色字(或藍色底紅色字)來。其結果列於表一,而常用指示劑之顏色變化范圍列於表二。

表一 酸鹼型隱形墨水之顏色變化

0.1M HCl加指示劑
0.1M NaOH加指示劑

酚鈦(濾紙呈白色)
溴瑞香草藍(濾紙呈黃色)
廣用指示劑(濾紙呈紅色)
酚鈦(濾紙呈紅色)
溴瑞香草藍(濾紙呈藍色)
廣用指示劑(濾紙呈藍色)

0.5M HCl
-
-
-
紅色底白色字
藍色底黃色字
藍色底紅色字

0.5M NaOH
白色底紅色字
黃色底藍色字
紅色底藍色字
-
-
-

表二 常用指示劑之顏色變化

指示劑
pH和顏色變化范圍

酚鈦
8.2(無色)~10.0(紅色)

溴瑞香草藍
6.0(黃色)~7.6(藍色)

廣用指示劑
4 5 6 7 8 9 10

紅 橙 紅 綠 藍 靛 紫

二、沈澱型之隱形墨水

利用兩種不同的化合物反應時會產生不溶性之有色沈澱物來配製成沈澱型隱形墨水,例如(1)由硝酸鉛或硝酸銀溶液與硫化銨溶液作用產生黑色的硫化鉛(PbS)或黑色的硫化銀(Ag2S)沈澱。(2)由硝酸鉛或硝酸銀溶液與碘化鉀溶液作用產生黃色的碘化鉛(PbI2)或黃色的碘化銀(AgI)沈澱。(3)由硝酸鉛或硝酸銀溶液與氯化鈉溶液作用產生白色的氯化鉛(PbCl2)或白色的氯化銀(AgCl)沈澱。前者(1)與(2)可在白色濾紙上呈現出黑色或黃色字體,而後者(3)可在預先染成黑色的濾紙上呈現白色字體來。其結果列於表三,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Pb2+(aq)+S2-(aq)→PbS(s)黑色

2Ag+(aq)+S2-(aq)→Ag2S(s)黑色

Pb2+(aq)+2I-(aq)→PbI2(s)黃色

Ag+(aq)+I-(aq)→AgI(s)黃色

Pb2+(aq)+2Cl-(aq)→PbCl2(s)白色

Ag+(aq)+Cl-(aq)→AgCl(s)白色

表三 沈澱型隱形墨水之顏色變化

硫化銨溶液

(NH4)2S

(濾紙呈白色)
碘化鉀溶液

KI

(濾紙呈白色)
氯化鈉溶液

NaCl

(濾紙先染成黑色)

硝酸鉛溶液

Pb(NO3)2
白色底

黑色字
白色底

黃色字
黑色底

白色字

硝酸銀溶液

AgNO3
白色底

黑色字
白色底

黃色字
黑色底

白色字

三、錯離子型之隱形墨水

由金屬陽離子和非金屬陰離子結合成有色的錯離子(Complex ion)來配製而成隱形墨水。例如(1)由氯化鐵溶液和硫氰酸鉀溶液作用形成紅色的硫氰酸鐵[Fe(SCN)2+]錯離子。(2)由可溶性澱粉溶液和碘液作用而形成深藍色的I3--Starch錯離子。(3)由氯化鐵或氯化亞鐵與亞鐵氰化鉀或鐵氰化鉀溶液作用皆分別形成深藍色錯化合物,其結果列於表四,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Fe3+(aq)+SCN-(aq)→Fe(SCN)2+紅色

I3-(aq)+Starch→I3—Starch深藍色

4Fe3+(aq)+3Fe(CN)64-(aq)→Fe4[Fe(CN)6]3深藍色

3Fe2+(aq)+2Fe(CN)63-(aq)→Fe3[Fe(CN)6]2深藍色

表四 錯離子型之隱形墨水顏色變化

氯化鐵溶液

FeCl3

(濾紙呈淡棕色)
碘-碘化鉀溶液

(I3-)

(濾紙呈棕色)
氯化亞鐵溶液

FeCl2

(濾紙呈淡棕色)

硫氰酸鉀溶液

KSCN
棕色底

紅色字
-
-

可溶性澱粉溶液

Soluble starch
-
棕色底

深藍色字
-

亞鐵氰化鉀溶液

K4Fe(CN)6
淡棕色底

深藍色字
-
-

鐵氰化鉀溶液

K3Fe(CN)6
-
-
淡棕色底

深藍色字

四、氧化還原型之隱形墨水

由氧化劑與還原劑作用時產生顏色變化(產生或消失)之現象而配製成隱形墨水。例如(1)由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碘液作用時碘液的棕色會消失。(2)由過氧二硫酸鉀溶液將碘化鉀溶液中之碘離子氧化成碘分子而呈現棕色。(3)由草酸將紫紅色的過錳酸鉀溶液還原成無色的錳離子。其結果列於表五,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I2+2S2O32-→2I-+S4O62-

棕色 無色

2I-+S2O82-→I2+2SO42-

無色 棕色

5C2O42-+2MnO4-+16H+→2Mn2++10CO2+8H2O

紫紅色 無色

表五 氧化還原型隱形墨水之顏色變化

碘酒

I2

(濾紙呈棕色)
碘化鉀溶液

KI

(濾紙呈白色)
過錳酸鉀溶液

KMnO4

(濾紙呈紫紅色)

硫代硫酸鈉溶液

Na2S2O3

(還原劑)
棕色底

白色字
-
紫紅色底

白色字

過氧二硫酸鉀溶液

K2S2O6

(氧化劑)
-
白色底

棕色字
-

草酸鈉溶液

Na2C2O4

(還原劑)
-
-
紫紅色底

白色字

五、傕化型之隱形墨水

由於催化劑之催化作用而使化學反應發生而且產生明顯的顏色變化來配製的隱形墨水。例如(1)由二鉻酸鉀(K2Cr2O7)催化過氧化氫而分解成水和氧氣時,二鉻酸鉀先轉變成暗褐色的過氧二鉻酸鉀(K2Cr2O9),隨後又會放出氧氣而回復為原來的二鉻酸鉀。(1)魯米諾(Lumionl)在鹼性溶液和雙氧水存在下受到Fe3+或Fe2+等離子之催化而出現藍綠色光。因此若將二鉻酸鉀溶液處理在濾紙上,隨後用毛筆沾取雙氧水在濾紙上寫字,則會出現暗褐色字體,但不久又會消失。若將赤血鹽[K3Fe(CN)6]、氯化鐵(FeCl3)或氯化亞鐵(FeCl2)溶液分別處理在濾紙上,然後在魯米諾之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少許雙氧水,於暗室內在濾紙上寫字,則會出現藍綠色光之字跡,但不久又會消失。其結果列於表六。

表六 催化型隱形墨水之顏色變化

二鉻酸鉀溶液

K2Cr2O7

(濾紙呈橘紅色)
赤血鹽溶液

K3Fe(CN)6

(濾紙呈紅色)
氯化鐵溶液

FeCl3

(濾紙呈淡棕色)
氯化亞鐵溶液

FeCl2

(濾紙呈淡棕色)

雙氧水

(H2O2)
橘紅色底暗褐色字隨後又消失 -
-
-

魯米諾之鹼性溶液

(Lumionl/NaOH)
-
於暗室內呈現藍綠色光字,隨後又消失 於暗室內呈現藍綠色光字跡,但在光線下呈深棕色字跡 於暗室內呈現藍綠色光字跡,但在光線下呈深棕色字跡

六、結論

上述所介紹的五種隱形墨水乃是分別由不同的化學葯品,如酸鹼性溶液和指示劑,沈澱劑、氧化劑、還原劑、錯化劑或催化劑及發光劑等分別調配而成無色透明的溶液作為隱形墨水,而且必須分別在特殊葯品處理過之濾紙上來寫字,才會由於分別發生酸鹼中和、產生沈澱、氧化還原、形成錯離子或錯化合物或催化作用等而出現各種不同顏色的字體,此乃為隱形墨水之秘密所在。

若將上述幾種隱形墨水加以混合,則便可同時針對不同葯品處理的濾紙寫出不同顏色的字體來,由此配製成一綜合型的隱形墨水。如將碘化鉀溶液、硫代硫酸鈉溶液及硫氰酸鉀溶液等混合成一綜合型的隱形墨水時,便可分別在硝酸鉛溶液、碘酒溶波及氯化鐵溶液等處理過的濾紙上寫出白底黃色字體(PbI2)、棕褐色底白色字(I-)及白色底紅色字[Fe(SCN)2+]來。

七、參考數據

方金祥:趣味化學實驗講義。國立高雄師大化學系。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二月。
蕭韻玲、邱寶鳳、蘇昭瑾、方泰山: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示範實驗-一套方便的教具。化學;第四十二卷第三期,A52-A56。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國立編譯館:高中基礎理化實驗手冊上冊實驗3-4化學能轉換成光能。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八月四版。
E.J.King: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Electrolytic Solutions.
作者:方金祥(國立高雄師范大學化學系)

資料來源:科學教育月刊,第140期,民國八十年五月\

Ⅹ 求5本以上適合初中生看的物理化學課外書。

《趣味地球化學》

《化學的奧秘》 查耶夫

《羅密歐的毒葯(蘇瓦茲老師講趣味化學)》 蘇瓦茲

《中學生化學知識網路全書》

《生活中的化學》

1·男孩的冒險書

2·趣味物理學

3·卡爾·薩跟的

4·外星人學物理

5·時間簡史

閱讀全文

與趣味化學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據中心pdf 瀏覽:524
crf源碼解析 瀏覽:853
伺服器軟體開發是什麼意思 瀏覽:941
刪除彩信android 瀏覽:862
元宵節猜燈謎h5源碼 瀏覽:69
樂培生app怎麼綁定 瀏覽:762
視頻壓縮不清楚怎麼說 瀏覽:525
加好友伺服器繁忙是怎麼回事 瀏覽:381
怎麼解綁app的支付寶賬號 瀏覽:911
ip地址伺服器不可用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183
為什麼軟體需要伺服器 瀏覽:63
redis操作命令大全 瀏覽:597
python字元串重復索引 瀏覽:961
為什麼香信新版本連接不上伺服器 瀏覽:50
元旦程序員打羽毛球 瀏覽:614
otc焊接機器人離線編程教學 瀏覽:412
51單片機的ea引腳有何用途 瀏覽:207
centos查看用戶命令 瀏覽:840
程序員臉胖 瀏覽:744
hdfs在主目錄下創建文件夾 瀏覽:800